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Taper靴子落地,加息靴子抬起|宏观+交运+电子(20211105)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Taper靴子落地,加息靴子抬起|宏观+交运+电子(20211105)》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1105.mp3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3:01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1/11/04 一、11月FOMC会议主要内容: 1、政策决议:此次议息会议如期启动Taper,计划于11月开始每月减少150亿美元购债规模(国债100亿美元、MBS50亿美元)。与2014年美联储taper持续10个月的节奏基本一致,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每月缩债200亿美元。 2、会议声明: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委员会会调整taper节奏。这一表述一方面为美联储加速Taper留出政策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提前加息留有余地,因为美联储加息大概率在Taper完成后,Taper提前则加息也可提前。 3、新闻发布会:继续压低市场加息预期,一则当前充分就业目标尚未完成,二则通胀上涨随着供给修复可能回落,且工资-通胀螺旋上涨尚未发生,发布会后市场对2022年12月的加息预期回落,而此前声明发布后加息预期走高。 4、市场即期影响:符合预期的Taper,与对通胀预期的压低,资产价格对本次会议解读为“面鹰里鸽”。美元指数下跌、COMEX黄金上涨、美股全线上涨,唯一背离的是美债收益率上行,或与声明发布后加息预期略有走高有关,发布后后加息预期虽回落但美债横在高位。 二、资产如何定价加息?——“以为”的更重要 Taper如期落地后,目前联邦基金期货隐含2022年加息2次,而美联储在11月FOMC会议中仍表示加息还很远。回顾上一轮FED加息周期,2016与2018年,年初联邦基金期货定价的全年加息预期分别出现了大幅高估/低估(2016年实际加息次数少于预期,2018年实际加息次数多于预期),并导致资产价格与年初预估的走势完全背道而驰。那么,站在加息预期高企VS 美联储表态偏鸽的当下,未来美联储会引导加息预期如期落地,还是最终不及预期,重演2016或2018年的资产价格走势,更多将取决于美联储“以为”的加息与市场“以为”的加息如何博弈。 1、加息预期走高是否一定会加息?不一定。在金融危机后的加息周期中,市场预期曾两度出错。2016年高估加息幅度,年初预期全年加息2次,实际加息1次。2018年低估加息幅度,年初预期全年加息2次,实际加息4次。 2、资产价格如何演绎?2016 vs 2018。2016年加息不及预期:黄金上涨、10Y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偏弱;2018年加息超出预期:黄金下跌、10Y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上涨。由此可见,加息预期是否如期兑现对资产价格的意义更大。 3、当前对2022年加息预期有多高?——仍有分歧。尽管目前联邦基金期货利率隐含的加息预期为2022年加息2次,但Bloomberg对49位经济学家的调查则显示首次加息预期仍在2022年上半年。而回顾2016年的加息预期落空年,年初纽约联储调查一级交易商与市场参与者(如共同基金)的结果显示,他们同样预期2016年全年加息2次,与联邦基金期货隐含加息预期一致,即当时的加息预期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资产价格隐含预期与经济学家预期相同)。加息预期的一致性越高,也导致了此后预期反转对资产的冲击越大。目前,2022年加息的一致预期尚需观察(如纽约联储对一级交易商与市场参与者的11月调研结果尚未发布),未来一致预期是否能收敛至2022年加息2次,以及2022年是否如期落地,对2022年资产价格的影响将更大。 4、美联储对加息的预期指引或是修正市场加息预期的关键。如果仅考虑美联储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美联储明年加息具有其必要性:根据亚特兰大联储测算,美联储设置的平均通胀目标2%的水平已经实现;根据CBO对潜在产出的测算,若2022年GDP同比+4%,则产出缺口可回正。在这一环境下美联储尚未释放加息的前瞻指引,未来美联储合适提供加息的前瞻指引、加息预期如何演化,更多取决于市场“以为”的加息与美联储“以为”的加息之间的博弈。 风险提示:美联储Taper加速、加息预期大幅走高。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Taper靴子落地,加息靴子抬起——11月FOMC会议点评》 华创交运 2021/11/04 各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属净利:圆通(8.87亿,-26.8%)>韵达(7.06亿,-17.4%)>顺丰(3.33亿,-93.5%)>申通(-3.12亿)。Q3扣非归属净利:顺丰(8.10亿,-51.2%)>韵达(3.15亿,+6.7%)>圆通(2.92亿,-6.9%)>申通(-1.44,-73.7%)。Q3同比看:韵达扣非利润同比增长6.7%,为2019Q4以来实现扣非净利同比首次回正(公司Q3确认其他收益2.79亿,20Q3为0.14亿),圆通利润同比下降6.9%,降幅显著缩小,申通扣非亏损1.44亿,亏损有所扩大。环比看:韵达、圆通环比Q2增加,顺丰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提升,申通环比扩大亏损幅度。 单票分析:21Q3单票价格同比降幅继续缩。1)21Q3韵达、圆通、申通单票价格分别为2.08、2.15、2.01元,同比降幅分别大幅缩窄至-0.8%、-0.2%、-5.7%,环比看,韵达、圆通Q3单票价格环比分别提升0.06、0.01元,顺丰单票价格环比提升0.75元,申通下降0.08元。其中9月全网派费上调0.1元后,行业单票环比提升4.4%,圆通环比提升7%(0.15元),韵达环比提升4.4%(0.09元),申通环比提升8.2%(0.16元)。2)Q3单票扣非净利:顺丰(0.31元,-62%)>圆通(0.069元,-26%)>韵达(0.067元,-9%)>申通(-0.051元,-50%)。韵达、圆通Q3单票扣非利润环比Q2分别提升0.022、0.009元,申通环比单票亏损有所扩大。 资产端看:1)固定资产角度,截止21年9月底,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分别为394、148、133、59亿,同比分别增长58.5%、48.4%、40.6%、28.7%,顺丰PP&E环比21年H1分增长34.7%,韵达、圆通、申通环比21年H1分别小幅增长11.7%、8.1%、3.0%。2)资本开支层面,同比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Q3年顺丰、韵达、圆通、申通资本开支分别为47.6、25.5、18.2及5.1亿元,顺丰同比39%、韵达同比40.5%,圆通同比增长4.6%,申通同比下降55.2%。环比来看顺丰、申通资本开支环比Q2分别下降8.9%、4.0%,韵达、圆通资本开支环比Q2分别增长53.1%、37.9%。 从公司亮点看:1)顺丰控股:拐点确立,趋势明确,强调目前正处于市值修复战略机遇期。2)圆通速递:公司改善仍或被市场低估。 行业展望:1)从价格战维度看:a)我们预计中短期看,价格战明确放缓:一方面是基于监管引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价格战发起者(新进入者、落后者、龙头)在博弈中达不到价格手段的目的,当前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阶段。b)长期看,行业真正结束恶性价格竞争还是要回归格局的真正优化,均衡之路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行业整合,龙头玩家减少;其二是电商格局均衡带来电商+快递的格局均衡。极兔收购百世中国快递业务,对于国内电商快递而言,是行业整合的重要事件,交易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而此后也是极兔整合能力考验的开始。在过渡及整合期内,预计对行业而言会相对平稳。2)从行业中长期发展机遇看:差异化服务分层会带来电商快递发展新机遇。 投资建议:继续强推顺丰,公司属于能够提供差异化品质服务的稀缺快递服务商,至少其电商标快产品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推荐A股通达系中圆通与韵达,尤其我们认为圆通速递的改善或被市场低估。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价格战明显扩大。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交运】快递行业2021年三季报综述:龙头公司Q3单票净利环比普遍提升,顺丰拐点确立、趋势明确,圆通改善仍或被低估》 华创电子 2021/11/04 事项: 公司11月3日发布公告,就收购得尔塔100%股权及相关经营性资产的进展进行说明:1)公司已完成设备搬迁与采购、生产场地整合、研发团队扩充和生产团队组建等工作;2)公司从江西晶润购买的经营性资产已完成设备调试,试产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并实现产出,产出样品已按客户要求送达,现处于验证阶段;3)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量产工作。 评论: 得尔塔整合顺利,公司积极筹备面向特定客户的量产工作。1)21M2公司发布相关公告,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的相关业务资产,具体对象包括得尔塔公司100%股权以及江西晶润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的设备。2)21M6,交易各方完成本次交易的交割和付款手续。3)截至此次公告的11月3日,公司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量产工作。得尔塔相关资产整合顺利,有望为公司打开摄像头模组业务这一全新赛道。 ODM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切入一流客户供应链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ODM业绩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而短期承压。随着上游原材料涨价趋势放缓,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公司持续引领ODM行业变革:继对镜头模组厂商得尔塔的收购后,公司或有望进一步拓展在特定客户的业务领域(据《中国证券报》)。与特定大客户的合作,一方面直接增厚了公司的业绩规模,有望带来ODM盈利能力的改善,另一方面则纵向实现半导体器件-模组-整机的垂直一体化,横向贯通两大消费电子阵营,加速公司从服务型向产品型公司的转变。 下游新能源车需求旺盛,产能扩张&产品升级充分把握时代趋势。碳中和与万物互联趋势下,以电动汽车、AIoT为代表的新产品加速渗透,带动对上游半导体的强劲需求。面对高昂景气,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资本开支有望达18.4亿元。在产能端,公司积极扩张安世原有产能,并收购Newport来增加产能。此外,临港12寸晶圆项目也已全面开工建设,将成为支撑公司半导体产能扩充的重要来源。在产品端,公司计划2021年在半导体研发上投入9.4亿元,加强中高压MOSFET、SiC/GaN以及模拟产品的研发。产能扩张和车规级工艺能力的充分融合,将助力公司抓住新能源车和AIoT的机遇。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闻泰科技通过“内生+外延”增长,成长为我国最大的ODM厂商和功率器件厂商,并有望在客户结构方面取得新突破。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的预测为30.20/45.30/61.28亿元,对应EPS为2.43/3.64/4.92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谈判反复,引发不确定性;5G、汽车电子、物联网等新兴领域进展不及预期;新冠疫情海外蔓延。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电子】闻泰科技(600745)重大事项点评:得尔塔整合顺利,ODM+半导体战略稳步推进》 总量研究 【华创固收】taper如期落地,加息进程仍未明确——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点评 【华创大类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快评2021年第45期—坚持通胀立场, 淡化加息预期—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公司研究 【华创商社】中青旅(600138)2021年三季报点评:疫情反复,景区恢复受阻 【华创交运】招商公路(001965)2021年三季报点评:Q3归母净利同比-13%至12.9亿,短期疫情扰动不改公路全产业生态圈稳步成长 【华创电新】长远锂科(688779)2021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步提升,扩产进展顺利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1105.mp3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3:01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1/11/04 一、11月FOMC会议主要内容: 1、政策决议:此次议息会议如期启动Taper,计划于11月开始每月减少150亿美元购债规模(国债100亿美元、MBS50亿美元)。与2014年美联储taper持续10个月的节奏基本一致,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每月缩债200亿美元。 2、会议声明:如果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委员会会调整taper节奏。这一表述一方面为美联储加速Taper留出政策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提前加息留有余地,因为美联储加息大概率在Taper完成后,Taper提前则加息也可提前。 3、新闻发布会:继续压低市场加息预期,一则当前充分就业目标尚未完成,二则通胀上涨随着供给修复可能回落,且工资-通胀螺旋上涨尚未发生,发布会后市场对2022年12月的加息预期回落,而此前声明发布后加息预期走高。 4、市场即期影响:符合预期的Taper,与对通胀预期的压低,资产价格对本次会议解读为“面鹰里鸽”。美元指数下跌、COMEX黄金上涨、美股全线上涨,唯一背离的是美债收益率上行,或与声明发布后加息预期略有走高有关,发布后后加息预期虽回落但美债横在高位。 二、资产如何定价加息?——“以为”的更重要 Taper如期落地后,目前联邦基金期货隐含2022年加息2次,而美联储在11月FOMC会议中仍表示加息还很远。回顾上一轮FED加息周期,2016与2018年,年初联邦基金期货定价的全年加息预期分别出现了大幅高估/低估(2016年实际加息次数少于预期,2018年实际加息次数多于预期),并导致资产价格与年初预估的走势完全背道而驰。那么,站在加息预期高企VS 美联储表态偏鸽的当下,未来美联储会引导加息预期如期落地,还是最终不及预期,重演2016或2018年的资产价格走势,更多将取决于美联储“以为”的加息与市场“以为”的加息如何博弈。 1、加息预期走高是否一定会加息?不一定。在金融危机后的加息周期中,市场预期曾两度出错。2016年高估加息幅度,年初预期全年加息2次,实际加息1次。2018年低估加息幅度,年初预期全年加息2次,实际加息4次。 2、资产价格如何演绎?2016 vs 2018。2016年加息不及预期:黄金上涨、10Y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偏弱;2018年加息超出预期:黄金下跌、10Y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上涨。由此可见,加息预期是否如期兑现对资产价格的意义更大。 3、当前对2022年加息预期有多高?——仍有分歧。尽管目前联邦基金期货利率隐含的加息预期为2022年加息2次,但Bloomberg对49位经济学家的调查则显示首次加息预期仍在2022年上半年。而回顾2016年的加息预期落空年,年初纽约联储调查一级交易商与市场参与者(如共同基金)的结果显示,他们同样预期2016年全年加息2次,与联邦基金期货隐含加息预期一致,即当时的加息预期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资产价格隐含预期与经济学家预期相同)。加息预期的一致性越高,也导致了此后预期反转对资产的冲击越大。目前,2022年加息的一致预期尚需观察(如纽约联储对一级交易商与市场参与者的11月调研结果尚未发布),未来一致预期是否能收敛至2022年加息2次,以及2022年是否如期落地,对2022年资产价格的影响将更大。 4、美联储对加息的预期指引或是修正市场加息预期的关键。如果仅考虑美联储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美联储明年加息具有其必要性:根据亚特兰大联储测算,美联储设置的平均通胀目标2%的水平已经实现;根据CBO对潜在产出的测算,若2022年GDP同比+4%,则产出缺口可回正。在这一环境下美联储尚未释放加息的前瞻指引,未来美联储合适提供加息的前瞻指引、加息预期如何演化,更多取决于市场“以为”的加息与美联储“以为”的加息之间的博弈。 风险提示:美联储Taper加速、加息预期大幅走高。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Taper靴子落地,加息靴子抬起——11月FOMC会议点评》 华创交运 2021/11/04 各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属净利:圆通(8.87亿,-26.8%)>韵达(7.06亿,-17.4%)>顺丰(3.33亿,-93.5%)>申通(-3.12亿)。Q3扣非归属净利:顺丰(8.10亿,-51.2%)>韵达(3.15亿,+6.7%)>圆通(2.92亿,-6.9%)>申通(-1.44,-73.7%)。Q3同比看:韵达扣非利润同比增长6.7%,为2019Q4以来实现扣非净利同比首次回正(公司Q3确认其他收益2.79亿,20Q3为0.14亿),圆通利润同比下降6.9%,降幅显著缩小,申通扣非亏损1.44亿,亏损有所扩大。环比看:韵达、圆通环比Q2增加,顺丰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提升,申通环比扩大亏损幅度。 单票分析:21Q3单票价格同比降幅继续缩。1)21Q3韵达、圆通、申通单票价格分别为2.08、2.15、2.01元,同比降幅分别大幅缩窄至-0.8%、-0.2%、-5.7%,环比看,韵达、圆通Q3单票价格环比分别提升0.06、0.01元,顺丰单票价格环比提升0.75元,申通下降0.08元。其中9月全网派费上调0.1元后,行业单票环比提升4.4%,圆通环比提升7%(0.15元),韵达环比提升4.4%(0.09元),申通环比提升8.2%(0.16元)。2)Q3单票扣非净利:顺丰(0.31元,-62%)>圆通(0.069元,-26%)>韵达(0.067元,-9%)>申通(-0.051元,-50%)。韵达、圆通Q3单票扣非利润环比Q2分别提升0.022、0.009元,申通环比单票亏损有所扩大。 资产端看:1)固定资产角度,截止21年9月底,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分别为394、148、133、59亿,同比分别增长58.5%、48.4%、40.6%、28.7%,顺丰PP&E环比21年H1分增长34.7%,韵达、圆通、申通环比21年H1分别小幅增长11.7%、8.1%、3.0%。2)资本开支层面,同比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Q3年顺丰、韵达、圆通、申通资本开支分别为47.6、25.5、18.2及5.1亿元,顺丰同比39%、韵达同比40.5%,圆通同比增长4.6%,申通同比下降55.2%。环比来看顺丰、申通资本开支环比Q2分别下降8.9%、4.0%,韵达、圆通资本开支环比Q2分别增长53.1%、37.9%。 从公司亮点看:1)顺丰控股:拐点确立,趋势明确,强调目前正处于市值修复战略机遇期。2)圆通速递:公司改善仍或被市场低估。 行业展望:1)从价格战维度看:a)我们预计中短期看,价格战明确放缓:一方面是基于监管引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价格战发起者(新进入者、落后者、龙头)在博弈中达不到价格手段的目的,当前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阶段。b)长期看,行业真正结束恶性价格竞争还是要回归格局的真正优化,均衡之路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行业整合,龙头玩家减少;其二是电商格局均衡带来电商+快递的格局均衡。极兔收购百世中国快递业务,对于国内电商快递而言,是行业整合的重要事件,交易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而此后也是极兔整合能力考验的开始。在过渡及整合期内,预计对行业而言会相对平稳。2)从行业中长期发展机遇看:差异化服务分层会带来电商快递发展新机遇。 投资建议:继续强推顺丰,公司属于能够提供差异化品质服务的稀缺快递服务商,至少其电商标快产品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推荐A股通达系中圆通与韵达,尤其我们认为圆通速递的改善或被市场低估。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价格战明显扩大。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交运】快递行业2021年三季报综述:龙头公司Q3单票净利环比普遍提升,顺丰拐点确立、趋势明确,圆通改善仍或被低估》 华创电子 2021/11/04 事项: 公司11月3日发布公告,就收购得尔塔100%股权及相关经营性资产的进展进行说明:1)公司已完成设备搬迁与采购、生产场地整合、研发团队扩充和生产团队组建等工作;2)公司从江西晶润购买的经营性资产已完成设备调试,试产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并实现产出,产出样品已按客户要求送达,现处于验证阶段;3)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量产工作。 评论: 得尔塔整合顺利,公司积极筹备面向特定客户的量产工作。1)21M2公司发布相关公告,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的相关业务资产,具体对象包括得尔塔公司100%股权以及江西晶润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的设备。2)21M6,交易各方完成本次交易的交割和付款手续。3)截至此次公告的11月3日,公司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量产工作。得尔塔相关资产整合顺利,有望为公司打开摄像头模组业务这一全新赛道。 ODM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切入一流客户供应链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ODM业绩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而短期承压。随着上游原材料涨价趋势放缓,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公司持续引领ODM行业变革:继对镜头模组厂商得尔塔的收购后,公司或有望进一步拓展在特定客户的业务领域(据《中国证券报》)。与特定大客户的合作,一方面直接增厚了公司的业绩规模,有望带来ODM盈利能力的改善,另一方面则纵向实现半导体器件-模组-整机的垂直一体化,横向贯通两大消费电子阵营,加速公司从服务型向产品型公司的转变。 下游新能源车需求旺盛,产能扩张&产品升级充分把握时代趋势。碳中和与万物互联趋势下,以电动汽车、AIoT为代表的新产品加速渗透,带动对上游半导体的强劲需求。面对高昂景气,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资本开支有望达18.4亿元。在产能端,公司积极扩张安世原有产能,并收购Newport来增加产能。此外,临港12寸晶圆项目也已全面开工建设,将成为支撑公司半导体产能扩充的重要来源。在产品端,公司计划2021年在半导体研发上投入9.4亿元,加强中高压MOSFET、SiC/GaN以及模拟产品的研发。产能扩张和车规级工艺能力的充分融合,将助力公司抓住新能源车和AIoT的机遇。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闻泰科技通过“内生+外延”增长,成长为我国最大的ODM厂商和功率器件厂商,并有望在客户结构方面取得新突破。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的预测为30.20/45.30/61.28亿元,对应EPS为2.43/3.64/4.92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谈判反复,引发不确定性;5G、汽车电子、物联网等新兴领域进展不及预期;新冠疫情海外蔓延。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电子】闻泰科技(600745)重大事项点评:得尔塔整合顺利,ODM+半导体战略稳步推进》 总量研究 【华创固收】taper如期落地,加息进程仍未明确——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点评 【华创大类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快评2021年第45期—坚持通胀立场, 淡化加息预期—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公司研究 【华创商社】中青旅(600138)2021年三季报点评:疫情反复,景区恢复受阻 【华创交运】招商公路(001965)2021年三季报点评:Q3归母净利同比-13%至12.9亿,短期疫情扰动不改公路全产业生态圈稳步成长 【华创电新】长远锂科(688779)2021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步提升,扩产进展顺利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