【万联研选】2022年万联证券十二大行业投资策略系列报告
(以下内容从万联证券《【万联研选】2022年万联证券十二大行业投资策略系列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度策略:春生夏长,守时待分 ? 经济总体:2022年结构此消彼长,政策抚平经济波动。2021年生产基本恢复,房地产风险浮出水面,消费修复偏慢。2022年经济整体预 期前低后高,动能切换。房地产形成一定拖累,基建托举经济,消费 逐步发力。预期全年GDP增速保持在 5%-5.5%附近。 电气设备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全球凝聚双碳共识,新能源空间持续释放 光伏:海内外需求高增,看好明年电池片盈利反转机会。新兴市场装机激增,2025年全球装机有望达到400GW,国内“十四五”年均100GW可期。今年硅料供应偏紧限制装机增长,2022年硅料供应有望超过80万吨,可支撑近300GW装机,供需矛盾缓解。我们认为硅料正逐步摆脱周期束缚,需求高增下,未来成长性突出,龙头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将大幅提升市占率。今年硅片产能扩张较多,在硅料限制下,龙头开工率大幅下滑。各企业成本差距缩小,预计明年硅片价格有较大下行空间,但龙头企业仍存成本优势,关注大尺寸带来的差异化机会。电池片在今年受到上下游的挤压,利润大幅下滑,但我们认为明年上游价格有望回落,下游对组件和电池片价格接受程度提升,电池片盈利水平将出现较大的反弹,重点推荐电池片的投资机会。近期美国豁免201关税,释放了明年国内出口环境改善的信号,国内组件出口有望持续高增,建议关注一体化企业。 风电:成本快速下降,陆上平价达成海上平价未来可期。今年机组大型化和技术进步给整机成本端带来较大的下降空间,国内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下行刺激需求,截至Q3末,风机价格下降超过20%,前三季度招标量超过47GW,接近19年全年水平。我们认为国内整机商技术进步较快,与海外巨头差距逐步缩小,陆上风电平价基本实现。但从海风来看,尽管风机价格下降确定性较高,但基础施工占海风项目成本比例较大,其降本难度相对较大。我们认为,未来海上风电的大幅降本依然来源于技术升级,我们看好漂浮式风机在深远海的长期应用潜力,明年建议重点关注有业绩增量、业绩弹性较高的零部件企业以及龙头整机商企业。 新能源汽车:上游材料机会明显,氢能顶层设计加快落地。明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望达到500万辆,叠加储能等需求释放,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今年产业链成本压力陡增,叠加低端车型带动,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持续提升。负极方面,人造石墨占比逐步提升。石墨化因高能耗,产能落地或逐渐收紧,明年供需紧平衡,自供比例高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根据GGII数据,2021H1湿法隔膜占比进一步增长至72%。2022年供需依旧偏紧,龙头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预计明年电解液供需紧张将持续至Q3,随着下半年六氟3.3万吨投产,年底供应改善。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首批名单已落地,将直接推动区域内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以及氢能供应企业发展。此外,受到冬奥会等事件的带动, 2022年将会是氢能及燃料电池放量发展的一年。我们看好燃料电池电堆板块以及工业副产制氢领域在明年的发展。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自主品牌崛起,电动智能核心零部件迎新机 芯片及原材料价格影响逐步减退,且行业库存较低,预计2022年汽车产销量偏乐观,自主品牌崛起迹象明显,市场份额有望突破历史瓶颈,另外,全球电动车销量持续高增长,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国内核心零部件在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驾驶及车联网等高景气细分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新能源大势所趋,化企迎来赛道切换新机遇 2021年前三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化工品价格以及各细分行业业绩普涨,正如我们此前预期,上市化企在第三季度迎来了本轮周期的利润高点。预计2021年末至2022年随着限电等政策影响削弱,装置开工情况恢复平稳,化工品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或将进入下行区间,企业利润空间将沿产业链向下传导,因此我们下调行业评级至“同步大市”。 2022年我们将主要推荐三条投资主线: 政策管控背景下生产供应趋严,同时需求端仍具支撑力的各细分领域,如农药化肥、制冷剂; 背靠新能源,向上游材料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拉长自身景气周期、提高估值的资源型化工细分行业,如磷化工; “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国产替代化趋势显著的高附加值新材料,如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 银行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弱周期个股仍享有估值溢价 2022年货币政策仍有宽松需求:2022年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叠加房地产相关的债务压力问题持续存在,本身需要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来应对。我们预计2022年社融增速在2022年一季度前后开始缓慢温和回升。此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融资成本的主要监管态度不会改变。预计措施上重点集中在降低负债端成本的角度。 展望2022年,短期看,板块受债务风险压力的影响,板块的估值提升有限。2022年2季度前后,或受资产质量预期的修正,或迎来板块估值提升的机会。2022年个股选择上,我们建议关注两条主线:第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建议关注相对弱周期且稳定增长的公司。第二是,关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有望提升的公司。 有色金属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曲折中复苏 有色金属维持强势 2021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疫情仍然没有结束的征兆,德尔塔病毒正迅速传播,南非最新发现的变种病毒Omicron已经在世界范围开始传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我国疫情整体处于可控状态, 第三针加强针已开始接种,但不断出现的小规模疫情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干扰,预期会增加经济复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对于美国来说,十年期国债的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值不断扩大,较高的通货膨胀促使美联储开始了 Taper,预期美联储明年6月份将会首次加息,预计伴随经济复苏而增长的有色金属价格将会回落,但考虑到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价格的回落十分有限。电力短缺、疫情反复以及库存的迅速减少等因素导致了铜价的上升,考虑到疫情扩散使得不确定性增强,铜矿开工率不足,铜供给端受扰,下游需求行业景气度提升的情况,预计未来铜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在“双碳”政策和能源双控政策的背景下,预计铝供不应求的状态将会继续维持,一方面是拉闸限电引起的部分工 厂停工和电力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相关产业对铝的需求不断 提高,铝的价格在长期有支撑。 房地产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政策托而不举,静待行业出清 此次政策调控范围广、力度大,房企在政策的严控下承受了较大压力,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对市场供需预期都形成了较 大的冲击,预计 2022年房地产行业基本面仍处于向下阶段,当前政策上已经开始纠偏,预计政策方向上以托底不刺激为原则。 房地产开发板块估值处于低位,行业信用风险持续释放中,长期来看,行业加速出清,优质房企有望受益。建议关注两类公司: (1)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财务稳健型优质房企;(2)拥有优质持有型物业或转型类企业,或有效形成“开发 类+”的良性资金循环的房企。 消费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政策逐渐明朗,布局蓝筹、成长与顺周期 2022年随着疫情的边际影响减弱,国内经济有望进入弱复苏通道,相关行业迎来边际修复。而在共同富裕政策的加码下,消费潜力有望被激发,长期驱动消费市场发展。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四大方向:一是估值修复,提价落地增强业绩确定性的行业;二是与疫情关联大的边际改善行业; 三是长期看高景气、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行业; 四是即将迎来周期反转的行业。 传媒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顺应政策改革,把握新兴趋势 受到疫情反复影响,2021年传媒行业行情表现较弱,但估值近期有所回升。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归母高速回升,基金配置水平重回低配,商誉分布结 构逐渐稳定,整体融资有所收紧。政策趋严环境下,后疫情时代驱动改革, Z世代引入创新需求。分板块来看:游戏行业市场增速减缓,加速探索自研化IP道路;在线视频上各平台加速剧场化建设,微短剧成为板块热点;影视院线迈入大档期时代,开始进行非档期新业态转型;广告营销板块梯 媒价值认可度持续提升。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把握全球能源转型机遇期中的制造业投资机会 2021年机械设备板块景气度分化,以新能源设备为代表的专用设备景气度上行,工程机械及通用设备中工业机器人等景气度较低。目前全球处于能源结构动态转型结构期,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需求空间打开,全球电动化浪潮提速,光伏锂电下游产业进入高速扩产期,新能源设备充分受益。同时,新能源设备技术迭代也加速了旧产能淘汰。芯片卡脖子下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建议重点关注景气度持续的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设备以及半导体设备。 计算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顺应数字化浪潮,自上而下优选景气赛道 行业回顾:计算机行业年初至今涨跌幅表现一般,截至12月3日收盘,申万计算机行业下跌 0.89%,同期沪深300下跌5.95%,领先于指数 5.06pct。市盈率(TTM)为58.48倍,与2010年以来历史均值相当。近两周以来资金关注度明显上升,但基金持仓水平仍处于低配。行业第三季度营收稳健增长,但利润短期承压。信创、建筑信息化、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三季度业绩表现较好。 行业展望:在技术升级浪潮中紧抓政策红利下的确定性需求,精选业绩 确定性强的优质赛道。紧跟“十四五规划”政策指引,以“新基建”为 核心,加速企业云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建议关注具备高景气度及 业绩支持的细分领域。 通信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5G应用蓄势待发,双碳变革持续推 随着5G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云计算建设规模的持续高增,通信行业2022年基本面或将持续改善。在5G建设方面,随着“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落地,5G未来建设目标明确。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5G建设还将保持一个平稳的建设投入节奏。不过随着建设的逐步推进,下游配套应用将会逐渐成熟,从而再次拉动5G的相关建设。 随着政策逐步完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从监管模式来看,国家政策主要监管方向还是希望通过提高数据中心效率,降低数据中心PUE,来保持对资源环境的充分利用。鼓励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适宜,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进行建设,鼓励采用液冷,高压直流、微模块以及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和方案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回归产业趋势,布局国产创新产业链 疫情扰动不改产业升级趋势。尽管 2020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医药行业从中受益的个股不在少数,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一次性冲击对行业的影响放在长期是可以忽略的,比短期业绩更重要的是长期产业趋势。过去几年的医药改革对行业产生了非常积极影响,政策鼓励的方向是 从低端重复的产品向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升级,从过于依赖营销向研发转型,从国内市场内卷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国产创新产业链正处于蓬勃发展中,以创新产业链的产值产品做比较,我们相较海外成熟市场还差的甚远。明年医药行业可能仍会面临疫情相关业绩下滑、医保政策收紧、创新竞争同质化等问题,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届时医药创新产业链可能恰恰是难得一遇的布局时机。 -分析师- 徐飞 执业编号 S0270520010001 郭懿 执业编号 S0270518040001 夏清莹 执业编号 S0270520050001 江维 执业编号 S0270520090001 黄侃 执业编号 S0270520070001 周春林 执业编号 S0270518070001 陈雯 执业编号 S0270519060001 夏振荣 执业编号 S0270520090002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万联e万通APP
2022年度策略:春生夏长,守时待分 ? 经济总体:2022年结构此消彼长,政策抚平经济波动。2021年生产基本恢复,房地产风险浮出水面,消费修复偏慢。2022年经济整体预 期前低后高,动能切换。房地产形成一定拖累,基建托举经济,消费 逐步发力。预期全年GDP增速保持在 5%-5.5%附近。 电气设备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全球凝聚双碳共识,新能源空间持续释放 光伏:海内外需求高增,看好明年电池片盈利反转机会。新兴市场装机激增,2025年全球装机有望达到400GW,国内“十四五”年均100GW可期。今年硅料供应偏紧限制装机增长,2022年硅料供应有望超过80万吨,可支撑近300GW装机,供需矛盾缓解。我们认为硅料正逐步摆脱周期束缚,需求高增下,未来成长性突出,龙头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将大幅提升市占率。今年硅片产能扩张较多,在硅料限制下,龙头开工率大幅下滑。各企业成本差距缩小,预计明年硅片价格有较大下行空间,但龙头企业仍存成本优势,关注大尺寸带来的差异化机会。电池片在今年受到上下游的挤压,利润大幅下滑,但我们认为明年上游价格有望回落,下游对组件和电池片价格接受程度提升,电池片盈利水平将出现较大的反弹,重点推荐电池片的投资机会。近期美国豁免201关税,释放了明年国内出口环境改善的信号,国内组件出口有望持续高增,建议关注一体化企业。 风电:成本快速下降,陆上平价达成海上平价未来可期。今年机组大型化和技术进步给整机成本端带来较大的下降空间,国内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下行刺激需求,截至Q3末,风机价格下降超过20%,前三季度招标量超过47GW,接近19年全年水平。我们认为国内整机商技术进步较快,与海外巨头差距逐步缩小,陆上风电平价基本实现。但从海风来看,尽管风机价格下降确定性较高,但基础施工占海风项目成本比例较大,其降本难度相对较大。我们认为,未来海上风电的大幅降本依然来源于技术升级,我们看好漂浮式风机在深远海的长期应用潜力,明年建议重点关注有业绩增量、业绩弹性较高的零部件企业以及龙头整机商企业。 新能源汽车:上游材料机会明显,氢能顶层设计加快落地。明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望达到500万辆,叠加储能等需求释放,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今年产业链成本压力陡增,叠加低端车型带动,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持续提升。负极方面,人造石墨占比逐步提升。石墨化因高能耗,产能落地或逐渐收紧,明年供需紧平衡,自供比例高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根据GGII数据,2021H1湿法隔膜占比进一步增长至72%。2022年供需依旧偏紧,龙头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预计明年电解液供需紧张将持续至Q3,随着下半年六氟3.3万吨投产,年底供应改善。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首批名单已落地,将直接推动区域内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以及氢能供应企业发展。此外,受到冬奥会等事件的带动, 2022年将会是氢能及燃料电池放量发展的一年。我们看好燃料电池电堆板块以及工业副产制氢领域在明年的发展。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自主品牌崛起,电动智能核心零部件迎新机 芯片及原材料价格影响逐步减退,且行业库存较低,预计2022年汽车产销量偏乐观,自主品牌崛起迹象明显,市场份额有望突破历史瓶颈,另外,全球电动车销量持续高增长,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国内核心零部件在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驾驶及车联网等高景气细分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化工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新能源大势所趋,化企迎来赛道切换新机遇 2021年前三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化工品价格以及各细分行业业绩普涨,正如我们此前预期,上市化企在第三季度迎来了本轮周期的利润高点。预计2021年末至2022年随着限电等政策影响削弱,装置开工情况恢复平稳,化工品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或将进入下行区间,企业利润空间将沿产业链向下传导,因此我们下调行业评级至“同步大市”。 2022年我们将主要推荐三条投资主线: 政策管控背景下生产供应趋严,同时需求端仍具支撑力的各细分领域,如农药化肥、制冷剂; 背靠新能源,向上游材料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拉长自身景气周期、提高估值的资源型化工细分行业,如磷化工; “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国产替代化趋势显著的高附加值新材料,如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 银行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弱周期个股仍享有估值溢价 2022年货币政策仍有宽松需求:2022年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叠加房地产相关的债务压力问题持续存在,本身需要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来应对。我们预计2022年社融增速在2022年一季度前后开始缓慢温和回升。此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融资成本的主要监管态度不会改变。预计措施上重点集中在降低负债端成本的角度。 展望2022年,短期看,板块受债务风险压力的影响,板块的估值提升有限。2022年2季度前后,或受资产质量预期的修正,或迎来板块估值提升的机会。2022年个股选择上,我们建议关注两条主线:第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建议关注相对弱周期且稳定增长的公司。第二是,关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有望提升的公司。 有色金属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曲折中复苏 有色金属维持强势 2021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疫情仍然没有结束的征兆,德尔塔病毒正迅速传播,南非最新发现的变种病毒Omicron已经在世界范围开始传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我国疫情整体处于可控状态, 第三针加强针已开始接种,但不断出现的小规模疫情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干扰,预期会增加经济复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对于美国来说,十年期国债的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值不断扩大,较高的通货膨胀促使美联储开始了 Taper,预期美联储明年6月份将会首次加息,预计伴随经济复苏而增长的有色金属价格将会回落,但考虑到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价格的回落十分有限。电力短缺、疫情反复以及库存的迅速减少等因素导致了铜价的上升,考虑到疫情扩散使得不确定性增强,铜矿开工率不足,铜供给端受扰,下游需求行业景气度提升的情况,预计未来铜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在“双碳”政策和能源双控政策的背景下,预计铝供不应求的状态将会继续维持,一方面是拉闸限电引起的部分工 厂停工和电力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相关产业对铝的需求不断 提高,铝的价格在长期有支撑。 房地产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政策托而不举,静待行业出清 此次政策调控范围广、力度大,房企在政策的严控下承受了较大压力,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对市场供需预期都形成了较 大的冲击,预计 2022年房地产行业基本面仍处于向下阶段,当前政策上已经开始纠偏,预计政策方向上以托底不刺激为原则。 房地产开发板块估值处于低位,行业信用风险持续释放中,长期来看,行业加速出清,优质房企有望受益。建议关注两类公司: (1)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财务稳健型优质房企;(2)拥有优质持有型物业或转型类企业,或有效形成“开发 类+”的良性资金循环的房企。 消费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政策逐渐明朗,布局蓝筹、成长与顺周期 2022年随着疫情的边际影响减弱,国内经济有望进入弱复苏通道,相关行业迎来边际修复。而在共同富裕政策的加码下,消费潜力有望被激发,长期驱动消费市场发展。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四大方向:一是估值修复,提价落地增强业绩确定性的行业;二是与疫情关联大的边际改善行业; 三是长期看高景气、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行业; 四是即将迎来周期反转的行业。 传媒行业年投资策略报告 顺应政策改革,把握新兴趋势 受到疫情反复影响,2021年传媒行业行情表现较弱,但估值近期有所回升。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归母高速回升,基金配置水平重回低配,商誉分布结 构逐渐稳定,整体融资有所收紧。政策趋严环境下,后疫情时代驱动改革, Z世代引入创新需求。分板块来看:游戏行业市场增速减缓,加速探索自研化IP道路;在线视频上各平台加速剧场化建设,微短剧成为板块热点;影视院线迈入大档期时代,开始进行非档期新业态转型;广告营销板块梯 媒价值认可度持续提升。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把握全球能源转型机遇期中的制造业投资机会 2021年机械设备板块景气度分化,以新能源设备为代表的专用设备景气度上行,工程机械及通用设备中工业机器人等景气度较低。目前全球处于能源结构动态转型结构期,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需求空间打开,全球电动化浪潮提速,光伏锂电下游产业进入高速扩产期,新能源设备充分受益。同时,新能源设备技术迭代也加速了旧产能淘汰。芯片卡脖子下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建议重点关注景气度持续的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设备以及半导体设备。 计算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顺应数字化浪潮,自上而下优选景气赛道 行业回顾:计算机行业年初至今涨跌幅表现一般,截至12月3日收盘,申万计算机行业下跌 0.89%,同期沪深300下跌5.95%,领先于指数 5.06pct。市盈率(TTM)为58.48倍,与2010年以来历史均值相当。近两周以来资金关注度明显上升,但基金持仓水平仍处于低配。行业第三季度营收稳健增长,但利润短期承压。信创、建筑信息化、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三季度业绩表现较好。 行业展望:在技术升级浪潮中紧抓政策红利下的确定性需求,精选业绩 确定性强的优质赛道。紧跟“十四五规划”政策指引,以“新基建”为 核心,加速企业云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建议关注具备高景气度及 业绩支持的细分领域。 通信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5G应用蓄势待发,双碳变革持续推 随着5G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云计算建设规模的持续高增,通信行业2022年基本面或将持续改善。在5G建设方面,随着“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落地,5G未来建设目标明确。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5G建设还将保持一个平稳的建设投入节奏。不过随着建设的逐步推进,下游配套应用将会逐渐成熟,从而再次拉动5G的相关建设。 随着政策逐步完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从监管模式来看,国家政策主要监管方向还是希望通过提高数据中心效率,降低数据中心PUE,来保持对资源环境的充分利用。鼓励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适宜,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进行建设,鼓励采用液冷,高压直流、微模块以及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和方案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回归产业趋势,布局国产创新产业链 疫情扰动不改产业升级趋势。尽管 2020 年爆发的新冠疫情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医药行业从中受益的个股不在少数,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一次性冲击对行业的影响放在长期是可以忽略的,比短期业绩更重要的是长期产业趋势。过去几年的医药改革对行业产生了非常积极影响,政策鼓励的方向是 从低端重复的产品向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升级,从过于依赖营销向研发转型,从国内市场内卷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国产创新产业链正处于蓬勃发展中,以创新产业链的产值产品做比较,我们相较海外成熟市场还差的甚远。明年医药行业可能仍会面临疫情相关业绩下滑、医保政策收紧、创新竞争同质化等问题,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届时医药创新产业链可能恰恰是难得一遇的布局时机。 -分析师- 徐飞 执业编号 S0270520010001 郭懿 执业编号 S0270518040001 夏清莹 执业编号 S0270520050001 江维 执业编号 S0270520090001 黄侃 执业编号 S0270520070001 周春林 执业编号 S0270518070001 陈雯 执业编号 S0270519060001 夏振荣 执业编号 S0270520090002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万联e万通APP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