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电新】周策略:11月电动车销量亮眼,“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电新】周策略:11月电动车销量亮眼,“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投资策略: 11月国内电动车销45万辆,同环比+121%/17%;欧洲主流电动车销19.4万辆,同环比+31%/21%;美国6万辆,同环比+80%/8%,销量持续向上。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销量350万辆,欧洲200+万辆,美国近65万辆,全球合计可超600万辆;2022年新车大周期,全球销量超900万辆,同增50%+。产业链来看, 2021Q4需求依然强劲,排产环比再增20%,2022Q1我们预计淡季不淡,排产环比有望持平,2022年全年电池企业普遍反馈订单饱满,近翻番增长。从供需格局看,锂、石墨化、pvdf、隔膜、铜箔等持续紧张,我们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看2022年仍是量利双升;而电池环节2021年Q4重新议价,涨价我们预计强烈,部分二线电池企业已调价10%,我们预计龙头有望跟随,因此电池环节2022年盈利水平将触底回升;同时,2022年电池技术路线持续升级,4680、磷酸锰铁锂等有望开始量产,带动产业链升级;估值方面,2022年龙头普遍在40-50倍,我们业绩2022年翻番增长,继续全面看好,强烈推荐锂电中游全球龙头和锂资源龙头。中欧美对碳排放的重视和承诺,将加快光伏从辅助能源到主力能源的进程。但硅料超涨带来成本压力加大,组件报价超2元/W,组件排产和市场需求短期遭受挑战。短期看,硅片价格已松动说明下游负反馈已向上传导至硅片,我们预计硅片率先降价推动排产上行。我国逐步构建起以3060为中心的N项配套政策,进一步构筑“1+N”政策体系,风光大基地+整县推进分别助力集中式和分布式市场发展,2022-2023年将形成180GW左右的规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正式发布,“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美国光伏政策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021年装机150-155GW,同增20%,2022年有望超45%+增长,同时分时电价政策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及储能发展,看好光伏优质龙头成长性。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结构性机会,“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总额我们预计稳中有增,但为解决新能源大比例接入、负荷结构变化、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渗透等问题,电网投资重点将聚焦在网架建设、配网智能化、数字化、抽水蓄能等方向,由此带来新机遇。风电碳中和背景下成长空间打开。工控国产替代持续,龙头强者恒强。 本周重点推荐标的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龙头、全球优质客户、领先技术和成本优势) 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持续超预期、动力总成全面突破) 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和组件全球龙头、综合实力强) 比亚迪(电动车销量持续超市场预期、刀片电池外供加速) 亿纬锂能(动力锂电渐成龙头、电子烟提供支撑) 阳光电源(逆变器全球龙头、储能前瞻布局) 国电南瑞(二次设备龙头、电力物联网受益) 璞泰来(负极全球龙头、隔膜涂敷龙头) 恩捷股份(湿法隔膜全球龙头、盈利能力强) 科达利(结构件全球龙头、优质客户放量高增可期) 容百科技(高镍正极龙头、产能释放高增可期) 德方纳米(铁锂需求超预期、盈利拐点 天赐材料(电解液&六氟龙头、新型锂盐领先) 新宙邦(电解液龙头、氟化工超预期) 中伟股份(三元前聚体全球龙头、客户优质快速扩产) 天奈科技 (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进入上量阶段) 华友钴业(钴盐龙头、正极前聚体龙头) 宏发股份(新老继电器全球龙头、今年超预期) 锦浪科技(组串式逆变器龙头、业绩高增长) 晶澳科技(一体化组件龙头、明年利润弹性可期) 通威股份(硅料和PERC电池龙头、盈利超预期) 福斯特(EVA和POE龙头、感光干膜上量) 推荐标的:固德威、星源材质、诺德股份、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欣旺达、天合光能、中信博、九号公司、雷赛智能、爱旭股份、福莱特、思源电气、金风科技。 建议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科电气、贝特瑞、嘉元科技、欣旺达等。 公司估值 行业层面: 电动车:(价格为本周五数据)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9万辆,同环比增长132%/18%;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5万辆,销量同环比+121%/17%;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20.8GWh 环比上升35.1%,宁德时代份额55%;截至11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238.5万台,同比增加55%;宁德时代将在苏州投资34亿元成立苏州时代新安能源;宁德时代切入福特供应链;比亚迪1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金属钴报价48.2万元/吨,本周+5.5%,镍报价14.7万元/吨,本周-1.2%,锰报价4.16万元/吨,本周+1.7%,电池级碳酸锂报价21.79万元/吨,本周+3.3%,四氧化三钴前驱体报价35.65万元/吨,本周+2.3%,氯化钴前驱体报价11.35万元/吨,本周+3.2%,锰酸锂正极报价7.35万元/吨,本周+4.3%,三元523型(单晶型)正极报价24.15万元/吨,本周+0.8%。 新能源:中央经济工作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国家发改委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北京发布《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高品质住宅必须设光伏或光热系统;中来光电J-TOPCon2.0 1.5GW电池投产;中来股份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周单晶硅料260元/kg,环比下跌3.70%;单晶硅片166/182/210mm报价5.15/6.15/5.8元/片,环比下跌3.20%/0.81%/3.33%;单晶PERC166电池报价1.05元/W,环比下跌2.78%;单晶PERC组件报价2.01元/W,环比-0.50%;玻璃3.2mm/2.0mm报价26/20元/平。 工控&电网:11工控行业出货数据:伺服方面安川2.1亿元(+11%)、松下1.6亿元(+14%)、台达1.45亿元(+0%)、禾川0.52亿元(+18%);低压变频方面ABB2.5亿元(-4%)、安川 0.96亿元(+17%);中大型PLC施耐德0.8亿元(+0%)。 公司层面: 容百科技:拟投资4170万元收购凤谷节能70%股权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天赐材料:发行可转债以募集≤2.56亿元,投资年产 15.2 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年产 2 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年产 6.2 万吨电解质基础材料项目及年产 6 万吨日化基础材料项目;中伟股份:拟建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生产线一体化项目等,总投资约100亿元;华友钴业:拟分期在宜昌市宜都市投建3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当升科技:卫蓝新能源拟采购总量不低于2.5万吨固态锂电材料;国电南瑞:拟授予限制性股票≤3998.14万股(占总股本0.72%),首次授予价格为21.04元/股;天顺风能:发行可转债以募集≤2.99亿元,投资乌兰察布市兴和县 500MW 风电场建设项目、年产 300 套风力发电叶片建设项目及年产 12 万吨风力发电塔筒建设项目;天际股份:子公司新泰材料拟建设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及氟化锂、氯化钙等锂盐材料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京运通:1)与爱旭股份签订协议,出售约6亿片单晶硅片,合同价值约为36亿元;2)拟投资建设乐山二期22GW单晶拉棒、切片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中科电气:拟投资分期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 投资建议和策略 一、电动车板块 国内11月电动车销量环比增20%,大超市场预期,2022年仍为销量大年。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5万辆,同环比+121%/17%;乘联会数据,国内11月乘用车批发42.9万,同环比+132%/18%,渗透率19.9%,零售37.8万,同环比+122%/20%,渗透率20.8%,高低端车型表现亮眼,造车新势力4家月销破万,环比50%+增长,比亚迪、大众ID系列、广汽埃安等环比持续增长。具体看,比亚迪销9万辆,环比+13%;广汽埃安销1.5万辆,环比+10%,大众ID系列销1.4万辆,环比+11%,蔚来销1.09万辆,环比+197%;理想销1.35万辆,环比+76%;小鹏销1.56万辆,环比+54%;哪吒销1.0万辆,环比+24%;威马5027辆,环比微增;零跑销5628辆,环比+54%,我们预计11-12月国内销量持续向上,2021年销量有望达350万辆(含出口),同比+160%。2022年新车型大周期,我们预期销量550万辆+,同增60%+。 欧洲11月销量环比回暖,我们预计12月年末将冲量。欧洲主流十国合计销量为19.4万辆,同环比+31%/+21%,主要国家符合市场预期。10国整体电动车渗透率27.6%,同环比+10.3/+2.8pct。2021全年销量我们预计达到200万辆,2022年我们预计20-30%增长,达到250-260万辆。11月各国销量如下,德国:11月电动车注册6.8万辆,同比+14%,环比+26%,其中纯电注册4.0万辆,插混注册2.8万辆。乘用车注册19.8万辆,同比-32%,环比+9%,电动车渗透率28.1%,同环比+12.2/+5.0pct。英国:11月电动车注册3.3万辆,同比+80%,环比+33%,其中纯电注册2.2万辆,插混注册1.1万辆。乘用车注册11.6万辆,同比+2%,环比+11%,电动车渗透率34.4%,同环比+13.8/+4.0pct。法国:11月电动车注册2.9万辆,同比+54%,环比+5%,其中纯电注册1.6万辆,插混注册1.2万辆。乘用车注册12.2万辆,同比-3%,环比+3%,电动车渗透率23.4%,同环比+8.7/+0.5pct。 美国2021年11月电动车销量环比微增,长期看政策加码后电动化将加速。10月美国电动车销量为6.0万辆,同环比+80%/+8%,其中纯电注册4.3万辆,插混注册1.6万辆,电动车渗透率5.8%,同环比+3.1/+0.8pct。我们预计美国2021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65万辆,同比增接近翻番,2022年有望翻番。此前白宫确认拜登将签署行政令,2030年电动化比例将达50%,包括EV、PHEV及和燃料汽车。该行政令还将启动长期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的制定。我们预计美国后续相关配套政策将加速推出,2021-2025年高速增长开启。政策支持叠加新车型投放周期,我们预计美国电动车2021-2025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55%(此前市场预期增速30%+),到2025年销量超过300万辆,渗透率达到15%。对应动力电池需求从20gwh增加至180gwh。 2021年12月排产仍持续向上,上游锂、中游隔膜/铜箔/石墨化等持续偏紧,电池涨价市场预期强烈,盈利水平即将触底回升。2021年12月限产影响下,行业排产仍持续向上,环比可增5%,其中负极、正极2021年9月下旬限电限产影响较大,2021年11-12月明显缓解,我们预计2021年H2龙头环增40%+,同时行业初步了解2022Q1行业排产有望环比持平,淡季不淡。2022年根据龙头预示订单及扩产进度,我们预计核心公司出货量有望翻番。产业链看,碳酸锂、隔膜、铜箔、石墨化2022年全年均偏紧。电池方面,Q4为电池企业与车企为2022年重新议价窗口期,由于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超20%,我们预计2022年电池有望提价5-10%,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同时提价10%,单车成本提升4000元左右,车企基本可承受。且部分环节2022年年中后供给紧张缓解,成本端有望下降,电池企业盈利底部已过,有望回升。 电池技术持续升级,引领产业方向:1)4680电池1H2022年将由特斯拉、松下率先量产,4680电池容量提升5x,能量密度提升20%+,成本下降15%,是产业重要方向,国内亿纬、宁德亦有技术及产能规划。我们预计4680放量后,将显著拉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结构件、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2)磷酸锰铁锂电池2022年继续将逐步成熟,2023年走向大规模量产,宁德与德方深度合作,若顺利可提升铁锂电池能量密度20%;3)PET铜箔/铝箔即将发布,可提升电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宁德先手通过金美新材料布局,但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我们预计2025年前主流仍为传统铜箔/铝箔。 投资建议:我们继续强推锂电中游全球龙头和价格弹性大的锂资源龙头,强推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科达利、容百科技、璞泰来、德方纳米、天奈科技、天赐材料、新宙邦、中伟股份、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关注)、天齐锂业(关注)等和零部件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等,重点推荐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关注中科电气、贝特瑞、嘉元科技、融捷股份、天华超净、永兴材料、欣旺达等。 二、风光新能源板块 碳减排支持工具: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总量,本质上推动光伏风电发展。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1)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21年9月11日最新的能耗双控方案中,提出超出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最低要求的部分不纳入消费总量考核。最新要求变更为,所有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均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2)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即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是加工成生产产品。此过程中原料只是生产的原材料,不参与碳排放,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依然计入,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无碳化目标的没有变。 细化能耗控制要求,刺激工商业光伏发展。我们认为,此项政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能耗控制细则,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产过程的碳减排,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本质上刺激和推动光伏风电发展!在双控压力下,新能源产业链将加速实现solar for solar,同时工商业企业更加有动力配备分布式光伏,我们预计明年国内工商业光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增装机或超10GW,叠加户用30GW+,分布式光伏比例达50%+。 光伏产业链价格: 硅料 硅料环节的价格变化和幅度,行业内外的关注度持续升高,业界翘首以盼。 基于本周市场信息,针对新一轮订单和价格的谈判虽然已经陆续开始交涉,买卖双方对于硅料价格的下跌速度和幅度,仍然处于较大分歧的状态,市场氛围虽有一触即发之势,亦有各执一词的对峙局面。 价格方面,买卖双方对于新一轮价格的预期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看似静谧的市场环境下,实则暗潮汹涌。基于硅片环节整体较低的开工水平,新订单的价格谈判和数量需求我们预计需要考虑到一月甚至春节假期前后的生产需求。 我们预计十二月中下旬实质性谈判阶段结束后,本月硅料价格的实际成交水平才会逐渐水落石出,我们预计十二月硅料价格环比降幅较大,静待博弈结果。 硅片 单晶硅片主要流通的产品厚度基本切换到165μm,更大尺寸的个别规格产品的厚度虽然暂时仍以170μm为主报价,但是向160μm厚度切换的进度也在尝试加速,应该算是比较激进的切换目标,在下游应用端的实测反馈结果仍需时间来观察和证明。 中环12月2日公布各项产品价格和降价幅度,并且此次正式公布182mm尺寸各个厚度的对应价格,以及新增218.2mm的新规格对应价格,业界为之震惊,218.2mm新规格产品受到相当多的市场讨论。 近期硅片市场价格的下跌幅度也已经包含对不同厚度硅片价格的体现。182mm尺寸规格的主要成交价格基本跌破人民币6元/片,市场信息反馈182mm尺寸的硅片价格比较混乱,低价区间甚至来到人民币5.6元/片;其他尺寸规格流通占比变化加剧,210mm尺寸170μm的价格也已经下降至人民币8.55元/片,但是210mm尺寸的占比趋势将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受到更大挑战。 电池 上游硅片价格迅速走低,也连带电池片厂家价格下修,本周交付订单M6 每瓦1.03-1.04元人民币、M10,G12则以每瓦1.1元人民币价格的水位交付中,然而考量硅片跌价幅度,新签订单下周交付的电池片价格仍将出现2分钱人民币的下探,M6价格将来到每瓦 1.01-1.03元人民币,M10每瓦1.08-1.09元人民币,G12价格每瓦 1.09元人民币。整体电池订单在12月因组件厂家在手订单不足、下修开工率压制库存,12月单晶电池片仍维持下探趋势。 多晶则因印度多晶需求疲软,多数厂家无法报价,本周仍并无太多新签订单,价格下调至每片 3.5元人民币。 组件 12 月在供应链降价后,终端观望心态更加浓厚,本周国内交付价格仍持续出现下滑,166 单玻价格约每瓦 1.85-1.9元人民币,500W+单玻组件价格约每瓦 1.9-1.95元人民币,然而组件厂家基于库存压力,部分厂家仍有低价出售库存的情况,低价区段已听闻每瓦1.87-1.88元人民币的出厂价格。 展望 12 月后续,组件需求仍旧较为低迷,不少组件厂家下修原先对 12 月产出的预期,后续厂家为了在低迷需求下争抢订单出货,价格竞争已悄然开始,也将连带影响一季度组件价格下滑幅度恐将加大。 海外地区价格暂时稳定,主要以前期交付订单执行为主,再加上临近圣诞节、欧美地区拉货已经趋缓,海外终端也观察到供应链正处于下行趋势,本周执行价格仍在每瓦 0.275-0.28 元美金的区间,价格开始下行更加剧厂家对明年价格期望调整,一季度价格市场预期恐将来到每瓦0.265- 0.27元美金的区间。 风电 根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8月风电新增发电容量2.06GW,同比增加39.2%,2021年1-8月累计风电新增发电容量14.63GW,同比增加45.7%;2021年8月风电利用小时数129小时,同比下降10%,2021年1-8月累计风电利用小时数1500小时,同比增加5.86%。风电行业自2019年5月份政策落地,平价前的抢装行情开启,行业招标量价齐升, 2021年1-12月份行业公开招标量65.3GW,同比增长94.9%,超过以往年份的年度招标总量。招标价格也较2018年的价格低点反弹17%以上,但是2021年8月上旬风机招标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2020年并网量大超市场预期,2021年我们预计将明显下降,海上风电有所增长。 三、工控和电力设备板块 2021年11月制造业PMI 50.1,前值49.2,环比+0.9pct,重回荣枯线上:其中大型企业PMI 50.2(环比-0.1pct)、中型企业51.2(环比+2.6pct)、小型企业48.5(环比+1pct);2021年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增速环比+0.4pct;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增速环比-0.6pct。2021年1-10月电网投资3408亿元,同比+1.1%,其中2021年10月投资517亿元,同比+9.5,1-10月新增220kV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927万千伏安,同比+4.3%。2021年国网社会责任报告指出,2021年将投资4730亿元,同比+3%,同时实施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强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深化新能源云应用和并网接入一站式服务,深化电能替代和电力交易等。 2021年11月PMI 50.1、环比+0.9pct,重回荣枯线上,受限电等因素影响景气度有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增14.2%,增速环比-0.6pct;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上升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小幅改善,后续持续关注PMI指数情况。 景气度方面:短期持续跟踪中游制造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在经济持续复苏之后,若制造业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大对工控设备的需求。 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2021年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小幅回升: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增速环比-0.6pct;其中通用设备同比+11.1%,专用设备同比+25.9%,好于通用设备。 2021年10月机器人增速放缓、机床增速持稳:2021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9.5 %,增速环比-9.4pct;金属切削机床机床产量同比+4.8%,增速环比+2.7pct;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持平。 特高压推进节奏: 双碳战略下、“十四五”期间国网将继续推动特高压建设,2021年3月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新增的跨区输电通道将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特高压投资重启后到2021年8月初已有青海-河南、张北-雄按、陕北-湖北、雅中-江西及南网的云贵互联互通工程等项目获核准,项目核准后已经悉数开始招标。 2018年,蒙西-晋中、青海-河南、张北-雄按“一直两交”三条线路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上半年驻马店-南阳、陕北-武汉、雅中-江西“两直一交”三条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下半年相对空白。 2020年3月国网下发《2020年重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推进5交、2直、13项其他重点项目核准开工,总计动态投资1073亿,其中特高压交流339亿、直流577亿、其他项目137亿,并新增3条直流项目进行预可研。 2020年4月2日,国家电网召开“新基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保年内建成“3交1直”工程。 2020年11月4日,发改委核准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受端换流站及重庆、江苏境内输电线路项。 后续关注未核准项目的核准开工情况,特高压交直流企业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有望受益。 四、关注组合和风险提示 关注组合:电动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科达利、德方纳米、容百科技、天赐材料、璞泰来、新宙邦、中伟股份、天奈科技、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宏发股份、汇川技术、比亚迪、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光伏: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中信博、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福莱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工控及工业4.0:汇川技术、宏发股份、麦格米特、正泰电器、信捷电气;电力物联网:国电南瑞、国网信通、炬华科技、新联电子、智光电气;风电:金风科技、日月股份、金雷风电、天顺风能、恒润股份、泰胜风能;特高压:平高电气、许继电气、思源电气。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 1.行情回顾 电气设备13272下跌1.59%,跌幅弱于大盘。沪指3666点,上涨59点,上涨1.63%,成交26632亿元;深成指15112点,上涨220点,上涨1.47%,成交33410亿元;创业板3467点,下跌12点,下跌0.34%,成交12718亿元;电气设备13272下跌1.59%,跌幅弱于大盘。 本周股票涨跌幅 涨幅前五为神力股份、*ST东电、杭锅股份、天合光能、福莱特;跌幅前五为*ST江特、通合科技、精达股份、四方股份、金杯电工。 本周外资持仓占比变化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488.77亿元,电新板块北向资金净流入约46.29亿元。 外资加仓前五为星源材质、天赐材料、当升科技、先导智能、明阳智能;外资减仓前五为旭升股份、东方日升、精达股份、中际旭创、鲁亿通。 2.分行业跟踪 2.1国内电池市场需求和价格观察 锂电池: 本周电池市场相对平稳,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始终维持在高位;动力电池竞争的本质,是围绕成本、资源、客户、产能规模展开的核心竞争,已经不再是对于车企订单的争夺,而是扩大到上游;由于产业链前期对于新能源车的销售预判不足,导致上游材料供应的紧张,新增加产能没有跟上,供需错配价格上涨,吞噬了企业利润;供应链紧张还将持续。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受矿石端供应影响,磷酸价格微涨,正磷酸铁行情暂时企稳,各家磷酸铁锂生产成本变化多受碳酸锂行情波动为主。尽管市场上对于碳酸锂的价格走势预期看法存异,但货源紧张的现状,已对部分主流企业的生产有所影响,锂盐市场交投重心不断上行;储能方面,价格传导阻力较小,部分招标新单价格已突破1元/wh。价格方面,本周主流动力型磷酸铁锂报价在8.7-9.3万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 三元材料:近期三元材料市场有所复苏。从成本端来看,碳酸锂价格上涨再次提升中低镍三元材料生产成本,但因近期国内市场对中低镍电池需求有所增加,价格传导较为顺利;高镍材料成本变化较小,海外动力市场订单小幅增量。价格方面,本周镍55型三元材料报价在22.3-22.7万/吨之间,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NCM523数码型三元材料报价在23.6-24万/吨之间,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NCM811型三元材料报价在26.9-27.4万元/吨之间。 三元前驱体:三元前驱体持续受到钴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从市场层面来看,浙江地区疫情将对钴产品的供应产生较大影响,生产端收缩导致短期内钴产品价格或将继续上行;受下游电池厂、材料厂的拿货节奏变化,需求我们预计在12月集中释放。价格方面,本周常规523型三元前驱体报价在13.1-13.5万元/吨之间;硫酸钴报价9.5-10.7万元/吨之间,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硫酸镍报价在3.6-3.7万元/吨之间;硫酸锰报价在0.95-1万元/吨之间。 锰酸锂:进入12月份以来,随着碳酸锂和二氧化锰价格进一步拉涨,锰酸锂成本已接近7万元,厂家报价随之上调。虽临近年底,但下游主流电芯企业前期备库较足,在锰酸锂价格大涨后,下游对价格可接受程度降低,仅少量电芯厂补库,而锰酸锂厂大多也不愿接低价订单,市场活跃程度降低。 负极材料: 近期,负极材料市场热度不减,出货情况持续向好,涨价陆续落地。石墨化紧张形势不变,价格也处于新高中。原料市场方面,不管是针状焦还是石油焦都是处于高位,尤其是针状焦方面,成交重心有上移趋势。下游市场方面,动力电池企业不管是处于备货还是客户需求,均在积极加速生产,头部电池厂家产量也是持续爬升中。对于物料需求也是尤其积极。总体来看,近期负极材料市场供应仍趋近。 隔膜: 本周隔膜行情稳定, 整体变化不大。市场方面,主流企业生产平稳运行, 各家出货积极,但优质隔膜供需趋紧状态短时间较难缓解。 价格方面,基膜及陶瓷涂覆隔膜价格相对平稳,PVDF涂覆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我们预计仍有进一步涨价趋势,PVDF涂覆隔膜价格承压。本周9+3μm陶瓷涂覆隔膜价格为1.8-2.4元/平米,9+3+1μm陶瓷+PVDF涂覆隔膜价格为2.9-3.5元/平米。总体来看, 隔膜价格暂稳, 供需紧平衡下中小订单价格我们预计仍有上涨动力。 企业动态方面:金力股份通过股权及债权置换方式收购双杰电气旗下的天津东皋膜技术公司,进一步实现现有产能的扩充,金力通过新增产线及存量产线并购整合方式稳固湿法隔膜第二梯队龙头地位。 2.2新能源行业跟踪 2.2.1国内需求跟踪 中电联发布月度风电、光伏并网数据。根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10月光伏新增发电容量3.75GW,同比下降10%,2021年1-10月累计光伏新增发电容量29.31GW,同比增加34%;2021年10月风电新增发电容量2.76GW,同比下降47.2%,2021年1-10月累计风电新增发电容量19.19GW,同比增加4.92%。 2021年10月风电利用小时数187小时,同比上升5%,2021年1-10月累计风电利用小时数1827小时,同比增加5.79%。2021年10月光伏利用小时数91小时,同比下降14.2%,2021年1-10月累计光伏利用小时数1097小时,同比减少1.6%。 2.2.2 国际价格跟踪 多晶中国多晶硅周三收盘小幅走低,连续第二周下跌,因交易商在一线库存中获利了结,同时新订单流入放缓和缺乏新的国内触发因素打压了当地交易情绪。由于中国库存数据的上升轨迹和不断加深的修正担忧抑制了风险库存偏好,并促使交易员逃离多晶硅市场,多晶硅市场因担心全球多晶硅产能再次增加而陷入困境,周三单级多晶硅在广泛抛售中下滑。紧张的多晶硅制造商争先恐后地敲定销售,希望在价格进一步调整之前从库存中获利,主要买家的愤怒评论表明,中国对任何试图冷却价格的尝试都很敏感,因为中国有如此多的太阳能产品他们的大部分成本都与多晶硅有关。 最近几周,单晶硅片指数在波动的交易中被拖低,而主要供应商正在与新进入者的竞争进行竞争,而新进入者的竞争可能会增加价格调整压力,而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的迹象正在出现。由于全球太阳能市场遭受重创,单晶硅片周三下跌,延续前一周的跌幅,多晶硅价格也受到每周行业报告显示库存增幅超过市场预期的打击。182mm 单晶硅片价格周三收低,受到新进入者供应增加以及需求持续担忧的影响,而中国供应商进一步下调了对需求增长的预期。166 毫米和 210 毫米单晶硅片价格周三下跌,在全球主要供应商周末大幅下调亚洲价格后延续跌势,反映出全球市场供应充足以及对需求前景的担忧。单晶硅片制造商正试图通过引入更薄的硅片或升级现有的熔炉以获得更大的硅片以及提供折扣来扭转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但整体需求仍然低迷。 周三中国单晶 PERC 电池市场每周跌幅超过 1%。166 毫米单晶 PERC 电池价格周三下滑,加剧了前几周的损失,因为主要买家在 11 月之前收紧了采购,而且中国和欧洲的 182 毫米采用案例继续激增。 本周的一项调查显示,单晶 PERC 组件价格在周三下跌,因市场对修正的担忧不断扩大,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因为中国人对从公用事业市场到住宅市场的所有领域的前景都表示摇摇欲坠。166 毫米单晶 PERC 组件的市场份额相对于同行减弱至一年低点,因为参与者担心 182 毫米采用案例的增加会减缓全球 166 毫米需求,而无情的价格调整突显了更加不确定的前景,尽管 166 毫米太阳能组件似乎现在是更便宜的替代品。尤其是公用事业部门的单晶 PERC 组件支出疲软之际,中国太阳能投资者在去年 12 月开始的硅成本上涨中挣扎,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供应链,促使对太阳能项目开发实施限制。尽管如此,本季度严峻的定价过高情况仍给太阳能组件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回报匮乏的中国公用事业太阳能开发商暂停了太阳能项目的建设,并缩减了太阳能组件的采购。行业专业人士表示,中国的销售旺季看起来相对温和,因为新的市场信心数据显示组件供应商继续将他们对市场的预期下调至 11 月,这对传统的旺季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因为许多主要厂商的年度销售在这个旺季中占很大比重。 2.2.3国内价格跟踪 多晶硅: 年末最后一个月国内硅料买卖双方博弈加剧,硅料降价趋势开始显现,但截至本周为止12月份主流硅料厂商仍未有明确报价,市场成交也是鲜少,除了个别硅料企业有签单外,其他硅料企业均暂未有新订单落地,整个市场12月份的长单仍在继续“胶着”,尚未达成一致。市场上包括贸易商在内各种硅料价格“层出不穷”,但本周硅料厂家的实际订单落地的价格,其中之一成交的单晶复投料价格成交仍维持在高位269元/公斤,订单较小;另一个企业单晶复投料成交价格在255元/公斤左右,这与下游市场对硅料的降价幅度预期仍有较大差距。下游硅片价格仍处于继续下跌出库存中,不少下游硅片企业也是下调了本月的生产计划,同时部分下游硅片也仍有备料的情况下对12月硅料的采购需求减少,因此硅料的买卖双方陷入僵持中,而市场上硅料的整体库存开始有一定增加。12月的硅料长单签订将在何时落地,何价落地,仍需进一步观望。 硅片: 上周国内硅片龙头企业纷纷下调各尺寸单晶硅片价格,国内两家龙头企业单晶M6/M10 165μm厚度的硅片报价分别在5/5.23、6.15/6.2元/片,单晶G12 170μm厚度的硅片价格在8.55元/片。但本周市场层面在仍受需求不济,库存高企,出货不畅的影响单晶主流尺寸硅片价格仍是在继续下跌中,截至本周为止市场单晶M6/M10硅片价格已出现4.95、5.8元/片的价格,甚至更低的价格也开始出现。单晶硅片近期连续的下跌对市场下游需求的提振现象较为有限,一方面下游电池环节对硅片价格继续下降仍有一定预期,观望情绪不减;另一方面整体下游终端需求也是较为一般。在下游需求低迷、而上游硅料价格依然较高带来成本压力的现状下,本月国内不少硅片厂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市场整体产出环比进一步减少。多晶硅片方面,多晶硅片价格也是随市下跌,在不大的市场份额里面本周主流中高效价格分别来至1.9-1.95/2.05-2.1元/片。 电池片: 上游单晶硅片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虽国内电池龙头未“官宣”12月各尺寸电池报价,但市场上各尺寸电池片价格也是早已“随势逐步下跌”,本周国内单晶M6/M10主流电池价格下滑至1.03、1.08元/W左右;单晶210电池价格在上游210硅片价格下跌的带动下出现降价,本周国内单晶G12电池价格在1.08-1.11元/W区间,尽管单晶电池价格已下调,但在下游整体需求低迷,组件厂商开工情况不高的情况下,国内下游组件厂商也基本是按需、按单采购,另一方面下游组件厂商也是对电池进一步降价有着预期。多晶方面,下游多晶整体需求、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多晶电池价格也是在上游硅片价格下跌的带动下进一步走弱,本周国内多晶电池主流成交价格在0.76-0.79元/W。 组件: 今年最后的一个月份国内并未出现往年的“抢装”,国内主要项目需求基本已结束,部分省份的分布式/户用项目在近期组件价格出现大幅下调的情况下(本周国内组件价格下跌至1.85-1.95元/W,部分低价已接近1.8元/W,基本仍以去库存为主)仍有部分需求在,但整体体量有限;在谈的主要项目需求基本为明年的订单,但受近期降价的所连带的“买涨不买跌”的影响,下游电站终端对整个上游制造业端降价也是有着进一步的预期。海外部分市场欧洲、拉美、印度需求出货情况相对较好一些,且基本为前期所签订单在执行,执行价格较高于国内组件价格。在今年最后一个月国内项目“抢装”不达市场预期,国内组件厂商多以去库存为主的情况下,本月国内组件市场整体开工率又一次出现下滑。HJT组件方面,HJT组件价格波动不大,高位价格出现回调,本周主流价格集中在2.1元/W左右,海外终端对新的订单价格也是有着进一步降价预期。 辅材方面: 辅材方面,受近期组件厂商下调开工的影响,整体对组件辅材的需求也是进一步减少,叠加相关辅材本身上游原料价格下跌以及有部分辅材产能本身就供过于求的因素,本周组件相关的部分辅材价格出现下调,下滑幅度均在1元/㎡左右:如玻璃3.2mm厚度光伏玻璃价格下滑至25-26元/㎡;本周普通胶膜价格下滑至15-15.5元/㎡;本周汇流带下滑至97元/㎡左右,MBB焊带价格在104元/㎡左右。 2.3 工控和电力设备行业跟踪 电网投资稳定增长,2021年1-9月电网投资2891亿元,同比-0.3%,其中2021年9月投资482亿元,同比-7.3%;2021年1-9月220kV及以上的新增容量17282万千伏安,累计同比+6.7%。 工控自动化市场2021年Q3整体增速+8.3%。1)分市场看,2021Q3 OEM市场增速略有回落、项目型市场持稳,先进制造高增、传统行业景气度有所回落。2)分行业来看,OEM市场、项目型市场整体增速为+21.2%/8.3%(2021Q2 增速分别+28.1%/7.3%),2021Q3 机器人、半导体、电池等先进制造全面向好,冶金、石油化工等流程型行业复苏明显。2021年Q3电池、电子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床增速分别为42.0%/39.4%/38.1%/23.0%/17.8%,领跑行业增速,传统领域业绩、造纸、化工、石化增速分别为41.0%/6.0%/2.8%/2.0%持续增长。 2021年11月PMI50.1、环比+0.9pct,重回荣枯线上,受限电等因素影响景气度有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增14.2%,增速环比-0.6pct;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上升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小幅改善,后续持续关注PMI指数情况。 景气度方面:短期持续跟踪中游制造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在经济持续复苏之后,若制造业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大对工控设备的需求。 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2021年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小幅回升: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增速环比-0.6pct;其中通用设备同比+11.1%,专用设备同比+25.9%,好于通用设备。 2021年10月机器人增速放缓、机床增速持稳:2021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9.5 %,增速环比-9.4pct;金属切削机床机床产量同比+4.8%,增速环比+2.7pct;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持平。 特高压推进节奏: 双碳战略下、“十四五”期间国网将继续推动特高压建设,2021年3月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新增的跨区输电通道将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2018年,蒙西-晋中、青海-河南、张北-雄按“一直两交”三条线路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上半年驻马店-南阳、陕北-武汉、雅中-江西“两直一交”三条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下半年相对空白。 2020年2月国网表示,为全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复工复产,国网将全面复工青海~河南、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张北柔性直流,蒙西~晋中、张北~雄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总建设规模713亿元。同时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新开工陕北~武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工程,总投资265亿元。 2020年2月国网工作任务中要求:1)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加快推动闽粤联网等电网前期工作;2)开工建设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等工程;优质高效建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张北柔直工程、蒙西-晋中、驻马店-南阳、张北-雄按、长治站配套电厂送出等特高压交流工程;雅中-江西、陕北-武汉工程完成里程碑计划。 2020年3月国网下发《2020年重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推进5交、2直、13项其他重点项目核准开工,总计动态投资1073亿元,其中特高压交流339亿元、直流577亿元、其他项目137亿元,并新增3条直流项目。 2021年4月2日,国家电网召开“新基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保年内建成“3交1直”工程。 2021年11月4日,发改委核准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受端换流站及重庆、江苏境内输电线路项。 后续关注未核准项目的核准开工情况,特高压交直流企业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有望受益。 电力设备价格跟踪 本周取向硅钢价格较上周持平,无取向硅钢价格较上周下跌。其中,取向硅钢价格15100元/吨,环比持平;无取向硅钢价格6700元/吨,环比下跌1.5%。 本周白银价格下跌,铜、铝价格上涨。Comex白银本周收于22.01美元/盎司,环比下跌2.08%;LME三个月期铜收于9555.0美元/吨,环比上涨1.11%;LME三个月期铝收于2633.0美元/吨,环比上涨0.23%。 3.动态跟踪 3.1行业动态 3.1.1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 总投资150亿元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日前,总投资1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 700亿元。项目位于高新区草堂基地和集贤园两大板块区域,主要建设电动总成工厂、电机工厂、精工中心、齿轮工厂、电控工厂、电源工厂、制动器工厂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工厂,建设为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配套的高速试车跑道等。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014 北京奔驰全新电池生产线正式建成 首块动力电池顺利完成交付。北京奔驰全新电池生产线正式建成,并且其试装生产的首块动力电池顺利完成交付。全新电池生产线兼具自动化与柔性化特征,不仅能实现不同电池产品的混线生产,还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不同电池的生产产能。未来,该生产线的动力电池未来将用于纯电车型奔驰EQE(或于2022年国内上市)。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048 海绵硅负极电池立功 广汽AION LX续航突破。广汽乘用车申报的一款埃安(AION)牌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AION LX的工况续航高达1008km,刷新了当前电动车续航的最高记录。广汽这款车型续航突破1000km主要原因是其采用了广汽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这意味着广汽年初预告的超长续航“电池黑科技”技术终于落地。 https://www.gg-lb.com/art-43796.html 特斯拉发布全自动驾驶FSD Beta 10.6 优化物体检测性能。特斯拉(Tesla)计划推出全自动驾驶FSD Beta 10.6版本更新,显著优化了视觉、物体检测和车辆运动精度。特斯拉FSDBeta项目拥有一个独特的客户车队,可以独家获得特斯拉最新、最强大的半自动驾驶计划版本。该车队的驾驶员的特斯拉安全得分需达到98、99或100分,未来可能会降至更低。特斯拉FSD Beta更新不会增加FSD套件,使车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若在在使用该程序时,驾驶员未能保持专心,则可能会被Beta车队移除。 https://www.d1ev.com/news/jishu/163036 丰田将在美国建造其电池工厂,投资12.9亿美元。12月7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长罗伊·库珀 (Roy Cooper)于当地时间12月6日表示,丰田汽车将投资12.9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电动车电池工厂,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该厂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134 供应链压力大,丰田或使用微瑕零部件。12月7日,丰田汽车表示,该公司乐意使用零部件供应商供应的带有刮伤或瑕疵的零部件。在全球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丰田正试图削减成本。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148 全球首款3挡混动电驱DHT Pro量产下线。吉利汽车官方公布全球首款量产3挡混动电驱变速器DHT Pro,已于11月底在全新吉利雷神动力DHT Pro 微米工厂量产下线。与此同时,官方还曝光了首款搭载该变速器的星越L(配置|询价)雷神Hi·X油电混动版的更多造型细节,整车造型呈现电气化特征,并透露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版将于本月下旬开售。 https://auto.sina.com.cn/newcar/x/2021-12-07/detail-ikyakumx2564781.shtml 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9万辆,环比增长17.9%。12月8日,乘联会发布11月份乘用车销量数据。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9万辆,环比增长17.9%,同比增长131.7%。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80.7万辆,同比增长190.2%。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 https://www.d1ev.com/news/shuju/163251 丰田宣布2035年在西欧市场实现零排放。近日丰田汽车欧洲分公司(TME)公布了在欧洲西部实现零排放车型布局的规划,至2030年,丰田在该地区销售的零排放车型占整体销量中的比例将提高到至少50%,到2035年将达到100%。丰田同时表示,该目标将在有足够的充电及氢燃料补给设施的条件下才能达成。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225 大众与三家电池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加快可持续进程。12月8日,大众汽车集团(The Volkswagen Group)宣布近日与三家电池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其在电池领域的地位。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材料科技集团优美科(Umicore)、电池专家24M Technologies和清洁技术公司Vulcan Energy Resources,三家公司都旨在实现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并量产更可持续的电池。 https://www.d1ev.com/news/jishu/163383 宁德时代切入福特供应链。宁德时代国际市场再下一城。近日,福特汽车首席运营官Lisa Drake在投资者会议上公开表示,福特将与宁德时代、比亚迪、SK、LG Energy Solution、松下等五家电池供应商保持合作。这是福特首次对外确认宁德时代系其供应商。随后,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福特中国高层的证实。宁德时代方面则表示,“以客户口径为准”,进一步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 https://www.gg-lb.com/art-44005.html 国轩高科50GWh动力电池项目开工。12月7日,国轩高科5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将于2023年3月底前正式投产。作为国轩高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该项目投产后,将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提供新一代电池技术与产品。 https://www.gg-lb.com/art-44006.html 挑战“宁王” 蜂巢能源2025年规划600GWh产能或为IPO做准备。面对不断增长的动力电池需求,意欲独立IPO的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能源,甚至定下了超越“宁王”的计划。在12月8日的第二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宣布将在2025年挑战600GWh产能的目标。这一目标,已和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同期700-800GWh的规划不相上下。 https://auto.sina.com.cn/7x24/ 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5万辆。12月10日,中汽协发布11月汽车产销数据。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下降。乘用车月产销环比上升;商用车产销同比依然呈现大幅下降。虽然汽车产销下行压力较大,但是行业仍然不乏亮点: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新高,累计产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渗透率提升至12.7%,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二是本月汽车出口同比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三是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同比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https://www.d1ev.com/news/shuju/163481 比亚迪登顶乘联会1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乘联会公布了11月零售销量排名,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81.6万辆,同比下降12.7%,环比增长6.0%;1-11月份累计销量1804.1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车方面11月销量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4%;1-11月份累计销量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新能源车继续保持高增长。从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名来看,比亚迪以90142辆的销量遥遥领先,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二。第三名的是特斯拉中国,第四至第十的排名车企分别是长城、小鹏、广汽埃安、奇瑞、理想、吉利、上汽,销量普遍在1万辆出头。 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63453 截至11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238.5万台,同比增加55%。12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发布11月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比2021年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0万台,11月同比增长 57.1%。截至2021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9.2万台, 其中直流充电桩45.0万台、交流充电桩64.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406台。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3 万台。 https://www.d1ev.com/news/shuju/163509 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20.8GWh 环比上升35.1%。12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简称电池联盟)发布11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11月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分列前五。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491 蔚来第7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年度目标提前完成。12月10日,蔚来官方宣布,蔚来第7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建设数量同比去年提升近10倍,提前完成2021年度目标。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498 3.1.2. 新能源 多部门定调明年煤炭保供 中长协制度迎变。12月5日,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落下帷幕。交易会上公布了《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提出明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范围扩大,供应方原则上覆盖所有核定产能30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则首次实现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实行月度定价,基准价出现2017年以来首次调整,并明确给出550元/吨至850元/吨的浮动范围。 http://www.chinapower.com.cn/xw/zyxw/20211206/121385.html 证监会:推进碳排放权等期货品种创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2月5日在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要坚定信心推动期货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他透露,期货和衍生品法有望在2022年三读后正式发布。将推进碳排放权、新能源金属等期货品种创新工作。支持行业领先公司加快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头部期货公司上市融资。 http://www.chinapower.com.cn/xw/zyxw/20211206/121386.html 全球最大“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明年投入使用。近日,华为表示正在建设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将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之一,公司预计将在2022年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万度光伏绿电,年耗电量将从1400多万度降到700万度,年省电达50%,降低碳排放超过60%。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11206/1191814.shtml 浙江印发全国首个省级整县光伏开发工作导则。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印发了全国首个针对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的省级实施导则《浙江省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导则》。本次《工作导则》首次提出了一个概念“区域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对当地电力规划最高负荷贡献比例”,明确提出:各试点县(市、区)应按照当地“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来确定分布式光伏建设目标,新增光伏发电规模“十四五”期间不少于100MW ,累计光伏发电装机不应低于当地“十四五” 电力规划最高负荷的 15%。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1893-1.html 北京:高品质住宅必须设光伏或光热系统。北京市住建委、市规自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高品质住宅最低品质要求为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采用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达到60%,须设置太阳能光伏或光热系统。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1942-1.html 江苏南京市政府与华能签订共建“中国能谷”战略合作协议。12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昆林。双方共同出席《南京市政府与华能共建“中国能谷”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就加快协议落实落地落细深入交换意见。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11207/1192057.shtml 发改委: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坚持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和太阳能板房等在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2003-1.html 中国单体最大技改项目成功并网。近日,国内单体最大的技改项目——北控格尔木124.5MW光伏电站圆满完成升级改造,电站原有逆变器全部更换为阳光电源逆变器,改造后性能完全满足青海省电力公司提出的高频、高压耐受等技术要求,系统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https://www.pv-tech.cn/news/Chinas_largest_single_technological_transformation_project_is_successful LG新能源拟募资百亿美元。韩国动力电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LG Energy Solution,LG新能源)正在寻求进行规模达12.75万亿韩元(约合108亿美元)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这将是韩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超出2010年三星人寿4.9万亿韩元(约合42亿美元)的IPO规模两倍有余。 http://www.solarzoom.com/index.php/article/161985 中来光电J-TOPCon2.0 1.5GW电池投产。12月8日,中来光电举行J-TOPCon 2.0 1.5GW电池投产仪式,标志着企业新一代N型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中来光电是国内首家实现高效N型TOPCon双面光伏电池规模化量产的企业。J-TOPCon2.0既拥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又具备较低的度电成本优势,具有自主产权的中来TOPCon2.0电池技术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4.5%,已然在全球光伏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2067-1.html 广东储能、抽水蓄能辅助服务纳入电价 全体用户共同分摊。想要市场为储能买单,就需要将储能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并且实现市场化交易。如今广东率先实现了这一构想。12月1日,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执行《广东省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实施方案(试行)》。实施方案指出,代理购电价格包含平均上网电价、辅助服务费用、保障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产生的新增损益分摊三部分。 https://chuneng.bjx.com.cn/news/20211208/1192318.shtml 中央经济工作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表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https://mp.weixin.qq.com/s/X_Dne6z1mo2cwgHP5L5l5A 1764MW江西风电竞价结果出炉,国电投、国家能源、金风最多。12月10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江西省2021年风电项目竞争性优选结果公示》,公示了风电项目竞争性优选结果,共1764MW的风电项目获得指标。此次风电项目竞争性优选,国家电投获得的的规模最大,为450MW;其次为国家能源集团获得了290MW项目;另外,金风科技也获得了220MW项目。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2134-1.html 中来股份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来股份与国家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在郑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共同开拓新能源市场的宗旨,充分发挥彼此在品牌、资金、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提高项目推进效率,降低市场风险,相互提高竞争力,共同促进整县推进项目达成,推动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 http://www.solarzoom.com/index.php/article/162111 安徽2021年风光开发建设方案储能配套超1.5GW。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其中风电项目1.42GW,风电配储能600.4MW;光伏项目4.574GW,光伏配储能961.5MW。项目开发企业中阳光新能源在安徽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装机250.7MW,占比16%排名第一,阳光新能源、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三峡新能源、特变电工五家企业储能装机占比超过50%。 https://chuneng.bjx.com.cn/news/20211210/1192780.shtml 海口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落成。12月10日,由海马汽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建设的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70兆帕)一体站落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海南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海南分公司、隆基氢能等公司负责人参加了落成仪式。 http://www.solarzoom.com/index.php/article/162110 3.2公司动态 风险提示 1)投资增速下滑。电力设备板块受国网投资及招标项目影响大,若投资增速下滑、招标进程不达我们预期,将影响电力设备板块业绩;2)政策不及我们预期。光伏、新能源汽车板块受政策补贴影响较大,若政策不及我们预期将影响板块业绩与市场情绪;3)价格竞争超我们预期。企业纷纷扩产后产能过盛、价格竞争超我们预期。 团队介绍 周策略: 2021.12.05【东吴电新】周策略:国内11月电动车销量亮眼,硅片降价推动排产上行可期 2021.11.28【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22年补贴资金下达,国内户用光伏安全标准拟提高 2021.11.21【东吴电新】周策略:广州车展新车型密集推出,美国光伏政策持续向好 2021.11.14【东吴电新】周策略:10月电动车销量亮眼,央行推出碳减排金融工具 2021.11.07【东吴电新】周策略:锂电池技术持续升级,硅料价格高位盘整 2021.10.31【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龙头2021Q3业绩亮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发布 2021.10.24【东吴电新】周策略:特斯拉全球标续车型转铁锂,户用光伏装机持续超预期 2021.10.18【东吴电新】周策略:9月电动车产销亮眼,100GW风光大基地有序推进 2021.10.10【东吴电新】周策略:9月全球电动车销量亮眼,景气度持续向上,光伏大基地项目大规模推进 2021.09.26【东吴电新】周策略:二线电池价格探涨缓解成本压力,8月新能源装机超市场预期 2021.09.21 【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下游需求超预期,能耗双控推动新能源装机增长 2021.09.12 【东吴电新】周策略:8月部分电动车企销量亮眼,光伏产业链持续涨价 2021.09.05 【东吴电新】周策略:8月部分电动车企销量亮眼,光伏产业链持续涨价 近期重点报告: 2021.12.10【东吴电新】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三季报:盈利能力提升,交付量持续高增,新车型打开增长空间 2021.12.02【东吴电新】利好政策持续加码,价格博弈拐点将现--光伏11月专题报告 2021.11.25【东吴电新】10月装机电量点评:装机量环比下降,三元份额有所回升 2021.11.23【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三季报总结:行业景气度持续,电池盈利超市场预期,涨价环节弹性较大 2021.11.22重磅深度!【东吴电新】电网行业深度:犄角之势下电网思变,总量稳增结构升级 2021.11.21【东吴电新】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2021.11.18【东吴电新】电动车10月月报: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电池技术升级加速 2021.11.12【东吴电新】 电动车10月销量点评:国内销量持续向上,自主车企表现亮眼 2021.10.30【东吴电新&汽车重磅深度】小鹏汽车:自主品牌智能化的先行者 2021.10.29【东吴电新】隆基股份2021年三季报点评:硅片盈利能力稳定,组件龙一地位强化 2021.10.28【东吴电新】宁德时代2021年三季报点评:龙头具备超强盈利抗压力,业绩超市场预期 2021.10.26【东吴电新】需求旺盛+限电限产推动价格上涨,政策持续加码——光伏2021年10月专题报告 2021.10.23【东吴电新】 9月国内销量大超预期,限电对产业链影响有限--电动车2021年9月专题报告 2021.10.05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 2021.09.17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英搏尔:新能源车电驱动强者“亮剑” 2021.09.14【东吴电新】九月光伏量价齐升,需求强劲大超预期——光伏2021年9月专题报告 2021.09.11 【东吴电新】2021年深度报告精选全集 2021.09.11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年H1淡季不淡,爆款车型引爆需求——2021年H1电动车行业数据总结 2021.09.07【东吴金工&电新】产业链全面覆盖,业绩规模双领先——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2021.08.23【东吴电新】7月装机电量点评:装机量同比大增环比维稳,铁锂份额稳定 2021.08.21【东吴电新】户用如日方升,星辰大海——户用光伏专题报告 2021.08.11重磅深度!【东吴电新】聚势前行,如日方升,开启万亿蓝海新篇章——储能行业深度报告 2021.08.10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天正电气:低压电器领先企业,“直销+经销”双轮驱动高增长 2021.08.04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盘见云开——高镍行业专题报告 2021.07.30 【东吴电新】峰谷价差拉大,用户侧储能爆发在即,推动新能源发展为主力能源 2021.07.08 重磅!【东吴电新】碳中和大势所趋,龙头强者恒强——2021年新能源中期策略 2021.07.04 重磅!【东吴电新】工控高景气和进口替代加速,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变化——工控&电力设备行业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 2021.06.29 重磅!【东吴电新】新车型叠加政策超预期,美国电动化将显著提速——美国电动车专题 2021.06.01 重磅!【东吴电新】爆款平台车型驱动,锂电供不应求全面超预期——2021年电动车中期策略 2021.05.28 重磅!【东吴电新】2021年中期策略:电动车车型驱动锂电供不应求全面超预期,光伏和工控龙头强者恒强 2021.05.22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良信股份:精益求品良,信诚存志远 2021.05.13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天奈科技:十年磨一剑,导电剂龙头利刃出鞘 识别二维码,关注新兴产业汇,获得更多精彩文章!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Green_Energy)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投资要点 投资策略: 11月国内电动车销45万辆,同环比+121%/17%;欧洲主流电动车销19.4万辆,同环比+31%/21%;美国6万辆,同环比+80%/8%,销量持续向上。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销量350万辆,欧洲200+万辆,美国近65万辆,全球合计可超600万辆;2022年新车大周期,全球销量超900万辆,同增50%+。产业链来看, 2021Q4需求依然强劲,排产环比再增20%,2022Q1我们预计淡季不淡,排产环比有望持平,2022年全年电池企业普遍反馈订单饱满,近翻番增长。从供需格局看,锂、石墨化、pvdf、隔膜、铜箔等持续紧张,我们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看2022年仍是量利双升;而电池环节2021年Q4重新议价,涨价我们预计强烈,部分二线电池企业已调价10%,我们预计龙头有望跟随,因此电池环节2022年盈利水平将触底回升;同时,2022年电池技术路线持续升级,4680、磷酸锰铁锂等有望开始量产,带动产业链升级;估值方面,2022年龙头普遍在40-50倍,我们业绩2022年翻番增长,继续全面看好,强烈推荐锂电中游全球龙头和锂资源龙头。中欧美对碳排放的重视和承诺,将加快光伏从辅助能源到主力能源的进程。但硅料超涨带来成本压力加大,组件报价超2元/W,组件排产和市场需求短期遭受挑战。短期看,硅片价格已松动说明下游负反馈已向上传导至硅片,我们预计硅片率先降价推动排产上行。我国逐步构建起以3060为中心的N项配套政策,进一步构筑“1+N”政策体系,风光大基地+整县推进分别助力集中式和分布式市场发展,2022-2023年将形成180GW左右的规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正式发布,“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美国光伏政策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021年装机150-155GW,同增20%,2022年有望超45%+增长,同时分时电价政策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及储能发展,看好光伏优质龙头成长性。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结构性机会,“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总额我们预计稳中有增,但为解决新能源大比例接入、负荷结构变化、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渗透等问题,电网投资重点将聚焦在网架建设、配网智能化、数字化、抽水蓄能等方向,由此带来新机遇。风电碳中和背景下成长空间打开。工控国产替代持续,龙头强者恒强。 本周重点推荐标的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龙头、全球优质客户、领先技术和成本优势) 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持续超预期、动力总成全面突破) 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和组件全球龙头、综合实力强) 比亚迪(电动车销量持续超市场预期、刀片电池外供加速) 亿纬锂能(动力锂电渐成龙头、电子烟提供支撑) 阳光电源(逆变器全球龙头、储能前瞻布局) 国电南瑞(二次设备龙头、电力物联网受益) 璞泰来(负极全球龙头、隔膜涂敷龙头) 恩捷股份(湿法隔膜全球龙头、盈利能力强) 科达利(结构件全球龙头、优质客户放量高增可期) 容百科技(高镍正极龙头、产能释放高增可期) 德方纳米(铁锂需求超预期、盈利拐点 天赐材料(电解液&六氟龙头、新型锂盐领先) 新宙邦(电解液龙头、氟化工超预期) 中伟股份(三元前聚体全球龙头、客户优质快速扩产) 天奈科技 (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进入上量阶段) 华友钴业(钴盐龙头、正极前聚体龙头) 宏发股份(新老继电器全球龙头、今年超预期) 锦浪科技(组串式逆变器龙头、业绩高增长) 晶澳科技(一体化组件龙头、明年利润弹性可期) 通威股份(硅料和PERC电池龙头、盈利超预期) 福斯特(EVA和POE龙头、感光干膜上量) 推荐标的:固德威、星源材质、诺德股份、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欣旺达、天合光能、中信博、九号公司、雷赛智能、爱旭股份、福莱特、思源电气、金风科技。 建议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科电气、贝特瑞、嘉元科技、欣旺达等。 公司估值 行业层面: 电动车:(价格为本周五数据)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9万辆,同环比增长132%/18%;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5万辆,销量同环比+121%/17%;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20.8GWh 环比上升35.1%,宁德时代份额55%;截至11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238.5万台,同比增加55%;宁德时代将在苏州投资34亿元成立苏州时代新安能源;宁德时代切入福特供应链;比亚迪1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金属钴报价48.2万元/吨,本周+5.5%,镍报价14.7万元/吨,本周-1.2%,锰报价4.16万元/吨,本周+1.7%,电池级碳酸锂报价21.79万元/吨,本周+3.3%,四氧化三钴前驱体报价35.65万元/吨,本周+2.3%,氯化钴前驱体报价11.35万元/吨,本周+3.2%,锰酸锂正极报价7.35万元/吨,本周+4.3%,三元523型(单晶型)正极报价24.15万元/吨,本周+0.8%。 新能源:中央经济工作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国家发改委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北京发布《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高品质住宅必须设光伏或光热系统;中来光电J-TOPCon2.0 1.5GW电池投产;中来股份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周单晶硅料260元/kg,环比下跌3.70%;单晶硅片166/182/210mm报价5.15/6.15/5.8元/片,环比下跌3.20%/0.81%/3.33%;单晶PERC166电池报价1.05元/W,环比下跌2.78%;单晶PERC组件报价2.01元/W,环比-0.50%;玻璃3.2mm/2.0mm报价26/20元/平。 工控&电网:11工控行业出货数据:伺服方面安川2.1亿元(+11%)、松下1.6亿元(+14%)、台达1.45亿元(+0%)、禾川0.52亿元(+18%);低压变频方面ABB2.5亿元(-4%)、安川 0.96亿元(+17%);中大型PLC施耐德0.8亿元(+0%)。 公司层面: 容百科技:拟投资4170万元收购凤谷节能70%股权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天赐材料:发行可转债以募集≤2.56亿元,投资年产 15.2 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年产 2 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年产 6.2 万吨电解质基础材料项目及年产 6 万吨日化基础材料项目;中伟股份:拟建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生产线一体化项目等,总投资约100亿元;华友钴业:拟分期在宜昌市宜都市投建3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当升科技:卫蓝新能源拟采购总量不低于2.5万吨固态锂电材料;国电南瑞:拟授予限制性股票≤3998.14万股(占总股本0.72%),首次授予价格为21.04元/股;天顺风能:发行可转债以募集≤2.99亿元,投资乌兰察布市兴和县 500MW 风电场建设项目、年产 300 套风力发电叶片建设项目及年产 12 万吨风力发电塔筒建设项目;天际股份:子公司新泰材料拟建设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及氟化锂、氯化钙等锂盐材料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京运通:1)与爱旭股份签订协议,出售约6亿片单晶硅片,合同价值约为36亿元;2)拟投资建设乐山二期22GW单晶拉棒、切片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中科电气:拟投资分期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 投资建议和策略 一、电动车板块 国内11月电动车销量环比增20%,大超市场预期,2022年仍为销量大年。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5万辆,同环比+121%/17%;乘联会数据,国内11月乘用车批发42.9万,同环比+132%/18%,渗透率19.9%,零售37.8万,同环比+122%/20%,渗透率20.8%,高低端车型表现亮眼,造车新势力4家月销破万,环比50%+增长,比亚迪、大众ID系列、广汽埃安等环比持续增长。具体看,比亚迪销9万辆,环比+13%;广汽埃安销1.5万辆,环比+10%,大众ID系列销1.4万辆,环比+11%,蔚来销1.09万辆,环比+197%;理想销1.35万辆,环比+76%;小鹏销1.56万辆,环比+54%;哪吒销1.0万辆,环比+24%;威马5027辆,环比微增;零跑销5628辆,环比+54%,我们预计11-12月国内销量持续向上,2021年销量有望达350万辆(含出口),同比+160%。2022年新车型大周期,我们预期销量550万辆+,同增60%+。 欧洲11月销量环比回暖,我们预计12月年末将冲量。欧洲主流十国合计销量为19.4万辆,同环比+31%/+21%,主要国家符合市场预期。10国整体电动车渗透率27.6%,同环比+10.3/+2.8pct。2021全年销量我们预计达到200万辆,2022年我们预计20-30%增长,达到250-260万辆。11月各国销量如下,德国:11月电动车注册6.8万辆,同比+14%,环比+26%,其中纯电注册4.0万辆,插混注册2.8万辆。乘用车注册19.8万辆,同比-32%,环比+9%,电动车渗透率28.1%,同环比+12.2/+5.0pct。英国:11月电动车注册3.3万辆,同比+80%,环比+33%,其中纯电注册2.2万辆,插混注册1.1万辆。乘用车注册11.6万辆,同比+2%,环比+11%,电动车渗透率34.4%,同环比+13.8/+4.0pct。法国:11月电动车注册2.9万辆,同比+54%,环比+5%,其中纯电注册1.6万辆,插混注册1.2万辆。乘用车注册12.2万辆,同比-3%,环比+3%,电动车渗透率23.4%,同环比+8.7/+0.5pct。 美国2021年11月电动车销量环比微增,长期看政策加码后电动化将加速。10月美国电动车销量为6.0万辆,同环比+80%/+8%,其中纯电注册4.3万辆,插混注册1.6万辆,电动车渗透率5.8%,同环比+3.1/+0.8pct。我们预计美国2021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65万辆,同比增接近翻番,2022年有望翻番。此前白宫确认拜登将签署行政令,2030年电动化比例将达50%,包括EV、PHEV及和燃料汽车。该行政令还将启动长期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的制定。我们预计美国后续相关配套政策将加速推出,2021-2025年高速增长开启。政策支持叠加新车型投放周期,我们预计美国电动车2021-2025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55%(此前市场预期增速30%+),到2025年销量超过300万辆,渗透率达到15%。对应动力电池需求从20gwh增加至180gwh。 2021年12月排产仍持续向上,上游锂、中游隔膜/铜箔/石墨化等持续偏紧,电池涨价市场预期强烈,盈利水平即将触底回升。2021年12月限产影响下,行业排产仍持续向上,环比可增5%,其中负极、正极2021年9月下旬限电限产影响较大,2021年11-12月明显缓解,我们预计2021年H2龙头环增40%+,同时行业初步了解2022Q1行业排产有望环比持平,淡季不淡。2022年根据龙头预示订单及扩产进度,我们预计核心公司出货量有望翻番。产业链看,碳酸锂、隔膜、铜箔、石墨化2022年全年均偏紧。电池方面,Q4为电池企业与车企为2022年重新议价窗口期,由于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超20%,我们预计2022年电池有望提价5-10%,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同时提价10%,单车成本提升4000元左右,车企基本可承受。且部分环节2022年年中后供给紧张缓解,成本端有望下降,电池企业盈利底部已过,有望回升。 电池技术持续升级,引领产业方向:1)4680电池1H2022年将由特斯拉、松下率先量产,4680电池容量提升5x,能量密度提升20%+,成本下降15%,是产业重要方向,国内亿纬、宁德亦有技术及产能规划。我们预计4680放量后,将显著拉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结构件、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2)磷酸锰铁锂电池2022年继续将逐步成熟,2023年走向大规模量产,宁德与德方深度合作,若顺利可提升铁锂电池能量密度20%;3)PET铜箔/铝箔即将发布,可提升电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宁德先手通过金美新材料布局,但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我们预计2025年前主流仍为传统铜箔/铝箔。 投资建议:我们继续强推锂电中游全球龙头和价格弹性大的锂资源龙头,强推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科达利、容百科技、璞泰来、德方纳米、天奈科技、天赐材料、新宙邦、中伟股份、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关注)、天齐锂业(关注)等和零部件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等,重点推荐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关注中科电气、贝特瑞、嘉元科技、融捷股份、天华超净、永兴材料、欣旺达等。 二、风光新能源板块 碳减排支持工具: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总量,本质上推动光伏风电发展。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1)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21年9月11日最新的能耗双控方案中,提出超出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最低要求的部分不纳入消费总量考核。最新要求变更为,所有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均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2)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即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是加工成生产产品。此过程中原料只是生产的原材料,不参与碳排放,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依然计入,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无碳化目标的没有变。 细化能耗控制要求,刺激工商业光伏发展。我们认为,此项政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能耗控制细则,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产过程的碳减排,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本质上刺激和推动光伏风电发展!在双控压力下,新能源产业链将加速实现solar for solar,同时工商业企业更加有动力配备分布式光伏,我们预计明年国内工商业光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增装机或超10GW,叠加户用30GW+,分布式光伏比例达50%+。 光伏产业链价格: 硅料 硅料环节的价格变化和幅度,行业内外的关注度持续升高,业界翘首以盼。 基于本周市场信息,针对新一轮订单和价格的谈判虽然已经陆续开始交涉,买卖双方对于硅料价格的下跌速度和幅度,仍然处于较大分歧的状态,市场氛围虽有一触即发之势,亦有各执一词的对峙局面。 价格方面,买卖双方对于新一轮价格的预期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看似静谧的市场环境下,实则暗潮汹涌。基于硅片环节整体较低的开工水平,新订单的价格谈判和数量需求我们预计需要考虑到一月甚至春节假期前后的生产需求。 我们预计十二月中下旬实质性谈判阶段结束后,本月硅料价格的实际成交水平才会逐渐水落石出,我们预计十二月硅料价格环比降幅较大,静待博弈结果。 硅片 单晶硅片主要流通的产品厚度基本切换到165μm,更大尺寸的个别规格产品的厚度虽然暂时仍以170μm为主报价,但是向160μm厚度切换的进度也在尝试加速,应该算是比较激进的切换目标,在下游应用端的实测反馈结果仍需时间来观察和证明。 中环12月2日公布各项产品价格和降价幅度,并且此次正式公布182mm尺寸各个厚度的对应价格,以及新增218.2mm的新规格对应价格,业界为之震惊,218.2mm新规格产品受到相当多的市场讨论。 近期硅片市场价格的下跌幅度也已经包含对不同厚度硅片价格的体现。182mm尺寸规格的主要成交价格基本跌破人民币6元/片,市场信息反馈182mm尺寸的硅片价格比较混乱,低价区间甚至来到人民币5.6元/片;其他尺寸规格流通占比变化加剧,210mm尺寸170μm的价格也已经下降至人民币8.55元/片,但是210mm尺寸的占比趋势将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受到更大挑战。 电池 上游硅片价格迅速走低,也连带电池片厂家价格下修,本周交付订单M6 每瓦1.03-1.04元人民币、M10,G12则以每瓦1.1元人民币价格的水位交付中,然而考量硅片跌价幅度,新签订单下周交付的电池片价格仍将出现2分钱人民币的下探,M6价格将来到每瓦 1.01-1.03元人民币,M10每瓦1.08-1.09元人民币,G12价格每瓦 1.09元人民币。整体电池订单在12月因组件厂家在手订单不足、下修开工率压制库存,12月单晶电池片仍维持下探趋势。 多晶则因印度多晶需求疲软,多数厂家无法报价,本周仍并无太多新签订单,价格下调至每片 3.5元人民币。 组件 12 月在供应链降价后,终端观望心态更加浓厚,本周国内交付价格仍持续出现下滑,166 单玻价格约每瓦 1.85-1.9元人民币,500W+单玻组件价格约每瓦 1.9-1.95元人民币,然而组件厂家基于库存压力,部分厂家仍有低价出售库存的情况,低价区段已听闻每瓦1.87-1.88元人民币的出厂价格。 展望 12 月后续,组件需求仍旧较为低迷,不少组件厂家下修原先对 12 月产出的预期,后续厂家为了在低迷需求下争抢订单出货,价格竞争已悄然开始,也将连带影响一季度组件价格下滑幅度恐将加大。 海外地区价格暂时稳定,主要以前期交付订单执行为主,再加上临近圣诞节、欧美地区拉货已经趋缓,海外终端也观察到供应链正处于下行趋势,本周执行价格仍在每瓦 0.275-0.28 元美金的区间,价格开始下行更加剧厂家对明年价格期望调整,一季度价格市场预期恐将来到每瓦0.265- 0.27元美金的区间。 风电 根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8月风电新增发电容量2.06GW,同比增加39.2%,2021年1-8月累计风电新增发电容量14.63GW,同比增加45.7%;2021年8月风电利用小时数129小时,同比下降10%,2021年1-8月累计风电利用小时数1500小时,同比增加5.86%。风电行业自2019年5月份政策落地,平价前的抢装行情开启,行业招标量价齐升, 2021年1-12月份行业公开招标量65.3GW,同比增长94.9%,超过以往年份的年度招标总量。招标价格也较2018年的价格低点反弹17%以上,但是2021年8月上旬风机招标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2020年并网量大超市场预期,2021年我们预计将明显下降,海上风电有所增长。 三、工控和电力设备板块 2021年11月制造业PMI 50.1,前值49.2,环比+0.9pct,重回荣枯线上:其中大型企业PMI 50.2(环比-0.1pct)、中型企业51.2(环比+2.6pct)、小型企业48.5(环比+1pct);2021年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5%,增速环比+0.4pct;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增速环比-0.6pct。2021年1-10月电网投资3408亿元,同比+1.1%,其中2021年10月投资517亿元,同比+9.5,1-10月新增220kV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927万千伏安,同比+4.3%。2021年国网社会责任报告指出,2021年将投资4730亿元,同比+3%,同时实施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强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深化新能源云应用和并网接入一站式服务,深化电能替代和电力交易等。 2021年11月PMI 50.1、环比+0.9pct,重回荣枯线上,受限电等因素影响景气度有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增14.2%,增速环比-0.6pct;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上升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小幅改善,后续持续关注PMI指数情况。 景气度方面:短期持续跟踪中游制造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在经济持续复苏之后,若制造业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大对工控设备的需求。 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2021年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小幅回升: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增速环比-0.6pct;其中通用设备同比+11.1%,专用设备同比+25.9%,好于通用设备。 2021年10月机器人增速放缓、机床增速持稳:2021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9.5 %,增速环比-9.4pct;金属切削机床机床产量同比+4.8%,增速环比+2.7pct;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持平。 特高压推进节奏: 双碳战略下、“十四五”期间国网将继续推动特高压建设,2021年3月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新增的跨区输电通道将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特高压投资重启后到2021年8月初已有青海-河南、张北-雄按、陕北-湖北、雅中-江西及南网的云贵互联互通工程等项目获核准,项目核准后已经悉数开始招标。 2018年,蒙西-晋中、青海-河南、张北-雄按“一直两交”三条线路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上半年驻马店-南阳、陕北-武汉、雅中-江西“两直一交”三条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下半年相对空白。 2020年3月国网下发《2020年重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推进5交、2直、13项其他重点项目核准开工,总计动态投资1073亿,其中特高压交流339亿、直流577亿、其他项目137亿,并新增3条直流项目进行预可研。 2020年4月2日,国家电网召开“新基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保年内建成“3交1直”工程。 2020年11月4日,发改委核准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受端换流站及重庆、江苏境内输电线路项。 后续关注未核准项目的核准开工情况,特高压交直流企业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有望受益。 四、关注组合和风险提示 关注组合:电动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科达利、德方纳米、容百科技、天赐材料、璞泰来、新宙邦、中伟股份、天奈科技、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宏发股份、汇川技术、比亚迪、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光伏: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中信博、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福莱特、捷佳伟创、林洋能源;工控及工业4.0:汇川技术、宏发股份、麦格米特、正泰电器、信捷电气;电力物联网:国电南瑞、国网信通、炬华科技、新联电子、智光电气;风电:金风科技、日月股份、金雷风电、天顺风能、恒润股份、泰胜风能;特高压:平高电气、许继电气、思源电气。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 1.行情回顾 电气设备13272下跌1.59%,跌幅弱于大盘。沪指3666点,上涨59点,上涨1.63%,成交26632亿元;深成指15112点,上涨220点,上涨1.47%,成交33410亿元;创业板3467点,下跌12点,下跌0.34%,成交12718亿元;电气设备13272下跌1.59%,跌幅弱于大盘。 本周股票涨跌幅 涨幅前五为神力股份、*ST东电、杭锅股份、天合光能、福莱特;跌幅前五为*ST江特、通合科技、精达股份、四方股份、金杯电工。 本周外资持仓占比变化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488.77亿元,电新板块北向资金净流入约46.29亿元。 外资加仓前五为星源材质、天赐材料、当升科技、先导智能、明阳智能;外资减仓前五为旭升股份、东方日升、精达股份、中际旭创、鲁亿通。 2.分行业跟踪 2.1国内电池市场需求和价格观察 锂电池: 本周电池市场相对平稳,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始终维持在高位;动力电池竞争的本质,是围绕成本、资源、客户、产能规模展开的核心竞争,已经不再是对于车企订单的争夺,而是扩大到上游;由于产业链前期对于新能源车的销售预判不足,导致上游材料供应的紧张,新增加产能没有跟上,供需错配价格上涨,吞噬了企业利润;供应链紧张还将持续。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受矿石端供应影响,磷酸价格微涨,正磷酸铁行情暂时企稳,各家磷酸铁锂生产成本变化多受碳酸锂行情波动为主。尽管市场上对于碳酸锂的价格走势预期看法存异,但货源紧张的现状,已对部分主流企业的生产有所影响,锂盐市场交投重心不断上行;储能方面,价格传导阻力较小,部分招标新单价格已突破1元/wh。价格方面,本周主流动力型磷酸铁锂报价在8.7-9.3万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 三元材料:近期三元材料市场有所复苏。从成本端来看,碳酸锂价格上涨再次提升中低镍三元材料生产成本,但因近期国内市场对中低镍电池需求有所增加,价格传导较为顺利;高镍材料成本变化较小,海外动力市场订单小幅增量。价格方面,本周镍55型三元材料报价在22.3-22.7万/吨之间,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NCM523数码型三元材料报价在23.6-24万/吨之间,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NCM811型三元材料报价在26.9-27.4万元/吨之间。 三元前驱体:三元前驱体持续受到钴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从市场层面来看,浙江地区疫情将对钴产品的供应产生较大影响,生产端收缩导致短期内钴产品价格或将继续上行;受下游电池厂、材料厂的拿货节奏变化,需求我们预计在12月集中释放。价格方面,本周常规523型三元前驱体报价在13.1-13.5万元/吨之间;硫酸钴报价9.5-10.7万元/吨之间,较上周同期上涨0.2万元/吨;硫酸镍报价在3.6-3.7万元/吨之间;硫酸锰报价在0.95-1万元/吨之间。 锰酸锂:进入12月份以来,随着碳酸锂和二氧化锰价格进一步拉涨,锰酸锂成本已接近7万元,厂家报价随之上调。虽临近年底,但下游主流电芯企业前期备库较足,在锰酸锂价格大涨后,下游对价格可接受程度降低,仅少量电芯厂补库,而锰酸锂厂大多也不愿接低价订单,市场活跃程度降低。 负极材料: 近期,负极材料市场热度不减,出货情况持续向好,涨价陆续落地。石墨化紧张形势不变,价格也处于新高中。原料市场方面,不管是针状焦还是石油焦都是处于高位,尤其是针状焦方面,成交重心有上移趋势。下游市场方面,动力电池企业不管是处于备货还是客户需求,均在积极加速生产,头部电池厂家产量也是持续爬升中。对于物料需求也是尤其积极。总体来看,近期负极材料市场供应仍趋近。 隔膜: 本周隔膜行情稳定, 整体变化不大。市场方面,主流企业生产平稳运行, 各家出货积极,但优质隔膜供需趋紧状态短时间较难缓解。 价格方面,基膜及陶瓷涂覆隔膜价格相对平稳,PVDF涂覆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我们预计仍有进一步涨价趋势,PVDF涂覆隔膜价格承压。本周9+3μm陶瓷涂覆隔膜价格为1.8-2.4元/平米,9+3+1μm陶瓷+PVDF涂覆隔膜价格为2.9-3.5元/平米。总体来看, 隔膜价格暂稳, 供需紧平衡下中小订单价格我们预计仍有上涨动力。 企业动态方面:金力股份通过股权及债权置换方式收购双杰电气旗下的天津东皋膜技术公司,进一步实现现有产能的扩充,金力通过新增产线及存量产线并购整合方式稳固湿法隔膜第二梯队龙头地位。 2.2新能源行业跟踪 2.2.1国内需求跟踪 中电联发布月度风电、光伏并网数据。根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10月光伏新增发电容量3.75GW,同比下降10%,2021年1-10月累计光伏新增发电容量29.31GW,同比增加34%;2021年10月风电新增发电容量2.76GW,同比下降47.2%,2021年1-10月累计风电新增发电容量19.19GW,同比增加4.92%。 2021年10月风电利用小时数187小时,同比上升5%,2021年1-10月累计风电利用小时数1827小时,同比增加5.79%。2021年10月光伏利用小时数91小时,同比下降14.2%,2021年1-10月累计光伏利用小时数1097小时,同比减少1.6%。 2.2.2 国际价格跟踪 多晶中国多晶硅周三收盘小幅走低,连续第二周下跌,因交易商在一线库存中获利了结,同时新订单流入放缓和缺乏新的国内触发因素打压了当地交易情绪。由于中国库存数据的上升轨迹和不断加深的修正担忧抑制了风险库存偏好,并促使交易员逃离多晶硅市场,多晶硅市场因担心全球多晶硅产能再次增加而陷入困境,周三单级多晶硅在广泛抛售中下滑。紧张的多晶硅制造商争先恐后地敲定销售,希望在价格进一步调整之前从库存中获利,主要买家的愤怒评论表明,中国对任何试图冷却价格的尝试都很敏感,因为中国有如此多的太阳能产品他们的大部分成本都与多晶硅有关。 最近几周,单晶硅片指数在波动的交易中被拖低,而主要供应商正在与新进入者的竞争进行竞争,而新进入者的竞争可能会增加价格调整压力,而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的迹象正在出现。由于全球太阳能市场遭受重创,单晶硅片周三下跌,延续前一周的跌幅,多晶硅价格也受到每周行业报告显示库存增幅超过市场预期的打击。182mm 单晶硅片价格周三收低,受到新进入者供应增加以及需求持续担忧的影响,而中国供应商进一步下调了对需求增长的预期。166 毫米和 210 毫米单晶硅片价格周三下跌,在全球主要供应商周末大幅下调亚洲价格后延续跌势,反映出全球市场供应充足以及对需求前景的担忧。单晶硅片制造商正试图通过引入更薄的硅片或升级现有的熔炉以获得更大的硅片以及提供折扣来扭转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但整体需求仍然低迷。 周三中国单晶 PERC 电池市场每周跌幅超过 1%。166 毫米单晶 PERC 电池价格周三下滑,加剧了前几周的损失,因为主要买家在 11 月之前收紧了采购,而且中国和欧洲的 182 毫米采用案例继续激增。 本周的一项调查显示,单晶 PERC 组件价格在周三下跌,因市场对修正的担忧不断扩大,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因为中国人对从公用事业市场到住宅市场的所有领域的前景都表示摇摇欲坠。166 毫米单晶 PERC 组件的市场份额相对于同行减弱至一年低点,因为参与者担心 182 毫米采用案例的增加会减缓全球 166 毫米需求,而无情的价格调整突显了更加不确定的前景,尽管 166 毫米太阳能组件似乎现在是更便宜的替代品。尤其是公用事业部门的单晶 PERC 组件支出疲软之际,中国太阳能投资者在去年 12 月开始的硅成本上涨中挣扎,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供应链,促使对太阳能项目开发实施限制。尽管如此,本季度严峻的定价过高情况仍给太阳能组件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投资回报匮乏的中国公用事业太阳能开发商暂停了太阳能项目的建设,并缩减了太阳能组件的采购。行业专业人士表示,中国的销售旺季看起来相对温和,因为新的市场信心数据显示组件供应商继续将他们对市场的预期下调至 11 月,这对传统的旺季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因为许多主要厂商的年度销售在这个旺季中占很大比重。 2.2.3国内价格跟踪 多晶硅: 年末最后一个月国内硅料买卖双方博弈加剧,硅料降价趋势开始显现,但截至本周为止12月份主流硅料厂商仍未有明确报价,市场成交也是鲜少,除了个别硅料企业有签单外,其他硅料企业均暂未有新订单落地,整个市场12月份的长单仍在继续“胶着”,尚未达成一致。市场上包括贸易商在内各种硅料价格“层出不穷”,但本周硅料厂家的实际订单落地的价格,其中之一成交的单晶复投料价格成交仍维持在高位269元/公斤,订单较小;另一个企业单晶复投料成交价格在255元/公斤左右,这与下游市场对硅料的降价幅度预期仍有较大差距。下游硅片价格仍处于继续下跌出库存中,不少下游硅片企业也是下调了本月的生产计划,同时部分下游硅片也仍有备料的情况下对12月硅料的采购需求减少,因此硅料的买卖双方陷入僵持中,而市场上硅料的整体库存开始有一定增加。12月的硅料长单签订将在何时落地,何价落地,仍需进一步观望。 硅片: 上周国内硅片龙头企业纷纷下调各尺寸单晶硅片价格,国内两家龙头企业单晶M6/M10 165μm厚度的硅片报价分别在5/5.23、6.15/6.2元/片,单晶G12 170μm厚度的硅片价格在8.55元/片。但本周市场层面在仍受需求不济,库存高企,出货不畅的影响单晶主流尺寸硅片价格仍是在继续下跌中,截至本周为止市场单晶M6/M10硅片价格已出现4.95、5.8元/片的价格,甚至更低的价格也开始出现。单晶硅片近期连续的下跌对市场下游需求的提振现象较为有限,一方面下游电池环节对硅片价格继续下降仍有一定预期,观望情绪不减;另一方面整体下游终端需求也是较为一般。在下游需求低迷、而上游硅料价格依然较高带来成本压力的现状下,本月国内不少硅片厂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市场整体产出环比进一步减少。多晶硅片方面,多晶硅片价格也是随市下跌,在不大的市场份额里面本周主流中高效价格分别来至1.9-1.95/2.05-2.1元/片。 电池片: 上游单晶硅片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虽国内电池龙头未“官宣”12月各尺寸电池报价,但市场上各尺寸电池片价格也是早已“随势逐步下跌”,本周国内单晶M6/M10主流电池价格下滑至1.03、1.08元/W左右;单晶210电池价格在上游210硅片价格下跌的带动下出现降价,本周国内单晶G12电池价格在1.08-1.11元/W区间,尽管单晶电池价格已下调,但在下游整体需求低迷,组件厂商开工情况不高的情况下,国内下游组件厂商也基本是按需、按单采购,另一方面下游组件厂商也是对电池进一步降价有着预期。多晶方面,下游多晶整体需求、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多晶电池价格也是在上游硅片价格下跌的带动下进一步走弱,本周国内多晶电池主流成交价格在0.76-0.79元/W。 组件: 今年最后的一个月份国内并未出现往年的“抢装”,国内主要项目需求基本已结束,部分省份的分布式/户用项目在近期组件价格出现大幅下调的情况下(本周国内组件价格下跌至1.85-1.95元/W,部分低价已接近1.8元/W,基本仍以去库存为主)仍有部分需求在,但整体体量有限;在谈的主要项目需求基本为明年的订单,但受近期降价的所连带的“买涨不买跌”的影响,下游电站终端对整个上游制造业端降价也是有着进一步的预期。海外部分市场欧洲、拉美、印度需求出货情况相对较好一些,且基本为前期所签订单在执行,执行价格较高于国内组件价格。在今年最后一个月国内项目“抢装”不达市场预期,国内组件厂商多以去库存为主的情况下,本月国内组件市场整体开工率又一次出现下滑。HJT组件方面,HJT组件价格波动不大,高位价格出现回调,本周主流价格集中在2.1元/W左右,海外终端对新的订单价格也是有着进一步降价预期。 辅材方面: 辅材方面,受近期组件厂商下调开工的影响,整体对组件辅材的需求也是进一步减少,叠加相关辅材本身上游原料价格下跌以及有部分辅材产能本身就供过于求的因素,本周组件相关的部分辅材价格出现下调,下滑幅度均在1元/㎡左右:如玻璃3.2mm厚度光伏玻璃价格下滑至25-26元/㎡;本周普通胶膜价格下滑至15-15.5元/㎡;本周汇流带下滑至97元/㎡左右,MBB焊带价格在104元/㎡左右。 2.3 工控和电力设备行业跟踪 电网投资稳定增长,2021年1-9月电网投资2891亿元,同比-0.3%,其中2021年9月投资482亿元,同比-7.3%;2021年1-9月220kV及以上的新增容量17282万千伏安,累计同比+6.7%。 工控自动化市场2021年Q3整体增速+8.3%。1)分市场看,2021Q3 OEM市场增速略有回落、项目型市场持稳,先进制造高增、传统行业景气度有所回落。2)分行业来看,OEM市场、项目型市场整体增速为+21.2%/8.3%(2021Q2 增速分别+28.1%/7.3%),2021Q3 机器人、半导体、电池等先进制造全面向好,冶金、石油化工等流程型行业复苏明显。2021年Q3电池、电子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床增速分别为42.0%/39.4%/38.1%/23.0%/17.8%,领跑行业增速,传统领域业绩、造纸、化工、石化增速分别为41.0%/6.0%/2.8%/2.0%持续增长。 2021年11月PMI50.1、环比+0.9pct,重回荣枯线上,受限电等因素影响景气度有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增14.2%,增速环比-0.6pct;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上升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小幅改善,后续持续关注PMI指数情况。 景气度方面:短期持续跟踪中游制造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在经济持续复苏之后,若制造业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大对工控设备的需求。 2021年11月官方PMI为50.1,环比+0.9个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2/51.2/48.5,环比-0.1pct/+2.6pct/+1pct,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2021年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小幅回升:2021年10月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增3.5%,增速环比+0.4pct,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21年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4.2%,增速环比-0.6pct;其中通用设备同比+11.1%,专用设备同比+25.9%,好于通用设备。 2021年10月机器人增速放缓、机床增速持稳:2021年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9.5 %,增速环比-9.4pct;金属切削机床机床产量同比+4.8%,增速环比+2.7pct;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持平。 特高压推进节奏: 双碳战略下、“十四五”期间国网将继续推动特高压建设,2021年3月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新增的跨区输电通道将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2018年,蒙西-晋中、青海-河南、张北-雄按“一直两交”三条线路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上半年驻马店-南阳、陕北-武汉、雅中-江西“两直一交”三条陆续得到核准,2019年下半年相对空白。 2020年2月国网表示,为全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复工复产,国网将全面复工青海~河南、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张北柔性直流,蒙西~晋中、张北~雄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总建设规模713亿元。同时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新开工陕北~武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工程,总投资265亿元。 2020年2月国网工作任务中要求:1)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加快推动闽粤联网等电网前期工作;2)开工建设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等工程;优质高效建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张北柔直工程、蒙西-晋中、驻马店-南阳、张北-雄按、长治站配套电厂送出等特高压交流工程;雅中-江西、陕北-武汉工程完成里程碑计划。 2020年3月国网下发《2020年重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推进5交、2直、13项其他重点项目核准开工,总计动态投资1073亿元,其中特高压交流339亿元、直流577亿元、其他项目137亿元,并新增3条直流项目。 2021年4月2日,国家电网召开“新基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保年内建成“3交1直”工程。 2021年11月4日,发改委核准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受端换流站及重庆、江苏境内输电线路项。 后续关注未核准项目的核准开工情况,特高压交直流企业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有望受益。 电力设备价格跟踪 本周取向硅钢价格较上周持平,无取向硅钢价格较上周下跌。其中,取向硅钢价格15100元/吨,环比持平;无取向硅钢价格6700元/吨,环比下跌1.5%。 本周白银价格下跌,铜、铝价格上涨。Comex白银本周收于22.01美元/盎司,环比下跌2.08%;LME三个月期铜收于9555.0美元/吨,环比上涨1.11%;LME三个月期铝收于2633.0美元/吨,环比上涨0.23%。 3.动态跟踪 3.1行业动态 3.1.1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 总投资150亿元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日前,总投资1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 700亿元。项目位于高新区草堂基地和集贤园两大板块区域,主要建设电动总成工厂、电机工厂、精工中心、齿轮工厂、电控工厂、电源工厂、制动器工厂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工厂,建设为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配套的高速试车跑道等。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014 北京奔驰全新电池生产线正式建成 首块动力电池顺利完成交付。北京奔驰全新电池生产线正式建成,并且其试装生产的首块动力电池顺利完成交付。全新电池生产线兼具自动化与柔性化特征,不仅能实现不同电池产品的混线生产,还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不同电池的生产产能。未来,该生产线的动力电池未来将用于纯电车型奔驰EQE(或于2022年国内上市)。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048 海绵硅负极电池立功 广汽AION LX续航突破。广汽乘用车申报的一款埃安(AION)牌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AION LX的工况续航高达1008km,刷新了当前电动车续航的最高记录。广汽这款车型续航突破1000km主要原因是其采用了广汽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这意味着广汽年初预告的超长续航“电池黑科技”技术终于落地。 https://www.gg-lb.com/art-43796.html 特斯拉发布全自动驾驶FSD Beta 10.6 优化物体检测性能。特斯拉(Tesla)计划推出全自动驾驶FSD Beta 10.6版本更新,显著优化了视觉、物体检测和车辆运动精度。特斯拉FSDBeta项目拥有一个独特的客户车队,可以独家获得特斯拉最新、最强大的半自动驾驶计划版本。该车队的驾驶员的特斯拉安全得分需达到98、99或100分,未来可能会降至更低。特斯拉FSD Beta更新不会增加FSD套件,使车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若在在使用该程序时,驾驶员未能保持专心,则可能会被Beta车队移除。 https://www.d1ev.com/news/jishu/163036 丰田将在美国建造其电池工厂,投资12.9亿美元。12月7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长罗伊·库珀 (Roy Cooper)于当地时间12月6日表示,丰田汽车将投资12.9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电动车电池工厂,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该厂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134 供应链压力大,丰田或使用微瑕零部件。12月7日,丰田汽车表示,该公司乐意使用零部件供应商供应的带有刮伤或瑕疵的零部件。在全球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丰田正试图削减成本。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148 全球首款3挡混动电驱DHT Pro量产下线。吉利汽车官方公布全球首款量产3挡混动电驱变速器DHT Pro,已于11月底在全新吉利雷神动力DHT Pro 微米工厂量产下线。与此同时,官方还曝光了首款搭载该变速器的星越L(配置|询价)雷神Hi·X油电混动版的更多造型细节,整车造型呈现电气化特征,并透露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版将于本月下旬开售。 https://auto.sina.com.cn/newcar/x/2021-12-07/detail-ikyakumx2564781.shtml 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2.9万辆,环比增长17.9%。12月8日,乘联会发布11月份乘用车销量数据。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9万辆,环比增长17.9%,同比增长131.7%。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80.7万辆,同比增长190.2%。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 https://www.d1ev.com/news/shuju/163251 丰田宣布2035年在西欧市场实现零排放。近日丰田汽车欧洲分公司(TME)公布了在欧洲西部实现零排放车型布局的规划,至2030年,丰田在该地区销售的零排放车型占整体销量中的比例将提高到至少50%,到2035年将达到100%。丰田同时表示,该目标将在有足够的充电及氢燃料补给设施的条件下才能达成。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225 大众与三家电池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加快可持续进程。12月8日,大众汽车集团(The Volkswagen Group)宣布近日与三家电池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其在电池领域的地位。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材料科技集团优美科(Umicore)、电池专家24M Technologies和清洁技术公司Vulcan Energy Resources,三家公司都旨在实现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并量产更可持续的电池。 https://www.d1ev.com/news/jishu/163383 宁德时代切入福特供应链。宁德时代国际市场再下一城。近日,福特汽车首席运营官Lisa Drake在投资者会议上公开表示,福特将与宁德时代、比亚迪、SK、LG Energy Solution、松下等五家电池供应商保持合作。这是福特首次对外确认宁德时代系其供应商。随后,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福特中国高层的证实。宁德时代方面则表示,“以客户口径为准”,进一步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 https://www.gg-lb.com/art-44005.html 国轩高科50GWh动力电池项目开工。12月7日,国轩高科5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将于2023年3月底前正式投产。作为国轩高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该项目投产后,将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提供新一代电池技术与产品。 https://www.gg-lb.com/art-44006.html 挑战“宁王” 蜂巢能源2025年规划600GWh产能或为IPO做准备。面对不断增长的动力电池需求,意欲独立IPO的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能源,甚至定下了超越“宁王”的计划。在12月8日的第二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宣布将在2025年挑战600GWh产能的目标。这一目标,已和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同期700-800GWh的规划不相上下。 https://auto.sina.com.cn/7x24/ 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5万辆。12月10日,中汽协发布11月汽车产销数据。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下降。乘用车月产销环比上升;商用车产销同比依然呈现大幅下降。虽然汽车产销下行压力较大,但是行业仍然不乏亮点: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新高,累计产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渗透率提升至12.7%,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二是本月汽车出口同比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三是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同比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https://www.d1ev.com/news/shuju/163481 比亚迪登顶乘联会1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乘联会公布了11月零售销量排名,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81.6万辆,同比下降12.7%,环比增长6.0%;1-11月份累计销量1804.1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车方面11月销量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4%;1-11月份累计销量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新能源车继续保持高增长。从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名来看,比亚迪以90142辆的销量遥遥领先,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二。第三名的是特斯拉中国,第四至第十的排名车企分别是长城、小鹏、广汽埃安、奇瑞、理想、吉利、上汽,销量普遍在1万辆出头。 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63453 截至11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238.5万台,同比增加55%。12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发布11月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比2021年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0万台,11月同比增长 57.1%。截至2021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9.2万台, 其中直流充电桩45.0万台、交流充电桩64.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406台。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3 万台。 https://www.d1ev.com/news/shuju/163509 1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20.8GWh 环比上升35.1%。12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简称电池联盟)发布11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11月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分列前五。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491 蔚来第7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年度目标提前完成。12月10日,蔚来官方宣布,蔚来第7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建设数量同比去年提升近10倍,提前完成2021年度目标。 https://www.d1ev.com/news/qiye/163498 3.1.2. 新能源 多部门定调明年煤炭保供 中长协制度迎变。12月5日,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落下帷幕。交易会上公布了《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提出明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范围扩大,供应方原则上覆盖所有核定产能30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则首次实现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实行月度定价,基准价出现2017年以来首次调整,并明确给出550元/吨至850元/吨的浮动范围。 http://www.chinapower.com.cn/xw/zyxw/20211206/121385.html 证监会:推进碳排放权等期货品种创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2月5日在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要坚定信心推动期货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他透露,期货和衍生品法有望在2022年三读后正式发布。将推进碳排放权、新能源金属等期货品种创新工作。支持行业领先公司加快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头部期货公司上市融资。 http://www.chinapower.com.cn/xw/zyxw/20211206/121386.html 全球最大“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明年投入使用。近日,华为表示正在建设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将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之一,公司预计将在2022年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万度光伏绿电,年耗电量将从1400多万度降到700万度,年省电达50%,降低碳排放超过60%。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11206/1191814.shtml 浙江印发全国首个省级整县光伏开发工作导则。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印发了全国首个针对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的省级实施导则《浙江省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导则》。本次《工作导则》首次提出了一个概念“区域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对当地电力规划最高负荷贡献比例”,明确提出:各试点县(市、区)应按照当地“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来确定分布式光伏建设目标,新增光伏发电规模“十四五”期间不少于100MW ,累计光伏发电装机不应低于当地“十四五” 电力规划最高负荷的 15%。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1893-1.html 北京:高品质住宅必须设光伏或光热系统。北京市住建委、市规自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高品质住宅最低品质要求为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采用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达到60%,须设置太阳能光伏或光热系统。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1942-1.html 江苏南京市政府与华能签订共建“中国能谷”战略合作协议。12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昆林。双方共同出席《南京市政府与华能共建“中国能谷”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就加快协议落实落地落细深入交换意见。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11207/1192057.shtml 发改委: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坚持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和太阳能板房等在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2003-1.html 中国单体最大技改项目成功并网。近日,国内单体最大的技改项目——北控格尔木124.5MW光伏电站圆满完成升级改造,电站原有逆变器全部更换为阳光电源逆变器,改造后性能完全满足青海省电力公司提出的高频、高压耐受等技术要求,系统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https://www.pv-tech.cn/news/Chinas_largest_single_technological_transformation_project_is_successful LG新能源拟募资百亿美元。韩国动力电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LG Energy Solution,LG新能源)正在寻求进行规模达12.75万亿韩元(约合108亿美元)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这将是韩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超出2010年三星人寿4.9万亿韩元(约合42亿美元)的IPO规模两倍有余。 http://www.solarzoom.com/index.php/article/161985 中来光电J-TOPCon2.0 1.5GW电池投产。12月8日,中来光电举行J-TOPCon 2.0 1.5GW电池投产仪式,标志着企业新一代N型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中来光电是国内首家实现高效N型TOPCon双面光伏电池规模化量产的企业。J-TOPCon2.0既拥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又具备较低的度电成本优势,具有自主产权的中来TOPCon2.0电池技术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4.5%,已然在全球光伏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2067-1.html 广东储能、抽水蓄能辅助服务纳入电价 全体用户共同分摊。想要市场为储能买单,就需要将储能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并且实现市场化交易。如今广东率先实现了这一构想。12月1日,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执行《广东省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实施方案(试行)》。实施方案指出,代理购电价格包含平均上网电价、辅助服务费用、保障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产生的新增损益分摊三部分。 https://chuneng.bjx.com.cn/news/20211208/1192318.shtml 中央经济工作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表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https://mp.weixin.qq.com/s/X_Dne6z1mo2cwgHP5L5l5A 1764MW江西风电竞价结果出炉,国电投、国家能源、金风最多。12月10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江西省2021年风电项目竞争性优选结果公示》,公示了风电项目竞争性优选结果,共1764MW的风电项目获得指标。此次风电项目竞争性优选,国家电投获得的的规模最大,为450MW;其次为国家能源集团获得了290MW项目;另外,金风科技也获得了220MW项目。 http://m.solarzoom.com/article-162134-1.html 中来股份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来股份与国家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在郑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共同开拓新能源市场的宗旨,充分发挥彼此在品牌、资金、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优势,提高项目推进效率,降低市场风险,相互提高竞争力,共同促进整县推进项目达成,推动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 http://www.solarzoom.com/index.php/article/162111 安徽2021年风光开发建设方案储能配套超1.5GW。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其中风电项目1.42GW,风电配储能600.4MW;光伏项目4.574GW,光伏配储能961.5MW。项目开发企业中阳光新能源在安徽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装机250.7MW,占比16%排名第一,阳光新能源、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三峡新能源、特变电工五家企业储能装机占比超过50%。 https://chuneng.bjx.com.cn/news/20211210/1192780.shtml 海口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落成。12月10日,由海马汽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建设的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70兆帕)一体站落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海南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海南分公司、隆基氢能等公司负责人参加了落成仪式。 http://www.solarzoom.com/index.php/article/162110 3.2公司动态 风险提示 1)投资增速下滑。电力设备板块受国网投资及招标项目影响大,若投资增速下滑、招标进程不达我们预期,将影响电力设备板块业绩;2)政策不及我们预期。光伏、新能源汽车板块受政策补贴影响较大,若政策不及我们预期将影响板块业绩与市场情绪;3)价格竞争超我们预期。企业纷纷扩产后产能过盛、价格竞争超我们预期。 团队介绍 周策略: 2021.12.05【东吴电新】周策略:国内11月电动车销量亮眼,硅片降价推动排产上行可期 2021.11.28【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22年补贴资金下达,国内户用光伏安全标准拟提高 2021.11.21【东吴电新】周策略:广州车展新车型密集推出,美国光伏政策持续向好 2021.11.14【东吴电新】周策略:10月电动车销量亮眼,央行推出碳减排金融工具 2021.11.07【东吴电新】周策略:锂电池技术持续升级,硅料价格高位盘整 2021.10.31【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龙头2021Q3业绩亮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发布 2021.10.24【东吴电新】周策略:特斯拉全球标续车型转铁锂,户用光伏装机持续超预期 2021.10.18【东吴电新】周策略:9月电动车产销亮眼,100GW风光大基地有序推进 2021.10.10【东吴电新】周策略:9月全球电动车销量亮眼,景气度持续向上,光伏大基地项目大规模推进 2021.09.26【东吴电新】周策略:二线电池价格探涨缓解成本压力,8月新能源装机超市场预期 2021.09.21 【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下游需求超预期,能耗双控推动新能源装机增长 2021.09.12 【东吴电新】周策略:8月部分电动车企销量亮眼,光伏产业链持续涨价 2021.09.05 【东吴电新】周策略:8月部分电动车企销量亮眼,光伏产业链持续涨价 近期重点报告: 2021.12.10【东吴电新】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三季报:盈利能力提升,交付量持续高增,新车型打开增长空间 2021.12.02【东吴电新】利好政策持续加码,价格博弈拐点将现--光伏11月专题报告 2021.11.25【东吴电新】10月装机电量点评:装机量环比下降,三元份额有所回升 2021.11.23【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三季报总结:行业景气度持续,电池盈利超市场预期,涨价环节弹性较大 2021.11.22重磅深度!【东吴电新】电网行业深度:犄角之势下电网思变,总量稳增结构升级 2021.11.21【东吴电新】2021Q3新能源板块总结:光伏持续分化,龙头恒强,风电一超多强 2021.11.18【东吴电新】电动车10月月报: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电池技术升级加速 2021.11.12【东吴电新】 电动车10月销量点评:国内销量持续向上,自主车企表现亮眼 2021.10.30【东吴电新&汽车重磅深度】小鹏汽车:自主品牌智能化的先行者 2021.10.29【东吴电新】隆基股份2021年三季报点评:硅片盈利能力稳定,组件龙一地位强化 2021.10.28【东吴电新】宁德时代2021年三季报点评:龙头具备超强盈利抗压力,业绩超市场预期 2021.10.26【东吴电新】需求旺盛+限电限产推动价格上涨,政策持续加码——光伏2021年10月专题报告 2021.10.23【东吴电新】 9月国内销量大超预期,限电对产业链影响有限--电动车2021年9月专题报告 2021.10.05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 2021.09.17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英搏尔:新能源车电驱动强者“亮剑” 2021.09.14【东吴电新】九月光伏量价齐升,需求强劲大超预期——光伏2021年9月专题报告 2021.09.11 【东吴电新】2021年深度报告精选全集 2021.09.11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年H1淡季不淡,爆款车型引爆需求——2021年H1电动车行业数据总结 2021.09.07【东吴金工&电新】产业链全面覆盖,业绩规模双领先——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2021.08.23【东吴电新】7月装机电量点评:装机量同比大增环比维稳,铁锂份额稳定 2021.08.21【东吴电新】户用如日方升,星辰大海——户用光伏专题报告 2021.08.11重磅深度!【东吴电新】聚势前行,如日方升,开启万亿蓝海新篇章——储能行业深度报告 2021.08.10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天正电气:低压电器领先企业,“直销+经销”双轮驱动高增长 2021.08.04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盘见云开——高镍行业专题报告 2021.07.30 【东吴电新】峰谷价差拉大,用户侧储能爆发在即,推动新能源发展为主力能源 2021.07.08 重磅!【东吴电新】碳中和大势所趋,龙头强者恒强——2021年新能源中期策略 2021.07.04 重磅!【东吴电新】工控高景气和进口替代加速,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变化——工控&电力设备行业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 2021.06.29 重磅!【东吴电新】新车型叠加政策超预期,美国电动化将显著提速——美国电动车专题 2021.06.01 重磅!【东吴电新】爆款平台车型驱动,锂电供不应求全面超预期——2021年电动车中期策略 2021.05.28 重磅!【东吴电新】2021年中期策略:电动车车型驱动锂电供不应求全面超预期,光伏和工控龙头强者恒强 2021.05.22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良信股份:精益求品良,信诚存志远 2021.05.13 重磅深度!【东吴电新】天奈科技:十年磨一剑,导电剂龙头利刃出鞘 识别二维码,关注新兴产业汇,获得更多精彩文章!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Green_Energy)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