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浙商新材料|马金龙】钢铁和稀土为什么会成为主赛道!

【浙商新材料|马金龙】钢铁和稀土为什么会成为主赛道!

作者:微信公众号【浙商新材料 金属材料】/ 发布时间:2021-09-0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新材料|马金龙】钢铁和稀土为什么会成为主赛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浙商新材料&金属材料”可以订阅!! 投资要点 钢铁和稀土板块这几年都不是主流板块,市场对这部分的产业秩序和逻辑一直有争议。但是从今年以来全球疫情后复苏,使得金属材料迎来了一个长周期。 需求方面:去年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历了量化宽松,时间维度是去年年中到今年春节前后。随着疫情恢复,量化宽松在逐步退出,前期由于量化宽松造成的产品价格无差别上涨已经接近结束。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无非是基建、地产和制造业这几条路,实际上就会增加对基础材料的需求。而制造业的复苏不是一蹴而就,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疫情反复会经历较长的周期。 供给方面:由于08年以来全球经济进入较为稳定的状态,上游的材料端没有多少增量,唯一有供给弹性的是中国。由于我国当前的双碳政策,上游材料产量受限,特别是钢铁限产,必然造成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全球来看这个问题都会普遍出现。上游材料的产能在全球来看存在很大的不足,以钢铁为例,国内新建产能需要2-3年,海外新产能建成至少需要5年,在一两年内海外的增量无法实现,行业态势会维持2-3年以上,这是一个长期的判断。 核心在制造业复苏:中国在疫后复苏享受的主要是优势产能带来的红利,比如钢铁占全球55%,铝占58%,稀土占80%-90%,且通过压产使红利更加突出。因而本轮周期应当注意上游材料的走势,核心是重视全球制造业的复苏。 在所有上游材料中,钢铁和稀土是最有特点、最有阿尔法的板块。钢铁,我们推荐的主要是工业用材而不是建材。除了供给端碳达峰的影响之外,国家为应对铁矿石的问题压产必然使价格上升。稀土在需求端比锂还好,因为稀土应用面更广,除了受益于国内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稀土主要用来做磁性材料,而磁性材料最基本的用途是电机,现代工业的所有最基础的材料都要应用磁性材料。全球制造业最根本的应用也要使用到电工钢,因此稀土行业除了受益于本国新能源产业,还要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需求端可以说有两个叠加。供给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今年的稀土条例、配额调整等等,基本面的供需两端都有明显的变化,这是优于其他材料的。 从年初开始我们一直坚定看好这两个板块,到今天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并且仍有上升空间。钢铁按三季度还在4倍水平,稀土方面北方稀土这种高增速标的,但是只有2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因此后边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两个板块都是有潜力的。目前为止还有非常好的机会。 稀土行业 稀土的逻辑有三个边际变化: 一是供应层面的变化: (1)进口矿方面,缅甸进口矿环比下降明显,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7月中国进口自缅甸的混合碳酸稀土仅有13吨,环比减少93%,进口自缅甸的未列名氧化稀土环比减少53%。这是因为7月份缅甸爆发疫情,中国主动封关,7月份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加上云南方面不断有缅甸输入病例,因而预计缅甸封关对国内的影响会超过预期,8月份缅甸进口量接近于零。这部分每月对镨钕的影响约为10%。 (2)国内环保督察对中游加工厂的影响:我们知道四川江铜分离厂已停产1个多月了,同时我们还了解到的南方的一些其他的分离厂也陆续停产,这块环保督察导致的分离厂停产预计也在1个月以上,包括下个月可能北方的一些厂会有检修。四川江铜的分离产能还是比较大的,影响到每个月氧化镨钕的量约占12%,影响是很大的。 第二个是需求端的变化:9-10月是稀土下游产品的需求旺季,是几个下游领域旺季的叠加,下游订单一定会增加。稀土的价格整体维持在60万左右,由于当前库存非常低,订单一旦大幅增加,价格一定会拉升。 第三是配额的变化: (1)重稀土:去年的配额拆解来看,重稀土矿的配额在1.9万吨左右,过去几年都没有增加,一方面是因为重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是环保问题,这块未来配额也不会有增长; (2)轻稀土:轻稀土是12万吨,产地主要在包头、四川、山东;山东产量4000吨出头,四川江铜不到3.3万吨,盛和1万吨左右,剩下的都是包头矿。 国家配额每年增长的目的主要是,让受管制的稀土矿和分离产品可以有效地发放到产业里,形成有效的供应,而且这种配额的供应在未来将更加重要。过去配额每年增速很低,每年不到10%,因为行业是比较过剩的状态,但是未来供应刚性很强,进口矿没有增长,行业增长主要靠配额,那么配额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就需要实实在在的发放到产业里。 通过草根调研了解,山东矿是井下开采,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且储量不多,每年配额增长低,只有几百吨,且受制于资源形势的限制很难形成较大增量。四川江铜产能较为固定,因为江铜最初投入了巨额的投资包括环保的投入,投入很大,相对产能也有限,而且资源相对比较偏远,瓶颈限制也比较明显,未来也很难有比较大的增量。北方稀土白云鄂博的储量非常丰富,并且是尾矿的形式,使用起来比较经济,我们认为未来配额的增长会很充足且不会受到瓶颈限制。我们认为未来配额的增加都是要通过包头矿的增长来满足下游需求的增长。 测算一:假设(1)下游需求增速12%-13%(国家配额增速要达到20%),(2)配额增长完全由包头矿来满足,北方稀土配额的增长需要达到30%以上。 测算二:未来稀土下游结构如果发生变化,高端产品份额会逐渐加大,整个需求增速是进一步上移的。假设(1)需求增速达到15%,配额增速就要达到30%才能使满足行业需求,因为配额在供给中占比在40%左右,其他的增速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假设(2)配额增速都由北方稀土提供,北方稀土的增速就要达到50%,未来增速相当高。 所以我们强调,作为战略资源,稀土配额是最核心的资产。 标的是龙头——北方稀土:氧化镨钕目前国内约6万吨,北方稀土占2万吨,市占率约为30%。未来随着配额增长,北方稀土市占率会进一步走高。公司发布半年报后我们进行了测算,全面上调了盈利预测。假设今年氧化镨钕58万,明年是70万,预测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9亿,22年归母净利润是89亿。对应2020年的估值是24倍左右,有3000亿的市值空间。 未来几个月来看,稀土行业无论是配额的发放、稀土管理条例正式版的出台等等,都会对板块有催化作用,都可以看作是利好,而我们也看不到其他利空事件的影响,所以当前时点请重视稀土的配置价值。 钢铁行业 钢铁下半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行业主逻辑是减产,成本端铁矿石抑制需求后价格下跌让出了利润的空间。 钢材价格在8月份的价格较为纠结,整体有小幅下跌的趋势,在7-8月这个钢铁传统淡季钢铁股并没有强势的走势。但基于未来的判断我们认为当前是一个布局的机会。通过钢材社会库存数据,相比于往年,今年8月份库存环比下降的速度略快,这是受益于供给的明显收缩。 供给端压产:限产是全国范围的,而且全国范围的减产7-8月还未全面落实,到9月份才能全面开展。上半年粗钢的产量是5.6亿,去年全年产量是10.5亿吨,下半年的容量就是4.7亿吨,因为今年要减产2500万吨,折算下来包括7月份在内每个月粗钢产量大概在7775万吨,7月份的数据是8600多万吨,仅剩的5个月供给能力是7573万吨,已经是18年初的水平,供给的收缩力度很大。 钢材的需求情况并不悲观: (1)地方债:往年国家要想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7月份和8月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在9月份后拉动力量会比较强,7-8月份地方债创下了新高,国家也要求在9月份要转为实物工作量,对需求刺激力度较大。 (2)宏观角度:过去的经验表明钢材的需求只会面临增速下滑,绝对值没有下降。只要GDP没有负增长,钢材也会出现正增长。 往年钢铁粗钢产量上行期间会考虑增速大小的问题,但是下半年供给会持续收缩,也就是说下半年是以负增长的供给去应对增长的需求。供需的不对称关系非常明显,从时间维度上看是用2018年的供给去满足2021年的需求。 旺季即将来临:8月份钢价表现得非常纠结,一方面是减产比例的问题,9月份以后还会有加速的减产,另一方面9月份是所谓的金九银十,由于工程的开工和地方债的发放,9月份钢材需求有强力的支撑,未来钢材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到四季度由于地方债的影响今年很可能会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今年剩下几个月钢材需求可能会保持持续的反弹。 看利润方面:截至目前,昨天钢材单日价格增幅达到7、8月以来最大情况,今天看到钢材价格持续上涨。推算盈利,即使考虑钢价不上涨,9月份会超过6月份水平,这个很可能会延续到四季度。 钢铁板块标的首推首钢股份:公司所有产品都是板材,经过十年的发展,首钢的板材定位是高端应用,包括汽车板、家电板、船板,在市场上有很大竞争力,另外它的电工钢在工业节能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目前高端电工钢产量在70万吨左右,2025年会突破150万吨。在新能源领域占比20%左右,其他的领域如高端家电等领域盈利也不错。 除了首钢以外,我们还推荐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太钢不锈、华菱钢铁、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本钢股份 马钢:市场认可度高,马钢2季度业绩只有3-4倍的估值,在整个板块中属于比较低的水平。费用端又有比较大的下降,因此可以看到毛利在行业内也是领先水平。 新钢:新钢也是以板材为主,新钢上半年增产量非常有限,因而下半年产能不会受限产影响,在整个行业受减产影响时它受益是比较多的。 太钢不锈:不锈钢是个很好的领域,而且他在宝武之后的经营效率在提高,成本端由于焦炭自给、铁矿石成本下降,目前毛利率稳定。 特钢方面,推荐甬金股份、中信特钢、抚顺特钢、图南股份、久立特材 甬金股份:主营冷轧不锈钢。市场认为主要靠扩量来增加利润,但是忽略了它作为冷轧不锈钢龙头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再加上它之前的营销策略,利率未来还会有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减产执行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等。 浙商新材料 马金龙 majinlong @stocke.com.cn 刘 岗 liugang@stocke.com.cn 马 野 maye@stocke.com.cn 巩学鹏 gongxuepeng@stocke.com.cn 杨 华 yanghua@stocke.com.cn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为:Z39833000) 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 公司” )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 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