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每日最强音】金属总动员之“未来金属”铝系列三:新能源遇上“碳中和”,重构供需格局|固收+有色+汽车(20210812)

【华创·每日最强音】金属总动员之“未来金属”铝系列三:新能源遇上“碳中和”,重构供需格局|固收+有色+汽车(20210812)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金属总动员之“未来金属”铝系列三:新能源遇上“碳中和”,重构供需格局|固收+有色+汽车(20210812)》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812.mp3 00:00 03:3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固收 2021/08/10 1、经济形势:对后续风险点关注增多,增加对通胀形势的研判 第一,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Q2报告跟随政治局会议调整了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中长期问题,以及后续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也明确增加了对美联储Taper影响、大宗涨价影响的论述,即更加侧重未来经济增长的风险点。 第二,对于通胀形势的分析,Q2报告涉及通胀的篇幅明显增多,足见央行重视程度的加强,但报告中的结论变化不大,或旨在稳定预期。 2、货币政策:关注政策利率“中枢”说法的改变 第一,就整体基调而言,Q2报告对于货币政策基调的叙述与政治局会议温和转向一致,更加强调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整体定调偏稳,也非明显诉求宽松。 第二,就具体操作而言,Q2报告对于货币政策操作,说法最明确的是对流动性的调节将更加灵活精准,政策利率“中枢”说法出现重大变化,而对于“降成本”的说法存在出入,是否降息的指向不明确。 特别地,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波动”改为“上下波动”,关注对市场利率的影响,特别是是否可以容忍NCD价格明显低于中期政策利率。 3、其他工作:房地产调控、汇率市场化和防风险,几乎没变动 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定调,Q1和Q2报告一字未差,体现政策思路的长期性和明确性;汇率市场的说法变化也不大,更加强调了市场预期的稳定;“防风险”工作,主要延续了地方主要领导负责制的思路,更加明确推动重点地区风险的压降。 4、数据变化: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Q2再贷款并未放量 第一,6月末为1.2%,4月末或在1.3%附近。 第二,5月央行资产负债异动,市场猜测由再贷款再贴现使用导致,Q2规模数据并未验证。 第三,二季度末贷款利率继续下行,房贷利率上行。 5、专栏总结:坚守正常货币政策,看重预期管理成效 第一,从央行分析货币与通胀的关系,可以看出央行对于通胀形势的判断。 第二,央行看重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成效,似乎政策信号的调整频率也会增加。 第三,重申汇率的“测不准”。 综合来看,Q2报告延续政治局会议的思路,确认温和宽松。(1)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更加关注后续的风险点,符合跨周期思路,但并非今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2)货币政策总体论述很稳,唯一能确定的是央行的流动性调节精准性的提高,灵活多变,其他表述均不明确,尤其对于贷款利率说法与近期央行其他会议不一致,直接信号不明,侧面信号从偏稳的论述出发,降息概率不高;(3)政策利率中枢说法的改变或有深意,后续需验证,尤其是NCD价格和MLF操作利率偏离能否维持,从“上下”的说法调整来看,似乎央行对此的容忍度在提升;(4)对于通胀论述篇幅明显增加,但央行结论不变,或着重于预期引导,对于美联储动作和海外通胀,央行似有定见,对央行操作的影响可能加大。后续来看,央行定调的温和转向,是对收益率下行方向的最大保护,但不宜过分预期宽松操作,特别是降息,短期关注月中MLF操作,决定三季度后半段的资金面状态,也关注NCD价格和中期利率关系。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固收】关注政策利率“中枢”表述变化——2021Q2货政报告解读》 华创有色 2021/08/11 回顾历史:铝作为大宗周期品,有明显的上涨和下跌周期。过去,电解铝行业产能无序扩张,叠加重资产属性不易出清,曾长期处于利润亏损状态。电解铝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电力电子等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经济增长带动铝需求稳步增加,但产能的无序扩张,导致供过于求,全球电解铝库存高企,且持续压制市场预期,铝价曾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供给: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2015年政策开始实施,2017年多部门督察政策落实和2018年《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最终“盖棺定论”,全国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速自10%以上逐渐将至3%以下,并确立了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中国电解铝产能步入“控制总量、优化存量”阶段,大规模去产能行动已基本结束,未来政策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碳中和”背景下,“高耗能、高排放”的电解铝行业面临巨大减排压力,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几乎没有打破可能,电解铝供给弹性大大降低,预计2022年底全国电解铝产能触及4500万吨天花板,2023年全国电解铝产量达到峰值。另一方面,国外电解铝产量已进入长期增长停滞期,根据IAI数据,近5年国外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速不到1%。未来,再生铝的发展料将有效补充原铝短缺,但短期内增量有限,对铝供给影响较小。 需求:电解铝需求随经济发展缓慢增长,2012年-2020年,中国电解铝表观消费从1986万吨,稳步增长至381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49%,略高于经济增速。“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新的用铝需求。一方面,铝作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不仅可以减轻新能源汽车重量缓解旅程焦虑,而且可以优化车身动态性能,预计2021年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460和230万辆,用铝量约为96.6和48.3万吨,到2025年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750和890万辆,用铝量约为472和240万吨。另一方面,铝因其质量轻、抗腐蚀和合金强度高等优良属性,被广泛应用于光伏边框和光伏支架,通过光伏各部件计算,单位GW光伏装机耗铝量约为1.9万吨,预计2025年全球和中国光伏装机对铝需求量分别为665万吨和275万吨。2025年中国光伏用铝占总需求的6.1%,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将占到中国铝需求总量的5.3%,为铝需求贡献新的稳定增长点。 展望:政策驱动下,电解铝有望打破周期,重塑价值。供给侧改革前,电解铝产能无序扩张,供过于求导致铝价被持续压制;供给侧改革初步确定全国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产能扩张—供给过剩—价格下跌—产能出清的周期路径被打破。“碳中和”背景下,高能耗的电解铝行业管理将进一步趋严。“碳中和”政策,一方面,降低了中长期产能天花板开放的概率,另一方面,增加了短期基于能耗双控导致的减产,提高供给干扰率。同时,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为电解铝行业带来新的稳定增量需求。电解铝供给端的系统性修复和需求端的持续向好,将助推铝价中枢持续上移。未来,电解铝行业将有望迎来“高铝价,高利润”的新格局,中国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料将充分受益铝价上涨。 风险提示:电解铝产能政策出现调整;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展不及预期;全球流行性收紧,经济复苏低于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有色】金属总动员之“未来金属”铝系列报告三:新能源遇上“碳中和”,重构供需格局》 华创汽车 2021/08/11 事项: 乘联会发布7月狭义乘用车数据,产量:153万,同比-9.5%、环比+1.6%;批发:151万,同比-8.3%、环比-1.9%;零售:150万,同比-6.2%、环比-4.9%。 评论: 7月终端销量低于此前预期。7月上险154万辆、同比-1%、环比-3%,增速低于我们月初预期8PP、月末预期3PP,历史上7月上险环比都是正增长,估计疫情、水灾等带来了负面影响,但目前不太好判断景气下行影响多少,对于8月的上险预期暂不会下调太多,估计同比0-5%。此外要注意水淹车的更换需求在后续会逐步释放。 批发表现反而符合预期。从批发-上险-出口角度看本月为-16万辆,历史均值为-14万辆,按我们定义的芯片缺口收窄到-2%,好于预期,之前普通月是-5%,季末月在-10%以上。主要是一汽大众、北京奔驰、东风本田等车企环比减量较大。由于7月马来西亚疫情导致芯片供给恢复有一定波动,8月恢复节奏可能略受影响,基于此3季度批发预期在原先-1%的基础上下调至-3%(主要看8月恢复情况,原预期同比-1%),对4季度预期维持+5%的预期,4季度仍然是潜在业绩上修窗口。 新能源车继续放量,结构性特征延续。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达24.6万辆,同比+203%、环比+5%,渗透率16.3%、剔除出口15.9%。其中BEV 19.8万辆,PHEV 4.7万辆。预计下半年有望保持环比增长趋势,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260万辆。除总量外,要关注结构上的大分化。按级别,高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也较强。BEV中A00/A/B级份额分别为30%/29%/25%。比亚迪插混销量达2.5万台,是PHEV上量的核心驱动。按车系,自主新能源渗透率28%,豪华19%,合资仅2%。本月销量前五车企为比亚迪/5.0万、特斯拉/3.3万、上通五菱/2.7万、上汽/1.3万、广汽/1.0万。 强烈看好中国整车成长机会,推荐积极配置中国整车。原因有三:1)市场关注度急速提升,带来整车的价值挖掘与重估;2)中长期成长点丰富、逻辑顺畅,核心包括向中高端市场的份额提升,以及建立在双智基础上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新增商业模式;3)短期基本面展望处于改善提升通道,其中传统车有芯片回补预期、新能源车有持续增长预期。另外注意,当前整车股价beta与行业总销量的关系逐渐下降,与新能源车销量挂钩,主要在于今年起汽车销量的结构性变化更被市场所感知(自主价位上移、电动渗透提升等),使市场更关注车企未来三至五年的成长预期而进行交易,此过程中个股自身的alpha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投资建议:看好中国制造以及智能电动为汽车零部件带来的持续成长机会,重点推荐大容量、大成长的整车板块,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低估值零部件推荐豪能股份、精锻科技、爱柯迪、贝斯特,建议关注继峰股份。智能电动新方向,核心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量以及中国车企市占提升,推荐拓普集团、和胜股份,建议关注银轮股份。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幅度和时长超预期、芯片供给恢复速度低于预期、2021年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车企新车型表现低于预期等。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汽车】汽车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淡化行业销量波动,建议积极配置整车》 总量研究 【华创固收】高纯溅射靶材国产化先行者—江丰转债申购价值分析20210811 行业研究 【华创电新】电气设备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中航锂电助力合肥打造智能电动之都 公司研究 【华创商社】贝泰妮(300957)2021年半年报点评:优化费用,把握渠道变迁 【华创电新】恩捷股份(002812)重大事项点评:携手亿纬落子荆门,产能布局再添一城 【华创食饮】桃李面包(603866)2021年中报点评:收入环比提速,盈利改善可期 【华创地产】招商蛇口(001979)2021年7月销售数据点评:月度拿地销售暂弱,但整体仍保持积极 【华创医药】贝达药业(300558)2021年中报点评:埃克恩沙双驱动,多个产品进入报批阶段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