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消费需求明显回升,难改毛猪价格颓势

消费需求明显回升,难改毛猪价格颓势

作者:微信公众号【鲁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鲁证期货《消费需求明显回升,难改毛猪价格颓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侯广铭 农产品分析师 期货从业资格:F3059865 投资咨询资格:Z0013117 联系人:朱殿霄 联系电话:13051524133 鲁证研究公众号:lzqhyjs 摘要 在中秋消费没能提振猪价,毛猪现货价格创出新低,行业开始淘汰母猪的背景下,市场开始对未来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两方面:第一,现货价格是否已经探底。第二,是不是可以抄底远月合约。第一个问题是短期问题,取决于短期供给和需求的边际博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同样重要。第二个问题是中长期问题,在中长期猪肉需求弹性相对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的背景下,中长期毛猪价格更多取决于未来生猪产能的去化程度,供给是核心要素。 针对现货价格是否已经探底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旺盛的猪肉消费已经对毛猪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是中秋消费旺季仍没有拉动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说明目前市场的主要矛盾仍在供给端。综合考虑出栏数量、出栏均重、冻品库存、猪肉进口等因素,短期内国内猪肉供给压力仍然突出,叠加中秋过后消费面临再次回落的现实,我们认为短期内毛猪价格仍有探底可能。 对于远期毛猪价格问题,我们认为综合考虑目前母猪种群大基数,结构持续优化的事实,短时间的母猪淘汰并不能对母猪产能形成实质性影响。同时,7月份能繁母猪首次出现下降,三季度将是本轮周期能繁母猪存栏的顶峰,意味着明年二季度将迎来毛猪出栏高峰,这将增加消费本身处于淡季的毛猪价格下行压力。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入场抄底LH2205或LH2207合约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正文 一 行情回顾 元旦以来,毛猪现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养殖端自五月份开始陷入亏损,受限于今年高企的饲料价格以及陡增的防疫成本,近期标猪头均亏损幅度远高于历史水平,养殖端整体痛感强烈。在此背景下,全行业曾对八九月份毛猪现货走出阴霾满怀期待,但是大众都已发现的机会便已是陷阱。八月至今毛猪现货价格持续下跌,立秋、开学、中秋因素均没有对现货价格形成有力支撑,截至9月21日全国标准体重生猪均价为12.19元/公斤,跌破六月下旬创出的低点。 图1:商品猪周度出栏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二 影响因素 在中秋消费没能提振猪价,毛猪现货价格创出新低,行业开始淘汰母猪的背景下,市场对未来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分歧,分歧的焦点集中在两方面:第一,现货价格是否已经探底?第二,是不是可以抄底远月合约?第一个问题是短期问题,取决于短期供给和需求的边际博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同样重要。第二个问题是中长期问题,在中长期猪肉需求弹性相对较小而供给弹性相对更大的背景下,中长期毛猪价格更多取决于未来生猪产能的去化程度,供给是核心要素。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现货价格是否已经探底,我们认为短期猪肉供给的边际增加仍大于猪肉消费的边际增加,毛猪现货均衡价格仍有继续下移的趋势。 从短期供给的角度看,目前影响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要素包括存栏数量、出栏均重、冻肉库、猪肉进口四方面。 第一,生猪存栏继续惯性增长,短期出栏数量仍在惯性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3742万头,6月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8639万头、9915万头和934万头,同比增长34.2%、29.1%、25.6%,这三项数据绝对值和增幅均创近五年来新高。虽然六月份全国生猪养殖端已经陷入深度亏损,但生猪存栏仍在持续增加,8月生猪存栏仍然环比增长了1.1%,连续6个月增长,目前生猪存栏已经远超2017年非瘟前的水平。鉴于年初全行业对下半年现货价格的误判,上半年的高补栏必然带来下半年的高出栏(特别是养殖端不敢继续压栏而选择顺势出栏的情况下),9月份下旬至春节前生猪出栏数量供给继续增加将是确定性事件。 图2:全国生猪存栏趋势 数据来源:wind,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第二,生猪出栏均重持续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自五月份全国生猪出栏体重触及136.88公斤高点后开始持续回落,本周已回落至124公斤左右,说明肥猪出栏已经基本结束。同时,进入冬季之后消费者对肥猪的偏好有所提升,即便未来市场仍有部分肥猪抛售,肥猪与标猪之间的价差也不支持继续拖累标猪价格下跌。鉴于今年普遍压栏导致的深度亏损,预计未来养殖端将更加理性,顺势出栏将成为主流做法,预计未来不会再出现高体重猪集中出栏导致的现货快速下跌。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目前生猪出栏体重回落至124公斤左右,但是该数值仍高于非瘟前水平,这意味着单从出栏体重的角度看,目前猪肉供给仍是偏高的。 图3:商品猪出栏均重周度趋势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第三,冻肉库存率开始下降,四季度是库存去化的重点窗口。从冻肉库存的角度看,本周冻品库容率为28.05%,较上周继续下降。冻品库容率降低一方面来自假期鲜销率提升导致的入库减少,另一方面来自食品厂等传统冻品销售渠道放量。关于冻品去化节奏,我们在前期周报中曾有如下表述:冻品库存出库的关键窗口为9月份,该月一般是现货价格的季节性高点,冻肉在九月份陆续出库将对现货价格有一定压制作用。从近期冻品库容率走势看,冻品库存出现大幅下跌,基本符合前期报告描述,考虑到春节前现货供给的充足性及现货价格短期难以大幅上涨的事实,冻品贸易商对四季度价格反弹后出货的期待降低,中秋到十一间仍是冻品出库的关键窗口。 图4:全国冻品库存走势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第四,猪肉进口绝对量仍维持高位,加剧国内猪肉过剩。虽然目前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但是猪肉进口量仍然保持较高的绝对值。7月份,我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量达到47万吨,环比增长4.4%,其中猪肉进口量35万吨,环比增长2.94%。今年1-7月,我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总量达到341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猪肉累计进口量266万吨。与庞大的国内消费量占比,目前单月猪肉进口量其实不大,但是在国内猪价持续走低,特别是冻品库存率持续高企的背景下,猪肉进口保持旺盛对国内现货价格无异雪上加霜。 从近期需求角度看,后“新冠疫情”时代,居民生活状态在有序防控的背景下持续恢复,对疫情防控的信心支撑居民消费意愿走向复苏。 上文提到,前期市场普遍预计8月底至9月中旬现货价格将出现一波企稳上涨行情,其核心论据为下半年需求将明显复苏,叠加八月底至九月初为学校开学、中秋、十一备货的集中兑现期,猪肉需求将明显增加。但从实际情况看,现货价格并没有如期出现上涨,反而在该节点出现快速下跌行情,需求似乎远不及预期。但实际上,近期猪肉消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图5:历年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从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变化趋势看,今年六月份之后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快速拉升,当前已经达到60%的水平,该数值为近五年最高。同时考虑到近期冻品库容率持续下降的事实,屠宰场开工率上升背后的猪肉增量已经进入消费或加工领域,说明近期下游猪肉需求在持续好转。另外,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猪肉批发量看,随着今年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猪肉批发量也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八月份主要批发市场白条批发量同比翻倍,已经超过2017年同期水平。因此,虽然我们正经历生猪价格的快速下跌,但是旺盛的消费需求或许已经对猪肉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 综上,针对现货价格是否已经探底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旺盛的猪肉消费已经对毛猪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但是中秋消费旺季仍没有拉动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说明目前市场的主要矛盾仍在供给端。考虑前述出栏数量、出栏均重、冻品库存、猪肉进口等因素,短期内国内猪肉供给压力仍然突出(近期低价母猪淘汰对市场价格有引导作用),叠加中秋过后消费面临再次回落的现实,我们认为短期内毛猪价格仍有探底的可能。 对于市场激烈讨论的第二个分歧点,是否可以抄底远月合约?我们认为现阶段抄底LH2205及LH2207合约的不确定性较大。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生猪供给的弹性很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子在于基础产能(能繁母猪)的变化。从近期的市场情况看,在深度亏损压力下,养殖端已经开始淘汰母猪,但现阶段产能去化的程度仍待观察。从行业经营利润的角度看,当前外购仔猪模式亏损周期不超过半年,自繁自养模式亏损周期更短,考虑到国内生猪产业规模化快速提升的事实,亏损压力下规模企业的去产能行为更趋理性。在长期经营目标约束下,规模企业目前以降本增效为目的的母猪淘汰多以三元母猪及低效二元为主,同时母猪淘汰的同时多伴随着二元后备的持续补栏。因此,是否开始去产能只是表层问题,产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去化的规模和结构衍变才是决定远期供给的核心要素。 第一,从能繁母猪淘汰的规模情况看,7月份能繁母猪首次环比下降0.5%,且近期母猪屠宰较为集中的河南商丘、山东临沂等地母猪宰杀量大增,说明养殖端产能去化正在加速(低价母猪大量入市也是短期影响现货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虽然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环比下降0.5%,八月份母猪淘汰量也会大增,但考虑到目前能繁母猪接近4600万存栏的现实,几十万的母猪淘汰不足以短期内改变母猪基础产能数量过剩的事实。 第二,从母猪淘汰的结构看,目前养殖端母猪淘汰顺序一般为:三元母猪、高龄低效二元母猪、高产二元母猪。在目前阶段,产业产能去化总体以淘汰三元母猪及高龄低效二元母猪,且淘汰过程伴随二元对三元及低效母猪的替代,考虑到二元母猪生产效能远超三元母猪及低效二元母猪的现实,目前母猪的淘汰恰好完成了母猪种群的结构性优化,这不是对种群的摧残,而是国内母猪种群的涅盘重生。虽然没有现实数据支撑,但是考虑到国内规模厂占比提升以及目前行业亏损周期不长的事实,我们认为短期母猪种群结构优化带来的产能边际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母猪数量淘汰带来的基础产能边际下降。 因此,综合考虑短期母猪种群基础大,结构优化的事实,未来1-4个月仔猪供应仍会保持高位,这意味着明年二季度将迎来毛猪的出栏高峰,这对消费本身处于淡季的毛猪价格不是好的消息。 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母猪淘汰行为受多因素影响,如果近期现货价格继续大幅走低,不排除全市场加速母猪淘汰的可能性(淘汰母猪比培育母猪更快速,因此如果全行业预期进一步恶化,母猪淘汰可能在短期达到一定幅度),这是利好远月合约的可能路径;如果短期现货价格企稳后上涨至行业成本线附近,或者政府收储力度超预期(或者推出母猪补贴等政策),行业母猪淘汰或将减速甚至导致母猪存栏进一步上升,这种情况或将推动远月合约继续探底。综上,我们认为目前入场抄底LH2205或LH2207合约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 主要结论 针对现货价格是否已经探底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旺盛的猪肉消费已经对毛猪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是中秋消费旺季仍没有拉动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说明目前市场的主要矛盾仍在供给端。综合考虑前述出栏数量、出栏均重、冻品库存、猪肉进口等因素,短期内国内猪肉供给压力仍然突出,叠加中秋过后消费面临再次回落的现实,我们认为短期内毛猪价格仍有探底可能。 对于远期毛猪价格问题,我们认为综合考虑目前母猪种群大基数,结构持续优化的事实,短时间的母猪淘汰并不能对母猪产能形成实质性影响。同时,7月份能繁母猪首次出现下降,三季度将是本轮周期能繁母猪存栏的顶峰,意味着明年二季度将迎来毛猪出栏高峰,这将增加消费本身处于淡季的毛猪价格下行压力。目前入场抄底LH2205或LH2207合约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END 鲁证期货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证研究-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供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本公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当日分析师的判断,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本公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本公司同意,并注明出处为鲁证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