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信宏观固收】2020年产业债评级变动:上调下调为哪般?

【国信宏观固收】2020年产业债评级变动:上调下调为哪般?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信固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国信宏观固收】2020年产业债评级变动:上调下调为哪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赵婧 S0980513080004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本文梳理2020年产业债的评级调整情况。整体来看,和2018年和2019年类似,2020年产业债评级同时关注利润表和现金流,民企仍是评级下调重灾区。 2020年产业债评级下调总结 截至8月24日,2020年下调主体评级的产业债发行人有81个(剔除重复主体,不包括中小债发行人),下调数量属于近些年同期偏低水平。 整体来看,2020年产业债评级下调的主要理由包括:(1)经营亏损;(2)债务逾期,偿债压力较大。和2019年相比,2020年评级下调数量继续下降,符合2019年社融增速企稳小幅反弹,2020年快速回升的宏观背景。 下调理由之一——净利润亏损 2020年至今首次出现评级下调的81家企业中,有33家存在2019年年度亏损的情形。比如捷成股份,大公国际资信的评级调整公告主要内容有:(1)我国影视据行业受国家相关政策、监管影响较大,公司影视内容板块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疫情对电影市场冲击较大,影视据制作行业承压;(2)2019年,公司收入和盈利下降明显,且受行业不景气和回款延迟影响,公司影视业务板块经营主体均呈现亏损,该业务对单一供应商和客户依赖仍很大,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3)2019年,公司应收类款项计提大额减值损失,对公司利润水平产生很大不良影响,期末余额仍较大且账龄较长,仍存在较大回收和减值风险,且预付款项仍以影视内容板块业务款为主,未来存在一定减值风险;(4)公司商誉规模较大,计提大量减值损失,大幅侵蚀利润,且未来仍存在商誉减值风险;(5)2019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大幅下降,账面余额较小,但公司有息债务集中于2年内,未来面临一定偿付压力;(6)公司银行授信额度缩减,融资能力有所下降。 另外剩下的48家公司中,14家2020年出现亏损。比如华闻集团的评级调整报告内容为:(1)跟踪期内,行业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为公司部分主业带来负面影响,非经营性损益对利润的补充持续性较差;根据公告的业绩说开为,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至-2.1亿。(2)公司流动性紧张,下游占款严重;(3)2019年,车音智能单期业绩承诺未完成,未来存在减值风险;(4)公司控股股东对公司持股及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存在冻结情况;(5)公司一年内到期债券集中偿付压力大。 下调理由之二——债务逾期和偿债压力较大 与2018年和2019年类似,债务逾期和偿债压力较大也是产业债评级下调的重要原因。从企业属性来看,主要是民营企业。 下调理由之三——担保比率偏高 担保比例偏高也是近些年评级下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民企对外担保明显多于国企。 评级下调主体中民企占比持续偏高 从企业性质来看,被评级下调的发行人中,2020年民企占比保持在高位。2017年以来,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但是坚定去杠杆,外部流动性收缩,民企外部融资环境恶化多于国企,评级下调占比明显提升。 银行、医药生物和化工是评级下调较集中的行业 从行业划分来看,2020年银行、医药生物和化工是评级集中下调的行业。 2020年产业债评级上调总结 评级上调数量继续减少 对比来看,2020年至今产业债评级上调个数少于2019年同期(剔除年度内重复主体)。 评级上调行业特点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0年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行业的发行人主体评级上调个数较多。 另外,与2019年对比来看,银行、房地产和建筑材料行业评级上调占比明显下降,公用事业、化工和农林牧渔2019年评级上调占比提升较多。 评级上调的发行人中国企占比超过70% 从企业性质来看,2020年至今上调发行人中国企占绝大多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