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交运*业绩点评】深圳机场:受疫情反复影响三季度亏损0.8亿,卫星厅投产在即,长期看好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公司潜力逐步释放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交运*业绩点评】深圳机场:受疫情反复影响三季度亏损0.8亿,卫星厅投产在即,长期看好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公司潜力逐步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1、财务数据: 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61亿,同比增长10.7%;归属净利0.12亿,上年同期为亏损0.62亿;与2019年前三季度相比,营收下降16.0%,归属净利下降97.5%(19同期盈利4.8亿)。 2)Q3营收7.8亿,同比下降8.4%,环比下降1.9%,较19年下降18.1%;Q3亏损0.78亿,上年同期为盈利0.9亿,21年Q2为盈利0.4亿。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疫情反复导致旅客吞吐量大幅下滑。 2、经营数据: 1)前三季度公司完成起降架次23.4万架次,同比上升3.7%,较19年下降14.8%;旅客吞吐量2711万人次,同比上升4.7%,较19年下降31.1%。分区域看,国内旅客2704万,同比增长7.1%,国际+地区旅客7.2万人,同比下降88.8%,占比0.3%。 2)分季度看,Q3飞机起降架次 7.63万架次,同比下降17.8%,环比下滑1.8%,较19年下降18.4%;旅客吞吐量840万人,同比下降28.2%,环比下滑12.5%,较19年下降37.8%。 3)分月度看,7月广深疫情限制相继解除,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环比修复,同比跌幅收窄,起降同比降20.8%,旅客吞吐量同比降25.6%;8月受南京疫情扩散影响,起降同比降27.3%,旅客吞吐量同比降44.7%;9月环比修复,但同比仍有下降,其中起降同比下降5.5%,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14.1%。 3、成本端: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1.6亿,同比增涨5.3%,其中Q3营业成本7.9亿,同比上涨12.7%,快于收入及业务量增速,预计主要为防疫支出增加所致。 4、费用端:前三季度三费合计2.07亿,20年同期为0.77亿,同比增加1.31亿,其中财务费用增加1.2亿,主要系21年开始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的利息费用所致。 5、卫星厅投用在即,公司迎来新发展机遇。 卫星厅预计将于11月启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2200万人次,卫星厅的投用一方面可以大幅缓解深圳机场目前地面资源紧张现状,此前民航局已批复深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由55架次提升至60架次,而深圳机场第三跑道也于20年3月启动建设,预计疫情逐步缓解后,卫星厅将为深圳机场后续增长打开空间;另一方面卫星厅的投用也为深圳机场商业资源价值提升提供了契机。深圳机场当前的T3航站楼为13年11月启用,距今已有8年时间,现有商业资源和布局难以有较大提升,卫星厅的投用意味着未来或在引入重奢、新品类、新业态、新零售等方面重塑公司商业价值。 6、投资建议:长期看好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含税免税业务未来或有积极变化,公司潜力逐步释放。 1)公司处于潜力释放期,我们认为当前粤港澳机场群格局或重塑,是公司成长为国际枢纽的战略机遇期; 2)借助卫星厅投产契机,公司含税和免税业务未来或有积极变化,有望成为疫情后公司业绩快速修复的抓手; 3)综合考虑疫情影响、业务量下滑及卫星厅投产等因素,预计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0.88、3.26和6.22亿,对应22-23年PE分别为47和25倍。看好公司处于潜力释放期,持续推进国际化,免税业务或有积极变化,维持“推荐”评级。 7、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免税政策风险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1年10月29日发布的报告《深圳机场2021年三季报点评:受疫情反复影响三季度亏损0.8亿,卫星厅投产在即,长期看好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公司潜力逐步释放》。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1、财务数据: 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61亿,同比增长10.7%;归属净利0.12亿,上年同期为亏损0.62亿;与2019年前三季度相比,营收下降16.0%,归属净利下降97.5%(19同期盈利4.8亿)。 2)Q3营收7.8亿,同比下降8.4%,环比下降1.9%,较19年下降18.1%;Q3亏损0.78亿,上年同期为盈利0.9亿,21年Q2为盈利0.4亿。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疫情反复导致旅客吞吐量大幅下滑。 2、经营数据: 1)前三季度公司完成起降架次23.4万架次,同比上升3.7%,较19年下降14.8%;旅客吞吐量2711万人次,同比上升4.7%,较19年下降31.1%。分区域看,国内旅客2704万,同比增长7.1%,国际+地区旅客7.2万人,同比下降88.8%,占比0.3%。 2)分季度看,Q3飞机起降架次 7.63万架次,同比下降17.8%,环比下滑1.8%,较19年下降18.4%;旅客吞吐量840万人,同比下降28.2%,环比下滑12.5%,较19年下降37.8%。 3)分月度看,7月广深疫情限制相继解除,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环比修复,同比跌幅收窄,起降同比降20.8%,旅客吞吐量同比降25.6%;8月受南京疫情扩散影响,起降同比降27.3%,旅客吞吐量同比降44.7%;9月环比修复,但同比仍有下降,其中起降同比下降5.5%,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14.1%。 3、成本端: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1.6亿,同比增涨5.3%,其中Q3营业成本7.9亿,同比上涨12.7%,快于收入及业务量增速,预计主要为防疫支出增加所致。 4、费用端:前三季度三费合计2.07亿,20年同期为0.77亿,同比增加1.31亿,其中财务费用增加1.2亿,主要系21年开始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的利息费用所致。 5、卫星厅投用在即,公司迎来新发展机遇。 卫星厅预计将于11月启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2200万人次,卫星厅的投用一方面可以大幅缓解深圳机场目前地面资源紧张现状,此前民航局已批复深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由55架次提升至60架次,而深圳机场第三跑道也于20年3月启动建设,预计疫情逐步缓解后,卫星厅将为深圳机场后续增长打开空间;另一方面卫星厅的投用也为深圳机场商业资源价值提升提供了契机。深圳机场当前的T3航站楼为13年11月启用,距今已有8年时间,现有商业资源和布局难以有较大提升,卫星厅的投用意味着未来或在引入重奢、新品类、新业态、新零售等方面重塑公司商业价值。 6、投资建议:长期看好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含税免税业务未来或有积极变化,公司潜力逐步释放。 1)公司处于潜力释放期,我们认为当前粤港澳机场群格局或重塑,是公司成长为国际枢纽的战略机遇期; 2)借助卫星厅投产契机,公司含税和免税业务未来或有积极变化,有望成为疫情后公司业绩快速修复的抓手; 3)综合考虑疫情影响、业务量下滑及卫星厅投产等因素,预计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0.88、3.26和6.22亿,对应22-23年PE分别为47和25倍。看好公司处于潜力释放期,持续推进国际化,免税业务或有积极变化,维持“推荐”评级。 7、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免税政策风险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1年10月29日发布的报告《深圳机场2021年三季报点评:受疫情反复影响三季度亏损0.8亿,卫星厅投产在即,长期看好粤港澳机场群格局重塑,公司潜力逐步释放》。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