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张忆东:美股亮点在科技创新 A股这五大赛道有戏 港股或现技术性小牛市
(以下内容从兴业证券《兴业证券张忆东:美股亮点在科技创新 A股这五大赛道有戏 港股或现技术性小牛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转自新浪财经网站 原文地址: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2021-12-01/doc-ikyakumx1373253.shtml?cref=cj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海外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忆东对2022年资本市场的展望发表观点。 张忆东表示,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但是它有结构性的亮点,这个结构性的亮点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特别要关注清洁能源、新能源车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包括云、AR、VR、元宇宙。 A股在新时代的朱格拉周期是五大赛道,分别为科技产业链、万物智能的产业链、军工产业链、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链、生命科技产业链。这五大赛道是中长期中国科创长牛的主角、主旋律、主赛道以及主线。 港股明年将有希望出现技术性小牛市,从今年年尾开始到明年的高点,有15%到20%的技术性小牛市。但港股还在寻找自信的过程中,代表港股走长牛的支柱性的产业现在还需要再寻找。 以下是他的演讲全文。 感谢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评委会的邀请,我跟大家汇报的是2022年我对于资本市场的一些展望,我分为三个方面跟大家汇报。 第一方面,海外市场的展望。 四个结论。第一个结论,美国2022年上半年的高通胀可能还会延续,甚至不排除会略超预期,但是有惊无险,并不会引发流动性系统性的收紧。甚至我们认为前面三个季度,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前都很难看到加息。至少我们从通胀本身的角度来看,上半年的通胀能延续,但是这次通胀很大一部分是由供给的原因引发的。随着疫情逐步的可控,包括疫苗的普及以及治疗性药物即将量产,全球供应链的修复可能对于美国的通胀压力会有所缓解。 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可能明年上半年会开始回落,从而使得美国高通胀的延续性到了下半年将有望明显地回落,甚至不排除到明年快了三季度、慢了四季度,美国的的核心PCE将会回到2%左右的正常水平。 另外一方面,以史为鉴,在上一次大国博弈的时代,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阶段,美国是高通胀、高债务率以及失业率也相对较高,在这“三高”的背景下,美国用的是YCT(收益率曲线目标)的控制,它把长端利率一直压在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把短端利率放开,去压一压通胀。一旦到了50年代后面的阶段,甚至到了1949年,当看到通胀回落,而且经济有下行压力的时候,它又放松了货币政策。 历史给我们很好的借鉴,我们觉得明年美国对于通胀的容忍度可能会比目前市场的预期要强,美国明年的长债利率(30年、10年)依然会维持在低位徘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以上的空间很小,因为美国毕竟现在经济在恢复,它的货币政策也在恢复常态,taper可能到明年上半年,新增购债规模清零,短端利率会随之不断地走高,就企业来说,美国企业利差是收窄的,而企业利差的收窄其实有利于内生增长动能比较强的优质的公司。为什么我们认为前三个季度不太可能开启加息的周期?因为拜登政府也需要有一个亮丽的经济成绩单,本身经济就有下行的压力,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加息,导致了债务风险,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对他的选情肯定是不利的。 这是第一个结论:高通胀虽然在上半年能延续,但有惊无险,美联储的总阀门不会系统性收紧,只是恢复正常。taper的意思是只缩减购债规模,是说减速刺激,或者是说刺激开始退出,但并不是正儿八经的系统性的收紧。 第二个结论,我们认为美国因为疫情之后的刺激政策会退场,所以它的经济增速肯定会回落。明年上半年有点类滞胀,但是类滞胀是经济下行、通胀在高位,类滞胀的状态持续到下半年。一方面通胀下半年会回落,另外,美国经济也不是说出现失速,持续地下行。我们认为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但是它有结构性的亮点,这个结构性的亮点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特别要关注清洁能源、新能源车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包括云、AR、VR、元宇宙。 第三个结论,明年美国是中期选举年,政治的博弈会比较激烈,无论是加税的预期、加息的政策预期,可能都会对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是一个扰动。 美国的行情展望。2022年的美股可能很像2021年的A股,指数是一个震荡市,但是有结构性行情,而这个结构性行情,内生增长动能强的、科技驱动的会比较明显,因为美国明年是科技巨头资本开支的一个大年,结构性的亮点,我们比较重视内生增长驱动的科技行情。明年不是美国指数的大年,经济的放缓会压制指数上行的空间,再加上政策的正常化,都会压制指数上行的空间。同时,明年它的长端利率依然保持在低位徘徊,流动性没有系统性地收紧,这个时候也不太可能出现大熊市。再加上美国经济里边最强有力的是它的科技巨头,科技巨头对指数的影响比较大,科技巨头明年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从而我们倾向于说美国是一个震荡市,依然是结构性行情,对A股、港股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冲击,反而如果因为美国政策的噪音、政治方面噪音,带来了全球市场的波动,恰恰是配置A股和港股的好时机。 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方面,中国资产的宏观分析。 “双碳”和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面临着降速转型,经济政策的环境明年是偏松的,而通胀可能是在岁末年初压力将会缓解。所以,明年从投资时钟的角度来说,上半年可能是一个类衰退,下半年是一个弱复苏,我们认为明年A股也依然是一个震荡市结构性行情,只是说震荡市的底部将会抬升,行情的中枢会比今年抬升,但是机会依然是在结构性行情。 明年整个的政策环境是“宽货币,稳信用和结构性地宽信用”。为什么叫做稳信用和结构性地宽信用呢?因为在双碳时代,中国经济向可持续的中低增速进行主动的选择、主动的回归,双碳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框架。依靠刺激房地产、刺激传统的铁公基、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产业的局面很难出现,所以这个信用不是大水漫灌式地扩张,而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体现在中国经济长期的亮点上。长短皆宜的方向才是我们结构性政策刺激的一个方向,包括有五大方向: 1.低碳战略明年做加法,拥抱能源革命,包括风电、光伏、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也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包括储能,包括新型电力系统,也包括低碳环保技术相关的投资。 2.新基建,就是数字、智能驾驶、智能交通为代表的万物智联相关的产业。 3.专精特新为代表的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相关的军工、半导体、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4.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又不是以前那种粗放式的城镇化,不是靠房地产的城镇化,而是依靠科技,依靠新基建,依靠拥抱能源革命的新型城镇化,体现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保障房、农业现代化。 5.进一步地促进消费。 这五大方向带来了明年的结构性行情此起彼伏,中短期对中国宏观经济,对投资时钟的展望。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坚持2019年底就提出来的中国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已经启动的判断。以前的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朱格拉周期,是2001年到2012年那一轮。而这一轮从2019年开始的的朱格拉周期,它体现为跟以前对应的,我们现在依靠科技创新,以前是依靠城镇化、房地产。以前是重化工业化,现在是“双碳”绿色的发展。以前是全球化,现在是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所以,以前的朱格拉周期对应的“五朵金花”是总量意义上的,以前这“五朵金花”是同涨同跌,而现在新时代的朱格拉周期是五大赛道,这五大赛道是此起彼伏,如走马灯一样你争我赶。这五大赛道,第一是科技产业链,就是拥抱能源革命。第二是万物智能的产业链。第三是军工产业链。第四是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链。第五是生命科技产业链。这五大赛道是中长期中国科创长牛的主角、主旋律、主赛道以及主线。 明年的结构性行情里,除了这个主线之外,还有均值回归,比如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明年变景气了,有均值回归。也包括今年有系统性风险、有信用风险的领域,像地产、金融相关的优质的公司,明年也有一个估值的均值回归。这是对A股的看法。 最后,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对港股的看法。 港股底部重生,凤凰涅盘。明年将有希望出现技术性小牛市,从今年年尾开始到明年的高点,有15%到20%的技术性小牛市。但是我们认为港股还在寻找自信的过程中,代表港股走长牛的支柱性的产业现在还需要再寻找。以前是互联网,但是现在互联网在规范中发展,它的高增长时代、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互联网也好,内房股也好,银行股也好,包括香港本地股也好,因为估值低,只要政策的边际改善,经济的边际改善,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它们反弹20%、30%很容易。但是想要持续地上涨,突破2018年的高点,并且涨个几年的这种大牛市,现在依然需要等待,需要蓄势,需要寻找。所以,明年港股的建议是在失望之地找寻自信的力量,要立足于防守反击,以长打短。 所以,我们说“三条主线”,一个是跟随A股、美股的科创潮流去找寻港股的特色品种。第二个主线是消费相关的一些不错的标的。第三,价值股。无论是相对估值合理的互联网龙头、房地产、金融,还是包括澳门和香港的本地股,这些都有配置的价值。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给大家汇报的内容。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找寻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国权益市场(A+港股)年度投资策略》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本文转自新浪财经网站 原文地址: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2021-12-01/doc-ikyakumx1373253.shtml?cref=cj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海外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忆东对2022年资本市场的展望发表观点。 张忆东表示,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但是它有结构性的亮点,这个结构性的亮点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特别要关注清洁能源、新能源车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包括云、AR、VR、元宇宙。 A股在新时代的朱格拉周期是五大赛道,分别为科技产业链、万物智能的产业链、军工产业链、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链、生命科技产业链。这五大赛道是中长期中国科创长牛的主角、主旋律、主赛道以及主线。 港股明年将有希望出现技术性小牛市,从今年年尾开始到明年的高点,有15%到20%的技术性小牛市。但港股还在寻找自信的过程中,代表港股走长牛的支柱性的产业现在还需要再寻找。 以下是他的演讲全文。 感谢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评委会的邀请,我跟大家汇报的是2022年我对于资本市场的一些展望,我分为三个方面跟大家汇报。 第一方面,海外市场的展望。 四个结论。第一个结论,美国2022年上半年的高通胀可能还会延续,甚至不排除会略超预期,但是有惊无险,并不会引发流动性系统性的收紧。甚至我们认为前面三个季度,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前都很难看到加息。至少我们从通胀本身的角度来看,上半年的通胀能延续,但是这次通胀很大一部分是由供给的原因引发的。随着疫情逐步的可控,包括疫苗的普及以及治疗性药物即将量产,全球供应链的修复可能对于美国的通胀压力会有所缓解。 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可能明年上半年会开始回落,从而使得美国高通胀的延续性到了下半年将有望明显地回落,甚至不排除到明年快了三季度、慢了四季度,美国的的核心PCE将会回到2%左右的正常水平。 另外一方面,以史为鉴,在上一次大国博弈的时代,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阶段,美国是高通胀、高债务率以及失业率也相对较高,在这“三高”的背景下,美国用的是YCT(收益率曲线目标)的控制,它把长端利率一直压在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把短端利率放开,去压一压通胀。一旦到了50年代后面的阶段,甚至到了1949年,当看到通胀回落,而且经济有下行压力的时候,它又放松了货币政策。 历史给我们很好的借鉴,我们觉得明年美国对于通胀的容忍度可能会比目前市场的预期要强,美国明年的长债利率(30年、10年)依然会维持在低位徘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以上的空间很小,因为美国毕竟现在经济在恢复,它的货币政策也在恢复常态,taper可能到明年上半年,新增购债规模清零,短端利率会随之不断地走高,就企业来说,美国企业利差是收窄的,而企业利差的收窄其实有利于内生增长动能比较强的优质的公司。为什么我们认为前三个季度不太可能开启加息的周期?因为拜登政府也需要有一个亮丽的经济成绩单,本身经济就有下行的压力,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加息,导致了债务风险,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对他的选情肯定是不利的。 这是第一个结论:高通胀虽然在上半年能延续,但有惊无险,美联储的总阀门不会系统性收紧,只是恢复正常。taper的意思是只缩减购债规模,是说减速刺激,或者是说刺激开始退出,但并不是正儿八经的系统性的收紧。 第二个结论,我们认为美国因为疫情之后的刺激政策会退场,所以它的经济增速肯定会回落。明年上半年有点类滞胀,但是类滞胀是经济下行、通胀在高位,类滞胀的状态持续到下半年。一方面通胀下半年会回落,另外,美国经济也不是说出现失速,持续地下行。我们认为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回落,但是它有结构性的亮点,这个结构性的亮点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特别要关注清洁能源、新能源车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包括云、AR、VR、元宇宙。 第三个结论,明年美国是中期选举年,政治的博弈会比较激烈,无论是加税的预期、加息的政策预期,可能都会对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是一个扰动。 美国的行情展望。2022年的美股可能很像2021年的A股,指数是一个震荡市,但是有结构性行情,而这个结构性行情,内生增长动能强的、科技驱动的会比较明显,因为美国明年是科技巨头资本开支的一个大年,结构性的亮点,我们比较重视内生增长驱动的科技行情。明年不是美国指数的大年,经济的放缓会压制指数上行的空间,再加上政策的正常化,都会压制指数上行的空间。同时,明年它的长端利率依然保持在低位徘徊,流动性没有系统性地收紧,这个时候也不太可能出现大熊市。再加上美国经济里边最强有力的是它的科技巨头,科技巨头对指数的影响比较大,科技巨头明年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从而我们倾向于说美国是一个震荡市,依然是结构性行情,对A股、港股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冲击,反而如果因为美国政策的噪音、政治方面噪音,带来了全球市场的波动,恰恰是配置A股和港股的好时机。 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方面,中国资产的宏观分析。 “双碳”和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面临着降速转型,经济政策的环境明年是偏松的,而通胀可能是在岁末年初压力将会缓解。所以,明年从投资时钟的角度来说,上半年可能是一个类衰退,下半年是一个弱复苏,我们认为明年A股也依然是一个震荡市结构性行情,只是说震荡市的底部将会抬升,行情的中枢会比今年抬升,但是机会依然是在结构性行情。 明年整个的政策环境是“宽货币,稳信用和结构性地宽信用”。为什么叫做稳信用和结构性地宽信用呢?因为在双碳时代,中国经济向可持续的中低增速进行主动的选择、主动的回归,双碳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框架。依靠刺激房地产、刺激传统的铁公基、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产业的局面很难出现,所以这个信用不是大水漫灌式地扩张,而结构性的宽信用,更多体现在中国经济长期的亮点上。长短皆宜的方向才是我们结构性政策刺激的一个方向,包括有五大方向: 1.低碳战略明年做加法,拥抱能源革命,包括风电、光伏、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也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包括储能,包括新型电力系统,也包括低碳环保技术相关的投资。 2.新基建,就是数字、智能驾驶、智能交通为代表的万物智联相关的产业。 3.专精特新为代表的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相关的军工、半导体、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4.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又不是以前那种粗放式的城镇化,不是靠房地产的城镇化,而是依靠科技,依靠新基建,依靠拥抱能源革命的新型城镇化,体现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保障房、农业现代化。 5.进一步地促进消费。 这五大方向带来了明年的结构性行情此起彼伏,中短期对中国宏观经济,对投资时钟的展望。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坚持2019年底就提出来的中国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已经启动的判断。以前的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朱格拉周期,是2001年到2012年那一轮。而这一轮从2019年开始的的朱格拉周期,它体现为跟以前对应的,我们现在依靠科技创新,以前是依靠城镇化、房地产。以前是重化工业化,现在是“双碳”绿色的发展。以前是全球化,现在是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所以,以前的朱格拉周期对应的“五朵金花”是总量意义上的,以前这“五朵金花”是同涨同跌,而现在新时代的朱格拉周期是五大赛道,这五大赛道是此起彼伏,如走马灯一样你争我赶。这五大赛道,第一是科技产业链,就是拥抱能源革命。第二是万物智能的产业链。第三是军工产业链。第四是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链。第五是生命科技产业链。这五大赛道是中长期中国科创长牛的主角、主旋律、主赛道以及主线。 明年的结构性行情里,除了这个主线之外,还有均值回归,比如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明年变景气了,有均值回归。也包括今年有系统性风险、有信用风险的领域,像地产、金融相关的优质的公司,明年也有一个估值的均值回归。这是对A股的看法。 最后,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对港股的看法。 港股底部重生,凤凰涅盘。明年将有希望出现技术性小牛市,从今年年尾开始到明年的高点,有15%到20%的技术性小牛市。但是我们认为港股还在寻找自信的过程中,代表港股走长牛的支柱性的产业现在还需要再寻找。以前是互联网,但是现在互联网在规范中发展,它的高增长时代、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互联网也好,内房股也好,银行股也好,包括香港本地股也好,因为估值低,只要政策的边际改善,经济的边际改善,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它们反弹20%、30%很容易。但是想要持续地上涨,突破2018年的高点,并且涨个几年的这种大牛市,现在依然需要等待,需要蓄势,需要寻找。所以,明年港股的建议是在失望之地找寻自信的力量,要立足于防守反击,以长打短。 所以,我们说“三条主线”,一个是跟随A股、美股的科创潮流去找寻港股的特色品种。第二个主线是消费相关的一些不错的标的。第三,价值股。无论是相对估值合理的互联网龙头、房地产、金融,还是包括澳门和香港的本地股,这些都有配置的价值。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给大家汇报的内容。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找寻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国权益市场(A+港股)年度投资策略》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