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固收】制造业投资可能正企稳回升,消费后续有财政支出支撑——2021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光大固收】制造业投资可能正企稳回升,消费后续有财政支出支撑——2021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公众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标题:制造业投资可能正企稳回升,消费后续有财政支出支撑——2021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5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分析师:李枢川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40004 摘要 事件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8月经济数据: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 2)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前值为10.3%),两年平均增长是4.0%(前值为4.3%);3)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前值为8.5%),两年平均增速为1.5%(前值为4.3%)。 点评 供给受汽车制造业拖累明显,后续有一定支撑。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从门类来看,8月采矿业供给活动提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减弱明显,制造业生产稍有减弱但整体并不大;而从细项来看,8月汽车制造业下降明显,是8月工业生产增速继续下降的最大原因。从当前疫情演变情况来看,出口在短期内可能仍有一定支撑,从而使得制造业生产在短期内同样有一定的支撑。 投资整体仍较为乏力,但环比可能在改善,非金融企业连续去杠杆,制造业投资可能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从环比增速来看,8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16%,低于疫情前0.4%左右的环比增速,说明投资整体相对乏力,另一方面8月比5月、6月、7月情况表现要好或持平,说明投资整体在环比改善。地产投资在严监管背景下,7月份以来增速连续下降,后续增速预计难有太好表现;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说明经过连续4个季度去杠杆之后,工业企业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基建投资仍然较弱,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重要原因,后续需要加大政策支持。 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居民消费可能短期内仍将相对疲弱,后续消费修复有财政支出的支撑。8月当月社消同比增速为2.5%(前值为8.5%),两年平均增速为1.5%(比7月下降2.1个百分点),8月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我们从两个不同的结构维度进一步观察消费表现。从消费主体维度来看,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预计短期内,居民消费和消费端通胀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从消费品维度来看,可选消费增速重新走向下降通道,服务类消费则在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恢复不畅。目前财政支出有所加快,政策的发力有望支撑社会消费不进一步滑坡。 债市观点 后续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因素,基本面方面,7月经济数据整体较弱,但8月经济数据整体并没有进一步滑坡,结合政策端表现,基本面有触底的迹象;宏观政策方面,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托底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对于后续债券投资,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我们认为10Y国债收益率回到3%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1、事件 2021年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8月经济数据: 1)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 2)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前值为10.3%),两年平均增长是4.0%(前值为4.3%); 3)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前值为8.5%),两年平均增速为1.5%(前值为4.3%)。 2、点评 2.1、供给受汽车制造业拖累明显,后续有一定支撑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比2019年同期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环比增长0.31%(前值为0.3%)。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前值为14.4%),两年平均增长6.6%(前值为6.7%)。 从同比数据来看,8月工业生产大致仍处于减速通道中,但表现尚可,整体提供的指示意义可能并不强。8月生产呈现同比增速继续下降而环比稍有改善的情况。同比增速下降,与2020年下半年工业生产增速逐步提升,基数抬升有关;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般8月工业生产环比增速较7月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环比增速是否实际在改善同样存疑。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4%,7月该数据为5.6%,从连续两年平均增速来看,8月工业企业生产的数据表现尚可。正如我们在《制造业需求内外有别,服务业恢复速度减慢——2021年6月PMI数据点评及债市观点》中所提到的,生产指数的上下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常态,这其实是经济整体总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因此生产更易上下波动的反映。因此需要结合需求方面的数据才能更好的观察8月工业生产情况,单纯的供给数据能够提供的指示意义并不强。 从门类来看,8月采矿业供给活动提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减弱明显,制造业生产稍有减弱但整体并不大。而从细项来看,8月汽车制造业下降明显,是8月工业生产增速继续下降的最大原因。 从当月增速来看,8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比7月上升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态势中止),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前值为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前值为13.2%)。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采矿业生产活动提升,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则出现了超季节性的下跌。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三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则分别为2%(前值为-1%)、5.7%(前值为6.1%)和6.0%(前值为7.3%),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采矿业供给活动提升,而制造业活动整体变动比并不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回落最大。而从制造业生产的结构来看,汽车制造业是拖累制造业生产增速下降的最重要因素,8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6%(7月为下降8.5%),连续5个月下降,且6月至8月当月增速均为负值。 回头看7月工业生产情况,7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6月回落2.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比6月上升1.6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快速回落是7月工业生产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制造业生产与8月出口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是相互印证的,也是研判后续工业生产走势的关键。从当前疫情演变情况来看,出口在短期内可能仍有一定支撑,从而使得制造业生产在短期内同样有一定的支撑。 2.2、投资整体仍较为乏力,但环比可能在改善,非金融企业连续去杠杆,制造业投资可能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4.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前值为10.3%),基数效应带来的高读数效应仍较为明显(2020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增速为-0.3%)。从两年平均增速情况来看,2021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比2019年1-8月份增长8.2%(相对1-7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是4.0%(相对1-7月下降0.3个百分点)。 疫情前的2018、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5.9%、5.4%,目前两年平均4.0%的增速,低于疫情前整体水平。对此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投资增速仍在恢复,另一种则是增长相对乏力。观察环比增速是不错的切入点。一方面,8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16%,低于疫情前0.4%左右的环比增速,说明8月固定资产投资整体相对乏力;另一方面,5月、6月、7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分别为0.16%、0.14%、0.08%,8月比这几月的情况表现要好或持平,说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在环比改善。 从分项来看,8月地产投资继续降速,基建仍然较弱;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提升明显。 初步测算,2021年8月当月地产、制造业、基建投资比2020年8月分别增长了0.3%、7.2%和-6.5%(前值为1.4%、9.1%和-10%),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均有所下降,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下降仍然较为明显,但稍有改善。为更好剔除去年基数较低带来的影响,仍以两年平均增速来观察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类的增长情况。初步测算,2021年8月当月地产、制造业、基建投资比2019年7月分别增长了12.1%、12.5%、0.04%(前值为13.2%、5.7%、-3.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9%、6.1%和0.02%(前值为6.4%、2.8%和-1.5%),地产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制造业投资提升明显(与2019年9月制造业投资基数偏低有关),但基建投资仍然较为疲弱。 结合近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各分项年度同比、两年平均增速来看: 地产投资在严监管背景下,7月份以来增速连续下降,后续增速预计难有太好表现; 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说明经过连续4个季度去杠杆之后,工业企业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后续需要关注出口及成本处于高位带来的影响; 基建投资仍然较弱,与地产投资一起,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重要原因,后续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撑。 2.3、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居民消费可能短期内仍将相对疲弱,后续消费修复有财政支出的支撑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8.1%;8月当月社消同比增速为2.5%(前值为8.5%),下降了6个百分点,比2019年8月份增长3%(前值为7.2%),两年平均增速为1.5%(比7月下降2.1个百分点)。相较于2018、2019年全年9.7%、8.2%(名义)的增速,社消两年平均增速较低,也是目前市场认为经济恢复不足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到,8月家电、通讯、汽车、餐饮类消费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增长,是拖累整体消费的重要因素。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0.17%(比7月有所上升),但明显低于2019年全年平均环比增速(0.71%)。整体来看,8月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 消费目前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比最高,又属于内生动力,因此消费的恢复情况决定了基本面的最终表现。对于后续消费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结构维度进行观察。 从消费主体这个维度来看,社会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构成。政府消费方面,取决于财政支出情况,目前来看,后续财政加大支出是应有之义。居民消费方面,在前期多篇报告中,我们均指出,疫情出现使得居民杠杠率持续上升,而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房价的上涨均制约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因此消费品端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今年以来消费持续修复不及预期,均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侧面表现。今年Q1、Q2,居民部门杠杆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与经济增速有关),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我们认为,这都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也将压制消费品端物价的表现,我们预计短期内,居民消费和消费端通胀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 从消费品这个维度来看,可选消费增速重新走向下降通道,服务类消费则在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恢复不畅。我们在此前经济数据点评中指出,不同消费品种受疫情的影响程度不同,收入的变化对其影响也不同。我们将消费品区分为必选消费、可选消费以及服务类消费,并分别以粮油、食品类来指示必选消费,以汽车、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和家电类来指示可选消费,以餐饮类来指示服务。我们测算了各行业的两年平均增速,8月全部消费,粮油、食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家电,餐饮业增速分别为1.5%、6.8%、1.7%、11.3%、3.2%、-0.5%、-5.6%,与7月相比,除金银珠宝类消费外,其他各项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汽车类、家电类和餐饮类消费下降明显。从数据表现来看,必选消费目前整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可选消费已经在减速,而服务类消费则在疫情反复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情况小,增速回落非常明显。 结合上述两个维度,大致可以看出,在疫情防控以及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短期内仍较为疲弱,整体消费的修复在短期内仍较为依赖政府消费的发力。目前财政支出有所加快,政策的发力有望支撑社会消费不进一步滑坡。 债市观点 回溯今年三季度以来债券市场的走势,资金市场方面,7月下旬以来DR001、DR007整体处于窄幅波动状态,近期有所攀升,但持续向上或向上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国债收益率方面,8月中旬以来,短端利率持续向上(9月14日1Y品种到期收益率为2.30%,较8月初低点2.13%上升17bp),但长端利率上升有限(9月14日10Y品种到期收益率为2.89%,较8月初低点2.80%上升9bp) ,期限利差持续下降。 后续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因素,基本面方面,7月经济数据整体较弱,但8月经济数据整体并没有进一步滑坡,结合政策端表现,基本面有触底的迹象。宏观政策方面,9月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强调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特别是DR007,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财政政策方面,8月以来政府债供给提速,本周(9月13-19日)政府债券净融资则创年内第二高,我们预计财政支出从8月起也会有明显加快(8月财政收支数据尚未公布)。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托底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因此,对于后续债券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我们认为10Y国债收益率回到3%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往期研报精选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深度 · LPR改革的逻辑与成效 无需担心经济过热,下半年机会更多——利率债2021年投资策略 技术性的资金紧张 是否应取消“存款利率指导”? 以数量+利率的角度分析OMO、MLF和降准 不宜对流动性报有过于宽松的预期 10Y国债的估值正处于舒适区间 债券市场正走在统一监管的大路上 量变终会引起质变,LPR的下降已不远 莫担心,政策不会急转弯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之二 MLF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此时不妨乐观一点 写在永煤违约一个月之际 解析首只中小银行专项债 交易所资金为何波动? 合适的期限,合适的时点 从银行股大涨说起 为何9月的贷款利率上升了? 正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沿革、当前问题与后续展望 期待LPR的进一步下降 超额续作凸显呵护流动性的意图 无序违约提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难度 ?信用债(危玮肖/董乃睿) 违约承压,长期向好——2021年信用债投资策略 债基风云 ——债券型基金研究专题 是否应严禁“红色”地区的城投债融资? 宏桥的“大气”提振市场信心 一文综述地方金控平台——城投债专题研究之十二 山西省管煤企经营现状——产业债信用观察之山西煤企 房地产企业信用分析框架 当前时点如何看贵州城投债? 江苏省城投债发行人研究 刻不容缓!288个地级市政府债务全扫描 企业的金融资产该如何审查? 融资担保债券怎么看?——融资担保债券特点及代偿能力分析 破产重整的理想与现实——债券违约专题研究之八 ?可转债(方钰涵) 美国转债的发行交易规则、条款及特殊品种 转债条款的魅力 转债下修面面观 转债估值水平因何而变 影响转债估值的三因素 :转换价值、正股波动率及信用等级 转债破发解因 转债发行“进化史”
本公众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标题:制造业投资可能正企稳回升,消费后续有财政支出支撑——2021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5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分析师:李枢川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40004 摘要 事件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8月经济数据: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 2)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前值为10.3%),两年平均增长是4.0%(前值为4.3%);3)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前值为8.5%),两年平均增速为1.5%(前值为4.3%)。 点评 供给受汽车制造业拖累明显,后续有一定支撑。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从门类来看,8月采矿业供给活动提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减弱明显,制造业生产稍有减弱但整体并不大;而从细项来看,8月汽车制造业下降明显,是8月工业生产增速继续下降的最大原因。从当前疫情演变情况来看,出口在短期内可能仍有一定支撑,从而使得制造业生产在短期内同样有一定的支撑。 投资整体仍较为乏力,但环比可能在改善,非金融企业连续去杠杆,制造业投资可能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从环比增速来看,8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16%,低于疫情前0.4%左右的环比增速,说明投资整体相对乏力,另一方面8月比5月、6月、7月情况表现要好或持平,说明投资整体在环比改善。地产投资在严监管背景下,7月份以来增速连续下降,后续增速预计难有太好表现;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说明经过连续4个季度去杠杆之后,工业企业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基建投资仍然较弱,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重要原因,后续需要加大政策支持。 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居民消费可能短期内仍将相对疲弱,后续消费修复有财政支出的支撑。8月当月社消同比增速为2.5%(前值为8.5%),两年平均增速为1.5%(比7月下降2.1个百分点),8月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我们从两个不同的结构维度进一步观察消费表现。从消费主体维度来看,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预计短期内,居民消费和消费端通胀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从消费品维度来看,可选消费增速重新走向下降通道,服务类消费则在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恢复不畅。目前财政支出有所加快,政策的发力有望支撑社会消费不进一步滑坡。 债市观点 后续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因素,基本面方面,7月经济数据整体较弱,但8月经济数据整体并没有进一步滑坡,结合政策端表现,基本面有触底的迹象;宏观政策方面,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托底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对于后续债券投资,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我们认为10Y国债收益率回到3%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1、事件 2021年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8月经济数据: 1)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 2)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前值为10.3%),两年平均增长是4.0%(前值为4.3%); 3)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前值为8.5%),两年平均增速为1.5%(前值为4.3%)。 2、点评 2.1、供给受汽车制造业拖累明显,后续有一定支撑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前值为6.4%),比2019年同期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4%(前值为5.6%);环比增长0.31%(前值为0.3%)。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前值为14.4%),两年平均增长6.6%(前值为6.7%)。 从同比数据来看,8月工业生产大致仍处于减速通道中,但表现尚可,整体提供的指示意义可能并不强。8月生产呈现同比增速继续下降而环比稍有改善的情况。同比增速下降,与2020年下半年工业生产增速逐步提升,基数抬升有关;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般8月工业生产环比增速较7月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环比增速是否实际在改善同样存疑。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4%,7月该数据为5.6%,从连续两年平均增速来看,8月工业企业生产的数据表现尚可。正如我们在《制造业需求内外有别,服务业恢复速度减慢——2021年6月PMI数据点评及债市观点》中所提到的,生产指数的上下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常态,这其实是经济整体总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因此生产更易上下波动的反映。因此需要结合需求方面的数据才能更好的观察8月工业生产情况,单纯的供给数据能够提供的指示意义并不强。 从门类来看,8月采矿业供给活动提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减弱明显,制造业生产稍有减弱但整体并不大。而从细项来看,8月汽车制造业下降明显,是8月工业生产增速继续下降的最大原因。 从当月增速来看,8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比7月上升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态势中止),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前值为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前值为13.2%)。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采矿业生产活动提升,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则出现了超季节性的下跌。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三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则分别为2%(前值为-1%)、5.7%(前值为6.1%)和6.0%(前值为7.3%),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采矿业供给活动提升,而制造业活动整体变动比并不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供给回落最大。而从制造业生产的结构来看,汽车制造业是拖累制造业生产增速下降的最重要因素,8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6%(7月为下降8.5%),连续5个月下降,且6月至8月当月增速均为负值。 回头看7月工业生产情况,7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6月回落2.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比6月上升1.6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快速回落是7月工业生产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制造业生产与8月出口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是相互印证的,也是研判后续工业生产走势的关键。从当前疫情演变情况来看,出口在短期内可能仍有一定支撑,从而使得制造业生产在短期内同样有一定的支撑。 2.2、投资整体仍较为乏力,但环比可能在改善,非金融企业连续去杠杆,制造业投资可能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4.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前值为10.3%),基数效应带来的高读数效应仍较为明显(2020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增速为-0.3%)。从两年平均增速情况来看,2021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比2019年1-8月份增长8.2%(相对1-7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是4.0%(相对1-7月下降0.3个百分点)。 疫情前的2018、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5.9%、5.4%,目前两年平均4.0%的增速,低于疫情前整体水平。对此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投资增速仍在恢复,另一种则是增长相对乏力。观察环比增速是不错的切入点。一方面,8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16%,低于疫情前0.4%左右的环比增速,说明8月固定资产投资整体相对乏力;另一方面,5月、6月、7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分别为0.16%、0.14%、0.08%,8月比这几月的情况表现要好或持平,说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在环比改善。 从分项来看,8月地产投资继续降速,基建仍然较弱;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提升明显。 初步测算,2021年8月当月地产、制造业、基建投资比2020年8月分别增长了0.3%、7.2%和-6.5%(前值为1.4%、9.1%和-10%),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均有所下降,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下降仍然较为明显,但稍有改善。为更好剔除去年基数较低带来的影响,仍以两年平均增速来观察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类的增长情况。初步测算,2021年8月当月地产、制造业、基建投资比2019年7月分别增长了12.1%、12.5%、0.04%(前值为13.2%、5.7%、-3.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9%、6.1%和0.02%(前值为6.4%、2.8%和-1.5%),地产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制造业投资提升明显(与2019年9月制造业投资基数偏低有关),但基建投资仍然较为疲弱。 结合近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各分项年度同比、两年平均增速来看: 地产投资在严监管背景下,7月份以来增速连续下降,后续增速预计难有太好表现; 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中,说明经过连续4个季度去杠杆之后,工业企业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后续需要关注出口及成本处于高位带来的影响; 基建投资仍然较弱,与地产投资一起,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重要原因,后续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撑。 2.3、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居民消费可能短期内仍将相对疲弱,后续消费修复有财政支出的支撑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8.1%;8月当月社消同比增速为2.5%(前值为8.5%),下降了6个百分点,比2019年8月份增长3%(前值为7.2%),两年平均增速为1.5%(比7月下降2.1个百分点)。相较于2018、2019年全年9.7%、8.2%(名义)的增速,社消两年平均增速较低,也是目前市场认为经济恢复不足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到,8月家电、通讯、汽车、餐饮类消费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增长,是拖累整体消费的重要因素。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0.17%(比7月有所上升),但明显低于2019年全年平均环比增速(0.71%)。整体来看,8月消费继续呈现疲弱态势。 消费目前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比最高,又属于内生动力,因此消费的恢复情况决定了基本面的最终表现。对于后续消费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结构维度进行观察。 从消费主体这个维度来看,社会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构成。政府消费方面,取决于财政支出情况,目前来看,后续财政加大支出是应有之义。居民消费方面,在前期多篇报告中,我们均指出,疫情出现使得居民杠杠率持续上升,而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房价的上涨均制约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因此消费品端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今年以来消费持续修复不及预期,均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侧面表现。今年Q1、Q2,居民部门杠杆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与经济增速有关),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我们认为,这都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也将压制消费品端物价的表现,我们预计短期内,居民消费和消费端通胀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 从消费品这个维度来看,可选消费增速重新走向下降通道,服务类消费则在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恢复不畅。我们在此前经济数据点评中指出,不同消费品种受疫情的影响程度不同,收入的变化对其影响也不同。我们将消费品区分为必选消费、可选消费以及服务类消费,并分别以粮油、食品类来指示必选消费,以汽车、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和家电类来指示可选消费,以餐饮类来指示服务。我们测算了各行业的两年平均增速,8月全部消费,粮油、食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家电,餐饮业增速分别为1.5%、6.8%、1.7%、11.3%、3.2%、-0.5%、-5.6%,与7月相比,除金银珠宝类消费外,其他各项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汽车类、家电类和餐饮类消费下降明显。从数据表现来看,必选消费目前整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可选消费已经在减速,而服务类消费则在疫情反复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情况小,增速回落非常明显。 结合上述两个维度,大致可以看出,在疫情防控以及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短期内仍较为疲弱,整体消费的修复在短期内仍较为依赖政府消费的发力。目前财政支出有所加快,政策的发力有望支撑社会消费不进一步滑坡。 债市观点 回溯今年三季度以来债券市场的走势,资金市场方面,7月下旬以来DR001、DR007整体处于窄幅波动状态,近期有所攀升,但持续向上或向上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国债收益率方面,8月中旬以来,短端利率持续向上(9月14日1Y品种到期收益率为2.30%,较8月初低点2.13%上升17bp),但长端利率上升有限(9月14日10Y品种到期收益率为2.89%,较8月初低点2.80%上升9bp) ,期限利差持续下降。 后续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因素,基本面方面,7月经济数据整体较弱,但8月经济数据整体并没有进一步滑坡,结合政策端表现,基本面有触底的迹象。宏观政策方面,9月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强调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特别是DR007,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财政政策方面,8月以来政府债供给提速,本周(9月13-19日)政府债券净融资则创年内第二高,我们预计财政支出从8月起也会有明显加快(8月财政收支数据尚未公布)。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托底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因此,对于后续债券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我们认为10Y国债收益率回到3%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往期研报精选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深度 · LPR改革的逻辑与成效 无需担心经济过热,下半年机会更多——利率债2021年投资策略 技术性的资金紧张 是否应取消“存款利率指导”? 以数量+利率的角度分析OMO、MLF和降准 不宜对流动性报有过于宽松的预期 10Y国债的估值正处于舒适区间 债券市场正走在统一监管的大路上 量变终会引起质变,LPR的下降已不远 莫担心,政策不会急转弯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之二 MLF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此时不妨乐观一点 写在永煤违约一个月之际 解析首只中小银行专项债 交易所资金为何波动? 合适的期限,合适的时点 从银行股大涨说起 为何9月的贷款利率上升了? 正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沿革、当前问题与后续展望 期待LPR的进一步下降 超额续作凸显呵护流动性的意图 无序违约提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难度 ?信用债(危玮肖/董乃睿) 违约承压,长期向好——2021年信用债投资策略 债基风云 ——债券型基金研究专题 是否应严禁“红色”地区的城投债融资? 宏桥的“大气”提振市场信心 一文综述地方金控平台——城投债专题研究之十二 山西省管煤企经营现状——产业债信用观察之山西煤企 房地产企业信用分析框架 当前时点如何看贵州城投债? 江苏省城投债发行人研究 刻不容缓!288个地级市政府债务全扫描 企业的金融资产该如何审查? 融资担保债券怎么看?——融资担保债券特点及代偿能力分析 破产重整的理想与现实——债券违约专题研究之八 ?可转债(方钰涵) 美国转债的发行交易规则、条款及特殊品种 转债条款的魅力 转债下修面面观 转债估值水平因何而变 影响转债估值的三因素 :转换价值、正股波动率及信用等级 转债破发解因 转债发行“进化史”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