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出口新高,反映过去还是映射未来?——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出口新高,反映过去还是映射未来?——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宏观】/ 发布时间:2021-09-0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出口新高,反映过去还是映射未来?——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出口新高,反映过去还是映射未来? 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秦泰 博士 首席宏观分析师 屠强 宏观分析师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8月出口超预期再度反弹,反映海外进口商对未来疫情相当担忧;但当前外需情况复杂、多空因素交织,此时出口反弹的可持续性风险加大,不宜线性外推。8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高达25.6%,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两年平均增长大幅反弹4.1个百分点至17.0%,已创出疫情来我国出口两年增长趋势新高。疫情以来海外进口商加强了对疫情走势的预判,我国出口开始领先于发达经济体商品消费整体趋势,8月出口超预期高增反映出海外进口商对未来疫情的演化前景相当担忧,提前备货动机强烈。但当前外需多空因素交织情况复杂,8月出口的高增很有可能是暂时性的,不建议对4季度出口预测过于乐观。 我国出口领先于海外商品需求,当前出口高增反映海外进口商非常担忧海外本轮疫情反扑难以得到控制,由此预期未来商品消费需求重新走高。疫情以来,我国出口与外需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剧烈扭转,从之前的同步乃至滞后,扭转为领先于海外发达国家商品消费需求。疫情以来,我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均大体领先于美欧商品消费需求2个月左右。7月初以来,美、欧、日、英等发达经济体同时出现一轮疫情的大幅反扑,美国新增病例数已接近年初的疫情以来高点,这种情况下,海外进口商可能已经对全球年内有效控制疫情不再抱有期待,因而年初开始服务消费持续改善、逆向替代商品消费的逻辑确实可能有所逆转,海外进口商基于此种较为悲观的疫情展望,可能已经开始增加自我国的消费品采购。8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整体趋于上行,对美国(两年平均增长17.7%,下同)、欧盟(19.9%)、日本(8.9%)出口分别大幅反弹4.8、5.1、3.8pct。 出口商品结构也以消费品出口高增为主,并显示出疫情扰动东南亚工业生产后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消费品出口中,除受短期扰动较多、单月波动较大的手机回落外,其他消费品出口增速均明显上行。与我国协同生产对外供给的韩国,也增加了自我国的中间品进口,我对韩(上行11.3pct至25.1%)出口大幅高增,相应地,重点资本品、中间品出口增速也上行4.7pct至19.7%。而东盟二季度以来疫情趋于严重,工业产能受到一定冲击,我国8月对东盟出口近小幅上行0.5pct至14.7%,出口对东盟的替代效应较为显著。 大宗商品进口提升,加工贸易进口在外需拉动下小幅上行。8月我国进口继续回升,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小幅上行,进口原油(+2.5pct至2.8%)、铁矿砂(+2.8pct至1.4%)、铜矿砂(+6.6pct至1.9%)数量均有所改善,一定程度有助于平抑国内较大的工业品通胀压力。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在消费品需求短期强劲拉动下小幅上行。 当前时点外需情况复杂,尽管疫情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度反扑力度之大,可能已经改变了一些海外进口商年初以来的展望方向,令其重新认为海外商品消费需求可能会再度走高;但更应看到,自20H2-21H1,海外商品消费需求极其旺盛的局面,除了有疫情导致的商品替代服务消费因素之外,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持续过度的财政补贴所带来的居民购买力的大幅提升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当前时点美国财政补贴已经结束,其他发达国家也并未明确提出新一轮财政补贴计划,疫情危机化后,发达国家未来就业恢复之路仍然步履蹒跚,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补贴退出后可能趋于下滑,加之防控并未大幅升级,服务消费可能也不会出现再度大幅收缩的局面,海外进口商增加的商品消费进口有一定概率已经在为圣诞假期备货,那么四季度我国出口能否延续8月的反弹态势呢?我们仍建议对此不要太过乐观,未来相当长时间来看,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都将持续提升。 以下为正文 一、8月出口超预期再度反弹,反映海外进口商对未来疫情相当担忧;但当前外需情况复杂、多空因素交织,此时出口反弹的可持续性风险加大,不宜线性外推。 8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高达25.6%,大幅超出我们预期的15.8%,亦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两年平均增长大幅反弹4.1个百分点至17.0%,已经创出疫情以来我国出口两年增长趋势的新高。疫情以来海外进口商加强了对疫情走势的预判,我国出口开始领先于发达经济体商品消费整体趋势,8月出口超预期高增反映出海外进口商对未来疫情的演化前景相当担忧,提前备货动机强烈。但当前外需多空因素交织情况复杂,8月出口的高增很有可能是暂时性的,不建议对4季度出口预测过于乐观。8月进口同比33.1%也明显高于我们此前预期(19.9%)、两年平均增速上行1.7pct至14.4%,贸易差额扩大17.4亿美元至583.3亿美元。 二、我国出口领先于海外商品需求,当前出口高增反映海外进口商非常担忧海外本轮疫情反扑难以得到控制,由此预期未来商品消费需求重新走高。 我国出口究竟领先还是滞后于海外商品消费需求?疫情以来,我国出口与外需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剧烈扭转,从之前的同步乃至滞后,扭转为领先于海外发达国家商品消费需求。也就是说,疫情以来海外进口商大幅强化了对疫情走势的预判,也更多地基于这一预期,向我国(以及其他主要的出口经济体)进行提前的商品采购,以提前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海外商品消费需求过热、供给不足的情形。我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均大体领先于美欧商品消费需求2个月左右。7月初以来,美、欧、日、英等发达经济体同时出现一轮疫情的大幅反扑,美国新增病例数已接近年初的疫情以来高点,这种情况下,海外进口商可能已经对全球年内有效控制疫情不再抱有期待,因而年初开始服务消费持续改善、逆向替代商品消费的逻辑确实可能有所逆转,海外进口商基于此种较为悲观的疫情展望,可能已经开始增加自我国的消费品采购。8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整体趋于上行,对美国(两年平均增长17.7%,下同)、欧盟(19.9%)、日本(8.9%)出口分别大幅反弹4.8、5.1、3.8pct。 三、出口商品结构也以消费品出口高增为主,并显示出疫情扰动东南亚工业生产后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 消费品出口中,除受短期扰动较多、单月波动较大的手机(两年平均增速下行-17.6pct至-3.8%,下同)回落外,其他消费品出口增速均明显上行,服装(7.6%)、鞋靴(5.7%)、箱包(6.6%)、汽车及底盘(63.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8%)、家用电器(20.6%)均不同程度上行。与我国协同生产对外供给的韩国,也增加了自我国的中间品进口,我对韩(上行11.3pct至25.1%)出口大幅高增,相应地,重点资本品、中间品出口增速也上行4.7pct至19.7%,钢材(29.4%)、集成电路(24.1%)、通用机械设备(17.6%)均上行。而东盟二季度以来疫情趋于严重,工业产能受到一定冲击,我国8月对东盟出口近小幅上行0.5pct至14.7%,出口对东盟的替代效应较为显著。 四、大宗商品进口提升,加工贸易进口在外需拉动下小幅上行。 8月我国进口继续回升,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小幅上行,进口原油(+2.5pct至2.8%)、铁矿砂(+2.8pct至1.4%)、铜矿砂(+6.6pct至1.9%)数量均有所改善,大豆(-0.2pct至0%)基本稳定,一定程度有助于平抑国内较大的工业品通胀压力。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在消费品需求短期强劲拉动下小幅上行,集成电路(+0.4pct至16.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5.1pct至45.9%)较为典型。 五、出口如果持续走强,我国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即大幅缓解,因而市场普遍对8月出口高增的持续性抱有了新的期待,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当前时点外需情况复杂,尽管疫情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度反扑力度之大,可能已经改变了一些海外进口商年初以来的展望方向,令其重新认为海外商品消费需求可能会再度走高;但更应看到,自20H2-21H1,海外商品消费需求极其旺盛的局面,除了有疫情导致的商品替代服务消费因素之外,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持续过度的财政补贴所带来的居民购买力的大幅提升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当前时点美国财政补贴已经结束,其他发达国家也并未明确提出新一轮财政补贴计划,疫情危机化后,发达国家未来就业恢复之路仍然步履蹒跚,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补贴退出后可能趋于下滑,加之防控并未大幅升级,服务消费可能也不会出现再度大幅收缩的局面,海外进口商增加的商品消费进口有一定概率已经在为圣诞假期备货,那么四季度我国出口能否延续8月的反弹态势呢?我们仍建议对此不要太过乐观,未来相当长时间来看,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都将持续提升。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出口新高,反映过去还是映射未来?——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证券分析师:秦泰 / 屠强 发布日期:2021.09.07 实习生邵一彬对本报告亦由贡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