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10月21日最新观点:合理定价政策不确定性,寻找下行风险可控标的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10月21日最新观点:合理定价政策不确定性,寻找下行风险可控标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10月21日早间新闻精选】 1、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确保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供暖,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要保障北方重点地区取暖用气,组织企业增加供气。 2、昨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3、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 4、昨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货币总量政策是合理的,流动性是充足的。 4、昨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指导交易所采取提高手续费标准、收紧交易限额等多项措施,坚决抑制动力煤等大宗商品期货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 5、国家发改委分别组织赴河北秦皇岛港、曹妃甸港督导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组强调,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国家发改委在河南煤炭储配交易中心调研强调,严厉打击煤炭现货市场哄抬物价。 6、昨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大力推进稀土、物流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7、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总体上恒大事件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我们应对恒大事件的原则是,充分尊重并保护债权人和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要保护好已购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昨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的从严监管;要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发债融资,防止“高杠杆”过度融资。 9、昨日,郑商所上调动力煤期货部分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并规定日内交易限额为50手;至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时,煤炭领跌,动力煤主力合约跌停,焦煤跌超8%,焦炭跌超4%。 10、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昨日钴中间品、氯化钴涨4000元/吨,四氧化三钴涨5000元/吨,氧化钴涨1000元/吨,钴酸锂涨30000元/吨。 11、针对当前市面上帕金森常备药“息宁”大面积缺货,致市场价暴涨20倍的现象,默沙东中国昨日向财联社独家回应称,目前努力尽早恢复息宁?(卡左双多巴缓释片)在中国市场的正常供应。 12、财联社独家获悉,恒大集团日前下发人事任免通知,共涉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及多个下属单位33人职务变动,多为中高层。此外,据悉恒大汽车总裁正在谈战投,但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13、北方稀土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5.26%;东岳硅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287%;广汇能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30.61%,环比增长124%;平安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5%,环比增长55%。三季报显示,张坤掌管的易方达优质精选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14、赣锋锂业收购阿根廷矿产开采商Litio8.58%股份,将间接持有Litio公司以及其旗下Mariana锂盐湖项目100%股权。 15、圣邦股份拟3亿元投建集成电路设计及测试项目。 16、中国恒大公告称,可引发对恒大物业股份全面要约的交易并未进行,中国恒大、恒大物业股票明日复牌。 17、特斯拉发布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16.18亿美元,创单季度净利润历史新高,市场预期12.57亿美元,去年同期3亿美元。 18、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43%,盘中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37%,纳指跌0.05%。区块链板块大涨,嘉楠科技涨18%,SOS涨约17%。美联储发布褐皮书显示,受商品和原材料需求上升的推动,大多数地区的物价显著上涨。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医药】合理定价政策不确定性,寻找下行风险可控标的 报告摘要 本周周报我们以AAV为例讨论基因治疗相关病毒载体生产流程及成本构成。 病毒载体的生产可分为上游工艺(USP)和下游工艺(DSP) USP主要是细胞培养、转染以及病毒扩增;DSP则主要是收获澄清、层析纯化以及制剂部分。病毒载体的扩大生产核心还是USP,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病毒载体的转染,转染方式可以分为瞬转和稳转。 细胞扩增放大培养又可分为贴壁和悬浮培养。贴壁培养通常使用需要血清(FBS)的贴壁HEK293T细胞系来培养,无需驯化细胞系,通常适合小规模研究;悬浮培养则是使用改良的HEK239T细胞系进行病毒载体培养,缺点是生产病毒滴度可能较低,且由于浓度效应,需以高浓度进行培养,会增加相关时间和成本。 AAV病毒载体成本拆分 除常规资本支出如洁净室建设(7000美元/平米)等费用外,还包括USP和DSP相关耗材、质粒、培养基以及QC费用和人力成本等。其中GMP级别质粒成为成本的主要构成项,文献列出价格达到10万美元/g,在贴壁培养方式中占成本比重为20%左右,在悬浮培养中则达到38%。 总体而言,根据文献一系列假设,采用10层细胞工厂扩大至1000L规模每剂成本在15000美元左右,采用1000L悬浮培养生物反应器则显著下降至12000美元左右,而采用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则降至10000美元以下。 相关标的:药明康德、金斯瑞生物科技、博腾股份、和元生物(拟IPO) 行情回顾:受业绩披露以及相关政策事件影响,本周医药板块部分核心资产如医疗服务巨头回调明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06%,跑输沪深300指数2.11pct,跑输创业板指数3.0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大多数板块下跌,其中中医疗服务、化学制剂和化学原料药子板块跌幅较大,分别下跌5.51%、3.15%和2.65%,中药饮片板块表现优异,周涨幅为11.31%。 投资建议:板块受政策扰动,短期建议关注下行风险可控以及政策避风港属性较强的标的,包括疫苗板块(万泰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和百克生物);血制品板块(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多个省份浆站十四五规划,浆量成长性进一步打开。相关标的包括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药店板块(益丰,一心堂)、迈瑞医疗(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辅助生殖龙头锦欣生殖。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医药|点评】正海生物(300653)2021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在研管线持续推进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39.2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32.64%),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38.48%)。Q3实现营收1亿元(+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12.5%)。 业绩增长稳健,Q3口腔修复膜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稳健,其中Q3实现营收1亿元(+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12.5%),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8.71%),增长态势良好,其中Q3口腔修复膜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90.08%,同比下滑2.53%,其中Q3毛利率为88.68%,同比下滑4.14%,主要系新产区投产带来折旧摊销等相关费用的增加所致。Q3公司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上升3.9%、下降1.1%、下降0.46%,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系新厂区投产带来折旧摊销等费用的增加所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42%,同比下滑2.1%,Q3净利率为45.33%,同比下滑4%。 项目储备丰富,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报告期内,重磅品种活性生物骨仍处于技术审评发布资料中,2022年有望获批;自酸蚀粘接剂产品用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牙釉质、牙本质的粘接,报告期内收到NMPA下发的注册申请受理书,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收到山东药监局下发的注册申请受理通知。此外,引导组织再生膜处于临床试验效果评价阶段、尿道修复补片、生物硬脑(脊)膜补片处于临床阶段,子宫内膜处于工艺摸索阶段。新品种逐步落地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驱动。 核心品种口腔修复膜受益于口腔种植高景气度将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种植牙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大,预计中国种植牙市场2017-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公司现有竞争对手为盖氏产品,其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公司产品性能不低于盖氏,价格仅有盖氏50%-80%,公司产品凭借极高性价比将加速进口替代。生物膜有望在集采行业整合背景下,占据先发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新厂区搬迁产能扩大。老产能比较饱和,新厂区口腔膜、脑膜产能扩大,保障供给,同时产能扩大有利于成本进一步降低。 投资建议: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耗材领域优质稀缺标的,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活性生物骨获批将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其他在研品种引导组织再生膜、新一代生物膜等为现有品种升级版,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2.01/2.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1/33/26倍,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 【太平洋电子|点评|兴森科技】专注核心赛道,化布局优势为成长胜势 事件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7亿元,同比增长23.53%,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7.09%,扣非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13.73%。 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39.92%,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52.45%,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132.24%。 点评 收入增长提速,盈利能力强化,单季度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去年前三季度由于有转让泽丰的股权收益,因而净利润基数较高,但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3.73%,创下历史增速新高(比中报仍高10 pct.),可以看出兴森科技今年的业绩增长质量。这是非常积极的成长信号,是公司化布局优势为成长胜势的重要体现。 第三季度,在PCB和IC载板均产销两旺的情况下,公司单季度销售收入创出新高;盈利能力方面,在上游铜箔、树脂和覆铜板等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公司单季度毛利率继续保持在30%以上,与此同时,经营效率持续提升,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等期间费用率不断改善,归因于此,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率同比/环比+6.78 pct./+1.08 pct.。 IC载板需求旺盛,半导体利润占比持续提升。中报点评报告中,我们便指出公司IC载板的订单已排产至年底,能见度相当之高,在下游高景气度支撑下,公司IC载板现有产线在三季度继续维持高稼动率,叠加半导体测试板业务的成长,前三季度,半导体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已超过20%,全年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5%。 在当前供需背景下IC载板的高景气度仍将延续,而本土供应链国产替代的明确诉求,将令这一行业的成长确定性更为踏实和稳固。最近两年以来,不少内资PCB供应商开始寻求切入良机,相比之下,八年前就开始布局的兴森具备非常明确的先发优势,当下,兴科半导体扩产项目的建设正稳步推进,有望于明年一季度投产运行,届时,在新产能顺利贡献收入并步入盈利阶段后,公司半导体前道材料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定增顺利过会,扩产夯实竞争力。10月12日,公司公告称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将为公司扩充PCB和IC载板产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公司作为内资PCB样板、小批量板以及IC载板的龙头,在需求持续旺盛的环境中,合理的产能扩增将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公司的持续成长。 盈利预测和评级:维持买入评级。2020-2021对于PCB行业而言是承压的一年,上游各项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行,令多数PCB企业尤其是硬板厂压力极大,但兴森科技依托自身快板与小批量的特殊行业属性得以顺利将压力向下游传导,实现逆势成长。IC载板、测试板等半导体方向通过多年的艰辛布局与耕耘,规模效应已经初见雏形,显然公司已经开始进入成长放量兑现期,依据我们的研究模型,预计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11亿、7.35亿和8.84亿,当前股价对应PE 31.36、26.06和21.6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半导体封装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及IC 载板扩产进度不及预期;(2)PCB 产能扩充不及预期;(3)下游供应链本土化IC载板替代推进进度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10月21日早间新闻精选】 1、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确保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供暖,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要保障北方重点地区取暖用气,组织企业增加供气。 2、昨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3、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 4、昨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货币总量政策是合理的,流动性是充足的。 4、昨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指导交易所采取提高手续费标准、收紧交易限额等多项措施,坚决抑制动力煤等大宗商品期货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 5、国家发改委分别组织赴河北秦皇岛港、曹妃甸港督导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组强调,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国家发改委在河南煤炭储配交易中心调研强调,严厉打击煤炭现货市场哄抬物价。 6、昨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大力推进稀土、物流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7、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总体上恒大事件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我们应对恒大事件的原则是,充分尊重并保护债权人和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要保护好已购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昨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的从严监管;要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发债融资,防止“高杠杆”过度融资。 9、昨日,郑商所上调动力煤期货部分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并规定日内交易限额为50手;至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时,煤炭领跌,动力煤主力合约跌停,焦煤跌超8%,焦炭跌超4%。 10、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昨日钴中间品、氯化钴涨4000元/吨,四氧化三钴涨5000元/吨,氧化钴涨1000元/吨,钴酸锂涨30000元/吨。 11、针对当前市面上帕金森常备药“息宁”大面积缺货,致市场价暴涨20倍的现象,默沙东中国昨日向财联社独家回应称,目前努力尽早恢复息宁?(卡左双多巴缓释片)在中国市场的正常供应。 12、财联社独家获悉,恒大集团日前下发人事任免通知,共涉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及多个下属单位33人职务变动,多为中高层。此外,据悉恒大汽车总裁正在谈战投,但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13、北方稀土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5.26%;东岳硅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287%;广汇能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30.61%,环比增长124%;平安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5%,环比增长55%。三季报显示,张坤掌管的易方达优质精选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14、赣锋锂业收购阿根廷矿产开采商Litio8.58%股份,将间接持有Litio公司以及其旗下Mariana锂盐湖项目100%股权。 15、圣邦股份拟3亿元投建集成电路设计及测试项目。 16、中国恒大公告称,可引发对恒大物业股份全面要约的交易并未进行,中国恒大、恒大物业股票明日复牌。 17、特斯拉发布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16.18亿美元,创单季度净利润历史新高,市场预期12.57亿美元,去年同期3亿美元。 18、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43%,盘中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37%,纳指跌0.05%。区块链板块大涨,嘉楠科技涨18%,SOS涨约17%。美联储发布褐皮书显示,受商品和原材料需求上升的推动,大多数地区的物价显著上涨。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医药】合理定价政策不确定性,寻找下行风险可控标的 报告摘要 本周周报我们以AAV为例讨论基因治疗相关病毒载体生产流程及成本构成。 病毒载体的生产可分为上游工艺(USP)和下游工艺(DSP) USP主要是细胞培养、转染以及病毒扩增;DSP则主要是收获澄清、层析纯化以及制剂部分。病毒载体的扩大生产核心还是USP,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病毒载体的转染,转染方式可以分为瞬转和稳转。 细胞扩增放大培养又可分为贴壁和悬浮培养。贴壁培养通常使用需要血清(FBS)的贴壁HEK293T细胞系来培养,无需驯化细胞系,通常适合小规模研究;悬浮培养则是使用改良的HEK239T细胞系进行病毒载体培养,缺点是生产病毒滴度可能较低,且由于浓度效应,需以高浓度进行培养,会增加相关时间和成本。 AAV病毒载体成本拆分 除常规资本支出如洁净室建设(7000美元/平米)等费用外,还包括USP和DSP相关耗材、质粒、培养基以及QC费用和人力成本等。其中GMP级别质粒成为成本的主要构成项,文献列出价格达到10万美元/g,在贴壁培养方式中占成本比重为20%左右,在悬浮培养中则达到38%。 总体而言,根据文献一系列假设,采用10层细胞工厂扩大至1000L规模每剂成本在15000美元左右,采用1000L悬浮培养生物反应器则显著下降至12000美元左右,而采用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则降至10000美元以下。 相关标的:药明康德、金斯瑞生物科技、博腾股份、和元生物(拟IPO) 行情回顾:受业绩披露以及相关政策事件影响,本周医药板块部分核心资产如医疗服务巨头回调明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06%,跑输沪深300指数2.11pct,跑输创业板指数3.0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大多数板块下跌,其中中医疗服务、化学制剂和化学原料药子板块跌幅较大,分别下跌5.51%、3.15%和2.65%,中药饮片板块表现优异,周涨幅为11.31%。 投资建议:板块受政策扰动,短期建议关注下行风险可控以及政策避风港属性较强的标的,包括疫苗板块(万泰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和百克生物);血制品板块(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多个省份浆站十四五规划,浆量成长性进一步打开。相关标的包括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药店板块(益丰,一心堂)、迈瑞医疗(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辅助生殖龙头锦欣生殖。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医药|点评】正海生物(300653)2021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在研管线持续推进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39.2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32.64%),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38.48%)。Q3实现营收1亿元(+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12.5%)。 业绩增长稳健,Q3口腔修复膜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稳健,其中Q3实现营收1亿元(+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12.5%),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8.71%),增长态势良好,其中Q3口腔修复膜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90.08%,同比下滑2.53%,其中Q3毛利率为88.68%,同比下滑4.14%,主要系新产区投产带来折旧摊销等相关费用的增加所致。Q3公司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上升3.9%、下降1.1%、下降0.46%,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系新厂区投产带来折旧摊销等费用的增加所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42%,同比下滑2.1%,Q3净利率为45.33%,同比下滑4%。 项目储备丰富,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报告期内,重磅品种活性生物骨仍处于技术审评发布资料中,2022年有望获批;自酸蚀粘接剂产品用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牙釉质、牙本质的粘接,报告期内收到NMPA下发的注册申请受理书,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收到山东药监局下发的注册申请受理通知。此外,引导组织再生膜处于临床试验效果评价阶段、尿道修复补片、生物硬脑(脊)膜补片处于临床阶段,子宫内膜处于工艺摸索阶段。新品种逐步落地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驱动。 核心品种口腔修复膜受益于口腔种植高景气度将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种植牙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大,预计中国种植牙市场2017-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公司现有竞争对手为盖氏产品,其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公司产品性能不低于盖氏,价格仅有盖氏50%-80%,公司产品凭借极高性价比将加速进口替代。生物膜有望在集采行业整合背景下,占据先发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新厂区搬迁产能扩大。老产能比较饱和,新厂区口腔膜、脑膜产能扩大,保障供给,同时产能扩大有利于成本进一步降低。 投资建议: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耗材领域优质稀缺标的,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活性生物骨获批将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其他在研品种引导组织再生膜、新一代生物膜等为现有品种升级版,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2.01/2.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1/33/26倍,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风险。 【太平洋电子|点评|兴森科技】专注核心赛道,化布局优势为成长胜势 事件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7亿元,同比增长23.53%,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7.09%,扣非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13.73%。 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39.92%,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52.45%,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132.24%。 点评 收入增长提速,盈利能力强化,单季度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去年前三季度由于有转让泽丰的股权收益,因而净利润基数较高,但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3.73%,创下历史增速新高(比中报仍高10 pct.),可以看出兴森科技今年的业绩增长质量。这是非常积极的成长信号,是公司化布局优势为成长胜势的重要体现。 第三季度,在PCB和IC载板均产销两旺的情况下,公司单季度销售收入创出新高;盈利能力方面,在上游铜箔、树脂和覆铜板等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公司单季度毛利率继续保持在30%以上,与此同时,经营效率持续提升,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等期间费用率不断改善,归因于此,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率同比/环比+6.78 pct./+1.08 pct.。 IC载板需求旺盛,半导体利润占比持续提升。中报点评报告中,我们便指出公司IC载板的订单已排产至年底,能见度相当之高,在下游高景气度支撑下,公司IC载板现有产线在三季度继续维持高稼动率,叠加半导体测试板业务的成长,前三季度,半导体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已超过20%,全年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5%。 在当前供需背景下IC载板的高景气度仍将延续,而本土供应链国产替代的明确诉求,将令这一行业的成长确定性更为踏实和稳固。最近两年以来,不少内资PCB供应商开始寻求切入良机,相比之下,八年前就开始布局的兴森具备非常明确的先发优势,当下,兴科半导体扩产项目的建设正稳步推进,有望于明年一季度投产运行,届时,在新产能顺利贡献收入并步入盈利阶段后,公司半导体前道材料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定增顺利过会,扩产夯实竞争力。10月12日,公司公告称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将为公司扩充PCB和IC载板产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公司作为内资PCB样板、小批量板以及IC载板的龙头,在需求持续旺盛的环境中,合理的产能扩增将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公司的持续成长。 盈利预测和评级:维持买入评级。2020-2021对于PCB行业而言是承压的一年,上游各项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行,令多数PCB企业尤其是硬板厂压力极大,但兴森科技依托自身快板与小批量的特殊行业属性得以顺利将压力向下游传导,实现逆势成长。IC载板、测试板等半导体方向通过多年的艰辛布局与耕耘,规模效应已经初见雏形,显然公司已经开始进入成长放量兑现期,依据我们的研究模型,预计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11亿、7.35亿和8.84亿,当前股价对应PE 31.36、26.06和21.6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半导体封装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及IC 载板扩产进度不及预期;(2)PCB 产能扩充不及预期;(3)下游供应链本土化IC载板替代推进进度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