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开源煤炭&石化-张绪成】煤炭周报:保供增产逐步落实,政策发力煤价高位回落

【开源煤炭&石化-张绪成】煤炭周报:保供增产逐步落实,政策发力煤价高位回落

作者:微信公众号【能源观察站】/ 发布时间:2021-10-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开源煤炭&石化-张绪成】煤炭周报:保供增产逐步落实,政策发力煤价高位回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本报告摘自:《开源证券_煤炭行业周报_保供增产逐步落实,政策发力煤价高位回落_煤炭石化团队_20211022》 摘要 保供增产逐步落实,政策发力煤价高位回落 本周动力煤价格维持高位,秦港Q5500现货价格最新报价2343元/吨,环比涨幅收窄,且周内触及高点后在监管控价政策压力下逐渐回落。当前基本面仍以紧供给为主。需求方面,电厂日耗逐步回落至季节性低位,但仍高于往年同期,且临近集中供暖期,冬储补库需求逐渐增多,建材化工等非电用煤也在积极采购,整体需求仍持续旺盛;供给方面,保供政策全面宽松背景下,产地生产开足马力,根据发改委消息,本周日产量已超1160万吨,较9月增加120万吨以上,创下年内新高。考虑到当前供给增量仍不及需求增量,紧供给矛盾仍然凸显,当前煤价高位回调或更多源于强势控价的政策压力。后期判断,需求方面,今冬或再度面临冷冬预期,需求或迎来较大增长,同时在电价上调以及融资、退税等纾困政策支持下,电厂现金流压力或将缓解,实际耗煤需求将获得有效释放;供给方面,产能核增的释放是四季度保供关键,预计供给紧缺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但客观来看,部分矿井前序生产准备(设备人工、露天矿土地剥离等)仍需时间,叠加部分核增矿井本身已经存在超产,同时增产伴随的安全风险提升问题不容忽视,实际Q4增量可能仍难扭转紧供给局面。仍需关注产能释放进展以及进一步的核增预期。政策方面,本周发改委连发数文表态调控煤价,四大集团也做出稳价承诺,综合来看两千元以上高煤价将不具持续性,或逐步向1800元政策指引修正,足以保障煤企高盈利水平持续。总体来看,四季度紧供给局面或将持续,煤价或在政策范围内高位运行,我们仍持续看好煤企业绩增长趋势。中长期紧供给常态化背景下煤企价值重估的主线逻辑不变,待市场逐步验证并认可后,有望开启新一轮估值提升行情。高分红受益标的:中国神华、平煤股份、盘江股份、陕西煤业、淮北矿业;新产业转型受益标的:山煤国际、金能科技、华阳股份、中国旭阳集团;国改深化受益标的:山西焦煤、潞安环能、晋控煤业;经济复苏高弹性受益标的:兖州煤业、神火股份、露天煤业;债务重组受益标的:永泰能源。 煤电产业链:本周港口动力煤高位回落,日产量创下年内新高 本周(2021年10月18日-10月22日)动力煤价格涨幅收窄,且周内触及高点后在监管控价政策压力下逐渐回落。需求方面,电厂日耗逐步回落至季节性低位,但仍高于往年同期,且冬储补库需求逐渐增多,建材化工等非电用煤也在积极采购,整体需求仍持续旺盛;供给方面,保供政策全面宽松背景下,产地生产开足马力,根据发改委消息,本周日产量已超1160万吨,较9月增加120万吨以上,创下年内新高。考虑到当前供给增量仍不及需求增量,紧供给矛盾仍然凸显,当前煤价高位回调或更多源于强势控价的政策压力。 煤焦钢产业链:本周双焦皆稳,动力煤保供加剧焦煤紧供给 焦炭方面:本周焦价高位稳定,基本面呈供需两弱。需求端,受错峰生产政策影响,钢厂开工率低位且本周仍略有下滑,焦炭需求偏弱;供给端,受环保限产、能耗双控以及亏损停产等影响,焦企开工率降幅较大,且暂无复产迹象,紧供给凸显。供需双弱叠加焦煤高价支撑,焦价稳于高位。焦煤方面:本周焦煤价格维持稳定。需求端,下游焦钢企政策性限产影响开始扩大,但低库存下补库需求犹在。供给端,伴随保供发力产地供应逐步向好,但受动力煤保供影响,部分配焦煤品种供给减少,且运力受到动力煤挤出,发运受限。近期蒙煤进口渐显增量,但仍受到疫情扰动影响。总体来看,紧供给局面或仍支撑焦煤高价。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供需错配风险,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风险 1 投资观点:保供增产逐步落实,政策发力煤价高位回落 煤电产业链:本周港口动力煤高位回落,日产量创下年内新高。本周(2021年10月18日-10月22日)动力煤价格涨幅收窄,且周内触及高点后在监管控价政策压力下逐渐回落。需求方面,电厂日耗逐步回落至季节性低位,但仍高于往年同期,且冬储补库需求逐渐增多,建材化工等非电用煤也在积极采购,整体需求仍持续旺盛;供给方面,保供政策全面宽松背景下,产地生产开足马力,根据发改委消息,本周日产量已超1160万吨,较9月增加120万吨以上,创下年内新高。考虑到当前供给增量仍不及需求增量,紧供给矛盾仍然凸显,当前煤价高位回调或更多源于强势控价的政策压力。 煤焦钢产业链:本周双焦皆稳,动力煤保供加剧焦煤紧供给。焦炭方面:本周焦价高位稳定,基本面呈供需两弱。需求端,受错峰生产政策影响,钢厂开工率低位且本周仍略有下滑,焦炭需求偏弱;供给端,受环保限产、能耗双控以及亏损停产等影响,焦企开工率降幅较大,且暂无复产迹象,紧供给凸显。供需双弱叠加焦煤高价支撑,焦价稳于高位。焦煤方面:本周焦煤价格维持稳定。需求端,下游焦钢企政策性限产影响开始扩大,但低库存下补库需求犹在。供给端,伴随保供发力产地供应逐步向好,但受动力煤保供影响,部分配焦煤品种供给减少,且运力受到动力煤挤出,发运受限。近期蒙煤进口渐显增量,但仍受到疫情扰动影响。总体来看,紧供给局面或仍支撑焦煤高价。 后期投资观点。本周动力煤价格维持高位,秦港Q5500现货价格最新报价2343元/吨,环比涨幅收窄,且周内触及高点后在监管控价政策压力下逐渐回落。当前基本面仍以紧供给为主。需求方面,电厂日耗逐步回落至季节性低位,但仍高于往年同期,且临近集中供暖期,冬储补库需求逐渐增多,建材化工等非电用煤也在积极采购,整体需求仍持续旺盛;供给方面,保供政策全面宽松背景下,产地生产开足马力,根据发改委消息,本周日产量已超1160万吨,较9月增加120万吨以上,创下年内新高。考虑到当前供给增量仍不及需求增量,紧供给矛盾仍然凸显,当前煤价高位回调或更多源于强势控价的政策压力。后期判断,需求方面,今冬或再度面临冷冬预期,需求或迎来较大增长,同时在电价上调以及融资、退税等纾困政策支持下,电厂现金流压力或将缓解,实际耗煤需求将获得有效释放;供给方面,产能核增的释放是四季度保供关键,预计供给紧缺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但客观来看,部分矿井前序生产准备(设备人工、露天矿土地剥离等)仍需时间,叠加部分核增矿井本身已经存在超产,同时增产伴随的安全风险提升问题不容忽视,实际Q4增量可能仍难扭转紧供给局面。仍需关注产能释放进展以及进一步的核增预期。政策方面,本周发改委连发数文表态调控煤价,四大集团也做出稳价承诺,综合来看两千元以上高煤价将不具持续性,或逐步向1800元政策指引修正,足以保障煤企高盈利水平持续。总体来看,四季度紧供给局面或将持续,煤价或在政策范围内高位运行,我们仍持续看好煤企业绩增长趋势。中长期紧供给常态化背景下煤企价值重估的主线逻辑不变,待市场逐步验证并认可后,有望开启新一轮估值提升行情。高分红受益标的:中国神华、平煤股份、盘江股份、陕西煤业、淮北矿业;新产业转型受益标的:山煤国际、金能科技、华阳股份、中国旭阳集团;国改深化受益标的:山西焦煤、潞安环能、晋控煤业;经济复苏高弹性受益标的:兖州煤业、神火股份、露天煤业;债务重组受益标的:永泰能源。 2 煤炭板块回顾:本周小跌,跑输沪深300 行情:本周煤炭板块小跌3.72%,跑输沪深300指数4.28个百分点 本周(2021年10月18日-10月22日)煤炭指数小跌3.72%,沪深300指数微涨0.56%,煤炭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4.28个百分点。主要煤炭上市公司涨少跌多,涨幅前三名公司为:云煤能源(+13.59%)、安源煤业(+11.46%)、上海能源(+10.07%);跌幅前三名公司为:山煤国际(-10.08%)、平煤股份(-9.36%)、山西焦煤(-8.97%)。 估值表现:本周PE为11.8倍,PB为1.62倍 截至2021年10月22日,根据PE(TTM)剔除异常值(负值)后,煤炭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11.8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五位;市净率PB为1.62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七位。 3 煤市关键指标速览 4 煤电产业链:本周港口煤价大涨,秦港库存小增 国内动力煤价格:本周港口价格大涨,产地大涨,期货大涨 港口价格小涨。截至10月20日,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为848元/吨,环比持平。截至10月22日,秦皇岛Q5500动力煤现货价为2343元/吨,环比上涨50元/吨,涨幅2.18%。 产地价格大涨。截至10月22日,陕西榆林Q5500报价1670元/吨,环比下跌160元/吨,跌幅8.74%;山西大同Q5800报价1545元/吨,环比上涨160元/吨,涨幅11.55%;内蒙鄂尔多斯Q5300报价2300元/吨,环比上涨130元/吨,涨幅5.99%。 期货价格大跌。截至10月22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报价1365元/吨,环比下跌327元/吨,跌幅19.33%。现货价格983元/吨,环比持平。贴水幅度缩小 国际动力煤价格:本周国际港口价大跌 国际港口价格大跌。截至10月21日,欧洲ARA港报价229.75美元/吨,环比下跌38.75美元/吨,跌幅14.43%;理查德RB报价223.9美元/吨,环比下跌17美元/吨,跌幅7.19%;纽卡斯尔NEWC报价231.65美元/吨,环比下跌18.46美元/吨,跌幅7.38%。 中国港口到岸价暂停更新。截至5月14日,动力煤进口价-广州港进口Q5500到岸价559元/吨,环比持平;截至10月22日,动力煤国内价-广州港山西产Q5500库提价2550元/吨,环比上涨100元/吨,涨幅4.08%。 动力煤库存:秦港库存大涨 秦港库存大涨。截至10月22日,秦港库存437万吨,环比上涨29万吨,涨幅7.11%;广州港库存223万吨,环比下跌22万吨,跌幅9.01%;长江口库存239万吨,环比下跌22万吨,跌幅8.43%。 5 煤焦钢产业链:本周焦炭稳&焦煤跌,焦钢企开工率低位 国内炼焦煤价格:本周港口持平,产地持平,期货大跌 港口价格持平。截至10月20日,京唐港主焦煤报价4100元/吨,环比持平。 产地价格持平。截至10月22日,山西产地,吕梁主焦煤报价2450元/吨,环比持平;古交肥煤报价3800元/吨,环比持平。截至10月22日,河北产地,邯郸主焦煤报价3600元/吨,环比持平。 期货价格大跌。截至10月22日,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报价2875元/吨,环比下跌739元/吨,跌幅20.45%;现货报价2450元/吨,环比持平;期货升水425元/吨,升水幅度缩小。 国内喷吹煤价格:本周持平 喷吹煤价格持平。截至10月22日,长治喷吹煤车板价报价2380元/吨,环比持平;阳泉喷吹煤车板价报价2375元/吨,环比持平。 国际炼焦煤价格:本周海外煤价持平,中国港口到岸价小跌 海外焦煤价格持平。截至10月22日,峰景矿硬焦煤报价430美元/吨,环比持平。 中国港口到岸价小跌。截至10月22日,京唐港主焦煤(澳洲产)报价3740元/吨,环比下跌100元/吨,跌幅2.6%;截止10月20日,京唐港主焦煤(山西产)报价4100元/吨,环比持平;国内焦煤价格与国外价差360元/吨,进口优势缩小。 焦&钢价格:本周焦炭现货价持平,螺纹钢现货价大跌 焦炭现货价格持平。截至10月22日,焦炭现货报价4160元/吨,环比持平;焦炭期货主力合约报价3564元/吨,环比下跌542元/吨,跌幅13.19%;期货贴水596元/吨,贴水幅度增大。 螺纹钢现货价格大跌。截至10月22日,螺纹钢现货报价5380元/吨,环比下跌460元/吨,跌幅7.88%;期货主力合约报价4900元/吨,环比下跌615元/吨,跌幅11.15%;期货贴水480元/吨,贴水幅度增大。 炼焦煤库存:本周总量微跌,天数微涨 炼焦煤库存总量微跌。截至10月22日,国内独立焦化厂(100家)炼焦煤库存688吨,环比下跌7万吨,跌幅1.05%;国内样本钢厂(110家)炼焦煤库存702万吨,环比上涨6万吨,涨幅0.84%。炼焦煤库存总量微跌。 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微涨。截至10月22日,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16.01天,环比下跌0.04天,跌幅0.25%;国内样本钢厂(110家)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13.99天,环比上涨0.12天,涨幅0.87%。独立焦化厂和钢厂合计库存可用天数微涨。 焦炭库存:本周总量微涨 焦炭库存总量微涨。截至10月22日,国内样本钢厂(110家)焦炭库存412万吨,环比上涨1万吨,涨幅0.3%。 焦&钢厂需求:大中型焦厂开工率下跌,钢厂高炉开工率微跌 大中型焦厂开工率下跌,小型微涨。截至10月22日,焦化厂开工率按产能大小划分情况为:产能小于100万吨为46.11%,环比上涨0.25个百分点;产能100-200万吨为59.1%,环比下跌2.44个百分点;产能大于200万吨为71.66%,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 全国钢厂高炉开工率微跌。截至10月22日,全国钢厂高炉开工率为53.18%,环比下跌0.83个百分点;唐山高炉开工率为53.97%,环比下跌0.79个百分点。 6 公司公告回顾 【中国神华】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329.49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归母净利润407.51亿元,同比增长2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3.69亿元,同比增长26.4%。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889.7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7.25亿元,同比增长1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8.07亿元,同比增长27.9%。 【盘江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1.49亿元,同比增长26.05%;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35.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56.23%。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47.90%;实现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55.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加50.83%。 【神火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48.2亿元,同比增长70.95%;实现归母净利润22.99亿元,同比增长366.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32亿元,同比增长645.46%。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93.09亿元,同比增长63.06%;实现归母净利润8.36亿元,同比增长198.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4亿元,同比增加437.01%。 【兖州煤业】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公司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5.00亿元,与追溯调整前2020年同期数据相比,将增加58.10亿元或102.09%;与追溯调整后2020年同期数据相比,将增加45.21亿元或64.78%。本公司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17.69亿元,与追溯调整前2020年同期数据相比,将增加81.54亿元或225.50%;与追溯调整后2020年同期数据相比,将增加68.64亿元或139.91%。 【兖州煤业】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运营数据公告 【兖州煤业】境外控股子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产量销量 【陕西煤业】2021年9月主要运营数据公告 7 行业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行干预措施。近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对电力供应和冬季供暖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针对上述情况,为做好煤炭市场保供稳价工作,10月1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重点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价格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煤炭是重要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目前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价格仍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梳理、排查保供稳价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散播虚假信息、价格串通、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会议要求,煤炭企业要切实提高站位,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合规经营,严格履行中长期交易合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保障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的政策措施。10月2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召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部分重点煤炭企业开会,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会议听取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部分重点煤炭企业关于当前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及产量、价格、成本、利润等情况的汇报,讨论了行业合理价格和利润水平,研究了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会议强调,煤炭企业要自觉依法规范经营,合理制定价格;对违反现行制止牟取暴利规定的价格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会议明确,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将派出多个调查组,赴煤炭主产省对煤炭生产、流通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研究确定煤炭价格合理区间提供参考依据。 国资委: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任务纳入央企考核。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力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供应的决策部署,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日前带队赴内蒙古宝日希勒矿区调研督导,督导企业尽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袁野强调,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增强打好保供攻坚战的紧迫感,在保障安全生产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要尽快释放产能,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矿要加快投产达产,尤其是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煤矿要克服冬季土方剥离带来的车辆、人员、物资、备品备件及油料保障困难,细化极寒特殊条件下安全生产和发运保障方面的应急预案;要压实压紧责任,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任务纳入考核,对工作不力、造成保供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要牢记初心使命,勇担保供责任,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关键时期“顶得上”“顶得住”的“顶梁柱”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10月1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会议指出,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9月底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日均产量已比9月份增加了120万吨以上,10月18日的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2021年新高。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近8800万吨,可用16天,比月初增加900万吨以上。在已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发电供热企业与煤炭企业又签订了1.5亿吨中长期合同,绝大部分省份合同签订率达到或接近100%,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同时,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近日江苏、山东、湖北、山西等地新增市场交易价格已按价格政策实现近20%的上浮。会议对下一步保供稳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释放煤炭产能;二是稳定增加煤炭产量;三是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四是进一步落实发电供热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五是推动煤电机组应发尽发;六是严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气;七是加强能源运输保障;八是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 国家矿山安监局: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优质产能释放。10月20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赵玉辉表示,坚决支持煤炭保供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特殊时期特事特办、适当放开、严守底线的原则,简化核增程序,压缩审核时间,推动手续不全矿井补办手续、尽快投产。具体做了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煤矿优质产能释放。坚持保安全就是保供应,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先后转来的4批共计976处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名单,进行严格审核,做到既简化程序、加快释放,又严格标准、坚守底线,严防灾害严重、存在重大隐患等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煤矿以保供的名义一哄而上“搭便车”,盲目扩能增产。目前,已审核筛选出153处符合安全增产保供条件的煤矿列入应急保供名单,纳入产能核增快速通道,可增加产能2.2亿吨/年,预计第四季度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二是积极协调解决煤矿手续不全的问题。一方面,对内蒙古地区因手续不全、用草用地等影响,无法正常生产或达产的露天煤矿进行摸底,筛选出47处露天煤矿,转交有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共释放产能1.15亿吨/年。另一方面,进一步调度了解晋陕蒙地区具备投产条件、因手续不全无法投产的建设煤矿情况,将所调度的50处煤矿转交有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推进煤矿尽快合法生产,涉及产能1.2亿吨/年。同时,对涉及安全核准、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煤矿,依法依规加快办理。三是加大核增产能政策供给力度。四是强化服务指导。对因事故或重大隐患停产整改的煤矿,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明确专人指导,督促依法依规整改,及时办理复产手续,不搞“一刀切”式停产。 四大煤炭集团作出稳价保供承诺。根据煤炭工业协会消息,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伊泰集团发出承诺: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间,环渤海港口下水的发热量5500大卡的动力煤平仓价在1800元/吨以下;50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在1500元/吨以下;4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在1200元/吨以下;上述煤种之外的高卡动力煤价格不超过2000元/吨。 n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近期矿山事故情况的通报。国庆节前后,全国共发生10起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8人死亡,其中,内蒙古、黑龙江、陕西接连发生3起较大矿山事故,共造成10人遇难,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此外,陕西还发生1起泥石流引发的矿山灾害,造成4人死亡。 前三季度全国原煤产量29.3亿吨,同比增长3.7%。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生产原煤33410万吨,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两年平均下降0.9%,日均产量1114万吨。进口煤炭3288万吨,同比增长76.0%。1-9月份,生产原煤293059万吨,同比增长3.7%,比2019年同期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8%;进口煤炭23040万吨,同比下降3.6%。9月份,全国钢材产量10195万吨,同比下降14.8%。1-9月份,全国钢材产量102035万吨,同比增长4.6%。9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718万吨,同比下降9.6%。1-9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5745万吨,同比增长1.3%。9月份,全国水泥产量20504万吨,同比下降13.0%。1-9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77770万吨,同比增长5.3%。 国家能源局核准建设三个煤矿项目,合计产能590万吨/年。国家能源局10月19日发文核准建设甘肃吐鲁矿区红沙梁矿井项目、宁夏萌城矿区惠安煤矿项目、甘肃吐鲁矿区红沙梁露天矿项目,建设规模合计590万吨/年。 9月进口煤同比涨幅超预期。本周,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的进口煤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9月单月,我国煤炭进口量为3288.3万吨,较2020年同期的1867.6万吨增加1420.7万吨,涨幅高达76%,较8月份的2805.2万吨增加483.1万吨,涨幅为17%。2021年1-9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23039.6万吨,同比下降4%,降幅较前8月收窄了近7个百分点。 发改委:电厂供煤大于耗煤110万吨,存煤水平持续上升。随着煤炭增产增供措施落地见效,煤炭产量逐步提升,燃煤电厂供煤不断增加,存煤水平持续上升。10月20日,全国统调电厂供煤大于耗煤110万吨,存煤比9月底提升1000万吨以上,平均可用天数16天。其中,东北三省统调电厂存煤日均提升30万吨,比9月底提升500万吨以上,平均可用24天,预计月底前能达到2020年同期水平。 9月全国发电量增长4.9%,火电增长5.7%,水电下降0.3%。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消息显示,2021年9月份,全国电力生产有所加快。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扩大4.7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5.1%,日均发电225亿千瓦时。分品种看,9月份,火电、风电增速加快,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水电降幅收窄。其中,火电同比增长5.7%,以2019年9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长2.9%;水电下降0.3%,两年平均增长10.6%;核电增长4.3%,两年平均增长5.8%;风电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15.4%;太阳能发电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4.3%。具体来看,9月份,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4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增幅较8月份扩大5.4个百分点;水力绝对发电量140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核能发电量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增幅较8月份收窄5.9个百分点;风力绝对发电量3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增幅较8月份扩大12.7个百分点;太阳能绝对发电量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增幅较8月份收窄4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9月份全国发电量环比减少632亿千瓦时,下降8.56%;火电发电量环比减少646亿千瓦时,下降12.5%;水力发电量环比增加39亿千瓦时,增长2.85%;核电发电量环比减少33亿千瓦时,下降9.04%;风电发电量环比增加18亿千瓦时,增长5.59%;太阳能发电量环比减少11亿千瓦时,下降6.92%。2021年1-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60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增幅较前8月收窄0.6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432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增幅较前8月收窄0.7个百分点;水力绝对发电量903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降幅前8月为收窄0.1%;核能发电量3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增幅较前8月收窄1个百分点;风力绝对发电量4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增幅较前8月扩大0.3个百分点;太阳能绝对发电量1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增幅较前8月收窄0.1个百分点。 秦皇岛港建立电煤运输保障“6+N”机制。近一段时间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冬季用煤高峰即将来临。10月11日,秦皇岛海事局、秦港股份公司生产业务部、秦港股份公司船舶分公司、太原铁路局港口协调办、秦皇岛引航站、之海船务代理公司6家单位,联合“N”家煤炭货主单位和航运公司,共同建立电煤运输保障“6+N”机制,确保秦皇岛港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畅通。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召开煤炭保供专题会议。10月2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在鄂尔多斯市召开煤炭保供专题会议,传达学习10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发改委召开座谈会指示精神以及10月19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关于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增产稳价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会议有关要求,全力增产保供稳价。鄂尔多斯煤炭协会牵头组织,广大煤炭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承诺从2021年10月21日18时起,已签订煤炭供应中长期合同的,要按照合同约定价格执行;未签订中长期合同的市场煤要在10月19日坑口价的基础上降价不低于100元/吨。要充分发挥煤炭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煤炭价格回归理性,促进煤炭市场平稳运行,为全国能源增产稳价做出贡献。 9月内蒙古原煤产量8205.1万吨,同比增长3.5%。内蒙古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份,内蒙古原煤产量8205.1万吨,比8月份净增47万吨,同比增长3.5%;9月份日均产量273.5万吨,比8月份增加10.3万吨。2021年前三季度,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7.33亿吨,同比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439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该局表示,随着北方冬季供暖耗煤高峰期的到来,内蒙古全力推动煤炭产能释放,能源、国土等部门联合加快煤矿生产建设手续办理,积极落实电煤中长期协议补签工作,努力稳定今冬明春煤炭供应。为落实国家发改委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煤源保障要求,内蒙古积极协调煤源,对接相关省(区、市),不折不扣落实保供任务。目前,18个省(区、市)5300万吨煤源任务已全部分解到29户重点煤炭生产企业,采取点对点方式对应到各省(区、市)。 END 【煤炭石化团队】 张绪成 13511050600 任金星 15652935250 张绪成,开源证券煤炭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清华大学化工系工学硕士&学士,历任中国五矿集团战略投资部、中信建投证券、中泰证券高级分析师,具有丰富的大宗商品研究经验。曾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获得2016/2017年新财富煤炭石化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2019年新财富煤炭&石化行业最佳分析师第四名团队,2018年IAMAC中国保险业最受欢迎卖方分析师煤炭行业第二名团队,以及连续多年水晶球、金牛奖最佳分析师团队。 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3。 任金星,开源证券煤炭石化行业分析师,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资产管理学硕士,中国农业大学金融&法学双学士。2020年加入开源证券研究所。 从业证书编号:S0790120060011。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开源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开源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开源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张绪成煤炭&石化研究团队(现供职于开源证券研究所)设立的,关于煤炭&石化行业证券研究的唯一订阅号;团队负责人张绪成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执业证书编号为:S0790520020003 本订阅号不是开源证券煤炭&石化行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开源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煤炭&石化行业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开源证券研究所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开源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END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