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盛量化 | 中证500估值低是否主要来源于周期?

国盛量化 | 中证500估值低是否主要来源于周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留富兵法】/ 发布时间:2021-11-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盛量化 | 中证500估值低是否主要来源于周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国盛金融工程团队 联系人:刘富兵/林志朋/梁思涵 当前中证500中周期板块的占比为48%,PE为16.5的较低水平,那么中证500估值低是否主要来源于周期? 中证500非周期板块从历史上看仍处于绝对估值较低水平。当前中证500非周期板块PE为25.7,处于自2014年来的14.1%分位数位置,当前非周期板块尽管估值不如周期板块低,但是仍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相对估值中证500仍占优势。我们计算了不同行业中证500与沪深300的PE之比以及所占历史的分位数,发现除TMT板块外,中证500的周期(分位数8.5%)、消费(分位数1.7%)、医药(分位数11.4%)、金融(分位数19.4%)、公用(12.1%)均处于历史上相对估值较低的水平。唯一估值较高的板块为TMT(分位数58.8%),然而其在中证500中权重仅为14.6%,对指数整体的估值抬升影响有限。 综合来看,当前中证500的周期与非周期板块均估值较低。中证500非周期绝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分行业板块中消费、医药、金融、公用也较沪深300更低。因此我们认为当前中证500的周期与非周期板块在估值维度上仍具有优势。 01 中证500估值低是否主要来源于周期? 我们在《2022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中通过测算得出未来中证500的估值修复能够带来14.8%的收益,而沪深300仅有4.9%的估值收益,说明当前时点中证500仍然处于估值较低的区间。中证500指数中周期板块占比为48%,并且当前中证500周期板块估值较低,PE为16.5,那么能不能说中证500当前估值低是由于其中的周期板块估值低呢? ①中证500非周期板块从历史上看仍处于绝对估值较低水平。从中证500的周期与非周期板块的历史PE序列来看,当前中证500非周期板块PE为25.7,处于自2014年来的14.1%分位数位置,说明当前非周期板块尽管估值不如周期板块低,但是仍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②相对估值中证500仍占优势。我们将沪深300与中证500分为周期、消费、医药、金融、TMT和公用6个板块,分别查看板块的相对估值与占比。由图表2至9可以发现以下现象: 除TMT板块外,中证500的其他板块估值相对于沪深300均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其中消费板块的相对估值在历史上处于1.7%的分位数位置; 尽管中证500的TMT板块估值较高,然而其在中证500中占比仅为14.6%,对指数整体的估值抬升影响有限。 结合以上现象我们认为:1)中证500的周期与非周期板块和自身历史相比均处于低估值水平;2)中证500的不同细分板块与沪深300相比,周期、消费、医药、金融、公用均处于相对低估值水平。因此当前中证500的周期与非周期板块在估值维度上仍具有优势。 投资者如果对报告具体细节感兴趣,欢迎阅读完整报告或者跟我们联系。 风险提示:以上结论均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的测算,如果未来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不排除模型失效的可能性。 大类资产定价系列: 20210904-可转债收益预测框架 20210814-A股收益预测框架 20200514-利率债收益预测框架 20191104-可转债的择时与择券 宏观经济量化系列: 20210210-中国经济领先指数 20190911-资产配置 vs 风险配置:打造一个系统化的宏观风险配置框架 20181120-系统化宏观视角下的资产分析框架 资产配置策论系列: 20200912-资产配置的四种范式 20200614-行业轮动的三个标尺 20190311-因子择时的三个标尺 20190225-风险溢价时钟下的攻守因子配置 资产配置思考系列: 1031-十一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1006-十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906-AIAE指标:美股估值接近历史大顶 0831-九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801-八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710-500强而300弱的背后逻辑 0701-七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616-结构脆弱性指标发出预警 0530-六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516-价值股本周确立趋势买点 0504-五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419-哪些行业进入了超配区间 0412-PPI同比上涨是否还能持续 0331-四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319-红利风格的本质:期限与利差 0304-为什么我们相对看好中证500 0228-三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0221-小盘股的困扰:高赔率与低胜率的矛盾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1年11月18日发布的报告《中证500估值低是否主要来源于周期?》,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林志朋 S0680518100004 linzhipeng@gszq.com 刘富兵 S0680518030007 liufubing@gszq.com 梁思涵 liangsih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工程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