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二号困局难破,欧洲天然气偏紧延续
(以下内容从平安期货《北溪二号困局难破,欧洲天然气偏紧延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平安期货-专题研究报告 # 北溪二号困局难破,欧洲天然气偏紧延续 摘要 【平安观点】 1. 亚洲地区是全球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增长动力,202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NG进口国,1-9月中国进口LNG同比增长1088万吨,进口管道气同比增长554万吨,主要受益于在全国推进“煤改气”进程中,此前寒潮天气下调峰需求增加、国内制造业订单恢复下发电需求增长带来的增量。 2.欧洲天然气短缺的原因是亚洲的需求增长分流了欧洲天然气货源,2020下半年亚洲天然气价格明显高于欧洲市场,导致上一采暖季欧洲LNG进口同比下降近1000万吨(40%),使当下欧洲库存处于季节性低位,今年9月开始的俄罗斯流向欧洲管道气大幅减少加剧了欧洲天然气供需矛盾。 3.短期美国LNG出口增量受到出口产能瓶颈和库存影响将相对有限,考虑到亚洲尤其中国进入取暖季,LNG作为调峰保供关键,减量预计相对有限,未来欧洲天然气矛盾的缓解除需依靠俄罗斯现行增加管道气出口外,北溪2号的投入使用将是关键,但目前北溪2号审批困难重重,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涉及到政治纠葛,欧洲天然气较难得到供应补充,预计冬季欧洲天然气市场供需偏紧格局将延续。中长期下,受限于近几年LNG出口终端建设进展,以及亚洲地区天然气需求的提升,预计天然气资源抢占行为可能成为常态。 正文 亚洲地区是全球LNG消费主要增长动力 天然气是全球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在全球主要用于发电、民用、工业和运输,全球天然气消费强度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其次是欧洲、澳大利亚、日韩等地区。天然气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全球贸易格局中,管道气输出地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挪威、阿尔及利亚、土库曼斯坦、中东等地,LNG输出地主要是澳大利亚、卡特尔、美国、印尼、马来西亚等,欧洲和中国同时具备管道气和LNG的接收能力。 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逐渐抬升,表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并且在8月下旬开始,天然气价格上行加速,以欧洲TTF价格为例,最高价格上涨至115.8欧元/兆瓦时,较年初上涨516%,上涨幅度惊人,引市场担忧海外市场将发生“气荒”的危机。 全球来看,亚洲地区是全球LNG消费的主要增长动力,2021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12%,主要是因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各国能源政策上倾向于远离煤电和转向新能源,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释放单位热量的碳排放量也较煤炭低,可作为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关键能源使用,需求将逐年增长。 我们认为此轮上涨的重要推动力是亚洲地区需求明显增长,尤其是中国今年LNG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进口数据显示中国1-9月LNG进口同比总量增长1088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2.82%,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量同比增长554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1.64%。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来自多方面,年初冬季寒潮时,城燃补库和居民取暖需求增加,LNG具备调峰保供需求,进口量增加明显,二季度后,疫情影响逐渐恢复下,国内工商业全面恢复,外贸订单增加等影响下,燃气发电需求增加,整体在“煤改气”工程不断推进过程中,天然气需求上升明显。 除中国外,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中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1-9月进口LNG总量同比增长929万吨,累计同比增速9.64%,存在一定增量,增幅相对不较中国明显。 欧洲天然气进口缩减导致库存低位 此轮欧洲市场气价强势过程中,欧洲库存处于季节性低位明显,而拆分库存来看,其中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欧洲闲置库容高导致,目前这部分库存仅40TWH,往年同期在110-115TWH,较往年差距较大。 欧洲库存低位,其中重要原因是亚洲的天然气需求对欧洲天然气货源进行了分流,中国进口LNG主要分为现货价格和长协价格,现货价格主要与标普的JKM价格挂钩,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一采暖季(2020/10-2021/3),亚洲LNG价格基准Platts JKM的定价相较TTF价格上涨明显,利润的驱动下,欧洲LNG在此期间进口同比减少逾1000万吨(40%),使得欧洲在冬季结束后库存水平处于季节性相对低位。 而另外加剧欧洲矛盾的是俄罗斯在1-8月出口欧洲天然气数量同比相当,小幅下降1%,但9-10月后出现明显下滑,同比下降18%。俄罗斯是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1-9月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12%,约61亿方,出口量同比增加20%,主要流向中国和土耳其,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不难猜想是同北溪2号管线的正式投入运营受阻相关,该管道政治化因素影响下,也加剧了天然气价格的剧烈波动。 美国LNG出口增量逐渐增加 当下全球天然气市场中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是最大的LNG出口国,但未来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以及出口终端的建设,将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出口LNG地区,美国天然气产量随着页岩革命逐渐增长,2017年首次从净进口国转向净出口国,今年前8个月每月平均出口天然气约1190万吨,其中56%是LNG,31%通过管道出口至墨西哥,13%通过管道出口至加拿大,前8个月通过美国市场出口LNG累计增加超过1900万吨(57%),主要流向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短期来看,美国天然气供应增量难以快速提供至各需求市场,主要是因为一是出口产能瓶颈限制,目前月度出口能力约730万吨,近期出口量约在670万吨。二是目前美国天然气库存相对中位水平,冬季存在一定需求,较难向外围市场提供额外供应。 预期中国市场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 中国市场天然气进口中包括管道气和LNG,进口管道气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价格执行长协合约价格,主要与国际市场原油和油品挂钩联动,相对缺乏价格弹性。LNG的价格几乎不受政府管控,价格主要有现货价格和长协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流向工业燃料、城镇燃气、发电和化工原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城燃中天然气供气总量自1997年以来逐年增加,2013年开始推进的“煤改气”进程以及2016-2017年“京津冀”加速推动作用下,城燃需求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预计各地计划内有序推进改革步伐为主。另外,电厂燃气装机容量来看,今年以来需求上涨明显,前九个月增加10%,随着煤炭保供政策推进,煤炭价格下落,电厂燃气装机容量增量相对有限。综合考虑,考虑到国内“碳中和”和“煤改气”的背景下,取暖季时期,LNG具有调峰作用,国家保供指引下,冬季整体LNG进口量较难明显大幅下降。 欧洲取暖季矛盾缓解依靠俄罗斯供应 综上,考虑到2020年疫情影响因素,以及忽略天气原因对需求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比较2021年前9个月欧洲天然气进口量同比2019年同期,减少1799万吨,年化进口减少总量近3000万吨,这部分量的补充来源,我们考虑还是将依靠来自于俄罗斯向欧洲天然气输送。从俄罗斯主要管道出口量来看,可以看到10月和11月管道流出量大幅下降,其中10月和11月流出量较19年减少逾300万吨,意味着今年欧洲地区的进口减少量进一步扩大,以三条管线近几年最大出口量4521GWH/d来估算,相较10月出口量,每月增量最大393万吨,意味着今年剩余时间仍无法弥补今年前期产生的进口减量,因此欧洲市场矛盾的缓解仍将希望寄托于争议较大的北溪2号的开通使用,北溪2号管道年输气能力550亿立方米(近3950万吨),一旦如期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通气,欧洲天然气矛盾将有望缓解,但目前多方政治纠葛相对复杂,具体投入使用情况需持续关注。 针对北溪2号管线运营,我们综合考虑倾向于认为管道的审批过程会相对纠葛,主要是因为类比于原油市场中,欧佩克的决策对原油供应举足轻重,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天然气市场也逐渐关联到了国际政治利益矛盾,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新旧能源过渡期的重要化石能源,由于受限于区域流动,液化天然气的投产周期短期增量有限,则天然气资源的抢占将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再次发生,俄罗斯作为天然气重要输出国,欧美与其之间的政治问题与能源问题相互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北溪2号的正式投入运营使用需要一些契机,在天气未证实确为暖冬情况下,欧洲天然气供需问题较难在冬季缓解,欧洲气价相对高位。 风险提示 期货交易采取保证金交易方式,具有杠杆性风险,可能产生巨大亏损。您在入市交易前,应全面了解期货交易法律法规、期货交易所及期货公司业务规则,全面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产品认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审慎决定是否参与期货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本资讯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平安期货有限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所载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资讯时的判断,公司可随时发出其他与本资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其他报告。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投资者参考,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投资者应自行作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本资讯旨在发给公司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公司事先书面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他人。平安期货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END- 欢迎关注 平安期货研究所 微信号|pinganqihuo 公众号名称|平安期货研究所
# 平安期货-专题研究报告 # 北溪二号困局难破,欧洲天然气偏紧延续 摘要 【平安观点】 1. 亚洲地区是全球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增长动力,202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NG进口国,1-9月中国进口LNG同比增长1088万吨,进口管道气同比增长554万吨,主要受益于在全国推进“煤改气”进程中,此前寒潮天气下调峰需求增加、国内制造业订单恢复下发电需求增长带来的增量。 2.欧洲天然气短缺的原因是亚洲的需求增长分流了欧洲天然气货源,2020下半年亚洲天然气价格明显高于欧洲市场,导致上一采暖季欧洲LNG进口同比下降近1000万吨(40%),使当下欧洲库存处于季节性低位,今年9月开始的俄罗斯流向欧洲管道气大幅减少加剧了欧洲天然气供需矛盾。 3.短期美国LNG出口增量受到出口产能瓶颈和库存影响将相对有限,考虑到亚洲尤其中国进入取暖季,LNG作为调峰保供关键,减量预计相对有限,未来欧洲天然气矛盾的缓解除需依靠俄罗斯现行增加管道气出口外,北溪2号的投入使用将是关键,但目前北溪2号审批困难重重,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涉及到政治纠葛,欧洲天然气较难得到供应补充,预计冬季欧洲天然气市场供需偏紧格局将延续。中长期下,受限于近几年LNG出口终端建设进展,以及亚洲地区天然气需求的提升,预计天然气资源抢占行为可能成为常态。 正文 亚洲地区是全球LNG消费主要增长动力 天然气是全球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在全球主要用于发电、民用、工业和运输,全球天然气消费强度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其次是欧洲、澳大利亚、日韩等地区。天然气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全球贸易格局中,管道气输出地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挪威、阿尔及利亚、土库曼斯坦、中东等地,LNG输出地主要是澳大利亚、卡特尔、美国、印尼、马来西亚等,欧洲和中国同时具备管道气和LNG的接收能力。 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逐渐抬升,表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并且在8月下旬开始,天然气价格上行加速,以欧洲TTF价格为例,最高价格上涨至115.8欧元/兆瓦时,较年初上涨516%,上涨幅度惊人,引市场担忧海外市场将发生“气荒”的危机。 全球来看,亚洲地区是全球LNG消费的主要增长动力,2021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12%,主要是因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各国能源政策上倾向于远离煤电和转向新能源,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释放单位热量的碳排放量也较煤炭低,可作为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关键能源使用,需求将逐年增长。 我们认为此轮上涨的重要推动力是亚洲地区需求明显增长,尤其是中国今年LNG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进口数据显示中国1-9月LNG进口同比总量增长1088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2.82%,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量同比增长554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1.64%。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来自多方面,年初冬季寒潮时,城燃补库和居民取暖需求增加,LNG具备调峰保供需求,进口量增加明显,二季度后,疫情影响逐渐恢复下,国内工商业全面恢复,外贸订单增加等影响下,燃气发电需求增加,整体在“煤改气”工程不断推进过程中,天然气需求上升明显。 除中国外,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中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1-9月进口LNG总量同比增长929万吨,累计同比增速9.64%,存在一定增量,增幅相对不较中国明显。 欧洲天然气进口缩减导致库存低位 此轮欧洲市场气价强势过程中,欧洲库存处于季节性低位明显,而拆分库存来看,其中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欧洲闲置库容高导致,目前这部分库存仅40TWH,往年同期在110-115TWH,较往年差距较大。 欧洲库存低位,其中重要原因是亚洲的天然气需求对欧洲天然气货源进行了分流,中国进口LNG主要分为现货价格和长协价格,现货价格主要与标普的JKM价格挂钩,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一采暖季(2020/10-2021/3),亚洲LNG价格基准Platts JKM的定价相较TTF价格上涨明显,利润的驱动下,欧洲LNG在此期间进口同比减少逾1000万吨(40%),使得欧洲在冬季结束后库存水平处于季节性相对低位。 而另外加剧欧洲矛盾的是俄罗斯在1-8月出口欧洲天然气数量同比相当,小幅下降1%,但9-10月后出现明显下滑,同比下降18%。俄罗斯是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1-9月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12%,约61亿方,出口量同比增加20%,主要流向中国和土耳其,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不难猜想是同北溪2号管线的正式投入运营受阻相关,该管道政治化因素影响下,也加剧了天然气价格的剧烈波动。 美国LNG出口增量逐渐增加 当下全球天然气市场中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是最大的LNG出口国,但未来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以及出口终端的建设,将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出口LNG地区,美国天然气产量随着页岩革命逐渐增长,2017年首次从净进口国转向净出口国,今年前8个月每月平均出口天然气约1190万吨,其中56%是LNG,31%通过管道出口至墨西哥,13%通过管道出口至加拿大,前8个月通过美国市场出口LNG累计增加超过1900万吨(57%),主要流向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短期来看,美国天然气供应增量难以快速提供至各需求市场,主要是因为一是出口产能瓶颈限制,目前月度出口能力约730万吨,近期出口量约在670万吨。二是目前美国天然气库存相对中位水平,冬季存在一定需求,较难向外围市场提供额外供应。 预期中国市场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 中国市场天然气进口中包括管道气和LNG,进口管道气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价格执行长协合约价格,主要与国际市场原油和油品挂钩联动,相对缺乏价格弹性。LNG的价格几乎不受政府管控,价格主要有现货价格和长协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流向工业燃料、城镇燃气、发电和化工原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城燃中天然气供气总量自1997年以来逐年增加,2013年开始推进的“煤改气”进程以及2016-2017年“京津冀”加速推动作用下,城燃需求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预计各地计划内有序推进改革步伐为主。另外,电厂燃气装机容量来看,今年以来需求上涨明显,前九个月增加10%,随着煤炭保供政策推进,煤炭价格下落,电厂燃气装机容量增量相对有限。综合考虑,考虑到国内“碳中和”和“煤改气”的背景下,取暖季时期,LNG具有调峰作用,国家保供指引下,冬季整体LNG进口量较难明显大幅下降。 欧洲取暖季矛盾缓解依靠俄罗斯供应 综上,考虑到2020年疫情影响因素,以及忽略天气原因对需求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比较2021年前9个月欧洲天然气进口量同比2019年同期,减少1799万吨,年化进口减少总量近3000万吨,这部分量的补充来源,我们考虑还是将依靠来自于俄罗斯向欧洲天然气输送。从俄罗斯主要管道出口量来看,可以看到10月和11月管道流出量大幅下降,其中10月和11月流出量较19年减少逾300万吨,意味着今年欧洲地区的进口减少量进一步扩大,以三条管线近几年最大出口量4521GWH/d来估算,相较10月出口量,每月增量最大393万吨,意味着今年剩余时间仍无法弥补今年前期产生的进口减量,因此欧洲市场矛盾的缓解仍将希望寄托于争议较大的北溪2号的开通使用,北溪2号管道年输气能力550亿立方米(近3950万吨),一旦如期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通气,欧洲天然气矛盾将有望缓解,但目前多方政治纠葛相对复杂,具体投入使用情况需持续关注。 针对北溪2号管线运营,我们综合考虑倾向于认为管道的审批过程会相对纠葛,主要是因为类比于原油市场中,欧佩克的决策对原油供应举足轻重,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天然气市场也逐渐关联到了国际政治利益矛盾,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新旧能源过渡期的重要化石能源,由于受限于区域流动,液化天然气的投产周期短期增量有限,则天然气资源的抢占将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再次发生,俄罗斯作为天然气重要输出国,欧美与其之间的政治问题与能源问题相互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北溪2号的正式投入运营使用需要一些契机,在天气未证实确为暖冬情况下,欧洲天然气供需问题较难在冬季缓解,欧洲气价相对高位。 风险提示 期货交易采取保证金交易方式,具有杠杆性风险,可能产生巨大亏损。您在入市交易前,应全面了解期货交易法律法规、期货交易所及期货公司业务规则,全面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产品认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审慎决定是否参与期货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本资讯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平安期货有限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所载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资讯时的判断,公司可随时发出其他与本资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其他报告。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投资者参考,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投资者应自行作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本资讯旨在发给公司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公司事先书面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他人。平安期货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END- 欢迎关注 平安期货研究所 微信号|pinganqihuo 公众号名称|平安期货研究所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