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水巨大!煤炭现货飙升至2400元,动力煤期货冲破1900!天然气大逆转来了
(以下内容从渤海期货《贴水巨大!煤炭现货飙升至2400元,动力煤期货冲破1900!天然气大逆转来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月18日,大宗商品再现“涨停潮”,动力煤期货涨停,动力煤主力合约上破1900元/吨,涨超10%,一度涨至1937.8元/吨,创历史新高。受煤价大幅上涨,以及能源消耗增速,沪锌期货涨停,价格创14年新高,乙二醇、焦炭、红枣、尿素涨停,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焦煤涨超8%,苹果、纯碱、生猪、沪锡涨超5%。 受煤价上涨影响,煤炭股持续拉升,恒源煤电、新集能源、兰花科创、上海能源、安源煤业等多股涨停,昊华能源涨超8%,中国神华、兖州煤业涨超7%。 值得关注的是,自8月20日以来,动力煤价格持续暴涨,价格由810元/吨,一路暴涨至1900元上方。 煤炭现货价格飙升至2400元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国际大宗商品的不断创出新高,能耗双控问题日益被国家重视,主流资金普遍认为碳中和碳达峰是能耗双控的背后主线,对于大宗商品的领域影响深远,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明确的大背景下,传统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投资”值得重点关注,建议关注如煤电、煤炭等企业。 国泰君安期货煤焦高级研究员金韬表示,18日动力煤2201合约涨停,从动力煤现货来看,目前动力煤港口现货贸易商5500大卡主流价格报价已经到2400元/吨上方,动力煤2201合约贴水巨大。市场对于冬季的季节性煤炭需求上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忧虑,认为目前的低库存条件下,冬季的煤炭的供应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港口价格继续走高。 由于市场看涨预期浓厚,坑口以及港口报价连续扩大涨幅,目前仍然处于强势状态。受此影响,深贴水期价连续上行,短期强势仍没有放缓迹象。短期来看,港口动力煤价格强势很难改变,但动力煤期货2201合约绝对价格已经处于高位,操作上建议轻仓操作。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生产原煤29.3亿吨,同比增长3.7%,比2019年同期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8%;进口煤炭23040万吨,同比下降3.6%。其中,9月份,生产原煤3.3亿吨,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两年平均下降0.9%,日均产量1114万吨。进口煤炭3288万吨,同比增长76.0%。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前期由于部分产能释放受到一定的影响,煤炭市场供应有所偏紧。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近期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和增加煤炭的供应和生产,相信下一阶段煤炭供应偏紧的状况会得到逐步改善。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随着主产区煤炭产能加快释放,预计后期煤炭供应将保持增长,煤炭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逐步改善,市场煤价格将高位波动运行。据悉,10月1-13日,协会重点监测煤炭企业日均煤炭产量693万吨,比9月日均增长4.5%,重点企业煤炭产销势头良好,煤炭增产增供效果逐步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生产端保供增产的效果显现,在电煤端库存达到安全边际后,市场供给弹性也将逐步提升,市场供需环境正在逐步演化,极度紧缺的恐慌也将有所好转;但社会库存现实性低位依旧是影响煤炭市场中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煤炭市场将在被动累库存与历史低库存的双重影响下继续呈现高位震荡的格局。 在煤炭价格持续暴涨背景下,下游产品乙二醇18日再度涨停,涨幅11%,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近一个月乙二醇的累计涨幅已达到38%。对于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贺晓勤表示,煤价上涨继续带动EG大涨,EG继续偏多对待,目标位8000元/吨。EG 18日上午华东现货基差缩窄至50元/吨,成交清淡,上涨速度较快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煤化工板块品种均出现大幅上涨。乙二醇基本面变化不大,装置开工低位,聚酯开工尚可,MEG库存持续低位。本周华东港口库存55万吨,同比上期增加2.7万吨。近期长江口专项引航导致到港效率较低。中期仍然看涨,目标位8000元/吨。(华夏时报 叶青) 煤价续创历史新高:动力煤供需偏紧格局短期难解,多方备战越冬能源供应 在供应端没有明显增量的前提下,动力煤价格再度跳涨,供需偏紧局面短期难解;在整体能源供应方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正通过多重举措积极备战今冬明春能源保供。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主要能源产品的生产情况。数据显示,除了原煤生产略有下降外,9月国内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都保持稳步增长,其中电力和天然气产量增幅较大。 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随着国常会、各相关部门有关部署和措施的逐渐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 主要能源产量稳定 9月国内煤炭产量小幅下降,进口煤炭量大增超过七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生产原煤3.3亿吨,同比下降0.9%,较2019年同期下降1.8%;进口煤炭3288万吨,同比增长76.0%。 前9月数据来看,国内原煤产量整体仍有所上升,但进口量则略有下降。今年前9月国内生产原煤29.3亿吨,同比增长3.7%,较2019年同期增长3.6%;进口煤炭量为2.3亿吨,同比下降3.6%。 原油方面,9月国内原油生产保持小幅上涨,进口量则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生产原油1.5亿吨,同比增长2.5%;当月原油进口量同比降幅达到15.3%,为4105万吨;前9月国内共进口原油3.87亿吨,同比降幅为6.8%。 临近北半球冬季来临,天然气成为各国今冬能源储备的重要物资。上个月,国内天然气产量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较高增速,进口量也在稳步增加。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9月国内天然气产量1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较2019年同期增长15.2%;当月进口天然气达到1062亿吨,同比增长22.7%,增速较上个月增加10.5个百分点。 在电力方面,9月国内电力生产有所加快,其中火电同比增速达到5.7%,风电增速19.7%,而核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水电产量的降幅缩窄到0.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发电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较8月加快4.7个百分点。今年前9个月,国内发电量已经达到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10.7%。 煤炭供需偏紧短期难解 此前被市场预期已经见顶的煤价,再度上涨。10月18日上午开盘后不久,郑商所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再度涨停,报1829元/吨并持续至收盘,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也再度刷新了市场对煤价的上涨预期。 回到今年年初,动力煤期货价格一度低于500元/吨,到今年5月的阶段性高点也没有突破1000元/吨。 今年夏季以来,在电力需求旺盛与煤炭供给不足等原因的综合影响下,动力煤供需偏紧情况延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今年9月下旬以来,煤炭价格在历史高位再度跳升,多次刷新历史最高值。 由于事关电力供应与冬季采暖,煤炭价格走势与市场供给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下半年以来,各相关部门相继采取多项措施为大宗商品市场降温,推动国内煤炭稳产增产。 但从9月数据来看,受困于安全监管力度较大、大型活动举办以及煤矿事故多发等因素影响,优质煤炭产能释放情况有限。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供需两端都没有明显改善,动力煤价很难从高位快速回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部分产地动力煤价格已经超过2500元/吨,秦皇岛港动力煤价格也已经涨破2200元/吨。 开源证券分析师张绪成指出,目前需求端并未如预期走弱,电厂日耗在国庆假期后再度回升,仍高于往年同期;尽管高耗能产业限电仍在持续,但在全国降温加速、水电新能源出力不足的背景下,火电负荷仍偏强运行;同时期,下游普遍处于库存低位,补库刚需旺盛。 张绪成认为,政策对于电厂长协100%全覆盖的要求于本月开始加速落实,加速了现货市场的煤源紧缺;在供应端,供应增量和进口都逐渐发力,但在下游低库存高需求的背景下,紧供给仍然凸显。 多方备战越冬能源供应 付凌晖在10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炭、天然气和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限电情况,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随着北方多地降温明显,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开始供暖,各有关部门也都采取多项措施,打响了冬季能源保供的战役。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通知各地区和有关企业,做好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要求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直保并全覆盖,确保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另一方面,发电供热企业和煤炭企业在今年已签订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对比当前跳涨的煤炭价格,煤炭中长期合同发挥了保供稳价的“压舱石”作用,在需求、供给和价格方面都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在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的时代是一种对买卖双方的保护。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各地都对当前电价机制进行了调整,疏导燃煤价格上涨为电厂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火电厂的经营情况,增强了发电意愿。 在此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晨昕介绍称,国家发改委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做到发电供热用煤和民生用气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压实地方和企业的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 针对今冬明春能源保供问题,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近期带队赴内蒙古调研,督导企业尽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袁野表示,要压实压紧责任,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任务纳入考核,对于工作不力、造成保供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关键时期“顶得上”“顶得住”的“顶梁柱”作用。 天然气、原油大逆转 昨晚,俄罗斯那边传来大消息,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公开表态可以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但最新输送管道运力拍卖数据显示,俄罗斯暂时没有扩大天然气的供应的迹象。周一几项拍卖结果显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不计划下月通过乌克兰的主要运输线路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只会通过波兰提供有限的天然气。另外,Gazprom会非常有限地增加波兰管道的输送量,仅为11月拟定产能的35%。 在此消息的影响下,当地时间周一,欧洲天然气一度飙升13%,但不久后走势出现逆转,收盘时翻绿,。 天然气价格大涨之际,原油价格也在跟涨,随着天然气涨幅的回落,美油收盘也微跌。 华尔街狼王重磅警告: 长期看,美国或将出现重大挑战 美东时间周一,“华尔街狼王”卡尔 伊坎(Carl Icahn)发表重磅警告称,在过量货币供应和持续上升的通胀影响下,长周期来看,美股可能出现重大挑战。 他表示,“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肯定会‘撞墙’,我真的认为,以现在的印钞方式和通胀方式,将会有一场危机袭来。看看周围的通货膨胀状况,我不知道如何长期处理这个问题。” 他直言,长期来看,市场终将为宽松政策付出代价。 早在今年5月,这位以“激进”著称的投资者就警告称,通胀已经存在,可能导致利率上升,甚至是市场的调整。他表示,“我相信通胀已经存在,这将最终导致更高的利率和市场的重大调整。但它何时发生,会有多严重,是一个目前无法回答的问题。” 为应对疫情,美联储维持零利率,美国国会也释放数万亿刺激计划,政府已经拨出超过5万亿美元的刺激措施,这也是通胀被推升的重要原因。 小摩:英国央行下个月或加息 当地时间上周日,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在ECB论坛上表示,尽管通胀上升可能是暂时的,但央行将“必须采取行动”以遏制价格压力。 关于加息时点,贝利表示,无法预先判断英国央行在11月将采取什么行动。 但贝利表示,当我们改变政策时,我们首选的工具是利率调整。 有分析机构认为,贝利的话意味着,英国或许明年就要加息了。 摩根大通提前了对英国加息时点的预期,该机构预计,该机构预计英国央行11月将加息15个基点,随后在2月和8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此前预期为明年2月开始加息15个基点)。 该机构指出,在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周日发表讲话后,提前了其对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经济学家Allan monkss表示,贝利连续第二周发表强硬言论,令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将采取更激进的货币政策。这种观点存在的一个风险是,英国央行反而将选择在11月发出强烈信号,然后在12月采取行动,可能会一次性加息40个基点(或在12月加息15个基点,然后在明年2月加息25个基点)。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11月加息或许为时过早。法兴银行分析师Brian Hilliard认为,市场对 11 月加息的预测还为时过早,因为政府和市场似乎忽略了能源形势对经济活动的潜在损害。 『免责申明: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基金报,由渤海期货整理,内容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渤海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渤海期货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APP 渤海随E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月18日,大宗商品再现“涨停潮”,动力煤期货涨停,动力煤主力合约上破1900元/吨,涨超10%,一度涨至1937.8元/吨,创历史新高。受煤价大幅上涨,以及能源消耗增速,沪锌期货涨停,价格创14年新高,乙二醇、焦炭、红枣、尿素涨停,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焦煤涨超8%,苹果、纯碱、生猪、沪锡涨超5%。 受煤价上涨影响,煤炭股持续拉升,恒源煤电、新集能源、兰花科创、上海能源、安源煤业等多股涨停,昊华能源涨超8%,中国神华、兖州煤业涨超7%。 值得关注的是,自8月20日以来,动力煤价格持续暴涨,价格由810元/吨,一路暴涨至1900元上方。 煤炭现货价格飙升至2400元 近段时间以来,伴随国际大宗商品的不断创出新高,能耗双控问题日益被国家重视,主流资金普遍认为碳中和碳达峰是能耗双控的背后主线,对于大宗商品的领域影响深远,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明确的大背景下,传统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投资”值得重点关注,建议关注如煤电、煤炭等企业。 国泰君安期货煤焦高级研究员金韬表示,18日动力煤2201合约涨停,从动力煤现货来看,目前动力煤港口现货贸易商5500大卡主流价格报价已经到2400元/吨上方,动力煤2201合约贴水巨大。市场对于冬季的季节性煤炭需求上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忧虑,认为目前的低库存条件下,冬季的煤炭的供应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港口价格继续走高。 由于市场看涨预期浓厚,坑口以及港口报价连续扩大涨幅,目前仍然处于强势状态。受此影响,深贴水期价连续上行,短期强势仍没有放缓迹象。短期来看,港口动力煤价格强势很难改变,但动力煤期货2201合约绝对价格已经处于高位,操作上建议轻仓操作。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生产原煤29.3亿吨,同比增长3.7%,比2019年同期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8%;进口煤炭23040万吨,同比下降3.6%。其中,9月份,生产原煤3.3亿吨,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两年平均下降0.9%,日均产量1114万吨。进口煤炭3288万吨,同比增长76.0%。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前期由于部分产能释放受到一定的影响,煤炭市场供应有所偏紧。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近期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和增加煤炭的供应和生产,相信下一阶段煤炭供应偏紧的状况会得到逐步改善。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随着主产区煤炭产能加快释放,预计后期煤炭供应将保持增长,煤炭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逐步改善,市场煤价格将高位波动运行。据悉,10月1-13日,协会重点监测煤炭企业日均煤炭产量693万吨,比9月日均增长4.5%,重点企业煤炭产销势头良好,煤炭增产增供效果逐步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生产端保供增产的效果显现,在电煤端库存达到安全边际后,市场供给弹性也将逐步提升,市场供需环境正在逐步演化,极度紧缺的恐慌也将有所好转;但社会库存现实性低位依旧是影响煤炭市场中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煤炭市场将在被动累库存与历史低库存的双重影响下继续呈现高位震荡的格局。 在煤炭价格持续暴涨背景下,下游产品乙二醇18日再度涨停,涨幅11%,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近一个月乙二醇的累计涨幅已达到38%。对于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贺晓勤表示,煤价上涨继续带动EG大涨,EG继续偏多对待,目标位8000元/吨。EG 18日上午华东现货基差缩窄至50元/吨,成交清淡,上涨速度较快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煤化工板块品种均出现大幅上涨。乙二醇基本面变化不大,装置开工低位,聚酯开工尚可,MEG库存持续低位。本周华东港口库存55万吨,同比上期增加2.7万吨。近期长江口专项引航导致到港效率较低。中期仍然看涨,目标位8000元/吨。(华夏时报 叶青) 煤价续创历史新高:动力煤供需偏紧格局短期难解,多方备战越冬能源供应 在供应端没有明显增量的前提下,动力煤价格再度跳涨,供需偏紧局面短期难解;在整体能源供应方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正通过多重举措积极备战今冬明春能源保供。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主要能源产品的生产情况。数据显示,除了原煤生产略有下降外,9月国内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都保持稳步增长,其中电力和天然气产量增幅较大。 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随着国常会、各相关部门有关部署和措施的逐渐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 主要能源产量稳定 9月国内煤炭产量小幅下降,进口煤炭量大增超过七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生产原煤3.3亿吨,同比下降0.9%,较2019年同期下降1.8%;进口煤炭3288万吨,同比增长76.0%。 前9月数据来看,国内原煤产量整体仍有所上升,但进口量则略有下降。今年前9月国内生产原煤29.3亿吨,同比增长3.7%,较2019年同期增长3.6%;进口煤炭量为2.3亿吨,同比下降3.6%。 原油方面,9月国内原油生产保持小幅上涨,进口量则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生产原油1.5亿吨,同比增长2.5%;当月原油进口量同比降幅达到15.3%,为4105万吨;前9月国内共进口原油3.87亿吨,同比降幅为6.8%。 临近北半球冬季来临,天然气成为各国今冬能源储备的重要物资。上个月,国内天然气产量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较高增速,进口量也在稳步增加。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9月国内天然气产量1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较2019年同期增长15.2%;当月进口天然气达到1062亿吨,同比增长22.7%,增速较上个月增加10.5个百分点。 在电力方面,9月国内电力生产有所加快,其中火电同比增速达到5.7%,风电增速19.7%,而核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水电产量的降幅缩窄到0.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国内发电6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较8月加快4.7个百分点。今年前9个月,国内发电量已经达到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10.7%。 煤炭供需偏紧短期难解 此前被市场预期已经见顶的煤价,再度上涨。10月18日上午开盘后不久,郑商所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再度涨停,报1829元/吨并持续至收盘,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也再度刷新了市场对煤价的上涨预期。 回到今年年初,动力煤期货价格一度低于500元/吨,到今年5月的阶段性高点也没有突破1000元/吨。 今年夏季以来,在电力需求旺盛与煤炭供给不足等原因的综合影响下,动力煤供需偏紧情况延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今年9月下旬以来,煤炭价格在历史高位再度跳升,多次刷新历史最高值。 由于事关电力供应与冬季采暖,煤炭价格走势与市场供给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下半年以来,各相关部门相继采取多项措施为大宗商品市场降温,推动国内煤炭稳产增产。 但从9月数据来看,受困于安全监管力度较大、大型活动举办以及煤矿事故多发等因素影响,优质煤炭产能释放情况有限。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供需两端都没有明显改善,动力煤价很难从高位快速回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部分产地动力煤价格已经超过2500元/吨,秦皇岛港动力煤价格也已经涨破2200元/吨。 开源证券分析师张绪成指出,目前需求端并未如预期走弱,电厂日耗在国庆假期后再度回升,仍高于往年同期;尽管高耗能产业限电仍在持续,但在全国降温加速、水电新能源出力不足的背景下,火电负荷仍偏强运行;同时期,下游普遍处于库存低位,补库刚需旺盛。 张绪成认为,政策对于电厂长协100%全覆盖的要求于本月开始加速落实,加速了现货市场的煤源紧缺;在供应端,供应增量和进口都逐渐发力,但在下游低库存高需求的背景下,紧供给仍然凸显。 多方备战越冬能源供应 付凌晖在10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炭、天然气和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限电情况,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随着北方多地降温明显,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开始供暖,各有关部门也都采取多项措施,打响了冬季能源保供的战役。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通知各地区和有关企业,做好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要求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直保并全覆盖,确保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另一方面,发电供热企业和煤炭企业在今年已签订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对比当前跳涨的煤炭价格,煤炭中长期合同发挥了保供稳价的“压舱石”作用,在需求、供给和价格方面都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在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的时代是一种对买卖双方的保护。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各地都对当前电价机制进行了调整,疏导燃煤价格上涨为电厂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火电厂的经营情况,增强了发电意愿。 在此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晨昕介绍称,国家发改委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做到发电供热用煤和民生用气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压实地方和企业的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 针对今冬明春能源保供问题,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近期带队赴内蒙古调研,督导企业尽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袁野表示,要压实压紧责任,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任务纳入考核,对于工作不力、造成保供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关键时期“顶得上”“顶得住”的“顶梁柱”作用。 天然气、原油大逆转 昨晚,俄罗斯那边传来大消息,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公开表态可以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但最新输送管道运力拍卖数据显示,俄罗斯暂时没有扩大天然气的供应的迹象。周一几项拍卖结果显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不计划下月通过乌克兰的主要运输线路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只会通过波兰提供有限的天然气。另外,Gazprom会非常有限地增加波兰管道的输送量,仅为11月拟定产能的35%。 在此消息的影响下,当地时间周一,欧洲天然气一度飙升13%,但不久后走势出现逆转,收盘时翻绿,。 天然气价格大涨之际,原油价格也在跟涨,随着天然气涨幅的回落,美油收盘也微跌。 华尔街狼王重磅警告: 长期看,美国或将出现重大挑战 美东时间周一,“华尔街狼王”卡尔 伊坎(Carl Icahn)发表重磅警告称,在过量货币供应和持续上升的通胀影响下,长周期来看,美股可能出现重大挑战。 他表示,“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肯定会‘撞墙’,我真的认为,以现在的印钞方式和通胀方式,将会有一场危机袭来。看看周围的通货膨胀状况,我不知道如何长期处理这个问题。” 他直言,长期来看,市场终将为宽松政策付出代价。 早在今年5月,这位以“激进”著称的投资者就警告称,通胀已经存在,可能导致利率上升,甚至是市场的调整。他表示,“我相信通胀已经存在,这将最终导致更高的利率和市场的重大调整。但它何时发生,会有多严重,是一个目前无法回答的问题。” 为应对疫情,美联储维持零利率,美国国会也释放数万亿刺激计划,政府已经拨出超过5万亿美元的刺激措施,这也是通胀被推升的重要原因。 小摩:英国央行下个月或加息 当地时间上周日,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在ECB论坛上表示,尽管通胀上升可能是暂时的,但央行将“必须采取行动”以遏制价格压力。 关于加息时点,贝利表示,无法预先判断英国央行在11月将采取什么行动。 但贝利表示,当我们改变政策时,我们首选的工具是利率调整。 有分析机构认为,贝利的话意味着,英国或许明年就要加息了。 摩根大通提前了对英国加息时点的预期,该机构预计,该机构预计英国央行11月将加息15个基点,随后在2月和8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此前预期为明年2月开始加息15个基点)。 该机构指出,在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周日发表讲话后,提前了其对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经济学家Allan monkss表示,贝利连续第二周发表强硬言论,令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将采取更激进的货币政策。这种观点存在的一个风险是,英国央行反而将选择在11月发出强烈信号,然后在12月采取行动,可能会一次性加息40个基点(或在12月加息15个基点,然后在明年2月加息25个基点)。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11月加息或许为时过早。法兴银行分析师Brian Hilliard认为,市场对 11 月加息的预测还为时过早,因为政府和市场似乎忽略了能源形势对经济活动的潜在损害。 『免责申明: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基金报,由渤海期货整理,内容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渤海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渤海期货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APP 渤海随E赢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