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医药】透景生命:疫情影响业绩,Q2边际回暖(半年报点评)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国信医药】透景生命:疫情影响业绩,Q2边际回暖(半年报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分析师:谢长雁 S0980517100003 联系人:张超 zhangchao4@guosen.com.cn 摘 要 ■ 受疫情负面冲击影响较大,Q2业绩出现边际回升 2020H1实现营收1.18亿元(-32.7%),Q2实现营收0.89亿(-17.2%),环比一季度明显好转。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861万(-115.74%),Q2归母净利润为0.1亿(-73.2%),相较一季度已实现扭亏。全年预计投放流式荧光仪仍可达近100台,新冠相关的检测仪器如PCR仪销售大幅增长,下半年新冠试剂的出口也将有一定收入贡献。伴随医疗机构复产复工,体检机构业务恢复,公司将加速恢复正常运营。 ■ 销售费用略微上升,经销商网络进一步扩大 2020H1毛利率为59.7%,主要是因为新冠相关仪器及配套耗材毛利较低。2020H1销售费用为0.5亿(+1.7%),销售费用率达到42.7%(+14.4pp),主要因仪器装机折旧及营销人员增长。公司已与500余家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销收入占比为75.88%,覆盖医院和经销网络进一步扩大。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31.3%(-0.7pp),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3%,维持稳定。 ■ 研发投入不减,产品管线不断丰富 2020H1研发投入2656万,同比增长7.7%,占营收比例达到22.6%。上半年累计新增取得41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及备案证书,其中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共22个。公司的自免检测产品为多指标联检,独树一帜,国内相对蓝海市场,上半年已经产生收入,有望成为大单品。在研项目120个,涉及感染、自身免疫、肿瘤、心血管、激素等多个领域,为公司后续不断推出新产品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和产品储备。 ■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影响市场推广销售、研发注册等不及预期 ■ 疫情负面冲击大,下半年回暖,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疫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73/2.04亿(原1.59/2.21/2.69亿),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7/29.7/25.1X,公司属于小而美的技术企业,细分市场空间广阔,期待自免产品放量,未来有望成为IVD行业的一匹黑马,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正文 受疫情负面冲击影响较大,2020年Q2业绩出现边际回升。2020H1年公司实现营收1.18亿元(-32.7%),2020Q2实现营收0.89亿(-17.2%),二季度各级医疗机构运营逐渐恢复,2020Q2收入环比一季度明显好转,其中因销售新冠检测相关仪器(PCR仪、核酸提取仪等),公司仪器收入大幅增长,约占营业收入的15.2%,同比增长183%。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861万(-115.74%),公司装机仪器折旧和营销人员仍在增长,研发投入仍继续推进使得费用端支出仍在增加。2020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1亿(-73.2%),相较一季度已经实现扭亏。Q1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各终端医院、体检中心和第三方检测中心停诊停工导致公司主营的检测试剂需求下滑,检测量大幅减少,疫情的负面冲击影响较大使得上半年整体未能扭亏。伴随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医疗机构复产复工,Q3起预计逐月好转,下半年公司将加速恢复正常经营。 持续深耕三级医院客户,仪器投放略受影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1000余家终端用户,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等,其中三级医院574家,占医院客户的77.25%,仍为公司的主要客户。上半年累计装机各类仪器196台,其中流式荧光检测仪(含TESMI F4000)34台,受疫情影响,相较往年有所下降;公司还签订了2条流水线设备的订购/安装合同。这些仪器的成功装机短期内增加了销售费用,但未来将带来更多的试剂销售收入。 销售费用略微上升,经销商网络进一步扩大。2020H1销售费用为0.5亿(+1.7%),销售费用率达到42.7%(+14.4pp)。主要因装机仪器折旧及营销人员增长,导致销售费用保持增长。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已与500余家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直销主要面向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目前直销收入占比为24.12%,渠道把控能力稳步增强。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31.3%(-0.7pp),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3%,维持稳定。 毛利率大幅下滑,经营现金流首次为负。2020H1毛利率为59.7%(-18.5pp),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新冠相关销售仪器及新配套耗材毛利较低;净利率为-7.3%,主要是由于营收大幅下滑但销售和研发投入仍有所增长导致。从现金流角度来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首次为负,净流出0.1亿。 研发投入不减,产品管线不断丰富。2020H1研发投入2656万,同比增长7.7%,占营收的比例达到22.59%。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增取得41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及备案证书,其中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共22个。公司及子公司共有9个产品完成临床并提交产品注册申请,其中包含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仪、多个血液检测试剂等。公司在研的项目120个,涉及感染、自身免疫、肿瘤、心血管、激素等多个领域,为公司后续不断推出新产品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和产品储备,保证了公司产品体系的活力和竞争力,未来2-3年内产品管线将不断丰富。 自免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新冠检测试剂下半年出口将提高业绩弹性。公司于2019年4月获得的十五项自身抗体谱检测产品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等,其中包含的多项检测指标临床价值显著。但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品在各地的入院和招标工作均已停滞,下半年预计将快速恢复,期待放量。2020年3月获批了2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卡式PCR)和2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及相应配套的提取试剂、样本保存液,公司已经获得约200万份的订单,下半年将为业绩提供一定的弹性。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业绩出现亏损,Q2起已经边际回暖,流式荧光仪年投放量预计仍可达100台,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管线将不断丰富。2020年下半年新冠试剂实现出口将贡献业绩弹性。随着公司投放流式点阵仪和PCR仪的数量稳步提升,长期来看拳头产品肿标和HPV检测将持续发力,新产品自免抗体和化学发光试剂销售值得期待,甲基化等独家产品和流水线铺设仍在稳步推进。考虑疫情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73/2.04亿(原1.59/2.21/2.69亿),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7/29.7/25.1X,公司估值在同类公司中处于较低位置。公司属于小而美的技术企业,细分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有望成为IVD行业的一匹黑马,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相关报告: 【国信医药】透景生命:仪器投放拉动营收, 期待自免放量(2019年报暨2020一季报点评) 【国信医药|半年报点评】透景生命:自免产品上市,研发投入大幅提升 【国信医药】透景生命2018年年报暨2019年一季报点评:仪器投放加快,期待新品上市 【国信医药|三季报点评】透景生命:营收提速,业绩回暖 【国信医药|深度报告】透景生命:体外检测黑马,透视生命未来 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仅面向国信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客户。因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不因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可接受本订阅号推送信息的投资者。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GuosenHealthcare)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研究所(医药行业小组)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国信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信证券研究”及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医药行业小组)的官方订阅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使用、复制或传播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国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内容和观点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完整版报告为准。我公司不保证本订阅号所发布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国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国信证券对本订阅号所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担保。本订阅号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订阅号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析师:朱寒青 S0980519070002 分析师:谢长雁 S0980517100003 联系人:张超 zhangchao4@guosen.com.cn 摘 要 ■ 受疫情负面冲击影响较大,Q2业绩出现边际回升 2020H1实现营收1.18亿元(-32.7%),Q2实现营收0.89亿(-17.2%),环比一季度明显好转。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861万(-115.74%),Q2归母净利润为0.1亿(-73.2%),相较一季度已实现扭亏。全年预计投放流式荧光仪仍可达近100台,新冠相关的检测仪器如PCR仪销售大幅增长,下半年新冠试剂的出口也将有一定收入贡献。伴随医疗机构复产复工,体检机构业务恢复,公司将加速恢复正常运营。 ■ 销售费用略微上升,经销商网络进一步扩大 2020H1毛利率为59.7%,主要是因为新冠相关仪器及配套耗材毛利较低。2020H1销售费用为0.5亿(+1.7%),销售费用率达到42.7%(+14.4pp),主要因仪器装机折旧及营销人员增长。公司已与500余家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销收入占比为75.88%,覆盖医院和经销网络进一步扩大。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31.3%(-0.7pp),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3%,维持稳定。 ■ 研发投入不减,产品管线不断丰富 2020H1研发投入2656万,同比增长7.7%,占营收比例达到22.6%。上半年累计新增取得41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及备案证书,其中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共22个。公司的自免检测产品为多指标联检,独树一帜,国内相对蓝海市场,上半年已经产生收入,有望成为大单品。在研项目120个,涉及感染、自身免疫、肿瘤、心血管、激素等多个领域,为公司后续不断推出新产品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和产品储备。 ■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影响市场推广销售、研发注册等不及预期 ■ 疫情负面冲击大,下半年回暖,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疫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73/2.04亿(原1.59/2.21/2.69亿),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7/29.7/25.1X,公司属于小而美的技术企业,细分市场空间广阔,期待自免产品放量,未来有望成为IVD行业的一匹黑马,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正文 受疫情负面冲击影响较大,2020年Q2业绩出现边际回升。2020H1年公司实现营收1.18亿元(-32.7%),2020Q2实现营收0.89亿(-17.2%),二季度各级医疗机构运营逐渐恢复,2020Q2收入环比一季度明显好转,其中因销售新冠检测相关仪器(PCR仪、核酸提取仪等),公司仪器收入大幅增长,约占营业收入的15.2%,同比增长183%。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861万(-115.74%),公司装机仪器折旧和营销人员仍在增长,研发投入仍继续推进使得费用端支出仍在增加。2020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1亿(-73.2%),相较一季度已经实现扭亏。Q1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各终端医院、体检中心和第三方检测中心停诊停工导致公司主营的检测试剂需求下滑,检测量大幅减少,疫情的负面冲击影响较大使得上半年整体未能扭亏。伴随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医疗机构复产复工,Q3起预计逐月好转,下半年公司将加速恢复正常经营。 持续深耕三级医院客户,仪器投放略受影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1000余家终端用户,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等,其中三级医院574家,占医院客户的77.25%,仍为公司的主要客户。上半年累计装机各类仪器196台,其中流式荧光检测仪(含TESMI F4000)34台,受疫情影响,相较往年有所下降;公司还签订了2条流水线设备的订购/安装合同。这些仪器的成功装机短期内增加了销售费用,但未来将带来更多的试剂销售收入。 销售费用略微上升,经销商网络进一步扩大。2020H1销售费用为0.5亿(+1.7%),销售费用率达到42.7%(+14.4pp)。主要因装机仪器折旧及营销人员增长,导致销售费用保持增长。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已与500余家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直销主要面向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目前直销收入占比为24.12%,渠道把控能力稳步增强。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31.3%(-0.7pp),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3%,维持稳定。 毛利率大幅下滑,经营现金流首次为负。2020H1毛利率为59.7%(-18.5pp),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新冠相关销售仪器及新配套耗材毛利较低;净利率为-7.3%,主要是由于营收大幅下滑但销售和研发投入仍有所增长导致。从现金流角度来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首次为负,净流出0.1亿。 研发投入不减,产品管线不断丰富。2020H1研发投入2656万,同比增长7.7%,占营收的比例达到22.59%。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增取得41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及备案证书,其中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共22个。公司及子公司共有9个产品完成临床并提交产品注册申请,其中包含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仪、多个血液检测试剂等。公司在研的项目120个,涉及感染、自身免疫、肿瘤、心血管、激素等多个领域,为公司后续不断推出新产品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和产品储备,保证了公司产品体系的活力和竞争力,未来2-3年内产品管线将不断丰富。 自免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新冠检测试剂下半年出口将提高业绩弹性。公司于2019年4月获得的十五项自身抗体谱检测产品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等,其中包含的多项检测指标临床价值显著。但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品在各地的入院和招标工作均已停滞,下半年预计将快速恢复,期待放量。2020年3月获批了2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卡式PCR)和2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及相应配套的提取试剂、样本保存液,公司已经获得约200万份的订单,下半年将为业绩提供一定的弹性。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业绩出现亏损,Q2起已经边际回暖,流式荧光仪年投放量预计仍可达100台,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管线将不断丰富。2020年下半年新冠试剂实现出口将贡献业绩弹性。随着公司投放流式点阵仪和PCR仪的数量稳步提升,长期来看拳头产品肿标和HPV检测将持续发力,新产品自免抗体和化学发光试剂销售值得期待,甲基化等独家产品和流水线铺设仍在稳步推进。考虑疫情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73/2.04亿(原1.59/2.21/2.69亿),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7/29.7/25.1X,公司估值在同类公司中处于较低位置。公司属于小而美的技术企业,细分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有望成为IVD行业的一匹黑马,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相关报告: 【国信医药】透景生命:仪器投放拉动营收, 期待自免放量(2019年报暨2020一季报点评) 【国信医药|半年报点评】透景生命:自免产品上市,研发投入大幅提升 【国信医药】透景生命2018年年报暨2019年一季报点评:仪器投放加快,期待新品上市 【国信医药|三季报点评】透景生命:营收提速,业绩回暖 【国信医药|深度报告】透景生命:体外检测黑马,透视生命未来 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仅面向国信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客户。因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不因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可接受本订阅号推送信息的投资者。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GuosenHealthcare)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研究所(医药行业小组)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国信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信证券研究”及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医药行业小组)的官方订阅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使用、复制或传播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国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内容和观点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完整版报告为准。我公司不保证本订阅号所发布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国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国信证券对本订阅号所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担保。本订阅号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订阅号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