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报告 | 让“甜蜜”的事业为大宗行情加点料!
(以下内容从迈科期货《热点报告 | 让“甜蜜”的事业为大宗行情加点料!》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白糖的看法,想说清楚前世今生,就不得不从“糖高宗”聊起,这个词是多年前郑糖价格达到7000元/吨以上,现货价格位于8000元/吨以上时,市场人士给的称呼。 2017年之前,糖价波动年度周期、季节性周期十分明显,交投活跃。随后而来的是全球供应压力达到极致,“谷贱伤农”的担忧使得政策采取建设“糖料生产双高基地”,种植补贴、进口管控、大幅提高配额外进口关税、甘蔗收购价指引、行业自律等多重手段为中国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反映到产业供需层面上,即国内产量稳定;高关税政策缓解了进口糖料的冲击,但却因进口利润不断扩大达到历史顶缝2000元/吨以上,高利润让私糖量挤占供应;去年大家更是在“糖浆”上动了脑筋。 反映到价格层面上,ICE原糖11主连合约价格从24跌至10美分以下,跌幅58%;郑糖主连7300跌至4660,跌幅36%,从两组数据对比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国际糖价比国内糖价跌的快跌的多。从2020年开始的趋势上涨行情可以看到,ICE涨幅124%,郑糖涨幅30%。总结:国内糖价与国际糖价尽管方向一致,但波动性远远小于国际糖价。 年初我们用“糖价脱拐前行定义”今年的行情。2021年5月保护性关税到期,意味着糖价具备独立行走能力,并且与国际糖价联系性提升。但国内糖价因去供应力度不够且进口高利润驱使下,不能轻装上阵,没有出现结构性矛盾,这就注定国际强于国内,但由于中国糖料不能自给自足,每年都需要进口糖源,因此糖价将与国际糖价共振。自此产业分析的意义对于价格而言有效增强。梳理一下: 一、国际市场 1、消费端,由于全球主产国不利天气影响,各大机构预计2021/22榨季全球食糖将出现几十万吨或数百万吨供需缺口,但是高企的海运费已明显抑制市场需求,需求终端推迟采购计划可能使得预估的供需缺口并不会真正落实。全球糖市新榨季供给维持紧平衡状态。 2、泰国新榨季产糖量将有望从本榨季的758万吨恢复至1000-1100万吨,这将缓解局部糖源紧缺。然而,甘蔗收购价升高意味着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糖厂也难以解决集装箱海运费用过高问题。下一阶段北半球的主要出口国中也很难再找到便宜的糖源。 3、巴西中南部食糖生产临近尾声,减产的幅度基本在预期之内,这是明牌。印度作为下一阶段最主要的食糖出口来源国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市场定价主导权,其食糖出口政策取消及国内食糖最低售价(MSP)提升将封锁国际糖价下限——19美分。现印度部分地区的糖厂已停止食糖出口步伐,等待国际糖价涨到糖厂更为满意的位置,才能触发其出口意愿。 二、国内市场 1、市场对于国内食糖消费量的解读存在“认知差异”,加工糖份额逐步加大但产销信息不明晰,仅凭糖协公布的国产糖月度产销数据已不足以全面衡量食糖消费的情况,但短期内市场又缺乏权威可靠的食糖消费评估指标。高倍甜味剂对于白砂糖的替代正在发生,现在“减糖、无糖”风潮正盛,无糖食品占比增长明显,国内食糖消费分析非常复杂,难题无解。 2、进口成本上涨的影响开始显现,虽然有所延迟但终将反映到价格上,为2021/22榨季国内糖价上涨增添助力。有两个价格路径:进口糖数量下降使得国内食糖供应不足,引发国内糖价上涨,或者是加工糖成本和售价上涨带动国产糖价格一并上涨,这是国内糖价在未来一个榨季大概率要反应在盘面上的逻辑。 3、2021/22榨季全国产糖量预估值为1010.5万吨,同比上榨季减产56万吨,减幅5.25%。榨季结转数量为90万吨,较往年均值增加约40万吨。尽管库存后移,云南糖最早10月底开榨,而广西糖厂最早开机时间为11月上旬,库存去化有时间。 4、制糖成本将明显上涨。甜菜糖因煤等能源涨价带动成本上涨;广西甘蔗糖的生产成本,换个角度考虑,去年蔗渣已经比甘蔗都贵了,今年01接近于6000,云南糖厂都跑步进场了,广西糖厂可想而知! 结论:核心逻辑看上文。在这里要重点提醒两方面扰动因素,首先是新榨季全球如果天气模型再出问题糖价将获得助力毕竟2021年主产国天气问题频发,其次能源价格向上趋势保持完好,后期有望带动替代品乙醇价格上涨,通过调整糖醇比价,减少食糖产量,对糖价形成利好。 技术分析:ICE原糖20美分整固,19美分底线,向上看;郑糖趋势底仓持有,前高附近关注能否有效突破则加仓,反之等待调整至5900加仓、进场。 声明:本报告仅作参考之用。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都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报告是针对商业客户和职业投资者准备的,所以不得转给其它人员。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和资料的来源是可靠的,但我们不保证它们绝对正确。我们也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 ? 2021年迈科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白糖的看法,想说清楚前世今生,就不得不从“糖高宗”聊起,这个词是多年前郑糖价格达到7000元/吨以上,现货价格位于8000元/吨以上时,市场人士给的称呼。 2017年之前,糖价波动年度周期、季节性周期十分明显,交投活跃。随后而来的是全球供应压力达到极致,“谷贱伤农”的担忧使得政策采取建设“糖料生产双高基地”,种植补贴、进口管控、大幅提高配额外进口关税、甘蔗收购价指引、行业自律等多重手段为中国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反映到产业供需层面上,即国内产量稳定;高关税政策缓解了进口糖料的冲击,但却因进口利润不断扩大达到历史顶缝2000元/吨以上,高利润让私糖量挤占供应;去年大家更是在“糖浆”上动了脑筋。 反映到价格层面上,ICE原糖11主连合约价格从24跌至10美分以下,跌幅58%;郑糖主连7300跌至4660,跌幅36%,从两组数据对比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国际糖价比国内糖价跌的快跌的多。从2020年开始的趋势上涨行情可以看到,ICE涨幅124%,郑糖涨幅30%。总结:国内糖价与国际糖价尽管方向一致,但波动性远远小于国际糖价。 年初我们用“糖价脱拐前行定义”今年的行情。2021年5月保护性关税到期,意味着糖价具备独立行走能力,并且与国际糖价联系性提升。但国内糖价因去供应力度不够且进口高利润驱使下,不能轻装上阵,没有出现结构性矛盾,这就注定国际强于国内,但由于中国糖料不能自给自足,每年都需要进口糖源,因此糖价将与国际糖价共振。自此产业分析的意义对于价格而言有效增强。梳理一下: 一、国际市场 1、消费端,由于全球主产国不利天气影响,各大机构预计2021/22榨季全球食糖将出现几十万吨或数百万吨供需缺口,但是高企的海运费已明显抑制市场需求,需求终端推迟采购计划可能使得预估的供需缺口并不会真正落实。全球糖市新榨季供给维持紧平衡状态。 2、泰国新榨季产糖量将有望从本榨季的758万吨恢复至1000-1100万吨,这将缓解局部糖源紧缺。然而,甘蔗收购价升高意味着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糖厂也难以解决集装箱海运费用过高问题。下一阶段北半球的主要出口国中也很难再找到便宜的糖源。 3、巴西中南部食糖生产临近尾声,减产的幅度基本在预期之内,这是明牌。印度作为下一阶段最主要的食糖出口来源国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市场定价主导权,其食糖出口政策取消及国内食糖最低售价(MSP)提升将封锁国际糖价下限——19美分。现印度部分地区的糖厂已停止食糖出口步伐,等待国际糖价涨到糖厂更为满意的位置,才能触发其出口意愿。 二、国内市场 1、市场对于国内食糖消费量的解读存在“认知差异”,加工糖份额逐步加大但产销信息不明晰,仅凭糖协公布的国产糖月度产销数据已不足以全面衡量食糖消费的情况,但短期内市场又缺乏权威可靠的食糖消费评估指标。高倍甜味剂对于白砂糖的替代正在发生,现在“减糖、无糖”风潮正盛,无糖食品占比增长明显,国内食糖消费分析非常复杂,难题无解。 2、进口成本上涨的影响开始显现,虽然有所延迟但终将反映到价格上,为2021/22榨季国内糖价上涨增添助力。有两个价格路径:进口糖数量下降使得国内食糖供应不足,引发国内糖价上涨,或者是加工糖成本和售价上涨带动国产糖价格一并上涨,这是国内糖价在未来一个榨季大概率要反应在盘面上的逻辑。 3、2021/22榨季全国产糖量预估值为1010.5万吨,同比上榨季减产56万吨,减幅5.25%。榨季结转数量为90万吨,较往年均值增加约40万吨。尽管库存后移,云南糖最早10月底开榨,而广西糖厂最早开机时间为11月上旬,库存去化有时间。 4、制糖成本将明显上涨。甜菜糖因煤等能源涨价带动成本上涨;广西甘蔗糖的生产成本,换个角度考虑,去年蔗渣已经比甘蔗都贵了,今年01接近于6000,云南糖厂都跑步进场了,广西糖厂可想而知! 结论:核心逻辑看上文。在这里要重点提醒两方面扰动因素,首先是新榨季全球如果天气模型再出问题糖价将获得助力毕竟2021年主产国天气问题频发,其次能源价格向上趋势保持完好,后期有望带动替代品乙醇价格上涨,通过调整糖醇比价,减少食糖产量,对糖价形成利好。 技术分析:ICE原糖20美分整固,19美分底线,向上看;郑糖趋势底仓持有,前高附近关注能否有效突破则加仓,反之等待调整至5900加仓、进场。 声明:本报告仅作参考之用。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都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报告是针对商业客户和职业投资者准备的,所以不得转给其它人员。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和资料的来源是可靠的,但我们不保证它们绝对正确。我们也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 ? 2021年迈科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