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交运*周报】聚焦ToB供应链服务大市场,掘金机会正当时

【华创交运*周报】聚焦ToB供应链服务大市场,掘金机会正当时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交运*周报】聚焦ToB供应链服务大市场,掘金机会正当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核心观点 一、聚焦ToB供应链服务大市场,掘金机会正当时。 在报告《解码顺丰(14)》中,我们提出观点:认为新型供应链体系会帮助企业客户将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向“效益中心”,助力行业客户产业链升级,具备强社会价值。我们认为ToB供应链服务预期会是未来3-5年交运行业最大的投资机会,围绕两条线索:其一是帮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降本增效与产业升级,从生产端与分销端提质增效;其二是帮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出海,助力全球化。 1、顺丰控股:公司长期价值明确,拐点基本确立,持续强推。 1)公司拐点基本确立,趋势明确。 a)经营数据:公司5-6月业务量增速重回行业最快,收入增速逐月提速(4-6月整体收入增速同比增速分别为17%、21%、26%)。 b)业绩拐点基本确立。公司业绩预告预计Q2单季度实现扣非净利6.04-7.34亿,环比增长17.4-18.7亿元,Q2业绩实现恢复性盈利,我们预计此后季度或进一步改善。 2)公司股价位于底部区域。我们以分部估值的角度看,此前报告分析时效业务可为公司带来2700-3000亿的市值区间,当前位于区间下限;而公司不断发展成熟的新业务几无市值贡献并不合理。 3)长期看,ToB供应链服务市场中公司大有可为之处。公司对于围绕B端战略,以供应链和科技为抓手,是会显著区别于传统物流巨头供应链业务的模式,大有可为之处。 2、厦门象屿:8倍PE,6%+股息,业绩高增,进可攻退可守标的。 1)公司中报显示利润高增,正在验证我们6月22日深度报告中提出:公司提质增效进行时。我们预计厦门象屿在完成系列进阶与变革后,净利率水平有望逐步从2020年的0.45%提升至0.7%左右(与托克看齐,假设2025年达到),甚至可进一步提升。 2)龙头份额提升的成长逻辑仍明确。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0.4、24.7、30.8亿元,对应当前PE为8、7、5倍,有很强的配置吸引力,公司转型效果或仍被市场低估。 3、海晨股份:从联想到理想,核心能力可复制性构建公司ToB供应链想象空间。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 一看联想集团业务黏性与业务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二看理想汽车为代表的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放量; 三看公司凭借核心能力进一步拓展至其他领域并迅速做出标杆客户。 综合考虑可比公司及公司自身利润增速,我们给予2022年22-25倍PE,对应一年期目标市值区间72-82亿元,对应目标价区间55-62元,强调“推荐”评级。 二、行业数据更新: 1)航空机场:深圳机场与春秋航空发布7月数据;受疫情影响,8月1-14日航班量同环比均有所下滑。 2)快递:7月行业业务量增速28.8%,单票收入同比降11%。 3)航运:集运美线拥堵再度加剧,散运各船型普遍上涨,油运底部震荡。 三、强推评级标的:厦门象屿、顺丰控股、华夏航空、春秋航空、中远海控,推荐海晨股份、京沪高铁。 四、本月深度报告: 【华创交运*深度】海晨股份:从联想到理想,核心能力可复制性构建公司ToB供应链想象空间——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四) 【华创交运*深度】公路港到网络货运平台,传化与满帮为例,探讨我国公路整车物流最优解——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三) 一、聚焦ToB供应链服务大市场:掘金机会正当时 在报告《解码顺丰(14)》中,我们提出观点:认为新型供应链体系会帮助企业客户将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向“效益中心”,助力行业客户产业链升级,具备强社会价值。 组织形式看:供应链是“集成”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合适而完备的产品矩阵-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我们认为当前的环境下,供需两端均具备了供应链服务市场大发展的前提基础: 其一供给端:物流产品要素标准化程度的大幅提升构建了供应链模式发展的基础; 其二需求端:客户需求的多元化使得供应链企业发展正当时。 我们认为ToB供应链服务预期会是未来3-5年交运行业最大的投资机会,围绕两条线索: 其一是帮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降本增效与产业升级,从生产端与分销端提质增效; 其二是帮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出海,助力全球化。 1、顺丰控股:公司长期价值明确,拐点基本确立,持续强推 1)公司拐点基本确立,趋势明确。 a)经营数据:公司5-6月业务量增速重回行业最快,收入增速逐月提速(4-6月整体收入增速同比增速分别为17%、21%、26%)。 b)业绩拐点基本确立。公司业绩预告预计Q2单季度实现扣非净利6.04-7.34亿,环比增长17.4-18.7亿元,Q2业绩实现恢复性盈利,我们预计此后季度或进一步改善。 我们认为上半年业绩承压因素中: 其一是新业务及网络资源投入导致成本阶段性承压,但该等投入有助于公司夯实运营底盘、提升处理产能,同时我们观察公司公告将持续审视各业务线的资源投放,加强四网融通模式的推进(速运、快运、仓网及加盟网的场地、线路等资源整合优化),并持续开展中转场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等环比稳步回升。我们预计伴随业务量的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成本摊薄,规模效应有所体现。 其二是产品结构因素,即经济型快递产品增长较快,因该部分产品定价偏低,一定程度影响整体毛利率水平。我们预计随着此后时效快递业务持续回升,以及经济型快递产品更好的分层,该项结构性因素也将得以缓和。 2)公司底部明确。我们以分部估值的角度看,此前报告分析时效业务可为公司带来2700-3000亿的市值区间,当前位于区间下限;而公司不断发展成熟的新业务几无市值贡献并不合理。建议继续关注公司时效快递业务的发展,以及四网融通模型带来的优化,同时我们认为国际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贡献点。 3)长期看,ToB供应链服务市场中公司大有可为之处。我们认为速运网络是连接千城百业,最广泛连接B端与C端的载体,如何帮助更高效地完成交互,是具备强社会价值。而速运网络服务的对象也将随着产业迁移与升级,不仅仅是商务信函到高端消费,还有更广阔的企业级市场(B2B、B2C、B2B2C、C2B等)。公司提出新愿景:独立第三方的行业解决方案数据科技服务公司。公司对于围绕B端战略,以供应链和科技为抓手,是会显著区别于传统物流巨头供应链业务的模式,大有可为之处。 2、厦门象屿:8倍PE,6%+股息,业绩高增,进可攻退可守标的 1)公司中报显示利润高增,正在验证我们6月22日深度报告中提出:公司提质增效进行时。我们预计厦门象屿在完成系列进阶与变革后,净利率水平有望逐步从2020年的0.45%提升至0.7%左右,甚至于可进一步提升(与托克看齐,假设2025年达到)。 龙头份额提升的成长逻辑仍明确。大宗供应链市场(采销+物流+金融)空间广阔,制造业变革使得优质公司价值进一步突显。十三五期间象屿供应链收入复合增速超过30%。 2)公司当前8倍PE左右,6%+股息率,业绩快速增长,有很强的配置吸引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0.4、24.7、30.8亿元,对应EPS为0.94、1.14、1.43元,对应当前PE为8、7、5倍。 传统模式下的大宗供应链公司因其商业模式与财务特征不受市场青睐,PE、PB均处于行业内较低水平,但我们认为公司商业模式到执行能力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应获得估值提升。维持一年期目标价9.27元,对应2021年PE10倍PE,若未来业绩持续超预期,将进一步打开估值修复空间,强调“强推”评级 3、海晨股份:从联想到理想,核心能力可复制性构建公司ToB供应链想象空间 1)聚焦于ToB制造业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先行者。海晨股份围绕制造业客户,提供仓储、运输、关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综合物流服务,产品贯穿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等各个环节。 2)从联想到理想,核心能力跨行业复制初验证。 纵向拓展,与联想集团合作逐步加深,客户粘性强。2017-2020年,联想集团的收入从1.85亿元增长至4.6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7.6%提升至42.9%。同时预计未来伴随联想集团南方制造基地成品仓储服务的中标,将继续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量。注:我们认为公司本土优势、敏捷响应,对于联想集团全球业务而言具备强吸引力。 跨行业复制,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极。公司2017年切入理想汽车供应链服务体系,2020年收入3265万元,占收入比重达到3%。公司新获得理想汽车MilkRun循环取货业务,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达到3539万元,已超过2020年全年。我们模拟假设理想汽车2021年交付量达到约8万量,考虑单车贡献收入1000元左右,则2021年理想汽车为公司贡献收入将达到0.8亿左右,占收入比重预计达到6%。 3)核心能力可复制性是公司不断拓展客户的基石。 制造业物流管理经验具备可复制性,对比电子行业及汽车行业供应链物流体系可以看到,同样作为涉及众多高价值、高精密零部件及供应商、代工厂、渠道商的典型制造业,二者的服务模式和要求存在较强的重合度及可学习性。 科技投入助力数智化和精益管理理念。公司多年承接客户服务需求、信息化和数字化投入,在数字科技应用、生产物流管理流程、定制需求解决方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属净利分别为2.66、3.31、4.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24%、25%,对应EPS分别为2、2.5、3.1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4倍。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一看联想集团业务黏性与业务占比的进一步提升、二看理想汽车为代表的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放量、三看公司凭借核心能力进一步拓展至其他领域并迅速做出标杆客户。综合考虑可比公司及公司自身利润增速,我们给予2022年22-25倍PE,对应一年期目标市值区间72-82亿元,对应目标价区间55-62元,强调“推荐”评级。 二、行业更新 (一)航空机场:深圳机场与春秋航空发布7月数据;受疫情影响,8月1-14日航班量同环比均有所下滑 1、深圳机场7月数据速递: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环比修复,同比跌幅收窄,起降同比降20.8%,旅客吞吐量同比降25.6%。 1)7月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跌幅收窄,起降同比下降20.8%,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25.6%。 7月完成起降架次2.42万架次,同比下降20.8%,环比增38.3%;旅客吞吐量281.4万人次,同比下降25.6%,环比增77.1%;其中国内旅客280.9万,同比下降25.7%,国际旅客0.51万,增长87.0%,当月无地区旅客。国际+地区旅客合计0.51万,占比0.2%。 1-7月公司累计完成起降架次18.2万架次,同比上升11.4%,旅客吞吐量2151.8万人次,同比上升19.8%。其中国际+地区旅客5.7万人,同比下降91.0%,占比0.3%。 2)7月起降架次恢复至19年同期77.1%,旅客吞吐量恢复至19年62.8%。 相较于2019年同期:7月起降架次为2019年同期水平的77.1%,旅客吞吐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62.8%,其中国内旅客为19年同期的71.1%,国际旅客仅为19年同期的1.1%。 1-7月累计起降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5.6%,旅客吞吐量恢复至71.0%,其中国内旅客恢复至79.4%,国际旅客恢复至2.0%。 2、春秋航空7月数据:ASK、RPK同环比齐升,客座率创2020年以来新高90.8% 1)ASK:7月同比增长8.8%,其中国内增8.9%,国际下降9.7%;环比增6.3%,整体与2019年持平。 2)RPK:7月同比增长20.3%,其中国内增20.2%,国际下降16.9%;环比增长10.0%,整体与2019年持平。 3)客座率:7月客座率90.8%,其中国内90.9%,国际57.4%。整体、国内、国际客座率同比分别提升8.7、提升8.6和下降5.0个百分点;环比分别提升3.1、3.0和6.8个百分点。 4)1-7月累计来看:ASK同比增31.4%,RPK同比增47.2%,整体客座率84.4%,同比增9.0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客座率84.6%,同比增8.6个百分点;国际客座率50.9%,同比下滑21.1个百分点。 3、航班量跟踪:疫情影响,8月1-14日航班量同环比均有所下滑 1)同比2020年:8月1-14日三大航航班量同比下降36.1%,吉祥下降38.6%,春秋下降18.4%。 2)相较于2019年:8月1-14日三大航航班量较19年同期下降47.9%,吉祥下降39.1%,春秋下降8.7%,全行业航班量接近19年5成左右。 3)环比7月:8月1-14日三大航航班量环比7月整体下降42.2%,吉祥下降35.7%,春秋下降16.5%。 4) 2021年以来:春秋航空同比增长28.8%,较19年增长9.5%;吉祥航空同比增长42.0%,较19年下降5.3%;三大航航班量同比增长42.2%,较19年下降16.0%。 (二)快递:7月行业业务量增速28.8%,单票收入同比降11% 1、行业业务量: 1)7月完成89.3亿件,同比增长28.8%,其中同城、异地、国际件增速分别为16.9%、31.8%、-0.8%。 2)1-7月累计完成583.3亿件,同比增长42.9%。其中,同城、异地、国际件增速分别为15.2%、48.7%、35.7%。 2、行业收入: 1)7月收入827.2亿元,同比增长14.4%。1-7月累计收入5669.4亿元,同比增长24.7%。 2)单票收入:7月票均9.26元,同比下降11.2%,环比6月下降1.6%。行业单月单票收入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1-7月票均9.72元,同比下降12.8%。 注:观察义乌7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6.7%,浙江6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1.7%,降幅高于行业。邮政局注释,本月快递单价下降,系个别企业价格异动所致。 (三)航运:集运美线拥堵再度加剧,散运各船型普遍上涨,油运底部震荡 集装箱:SCFI收于4282点,周环比增1.3%;2021Q3均值4132点,同比增242%;其中美西、欧洲周环比+3.4%、-0.1%。CCFI收于2978点,周环比-0.9%;2021Q3均值2873点,同比增216%。 干散货:BDI周上涨5.8%,收于3566点;2021Q3均值3250,同比增114%。 油运:VLCC-TCE报-0.04万美元,环比下跌。2021Q3均值-0.04万美元,同比-102%。 1、集运跟踪 需求:8月上旬主要港口箱量外贸增速回升。中港协监测8月上旬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4.4%,其中外贸+9.2%、内贸-8.9%,外贸增速回升,主要系台风过后各港口加快对受台风影响货物的装卸输运,其中上海港外贸增速超20%、宁波舟山港达40%;本周宁波舟山港梅东码头因新冠病例暂停作业,预计短期内华东港口拥堵或有所加剧。 截至8月13日,洛杉矶港预计未来两周进口箱量15.6、18.3万TEU,同比增37%、56%,环比+38%、+18%。考虑到美国销售库存比持续低位以及财政补贴刺激消费,短期美线需求仍将高增,预计至少在圣诞出货旺季前将保持强劲。 供给:码头-内陆系统性供应链瓶颈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亚洲港口拥堵再度加剧供需紧张。 1)码头泊位方面,洛杉矶港8月13日预锚泊船舶14艘,锚泊状态20艘,平均锚泊时间6.2天,较前期有所提升,或由于前期亚洲出口端港口拥堵延误有利于缓解欧美堵港,而盐田港恢复后短期内美线堵港有所加剧。 根据Clarksons(8.12)统计,美西、美东、英国、地中海/黑海、东亚地区在港集装箱船(拥堵指数)为74、54、87、78、230万TEU,环比上周-3.1%、+5.1%、-1.0%、-0.3%、-1.8%,环比上月+7.3%、+14.8%、+0.9%、-1.1%、+3.6%,欧线依旧维持高位,由于盐田港恢复,美线堵港船数大幅回升。 近期港口码头拥堵再次转向亚洲地区,中国、东南亚发运港受疫情影响作业效率显著下滑,6月下旬起盐田港开始恢复,但预计华南疫情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并且华东堵港严重,加剧船舶、集装箱周转缓慢问题,进一步降低有效运力供给。 2)车架方面,The Pool of Pools网站预计当前圣佩德罗湾40/45 ft.拖车在码头、仓库/街道停留时间分别为3.5、8.3天,美西陆端周转问题依旧严峻。 3)缺箱方面,本周上海港集装箱可用性指数CAx为0.58,环比-0.01,缺箱情况原本自12月以来趋于缓解,但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亚洲出运港疫情影响下短期缺箱情况加剧。目前运价仍处于高位,核心在于“货>箱>船”的供求矛盾未见缓解,欧美进口需求持续以及码头、车架、铁路等集装箱供应链整体效率下降导致船舶实际运力紧张的问题仍存在,截至8.13,Clarksons集装箱船租金指数环比上周、上月+27%、+53%,自去年6月26日起连续60周上涨。 美西、地中海航线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预计运价短期内或上涨,而亚洲发运港拥堵影响发酵以及传统旺季或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紧张。考虑到需求高增以及供应链瓶颈持续,即期运价大概率至少在年底圣诞出货季前维持高位。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供需错配下高舱位利用率对运价形成支撑,预计圣诞出货季前运价维持高位。未来运价拐点跟踪遵循“货量下降——舱位利用率下降——船东降价”的传导机制,短期内发生的概率较低。此外,签署高价位、相对高比例的长期合约以保障服务是当前局面下相对更有利于船东、货主双方的解决方案,预计2021-2022年长协价涨幅均较为可观,支撑集运龙头1-2年内的盈利中枢明显上移。 2、散运跟踪 截至8月13日,BCI、BPI、BSI分别收于4766、3566、3098点,环比上周+9.3%、+3.4%、+2.9%,本周各船型均有上涨。春节后以来受澳洲与巴西铁矿石发货量明显回升、北大西洋煤炭运输需求持续释放、南美粮食出口旺季、压港抑制运力周转等因素共同推动下,主要船型运价明显上涨,近期运价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FFA远期合约价格对情绪面的影响,运价有所波动,但中期看在大宗需求有所支撑、新船交付比例低位、老旧船面临拆解压力下,散运市场或仍将保持上行趋势。 3、油运跟踪 本周TD3C-TCE低位徘徊,8月13日收于-4405美元/天,环比上涨。运力端,根据Clarksons最新统计(8.6),VLCC海上浮仓65艘,环比减少1艘;运力占比7.70%,环比持平。油运浮仓运力释放压力仍较大。关注伊朗制裁取消后伊朗国家油运公司释放出的VLCC运力是否会面临拆解。 中长期看,我们认为不应低估船舶环保约束对供给侧的影响,IMO新提出的EEXI 指数直接对船舶碳排放形成量化约束,目前主要的应对措施为:1)限制船机功率,降低航速;2)更换燃料或加装节能设备;3)旧船拆解,替换节能型新船。老旧船舶在上述三种选择下的经济性进一步下降,拆解量或有所增加,高老旧船比例的油运行业供给预计改善。 需求端,随着全球疫情呈现好转,若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下原油消费回暖、去库存加速,静待行业底部反弹。关注伊朗制裁取消带来的原油出口需求增量。 三、市场回顾:交运板块周上涨2.7% 市场回顾:交运板块上涨2.7%,跑赢沪深300指数2.2个百分点。 子行业中:全部子行业均上涨,其中航运、物流、机场涨幅领先,分别上涨6%、3%及2%。 个股看:密尔克卫(17.7%)、st德新(16.3%)、恒通股份(10.2%)涨幅领先,厦门象屿(-4.2%)、山东高速(-3.6%)、st海航(-2.3%)跌幅居前。 四、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1、强推评级标的:厦门象屿、顺丰控股、华夏航空、春秋航空、中远海控。推荐:海晨股份、京沪高铁。 2、风险提示:人民币大幅贬值,经济大幅下滑,疫情冲击超出预期。 附、华创交运系列深度研究: 1、大物流时代 2021/8 海晨股份:从联想到理想,核心能力可复制性构建公司ToB供应链想象空间——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四) 2021/8 公路港到网络货运平台,传化与满帮为例,探讨我国公路整车物流最优解——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三) 2021/6 京东物流:内看与京东生态正向循环,外看数智化供应链市场迎风启航——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二) 2021/6 大宗供应链物流——厦门象屿:进阶中的大宗供应链组织者、产业链服务者、价值链创造者——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一) 2021/6 东航物流:新格局、新动能、新机遇,预计航空物流市场迎黄金发展期 2、顺丰控股系列深度研究(1-14) 2021/4 数智化变革预计将推动供应链体系从成本中心转向“效益中心”(服装篇)——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四) 2021/1产业迁移与升级预期将推动时效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三) 2020/12 时效快递价值探讨(一):为时间效率付溢价之产品分层优化价格分布——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二) 2020/11起底顺丰快运(中):海外经验看快运业务盈利提升路径及市值空间——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一) 2020/10 起底顺丰快运(上):后起之秀,收入行业第一;“多”网融合,生态赋能样本——解码顺丰系列研究(十) 《解码顺丰》报告册(印刷版)新鲜出炉!华创交运吴一凡团队深度出品 2020/8 如何理解4000亿市值的顺丰?生态赋能新征程开启!——解码顺丰系列研究(九) 2020/8 UPS9000亿市值启示:枢纽机场、国际业务、供应链——顺丰控股专项研究(八) 2020/7 聚焦顺丰时效件(中):高端消费驱动或将延续,利润率存潜在提升可能——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七) 2020/6聚焦特惠专配:“一年期测评”优秀,新征程开启,未来10亿+利润可期?——顺丰控股专项研究(六) 2020/6 “脱钩”GDP,“挂钩”高端消费,假设顺丰时效件驱动因素趋势性变化(上)——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五) 2020/5 假如顺丰航空“独立”核算?(中):鄂州机场或可有效优化飞机利用率,推动顺丰航空贡献额外可观利润——顺丰控股专项研究(四) 2020/5 假如顺丰航空“独立”核算?(上):从参与者角色看我国航空货运市场——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三) 2020/4海外启示:时代背景催生行业发展,生鲜电商与速冻品消费或催生千亿冷链增量——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二) 2020/4更少成本,更多选择,从量化模拟鄂州机场对航空货运经济性提升说起——顺丰控股专项研究(一) 3、华夏航空系列深度(1-8) 2021/6人口地理视角看支线航空市场:出行特征、长期空间、运力投放——成长华夏系列(八) 2021/4 ARJ 21:国产民机的光荣与梦想——成长华夏系列(七) 2021/2 地方政府视角看支线航空:投资体量小、相对回报高,高性价比综合方案受青睐——成长华夏系列(六) 2020/10 华夏航空:航空业创新者,因地制宜,航空出行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雏形初现——成长华夏系列深度(五) 2020/7 华夏航空(系列4):成长性仍被低估,预期两年或存近翻倍空间—支线航空龙头200亿+市值进阶之路演绎 2020/5 华夏航空:支线航空商业模式再探讨——支线运营亦有相对壁垒,模式加成预计公司或率先实现盈利 2020/3复盘美国支线航空发展,我国细分市场潜力大,干支结合有望促双赢格局,强调华夏航空“强推”评级 2020/2 华夏航空:支线大市场,华夏任遨游,首次覆盖,“强推”评级 4、春秋航空系列推荐 2021/1 2021年核心三标的之春秋航空:预计公司有望演绎龙头扩张逻辑,上调一年期目标市值至650亿 2020/11 春秋Vs华夏——不同的顶层设计,相同的“极致主义” 5、产业趋势看企业系列 2021/3 产业趋势看企业之中远海控:周期弹性博弈?价值中枢上移! 2021/7 京沪高铁:黄金线路核心资产,长期看运能释放+浮动票价推升增长动力,当前时点看后疫情时期修复弹性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1年8月15日发布的报告《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聚焦ToB供应链服务大市场,掘金机会正当时》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