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估值到底有多重要?

估值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微信公众号【信达证券】/ 发布时间:2020-08-2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估值到底有多重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普通投资者不能回避估值 一提起估值及其各种方法,普通投资者可能都会觉得这个太专业,学不来,似乎也不适用。普通投资者或者说散户习惯遵循的理念一般都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但实际上,这种“打游击”的交易方式往往都是赚了一点就想止盈,亏了一点就想止损,因此,事实上也很难赚到大钱。从专业一点的角度看,这往往是投资者不敢坚持自己的判断,更没有信心去中长期持有一个标的,而坚持和信心的背后其实就是对标的公司的认知和估值。 其实,不仅是基于价值投资,即使是信奉博弈理论的投资者,实际上也有必要重视估值的运用,因为你可以不看估值,但你博弈的对手会看,而且会用估值这个“武器”来和你进行交易的博弈。因此,从知己知彼的角度,这也并不多余。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市场投资者这么多,市场中的交易对手是不确定的,是各种各样的。看起来似乎如此,但从宏观上看,大体可以认为市场的交易其实就是机构和机构的博弈,机构和散户的博弈。而相对来说,散户更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形成群体行为效应,彼此之间有交易但不能算作博弈,更多地是跟随趋势。因此,散户通过建立自己的对标的公司的估值看法,并了解机构也就是市场主流参与者对标的公司估值的看法,就能够大体理解公司股价可能的波动和运行区间,并进而让自己更好地立于更有利的博弈位置。 另外,股票投资的最根本或者说最原始的方法可能就是“低买高卖”了,但这个低和高并不是简单图形上的低位和高位,更主要还是估值上的低和高。而且前者更多地也还是基于后者的变化来变化的,是受制于后者的。所谓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则是称重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里的称重机所称的重其实就是公司的价值,即这里所说的估值。也因此,只有做到了对股价的锚即估值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够真正做到股票的低买和高卖。 最后,即使不从收益的角度,而单纯考虑风险的防范,估值也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估值及其所决定的股价波动空间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那就是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去买入,从而一定程度上抵消波动及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 常见的估值方法解析 大的分类,估值可以分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如果进一步细分,相对估值法又有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B)、市销率法(PS),还有PEG法、EV/EBITDA法、EVA法等;绝对估值法又包括了自由现金流估值法(DCF)、股利折现法(DDM)等;另外,基于一些特定业务类型的还有净现值法(NPV)等。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这里就不再赘述。 主要的,是要知道,不同的估值方法主要适用的行业及公司类型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PE法适用于盈利较为稳定,周期性较弱的行业,如公共服务业等;PB法适用于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较为稳定的行业,如钢铁业、航空业、航运业、化工业等,另外PB法也适用于流动资产比例高的行业,如银行、保险等;PS法适用于当期盈利较少或者潜在盈利能力预期的行业,如零售业等;PEG法适用于成长性行业,如TMT、生物医药、网络软件开发等;EV/EBITDA法适用于产生了大量折旧摊销的公司,通常这样的公司资本密集、或收购了巨额商誉,尤其是那些净利润亏损,但毛利和主营业务利润为正的公司;DCF法理论上各行业均适用,特别是具有稳定和可预期现金流的公司,DCF法往往作为其它估值方法的补充或者检验;DDM法主要适用具有稳定现金流且稳定分红预期的公司。 另外,投资者除了知道不同估值方法的适用范围,投资者还需要理解不同估值方法的原理和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比如PB法中的B即净资产,在实际运用中就需要注意和辨析其是否真实和稳健。具体来说,到底是账面净资产还是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是否含有了大额的商誉、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还有应收账款、存货等是否占比较大。以及,这里面是否有流动性较弱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等,这些可能都会影响真实的PB水平。同样,PE法中的E即盈利,也存在是否真实和可持续的问题。比如盈利是一段时间的平均盈利还是当期的静态盈利,又是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或者包含了多少的研发费用在里面。另外,公司会计政策是否有影响利润变化的调整。还有,同样的公司利润,是在基于多大风险下获得的利润,也就是公司是否是在激进的经营中获得的但实际上不太可持续的。而PS法中的S即营收,是否存在是建立在诸多合并报表公司之上而实际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依然相对较大的情况。还有PEG法中的G即增长,是否是稳健可持续的增长还是一个时间区间内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又是否稳固。另外,PEG为1的公司就一定是合理的估值吗?答案是未必,因为PEG法有时候也需要和PE、PB法等结合来使用才更有说服力。 绝对估值法尽管计算起来较为复杂,但其理念并不复杂,普通投资者实际上也并不需要亲自去算。但应该了解的是,给定一个绝对估值结果,它是基于怎样的增长假设和怎样的隐含条件下才得出的,如假设的利润增长是多少,采用的贴现率即预期回报率又是多少。由此才能大致可以判断这样一个估值的适用范围或者说合理性,更主要是能够发现公司市场价格与价值是否存在一定偏离,从而找到投资机会所依赖的市场预期差。 正确看待估值及其结果 应该说,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估值方法能够适用所有的公司并非常可信赖,因此,实践中往往需要多种估值方法的综合运用。实际上,结合不同公司来适用不同的估值方法也是投资兼具艺术性特征的一种体现。 同时,估值本身也不是一个客观意义上的绝对数字。估值结果更多地是一个区间范围,是投资者不同假设情形下的一种情景和结果推断。但实际上,这并不妨碍这样的估值分析和判断能够为投资带来决策上的依据,事实上,所谓模糊的正确好于精确的错误即是说的这个问题。 另外,估值的专业性不能脱离估值的“常识性”。也就是说,不论如何计算和假设,主观的估值都不太可能超越客观的现实过大,不能过于理论化。市场的总体有效性应当是认知这一问题的基础。 最后,估值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和发现与市场的预期差,并理解预期差存在的原因,而预期差才是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 (邢海芝,执业资格编号:S1500614110021) 免责声明: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投资者不应以该等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力求本栏目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如有政策变动,以变动后的法律政策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