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宇瞳光学:第四季度的订单正常,但不及此前的乐观预期(20211029)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调研纪要】宇瞳光学:第四季度的订单正常,但不及此前的乐观预期(2021102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掘金调研室 关注获取更多调研信息 本文底部获取入群方式 宇瞳光学(董事长张品光、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天富、汽车视觉公司总经理傅桂龙) Q1:1-3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A:(1)营业收入:Q3实现营业收入57,940万元,环比Q2增长4.79%,同比增长48.12%;1-3季度,实现营业157,357万元,同比增长72.91%。 (2)净利润:Q3实现净利润8,782万元,环比Q2增长9.44%,同比增长170.41%,扣非后增长184.43%;1-3季度,实现净利润22,558万元,同比增长190.16%,扣非后增长217.33%。与往年相比,1-3季度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Q2:四季度及2022年能否继续提升或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如何看待Q4及明年业绩增长速度? A:公司的生产条件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应用,部分原材料涨价、潜在降价压力、公司年终一次性费用增加、产品结构等都会影响毛利率和盈利水平,短期内不足以支持继续提升毛利率。传统专业安防领域将按自身规律稳健增长,消费类产品将较快增长,车载前装业务公司起点低,车载对明年业绩贡献可以忽略。我们对光学行业景气上行的基本判断不变,尤其是消费、车载、机器视觉等兴新领域未来将快速发展,由于本年度基数大增,除了前述因素外,股份支付、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使得对未来业绩增长速率的研判难度加大。公司着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潜力,对第四季度和明年业绩持谨慎乐观态度,增长趋势和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有望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Q3:我们从下游了解到第四季度需求可能减缓,公司第四季度的订单如何?增长速度是否放慢? A:第四季度的订单正常,但不及此前的乐观预期,三季度环比增速减缓,Q4是行业旺季,不出意外营收较Q3略增,Q4业绩受股份支付、年终一次性费用增加影响,预计与Q3相当。 Q4:传统专业安防、消费类、机器视觉、车载四大业务的增长情况怎样?后期的增长点在哪?如何看待各板块的市场容量? A:前三季度,主要业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机器视觉和车载(后装)实现了数倍的增长,但基数较小,对业绩贡献不大;其次是消费类产品,增长近一倍;传统安防增长约七成。公司后续增长短期看安防、消费,长期看安防、消费、车载,其中,短中期消费类增速较快,中长期车载增长较快,专业安防类保持稳健增长。我们认为,成熟后市场容量排序为:车载-消费-安防-其他。 Q5:请介绍子公司汽车视觉目前业务进展情况。 A:今年8月份成立了汽车视觉子公司,聚焦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汽车光学感知产品。正在按车规级要求逐步完善组织架构建设、产线规划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产品研发、市场调研、未来产品线路规划等相关工作,同时加强与传统客户、汽车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及部分车载镜头模组公司、汽车芯片公司的沟通。 Q6:公司何时能产出车载前装产品?何时实现销售?未来3年营收可以达到什么量级? A:母公司在研的车载项目移交给汽车视觉公司,计划2022年一季度末产出第一批几个品种的前装产品,进行数个月的内部性耐性验证,同时交付客户验证,预计四季度实现少量出货,起步阶段订单不会很大。车载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客户验证、反馈周期长,产品得到市场普遍接受需要时间检验,短期内难以形成较大规模销售。公司车载业务将扎实稳健推动,预计2023实现营收数千万、2024 年过亿。 Q7:公司车载前装产品的开发、量产、客户导入进度似乎比通常需要的时间更短,理由是什么? A:有以下几个优势: (1)研发环节:汽车视觉公司成立之前,公司已经有多个前装在研项目,部分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 (2)制造环节:公司专注于光学镜头研发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线设备自行设计,委外生产,可控性强; (3)渠道环节:公司与传统大客户汽车镜头业务有长期的合作,随着客户车载业务的拓展,与公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相应提高;公司吸纳包括研发、制造、体系管理、销售在内从业经验丰富的团队主导汽车视觉公司业务,团队成员有多年的汽车电子、车载镜头市场和客户资源; (4)核心零部件:模造玻璃工艺成熟,产能较大。公司在研发、渠道建设上较大幅度缩减了时间,具备产品快速导入市场的条件。 Q8:公司第一批推出的车载产品主要是环视还是ADAS镜头?一期的产能规划是多少?车载业务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A:公司计划于明年3月产出的主要是通用性较强的360全景产品,通用性产品有利于快速进入前装市场,新客户询样的产品也较多,ADAS产品客户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会根据客户需求规划产品。前装起步阶段暂按50万颗/月安排产能,后期将开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全系列车载光学镜头产品,根据客户导入、产品规划、市场变化等情况追加产能,公司已为扩产预留场地。公司中长期目标是成为车载镜头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Q9:车载产品品种、客户开发顺序或规划如何? A:产品方面:考虑到公司前装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先从辅助驾驶360环视、车内监控产品入手,后期推出更多的自动驾驶产品。客户方面:一方面是与传统战略客户的车载部门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与国内Tier1公司合作,再者是进入国际体系客户。产品开发及客户导入顺序并非一成不变,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同时或交替进行。 Q10:公司是否从事车载镜头模组业务? A:目前舜宇光学、联创电子都有车载镜头模组,车载模组对整车厂而言,缩短了供应链条,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质量纠纷责任认定较清晰,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能源汽车复制手机镜头模组的生产模式可能性较大。公司前期进入车载前装市场较依赖传统战略客户及Tier1公司,不会从事与其形成竞争的业务,但接受整车厂委托定向生产模组的情况除外。若未来产业链分工变化形成新的供应链生态,镜头厂商生产模组直供整车厂商的情况成为主流模式,公司应当顺应新的产业生态。 入群方式:关注公众号,回复“入群”,可添加管理员微信,赐名片后,加您入调研室交流群。 同时关注公众号,可享 万1.1低佣金率 开户福利,仅限于“掘金调研室”!
掘金调研室 关注获取更多调研信息 本文底部获取入群方式 宇瞳光学(董事长张品光、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天富、汽车视觉公司总经理傅桂龙) Q1:1-3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A:(1)营业收入:Q3实现营业收入57,940万元,环比Q2增长4.79%,同比增长48.12%;1-3季度,实现营业157,357万元,同比增长72.91%。 (2)净利润:Q3实现净利润8,782万元,环比Q2增长9.44%,同比增长170.41%,扣非后增长184.43%;1-3季度,实现净利润22,558万元,同比增长190.16%,扣非后增长217.33%。与往年相比,1-3季度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Q2:四季度及2022年能否继续提升或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如何看待Q4及明年业绩增长速度? A:公司的生产条件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应用,部分原材料涨价、潜在降价压力、公司年终一次性费用增加、产品结构等都会影响毛利率和盈利水平,短期内不足以支持继续提升毛利率。传统专业安防领域将按自身规律稳健增长,消费类产品将较快增长,车载前装业务公司起点低,车载对明年业绩贡献可以忽略。我们对光学行业景气上行的基本判断不变,尤其是消费、车载、机器视觉等兴新领域未来将快速发展,由于本年度基数大增,除了前述因素外,股份支付、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使得对未来业绩增长速率的研判难度加大。公司着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潜力,对第四季度和明年业绩持谨慎乐观态度,增长趋势和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有望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Q3:我们从下游了解到第四季度需求可能减缓,公司第四季度的订单如何?增长速度是否放慢? A:第四季度的订单正常,但不及此前的乐观预期,三季度环比增速减缓,Q4是行业旺季,不出意外营收较Q3略增,Q4业绩受股份支付、年终一次性费用增加影响,预计与Q3相当。 Q4:传统专业安防、消费类、机器视觉、车载四大业务的增长情况怎样?后期的增长点在哪?如何看待各板块的市场容量? A:前三季度,主要业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机器视觉和车载(后装)实现了数倍的增长,但基数较小,对业绩贡献不大;其次是消费类产品,增长近一倍;传统安防增长约七成。公司后续增长短期看安防、消费,长期看安防、消费、车载,其中,短中期消费类增速较快,中长期车载增长较快,专业安防类保持稳健增长。我们认为,成熟后市场容量排序为:车载-消费-安防-其他。 Q5:请介绍子公司汽车视觉目前业务进展情况。 A:今年8月份成立了汽车视觉子公司,聚焦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汽车光学感知产品。正在按车规级要求逐步完善组织架构建设、产线规划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产品研发、市场调研、未来产品线路规划等相关工作,同时加强与传统客户、汽车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及部分车载镜头模组公司、汽车芯片公司的沟通。 Q6:公司何时能产出车载前装产品?何时实现销售?未来3年营收可以达到什么量级? A:母公司在研的车载项目移交给汽车视觉公司,计划2022年一季度末产出第一批几个品种的前装产品,进行数个月的内部性耐性验证,同时交付客户验证,预计四季度实现少量出货,起步阶段订单不会很大。车载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客户验证、反馈周期长,产品得到市场普遍接受需要时间检验,短期内难以形成较大规模销售。公司车载业务将扎实稳健推动,预计2023实现营收数千万、2024 年过亿。 Q7:公司车载前装产品的开发、量产、客户导入进度似乎比通常需要的时间更短,理由是什么? A:有以下几个优势: (1)研发环节:汽车视觉公司成立之前,公司已经有多个前装在研项目,部分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 (2)制造环节:公司专注于光学镜头研发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线设备自行设计,委外生产,可控性强; (3)渠道环节:公司与传统大客户汽车镜头业务有长期的合作,随着客户车载业务的拓展,与公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相应提高;公司吸纳包括研发、制造、体系管理、销售在内从业经验丰富的团队主导汽车视觉公司业务,团队成员有多年的汽车电子、车载镜头市场和客户资源; (4)核心零部件:模造玻璃工艺成熟,产能较大。公司在研发、渠道建设上较大幅度缩减了时间,具备产品快速导入市场的条件。 Q8:公司第一批推出的车载产品主要是环视还是ADAS镜头?一期的产能规划是多少?车载业务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A:公司计划于明年3月产出的主要是通用性较强的360全景产品,通用性产品有利于快速进入前装市场,新客户询样的产品也较多,ADAS产品客户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会根据客户需求规划产品。前装起步阶段暂按50万颗/月安排产能,后期将开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全系列车载光学镜头产品,根据客户导入、产品规划、市场变化等情况追加产能,公司已为扩产预留场地。公司中长期目标是成为车载镜头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Q9:车载产品品种、客户开发顺序或规划如何? A:产品方面:考虑到公司前装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先从辅助驾驶360环视、车内监控产品入手,后期推出更多的自动驾驶产品。客户方面:一方面是与传统战略客户的车载部门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与国内Tier1公司合作,再者是进入国际体系客户。产品开发及客户导入顺序并非一成不变,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同时或交替进行。 Q10:公司是否从事车载镜头模组业务? A:目前舜宇光学、联创电子都有车载镜头模组,车载模组对整车厂而言,缩短了供应链条,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质量纠纷责任认定较清晰,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能源汽车复制手机镜头模组的生产模式可能性较大。公司前期进入车载前装市场较依赖传统战略客户及Tier1公司,不会从事与其形成竞争的业务,但接受整车厂委托定向生产模组的情况除外。若未来产业链分工变化形成新的供应链生态,镜头厂商生产模组直供整车厂商的情况成为主流模式,公司应当顺应新的产业生态。 入群方式:关注公众号,回复“入群”,可添加管理员微信,赐名片后,加您入调研室交流群。 同时关注公众号,可享 万1.1低佣金率 开户福利,仅限于“掘金调研室”!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