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比例提升——2021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比例提升——2021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张璐 核心摘要 事件:2021年1-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88亿元,同比增长1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371亿元,同比增长3.6%。1-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3693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9213亿元,同比下降7.3%。 非税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非税收入两年平均增速连续5个月走低,而税收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连续5个月回升。分税种看:1)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在各税种中最高。2)资源税维持较高增速,可能与上游大宗涨价有关。3)地产相关税收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较前值回落,与地产成交下滑、土地市场降温的趋势一致。4)个人所得税继续高增,主因工资薪金稳定增长、以及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较快增长。5)企业所得税两年平均增速小幅回落,可能因上游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下降。6)国内消费税增速回升,但仍在拖累整体的税收增长。7)PPI同比高位推动1-8月国内增值税两年平均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比例提升。“后置”的财政支出在8月有所加快。8月单月的公共财政支出两年平均同比7.5%,年内首次超过公共财政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中国经济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后,公共财政开始发力托底经济。从单月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看,8月投向民生领域的比例为33.3%,连续5个月下降;投向基建类的占比为26.3%,较7月提高了4.0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支出亦在提速。受土地市场降温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继续下滑。但在专项债发行加快的支撑下,与公共财政支出一样,政府性基金支出也在加快。今年9-12月还有1.81万亿专项债额度可使用,而土地招拍挂到缴纳土地出让金之间存在时滞,土地市场降温对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发力的影响或有限。 今年以来财政支出明显“后置”,若严格执行预算,今年9-12月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两本账的支出同比可达11.4%、两年平均可达15.8%,均明显高于1-8月的0.4%和2.1%。因此,年内财政还有充足的子弹可以使用。目前,以基建为主要抓手的稳增长和跨周期调节已经发力,但由于基建项目配套融资难、缺少收益率与要求相匹配的项目,专项债拉动基建投资的效果可能有限,也制约了财政托底经济的力度。后续需在项目储备和项目开工方面着力,以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 一 非税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 非税收入较快回落,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今年1-8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4%(图表1),两年平均增速为4.7%,与前值持平。拆分来看,1-8月税收、非税收入的累计同比分别为19.8%、10.4%(图表2),税收两年平均增速从前值5.0%小幅提高到5.2%,已连续5个月回升;非税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从2.9%下降到1.3%,连续第5个月下滑。非税收入增速不断走低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主因经济逐步恢复到常态后,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下降,“降费”工作持续推进。8月单月的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7%,两年平均增速为4.0%,较上月的7.7%较快回落。税收和非税收入8月单月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从上月的9.3%和-4.9%,下滑到7.6%和-11.1%,非税收入仍是主要拖累。 分税种来看:1)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在各税种中最高。1-8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39.5%,两年平均增速从38.5%提高至44.0%,显著高于其它税种。这与A股市场成交放量有关,沪深两市8月各交易日的成交量均在1万亿以上。2)资源税维持较高增速,可能和上游大宗涨价有关。1-8月资源税同比增长32.3%,两年平均增速从8.3%进一步提高到9.4%,或因上游大宗涨价推升资源税应税收入。3)地产相关税收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较前值回落,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从前值9.6%、6.0%和-10.8%,下降到7.6%、5.8%和-11.4%,与地产成交下滑、土地市场降温的趋势一致。4)个人所得税继续高增,1-8月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速从13.9%进一步提高到14.1%,主要因工资薪金稳定增长、以及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较快增长。5)企业所得税两年平均增速小幅回落,可能因上游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下滑。1-8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从前值19.4%回落到18.7%,两年平均增速也从6.1%小幅回落到6.0%,预计1-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进一步下降。6)国内消费税增速回升,但仍在拖累整体的税收增长。1-8月国内消费税两年平均增速从1.6%提高到2.6%。8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较快,而税收是经济活动的滞后反映,9月国内消费税增速可能再度回落。7)PPI同比高位推动1-8月国内增值税增长19.1%,两年平均增速从-0.1%提高到0.5%,年内首次转正。 二 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比例提升 “后置”的财政支出在8月有所加快。1-8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3.6%,较前值3.3%有所回升,两年平均同比也从0.0%提高到0.8%。公共财政支出当月同比从上月的-4.9%大幅提高到6.2%,两年平均增速从6.1%提高到7.5%。从单月的两年平均同比看,8月是年内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首次超过收入增速,中国经济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后,财政支出开始发力以托底经济。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看,1-8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下降3.6%,两年平均同比下降3.9%,体现了中央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同比从0.7%提高到1.5%,可见地方政府是财政发力、稳增长和跨周期调节的主要承担者(图表4)。 公共财政发力令1-8月赤字使用率有所提高。今年1-8月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完成进度为75.9%,比2018-2020年的同期均值高4.5个百分点(图表5)。由于今年财政预算收入目标设定偏保守,一般公共预算大概率会超收。若今年前8个月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年比例与前三年同期的均值相同,可估算得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将超收6.5%。1-8月公共财政支出完成进度为62.1%,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0.5%,但要明显低于2018年(67.0%)和2019年(65.1%)。1-8月公共财政收支完成进度差为13.8%,低于前7个月的14.7%。8月单月的公共财政赤字为5071亿,明显高于前三年同期的均值4037亿,也能印证公共财政支出在发力。1-8月累计公共财政赤字5283亿,赤字使用率为10.1%,较前7个月的0.4%有所提高,但这要比前三年同期赤字使用率的均值低23.6个百分点(图表6)。 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的比例提升。1-8月,债务付息支出同比7.5%,两年平均增速从9.5%提高至10.5%,在公共财政各主要支出分项中仍是最高的;用于社保就业、卫生健康和教育等基本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两年平均同比为6.3%、4.7%和2.7%,均较前7个月有所提高;1-8月公共财政投向与基建有关的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0.2%、-8.5%、-9.5%和-13.0%,在主要支出分项中仍然靠后,但与前7个月的两年平均增速相比均有提高(图表7)。从单月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看,8月投向民生领域的比例为33.3%,连续5个月下降;投向基建类的占比为26.3%,较7月提高了4.0个百分点(图表8)。 三 地方专项债发行加速后,政府性基金支出亦提速 8月地方专项债发行加快后,政府性基金支出也有所提速。1-8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4.2%,两年平均增速为8.1%,均较前值19.9%、10.2%回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是其主因(图表9)。8月多个城市延迟第二次集中供地,土地溢价率也在下降。考虑到全国一盘棋“稳地价”、房企融资政策持续收紧、以及恒大事件的冲击可能扩散,政府性基金增速大概率将继续回落。1-8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从-6.8%下滑到-7.3%,但两年平均增速从5.4%提高到6.0%,8月单月支出的两年平均增速则从2.5%大幅提高到8.9%。政府性基金收支进度差,从前7个月的12.1%收窄到11.7%。总的来说,政府性基金支出也在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是其主因,8月新增专项债共发行4884亿。今年1-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为53.2%,比2019年和2020年分别低40.1个和24.1个百分点(图表11)。由于今年9-12月还有1.81万亿专项债额度可供使用,而土地招拍挂到缴纳土地出让金之间存在时滞,土地市场降温对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发力的影响或有限。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张璐 核心摘要 事件:2021年1-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88亿元,同比增长1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371亿元,同比增长3.6%。1-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3693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9213亿元,同比下降7.3%。 非税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非税收入两年平均增速连续5个月走低,而税收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连续5个月回升。分税种看:1)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在各税种中最高。2)资源税维持较高增速,可能与上游大宗涨价有关。3)地产相关税收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较前值回落,与地产成交下滑、土地市场降温的趋势一致。4)个人所得税继续高增,主因工资薪金稳定增长、以及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较快增长。5)企业所得税两年平均增速小幅回落,可能因上游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下降。6)国内消费税增速回升,但仍在拖累整体的税收增长。7)PPI同比高位推动1-8月国内增值税两年平均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比例提升。“后置”的财政支出在8月有所加快。8月单月的公共财政支出两年平均同比7.5%,年内首次超过公共财政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中国经济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后,公共财政开始发力托底经济。从单月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看,8月投向民生领域的比例为33.3%,连续5个月下降;投向基建类的占比为26.3%,较7月提高了4.0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支出亦在提速。受土地市场降温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继续下滑。但在专项债发行加快的支撑下,与公共财政支出一样,政府性基金支出也在加快。今年9-12月还有1.81万亿专项债额度可使用,而土地招拍挂到缴纳土地出让金之间存在时滞,土地市场降温对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发力的影响或有限。 今年以来财政支出明显“后置”,若严格执行预算,今年9-12月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两本账的支出同比可达11.4%、两年平均可达15.8%,均明显高于1-8月的0.4%和2.1%。因此,年内财政还有充足的子弹可以使用。目前,以基建为主要抓手的稳增长和跨周期调节已经发力,但由于基建项目配套融资难、缺少收益率与要求相匹配的项目,专项债拉动基建投资的效果可能有限,也制约了财政托底经济的力度。后续需在项目储备和项目开工方面着力,以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 一 非税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 非税收入较快回落,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今年1-8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4%(图表1),两年平均增速为4.7%,与前值持平。拆分来看,1-8月税收、非税收入的累计同比分别为19.8%、10.4%(图表2),税收两年平均增速从前值5.0%小幅提高到5.2%,已连续5个月回升;非税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从2.9%下降到1.3%,连续第5个月下滑。非税收入增速不断走低拖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主因经济逐步恢复到常态后,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下降,“降费”工作持续推进。8月单月的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7%,两年平均增速为4.0%,较上月的7.7%较快回落。税收和非税收入8月单月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从上月的9.3%和-4.9%,下滑到7.6%和-11.1%,非税收入仍是主要拖累。 分税种来看:1)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在各税种中最高。1-8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39.5%,两年平均增速从38.5%提高至44.0%,显著高于其它税种。这与A股市场成交放量有关,沪深两市8月各交易日的成交量均在1万亿以上。2)资源税维持较高增速,可能和上游大宗涨价有关。1-8月资源税同比增长32.3%,两年平均增速从8.3%进一步提高到9.4%,或因上游大宗涨价推升资源税应税收入。3)地产相关税收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较前值回落,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从前值9.6%、6.0%和-10.8%,下降到7.6%、5.8%和-11.4%,与地产成交下滑、土地市场降温的趋势一致。4)个人所得税继续高增,1-8月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速从13.9%进一步提高到14.1%,主要因工资薪金稳定增长、以及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较快增长。5)企业所得税两年平均增速小幅回落,可能因上游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下滑。1-8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从前值19.4%回落到18.7%,两年平均增速也从6.1%小幅回落到6.0%,预计1-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进一步下降。6)国内消费税增速回升,但仍在拖累整体的税收增长。1-8月国内消费税两年平均增速从1.6%提高到2.6%。8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较快,而税收是经济活动的滞后反映,9月国内消费税增速可能再度回落。7)PPI同比高位推动1-8月国内增值税增长19.1%,两年平均增速从-0.1%提高到0.5%,年内首次转正。 二 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比例提升 “后置”的财政支出在8月有所加快。1-8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3.6%,较前值3.3%有所回升,两年平均同比也从0.0%提高到0.8%。公共财政支出当月同比从上月的-4.9%大幅提高到6.2%,两年平均增速从6.1%提高到7.5%。从单月的两年平均同比看,8月是年内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首次超过收入增速,中国经济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后,财政支出开始发力以托底经济。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看,1-8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下降3.6%,两年平均同比下降3.9%,体现了中央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同比从0.7%提高到1.5%,可见地方政府是财政发力、稳增长和跨周期调节的主要承担者(图表4)。 公共财政发力令1-8月赤字使用率有所提高。今年1-8月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完成进度为75.9%,比2018-2020年的同期均值高4.5个百分点(图表5)。由于今年财政预算收入目标设定偏保守,一般公共预算大概率会超收。若今年前8个月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年比例与前三年同期的均值相同,可估算得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将超收6.5%。1-8月公共财政支出完成进度为62.1%,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0.5%,但要明显低于2018年(67.0%)和2019年(65.1%)。1-8月公共财政收支完成进度差为13.8%,低于前7个月的14.7%。8月单月的公共财政赤字为5071亿,明显高于前三年同期的均值4037亿,也能印证公共财政支出在发力。1-8月累计公共财政赤字5283亿,赤字使用率为10.1%,较前7个月的0.4%有所提高,但这要比前三年同期赤字使用率的均值低23.6个百分点(图表6)。 公共财政支出投向基建的比例提升。1-8月,债务付息支出同比7.5%,两年平均增速从9.5%提高至10.5%,在公共财政各主要支出分项中仍是最高的;用于社保就业、卫生健康和教育等基本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两年平均同比为6.3%、4.7%和2.7%,均较前7个月有所提高;1-8月公共财政投向与基建有关的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0.2%、-8.5%、-9.5%和-13.0%,在主要支出分项中仍然靠后,但与前7个月的两年平均增速相比均有提高(图表7)。从单月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看,8月投向民生领域的比例为33.3%,连续5个月下降;投向基建类的占比为26.3%,较7月提高了4.0个百分点(图表8)。 三 地方专项债发行加速后,政府性基金支出亦提速 8月地方专项债发行加快后,政府性基金支出也有所提速。1-8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4.2%,两年平均增速为8.1%,均较前值19.9%、10.2%回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是其主因(图表9)。8月多个城市延迟第二次集中供地,土地溢价率也在下降。考虑到全国一盘棋“稳地价”、房企融资政策持续收紧、以及恒大事件的冲击可能扩散,政府性基金增速大概率将继续回落。1-8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从-6.8%下滑到-7.3%,但两年平均增速从5.4%提高到6.0%,8月单月支出的两年平均增速则从2.5%大幅提高到8.9%。政府性基金收支进度差,从前7个月的12.1%收窄到11.7%。总的来说,政府性基金支出也在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是其主因,8月新增专项债共发行4884亿。今年1-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为53.2%,比2019年和2020年分别低40.1个和24.1个百分点(图表11)。由于今年9-12月还有1.81万亿专项债额度可供使用,而土地招拍挂到缴纳土地出让金之间存在时滞,土地市场降温对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发力的影响或有限。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