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续推优质成长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跨年行情,续推优质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策略分析师 李立峰 SAC NO:S1120520090003 投资要点 一、海外市场:Taper正式落地,联储鸽派表态下风险资产上涨。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启动缩减购债,符合市场预期,预计缩减将在明年年中完成,并且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削减速度也会调整。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2022年6月加息,但若经济和就业复苏不及预期,加息时点也会相应延后。议息会议后鲍威尔对“通胀暂时性”和“加息时点”表述偏鸽派,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提振,美股三大股指纷纷上涨。 二、从外资和公募基金行为看,优质成长仍是资金增配的方向。企业三季报业绩显示科创板业绩增速引领全A,ROE提升明显;上游周期、高端制造行业三季报业绩高增,其中电气设备景气度进一步提升。1)从公募基金行为看,三季度基金高配“成长”,增配新能源上下游,主要集中在锂电、光伏设备、储能设备等细分领域。2)从外资行为看,今年以来陆股通资金持续增配电气设备、计算机、化工等高景气行业。当前陆股通第一大重仓行业为电气设备行业,截至10月,陆股通持仓占比达14.03%,超配比例达6.6%;8至10月,陆股通资金流入第一大行业均为电气设备行业,10月陆股通资金净流入电气设备的资金约109亿元。 三、“碳中和”路线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当前双碳政策处于蜜月期,双碳“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各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出台,构建双碳工作的“四梁八柱”。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链将是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碳中和”路线下的主题投资有望扩散。 四、投资策略:跨年行情,亦是优质成长股的行情。当前A股处于“经济稳增长压力显现+逆周期、跨周期政策待发力+企业业绩真空期”的阶段。随着各地保供稳价,“胀”的压力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缓解,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在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下,四季度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充裕,而不是跟随美联储收水而转向,这也为A股“跨年行情”奠定基调。风格上,优质成长是外资和机构资金增配的方向,亦是中长期配置主线。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锂电、光伏、储能、风电等板块,后市或反复活跃,可重点关注。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建议“优质成长”优先,兼顾“低估值”: 1)受益于“双碳”政策、行业景气度高的优质成长板块,如“新能源、新能车”等; 2)需提防年内低估值板块逆袭、补涨的机会,重点关注“银行”等低估值板块。 主题投资关注“碳中和内涵拓展、军工、数字经济、元宇宙”等。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中美博弈加剧等。 目 / 录 正文 01海外市场:Taper正式落地,联储鸽派表态下风险资产上涨 本周全球股指多数上涨,美国三大股指收盘价再创新高,A股走势较独立。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本周涨幅分别为:+3.05%、+2.00%、+1.42%,三大股指续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方面,恒生指数本周下跌2.00%,上证指数下跌1.57%,深证成指上涨0.08%。商品方面,黄金本周上涨2.02%,LME铝本周跌5.95%,原油价格调整,NYMEX轻质原油、ICE布油本周分别下跌2.87%、2.17%。 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启动Taper,联储鸽派表态下风险资产上涨。1)北京时间11月4日,美联储公布 11 月 FOMC 会议声明,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 0%-0.25%不变,同时自11 月起每月减少购债 150 亿美元,其中包括 100 亿美元国债和 50 亿美元MBS,预计在明年年中缩减完成,与市场预期相符合。对于后续节奏,委员会表示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削减速度也会调整。2)关于通胀表述,尽管美国通胀持续位于高位,但美联储官员仍维持“暂时性通胀”的观点,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高通胀预计将持续,可能会在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下降。3)关于加息,鲍威尔继续强调:缩减购债的时机对加息没有直接信号意义,待就业市场进一步恢复后才会考虑加息。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2022年6月加息,但若经济和就业复苏不及预期,加息时点也会相应延后。整体上,美联储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削减购债符合市场预期,对“通胀暂时性”和“加息时点”的鸽派表述提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美股三大股指纷纷上涨。 对于中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更具备独立性,不会跟随美联储选择收紧。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主要来自煤炭及下游链条的价格攀升,伴随各地“保供”和发改委管控,“胀”的压力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缓解;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下,四季度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充裕。 02从外资和公募基金行为看,优质成长仍是资金增配的方向 企业三季报业绩显示全A盈利增速走弱,但结构上仍有亮点。1)科创板业绩增速引领全A,ROE提升明显。三季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5.17%、11.73%、67.20%,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8.00%、15.08%、59.28%。2)上游周期、高端制造行业三季报业绩高增,电气设备景气度进一步提升。中游制造行业整体盈利维持较高的增长,前三季度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国防军工、轻工制造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1.21%、27.86%、7.74%、44.76%,相比2019年同期实现80.04%、55.26%、46.22%、45.16%的增长。其中,电气设备景气度进一步提升,盈利环比增速达36.88%。 从公募基金行为看,三季度基金高配“成长”,并对新能源上下游增配明显。1)Q3公募对成长(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和电气设备)配置比例继续上升,当前对成长板块配比位于历史中位水平之上。2)从动态增减看,三季度公募基金集中配置新能源产业链。增持方面,Q3基金增持比例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化工、电气设备、房地产、非银金融、军工”,增持比例分别为+1.78%、+1.70%、+1.22%、+0.58%、+0.50%、+0.41%,主要集中在锂电、光伏设备、储能设备等细分领域。 从外资行为看,今年以来陆股通资金持续增配电气设备、计算机、化工等高景气行业。1)从外资持仓占比及超低配看,电气设备行业为陆股通第一大重仓行业,10月份,陆股通对电气设备行业的持仓占比为14.03%,超配比例达6.6%;2)从资金流向看,8至10月,陆股通资金流入第一大行业均为电气设备行业,其中10月份陆股通资金净流入电气设备行业约109亿元。 03碳中和路线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当前双碳政策处于蜜月期,双碳“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各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出台,“碳中和”路线下的主题投资有望扩散。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即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即“N”中的第一个文件。“N”还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 《意见》与《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意见》从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路线图:1)主要目标: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意见提出,到2025/2030/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20%左右/25%左右/80%以上;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2)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双碳主要目标,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调全民参与; 分领域和分行业实施方案来看:3)工业领域,深度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两高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能源方面,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5)交运领域,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新能车、加快交通运输电动化转型;6)城乡建设领域,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推进低碳供暖等; “双碳”保障措施方面:7)科技领域,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实现风电、光伏友好并网,加快新兴储能、氢能、新材料、碳捕集等技术研发;8)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9)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10)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11)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 04投资策略:跨年行情,亦是优质成长股的行情 当前A股处于“经济稳增长压力显现+逆周期、跨周期政策待发力+企业业绩真空期”的阶段。随着各地保供稳价,“胀”的压力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缓解,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在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下,四季度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充裕,而不是跟随美联储收水而转向,这也为A股“跨年行情”奠定基调。风格上,优质成长是外资和机构资金增配的方向,亦是中长期配置主线。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锂电、光伏、储能、风电等板块,后市或反复活跃,可重点关注。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建议“优质成长”优先,兼顾“低估值”:1)受益于“双碳”政策、行业景气度高的优质成长板块,如“新能源、新能车”等;2)需提防年内低估值板块逆袭、补涨的机会,重点关注“银行”等低估值板块。主题投资关注“碳中和内涵拓展、军工、数字经济、元宇宙”等。 05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中美博弈加剧等。 ■ 华西证券免责声明: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签约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经由其他渠道转发收到本报告而直接视其为本公司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员认为的已经公开的资料或者研究人员的实地调研资料,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以及推测仅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且这种判断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据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需自行关注相应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仅提供给签约客户参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绝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做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均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的特殊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能作为客户进行客户买卖、认购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证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其他关联方均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损失负有任何责任。投资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均是独立行为,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及其他关联方无关。 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离墙制度、跨墙制度来规范管理跨部门、跨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务请投资者注意,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华西证券微服务, 信息订阅/业务咨询/最新活动/在线客服 一手掌握~ ↓↓↓ 华西证券微服务 华西证券官方客户服务公众号,受理您的业务咨询,信息查询,营业部网点查询、软件下载,产品介绍,为您提供7×24小时贴身服务。 5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策略分析师 李立峰 SAC NO:S1120520090003 投资要点 一、海外市场:Taper正式落地,联储鸽派表态下风险资产上涨。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启动缩减购债,符合市场预期,预计缩减将在明年年中完成,并且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削减速度也会调整。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2022年6月加息,但若经济和就业复苏不及预期,加息时点也会相应延后。议息会议后鲍威尔对“通胀暂时性”和“加息时点”表述偏鸽派,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提振,美股三大股指纷纷上涨。 二、从外资和公募基金行为看,优质成长仍是资金增配的方向。企业三季报业绩显示科创板业绩增速引领全A,ROE提升明显;上游周期、高端制造行业三季报业绩高增,其中电气设备景气度进一步提升。1)从公募基金行为看,三季度基金高配“成长”,增配新能源上下游,主要集中在锂电、光伏设备、储能设备等细分领域。2)从外资行为看,今年以来陆股通资金持续增配电气设备、计算机、化工等高景气行业。当前陆股通第一大重仓行业为电气设备行业,截至10月,陆股通持仓占比达14.03%,超配比例达6.6%;8至10月,陆股通资金流入第一大行业均为电气设备行业,10月陆股通资金净流入电气设备的资金约109亿元。 三、“碳中和”路线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当前双碳政策处于蜜月期,双碳“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各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出台,构建双碳工作的“四梁八柱”。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链将是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碳中和”路线下的主题投资有望扩散。 四、投资策略:跨年行情,亦是优质成长股的行情。当前A股处于“经济稳增长压力显现+逆周期、跨周期政策待发力+企业业绩真空期”的阶段。随着各地保供稳价,“胀”的压力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缓解,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在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下,四季度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充裕,而不是跟随美联储收水而转向,这也为A股“跨年行情”奠定基调。风格上,优质成长是外资和机构资金增配的方向,亦是中长期配置主线。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锂电、光伏、储能、风电等板块,后市或反复活跃,可重点关注。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建议“优质成长”优先,兼顾“低估值”: 1)受益于“双碳”政策、行业景气度高的优质成长板块,如“新能源、新能车”等; 2)需提防年内低估值板块逆袭、补涨的机会,重点关注“银行”等低估值板块。 主题投资关注“碳中和内涵拓展、军工、数字经济、元宇宙”等。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中美博弈加剧等。 目 / 录 正文 01海外市场:Taper正式落地,联储鸽派表态下风险资产上涨 本周全球股指多数上涨,美国三大股指收盘价再创新高,A股走势较独立。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本周涨幅分别为:+3.05%、+2.00%、+1.42%,三大股指续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方面,恒生指数本周下跌2.00%,上证指数下跌1.57%,深证成指上涨0.08%。商品方面,黄金本周上涨2.02%,LME铝本周跌5.95%,原油价格调整,NYMEX轻质原油、ICE布油本周分别下跌2.87%、2.17%。 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启动Taper,联储鸽派表态下风险资产上涨。1)北京时间11月4日,美联储公布 11 月 FOMC 会议声明,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 0%-0.25%不变,同时自11 月起每月减少购债 150 亿美元,其中包括 100 亿美元国债和 50 亿美元MBS,预计在明年年中缩减完成,与市场预期相符合。对于后续节奏,委员会表示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削减速度也会调整。2)关于通胀表述,尽管美国通胀持续位于高位,但美联储官员仍维持“暂时性通胀”的观点,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高通胀预计将持续,可能会在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下降。3)关于加息,鲍威尔继续强调:缩减购债的时机对加息没有直接信号意义,待就业市场进一步恢复后才会考虑加息。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2022年6月加息,但若经济和就业复苏不及预期,加息时点也会相应延后。整体上,美联储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削减购债符合市场预期,对“通胀暂时性”和“加息时点”的鸽派表述提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美股三大股指纷纷上涨。 对于中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更具备独立性,不会跟随美联储选择收紧。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主要来自煤炭及下游链条的价格攀升,伴随各地“保供”和发改委管控,“胀”的压力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缓解;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下,四季度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充裕。 02从外资和公募基金行为看,优质成长仍是资金增配的方向 企业三季报业绩显示全A盈利增速走弱,但结构上仍有亮点。1)科创板业绩增速引领全A,ROE提升明显。三季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5.17%、11.73%、67.20%,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8.00%、15.08%、59.28%。2)上游周期、高端制造行业三季报业绩高增,电气设备景气度进一步提升。中游制造行业整体盈利维持较高的增长,前三季度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国防军工、轻工制造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1.21%、27.86%、7.74%、44.76%,相比2019年同期实现80.04%、55.26%、46.22%、45.16%的增长。其中,电气设备景气度进一步提升,盈利环比增速达36.88%。 从公募基金行为看,三季度基金高配“成长”,并对新能源上下游增配明显。1)Q3公募对成长(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和电气设备)配置比例继续上升,当前对成长板块配比位于历史中位水平之上。2)从动态增减看,三季度公募基金集中配置新能源产业链。增持方面,Q3基金增持比例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化工、电气设备、房地产、非银金融、军工”,增持比例分别为+1.78%、+1.70%、+1.22%、+0.58%、+0.50%、+0.41%,主要集中在锂电、光伏设备、储能设备等细分领域。 从外资行为看,今年以来陆股通资金持续增配电气设备、计算机、化工等高景气行业。1)从外资持仓占比及超低配看,电气设备行业为陆股通第一大重仓行业,10月份,陆股通对电气设备行业的持仓占比为14.03%,超配比例达6.6%;2)从资金流向看,8至10月,陆股通资金流入第一大行业均为电气设备行业,其中10月份陆股通资金净流入电气设备行业约109亿元。 03碳中和路线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当前双碳政策处于蜜月期,双碳“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各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出台,“碳中和”路线下的主题投资有望扩散。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即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即“N”中的第一个文件。“N”还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 《意见》与《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意见》从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路线图:1)主要目标: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意见提出,到2025/2030/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20%左右/25%左右/80%以上;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2)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双碳主要目标,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调全民参与; 分领域和分行业实施方案来看:3)工业领域,深度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两高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能源方面,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5)交运领域,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新能车、加快交通运输电动化转型;6)城乡建设领域,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推进低碳供暖等; “双碳”保障措施方面:7)科技领域,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实现风电、光伏友好并网,加快新兴储能、氢能、新材料、碳捕集等技术研发;8)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9)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10)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11)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 04投资策略:跨年行情,亦是优质成长股的行情 当前A股处于“经济稳增长压力显现+逆周期、跨周期政策待发力+企业业绩真空期”的阶段。随着各地保供稳价,“胀”的压力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缓解,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在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下,四季度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充裕,而不是跟随美联储收水而转向,这也为A股“跨年行情”奠定基调。风格上,优质成长是外资和机构资金增配的方向,亦是中长期配置主线。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锂电、光伏、储能、风电等板块,后市或反复活跃,可重点关注。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建议“优质成长”优先,兼顾“低估值”:1)受益于“双碳”政策、行业景气度高的优质成长板块,如“新能源、新能车”等;2)需提防年内低估值板块逆袭、补涨的机会,重点关注“银行”等低估值板块。主题投资关注“碳中和内涵拓展、军工、数字经济、元宇宙”等。 05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中美博弈加剧等。 ■ 华西证券免责声明: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签约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经由其他渠道转发收到本报告而直接视其为本公司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员认为的已经公开的资料或者研究人员的实地调研资料,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以及推测仅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且这种判断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据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需自行关注相应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仅提供给签约客户参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绝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做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均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的特殊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能作为客户进行客户买卖、认购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证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其他关联方均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损失负有任何责任。投资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均是独立行为,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及其他关联方无关。 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离墙制度、跨墙制度来规范管理跨部门、跨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务请投资者注意,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华西证券微服务, 信息订阅/业务咨询/最新活动/在线客服 一手掌握~ ↓↓↓ 华西证券微服务 华西证券官方客户服务公众号,受理您的业务咨询,信息查询,营业部网点查询、软件下载,产品介绍,为您提供7×24小时贴身服务。 5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