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电子孙远峰团队-持续推荐中环股份】技术&产能稳步推进,混改赋能中环上坡加油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华西电子孙远峰团队-持续推荐中环股份】技术&产能稳步推进,混改赋能中环上坡加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年上半年度报告,2020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4亿元,同比增长8.8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19.06%。 分析判断: ? 半导硅片稳步扩产,有序实现特色工艺、逻辑、存储等全系类产品覆盖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6.44亿元,同比增长8.85%;其中,半导体材料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7%;新能源材料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10.17%,两大业务均稳定增长;半导体材料方面:(1)技术节点持续升级:公司目前已具备 3-12 英寸全尺寸半导体硅片产品的量产供应能力,涵盖抛光片、外延片、退火片等多种生产加工工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区熔硅片市场份额已实现国际领先;12英寸直拉单晶取得重要技术研发进展,应用于19nm的COP Free晶体技术已完成内部评价,并进入客户评价阶段,同时结合 28nm COPFree硅片产品的客户认证,公司已具备进入逻辑、存储芯片等高端半导体硅片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已完成12 英寸应用于 CIS、 Power Device 产品的超低阻单晶的研发,目前是全球少数、中国唯一一家可批量供应上述产品的硅片制造商,产品对标全球领先的硅片供应商。(2)客户验证进度顺利:公司借助对全球客户的长期合作及商业模式优势,与国际一线芯片厂商的技术研发合作和产品联合验证进展顺利,已具备在全球行业领先客户中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国际化竞争力持续提升,力争半导体硅片8英寸实现全球TOP3;12英寸实现全球TOP5;(3)产能稳步提升,预计2020年底前,12英寸产能达到7-12万片/月:预计2020年底前,12英寸产能达到7-12万片/月。公司在宜兴新建的全自动化产线,利用更高的硬件配置,更好的软件资源,配合客户推进更小纳米制程节点的产品研发。在12英寸产能方面,公司天津产线在完成前期的技术研发和认证的同时,已实现2万片/月量产,宜兴全自动生产线在2020年8月即将通线,年内可实现产能5-10万片/月,预计2021年实现产能15万片/月。 ? G12光伏硅片产能持续增加,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公司G12 产品将整个产业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平台,有望加速降低 LCOE(度电成本),达到行业降本增效。截至2020年上半年期末,公司单晶总产能已达到 45GW,预计 2020 年末总产能将达 52GW,其中 G12 产品的产能年底将达 19GW,未来三年新增的产能规划全部为 G12。至 2023 年,公司随着前期投入的机台改造,G12 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涵盖 G12 产品总产能将达到 85GW。同时,在天津地区实施的钻石线切割超薄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已开始投产,依托技术创新和智慧化工厂建设,劳动生产率提升到 3 倍以上,项目产能提升 2 倍以上,整体产能从原规划的 10GW有效提升至 25GW,工厂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单体产能最大的切片工厂。 ? TCL全力赋能中环,多方推动中环上坡加油。 根据TCL&中环新动能战略发布会讯息,TCL将全力赋能中环,协助中环上坡加油;(1)结合资本、品牌等资源助力中环;包括共用TCL金融产业平台,推动中环业务全球化,加快实现规模,规划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未来TCL将持续助力中环,加大资源投入,助力中环发展总投资额预计超60亿;包括高效叠瓦组件、G12大尺寸硅片、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三个主要方向;同时,TCL将成立天津的北方研发中心,在现有规划上加大天津投资,加快天津地区的业务发展;(2)结合高效管理模式和经验,加大商业产出效能;结合TCL高效的经营模式和产投联动能力,强化产品线,推动光伏与半导体两大产业;(3)结合双方的产销体系、研发能力,提升中环技术优势;TCL拥有全球在地化制造和销售体系;TCL制造体系与中环的供应商在北美、欧洲等地区高度重合;此外,中环在制造能制造、晶体生长的经验辅助TCL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新型显示技术突破;整合双方在智能制造的技术和经验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0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9.8亿元、270.8亿元、353.13亿元,同比增长30.1%、23.2%、30.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3亿元、20.23亿元、26.36亿元,同比增长73.0%、29.4%、30.3%,实现每股收益为0.56元/0.73元/0.9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半导体硅片行业竞争加剧;系统性风险等。 【中环股份相关深度跟踪研究】 1、20190930《半导体硅片领先企业,占据技术高点》 2、20200220《加码8/12英寸大硅片,提升半导体材料占比》 3、20200225《大硅片元年重拾增长,增发项目或将提速发展》 4、20200301《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硅片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5、20200310《工艺升级叠加国内扩产,国产大硅片蓄势待发》 6、20200311《半导材料第一蓝海,硅片融合工艺创新:大硅片行业深度报告》 7、20200328《半导体+光伏双驾马车,12英寸大硅片稳步推进》 8、20200428《一季度业绩稳定增长,12英寸硅片稳步推进》 9、20200513《半导硅片厚积薄发,特有赛道独树一帜》 10、20200520 图①-半导8英寸&光伏基础,12英寸升级潜力巨大 11、20200525 图②-12英寸半导硅片技术突破,产能稳步扩大 12、20200531 图③-12英寸光伏硅片稳步推进,引领技术升级 13、20200609 图④-硅片国产设备蓄势待发,产业链逐步完善 14、20200614 图⑤-硅片质量技术要求高,高门槛验证构成壁垒 15、20200617 图⑥-硅片&硅基化合物,大硅片仍是主流衬底 16、20200629 图⑦-半导硅片技术升级,12英寸轻掺向28nm推进 17、20200706《增发投入半导硅片项目,参与中芯战略认购》 18、20200713 图⑧-增资&混改助力,12英寸半导正片在路上 11、20200715《12英寸半导特色进入增量,28nm逻辑完成研发》 12、20200720《12英寸CIS&功率超低阻单晶,全球少数&中国唯一》 13、20200810《12英寸半导体硅片扩产通线,合作主流特色工艺客户》 华西电子【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报告】 1、芯时代之一_半导体重磅深度《新兴技术共振进口替代,迎来全产业链投资机会》 2、芯时代之二_深度纪要《国产芯投资机会暨权威专家电话会》 3、芯时代之三_深度纪要《半导体分析和投资策略电话会》 4、芯时代之四_市场首篇模拟IC深度《下游应用增量不断,模拟 IC加速发展》 5、芯时代之五_存储器深度《存储产业链战略升级,开启国产替代“芯”篇章》 6、芯时代之六_功率半导体深度《功率半导体处黄金赛道,迎进口替代良机》 7、芯时代之七_半导体材料深度《铸行业发展基石,迎进口替代契机》 8、芯时代之八_深度纪要《功率半导体重磅专家交流电话会》 9、芯时代之九_半导体设备深度《进口替代促景气度提升,设备长期发展明朗》 10、芯时代之十_3D/新器件《先进封装和新器件,续写集成电路新篇章》 11、芯时代之十一_IC载板和SLP《IC载板及SLP,集成提升的板级贡献》 12、芯时代之十二_智能处理器《人工智能助力,国产芯有望“换”道超车》 13、芯时代之十三_封测《先进封装大势所趋,国家战略助推成长》 14、芯时代之十四_大硅片《供需缺口持续,国产化蓄势待发》 15、芯时代之十五_化合物《下一代半导体材料,5G助力市场成长》 16、芯时代之十六_制造《国产替代加速,拉动全产业链发展》 17、芯时代之十七_北方华创《双结构化持建机遇,由大做强倍显张力》 18、芯时代之十八_斯达半导《铸IGBT功率基石,创多领域市场契机》 19、芯时代之十九_功率半导体深度②《产业链逐步成熟,功率器件迎黄金发展期》 20、芯时代之二十_汇顶科技《光电传感创新领跑,多维布局引领未来》 21、芯时代之二十一_华润微《功率半导专芯致志,特色工艺术业专攻》 22、芯时代之二十二_大硅片*重磅深度《半导材料第一蓝海,硅片融合工艺创新》 23、芯时代之二十三_卓胜微《适逢5G代际升级,创领射频主供平台》 24、芯时代之二十四_沪硅产业《硅片“芯”材蓄势待发,商用量产空间广阔》 25、芯时代之二十五_韦尔股份《光电传感稳创领先,系统方案展创宏图》 26、芯时代之二十六_中环股份《半导硅片厚积薄发,特有赛道独树一帜》 27、芯时代之二十七_射频芯片《射频芯片千亿空间,国产替代曙光乍现》 28、芯时代之二十八_中芯国际《代工龙头创领升级,产业联动芯火燎原》 29、芯时代之二十九_寒武纪《AI芯片国内龙头,高研发投入前景可期》 30、芯时代之三十_芯朋微《国产电源IC十年磨一剑,铸就国内升级替代》 31、芯时代之三十一_射频PA《射频PA革新不止,万物互联广袤无限》 32、芯时代之三十二_中微公司《国内半导刻蚀巨头,迈内生&外延平台化》 33、芯时代之三十三_芯原股份《国内IP龙头厂商,推动SiPaaS模式发展》 34、芯时代之三十四_模拟IC深度PPT《模拟IC黄金赛道,本土配套渐入佳境》 【华西电子团队】孙远峰/郑敏宏/王海维/王臣复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19080005 关注最新电子动态,前瞻行业投资趋势 欢迎点击上方“远峰电子”订阅 ①关注公众号,点击菜单“芯时代”获取《电子-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报告》 点击菜单“5G电子”获取《电子-5G电子*产业链系列深度报告》 点击菜单“更多深度”获取更多电子团队行业和公司深度报告 ②关注公众号,回复引号内关键字直接获取单篇深度报告 芯时代系列关键字索引:“全产业链”、“模拟IC”、“射频芯片”、“射频PA”、“存储器”、“功率半导体”、“材料”、“设备”、“大硅片”、“3D封装”、“IC载板”、“智能处理器”、“封测”、“化合物”、“制造”、“后摩尔时代”、“GPU”、“IGBT“、”eID” 5G电子系列关键字索引:“LCP”、“5G换机”、“天线滤波器”、“天线射频前端”、“增量分析”、“射频芯片“、“射频PA” 其他关键字索引:“消费电子”、“PCB”、“FPC”、“智能音箱”、“智能电表”、“汽车电子”、“AOI设备”、“OLED”、“安防”、“苹果创新”、“全面屏”、“无线充电”、“快速充电”、“生物识别”、“光学3D”、“LED应用”、“Mini LE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公司深度关键字索引:“韦尔股份”、“中环股份”、“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卓胜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华润微”、“信维通信”、“中芯国际”、“汇顶科技”、“欧菲光”、“深南电路”、”沪硅产业“、“芯朋微”、“寒武纪”、“芯原股份”、“东山精密”、“景旺电子”、“工业富联”、“太极实业”、“洲明科技”、“华微电子”、“深天马A”、“长盈精密”、“精测电子”、“中航光电” 行业和公司更多研究结果,请长按图片关注“远峰电子”公众号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孙远峰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19080005 证券研究报告:《技术&产能稳步推进,混改赋能中环上坡加油》 报告发布日期:2020年8月28日 分析师简介: 孙远峰: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近3年电子实业工作经验;2018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第3名),2017年新财富入围/水晶球上榜分析师,2016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第5名),2013~2015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团队核心成员。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年上半年度报告,2020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4亿元,同比增长8.8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19.06%。 分析判断: ? 半导硅片稳步扩产,有序实现特色工艺、逻辑、存储等全系类产品覆盖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6.44亿元,同比增长8.85%;其中,半导体材料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7%;新能源材料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10.17%,两大业务均稳定增长;半导体材料方面:(1)技术节点持续升级:公司目前已具备 3-12 英寸全尺寸半导体硅片产品的量产供应能力,涵盖抛光片、外延片、退火片等多种生产加工工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区熔硅片市场份额已实现国际领先;12英寸直拉单晶取得重要技术研发进展,应用于19nm的COP Free晶体技术已完成内部评价,并进入客户评价阶段,同时结合 28nm COPFree硅片产品的客户认证,公司已具备进入逻辑、存储芯片等高端半导体硅片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已完成12 英寸应用于 CIS、 Power Device 产品的超低阻单晶的研发,目前是全球少数、中国唯一一家可批量供应上述产品的硅片制造商,产品对标全球领先的硅片供应商。(2)客户验证进度顺利:公司借助对全球客户的长期合作及商业模式优势,与国际一线芯片厂商的技术研发合作和产品联合验证进展顺利,已具备在全球行业领先客户中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国际化竞争力持续提升,力争半导体硅片8英寸实现全球TOP3;12英寸实现全球TOP5;(3)产能稳步提升,预计2020年底前,12英寸产能达到7-12万片/月:预计2020年底前,12英寸产能达到7-12万片/月。公司在宜兴新建的全自动化产线,利用更高的硬件配置,更好的软件资源,配合客户推进更小纳米制程节点的产品研发。在12英寸产能方面,公司天津产线在完成前期的技术研发和认证的同时,已实现2万片/月量产,宜兴全自动生产线在2020年8月即将通线,年内可实现产能5-10万片/月,预计2021年实现产能15万片/月。 ? G12光伏硅片产能持续增加,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公司G12 产品将整个产业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平台,有望加速降低 LCOE(度电成本),达到行业降本增效。截至2020年上半年期末,公司单晶总产能已达到 45GW,预计 2020 年末总产能将达 52GW,其中 G12 产品的产能年底将达 19GW,未来三年新增的产能规划全部为 G12。至 2023 年,公司随着前期投入的机台改造,G12 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涵盖 G12 产品总产能将达到 85GW。同时,在天津地区实施的钻石线切割超薄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已开始投产,依托技术创新和智慧化工厂建设,劳动生产率提升到 3 倍以上,项目产能提升 2 倍以上,整体产能从原规划的 10GW有效提升至 25GW,工厂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单体产能最大的切片工厂。 ? TCL全力赋能中环,多方推动中环上坡加油。 根据TCL&中环新动能战略发布会讯息,TCL将全力赋能中环,协助中环上坡加油;(1)结合资本、品牌等资源助力中环;包括共用TCL金融产业平台,推动中环业务全球化,加快实现规模,规划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未来TCL将持续助力中环,加大资源投入,助力中环发展总投资额预计超60亿;包括高效叠瓦组件、G12大尺寸硅片、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三个主要方向;同时,TCL将成立天津的北方研发中心,在现有规划上加大天津投资,加快天津地区的业务发展;(2)结合高效管理模式和经验,加大商业产出效能;结合TCL高效的经营模式和产投联动能力,强化产品线,推动光伏与半导体两大产业;(3)结合双方的产销体系、研发能力,提升中环技术优势;TCL拥有全球在地化制造和销售体系;TCL制造体系与中环的供应商在北美、欧洲等地区高度重合;此外,中环在制造能制造、晶体生长的经验辅助TCL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新型显示技术突破;整合双方在智能制造的技术和经验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0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9.8亿元、270.8亿元、353.13亿元,同比增长30.1%、23.2%、30.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3亿元、20.23亿元、26.36亿元,同比增长73.0%、29.4%、30.3%,实现每股收益为0.56元/0.73元/0.9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半导体硅片行业竞争加剧;系统性风险等。 【中环股份相关深度跟踪研究】 1、20190930《半导体硅片领先企业,占据技术高点》 2、20200220《加码8/12英寸大硅片,提升半导体材料占比》 3、20200225《大硅片元年重拾增长,增发项目或将提速发展》 4、20200301《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硅片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5、20200310《工艺升级叠加国内扩产,国产大硅片蓄势待发》 6、20200311《半导材料第一蓝海,硅片融合工艺创新:大硅片行业深度报告》 7、20200328《半导体+光伏双驾马车,12英寸大硅片稳步推进》 8、20200428《一季度业绩稳定增长,12英寸硅片稳步推进》 9、20200513《半导硅片厚积薄发,特有赛道独树一帜》 10、20200520 图①-半导8英寸&光伏基础,12英寸升级潜力巨大 11、20200525 图②-12英寸半导硅片技术突破,产能稳步扩大 12、20200531 图③-12英寸光伏硅片稳步推进,引领技术升级 13、20200609 图④-硅片国产设备蓄势待发,产业链逐步完善 14、20200614 图⑤-硅片质量技术要求高,高门槛验证构成壁垒 15、20200617 图⑥-硅片&硅基化合物,大硅片仍是主流衬底 16、20200629 图⑦-半导硅片技术升级,12英寸轻掺向28nm推进 17、20200706《增发投入半导硅片项目,参与中芯战略认购》 18、20200713 图⑧-增资&混改助力,12英寸半导正片在路上 11、20200715《12英寸半导特色进入增量,28nm逻辑完成研发》 12、20200720《12英寸CIS&功率超低阻单晶,全球少数&中国唯一》 13、20200810《12英寸半导体硅片扩产通线,合作主流特色工艺客户》 华西电子【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报告】 1、芯时代之一_半导体重磅深度《新兴技术共振进口替代,迎来全产业链投资机会》 2、芯时代之二_深度纪要《国产芯投资机会暨权威专家电话会》 3、芯时代之三_深度纪要《半导体分析和投资策略电话会》 4、芯时代之四_市场首篇模拟IC深度《下游应用增量不断,模拟 IC加速发展》 5、芯时代之五_存储器深度《存储产业链战略升级,开启国产替代“芯”篇章》 6、芯时代之六_功率半导体深度《功率半导体处黄金赛道,迎进口替代良机》 7、芯时代之七_半导体材料深度《铸行业发展基石,迎进口替代契机》 8、芯时代之八_深度纪要《功率半导体重磅专家交流电话会》 9、芯时代之九_半导体设备深度《进口替代促景气度提升,设备长期发展明朗》 10、芯时代之十_3D/新器件《先进封装和新器件,续写集成电路新篇章》 11、芯时代之十一_IC载板和SLP《IC载板及SLP,集成提升的板级贡献》 12、芯时代之十二_智能处理器《人工智能助力,国产芯有望“换”道超车》 13、芯时代之十三_封测《先进封装大势所趋,国家战略助推成长》 14、芯时代之十四_大硅片《供需缺口持续,国产化蓄势待发》 15、芯时代之十五_化合物《下一代半导体材料,5G助力市场成长》 16、芯时代之十六_制造《国产替代加速,拉动全产业链发展》 17、芯时代之十七_北方华创《双结构化持建机遇,由大做强倍显张力》 18、芯时代之十八_斯达半导《铸IGBT功率基石,创多领域市场契机》 19、芯时代之十九_功率半导体深度②《产业链逐步成熟,功率器件迎黄金发展期》 20、芯时代之二十_汇顶科技《光电传感创新领跑,多维布局引领未来》 21、芯时代之二十一_华润微《功率半导专芯致志,特色工艺术业专攻》 22、芯时代之二十二_大硅片*重磅深度《半导材料第一蓝海,硅片融合工艺创新》 23、芯时代之二十三_卓胜微《适逢5G代际升级,创领射频主供平台》 24、芯时代之二十四_沪硅产业《硅片“芯”材蓄势待发,商用量产空间广阔》 25、芯时代之二十五_韦尔股份《光电传感稳创领先,系统方案展创宏图》 26、芯时代之二十六_中环股份《半导硅片厚积薄发,特有赛道独树一帜》 27、芯时代之二十七_射频芯片《射频芯片千亿空间,国产替代曙光乍现》 28、芯时代之二十八_中芯国际《代工龙头创领升级,产业联动芯火燎原》 29、芯时代之二十九_寒武纪《AI芯片国内龙头,高研发投入前景可期》 30、芯时代之三十_芯朋微《国产电源IC十年磨一剑,铸就国内升级替代》 31、芯时代之三十一_射频PA《射频PA革新不止,万物互联广袤无限》 32、芯时代之三十二_中微公司《国内半导刻蚀巨头,迈内生&外延平台化》 33、芯时代之三十三_芯原股份《国内IP龙头厂商,推动SiPaaS模式发展》 34、芯时代之三十四_模拟IC深度PPT《模拟IC黄金赛道,本土配套渐入佳境》 【华西电子团队】孙远峰/郑敏宏/王海维/王臣复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19080005 关注最新电子动态,前瞻行业投资趋势 欢迎点击上方“远峰电子”订阅 ①关注公众号,点击菜单“芯时代”获取《电子-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报告》 点击菜单“5G电子”获取《电子-5G电子*产业链系列深度报告》 点击菜单“更多深度”获取更多电子团队行业和公司深度报告 ②关注公众号,回复引号内关键字直接获取单篇深度报告 芯时代系列关键字索引:“全产业链”、“模拟IC”、“射频芯片”、“射频PA”、“存储器”、“功率半导体”、“材料”、“设备”、“大硅片”、“3D封装”、“IC载板”、“智能处理器”、“封测”、“化合物”、“制造”、“后摩尔时代”、“GPU”、“IGBT“、”eID” 5G电子系列关键字索引:“LCP”、“5G换机”、“天线滤波器”、“天线射频前端”、“增量分析”、“射频芯片“、“射频PA” 其他关键字索引:“消费电子”、“PCB”、“FPC”、“智能音箱”、“智能电表”、“汽车电子”、“AOI设备”、“OLED”、“安防”、“苹果创新”、“全面屏”、“无线充电”、“快速充电”、“生物识别”、“光学3D”、“LED应用”、“Mini LE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公司深度关键字索引:“韦尔股份”、“中环股份”、“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卓胜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华润微”、“信维通信”、“中芯国际”、“汇顶科技”、“欧菲光”、“深南电路”、”沪硅产业“、“芯朋微”、“寒武纪”、“芯原股份”、“东山精密”、“景旺电子”、“工业富联”、“太极实业”、“洲明科技”、“华微电子”、“深天马A”、“长盈精密”、“精测电子”、“中航光电” 行业和公司更多研究结果,请长按图片关注“远峰电子”公众号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孙远峰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19080005 证券研究报告:《技术&产能稳步推进,混改赋能中环上坡加油》 报告发布日期:2020年8月28日 分析师简介: 孙远峰: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近3年电子实业工作经验;2018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第3名),2017年新财富入围/水晶球上榜分析师,2016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第5名),2013~2015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团队核心成员。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