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钢构:钢结构工程龙头,核心业务稳步增长【招商建筑】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精工钢构:钢结构工程龙头,核心业务稳步增长【招商建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钢结构工程龙头企业,EPC及装配式业务高速发展。公司是钢结构工程的龙头企业,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等核心资质。在第二轮钢价上涨初期,公司就已形成钢价上涨预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升,最后表现为钢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较小,2020年钢结构业务毛利率13.63%,同比小幅下降0.15个百分点。EPC及装配式业务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公司2020年EP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08亿元,较2019年增长224.21%。此外,公司更换实际控制人、管理层持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将持续优化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行业第一,技术创新结果显著。精工钢构以技术的创新领先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已获得一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五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过去8年公司研发投入为钢结构行业第一;截止目前,公司拥有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BIM应用成套技术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该技术利用数字化工具打通了项目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和资金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整个交付周期。 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0%,主因去年公司EPC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加大项目承接力度所致。2020年实现毛利率15.68%,较2019年上升0.50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更高的EPC业务占比扩大。公司2020年期间费用率为9.10%,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因疫情期间销售服务费降低;管理费用率为3.10%,较2019年下降0.45个百分点,主因中介咨询服务费降低;财务费用率为1.02%,较2019年下降0.5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3.8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建立起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国家正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利好,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在手订单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将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业绩的强势复苏。综上,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40,0.50,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9.3,7.5,6.1倍。2021年目标价为5.6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钢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正文 一、钢结构业务一体化运营,公司结构不断优化 1. 钢结构业务一体化运营,多项业务齐发展 公司前身安徽长江农业装配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6月被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收购,2004年11月更名为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获得一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五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为业内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最多的公司,也是钢结构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的公司。公司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中国金属围护系统承包商资质证书。 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钢结构工程和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完成建筑产品,是一家集国际、国内大型钢结构建筑设计、研发、销售、制造、施工于一体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钢结构工程业务,公司主要采用专业分包模式,提供设计、制造和安装一体化服务,但近期公司正积极从钢结构工程专业分包商向EPC工程总承包商进行转型。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0%,其中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占比76.93%,EPC业务营业收入占比20.10%,专利授权许可收入及其他占比2.97%。 2.高管持股优化公司治理,子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2019年,公司原实际控制人精工集团出现债券违约,并最终申请司法重整。为把精工集团债务风险同精工钢构隔离,精工控股第二大股东中建信受让精工控股部分股权,成为公司实控人。中建信股东中,钱卫军、陈水福、裘建华等人系精工钢构高管,持股比例占中建信15%以上,相关公司高管有动力加强公司运营能力;实控人的更换理顺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管理层激励效果,提高决策效率。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控股股东精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5.37亿股,股权比例为26.68%。2021年4月16日,为强化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直接关系,公司拟在核心子公司浙江精工开展核心团队激励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子公司,这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 二、钢结构工程龙头企业,EPC及装配式业务高速发展 1.钢结构工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辐射全国 公司是钢结构工程施工的龙头企业,凭借着公司技术优势和高端定制产品,在行业中积累了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钢结构业务布局全产业链:从钢结构的设计环节到制造环节(构件、总装制造)再到工程施工环节,都有完整布局。制造环节,公司积极布局浙江、安徽、湖北、广东、上海的七大生产基地,经营区域覆盖全国,钢结构建筑年产能达67万吨;钢结构工程环节,公司是钢结构工程的龙头企业,拥有多项核心资质;公司国际业务布局美洲、非洲、中东、独联体、东南亚、澳新六大中心市场。 目前钢结构行业主要分为两种商业模式,一是以鸿路钢构为行业龙头的钢结构制造业务,二是以精工钢构为行业龙头钢结构工程业务。在经营范围、所属行业、核心竞争力、收入来源等方面,这两种商业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钢结构工程业务稳定性相对较差,主因央企加入钢结构工程竞争。相对于以精工钢构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央企有融资成本低,资金流稳健,设计院实力雄厚,转型EPC相对容易的特点,未来央企的发展壮大会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 钢结构主要竞争能力是整合资源的综合管理能力,包括业务承接能力、技术实施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成本管控能力。而精工钢构深耕全产业链,在钢结构的制造和工程承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工程领域有着多项世界著名案例: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全球第一高楼”沙特帝王塔等;同时公司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资质;专注研发,近八年研发投入行业第一,研发成果瞩目;公司凭借多年在行业中取得的优势和技术壁垒,仍能站稳钢结构工程龙头地位。 2.EPC业务高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公司积极从钢结构工程专业分包商向集钢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为一体的EPC工程总承包商进行转型。2020年6月3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钢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竞拍取得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重整投资人资格。2020年7月2日,公司通过受让标的公司股权的形式取得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上述资质属建筑工程行业最高资质等级。 在公司转型EPC总承包业务的过程中,公司产业链地位得到了提升,更加接近业主方,赋予了公司更强的议价能力;根据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调研结果,可得到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降低工程项目成本10%左右,节省30%至25%左右的工期;EPC赋予公司设计和施工的主导权,因此公司在方案初可通过设计引入标准化,并保证在施工段实施,从而实现模块化设计、大规模机械化制造、批量集中化采购、机械装配化施工,从而实现建筑工业化。 在从单个专业的分包商向横跨数十种专业的工程总承包商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完善业务链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打造EPC地标项目,树立品牌口碑。承接订单只是开始,如何将项目做好才是衡量公司好坏的指标。好的项目能加强公司口碑打造,才能承接更多的项目。2)搭建团队提升增强能力。业务链条的延长意味着需要更专业的管理人才,为了加强公司EPC及装配式业务板块的实力,公司聘任李栋总为联席总裁,统筹负责项目承揽、项目运营、经营管理等全环节。3)完善补充渠道建设。包括团队建设,分支机构设立,以及新的专门针对销售团队的激励制度的出台。 自从精工钢构大力推动EPC总承包项目的获取,公司EPC业务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公司2020年EP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08亿元,较2019年增长224.21%。EPC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2020年EPC业务实现毛利率17.07%,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高于2020年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毛利率13.63%。 3.装配式技术全国领先,订单承接量出现短期波动 公司建筑体系分为公建、工业和居住三大类别,又可分为非标产品和标准化产品。其中非标产品指机场、体育场馆、高铁站等个性化定制产品,标准化产品则主要指装配式建筑,包括学校、住宅、医院等。公司装配式住宅相关技术领先行业,近期承接的绍兴市官渡3号地块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是全国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仅有的两个项目之一,该项目为中国未来装配式建筑提供了示范作用,该项目运用的装配式住宅技术获得了首个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公司自主研发并形成了绿筑GBS集成体系,涵盖了装配式建筑从项目规划、设计、采购、生产、物流运输、装配施工、智能运维的项目实施运营管理全过程,项目最高装配率可达到95%。梅山江商务楼由五栋塔楼组成,每栋楼的结构形式均为钢框架结构,采用精工绿筑GBS工业化集成建筑体系。 同时,公司装配式建筑整体项目以EPC工程总承包形式施行,这赋予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引入标准化的能力,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实现。相关公司政策的实施助力公司在未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行业保持领先地位。2021年1月6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关于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暨收购关联公司100%股权》的决议,公司拟在绍兴投资建设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服务融合示范基地。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仅为20.5%,对比发达国家差距仍旧巨大,代表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均达70%及以上。随着全国各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持续壮大。 2020年公司EPC及装配式业务新签订单额56.36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总新签订单的31%。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签EPC及装配式业务订单14.72亿元,同比下降62.45%,这是新业务出现的正常波动,虽然短期签单出现下降,但在中国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和EPC及装配式建筑渗透率逐步增加的背景下,公司未来EPC及装配式业务将保持增长势头。 三、创新驱动的科技型公司,拥有丰富项目经验 1.研发投入行业第一,BIM技术加速推广 公司凭借着在装配式住宅相关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截止目前,公司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6项,为钢结构行业中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最多的民营企业;公司省级科技进步奖35项获得詹天佑工程大奖13项,鲁班奖工程28项,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像奖191项,国家级工法7项,获得专利729项。 精工钢构以技术的创新领先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包括BIM技术、超厚板焊接技术、机器人顶推滑移技术、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具备自有创新技术体系,包括弯扭构件成套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空间弯扭截面构件的详图设计、板件成型、装配组立、尺寸检测等问题,开发了无模成形技术及相关设计辅助软件等专用设备及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张弦结构施工成套技术该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复杂屋面空间大跨工程的理想解决方案;大型开合结构成套技术解决了大型活动屋盖在良性支承条件下开闭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与调试问题,精工钢构是目前唯一一家承建全国所有大型开合屋盖体育场的集成服务商;钢结构装配式绿色集成建筑体系(GBS Z-Cloud)将全产业链信息化,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大型铸钢节点成套应用技术和BLS金属屋面防水体系等。 2020年,浙江精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获批,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两大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助力公司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及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公司加大科研投入,过去8年研发投入为钢结构行业第一。2020年公司研发支出达4.43亿元,较去年增长9.98%,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85%,较去年下降0.08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公司拥有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精工钢构子公司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4月份正式发布BIM+生产&项目管理系统免费试用版,且比姆泰客已有正式签约收费客户,市场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进展。公司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成套技术主要由三大技术构成,包括全专业BIM建模及技术咨询服务、精筑BIM+项目管理平台、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及虚拟预拼装技术。公司利用数字化工具打通了项目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和资金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整个交付周期,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BIM应用成套技术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机制可节省原先设计环节所需要的时间50%、节省人力80%,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 BIM建模及咨询服务具有多样化服务主要包括BIM全专业建模、参数化方案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优化、施工模拟漫游、效果图渲染。公司拥有丰富的案例应用经验,能给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BIM咨询服务。公司参与了中国人寿大厦副楼项目、绍兴地铁站等多个项目的全专业建模及碰撞检查优化。自主完成中航·国际航空展示中心项目幕墙表皮建筑效果参数化设计、效果图渲染以及虚拟仿真漫游动画制作等。 精筑BIM+项目管理平台是精工钢构自主研发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阿里云后端服务平台。平台包含项目汇总、项目资料、BIM应用、生产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报表系统、预警系统及后台管理10大应用模块,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进而实现项目资料无纸化、项目进度可视化、项目智能化预警、工程质量闭环管理。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及虚拟预拼装技术利用精度达0.085mm的工业级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实际钢构件扫描,通过对扫描模型的测量实现构件测量;在虚拟环境下仿真模拟实际预拼装过程,通过扫描模型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分析,实现结构单元整体的数字预拼装。该技术解决了钢构件加工制作精度难保证及钢结构实体预拼装耗时耗材耗力的弊端,同时该技术被列入了《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该技术在建筑行业有广泛的应用方向,包括逆向工程辅助设计、复杂构件/铸钢件扫描测量检测、结构单元数字化预拼装、大场景扫描测量等。 2.多项优质项目彰显公司风采,积极布局工业建筑新兴领域 公司业务涵盖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及金属屋面墙面等的设计、研发、销售、制造和施工,打造了数百个“高、大、难、特、新”的地标性项目,在体育中心、交通枢纽、超高层写字楼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知名案例,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因而拥有较高的客户粘性和全球知名度,包括2008年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全球第一高楼”沙特帝王塔、“小蛮腰”广州新电视塔、北京新机场大兴机场等。 “全球第一高楼”帝王塔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第二大城市——吉达(Jeddah),建成后的总高度达1007米,其高度将远远超过迪拜哈利法塔838米的高度。该项目按AISC标准制作,超厚钢板全熔透焊接H钢截面,最厚腹板厚度达180mm。精工钢构以QAQC质量管理体系,从材料采购、人员资质、设备校准、工艺准备、工艺执行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最大机场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及支承结构采用钢结构,航站楼屋盖及其支撑结构为钢结构,投影面积达34万平方米;采用双曲面造型,最大结构单元长度504米,最大跨度102米,屋檐最大悬挑42米;存在跨度、长度超限,以及扭转不规则、竖向构件不连续等规则性超限情况,属于“多项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该项目解决了结构超长超大、复杂钢结构、轨道交通穿越航站楼、隔震结构等关键技术难题。 在工业建筑领域,公司也积累了苹果、腾讯、阿里、华为、台积电、京东等高端客户,并且具有较高的客户粘性。公司也在不断继续深化工业建筑细分领域产品研发,包括推进5G、数据中心、新能源、物流、生鲜电商等新兴产业布局。在数据中心方面,承接了阿里巴巴张北云计算数据中心庙滩北项目;在物流方面,承接了盒马鲜生、亚马逊、京东、顺丰、普洛斯、苏宁等物流园建设项目;在零售方面,顺利承接开市客苏州项目,并开拓了和路雪、嘉士伯等知名品牌。 3.多项措施应对钢价波动,钢结构业务稳步上升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包括钢板、焊管、型钢、无缝钢管等。报告期内,公司钢材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约50%左右,总体占比较高。不同于鸿路钢构的“钢材价格*(1+合理毛利率)”定价机制,钢材价格变动对公司成本影响较大。下图可以看出螺纹钢价格从2016年开始攀升,到2018年开始趋稳,但2020年螺纹钢价格又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情况,从2020年初螺纹钢价格3500元/吨上涨到5000元/吨左右,涨幅42.86%。在2016年第一次钢材价格涨价时,公司表现较差,未及时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做出相应对策,导致2016年、2017年出现钢结构业务毛利率分别下降1.64、4.10个百分点。 在2020年钢价上涨初期,公司就已形成钢价上涨预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升,最后表现为钢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较小,2020年钢结构业务毛利率13.63%,同比小幅下降0.15个百分点。应对措施主要分为成本控制和成本转嫁,成本控制:提高统一采购比例,以提高议价能力;同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成本转嫁:预期价格上涨时,争取签订开口或半开口协议;加强EPC和装配式业务,降低对原材料依赖等。此外,EPC和装配式业务钢材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下降至5-10%,公司盈利能力对钢材价格波动的敏感度大大降低。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行业内部产生洗牌效应,小企业未形成规模经济,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其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较大,接单相对困难,这导致原材料上升反而利好头部企业。 未来钢结构渗透率会进一步上升,《2020年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介绍到 2020年度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5亿平方米,其中钢结构建筑竣工面积4.55亿平方米,钢结构渗透率达到11.81%,中国钢结构渗透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钢结构还具有抗震、环保、可施工速度快、省人工等优点,是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2020年公司钢结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34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降3.87%,主因疫情导致主营业务的营收降低。但随着今年生产运营正常开展,我们预计公司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在手订单充裕是公司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快速增长的保障,公司2020年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新签订单额达127.32亿元,同比增长13.01%,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减少是因为疫情影响签单的进行。2021年上半年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新签订单79.54亿元,同比增长32.05%;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公共及商业建筑订单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122.73%。 四、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1.营收稳健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提高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0%,主因去年公司EPC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加大项目承接力度所致。2020年实现毛利率15.68%,较2019年上升0.50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更高的EPC业务占比扩大。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59亿元,同比增长17.29%;毛利率为15.17%,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主因一季度研发费用大幅上升。 2.期间费用率下降,短期净利润下降 公司2020年期间费用率为9.10%,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因疫情期间销售服务费降低;管理费用率为3.10%,较2019年下降0.45个百分点,主因中介咨询服务费降低;财务费用率为1.02%,较2019年下降0.5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3.8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60.69%,主因毛利率更高的EPC业务占比扩大,带动净利润的增长。 2021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0.59%,较2020年同期上升0.5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31%,较去年同期上升0.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3.64%,较2020年同期下降0.2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98%,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主因利息收入以及其他财务费用降低;研发费用率为4.66%,较2020年同期上升1.08个百分点,主因公司增加研发投入。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4.33%,相比增速放缓,主因为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提前订购原材料导致第一季度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波动促使短期净利润降低,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 3.钢材价格波动促使经营现金流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公司2020年收现比为0.77,较2019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付现比为0.71,较去年同期上升43个百分点;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现比为1.30,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付现比为1.60,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2020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24亿元,同比减少1.22亿元,主因公司为应对钢材价格波动风险,提高采购比例所致;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为-1.04亿元。 近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下降至56.72%,2021年第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到54.91%。公司流动比率长期保持在1.25以上,2020年流动比率达到1.42,2021年第一季度流动比率进一步上升,达到1.45,短期偿债能力健康。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 1.主要假设和盈利预测 根据行业和公司基本面,为预测公司未来盈利情况,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由于未来下游大建筑企业集中度上升等因素,我们预测2021-2023年钢结构业务收入为106.01、126.16、148.86亿元,分别增长20%、19%、18%。假设其余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假设二:费用率方面,未来公司或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预测研发费用率小幅上升;随着公司项目运营能力上升和规模效应的形成,我们预测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假设三: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行情,我们预计未来钢结构业务毛利率出现小幅下降,但随着公司战略调整,毛利率有望回升。 综上,我们预测公司2021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92,168.09,198.79亿元,同比增长21.84%,20.13%,18.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10.15,12.35亿元,同比增长25.39%,24.94%,21.68%,EPS分别为0.40,0.50,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9.3,7.5,6.1倍。 2.估值讨论与分析 选取有wind一致预期的企业作为对标企业,取2021/8/16的Wind一致预期作为2020-2022年PE值。从行业中位数来看,2020-2022年的PE分别为22.56,14.54和11.6倍。结合盈利预测结果,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14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为5.6元。 六、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建立起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国家正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利好,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在手订单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将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业绩的强势复苏。综上,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40,0.50,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9.3,7.5,6.1倍。2021年目标价为5.6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七、风险提示 (1)钢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原材料为钢材,钢材价格高位运行对公司现金流和营收带来压力。 (2)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业务普遍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期和质量要求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管理不断规范等影响下,可能会影响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随着公司发展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居高不下,资金回收放缓,现金流趋紧,给生产运营带来了较大压力。 证券研究报告:《精工钢构(600496.SH):钢结构工程龙头,核心业务稳步增长》 报告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唐笑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1 / 岳恒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2 /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编制。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招商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招商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招商证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招商证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招商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唐笑 首席分析师 联系电话:15002199686 邮箱:tangxiao2@cmschina.com.cn 岳恒宇 资深分析师 CPA 联系电话:13021250915 邮箱:yuehengyu@cmschina.com.cn 贾宏坤 分析师 联系电话:18916920590 邮箱:jiahongkun@cmschina.com.cn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招商建筑团队”微信公众号
核心观点: 钢结构工程龙头企业,EPC及装配式业务高速发展。公司是钢结构工程的龙头企业,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等核心资质。在第二轮钢价上涨初期,公司就已形成钢价上涨预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升,最后表现为钢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较小,2020年钢结构业务毛利率13.63%,同比小幅下降0.15个百分点。EPC及装配式业务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公司2020年EP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08亿元,较2019年增长224.21%。此外,公司更换实际控制人、管理层持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将持续优化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行业第一,技术创新结果显著。精工钢构以技术的创新领先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已获得一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五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过去8年公司研发投入为钢结构行业第一;截止目前,公司拥有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BIM应用成套技术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该技术利用数字化工具打通了项目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和资金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整个交付周期。 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0%,主因去年公司EPC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加大项目承接力度所致。2020年实现毛利率15.68%,较2019年上升0.50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更高的EPC业务占比扩大。公司2020年期间费用率为9.10%,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因疫情期间销售服务费降低;管理费用率为3.10%,较2019年下降0.45个百分点,主因中介咨询服务费降低;财务费用率为1.02%,较2019年下降0.5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3.8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建立起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国家正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利好,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在手订单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将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业绩的强势复苏。综上,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40,0.50,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9.3,7.5,6.1倍。2021年目标价为5.6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钢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正文 一、钢结构业务一体化运营,公司结构不断优化 1. 钢结构业务一体化运营,多项业务齐发展 公司前身安徽长江农业装配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6月被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收购,2004年11月更名为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获得一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五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为业内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最多的公司,也是钢结构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的公司。公司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中国金属围护系统承包商资质证书。 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钢结构工程和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完成建筑产品,是一家集国际、国内大型钢结构建筑设计、研发、销售、制造、施工于一体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钢结构工程业务,公司主要采用专业分包模式,提供设计、制造和安装一体化服务,但近期公司正积极从钢结构工程专业分包商向EPC工程总承包商进行转型。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0%,其中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占比76.93%,EPC业务营业收入占比20.10%,专利授权许可收入及其他占比2.97%。 2.高管持股优化公司治理,子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2019年,公司原实际控制人精工集团出现债券违约,并最终申请司法重整。为把精工集团债务风险同精工钢构隔离,精工控股第二大股东中建信受让精工控股部分股权,成为公司实控人。中建信股东中,钱卫军、陈水福、裘建华等人系精工钢构高管,持股比例占中建信15%以上,相关公司高管有动力加强公司运营能力;实控人的更换理顺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管理层激励效果,提高决策效率。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控股股东精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5.37亿股,股权比例为26.68%。2021年4月16日,为强化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直接关系,公司拟在核心子公司浙江精工开展核心团队激励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子公司,这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 二、钢结构工程龙头企业,EPC及装配式业务高速发展 1.钢结构工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辐射全国 公司是钢结构工程施工的龙头企业,凭借着公司技术优势和高端定制产品,在行业中积累了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钢结构业务布局全产业链:从钢结构的设计环节到制造环节(构件、总装制造)再到工程施工环节,都有完整布局。制造环节,公司积极布局浙江、安徽、湖北、广东、上海的七大生产基地,经营区域覆盖全国,钢结构建筑年产能达67万吨;钢结构工程环节,公司是钢结构工程的龙头企业,拥有多项核心资质;公司国际业务布局美洲、非洲、中东、独联体、东南亚、澳新六大中心市场。 目前钢结构行业主要分为两种商业模式,一是以鸿路钢构为行业龙头的钢结构制造业务,二是以精工钢构为行业龙头钢结构工程业务。在经营范围、所属行业、核心竞争力、收入来源等方面,这两种商业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钢结构工程业务稳定性相对较差,主因央企加入钢结构工程竞争。相对于以精工钢构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央企有融资成本低,资金流稳健,设计院实力雄厚,转型EPC相对容易的特点,未来央企的发展壮大会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 钢结构主要竞争能力是整合资源的综合管理能力,包括业务承接能力、技术实施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成本管控能力。而精工钢构深耕全产业链,在钢结构的制造和工程承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工程领域有着多项世界著名案例: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全球第一高楼”沙特帝王塔等;同时公司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资质;专注研发,近八年研发投入行业第一,研发成果瞩目;公司凭借多年在行业中取得的优势和技术壁垒,仍能站稳钢结构工程龙头地位。 2.EPC业务高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公司积极从钢结构工程专业分包商向集钢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为一体的EPC工程总承包商进行转型。2020年6月3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钢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竞拍取得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重整投资人资格。2020年7月2日,公司通过受让标的公司股权的形式取得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上述资质属建筑工程行业最高资质等级。 在公司转型EPC总承包业务的过程中,公司产业链地位得到了提升,更加接近业主方,赋予了公司更强的议价能力;根据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调研结果,可得到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降低工程项目成本10%左右,节省30%至25%左右的工期;EPC赋予公司设计和施工的主导权,因此公司在方案初可通过设计引入标准化,并保证在施工段实施,从而实现模块化设计、大规模机械化制造、批量集中化采购、机械装配化施工,从而实现建筑工业化。 在从单个专业的分包商向横跨数十种专业的工程总承包商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完善业务链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打造EPC地标项目,树立品牌口碑。承接订单只是开始,如何将项目做好才是衡量公司好坏的指标。好的项目能加强公司口碑打造,才能承接更多的项目。2)搭建团队提升增强能力。业务链条的延长意味着需要更专业的管理人才,为了加强公司EPC及装配式业务板块的实力,公司聘任李栋总为联席总裁,统筹负责项目承揽、项目运营、经营管理等全环节。3)完善补充渠道建设。包括团队建设,分支机构设立,以及新的专门针对销售团队的激励制度的出台。 自从精工钢构大力推动EPC总承包项目的获取,公司EPC业务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公司2020年EP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08亿元,较2019年增长224.21%。EPC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2020年EPC业务实现毛利率17.07%,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高于2020年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毛利率13.63%。 3.装配式技术全国领先,订单承接量出现短期波动 公司建筑体系分为公建、工业和居住三大类别,又可分为非标产品和标准化产品。其中非标产品指机场、体育场馆、高铁站等个性化定制产品,标准化产品则主要指装配式建筑,包括学校、住宅、医院等。公司装配式住宅相关技术领先行业,近期承接的绍兴市官渡3号地块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是全国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仅有的两个项目之一,该项目为中国未来装配式建筑提供了示范作用,该项目运用的装配式住宅技术获得了首个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公司自主研发并形成了绿筑GBS集成体系,涵盖了装配式建筑从项目规划、设计、采购、生产、物流运输、装配施工、智能运维的项目实施运营管理全过程,项目最高装配率可达到95%。梅山江商务楼由五栋塔楼组成,每栋楼的结构形式均为钢框架结构,采用精工绿筑GBS工业化集成建筑体系。 同时,公司装配式建筑整体项目以EPC工程总承包形式施行,这赋予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引入标准化的能力,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实现。相关公司政策的实施助力公司在未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行业保持领先地位。2021年1月6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关于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暨收购关联公司100%股权》的决议,公司拟在绍兴投资建设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服务融合示范基地。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仅为20.5%,对比发达国家差距仍旧巨大,代表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均达70%及以上。随着全国各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持续壮大。 2020年公司EPC及装配式业务新签订单额56.36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总新签订单的31%。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签EPC及装配式业务订单14.72亿元,同比下降62.45%,这是新业务出现的正常波动,虽然短期签单出现下降,但在中国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和EPC及装配式建筑渗透率逐步增加的背景下,公司未来EPC及装配式业务将保持增长势头。 三、创新驱动的科技型公司,拥有丰富项目经验 1.研发投入行业第一,BIM技术加速推广 公司凭借着在装配式住宅相关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截止目前,公司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6项,为钢结构行业中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最多的民营企业;公司省级科技进步奖35项获得詹天佑工程大奖13项,鲁班奖工程28项,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像奖191项,国家级工法7项,获得专利729项。 精工钢构以技术的创新领先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包括BIM技术、超厚板焊接技术、机器人顶推滑移技术、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具备自有创新技术体系,包括弯扭构件成套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空间弯扭截面构件的详图设计、板件成型、装配组立、尺寸检测等问题,开发了无模成形技术及相关设计辅助软件等专用设备及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张弦结构施工成套技术该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复杂屋面空间大跨工程的理想解决方案;大型开合结构成套技术解决了大型活动屋盖在良性支承条件下开闭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与调试问题,精工钢构是目前唯一一家承建全国所有大型开合屋盖体育场的集成服务商;钢结构装配式绿色集成建筑体系(GBS Z-Cloud)将全产业链信息化,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大型铸钢节点成套应用技术和BLS金属屋面防水体系等。 2020年,浙江精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获批,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两大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助力公司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及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公司加大科研投入,过去8年研发投入为钢结构行业第一。2020年公司研发支出达4.43亿元,较去年增长9.98%,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85%,较去年下降0.08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公司拥有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精工钢构子公司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4月份正式发布BIM+生产&项目管理系统免费试用版,且比姆泰客已有正式签约收费客户,市场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进展。公司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成套技术主要由三大技术构成,包括全专业BIM建模及技术咨询服务、精筑BIM+项目管理平台、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及虚拟预拼装技术。公司利用数字化工具打通了项目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和资金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整个交付周期,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BIM应用成套技术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机制可节省原先设计环节所需要的时间50%、节省人力80%,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 BIM建模及咨询服务具有多样化服务主要包括BIM全专业建模、参数化方案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优化、施工模拟漫游、效果图渲染。公司拥有丰富的案例应用经验,能给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BIM咨询服务。公司参与了中国人寿大厦副楼项目、绍兴地铁站等多个项目的全专业建模及碰撞检查优化。自主完成中航·国际航空展示中心项目幕墙表皮建筑效果参数化设计、效果图渲染以及虚拟仿真漫游动画制作等。 精筑BIM+项目管理平台是精工钢构自主研发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阿里云后端服务平台。平台包含项目汇总、项目资料、BIM应用、生产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报表系统、预警系统及后台管理10大应用模块,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进而实现项目资料无纸化、项目进度可视化、项目智能化预警、工程质量闭环管理。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及虚拟预拼装技术利用精度达0.085mm的工业级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实际钢构件扫描,通过对扫描模型的测量实现构件测量;在虚拟环境下仿真模拟实际预拼装过程,通过扫描模型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分析,实现结构单元整体的数字预拼装。该技术解决了钢构件加工制作精度难保证及钢结构实体预拼装耗时耗材耗力的弊端,同时该技术被列入了《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该技术在建筑行业有广泛的应用方向,包括逆向工程辅助设计、复杂构件/铸钢件扫描测量检测、结构单元数字化预拼装、大场景扫描测量等。 2.多项优质项目彰显公司风采,积极布局工业建筑新兴领域 公司业务涵盖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及金属屋面墙面等的设计、研发、销售、制造和施工,打造了数百个“高、大、难、特、新”的地标性项目,在体育中心、交通枢纽、超高层写字楼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知名案例,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因而拥有较高的客户粘性和全球知名度,包括2008年国家体育场“鸟巢”、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全球第一高楼”沙特帝王塔、“小蛮腰”广州新电视塔、北京新机场大兴机场等。 “全球第一高楼”帝王塔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第二大城市——吉达(Jeddah),建成后的总高度达1007米,其高度将远远超过迪拜哈利法塔838米的高度。该项目按AISC标准制作,超厚钢板全熔透焊接H钢截面,最厚腹板厚度达180mm。精工钢构以QAQC质量管理体系,从材料采购、人员资质、设备校准、工艺准备、工艺执行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最大机场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及支承结构采用钢结构,航站楼屋盖及其支撑结构为钢结构,投影面积达34万平方米;采用双曲面造型,最大结构单元长度504米,最大跨度102米,屋檐最大悬挑42米;存在跨度、长度超限,以及扭转不规则、竖向构件不连续等规则性超限情况,属于“多项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该项目解决了结构超长超大、复杂钢结构、轨道交通穿越航站楼、隔震结构等关键技术难题。 在工业建筑领域,公司也积累了苹果、腾讯、阿里、华为、台积电、京东等高端客户,并且具有较高的客户粘性。公司也在不断继续深化工业建筑细分领域产品研发,包括推进5G、数据中心、新能源、物流、生鲜电商等新兴产业布局。在数据中心方面,承接了阿里巴巴张北云计算数据中心庙滩北项目;在物流方面,承接了盒马鲜生、亚马逊、京东、顺丰、普洛斯、苏宁等物流园建设项目;在零售方面,顺利承接开市客苏州项目,并开拓了和路雪、嘉士伯等知名品牌。 3.多项措施应对钢价波动,钢结构业务稳步上升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包括钢板、焊管、型钢、无缝钢管等。报告期内,公司钢材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约50%左右,总体占比较高。不同于鸿路钢构的“钢材价格*(1+合理毛利率)”定价机制,钢材价格变动对公司成本影响较大。下图可以看出螺纹钢价格从2016年开始攀升,到2018年开始趋稳,但2020年螺纹钢价格又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情况,从2020年初螺纹钢价格3500元/吨上涨到5000元/吨左右,涨幅42.86%。在2016年第一次钢材价格涨价时,公司表现较差,未及时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做出相应对策,导致2016年、2017年出现钢结构业务毛利率分别下降1.64、4.10个百分点。 在2020年钢价上涨初期,公司就已形成钢价上涨预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升,最后表现为钢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较小,2020年钢结构业务毛利率13.63%,同比小幅下降0.15个百分点。应对措施主要分为成本控制和成本转嫁,成本控制:提高统一采购比例,以提高议价能力;同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成本转嫁:预期价格上涨时,争取签订开口或半开口协议;加强EPC和装配式业务,降低对原材料依赖等。此外,EPC和装配式业务钢材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下降至5-10%,公司盈利能力对钢材价格波动的敏感度大大降低。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行业内部产生洗牌效应,小企业未形成规模经济,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其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较大,接单相对困难,这导致原材料上升反而利好头部企业。 未来钢结构渗透率会进一步上升,《2020年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介绍到 2020年度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5亿平方米,其中钢结构建筑竣工面积4.55亿平方米,钢结构渗透率达到11.81%,中国钢结构渗透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钢结构还具有抗震、环保、可施工速度快、省人工等优点,是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2020年公司钢结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34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降3.87%,主因疫情导致主营业务的营收降低。但随着今年生产运营正常开展,我们预计公司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在手订单充裕是公司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快速增长的保障,公司2020年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新签订单额达127.32亿元,同比增长13.01%,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减少是因为疫情影响签单的进行。2021年上半年钢结构专业分包业务新签订单79.54亿元,同比增长32.05%;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公共及商业建筑订单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122.73%。 四、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1.营收稳健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提高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4亿元,同比增长12.20%,主因去年公司EPC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加大项目承接力度所致。2020年实现毛利率15.68%,较2019年上升0.50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更高的EPC业务占比扩大。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59亿元,同比增长17.29%;毛利率为15.17%,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主因一季度研发费用大幅上升。 2.期间费用率下降,短期净利润下降 公司2020年期间费用率为9.10%,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因疫情期间销售服务费降低;管理费用率为3.10%,较2019年下降0.45个百分点,主因中介咨询服务费降低;财务费用率为1.02%,较2019年下降0.5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3.8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60.69%,主因毛利率更高的EPC业务占比扩大,带动净利润的增长。 2021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0.59%,较2020年同期上升0.5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31%,较去年同期上升0.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3.64%,较2020年同期下降0.2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98%,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主因利息收入以及其他财务费用降低;研发费用率为4.66%,较2020年同期上升1.08个百分点,主因公司增加研发投入。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4.33%,相比增速放缓,主因为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提前订购原材料导致第一季度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波动促使短期净利润降低,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 3.钢材价格波动促使经营现金流出,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公司2020年收现比为0.77,较2019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付现比为0.71,较去年同期上升43个百分点;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现比为1.30,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付现比为1.60,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2020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24亿元,同比减少1.22亿元,主因公司为应对钢材价格波动风险,提高采购比例所致;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为-1.04亿元。 近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下降至56.72%,2021年第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到54.91%。公司流动比率长期保持在1.25以上,2020年流动比率达到1.42,2021年第一季度流动比率进一步上升,达到1.45,短期偿债能力健康。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 1.主要假设和盈利预测 根据行业和公司基本面,为预测公司未来盈利情况,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由于未来下游大建筑企业集中度上升等因素,我们预测2021-2023年钢结构业务收入为106.01、126.16、148.86亿元,分别增长20%、19%、18%。假设其余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假设二:费用率方面,未来公司或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预测研发费用率小幅上升;随着公司项目运营能力上升和规模效应的形成,我们预测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假设三: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行情,我们预计未来钢结构业务毛利率出现小幅下降,但随着公司战略调整,毛利率有望回升。 综上,我们预测公司2021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92,168.09,198.79亿元,同比增长21.84%,20.13%,18.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10.15,12.35亿元,同比增长25.39%,24.94%,21.68%,EPS分别为0.40,0.50,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9.3,7.5,6.1倍。 2.估值讨论与分析 选取有wind一致预期的企业作为对标企业,取2021/8/16的Wind一致预期作为2020-2022年PE值。从行业中位数来看,2020-2022年的PE分别为22.56,14.54和11.6倍。结合盈利预测结果,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14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为5.6元。 六、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建立起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国家正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利好,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在手订单充裕的情况下,公司将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业绩的强势复苏。综上,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40,0.50,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9.3,7.5,6.1倍。2021年目标价为5.6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七、风险提示 (1)钢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原材料为钢材,钢材价格高位运行对公司现金流和营收带来压力。 (2)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业务普遍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期和质量要求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管理不断规范等影响下,可能会影响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随着公司发展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居高不下,资金回收放缓,现金流趋紧,给生产运营带来了较大压力。 证券研究报告:《精工钢构(600496.SH):钢结构工程龙头,核心业务稳步增长》 报告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唐笑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1 / 岳恒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21050002 / 重要声明 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编制。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招商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招商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招商证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招商证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招商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唐笑 首席分析师 联系电话:15002199686 邮箱:tangxiao2@cmschina.com.cn 岳恒宇 资深分析师 CPA 联系电话:13021250915 邮箱:yuehengyu@cmschina.com.cn 贾宏坤 分析师 联系电话:18916920590 邮箱:jiahongkun@cmschina.com.cn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招商建筑团队”微信公众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