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固收】需求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光大固收】需求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公众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标题:需求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9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分析师:李枢川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40004 摘要 事件 202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2021年8月CPI同比上涨0.8%,7月为上涨1%;核心CPI同比增长1.2%,7月为1.3%;PPI同比上涨9.5%,7月为9%。 点评 CPI:供给端的影响已经减弱,需求端疲弱带来的拖累仍在持续。8月CPI同比上涨0.8%,增速比7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环比上升0.1%,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结合食品、核心CPI的表现,以及8月服务业PMI的表现,可以判断:1)供给端对CPI的影响已经减弱,后续影响CPI变化的主要是需求端的因素;2)从8月数据来看,需求疲弱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消费品端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今年以来消费修复持续不及预期,均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侧面表现。今年Q1、Q2居民部门杠杆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这都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也将压制消费品端物价的表现,我们预计短期内,CPI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 PP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导当前工业品价格的演变,后续增速回落的概率远大于继续攀升的概率。8月PPI同比上升9.5%,涨幅比7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续创近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7%,涨幅比7月提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提升),但低于上半年PPI环比1.05%的均值。当前PPI处于磨顶阶段,目前需关注的问题是后续PPI的走势及传导效应。逐层分析PPI的结构,可以判断:PPI当前强劲表现,是由于生产资料项的强劲带来的,而采掘业是生产资料项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4-8月环比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是目前采掘业出厂价格继续攀升的主导因素。我们认为,后续PPI走势向下的概率要远大于继续向上的概率,一方面,后续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减弱;另一方面,上游价格向中下游的传导整体不畅的背景下,政策端也不可能无视上游成本过高对下游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的侵蚀。 债市观点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对于后续债券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从中长期看,国债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大逻辑没有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很难给收益率的下行提供充足的动力。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1、事件 202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2021年8月CPI同比上涨0.8%,7月为上涨1%;核心CPI同比增长1.2%,7月为1.3%;PPI同比上涨9.5%,7月为9%。 2、点评 2.1、CPI:供给端的影响已经减弱,需求端疲弱带来的拖累仍在持续 2021年8月CPI同比上涨0.8%,增速比7月(1%)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环比上升0.1%,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数据表现来看,8月CPI同比、环比增速均出现下降。从季节性来看,2016-2020年间,8月CPI环比增速比7月提升的情况更多(仅2016、2020年下降),因此结合季节性特点,8月CPI的表现可能比数据呈现的更为疲弱。 从结构来看,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8%(今年3月以来首次转正),而7月为下降0.4%,影响CPI上升约0.14个百分点,说明食品价格对CPI的拖累作用正在减弱。8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2020年12月以来首次转负),而7月为上升0.5%,说明当前CPI的疲弱主要是由于非食品项带来。 核心CPI剔除了食品和能源项,是反映需求端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8月核心CPI同比为1.2%,比7月下降0.1个百分点。从数据表现来看,7月核心CPI表现离疫情前只有一步之遥(2020年4季度核心CPI同比均值为1.4%),但8月再次出现下降,同样说明消费品通胀持续向上的动力并不足。8月核心CPI环比为0 %,而7月为0.3%。结合食品、核心CPI的表现,以及8月服务业PMI的表现,大致可以判断: 1)供给端对CPI的影响已经减弱,后续影响CPI变化的主要是需求端的因素; 2)从8月数据来看,需求疲弱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 对于后续消费品端物价的走势,在前期多篇报告中,我们均指出,疫情出现使得居民杠杠率持续上升,而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房价的上涨均制约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因此消费品端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今年以来消费持续修复不及预期,均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侧面表现。今年Q1、Q2,居民部门杠杆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与经济增速有关),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我们认为,这都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也将压制消费品端物价的表现,我们预计短期内,CPI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 2.2、PP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导当前工业品价格的演变,后续增速回落的概率远大于继续攀升的概率 8月PPI同比上升9.5%,涨幅比7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续创近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7%,涨幅比7月提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提升),但低于上半年PPI环比1.05%的均值。 整体来看,当前PPI处于磨顶阶段,目前需关注的问题是后续PPI的走势及传导效应。我们逐层分析PPI的结构,从而回答这两个问题。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项的表现方面,8月PPI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环比增速分别为0.9%、0%,生产资料项主导PPI的变化。这个情况也是开年以来PPI演变的主要逻辑。1-8月PPI累计同比增速为6.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8.2%、0.2%。因此PPI目前的强劲表现,是由于生产资料项的强劲带来的。 生产资料中采掘、原材料、加工三个分项方面,8月生产资料中采掘、原材料、加工分别为环比增速分别为3%、0.9%、0.7%。1-8月采掘、原材料、加工三项同比累计增速分别为23.9%、12.3%、5.2%,较1-7月提升2.5、0.8和0.4个百分点。采掘业无论是累计还是当月增速都高于其他两项,因此采掘业是生产资料项的主要影响因素。 采掘业内部的情况,我们以环比增速来观察,可以看到: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在去年四季度持续上升,今年一季度维持在高位,4月有所下降,5-7月继续上升,而8月环比增速已经为负值; 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格的环比增速则是5月开始出现下降,8月同样降为负值; 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格,则是自开年以来一直维持在温和上升的状态; 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出厂价格,在3月环比降至负值后,5-8月各月环比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也是目前采掘业出厂价格继续攀升的主导因素。而这即有需求旺盛的影响,也有由于低碳政策带来的供应整体偏紧的影响。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后续PPI走势向下的概率要远大于继续向上的概率,一方面,后续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减弱;另一方面,上游价格向中下游的传导整体不畅的背景下,政策端也不可能无视上游成本过高对下游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的侵蚀。 债市观点 回溯过往几月债券市场的走势,一方面7月下旬以来,资金市场DR001、DR007整体处于窄幅波动状态,持续向上或向上的情况没有出现。国债收益率方面,1Y品种则在8月中旬至下旬出现了一波持续向上的走势(上升大致10BP),9月则相对稳定;10Y品种在9月以来稍有上升,目前在2.85%上下窄幅波动。 9月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强调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特别是DR007;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对于后续债券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从中长期看,国债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大逻辑没有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很难给收益率的下行提供充足的动力。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往期研报精选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深度 · LPR改革的逻辑与成效 无需担心经济过热,下半年机会更多——利率债2021年投资策略 技术性的资金紧张 是否应取消“存款利率指导”? 以数量+利率的角度分析OMO、MLF和降准 不宜对流动性报有过于宽松的预期 10Y国债的估值正处于舒适区间 债券市场正走在统一监管的大路上 量变终会引起质变,LPR的下降已不远 莫担心,政策不会急转弯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之二 MLF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此时不妨乐观一点 写在永煤违约一个月之际 解析首只中小银行专项债 交易所资金为何波动? 合适的期限,合适的时点 从银行股大涨说起 为何9月的贷款利率上升了? 正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沿革、当前问题与后续展望 期待LPR的进一步下降 超额续作凸显呵护流动性的意图 无序违约提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难度 ?信用债(危玮肖/董乃睿) 违约承压,长期向好——2021年信用债投资策略 债基风云 ——债券型基金研究专题 是否应严禁“红色”地区的城投债融资? 宏桥的“大气”提振市场信心 一文综述地方金控平台——城投债专题研究之十二 山西省管煤企经营现状——产业债信用观察之山西煤企 房地产企业信用分析框架 当前时点如何看贵州城投债? 江苏省城投债发行人研究 刻不容缓!288个地级市政府债务全扫描 企业的金融资产该如何审查? 融资担保债券怎么看?——融资担保债券特点及代偿能力分析 破产重整的理想与现实——债券违约专题研究之八 ?可转债(方钰涵) 美国转债的发行交易规则、条款及特殊品种 转债条款的魅力 转债下修面面观 转债估值水平因何而变 影响转债估值的三因素 :转换价值、正股波动率及信用等级 转债破发解因 转债发行“进化史”
本公众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标题:需求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9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分析师:李枢川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40004 摘要 事件 202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2021年8月CPI同比上涨0.8%,7月为上涨1%;核心CPI同比增长1.2%,7月为1.3%;PPI同比上涨9.5%,7月为9%。 点评 CPI:供给端的影响已经减弱,需求端疲弱带来的拖累仍在持续。8月CPI同比上涨0.8%,增速比7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环比上升0.1%,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结合食品、核心CPI的表现,以及8月服务业PMI的表现,可以判断:1)供给端对CPI的影响已经减弱,后续影响CPI变化的主要是需求端的因素;2)从8月数据来看,需求疲弱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消费品端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今年以来消费修复持续不及预期,均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侧面表现。今年Q1、Q2居民部门杠杆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这都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也将压制消费品端物价的表现,我们预计短期内,CPI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 PP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导当前工业品价格的演变,后续增速回落的概率远大于继续攀升的概率。8月PPI同比上升9.5%,涨幅比7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续创近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7%,涨幅比7月提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提升),但低于上半年PPI环比1.05%的均值。当前PPI处于磨顶阶段,目前需关注的问题是后续PPI的走势及传导效应。逐层分析PPI的结构,可以判断:PPI当前强劲表现,是由于生产资料项的强劲带来的,而采掘业是生产资料项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4-8月环比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是目前采掘业出厂价格继续攀升的主导因素。我们认为,后续PPI走势向下的概率要远大于继续向上的概率,一方面,后续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减弱;另一方面,上游价格向中下游的传导整体不畅的背景下,政策端也不可能无视上游成本过高对下游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的侵蚀。 债市观点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对于后续债券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从中长期看,国债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大逻辑没有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很难给收益率的下行提供充足的动力。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1、事件 202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8月CPI和PPI数据:2021年8月CPI同比上涨0.8%,7月为上涨1%;核心CPI同比增长1.2%,7月为1.3%;PPI同比上涨9.5%,7月为9%。 2、点评 2.1、CPI:供给端的影响已经减弱,需求端疲弱带来的拖累仍在持续 2021年8月CPI同比上涨0.8%,增速比7月(1%)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环比上升0.1%,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数据表现来看,8月CPI同比、环比增速均出现下降。从季节性来看,2016-2020年间,8月CPI环比增速比7月提升的情况更多(仅2016、2020年下降),因此结合季节性特点,8月CPI的表现可能比数据呈现的更为疲弱。 从结构来看,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8%(今年3月以来首次转正),而7月为下降0.4%,影响CPI上升约0.14个百分点,说明食品价格对CPI的拖累作用正在减弱。8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2020年12月以来首次转负),而7月为上升0.5%,说明当前CPI的疲弱主要是由于非食品项带来。 核心CPI剔除了食品和能源项,是反映需求端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8月核心CPI同比为1.2%,比7月下降0.1个百分点。从数据表现来看,7月核心CPI表现离疫情前只有一步之遥(2020年4季度核心CPI同比均值为1.4%),但8月再次出现下降,同样说明消费品通胀持续向上的动力并不足。8月核心CPI环比为0 %,而7月为0.3%。结合食品、核心CPI的表现,以及8月服务业PMI的表现,大致可以判断: 1)供给端对CPI的影响已经减弱,后续影响CPI变化的主要是需求端的因素; 2)从8月数据来看,需求疲弱对CPI的拖累仍在持续。 对于后续消费品端物价的走势,在前期多篇报告中,我们均指出,疫情出现使得居民杠杠率持续上升,而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房价的上涨均制约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因此消费品端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今年以来消费持续修复不及预期,均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不畅的侧面表现。今年Q1、Q2,居民部门杠杆率出现了小幅下降(与经济增速有关),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可能刚刚开始,我们认为,这都将制约居民消费的修复速度,也将压制消费品端物价的表现,我们预计短期内,CPI的疲弱表现仍将持续。 2.2、PP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导当前工业品价格的演变,后续增速回落的概率远大于继续攀升的概率 8月PPI同比上升9.5%,涨幅比7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续创近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7%,涨幅比7月提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提升),但低于上半年PPI环比1.05%的均值。 整体来看,当前PPI处于磨顶阶段,目前需关注的问题是后续PPI的走势及传导效应。我们逐层分析PPI的结构,从而回答这两个问题。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项的表现方面,8月PPI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环比增速分别为0.9%、0%,生产资料项主导PPI的变化。这个情况也是开年以来PPI演变的主要逻辑。1-8月PPI累计同比增速为6.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8.2%、0.2%。因此PPI目前的强劲表现,是由于生产资料项的强劲带来的。 生产资料中采掘、原材料、加工三个分项方面,8月生产资料中采掘、原材料、加工分别为环比增速分别为3%、0.9%、0.7%。1-8月采掘、原材料、加工三项同比累计增速分别为23.9%、12.3%、5.2%,较1-7月提升2.5、0.8和0.4个百分点。采掘业无论是累计还是当月增速都高于其他两项,因此采掘业是生产资料项的主要影响因素。 采掘业内部的情况,我们以环比增速来观察,可以看到: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在去年四季度持续上升,今年一季度维持在高位,4月有所下降,5-7月继续上升,而8月环比增速已经为负值; 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格的环比增速则是5月开始出现下降,8月同样降为负值; 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格,则是自开年以来一直维持在温和上升的状态; 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出厂价格,在3月环比降至负值后,5-8月各月环比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也是目前采掘业出厂价格继续攀升的主导因素。而这即有需求旺盛的影响,也有由于低碳政策带来的供应整体偏紧的影响。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后续PPI走势向下的概率要远大于继续向上的概率,一方面,后续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减弱;另一方面,上游价格向中下游的传导整体不畅的背景下,政策端也不可能无视上游成本过高对下游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的侵蚀。 债市观点 回溯过往几月债券市场的走势,一方面7月下旬以来,资金市场DR001、DR007整体处于窄幅波动状态,持续向上或向上的情况没有出现。国债收益率方面,1Y品种则在8月中旬至下旬出现了一波持续向上的走势(上升大致10BP),9月则相对稳定;10Y品种在9月以来稍有上升,目前在2.85%上下窄幅波动。 9月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强调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特别是DR007;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即MLF利率较难出现变化,DR007利率也仍将继续以7D OMO利率为中枢波动。对于后续债券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基本面和宏观政策保持理性预期,继续保持均值回复的思维。从中长期看,国债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大逻辑没有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很难给收益率的下行提供充足的动力。 风险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往期研报精选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深度 · LPR改革的逻辑与成效 无需担心经济过热,下半年机会更多——利率债2021年投资策略 技术性的资金紧张 是否应取消“存款利率指导”? 以数量+利率的角度分析OMO、MLF和降准 不宜对流动性报有过于宽松的预期 10Y国债的估值正处于舒适区间 债券市场正走在统一监管的大路上 量变终会引起质变,LPR的下降已不远 莫担心,政策不会急转弯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之二 MLF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此时不妨乐观一点 写在永煤违约一个月之际 解析首只中小银行专项债 交易所资金为何波动? 合适的期限,合适的时点 从银行股大涨说起 为何9月的贷款利率上升了? 正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沿革、当前问题与后续展望 期待LPR的进一步下降 超额续作凸显呵护流动性的意图 无序违约提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难度 ?信用债(危玮肖/董乃睿) 违约承压,长期向好——2021年信用债投资策略 债基风云 ——债券型基金研究专题 是否应严禁“红色”地区的城投债融资? 宏桥的“大气”提振市场信心 一文综述地方金控平台——城投债专题研究之十二 山西省管煤企经营现状——产业债信用观察之山西煤企 房地产企业信用分析框架 当前时点如何看贵州城投债? 江苏省城投债发行人研究 刻不容缓!288个地级市政府债务全扫描 企业的金融资产该如何审查? 融资担保债券怎么看?——融资担保债券特点及代偿能力分析 破产重整的理想与现实——债券违约专题研究之八 ?可转债(方钰涵) 美国转债的发行交易规则、条款及特殊品种 转债条款的魅力 转债下修面面观 转债估值水平因何而变 影响转债估值的三因素 :转换价值、正股波动率及信用等级 转债破发解因 转债发行“进化史”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