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盐湖提锂/氢能/储能/BIPV光伏/镍首推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盐湖提锂/氢能/储能/BIPV光伏/镍首推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认为:盐湖提锂/氢能/储能/BIPV/ 镍推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等。 投资要点 1、盐湖提锂/氢冶金/储能/BIPV光伏/镍钴/风电等新能源电力工程受益碳中和加速。非石化能源2030年目标占比提升至25%,风电/光伏/氢能万亿市场加速推进。我国现有能源结构以石化能源为主,非石化能源目前占比约为15%,2030年目标占比提升至25%,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随着国家对风电和太阳能规模要求及补贴扶持政策频繁落地,两者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能源类型,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2060年装机容量占比之和达到约60%。 2、碳中和及屋顶分布式整县推进等政策催化下,未来十年新增新能源装机量约70GW/年(其中光伏约40GW/年)。2020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0058万千瓦。其中,火电124517万千瓦;水电37016万千瓦;核电4989万千瓦;风电28153万千瓦;太阳能25343万千瓦(分布式占比31%,集中式69%)。能源局要求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2025年达到16.5%左右。2030年中国风光装机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十年新增新能源装机量约70GW/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约40GW/年。九大电力央企新增风光电装机量将占全国目标八成以上,年均增量较十三五提升四倍以上。能源局下发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政策,针对党政机关建筑/学校/医院/工商业/农居屋顶光伏总面积设置定量要求,同时要求电网企业/国企央企配合试点工作,加速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 3、氢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提升到国家级战略高度,需求量有望从2030年的5%提升至2060年的20%。2019年,国务院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订时提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氢能又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2050年我国氢能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拉动33万亿元经济产值,且预计2050年平均制氢成本不高于10元/公斤。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以及下游用氢,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发电,其中工业占比最大。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约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4051万吨,建筑领域用氢585万吨,发电与电网平衡用氢600万吨。 4、政策催化下新型储能市场规模从2020年3.28GW扩大到2025年30GW,规模扩大10倍CAGR达55%。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不断提升,电网稳定性面临着诸多挑战。储能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调度多环节,为电力系统更提供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服务,成为改善、解决新能源稳定性等问题的利器。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投运的新型电力储能(包含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飞轮、超级电容等)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8GW。从2020年底的3.28GW到2025年的30GW,未来5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要扩大至目前水平的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电化学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破1GW增速最快。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涨幅比2019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项目中,电化学储能市场新增规模首次突破1GW,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中的装机规模最大,超过580MW,同比增长438%。 5、电力工程产业链焕发生机,工程建设/“光伏+储能”/EPCO/屋顶光伏细分赛道驶入快车道。1)上游建设端,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迎来电力工程行业热潮。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引领者,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稳步推进以风电/太阳能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华电重工定位集制售氢/装备制造/工程总包及项目投资/运营为一体的能源服务商,成立氢能事业部,重点围绕新型无机隔膜电解水制氢装置等技术开展科技攻关。葛洲坝以水电起家,形成了战略协同的多元业务,围绕建筑产业链不断布局和完善业务结构。粤水电作为省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最大/可开发资源最多的企业,已投产发电的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 1442.38MW。2)中游运维端“光伏+储能”业务市场空间广阔。苏文电能作为EPCO龙头全产业链服务资质齐全,智能用电服务为项目运营提供“线上+线下”服务。3)下游应用端,光伏能源应用场景多元。中国中冶在新能源方面拥有一大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屋顶分布式光伏等近年签单32个项目,中标风电约28个/垃圾发电约16个。森特股份受益绿色建筑及屋顶光伏整县推进政策,与隆基股份战略合作推进屋顶光伏产品研发应用。 6、投资建议:增持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华电重工、苏文电能、森特股份、葛洲坝、粤水电。 正文 01 中国中冶-盐湖提锂/氢冶金/电子多晶硅技术领先,镍钴电池/BIPV高增 全球最大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商,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项目设计。“双碳”政策下,氢能需求量有望从2030年的5%提升至2060年的20%。应用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发电,工业占比最大。碳中和催化钢铁行业低碳升级,氢冶金技术是实现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公司占国内90%/全球60%的冶金市场,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中标全球首例氢能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河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设计。氢冶铁相关专利共42项,2020年研发投入133亿元。 2012年开发"锂辉石一纯碱压煮法制取电池级碳酸锂"技术,2018年与五矿盐湖签订一里坪盐湖1万吨碳酸锂EPC合同,以30万吨氯化钾项目析钾后老卤为原料,梯度耦合膜分离提锂技术预处理,经双碱除杂净化后,用碳酸钠沉淀制取碳酸锂,当年11月实现一次投料,工艺流程全部打通,首批碳酸锂产品成功下线,打破了盐湖地区同类项目最快投产记录,意味着国内高镁锂比型盐湖提锂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镍钴矿勘探权证范围249平方公里,采矿权证范围60平方公里,在25平方公里采矿权证范围内已探明镍矿石储量为1.3亿吨,镍金属量130万吨。2020年生产镍3.4万吨含钴2941吨,在世界红土镍矿单位现金生产成本最低,是全球现已投产红土镍矿中达产率和运营水平最高的矿山。中冶集团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等投资一期4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NCM622)/二期6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NCM811)等。 计划投资42亿元建设半导体芯片等用区熔级多晶硅。公司所属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是国内有色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设计院,旗下中硅高科拥有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多晶硅生产线,多年前形成万吨级光伏多晶硅和硅片生产能力。计划投资41.5亿元建设半导体芯片等用区熔级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及硅基电子气体,光通讯用高纯四氯化硅生产线以及硅碳负极材料、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等高端硅基材料,达产后预计年营收30亿元。 屋顶分布式等光伏/风电/垃圾发电EPC经验丰富。公司是新中国钢结构工程的奠基者,拥有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属的钢结构制造基地共32家设计总产能为165万吨。公司新能源方面拥有一大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在大型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领域占全国60%市场份额,近年中标风电约28个/垃圾发电约16个左右。屋顶分布式等光伏近年签单32个项目经验丰富,如2021年7月宝武铝业厂房屋顶集光伏一体化能源项目11MWP并网发电,2020年11月山西运城市临猗/万荣县 440MW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总承包。 7月订单增82%超预期,镍等分部综合市值或约53%提升空间:(1)建筑净利润76亿,可比中国化学和中国电建PE约10倍,建筑市值或约为760亿左右。(2)铜锌铅利润2.4亿左右,可比江西/云南铜业打折PE21,该部市值或约为51亿左右。(3)镍钴利润预期7.1亿,参考华友钴业和格林美估值打折PE34,该部市值或约为241亿左右。(4)钢结构利润3亿左右,参照鸿路钢构和东南网架22倍PE或约为66亿市值左右。(5)多晶硅光伏约1.5亿利润,参照隆基股份PE39和森特股份PE93倍取低PE40,市值或约为60亿左右。中国中冶2021年1-7月新签高增37%,相比2019年同期增66%,7月新签增速82%超预期,相比2019年增速213%。下半年经济预期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趋松,财政加码发力,配置和估值创历史新低的建筑将迎超额收益期。 02 中国电建-公司储能/光伏设计具绝对领先竞争优势,全球布局受益全球新能源市场扩张非单一国内 中国电建受益全球市场高增非仅国内,海外新签占比30%光伏海外占40%。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复合增速17%,国内光伏/风/储能复合增速14/23/55%。全球工程第5/设计第1,水利水电占全球50%以上份额。全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风电制造集群。海外订单约119个以上(储能7个/光伏28个/风电43个)。近五年锂电/核电等储能项目约51个(电化学储能约13个)行业领先。储能技术国际领先如中标国际首套100兆瓦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国际首个工程可研阶段核储项目、百兆瓦时级大规模锂电池储能站国际领先。 中国电建以五大电力集团订单获取量看,公司竞争优势未被充分认知。打造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综合性建设企业。占全国80%以上水电储能等、65%风光电规划设计份额。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服务/审查等职责的设计管理单位。承接五大电力集团约163个项目(按业主华电60个/华能49个;按类型光伏30个/风电103个),预示十四五新能源订单将快速增长。 国家储能政策持续超预期催化,中国电建抽水储能具垄断竞争优势,电化学储能技术国际领先。前期《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未来五年装机规模扩大10倍。近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优化峰谷电价机制,打开储能削峰填谷套利空间提升原有计划电价的收益率曲线。日前《关于鼓励可再生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 中国电建锂电等储能约51个具国际技术竞争优势,储能等资产市值或约200亿左右。电建占80%以上河流及水电站的规划设计任务,占有全球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近年累积锂电等储能约51个订单(电化学约13个,海外7个),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大型核储、百兆瓦级大规模锂电池储能技术国际领先。电建货币资金822亿(永福4亿),电建设计收入136亿(永福3亿),研发费用153亿(永福0.4亿),净利80亿(永福0.5亿),永福股份214亿市值约198倍PE,公司储能等电力相关市值或200亿左右。 中国电建光伏订单317亿元/BIPV项目约25个,BIPV光伏等资产市值或约260亿左右。电建承担65%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设计,近五年订单光伏317亿(森特未落地),海外光伏订单占40%左右受益全球光伏市场高增长,承接五大发电集团30多个光伏项目强强联合和全球最大BIPV光伏项目彰显一体化竞争优势。电建销售渠道订单体量6733亿(森特37亿),电建研发费用153亿(森特1亿),电建货币资金822亿(森特6亿),净利润80亿(森特1.8亿),森特股份258亿市值约102倍PE,电建BIPV等光伏类资产市值或260亿左右。 中国电建电力运营资产市值或约400亿左右。电建具备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电工程的投资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包/运营管理和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一体化集成服务竞争优势。2020 年装机光伏 1.3GW/风电5.3GW/水电6.4GW,风光装机十四五规划新增5倍30GW,参考三峡能源/吉电股份/节能风电太阳能等风电太阳能水电运营公司约23PE,电力投资运营净利25亿占比20%对应市值或约400亿左右。 中国电建储能/光伏/电力运营/建筑等综合市值或约1338亿元左右(较目前有58%空间)。 建筑订单2020年增32%今上半年增14%,经营净现金流/净利润5.3倍,参考中国中冶/葛洲坝等工程PE均值8,建筑资产市值或约500亿左右。下半年经济预期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趋松,财政加码发力,配置和估值创历史新低的建筑将迎超额收益期。电建坚持全球化经营,致力于成为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综合性建设企业,将充分受益国内宏观政策宽松和全球储能光伏等市场爆发。 03 中国化学-硬科技企业转型“技术&产业”,实业营收涨十倍中报超预期 日前宝丰能源拟参与不超 10 亿定增,中国化学百亿定增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资金后到位将加速公司商业模式转型。日前中国化学成立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并通过“三合一”再认证审核,所属天辰公司入选国有重点企业标杆管理企业。 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氢能研发应用,借助在固废气化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等领域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在氢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氢能源产业领域进行布局和发展。中国五环与氢阳能源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围绕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技术开展了诸多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如全球首套年产1000吨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试验装置和加氢/脱氢催化剂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首套中型储油加氢(氢油)试验装置正在积极建设中,配套的加氢和脱氢成套设备制造工厂也正在积极筹建中等。中国化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垃圾制氢技术,城市垃圾气化、MCH 储氢运氢等中试项目稳步推进。 商业模式由单一建筑模式转向产品,核心竞争优势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激励制度。1)承建国内煤化 工约 90%/基础化工 90%/石油化工 60%的项目。2)研发支出38 亿、过去三年合计 97 亿,远大于基础化工行业龙头万华化学20 亿、过去三年合计 54 亿。研发收入比 3.5%高于化工龙头万华化学 2.8%,也高于建筑龙头中国建筑 1.6%。3)完善创新科技研发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优化“1 总院+多分院+N 平台”优化,实施 “一十百千”人才工程规划。制定“四个15%”和“两个 5 年”等政策激发创新活力。 实业模式产品梯队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十四五末实业营收上涨十倍占比提升至20%。公司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领域,千亿市场空间广阔。投资建成全世界单系列最大已内酰胺项目(33万 吨/年)。短期己二腈/气凝胶/PBAT项目有望提供 300 亿产值,中期 7 个中试/4 个小试/2 个投资建厂项目市场空间数千亿以上,中长期在研47 个项目。我们预计十四五末业绩翻倍,实业营收占比提升至 20% 上涨十倍。 中报超预期且具备延续性,化工石化盈利修复及疫情转好加速订单转化。公司坚持国际化经营战略,全球经济复苏境外业务有望提升。订单保障倍数2.5,石化产业链盈利修复加速在手订单转化为收入。目前市场预期20%左右,上半年收入增52%(比 2019 同期增 44%)、订单增 45%超预期。 近期相关报告: (1)中国电建58%空间_第四篇30页深度:储能风光水具全球领先优势,五大发电集团驱动订单高增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2) [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储能/光伏设计全球化经营具领先优势,中国中冶屋顶光伏及镍钴矿价值待重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3)[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51%空间_31页深度:锂电等储能51个领先行业,BIPV25个光伏装机增7倍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4)[国君建筑韩其成]光伏风水电工程33页深度:碳中和及新能源加速推进,电力工程行业迎来新契机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5)[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化学51%空间_34页深度:硬科技企业转型“技术&产业”,实业营收涨十倍中报超预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6)[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化学收入增52%超预期,中国中冶镍钴铜矿盈利超预期_建筑行业第229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7)[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政策趋松财政基建将再成核心,建筑迎整体超额收益期_建筑行业第228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8)[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化学高新材料产品梯队丰富,非单一己二腈或纯建筑_建筑行业第227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9)[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启试点,顺周期制造业EPC中报超预期_建筑行业第226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10)[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化学转型技术&产业模式,业绩超预期催化商业模式重估_建筑行业第225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认为:盐湖提锂/氢能/储能/BIPV/ 镍推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等。 投资要点 1、盐湖提锂/氢冶金/储能/BIPV光伏/镍钴/风电等新能源电力工程受益碳中和加速。非石化能源2030年目标占比提升至25%,风电/光伏/氢能万亿市场加速推进。我国现有能源结构以石化能源为主,非石化能源目前占比约为15%,2030年目标占比提升至25%,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随着国家对风电和太阳能规模要求及补贴扶持政策频繁落地,两者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能源类型,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2060年装机容量占比之和达到约60%。 2、碳中和及屋顶分布式整县推进等政策催化下,未来十年新增新能源装机量约70GW/年(其中光伏约40GW/年)。2020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0058万千瓦。其中,火电124517万千瓦;水电37016万千瓦;核电4989万千瓦;风电28153万千瓦;太阳能25343万千瓦(分布式占比31%,集中式69%)。能源局要求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2025年达到16.5%左右。2030年中国风光装机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十年新增新能源装机量约70GW/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约40GW/年。九大电力央企新增风光电装机量将占全国目标八成以上,年均增量较十三五提升四倍以上。能源局下发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政策,针对党政机关建筑/学校/医院/工商业/农居屋顶光伏总面积设置定量要求,同时要求电网企业/国企央企配合试点工作,加速屋顶分布式光伏应用。 3、氢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提升到国家级战略高度,需求量有望从2030年的5%提升至2060年的20%。2019年,国务院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订时提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氢能又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2050年我国氢能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拉动33万亿元经济产值,且预计2050年平均制氢成本不高于10元/公斤。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以及下游用氢,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发电,其中工业占比最大。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约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4051万吨,建筑领域用氢585万吨,发电与电网平衡用氢600万吨。 4、政策催化下新型储能市场规模从2020年3.28GW扩大到2025年30GW,规模扩大10倍CAGR达55%。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不断提升,电网稳定性面临着诸多挑战。储能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调度多环节,为电力系统更提供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服务,成为改善、解决新能源稳定性等问题的利器。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投运的新型电力储能(包含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飞轮、超级电容等)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8GW。从2020年底的3.28GW到2025年的30GW,未来5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要扩大至目前水平的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电化学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破1GW增速最快。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涨幅比2019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项目中,电化学储能市场新增规模首次突破1GW,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中的装机规模最大,超过580MW,同比增长438%。 5、电力工程产业链焕发生机,工程建设/“光伏+储能”/EPCO/屋顶光伏细分赛道驶入快车道。1)上游建设端,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迎来电力工程行业热潮。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引领者,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稳步推进以风电/太阳能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华电重工定位集制售氢/装备制造/工程总包及项目投资/运营为一体的能源服务商,成立氢能事业部,重点围绕新型无机隔膜电解水制氢装置等技术开展科技攻关。葛洲坝以水电起家,形成了战略协同的多元业务,围绕建筑产业链不断布局和完善业务结构。粤水电作为省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最大/可开发资源最多的企业,已投产发电的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 1442.38MW。2)中游运维端“光伏+储能”业务市场空间广阔。苏文电能作为EPCO龙头全产业链服务资质齐全,智能用电服务为项目运营提供“线上+线下”服务。3)下游应用端,光伏能源应用场景多元。中国中冶在新能源方面拥有一大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屋顶分布式光伏等近年签单32个项目,中标风电约28个/垃圾发电约16个。森特股份受益绿色建筑及屋顶光伏整县推进政策,与隆基股份战略合作推进屋顶光伏产品研发应用。 6、投资建议:增持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华电重工、苏文电能、森特股份、葛洲坝、粤水电。 正文 01 中国中冶-盐湖提锂/氢冶金/电子多晶硅技术领先,镍钴电池/BIPV高增 全球最大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商,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项目设计。“双碳”政策下,氢能需求量有望从2030年的5%提升至2060年的20%。应用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发电,工业占比最大。碳中和催化钢铁行业低碳升级,氢冶金技术是实现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公司占国内90%/全球60%的冶金市场,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中标全球首例氢能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河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设计。氢冶铁相关专利共42项,2020年研发投入133亿元。 2012年开发"锂辉石一纯碱压煮法制取电池级碳酸锂"技术,2018年与五矿盐湖签订一里坪盐湖1万吨碳酸锂EPC合同,以30万吨氯化钾项目析钾后老卤为原料,梯度耦合膜分离提锂技术预处理,经双碱除杂净化后,用碳酸钠沉淀制取碳酸锂,当年11月实现一次投料,工艺流程全部打通,首批碳酸锂产品成功下线,打破了盐湖地区同类项目最快投产记录,意味着国内高镁锂比型盐湖提锂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镍钴矿勘探权证范围249平方公里,采矿权证范围60平方公里,在25平方公里采矿权证范围内已探明镍矿石储量为1.3亿吨,镍金属量130万吨。2020年生产镍3.4万吨含钴2941吨,在世界红土镍矿单位现金生产成本最低,是全球现已投产红土镍矿中达产率和运营水平最高的矿山。中冶集团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等投资一期4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NCM622)/二期6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NCM811)等。 计划投资42亿元建设半导体芯片等用区熔级多晶硅。公司所属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是国内有色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设计院,旗下中硅高科拥有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多晶硅生产线,多年前形成万吨级光伏多晶硅和硅片生产能力。计划投资41.5亿元建设半导体芯片等用区熔级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及硅基电子气体,光通讯用高纯四氯化硅生产线以及硅碳负极材料、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等高端硅基材料,达产后预计年营收30亿元。 屋顶分布式等光伏/风电/垃圾发电EPC经验丰富。公司是新中国钢结构工程的奠基者,拥有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属的钢结构制造基地共32家设计总产能为165万吨。公司新能源方面拥有一大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在大型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领域占全国60%市场份额,近年中标风电约28个/垃圾发电约16个左右。屋顶分布式等光伏近年签单32个项目经验丰富,如2021年7月宝武铝业厂房屋顶集光伏一体化能源项目11MWP并网发电,2020年11月山西运城市临猗/万荣县 440MW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总承包。 7月订单增82%超预期,镍等分部综合市值或约53%提升空间:(1)建筑净利润76亿,可比中国化学和中国电建PE约10倍,建筑市值或约为760亿左右。(2)铜锌铅利润2.4亿左右,可比江西/云南铜业打折PE21,该部市值或约为51亿左右。(3)镍钴利润预期7.1亿,参考华友钴业和格林美估值打折PE34,该部市值或约为241亿左右。(4)钢结构利润3亿左右,参照鸿路钢构和东南网架22倍PE或约为66亿市值左右。(5)多晶硅光伏约1.5亿利润,参照隆基股份PE39和森特股份PE93倍取低PE40,市值或约为60亿左右。中国中冶2021年1-7月新签高增37%,相比2019年同期增66%,7月新签增速82%超预期,相比2019年增速213%。下半年经济预期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趋松,财政加码发力,配置和估值创历史新低的建筑将迎超额收益期。 02 中国电建-公司储能/光伏设计具绝对领先竞争优势,全球布局受益全球新能源市场扩张非单一国内 中国电建受益全球市场高增非仅国内,海外新签占比30%光伏海外占40%。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复合增速17%,国内光伏/风/储能复合增速14/23/55%。全球工程第5/设计第1,水利水电占全球50%以上份额。全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风电制造集群。海外订单约119个以上(储能7个/光伏28个/风电43个)。近五年锂电/核电等储能项目约51个(电化学储能约13个)行业领先。储能技术国际领先如中标国际首套100兆瓦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国际首个工程可研阶段核储项目、百兆瓦时级大规模锂电池储能站国际领先。 中国电建以五大电力集团订单获取量看,公司竞争优势未被充分认知。打造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综合性建设企业。占全国80%以上水电储能等、65%风光电规划设计份额。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服务/审查等职责的设计管理单位。承接五大电力集团约163个项目(按业主华电60个/华能49个;按类型光伏30个/风电103个),预示十四五新能源订单将快速增长。 国家储能政策持续超预期催化,中国电建抽水储能具垄断竞争优势,电化学储能技术国际领先。前期《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未来五年装机规模扩大10倍。近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优化峰谷电价机制,打开储能削峰填谷套利空间提升原有计划电价的收益率曲线。日前《关于鼓励可再生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 中国电建锂电等储能约51个具国际技术竞争优势,储能等资产市值或约200亿左右。电建占80%以上河流及水电站的规划设计任务,占有全球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近年累积锂电等储能约51个订单(电化学约13个,海外7个),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大型核储、百兆瓦级大规模锂电池储能技术国际领先。电建货币资金822亿(永福4亿),电建设计收入136亿(永福3亿),研发费用153亿(永福0.4亿),净利80亿(永福0.5亿),永福股份214亿市值约198倍PE,公司储能等电力相关市值或200亿左右。 中国电建光伏订单317亿元/BIPV项目约25个,BIPV光伏等资产市值或约260亿左右。电建承担65%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设计,近五年订单光伏317亿(森特未落地),海外光伏订单占40%左右受益全球光伏市场高增长,承接五大发电集团30多个光伏项目强强联合和全球最大BIPV光伏项目彰显一体化竞争优势。电建销售渠道订单体量6733亿(森特37亿),电建研发费用153亿(森特1亿),电建货币资金822亿(森特6亿),净利润80亿(森特1.8亿),森特股份258亿市值约102倍PE,电建BIPV等光伏类资产市值或260亿左右。 中国电建电力运营资产市值或约400亿左右。电建具备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电工程的投资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包/运营管理和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一体化集成服务竞争优势。2020 年装机光伏 1.3GW/风电5.3GW/水电6.4GW,风光装机十四五规划新增5倍30GW,参考三峡能源/吉电股份/节能风电太阳能等风电太阳能水电运营公司约23PE,电力投资运营净利25亿占比20%对应市值或约400亿左右。 中国电建储能/光伏/电力运营/建筑等综合市值或约1338亿元左右(较目前有58%空间)。 建筑订单2020年增32%今上半年增14%,经营净现金流/净利润5.3倍,参考中国中冶/葛洲坝等工程PE均值8,建筑资产市值或约500亿左右。下半年经济预期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趋松,财政加码发力,配置和估值创历史新低的建筑将迎超额收益期。电建坚持全球化经营,致力于成为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综合性建设企业,将充分受益国内宏观政策宽松和全球储能光伏等市场爆发。 03 中国化学-硬科技企业转型“技术&产业”,实业营收涨十倍中报超预期 日前宝丰能源拟参与不超 10 亿定增,中国化学百亿定增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资金后到位将加速公司商业模式转型。日前中国化学成立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并通过“三合一”再认证审核,所属天辰公司入选国有重点企业标杆管理企业。 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氢能研发应用,借助在固废气化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等领域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在氢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氢能源产业领域进行布局和发展。中国五环与氢阳能源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围绕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技术开展了诸多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如全球首套年产1000吨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试验装置和加氢/脱氢催化剂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首套中型储油加氢(氢油)试验装置正在积极建设中,配套的加氢和脱氢成套设备制造工厂也正在积极筹建中等。中国化学与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垃圾制氢技术,城市垃圾气化、MCH 储氢运氢等中试项目稳步推进。 商业模式由单一建筑模式转向产品,核心竞争优势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激励制度。1)承建国内煤化 工约 90%/基础化工 90%/石油化工 60%的项目。2)研发支出38 亿、过去三年合计 97 亿,远大于基础化工行业龙头万华化学20 亿、过去三年合计 54 亿。研发收入比 3.5%高于化工龙头万华化学 2.8%,也高于建筑龙头中国建筑 1.6%。3)完善创新科技研发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优化“1 总院+多分院+N 平台”优化,实施 “一十百千”人才工程规划。制定“四个15%”和“两个 5 年”等政策激发创新活力。 实业模式产品梯队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十四五末实业营收上涨十倍占比提升至20%。公司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领域,千亿市场空间广阔。投资建成全世界单系列最大已内酰胺项目(33万 吨/年)。短期己二腈/气凝胶/PBAT项目有望提供 300 亿产值,中期 7 个中试/4 个小试/2 个投资建厂项目市场空间数千亿以上,中长期在研47 个项目。我们预计十四五末业绩翻倍,实业营收占比提升至 20% 上涨十倍。 中报超预期且具备延续性,化工石化盈利修复及疫情转好加速订单转化。公司坚持国际化经营战略,全球经济复苏境外业务有望提升。订单保障倍数2.5,石化产业链盈利修复加速在手订单转化为收入。目前市场预期20%左右,上半年收入增52%(比 2019 同期增 44%)、订单增 45%超预期。 近期相关报告: (1)中国电建58%空间_第四篇30页深度:储能风光水具全球领先优势,五大发电集团驱动订单高增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2) [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储能/光伏设计全球化经营具领先优势,中国中冶屋顶光伏及镍钴矿价值待重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3)[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51%空间_31页深度:锂电等储能51个领先行业,BIPV25个光伏装机增7倍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4)[国君建筑韩其成]光伏风水电工程33页深度:碳中和及新能源加速推进,电力工程行业迎来新契机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5)[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化学51%空间_34页深度:硬科技企业转型“技术&产业”,实业营收涨十倍中报超预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6)[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化学收入增52%超预期,中国中冶镍钴铜矿盈利超预期_建筑行业第229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7)[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政策趋松财政基建将再成核心,建筑迎整体超额收益期_建筑行业第228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8)[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化学高新材料产品梯队丰富,非单一己二腈或纯建筑_建筑行业第227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9)[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启试点,顺周期制造业EPC中报超预期_建筑行业第226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10)[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中国化学转型技术&产业模式,业绩超预期催化商业模式重估_建筑行业第225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