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甲醇(二)
(以下内容从国金期货《【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甲醇(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A 不断变化的甲醇供求 2015~2019年,中国甲醇消耗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需求格局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内煤(甲醇)制烯烃(CTO/MTO)项目陆续建成投产,CTO/MTO对甲醇消耗量不断提升,从而使其一直占据甲醇下游消耗的首要地位,目前需求占比已超过50%;另一方面,在甲醇传统下游消费领域,受到落后产能淘汰、产业格局调整、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传统下游消费量逐年递减,消费占比也随之下降。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甲醇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自2002年初以来,我国甲醇市场受下游需求强力拉动,甲醇生产企业纷纷扩产和新建装置,甲醇产能急剧增加,产量连年大幅增长。2010年以后,国内甲醇产能稳步增长,并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1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4543万吨,产量2227万吨;2015年我国产能规模达6976万吨,产量4011万吨;截至2019 年底,我国产能规模达8 802万吨,产量 6189 万吨(见表1)。 表1 2010~2019年我国甲醇产能及产量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工艺占比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国煤制甲醇装置产能占比高达73.51%,天然气制甲醇占比为11.62%,焦炉气制甲醇产能占比为14.87%(见图1)。 图1 2019年我国甲醇生产原料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截至2019年底,西北地区甲醇产能分布仍以51.01%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华北、华中等地区的新增产能释放使得西北地区产能占比较2018年下滑2.02个百分点。其中,百万吨以上装置,西北地区占据76.43%。因此,西北地区作为中国甲醇主产区,当地工厂定价话语权较重,西北价格走势对全国多地具有指导意义(见图2)。 图2 2019年国内甲醇产能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2015~2019年,CTO/MTO装置陆续投产,使其稳定保持在甲醇下游消耗第一地位,而传统下游如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等仍大量消耗甲醇,其他下游,如醇基燃料等,也在近几年逐步凸显,导致了中国甲醇实际消费量的逐年递增。其中,甲醇制烯烃消耗甲醇约占52%,占比上涨的同时消化总量也在随之增加,2019年消耗甲醇的量为3616万吨左右。2019年甲醇下游实际消费量达7067万吨,较2018年增加12.30%。随着下游的继续扩张,预计未来甲醇实际消耗量有望再创新高(见表2)。 表2 2014~2019年甲醇主要下游需求占比 单位:%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从世界范围看, 2015~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仍旧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新增产能仍旧多集中在亚洲区域和美洲区域。2015年,全球新增产能多集中在美国区域,而随着近几年美国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变,其从传统净进口国家逐步转变为适量出口国家,2016~2019年为新投产装置的空白期,新增产能实际投产时间明显延后。得益于丰富的煤炭资源条件支撑,中国近5年始终保持在350万~500万吨/年新增的装置状态。伊朗从2018年开始同样进入了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年份,后期仍有大型装置集中上马投建。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达到15079万吨,而2015年全球甲醇产能为12022万吨,2015~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的年均增长率为5.83%(见表3)。 表3 2019年全球甲醇的产能分布 B 国内“自力更生”,减少进口依赖 2011年以来,随着国内甲醇产能与产量的快速增长,甲醇进口量逐渐减少,出口量逐渐增加,进口依存度明显降低。至2014年,我国甲醇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均达到阶段性低位,出口量明显增加。随后2015年,随着原油价格大跌,甲醇价格快速回落,国内天然气甲醇受成本制约被挤出市场,国内沿海及西北多套甲醇制烯烃装置投产,需求大幅拉动,进口再度拉升。2019年,多套伊朗大型甲醇装置投产,进口甲醇首超千万吨,后期甲醇进口量预计进一步增加(见表4)。 表4 2011~2019年甲醇进出口量及进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Wind。 我国甲醇进口主要来自伊朗、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国家,阿联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马来西亚、委内瑞拉、文莱仍是重要的进口国家。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和新西兰这些国家甲醇装置产能均较大,多数在百万吨级以上,一般来说当出现突发停车情况时,都会对我国进口供给产生一定的减量影响。近几年伊朗新增装置集中投产,非伊朗区域则缺乏新增甲醇装置,近3年伊朗已投产超500万吨,仍有近200万吨新增甲醇装置计划上马,后期其主要流向仍是中国(见图3)。 图3 2019年甲醇进口主要来源国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我国甲醇出口较少,目前国内甲醇大多为煤制产品,与天然气制甲醇相比,乙醇含量较高,较难达到出口标准,但由于东南亚地区生物柴油产业对甲醇需求较为旺盛,若当地出现供货紧张,会阶段性地从我国补充一定量的甲醇。 国内甲醇生产装置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蒙、陕、豫、晋等内陆地区或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和海南省,而甲醇消费中心相对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等下游产品生产的集中地。中国甲醇市场分为内地市场和沿海市场,内地市场除满足自身消化外,剩余货源多补充沿海市场,沿海甲醇以进口甲醇为主要货源。2019年随着上下游装置的投产和淘汰国内区域性供需格局发生改变,西北地区外发至华东等地的货源减少,当地消化量增加。而山西、华中等地区随着新装置的投产和老装置的扩能,供应能力增加,外发至其他省份的货源有所增加,年内沿海地区甲醇价格受外盘低价货源、期货等因素压制,始终难有起色,而内地需求的崛起使得主产区等地区工厂挺价意愿较强,因此内地与港口套利窗口长期关闭,内地仍以区域内消化为主,港口则以消化进口货源为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转自公众号:上期所发布,本文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若本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或内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A 不断变化的甲醇供求 2015~2019年,中国甲醇消耗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需求格局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内煤(甲醇)制烯烃(CTO/MTO)项目陆续建成投产,CTO/MTO对甲醇消耗量不断提升,从而使其一直占据甲醇下游消耗的首要地位,目前需求占比已超过50%;另一方面,在甲醇传统下游消费领域,受到落后产能淘汰、产业格局调整、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传统下游消费量逐年递减,消费占比也随之下降。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甲醇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自2002年初以来,我国甲醇市场受下游需求强力拉动,甲醇生产企业纷纷扩产和新建装置,甲醇产能急剧增加,产量连年大幅增长。2010年以后,国内甲醇产能稳步增长,并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1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4543万吨,产量2227万吨;2015年我国产能规模达6976万吨,产量4011万吨;截至2019 年底,我国产能规模达8 802万吨,产量 6189 万吨(见表1)。 表1 2010~2019年我国甲醇产能及产量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工艺占比方面,截至2019年底,我国煤制甲醇装置产能占比高达73.51%,天然气制甲醇占比为11.62%,焦炉气制甲醇产能占比为14.87%(见图1)。 图1 2019年我国甲醇生产原料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截至2019年底,西北地区甲醇产能分布仍以51.01%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华北、华中等地区的新增产能释放使得西北地区产能占比较2018年下滑2.02个百分点。其中,百万吨以上装置,西北地区占据76.43%。因此,西北地区作为中国甲醇主产区,当地工厂定价话语权较重,西北价格走势对全国多地具有指导意义(见图2)。 图2 2019年国内甲醇产能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2015~2019年,CTO/MTO装置陆续投产,使其稳定保持在甲醇下游消耗第一地位,而传统下游如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等仍大量消耗甲醇,其他下游,如醇基燃料等,也在近几年逐步凸显,导致了中国甲醇实际消费量的逐年递增。其中,甲醇制烯烃消耗甲醇约占52%,占比上涨的同时消化总量也在随之增加,2019年消耗甲醇的量为3616万吨左右。2019年甲醇下游实际消费量达7067万吨,较2018年增加12.30%。随着下游的继续扩张,预计未来甲醇实际消耗量有望再创新高(见表2)。 表2 2014~2019年甲醇主要下游需求占比 单位:%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从世界范围看, 2015~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仍旧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新增产能仍旧多集中在亚洲区域和美洲区域。2015年,全球新增产能多集中在美国区域,而随着近几年美国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变,其从传统净进口国家逐步转变为适量出口国家,2016~2019年为新投产装置的空白期,新增产能实际投产时间明显延后。得益于丰富的煤炭资源条件支撑,中国近5年始终保持在350万~500万吨/年新增的装置状态。伊朗从2018年开始同样进入了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年份,后期仍有大型装置集中上马投建。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达到15079万吨,而2015年全球甲醇产能为12022万吨,2015~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的年均增长率为5.83%(见表3)。 表3 2019年全球甲醇的产能分布 B 国内“自力更生”,减少进口依赖 2011年以来,随着国内甲醇产能与产量的快速增长,甲醇进口量逐渐减少,出口量逐渐增加,进口依存度明显降低。至2014年,我国甲醇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均达到阶段性低位,出口量明显增加。随后2015年,随着原油价格大跌,甲醇价格快速回落,国内天然气甲醇受成本制约被挤出市场,国内沿海及西北多套甲醇制烯烃装置投产,需求大幅拉动,进口再度拉升。2019年,多套伊朗大型甲醇装置投产,进口甲醇首超千万吨,后期甲醇进口量预计进一步增加(见表4)。 表4 2011~2019年甲醇进出口量及进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Wind。 我国甲醇进口主要来自伊朗、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国家,阿联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马来西亚、委内瑞拉、文莱仍是重要的进口国家。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和新西兰这些国家甲醇装置产能均较大,多数在百万吨级以上,一般来说当出现突发停车情况时,都会对我国进口供给产生一定的减量影响。近几年伊朗新增装置集中投产,非伊朗区域则缺乏新增甲醇装置,近3年伊朗已投产超500万吨,仍有近200万吨新增甲醇装置计划上马,后期其主要流向仍是中国(见图3)。 图3 2019年甲醇进口主要来源国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我国甲醇出口较少,目前国内甲醇大多为煤制产品,与天然气制甲醇相比,乙醇含量较高,较难达到出口标准,但由于东南亚地区生物柴油产业对甲醇需求较为旺盛,若当地出现供货紧张,会阶段性地从我国补充一定量的甲醇。 国内甲醇生产装置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蒙、陕、豫、晋等内陆地区或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和海南省,而甲醇消费中心相对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等下游产品生产的集中地。中国甲醇市场分为内地市场和沿海市场,内地市场除满足自身消化外,剩余货源多补充沿海市场,沿海甲醇以进口甲醇为主要货源。2019年随着上下游装置的投产和淘汰国内区域性供需格局发生改变,西北地区外发至华东等地的货源减少,当地消化量增加。而山西、华中等地区随着新装置的投产和老装置的扩能,供应能力增加,外发至其他省份的货源有所增加,年内沿海地区甲醇价格受外盘低价货源、期货等因素压制,始终难有起色,而内地需求的崛起使得主产区等地区工厂挺价意愿较强,因此内地与港口套利窗口长期关闭,内地仍以区域内消化为主,港口则以消化进口货源为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转自公众号:上期所发布,本文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若本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或内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