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国汽研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电动智能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梁超团队】

中国汽研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电动智能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梁超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超超看车】/ 发布时间:2020-08-3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中国汽研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电动智能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梁超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汽研:业绩符合预期,电动智能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业绩符合预期,新签合同稳步提升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5.41亿元,+42.32%,归母净利润1.99亿元,+4.89%,扣非1.88亿元,+6.55%。单二季度实现营收10.5亿元,+80.4%,归母净利润1.37亿元,+44%,扣非1.28亿元,+49.09%。上半年新签合同 18.06 亿元,+45.45%。整体而言,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利润、新签合同稳步提升。收入快于利润增速原因主要有:1)固定资产折旧增加4700万(风动、智能网联试验场);2)低毛利装备制造板块收入快速增长。 毛利率结构性下降,费用端管控见效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24.79%,-4.46pct(主要由于毛利率较低的专用车业务占比提升所致),净利率13.09%,-4.49pct。报告期内四费比例9.30%,-1.3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08%,- 0.33pct,管理费用率为5.41%,-1.22pct,财务费用率为-0.83%,+0.59pct。 技术服务:客户拓展、新能源和智能化业务升级 公司上半年技术服务收入6.5亿元,+17.4%,主要增长原因在于客户拓展、排放升级、河南、广东分公司并表;新能源中心完成纯电动评价规程升级,完成国家氢能中心勘察设计总图布置和设计方案;智能中心签订多个城市及整车厂自动驾驶领域建设项目,并重点打造车路协同集成解决方案,完成了智能路灯功能样件开发。 产业化:受益于新基建,轨交订单突破 公司上半年装备制造收入8.9亿元,+68.2%,大幅增长原因在于新基建投资、国三货车淘汰等驱动下工程重卡及环卫产品等订单增加。轨交业务目前已陆续开始单轨订单交付,同时获得地铁齿轮箱上车扩大验证机会,地铁市场取得关键突破;燃气系统国VI产品销量增加。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大幅低于预期;公司新业务布局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3/6.2/7.6亿元,对应EPS=0.54/0.64/0.79元,对应PE=23/20/16x,此前给予的20年目标估值现已达到,我们更新一年期(2021年)目标估值16.1-19.3元(对应21年 PE 25-30x),当前距离目标估值仍有28%-53%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新签合同稳步提升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5.41亿元,同比增加42.32%,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加4.89%,扣非1.88亿元,同比增加6.55%。单二季度实现营收10.50亿元,同比增加80.41%,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加44.00%,扣非1.28亿元,同比增加49.09%。上半年新签合同 18.06 亿元,同比增长 45.45%。整体而言,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利润、新签合同稳步提升。收入快于利润增速原因主要有:1)固定资产折旧增加4700万(风动、智能网联试验场);2)低毛利装备制造板块收入快速增长。 毛利率结构性下降,费用端管控见效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24.79%,同比下降4.46pct(主要由于毛利率较低的专用车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所致),净利率13.09%,同比下降4.49pct。报告期内四费比例9.30%,同比下降1.3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08%,同比下降0.33pct,管理费用率为5.41%,同比下降1.22pct,财务费用率为-0.83%,同比增加0.59pct。 拆分业务来看,公司主要有技术服务和产业化(装备制造)两大业务板块,技术服务业务又包含研发咨询和测试评价两大细分业务,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务包含专用车、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汽车试验设备开发制造、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业务。2019年年报根据公司战略部署安排,对业务板块进行重新划分,其中:技术服务及装备业务含技术服务业务(即原技术服务业务)和技术服务装备业务(即原汽车试验设备开发制造业务);原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业务因战略调整划分为其他业务。 2020H1公司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占比42%,毛利率48.7%,同比下降约5pct(主要由于能力提升项目转固导致折旧费增加),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务营收占比58%;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7.5亿元,其中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占比53.5%(毛利率49.6%),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务营收占比46.5%(毛利率8.2%)。 1. 技术服务板块:客户拓展、新能源和智能化业务升级 公司上半年技术服务收入6.5亿元,+17.4%,主要增长原因在于客户拓展、排放升级、河南、广东分公司并表。2020年上半年—— 检测事业部在靶向营销和新型产研关系上集中发力,重点突破,实现了中国载货汽车生产企业联席会八家联席会成员单位(C8)、中国汽车 T10 峰会十家企业(T10)业务全覆盖;推出旅居车、关爱儿童校车、低风阻汽车等特色自愿性认证项目,紧抓消费热点,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 工程中心在市场方面突破部分高端客户,客户转型初见成效。产品方面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头企业对标分析,聚焦以“体验”为核心,构建“工程服务+测试工具+仿真软件”全流程的转型升级方案。 新能源中心完成纯电动评价规程升级,并积极开拓业务,同时加快混合动力规程的开发;抢抓重庆两江新区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项目机遇,带动业务增长;完成国家氢能中心勘察设计总图布置和设计方案。智能中心利用核心技术优势和汽车产业合作经验,抓住“5G 新基建”机遇,成功签订多个城市及整车厂自动驾驶领域建设项目,并重点打造车路协同集成解决方案,完成了智能路灯功能样件开发。 数据中心通过《碰撞与洞察》、“安全同行”六一特别活动、《汽车健康诊所》等栏目的发布和活动的开展,使公司整体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同时咨询业务以国家部委服务和政研工作为主线,逐步推进地方数据平台工作,后续将持续为公司各板块业务赋能。试验装备业务,围绕“前端抓市场、后端抓交付”的工作思路。坚持每单必争,每标必投,中标率超过 40%,二季度中标金额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时完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测试系统驾驶机器人工程样机开发,并进入道路试验验证阶段。 2. 装备制造板块:受益于新基建,轨交订单突破 公司上半年装备制造收入8.9亿元,+68.2%,大幅增长原因在于新基建投资、国三货车淘汰等驱动下工程重卡及环卫产品等订单增加。2020年上半年—— 专用车业务,开展生产“百日大攻坚”活动,产销同比增长显著。通过工艺布局调整、产品标准化规范、加大外协竞争提升生产积极性,产能突破性提升,创历史新高。同时,通过钢材锁价、直购,材料利用率提升等途径,工程产品毛利率提升。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利润、新签合同均实现同比增长,目前已陆续开始单轨订单交付;同时通过多渠道攻关,赢得地铁齿轮箱上车扩大验证机会,地铁市场取得关键突破。 清洁能源业务,受利国 VI 产品先发并批量供货优势和新能源技术服务业务增长,收入、利润同比增长。二季度产销逐步恢复,燃气系统国 VI 产品销量增加,毛利率改善。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 “买入”评级 短期来看,公司基本面与汽车增量市场关联性较弱,防御性强,同时业绩受益排放升级以及新业务风洞实验室投产。长期看,公司属于掌握核心技术的汽车领域检测龙头,前瞻布局智能网联,叠加管理改善,有望迎来业绩稳健增长与估值提升。我们基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3/6.2/7.6亿元,对应EPS=0.54/0.64/0.79元,对应PE=23/20/16x,此前给予的20年目标估值现已达到,我们更新一年期(2021年)目标估值16.1-19.3元(对应21年 PE 25-30x),当前距离目标估值仍有28%-53%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梁超 手机/微信:13602636965 邮箱:liangchao@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5080001 国信汽车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何俊艺 手机/微信:15121172110 邮箱:hejunyi@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1 国信汽车分析师:周俊宏 手机/微信:13641845878 邮箱:zhoujunhong@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0070002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