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开源刘翔团队|行业深度报告:Mini LED商业化开启,相关产业链迎来机遇

开源刘翔团队|行业深度报告:Mini LED商业化开启,相关产业链迎来机遇

作者:微信公众号【刘翔电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开源刘翔团队|行业深度报告:Mini LED商业化开启,相关产业链迎来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Mini LED背光需求起量,设备厂商最先受益,关注中微公司、新益昌。随着苹果、华为、三星等全球大厂陆续推出Mini LED终端产品,将拉动上游厂商对设备的大量需求,国内部分设备公司已经布局Mini LED设备,如中微公司、新益昌等。中微公司已推出新一代MOCVD设备Prismo UniMax,该设备专为高性能Mini LED量产设计,具备优异的波长均匀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大幅提高产能并降低成本。新益昌为国产LED固晶机龙头,Mini LED固晶机导入市场顺利,2021H1 Mini LED固晶机收入已占LED固晶机27%,增长潜力大。 Mini LED背光打开LED芯片市场空间,芯片厂商加速布局。Omdia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LCD和mini LED背光LCD之间的成本差距将迅速缩小。在2025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30万台,占整个电视市场的10%。假设mini LED背光在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中的渗透率与TV一样,我们测算,到2025年,mini LED 2寸外延片需求约为1120万片。参考聚灿光电定增方案中的mini LED价格,我们预计2025年mini LED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16.95亿元。三安光电、聚灿光电、华灿光电等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背光市场。 覆铜板、驱动IC、封装等受益Mini LED趋势。(1)覆铜板,Mini-LED背光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相关覆铜板市场快速扩容,我们认为2022年市场空间有望同比实现翻倍增长,预计2021-2025年mini LED覆铜板市场规模分别为34.8/79.7/116.2/135.5/150.1亿元。(2)驱动IC,Mini LED时代提升了背光驱动芯片的需求量。Mini LED屏幕的LED灯珠数量大幅提升,这使得单颗背光显示芯片无法提供足够的压降,从而提升了背光显示芯片的需求量。(3)封装环节,对封装厂商来说,一方面mini LED芯片数量大幅增加,从原来一台显示终端的几十颗LED变成了上万颗,封装环节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占比提升;另一方面,Mini LED封装方式使封装厂商从原来单纯的提供SMD LED灯珠封装器件,变成了提供背光模组,向前延伸了一个产业链环节,整体价值量会有明显提升。 投资建议:设备,建议关注中微公司、新益昌;芯片环节,受益标的为三安光电、聚灿光电;覆铜板,建议关注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奥士康;封装环节,受益标的瑞丰光电。 风险提示:Mini LED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TV、IT等显示需求疲软。 目录 1 Mini LED商业化开启 1.1、Mini LED背光是LCD升级的重要方案 1.2、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背光商业化启动 2 设备:Mini LED背光需求起量,设备厂商最先受益 2.1、前道制造:MOCVD与测试分选设备是保证良率的核心 2.2、后道封装:固晶机与返修设备提升质量,改善良率 2.3、中微公司、新益昌等公司布局Mini LED设备 2.4、新益昌:国内固晶机龙头,受益于Mini LED需求成长 3 LED芯片:Mini LED提供增量市场 4 封装模组:覆铜板、驱动IC、封装等受益Mini LED 4.1、覆铜板:Mini LED背光电视渗透带动覆铜板市场快速扩容 4.2、LED驱动芯片:Mini LED提升需求量 4.3、封装模组:Mini LED提升背光模组价值,封装环节迎来变革 5 投资建议 6 风险提示 正文 1 Mini LED商业化开启 1.1、Mini LED背光是LCD升级的重要方案 Mini LED又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指采用数十微米级的LED晶体构成的显示屏,介于Micro LED和小间距显示之间。Micro 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一般将100微米以下尺寸晶粒构成的显示屏称为Micro LED显示屏,100微米以上称之为Mini LED,点间距一般在P0.4-P1.2。小间距LED显示屏是指LED点间距在P2.5(2.5毫米)及以下的LED显示屏。 从终端应用场景来分,MiniLED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背光和直接显示两大场景。 Mini LED直显使用RGB的LED灯珠直接作为像素进行显示,作为小间距显示屏的升级替代产品,可以提升可靠性和像素密度,在尺寸及PPI上面受到限制,因此多应用在大尺寸显示如室外大屏、指挥中心大屏、墙幕显示等领域。 Mini LED背光是LCD面临OLED压力和终极显示Micro LED又存在技术瓶颈下的产物。采用Mini LED背光的LCD,可以大幅提升现有的液晶画面效果,同时成本相对比较容易控制,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 OLED在对比度、黑场表现、色域、响应速度、可视角度方面相较于目前LCD液晶显示均有革命性提升,但成本偏高,且因为是有机材料,还面临寿命短的问题。 Micro LED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应时间快、体积小、轻薄,还能轻易实现节能的效果,但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还未取得突破,还无法大规模商业化。 Mini LED目前主要用于LCD背光源,从性能上看,Mini LED背光显示能够以全矩阵式的方式进行分区调光,如低分辨率的黑白画面,强化显示画面的高对比度以及高分辨率,达到HDR效果,同时Mini LED的芯片尺寸又持续缩小,能增加控光区域,让画面更加细致,显示效果和厚度接近OLED,且具有省电功能。此外,由于具有异型切割特性,搭配软性基板亦可达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可以用于生产曲面屏。从量产上看,相比Micro LED,Mini LED技术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量产。 1.2、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背光商业化启动 随着Mini LED技术的逐步成熟、成本的下降,终端厂商纷纷导入Mini LED背光产品。2020年10月22日,TCL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 142寸显示屏,小米、康佳等厂商也已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2021年来均推出了此类产品,集邦咨询预计2021年Mini LED背光电视将会达到440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重约2%。平板方面,苹果2021Q1发布了12.9寸的Mini LED背光iPad Pro。LEDinside预计,到2023年,Mini LED背光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Mini LED背光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由于Mini LED市场潜力大,LED上中下游企业纷纷布局,设备、芯片、封装、背光模组、面板、终端品牌厂商都对该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以求取得先机,占领行业制高点,这也推动了Mini LED产业驶入快速成长的车道。 2 设备:Mini LED背光需求起量,设备厂商最先受益 Mini LED工艺包括前道制造与后道封装,制备流程与LED制备流程大抵相似,大部分设备与LED制造设备一致,升级改造即可使用,但部分工艺对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给设备厂商带来新的机遇,如前道工艺中的MOCVD和测试分选设备,以及后道封装中的固晶机和返修设备。 2.1、前道制造:MOCVD与测试分选设备是保证良率的核心 与LED芯片制备相似,Mini LED前道制造包括衬底、外延、芯片加工三大步骤。衬底材料多为蓝宝石,流程包括蓝宝石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等;外延指通过MOCVD加工,在衬底上生产具有特定单晶薄膜外延片的过程;芯片加工包含刻蚀、溅射、蒸镀、光刻、测试分选等多个步骤,形成金属电极、制备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测分选。 Mini LED的磊晶步骤对MOCVD设备提出更高要求。磊晶为衬底、外延阶段的重要工艺,指在衬底材料上,如蓝宝石、硅、GaAs等,通过MOCVD制成具有特定单晶薄膜外延片的过程,主要应用于发光层的制作,是芯片厂最核心的环节。由于磊晶的光效率会随LED晶片尺寸的缩小而下降,LED的尺寸越小,有缺陷的比例就越高,叠加蓝宝石衬底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Mini LED制备对MOCVD设备的均匀性及波长一致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提高良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LED芯片加工有三种结构,分别为水平、垂直、倒装三类,其工艺流程存在一定差异,但倒装芯片优势明显。水平结构是最为常见的结构,P电极和N电极都位于芯片表面,是最为简单的制作流程。垂直结构的P电极位于芯片表面,而N电极位于芯片底部,无需刻蚀PN台阶,衬底剥离工艺难度较大。倒装结构类似水平结构的翻转,但成本比水平芯片高,制作流程也存在差别,技术难度低于垂直结构,在Mini LED规格下,倒装结构芯片存在发光效率高、散热好等优势,有望成为MiniLED的主流结构。 现有的LED加工设备几乎完全能够满足Mini LED的加工需求。与LED加工流程类似,Mini LED设备支出占比最高的为光刻机与刻蚀机,由于Mini LED对此类设备的精度要求更低,Mini LED加工环节面临的困难更多来自芯片设计与流程优化,对设备硬性升级并无要求,现有LED加工设备技术成熟,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测试分选设备上,Mini LED设备制造厂商需要提高准度与速度。LED测试分为测试与分选两道工序,可由一体机完成,可靠性强但是速度较慢;也可由两台机器分别完成,速度相对提升,但由于数据在两台机器间传递导致可靠性降低。Mini LED对芯片一致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更高,意味着设备制造厂商需要提高准度与速度,以解决芯片检测环节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2.2、后道封装:固晶机与返修设备提升质量,改善良率 倒装+COB 将成 Mini LED 主流封装方向。LED封装的目的在于保护芯片,能起到稳定性能、提高发光效率与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主要工艺流程分为为固晶、焊线、封胶、烘烤、切割、分BIN及包装等环节。LED封装按照集成度区分可分为SMD、COB与IMD三类,按照芯片正反方向可分为正装与倒装,由于倒装+COB具有散热性好,可靠性高,保护力度更强以减少维修成本等种种优点,倒装+COB有望成为Mini LED的主流封装方向。 Mini LED芯片尺寸缩小,单位面积芯片数量大增,封装环节要求固晶设备提高转移速率。固晶设备是封装环节的重要设备,负责将晶片吸取后贴装到PCB或玻璃基板上并进行缺陷检查,由于Mini LED芯片尺寸缩小,单位面积芯片数量大增,其转移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封装良率,是降低成本、实现量产的关键。固晶设备转移方案目前包括拾取放置方案(Pick&Place)、刺晶方案和激光转移方案,其中Pick&Place为目前主流应用技术,成熟度和性价比较高。 测试返修环节目前仍未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路径。为了保证Mini LED最终产品的良率,需要在芯片出厂前进行光电测试,并进行色度学参数测试,再进行返修。该领域设备种类繁多,并且由于对微米级尺寸且数量庞大的灯珠进行有效测试与修复的难度很大,目前仍未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路径。 2.3、中微公司、新益昌等公司布局Mini LED设备 随着苹果、华为、三星/LG 等全球大厂陆续推出Mini LED的终端消费品,势必将拉动上游厂商对设备材料的大量采购需求,国内部分设备公司已经布局Mini LED设备,如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新益昌、深科达等。 2.4、新益昌:国内固晶机龙头,受益于Mini LED需求成长 新益昌是国内固晶机设备龙头,业绩增长迅速。新益昌于2006年成立,2021年于上交所上市,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成长为国内LED固晶机、电容器老化测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营LED固晶机和电容器老化测试设备,同时开拓半导体封装设备、锂电池设备业务。 公司LED固晶机设备、电容器老化测试设备和半导体封装设备2021H1合计占比约94.4%,其中半导体封装设备营收占比持续增加,2021H1提升至10.7%。同时,公司Mini LED固晶机导入市场顺利,2021H1 Mini LED固晶机收入已占LED固晶机27%。 2020H1受益于行业景气,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公司2021H1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5.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0亿元,近4年CAGR11.7%,2021H1营收达到4.94亿元,同比+53.44%。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0.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亿元,近4年CAGR达27.8%,2021H1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133.96%。 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提升,期间费用率稳定。近年来公司毛利率逐步上升,从2017年25.2%提升至2020年的36.3%,再到2021H1的43.2%,主要系公司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自制能力,自制率提升带动毛利率持续提升,同时2021H1毛利率较高的MiniLED固晶机及半导体固晶机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净利率也从2017年的10.2%逐步提升至2021H1的20.1%。 多年深耕固晶机和电容器领域,公司客户资源深厚。公司与大量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于设备厂商一旦选定,除非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一般很少变更,公司与客户均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客户资源优势明显。 持续高研发投入。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达0.49亿元,占营收7.0%,2021H1公司研发费用为0.28亿元,同比+27.84%。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募投助力未来发展。据公司公告,截止2021年H1,公司发出商品的账面余额为3.7亿元,2021年H1合同负债为2.13亿元,在手订单为业绩托底。同时公司上市共募集资金5.5亿元,将投入4.3亿用于新益昌智能装备新建项目和1.2亿元投入新益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据公司招股书数据,新益昌智能装备新建项目建设期2年,投入建设后第4年完全达产可实现年收入12.07亿元,公司增长可期。 3 LED芯片:Mini LED提供增量市场 Mini LED背光应用大幅提升LED芯片数量需求。传统LCD采用侧入式背光源,单机背光源对LED灯珠需求约为30-50颗。而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单机对LED芯片需求预计将提升至10000颗以上。小米最新发布的大师电视82英寸至尊纪念版为8K(7680×4320)分辨率,具备960分区背光,共15360颗Mini LED。康佳最新发布了75英寸8K Mini LED背光电视,该产品则采用了20000多颗Mini LED,5184个背光分区。Mini LED背光应用的持续渗透将大幅提升LED芯片的需求。 Mini LED背光打开LED芯片市场空间。Omdia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LCD和mini LED背光LCD之间的成本差距将迅速缩小。在2025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530万台,占整个电视市场的10%。假设mini LED背光在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中的渗透率与TV一样,我们测算,到2025年,mini LED 2寸外延片需求约为1120万片。参考聚灿光电定增方案中的mini LED价格,我们预计2025年mini LED外延片市场规模约为16.95亿元。 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LED。三安光电Mini LED芯片已批量供货三星,公司现有产能及泉州三安半导体都有Mini LED的产能,湖北三安投资建设的Mini/Micro显示产业化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华灿光电部分Mini LED背光芯片已经批量供应战略合作伙伴群创光电,8月群创全球首发了55寸可卷曲AM Mini LED显示器,华灿光电是唯一的Mini RGB LED背光芯片供应商。2020H1聚灿光电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0亿元,发力Mini/Micro LED。 4 封装模组:覆铜板、驱动IC、封装等受益Mini LED 4.1、覆铜板:Mini LED背光电视渗透带动覆铜板市场快速扩容 Mini-LED PCB工艺难度在于阻焊环节与表面处理环节。部分厂商采用双面PCB方案,成品厚度严格控制在0.15±0.05 mm,由基板+铜箔+电镀铜+阻焊油墨+文字油墨5种材料加工而成,其中电镀铜厚度及阻焊油墨厚度影响成品厚度,因而阻焊难度高。下游厂商采用P0.7以下间距的Mini-LED,随着间距下降,PCB层数呈现增加的趋势。Mini-LED采用COB封装,对电路板的平整性要求极高,填平规格<1μm。 Mini-LED覆铜板的工艺难度在于高反射率及耐高热辐射,对覆铜板的材料体系都有不同的要求。Mini-LED材料有四大特殊的性能要求:(1)高反射率:为了确保LED发光效果,需要覆铜板具有高反射的特点,使得Mini-LED的基板材料外观呈白色,白色覆铜板在可见光区域表面的白度与光反射率成正比,需要在原有的树脂体系中增加白色颜料、荧光剂、防氧化剂等助剂,通常采用二氧化钛作为白色颜料;(2)高玻璃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是基板保持刚性的最高温度,传统FR-4的Tg值为130℃,而Mini-LED覆铜板的Tg值达到180℃以上;(3)耐紫外线变色性及耐热变色性:由于高热辐射通常会导致基板表面明显变色,会影响覆铜板的反射率,因而需要将原有的树脂体系改为脂肪族环氧树脂;(4)散热性:Mini-LED通常具有大功率、高亮度的特点,会导致单位面积产生高热量,进而会影响LED元件的发光效率及发光寿命,因而需要相关的覆铜板材料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内资厂商中生益科技已实现国产化供应,产品性能优越。日本三菱瓦斯善于开发BT树脂为主的材料,可应用于IC载板和Mini-LED领域,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出五款细分产品。生益科技开发的BT树脂-玻纤布基白色CCL,属于高耐热性白色覆铜板品种,覆铜板牌号WLM1是一款白色LED用可见光高反射率材料,采用无铅兼容无卤的配方工艺,可实现在热处理和光线照射后不变色,目前已实现为北美大客户批量供应材料。 Mini-LED背光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相关覆铜板市场快速扩容,预计2022年市场空间有望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传统侧光式LED背光转为Mini-LED背光后,Mini-LED方案下采用HDI板焊接,覆铜板及PCB用量增加,表面积尺寸与设备屏幕尺寸相当,我们假设背光电视、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单设备屏幕平均面积为1.1/0.21/0.08平米(对应55寸/24寸/12寸),单台设备采用2层覆铜板(对应6层PCB),预计2021-2022年Mini-LED覆铜板平均单价为300元/平米,2023年后每年价格下降5%,对应2021-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为34.8/79.7/116.2/135.5/150.1亿元,其中2022年是市场扩容最快的年份,同比增长达到129.1%。 生益科技:内资覆铜板龙头,独家供应海外客户Mini-LED覆铜板 公司是内资覆铜板龙头厂商,在覆铜板高端材料领域储备各类细分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将由“做大做强”迈向“做强做大”,在细分高端产品中不断实现国产替代并开发新产品引领市场。公司早期储备BT材料相关工艺,在内资厂商中率先实现Mini-LED白色覆铜板量产,独家供应北美消费电子客户,代表全行业最高端的覆铜板工艺,享受创新红利带来的产品溢价。 南亚新材:高速扩张期的覆铜板厂商,布局高端显示材料 公司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布局高端显示材料。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7.8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500万平米高端显示技术用高性能覆铜板智能工厂项目,项目拟建设周期为18个月(由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该项目面向江西N6工厂扩产,针对MiniLED等高端显示应用推出HDI、IC基板材料,在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产品升级驱动N5工厂产值或将高于江西N4、N5工厂。成本端,江西新工厂效率优势突出,此前N4工厂相比N1工厂成本下降30%以上,而且伴随N6工厂投产,盈利水平有望再次攀升。 奥士康:供应海外龙头显示器厂商Mini-LED供应链 Mini-LED PCB的加工难点在于阻焊环节,公司能够降低报废率,实现盈利水平的提升。公司在韩国客户Mini-LED产品中已经实现批量供应,伴随韩国客户订单释放兑现扩产的产能。 4.2、LED驱动芯片:Mini LED提升需求量 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分为RGB直接显示与背光显示两种。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功率器件的占空比来逐行调节LED灯珠的通断和亮度。按照应用终端的差别,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分为应用LED屏的RGB直接显示芯片和应用于LCD屏的背光显示芯片两种。RGB直接显示是LED自己独立成像显示的屏幕技术,背光显示是基于液晶显示背光源使用的技术;RGB直接显示主要占据高端显示市场和商用市场,背光显示主要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等,即RGB直接显示和背光显示是互补性产品。 LED显示驱动芯片主分为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LCD屏和LED屏都由很多像素构成,且每个像素由1-4颗LED灯珠构成。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功能就是控制每个像素内灯珠的通断与亮度,且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分为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两种,其中,行驱动器负责控制栅极信号、即逐行控制灯珠的通断,列驱动器负责控制数据线信号、即逐列控制灯珠的亮度。 LED显示驱动芯片赛道以国产厂商为主。LED显示驱动芯片赛道的主要参与者为聚积科技(中国台湾)、集成北方、富满电子、明微电子等,均为国产芯片厂商。虽然TI等国际模拟芯片大厂也对LED显示驱动芯片有所布局,但因该类产品整体毛利率相对较低,国际模拟芯片大厂不愿过多布局该类产品。 RGB直接显示芯片以算法为主、模拟为辅。RGB直接显示芯片是一颗以算法为主、模拟为辅的数模混合芯片,其功能为将图像数据以RGB形式还原,即通过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输出电流驱动RGB灯珠以实现灰度级的变换。如图22所示,颜色混合和亮度控制通由PWM模块进行控制,该模块以不同的占空比来调制平均电流来实现对每个RGB LED的独立控制。 Mini LED时代提升了RGB直接显示芯片的需求量。由于传统LED屏的LED灯珠数量较少,在传统LED屏时代,一个LED屏幕用1-2颗RGB直接显示芯片就可以满足需求。然而,到了Mini LED时代,Mini LED屏幕的LED灯珠数量大幅提升,这使得需要更多的LED显示驱动芯片给面板供电;如图23所示,以TLC5958为例,对于64*64像素的RGB LED面板、有12228颗LED灯珠,该面板被划分成了8个部分,并由8个RGB直接显示芯片分别给面板各部分供电。 背光驱动芯片同时为多“串”灯珠供电。由于LCD本身不发光,LCD屏幕需要白光背光源使其产生画面。如图24所示,主流的白光背光源一般由数串白色LED灯组成,而背光驱动芯片的功能就是连接LED灯串的两端并给其供电。 Mini LED时代提升了背光驱动芯片的需求量。一般而言,LED灯具需要在20mA的电流时才能发光,这意味着如果一串LED灯有着越多的灯珠便需要显示驱动芯片在灯串两端具有越高的压降。MiniLED屏幕的LED灯珠数量大幅提升,这使得单颗背光显示芯片无法提供足够的压降,从而提升了背光显示芯片的需求量。 背光显示芯片的PWM模块功能相对简单。如图25所示,背光显示芯片的PWM模块只需要通过控制各灯串压降来调节灯串亮度,不用像RGB直接显示芯片对每个灯珠进行通断和亮度控制。 4.3、封装模组:Mini LED提升背光模组价值,封装环节迎来变革 液晶显示屏幕的成像原理是靠面板中的电极通电后,液晶分子发生扭转,从而让背光显示模组的光线能够通过并实现发光,而液晶自身不会发光,因而背光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屏幕可以正常显示的重要组件。按照发光源类型的不同,背光显示模组可以分为LED背光显示模组、CCFL背光显示模组和EL背光显示模组。LED背光显示模组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遮光胶、增光膜、扩散膜、导光板、FPC和LED组件、反射膜、胶铁一体等。 Mini LED提升背光模组价值。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以65寸UHD 4K电视为例,高端的侧入式背光显示器模组生产成本约在350美元;采用被动式驱动的Mini LED背光(LED使用颗数16,000颗)的显示器模组则约在650~690美元之间,是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价值的将近一倍,但低于WOLED显示器模组成本(预计在800美元以上)。 Mini LED背光电视技术方案主要包括COB、POB两种。COB即Chip on Board,LED芯片直接打在基板上,再进行整体封装;POB即Package on Board,行业内俗称的满天星方案,首先将LED芯片封装成单颗的SMD LED灯珠,再把灯珠打在基板上。相比POB,COB具有高密度、高防护、高信赖性、高适应性、高画质与使用成本低的技术优势,相较于SMD小间距产品失效率大大降低,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更适应miniLED封装。 封装环节迎来变革。对封装厂商来说,一方面mini LED芯片数量大幅增加的,从原来一台显示终端的几十颗LED变成了上万颗,封装环节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占比提升;另一方面,Mini LED封装方式使封装厂商从原来单纯的提供SMD LED灯珠封装器件,变成了提供背光模组,向前延伸了一个产业链环节,整体价值量会有明显提升。 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国内国星光电、木林森、瑞丰光电、聚飞光电、兆驰股份、鸿利智汇等厂商积极扩产Mini LED产能,卡位Mini LED市场。国星光电已经实现Mini LED产品批量出货,而且Mini背光产品拥有两条技术路线可供客户选择,且进入了国内知名TV品牌厂商的供应链。木林森通过子公司木林森实业与新创企业深圳远芯合作,加码Mini背光和Mini直显领域。瑞丰光电Mini LED产品已实现中批量生产。 5 投资建议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开启商业化之路,TCL、小米、康佳等厂商相继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因此受益。设备,建议关注中微公司、新益昌;芯片环节,受益标的三安光电、聚灿光电;覆铜板,建议关注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奥士康;封装环节,受益标的瑞丰光电。 6 风险提示 Mini LED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TV、IT等显示需求疲软。 研究报告信息: 刘翔(分析师) 傅盛盛(分析师) liuxiang2@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70002 林承瑜(分析师) linchengyu@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1090001 fushengsh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70007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6日 开源电子首席介绍 刘翔,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学士、中科院硕士,4年半导体行业工作经验、10年证券研究经验,多年大满贯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金牛奖最佳分析师、金麒麟最佳分析师等)。曾先后任职于MStar(晨星)半导体、联发科(上海、新竹)、第一创业证券、国信证券、 太平洋证券,参与过北斗卫星规划与设计、数字电视主芯片及手机基带芯片的核心研发;主持设计的 DisplayPort芯片年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