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银宏观: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字当头,发展重心倾向“稳增长”

【中银宏观: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字当头,发展重心倾向“稳增长”

作者:微信公众号【朱启兵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字当头,发展重心倾向“稳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稳”字当头,发展重心倾向“稳增长”。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方面,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会议也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指出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今年下半年以来,在供给冲击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企业生产意愿走弱,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一度降至荣枯线以下。需求方面,需求恢复进度整体较为温和,社零、社融及居民贷款等数据同比增速相对较弱,同样印证国内需求有所收缩。着眼预期,截至11月,制造业企业经营者活动预期指数整体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但10月中、小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已创下疫情以来最低值,分别为52.9和51.9,11月大型企业经营预期指数也为疫情以来最低(54.0),企业生产预期转弱。 会议以“稳”字为明年定调,明年经济发展重心更倾向“稳增长”。会议公告将此前“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表述转换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并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从而压实各级地方政府“稳经济”、稳增长的责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会议在表述上更多突出扩内需和供给侧改革,提出供给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从“三驾马车”的角度看,投资、消费是扩内需的重点。 今年以来,在地产趋严、化解地方隐形债务风险等因素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持续收窄,截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为6.1%,较9月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累计增速为1.0%,较9月下行0.5个百分点。会议此次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并在财政政策端予以配合,提出政策发力可“适当靠前”,要求“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明年上半年或将是基建投资形成实质工作量的重要窗口期。在制造业投资方面,会议特别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高技术制造业、设备投资明年有望继续支撑制造业韧性。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但相比于去年公告的表述,此次会议新增添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明年房地产政策或将迎来边际松动,中长期信贷、M1等数据的边际变化值得关注。 此外,尽管会议公告此次未明确提及“以消费扩内需”,但稳定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促消费政策,明年仍然值得期待。 明年“稳信用”有望发力。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公告与去年有所变化,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未提及“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基本匹配”,并添加“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财政方面,除上文提及的“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外,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明年流动性环境有望边际偏松,为财政发力预留空间;预计在财政发力、基建投资前置的政策背景下,信贷、政府债融资有望对明年“稳信用”环境形成支撑。 科学推进“能源结构转换”。会议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双碳政策”,但针对此前部分区域的“一刀切”,会议强调“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求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后续我国双碳政策推进或将引入更为科学的进度管理框架。 此外,会议提出,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当前国内保供稳价政策已卓有成效,11月中小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回升,后续成本端对供给的约束有望持续弱化。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