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收益越来越低,一文教你2022现金理财的正确姿势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余额宝收益越来越低,一文教你2022现金理财的正确姿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近年来余额宝的收益越来越低了,几年前的万份收益可以达到1元以上,而现在一直徘徊在0.5元左右。的确如此,以某货币基金为例,七日年化收益从2018年初的4.5%下滑到2020年中最低的1.5%,目前维持在2%左右。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将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市场利率或将再度走低,资产配置中的现金该如何安排? 2022年利率下行是大趋势 就在最近,也就是12月20日,1年期LPR时隔20个月后再次调降0.05个百分点,报3.80%。本次降息只降低了1年期的利率,并没有降低5年期的利率(1年期的LPR主要是给实体产业和经济贷款做参考,5年期的则主要是给房贷等长期利率做参考),这是定向调控的体现,因为下调1年期的LPR会直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由此说明目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大问题。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国内货币政策或将延续当前的放松趋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内需数据达低点,经济下行压力大。疫情以来,海外刺激政策力度巨大,各国货币超发放水严重,而国内政策偏保守,经济内冷外热的不平衡问题已经开始显现,PPI处于高位反映的是供给端的约束和海外需求强劲,但是内需已经降至冰点,例如地产各环节指标已位于历史低点,基建投资意愿不强,消费又受制于国内局部疫情的扰动,明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再加上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有调整空间,因此持续降息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二是两大制约降息的因素正在缓解。两大因素分别是高通胀和高出口,先来看通胀,目前PPI的拐点已经出现,叠加国内保供政策效果明显,未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带动PPI下行;出口方面欧美各国的财政刺激开始减缓,货币政策逐步收紧,英国已率先加息,美国大概率于明年加息,海外需求回落将抑制出口。因此,尽管目前通胀和出口看似较高,但并不制约降息进程。 盘点六大现金理财方式 根据前文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望保持一个较为宽松的节奏,利率下行的概率较大,传导到货币基金市场就是收益继续下滑,那么,对于期望获得低风险、稳定收益,或者部分配置现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哪个品种更为合适? 首先,我们依据收益率从低到高列举出常见的现金理财方式: 第一,银行定期存款。可视为无风险资产,50元起存,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政策兜底,各家银行50万额度以内100%偿付。但收益很低,以招商银行为例,整存整取一年期年化利率为1.75%。 第二,货币市场基金。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差异不是很大,年化收益率基本在2.0%-2.5%,是一种类活期理财。如果想提高收益率,可以选择纯债或打新基金,但需要承担较低风险。 第三,国债。由国家信用担保,可视为无风险资产,持有到期本息收益都是有保障的,目前电子式储蓄国债较多,但需要定时定点申购,3年期的收益率在3.8%左右。 第四,报价回购。券商把抵押物(多以债券为主)抵押给交易所,交易所返回给券商一个“标准券”,然后投资者依据抵押物借钱给券商,并约定到期收益,一般来说,报价回购的收益决定机制比货币市场基金更灵活,且由证券公司的信用背书,基本可以视作保本保收益的理财方式。 第五,小雪球类产品。小雪球是一个保本、收益浮动的产品,本质上是券商的收益凭证。该类产品的收益根据达成的不同条件会出现两种情况,收益高的可以超过6%,适合低风险投资者博取较高收益。 第六,“固收+”产品。“固收+”基金细分品类较多,风险从低到高分别是“+”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等,相应的,风险越高收益也越高。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现金理财产品? 上述六种现金理财产品各不相同,如果投资者仅追求低风险的稳定收益,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国债、报价回购三个产品,其中,报价回购是最为推荐的,原因有三:一是作为保本理财产品,相当于是将资金出借给券商,由券商信用背书,相较于定期存款和国债,定价机制更灵活,收益率或能相对更有吸引力;二是流动性好,产品期限可以选择1天、3天、7天、14天、28天、91天至更长时间,对比银行定期存款、国债长期限来说更加灵活;三是购买方便,只要开通沪深A股账户即可参与购买,相比国债定期定点参与更便捷一些。 如果投资者想在低风险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收益,推荐购买“固收+”产品。“固收+”产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类固定收益部分,以债券为主,上文提到2022年利率下行的概率比较大,债券市场的表现有望迎来改善;另一个是“+”的部分,资产管理人以少量资金参与参与股票打新、二级市场股票买卖等,同时以有限的波动风险,争取超额的收益空间,特别是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增厚收益更可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风险偏好不太高、但锚定中长期收益率的投资者的需求。 最后,还有一种和现金理财类似的产品形态——目标投,也是值得推荐的。简单来说,“目标投”是一种基金定投策略,在定投之初即根据期望目标设定一个止盈收益率(假定8%),当持仓收益率高于该目标即实施止盈赎回,同时重新开始下一轮定投。如此往复循环,每次止盈即意味着获得8%的复利。根据数据回测,选择指数基金进行目标投,60%的概率可以在30周内实现8%止盈,82%的概率在一年内实现8%止盈。从长期角度来看,在目标投过程中虽然免不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和回撤,但整体收益较其他现金理财产品更高。 名人堂 | 投资工具 | 基金 股票组合 | 风险关注 更多推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近年来余额宝的收益越来越低了,几年前的万份收益可以达到1元以上,而现在一直徘徊在0.5元左右。的确如此,以某货币基金为例,七日年化收益从2018年初的4.5%下滑到2020年中最低的1.5%,目前维持在2%左右。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将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市场利率或将再度走低,资产配置中的现金该如何安排? 2022年利率下行是大趋势 就在最近,也就是12月20日,1年期LPR时隔20个月后再次调降0.05个百分点,报3.80%。本次降息只降低了1年期的利率,并没有降低5年期的利率(1年期的LPR主要是给实体产业和经济贷款做参考,5年期的则主要是给房贷等长期利率做参考),这是定向调控的体现,因为下调1年期的LPR会直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由此说明目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大问题。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国内货币政策或将延续当前的放松趋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内需数据达低点,经济下行压力大。疫情以来,海外刺激政策力度巨大,各国货币超发放水严重,而国内政策偏保守,经济内冷外热的不平衡问题已经开始显现,PPI处于高位反映的是供给端的约束和海外需求强劲,但是内需已经降至冰点,例如地产各环节指标已位于历史低点,基建投资意愿不强,消费又受制于国内局部疫情的扰动,明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再加上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有调整空间,因此持续降息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二是两大制约降息的因素正在缓解。两大因素分别是高通胀和高出口,先来看通胀,目前PPI的拐点已经出现,叠加国内保供政策效果明显,未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带动PPI下行;出口方面欧美各国的财政刺激开始减缓,货币政策逐步收紧,英国已率先加息,美国大概率于明年加息,海外需求回落将抑制出口。因此,尽管目前通胀和出口看似较高,但并不制约降息进程。 盘点六大现金理财方式 根据前文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望保持一个较为宽松的节奏,利率下行的概率较大,传导到货币基金市场就是收益继续下滑,那么,对于期望获得低风险、稳定收益,或者部分配置现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哪个品种更为合适? 首先,我们依据收益率从低到高列举出常见的现金理财方式: 第一,银行定期存款。可视为无风险资产,50元起存,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政策兜底,各家银行50万额度以内100%偿付。但收益很低,以招商银行为例,整存整取一年期年化利率为1.75%。 第二,货币市场基金。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差异不是很大,年化收益率基本在2.0%-2.5%,是一种类活期理财。如果想提高收益率,可以选择纯债或打新基金,但需要承担较低风险。 第三,国债。由国家信用担保,可视为无风险资产,持有到期本息收益都是有保障的,目前电子式储蓄国债较多,但需要定时定点申购,3年期的收益率在3.8%左右。 第四,报价回购。券商把抵押物(多以债券为主)抵押给交易所,交易所返回给券商一个“标准券”,然后投资者依据抵押物借钱给券商,并约定到期收益,一般来说,报价回购的收益决定机制比货币市场基金更灵活,且由证券公司的信用背书,基本可以视作保本保收益的理财方式。 第五,小雪球类产品。小雪球是一个保本、收益浮动的产品,本质上是券商的收益凭证。该类产品的收益根据达成的不同条件会出现两种情况,收益高的可以超过6%,适合低风险投资者博取较高收益。 第六,“固收+”产品。“固收+”基金细分品类较多,风险从低到高分别是“+”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等,相应的,风险越高收益也越高。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现金理财产品? 上述六种现金理财产品各不相同,如果投资者仅追求低风险的稳定收益,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国债、报价回购三个产品,其中,报价回购是最为推荐的,原因有三:一是作为保本理财产品,相当于是将资金出借给券商,由券商信用背书,相较于定期存款和国债,定价机制更灵活,收益率或能相对更有吸引力;二是流动性好,产品期限可以选择1天、3天、7天、14天、28天、91天至更长时间,对比银行定期存款、国债长期限来说更加灵活;三是购买方便,只要开通沪深A股账户即可参与购买,相比国债定期定点参与更便捷一些。 如果投资者想在低风险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收益,推荐购买“固收+”产品。“固收+”产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类固定收益部分,以债券为主,上文提到2022年利率下行的概率比较大,债券市场的表现有望迎来改善;另一个是“+”的部分,资产管理人以少量资金参与参与股票打新、二级市场股票买卖等,同时以有限的波动风险,争取超额的收益空间,特别是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增厚收益更可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风险偏好不太高、但锚定中长期收益率的投资者的需求。 最后,还有一种和现金理财类似的产品形态——目标投,也是值得推荐的。简单来说,“目标投”是一种基金定投策略,在定投之初即根据期望目标设定一个止盈收益率(假定8%),当持仓收益率高于该目标即实施止盈赎回,同时重新开始下一轮定投。如此往复循环,每次止盈即意味着获得8%的复利。根据数据回测,选择指数基金进行目标投,60%的概率可以在30周内实现8%止盈,82%的概率在一年内实现8%止盈。从长期角度来看,在目标投过程中虽然免不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和回撤,但整体收益较其他现金理财产品更高。 名人堂 | 投资工具 | 基金 股票组合 | 风险关注 更多推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