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光大固收】 转债估值不易发生断崖式的压缩——对7月以来转债估值抬升的分析与思考

【光大固收】 转债估值不易发生断崖式的压缩——对7月以来转债估值抬升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微信公众号【债券人】/ 发布时间:2021-08-3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光大固收】 转债估值不易发生断崖式的压缩——对7月以来转债估值抬升的分析与思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公众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标题:转债估值不易发生断崖式的压缩——对7月以来转债估值抬升的分析与思考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8月31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贡献人:方钰涵 1、7月以来,转债价格与估值同涨 7月以来,转债市场价格与估值同时上涨。2021年7月以来,转债市场交投情绪升温,截至2021年8月27日,转债价格的中位数为119.79元,处于2018年以来92.46%的分位值水平。在转债价格上涨的同时,转债估值水平也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8月27日,转股溢价率的中位数为23.67%,分位值为85.94%,处于2018年以来的较高水平。截至8月27日,转股溢价率的中位数较6月底的水平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中平价(转股价值为90至110元之间)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中位数为20.65%,高于2018年以来中平价转债转股溢价率的中位数(13.41%)。 从结构上看,中、高平价券转股溢价率上行明显。观察不同平价转股溢价率的变化趋势,低平价券(转股价值在70元至90元之间)的转股溢价率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在高位维持震荡。中平价券(转股价值在90元至110元之间)的转股溢价率出现了快速上涨以后在高位震荡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回调;与此相同的情况是高平价券(转股价值在130元以上)的转股溢价率也从6月30日的低位1.94%上升至8月27日的7.07%,并且在高位震荡,没有明显的下行趋势。 2、本次转债市场估值水平提升的原因 本次转债估值提高并非是“被动”提升估值。转债市场估值提升可分为主动提估值和被动提估值。被动提估值通常发生在正股市场出现调整的时期。由于转债有债底支撑,在正股出现调整时往往没有正股跌幅大,由此出现被动提升估值的情况。观察2018年至2021年8月26日的数据,发现历史上转债估值和正股的走势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在正股出现调整的时候转债估值通常会被动提升。而本次估值上涨发生在正股上行阶段,说明本次估值提高并非是“被动”提估值。 原因1:转债市场吸引力增强,市场整体估值抬升。2018年转债市场扩容以来,转债市场上的优质标的不断增多,流动性逐渐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步增强。2021年3月至5月,随着A股市场“抱团”行情瓦解,资金对中小盘更为青睐。受益于此,转债市场交投情绪持续升温,转债市场上半年表现亮眼。6月至8月,锂电池、半导体等高景气行业的正股上涨,带动了转债市场相关标的价格持续走高,再次吸引了资金进场。 原因2:“固收+”基金规模扩大,配置转债的需求增多。2020年以来,以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主的“固收+”基金发行规模增多。与传统的债券基金相比,“固收+”基金能够配置权益产品,增厚收益。除了部分“固收+”产品能够直接配置股票资产以外,大部分的“固收+”产品通过配置转债来分享权益市场的收益,因此,对转债的配置需求也随之提升。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基金持有转债的规模再创新高。2021Q2基金持有转债规模1832.6亿元,较2021Q1增长216.3亿元,同比增长48.4%,环比增长13.4%。与此同时,2021Q2转债市场存量规模同比增长42.9%,环比增长12.5%,基金对转债配置需求的提升速度大于转债市场的扩容速度,基金持有转债的规模占转债市场总规模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 根据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配置转债的主力资金均加仓转债。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是配置转债的主力,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持有转债873.4亿元,占基金持有转债总规模的52.4%,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持有转债的规模占基金持有转债总规模的比重分别为15.1%和10.4%。2021年二季度,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较2021年一季度加仓87.3亿元,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及灵活配置型基金分别增持转债50.4亿元、27.2亿元和26.4亿元。 从个券层面也反映出优质标的受到资金追捧。7月份以来,有较多的高价转债出现了价格上涨的同时估值也继续提高的情形,说明这些高价券受到了资金的追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个券是转债市场中的稀缺标的,容易吸引大量资金配置;另一方面是转债市场中的个券规模小,流动性较差,但投资者以“固收+”基金为主,资金规模庞大,在大量资金涌入后使得价格和估值都迅速抬升。 例如中矿转债。中矿转债是一只小规模转债(截至6月30日中矿转债的债券余额仅有1.53亿元),中矿转债的发行主体中矿资源是从事锂矿等稀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公司,其锂矿资源较A股的龙头企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并不算丰富,但是在转债市场上,属于锂矿资源板块的转债非常稀缺,仅有中矿转债一只。在锂矿资源板块股价上涨过程中,中矿转债的正股股价上涨并不算多,从6月30日至7月30日其正股中矿资源仅上涨了28.83%(锂矿龙头公司天齐锂业在同一时段上涨了68.06%);但是转债市场仅有中矿转债属于锂矿板块,为了获得锂矿板块上涨的收益,大量资金涌入中矿转债,使得中矿转债的价格从6月30日至7月30日上涨了37.6%,转股溢价率也从6月30日的1.62%提高至7月30日的8.28%,出现了转债比正股涨得更多,从而提升了估值的情况。 3、转债估值后续走势预判 根据前文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本轮转债估值的提升主要是由于资金对转债的配置需求增多。“固收+”基金规模扩大,转债作为“固收+”资金在权益端最主要的投资产品,配置需求攀升,特别是新能源、半导体和高端制造领域的二级市场行情使得转债成为“固收+”基金增厚收益的来源。但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较小,大量资金涌入抬升了整体的估值水平。 我们认为,短期内资金风格偏向中小盘和成长性行业的趋势不会改变,转债市场上高景气行业对应的个券仍有上涨空间,在行业景气度变化之前,基金对转债的配置需求不会大幅缩减。因此短期内转股溢价率不会发生断崖式的压缩。长期来看,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变化,转债投资者对个券的配置会更加均衡,转债市场的估值将会向中性水平回归。 基于对转债估值判断,我们建议投资者后续关注以下投资方向:1)新能源、半导体以及高端制造领域的景气度仍将延续,但高景气度的行业相对拥挤,需要精挑赛道,甄选公司布局;2)低价且低溢价率的转债已成为稀缺标的,配置性价比高,建议关注化工、机械、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双低”转债。 4、风险提示 1)正股价格波动对转债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2)转债估值压缩带来的转债价格波动风险。 往期研报精选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不宜将MLF的操作规模与货币政策取向划等号 前期的资金紧张逐渐被淡忘了 建议用两年平均增速分析金融数据 中国央行遥遥领先——写在美债收益率冲高之时 再论收益率对利空因素的“免疫” 我们更应关注什么?——利率债2021年春季投资策略 与LPR相比,我们更关心存款利率 不宜过度关注OMO的数量 金融数据“增量高、增速降”是必然的;不如关注OMO和DR007利率。 DR007开盘价的提高并不是为了引导资金价格上行 1月的信贷数据容易被扰动 技术性的资金紧张 为何14天逆回购还等不来? 是否应取消“存款利率指导”? ?信用债(危玮肖/董乃睿)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遵义的债务 下沉至主体的信用分析之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下沉至主体的信用分析之山西焦煤集团 下沉至主体的信用分分析之同煤集团 银行永续债近况 铁路投资主体信用分析要点 煤炭行业信用研究框架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违约主体 是否应严禁“红色”地区的城投债融资? 宏桥的“大气”提振市场信心 写在永煤违约一个月之际 无序违约提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难度 ?可转债(方钰涵) 美国转债的发行交易规则、条款及特殊品种 转债条款的魅力 转债下修面面观 转债估值水平因何而变 影响转债估值的三因素 :转换价值、正股波动率及信用等级 转债破发解因 转债发行“进化史”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