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7月商品仍然强势,政治局会议精神可能对部分因供给原因大涨的商品形成压制——行业利差及产业链高频跟踪月报2021年第7期

7月商品仍然强势,政治局会议精神可能对部分因供给原因大涨的商品形成压制——行业利差及产业链高频跟踪月报2021年第7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固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7月商品仍然强势,政治局会议精神可能对部分因供给原因大涨的商品形成压制——行业利差及产业链高频跟踪月报2021年第7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申万宏源债券】孟祥娟 姚洋 武文凯 摘要 本期投资提示:原材料支撑,商品先跌后涨,下游需求仍有韧性 行业利差与成交情况:7月信用利差走势分化。信用利差方面,1年期各等级利差普遍上行,低等级上行幅度大于高等级;3年期各等级利差普遍下行;5年期中高等级利差下行,低等级利差上行。等级利差方面,各期限各等级利差普遍上行,低等级利差上行幅度大于高等级。期限利差方面,3年-1年期各等级期限利差下行,5年-3年除AAA级下行外,其余等级均上行。行业超额利差方面,全部19个行业中12个上行,7个下行。造纸和地产行业上行幅度最大,煤炭和钢铁行业超额利差下行幅度最大。 大宗商品:7月动力煤价格继续强势上涨,上中旬发电量同比增长10.1%,其中火电增长15.4%。主要因为夏季用电高峰而水电出力不及往年,煤炭主产区受防汛影响部分产能释放受限。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纠正运动时“减碳”,而发改委对鄂尔多斯市38处停产的露天煤矿批复了用地手续,预计8月初可形成实际产量,因此我们预计8月份煤价将有明显回落。7月钢铁需求仍然处于淡季,工信部政策要求下,钢厂大幅减产,铁矿石和焦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钢价则大幅上涨,吨毛利明显回升。但中央政治局会议后,限产情况可能会有变化,预计钢价8月份将回调。7月上半月,OPEC+取消部长级会议,EIA原油与汽油库存超预期减少,油价继续上涨。下半月沙特和阿联酋达成增产协议,油价短期回调,但之后在需求支撑下止跌回升,较上月末仍然格震荡上涨。石化产品方面,虽然需求仍然处于淡季,但在成本支撑下多数仍然上涨;煤化工产品方面,供给端限电和煤价强势继续支撑产品价格上行。基本金属普涨,铜铝涨幅较大。 建筑地产与交运消费:7月建筑业PMI57.5,环比下降2.6。水泥需求仍在淡季,价格下跌4.04%,6月水泥产量同比负增长。地产销售面积当月同比负增长,可售面积微增1.0%,土地成交溢价率回升。6月汽车、家电销量整体同比下滑,其中汽车主要是基数原因,产销量水平仍然高于2019年,但家电内销弱于外销,6月空调销量较强。6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8.4,环比下跌3.1%。对应到CPI来看,预计7月CPI食品环比维持负增,但非食品部分偏强,预计7月份CPI同比在0.6%附近。 利率债&产业债投资策略:7月商品价格仍然表现偏强,煤炭和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国内需求虽然仍在淡季,但在成本支撑下仍然多数先跌后涨。7月底政治局会议可能会对近期因供给原因大涨的商品形成一定压制,但原油在沙特和阿联酋达成增产协议仍然继续上涨,反映外需仍然较强。利率债,我们维持对下半年偏谨慎的观点不变。从7月7日至今,债市走势强于我们预期,当前继续维持对下半年大势看调整的关注不变,短期继续关注疫情、资金等走势。产业债,当前信用利差低位但分化极大,产业债超额利差历史高位,不建议持有利差上行风险较大的中高等级长久期品种。今年政策对债务问题格外重视,各地政府纷纷表态确保地方国企债券兑付,而非国企近几年经营较好并且资本开支平稳,债务风险可控,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信用市场整体违约率较低,可适度下沉收益率较高且基本面较好的短久期产业债。“碳中和”战略下,钢铁行业一方面基本面将继续夯实,另一方面长期资本开支有望下降,目前利差较高,风险较小,性价比最高。煤炭行业优选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主体。下半年经济韧性对中游制造业形成利好,并且整体利差较高,可适当关注。 正文 1.动力煤-电力产业链 7月动力煤价格继续强势上涨,上中旬发电量同比增长10.1%,其中火电增长15.4%。主要因为夏季用电高峰而水电出力不及往年,火电煤炭需求旺盛,但煤炭主产区受防汛影响,部分露天煤矿产能释放受限,煤炭供不应求,价格继续上涨。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纠正运动时“减碳”,而发改委对鄂尔多斯市38处停产的露天煤矿批复了用地手续,涉及产能6670万吨/年,预计8月初可形成实际产量,因此我们预计8月份煤价将有明显回落。 1.1动力煤:7月国内外煤价继续强势上涨,8月预计将有明显回落 7月国内外煤价继续强势上涨。其中,7月末长协价中的环渤海动力煤指数672元/吨,较6月末上涨28元/吨,秦皇岛现货平仓均价较上月末上涨26元/吨至845元/吨,坑口价上涨33元/吨至872元/吨。NEWC动力煤现货价从6月底的136.57美元/吨上涨至7月底的158.20美元/吨。截止7月24日,环渤海四港区库存环比下降15.3%至1665万吨,同比下降21.8%。7月主产区受防汛影响,部分露天煤矿产能释放受限,同时夏季高温并且水电不及往年,电厂用煤需求旺盛,煤炭仍然供不应求,价格继续上涨。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纠正运动时“减碳”,而发改委对鄂尔多斯市38处停产的露天煤矿批复了用地手续,涉及产能6670万吨/年,预计8月初可形成实际产量,因此我们预计8月份煤价将有明显回落。 1.2 电力:7月上中旬全国25省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10.1% 7月上中旬全国25省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10.1%。其中,火电同比增长15.4%,水电同比减少9.8%。2021年1-6月新增发电设备容量同比增长40.38%,其中火电同比增长7.66%;火电电源投资同比增长10.38%;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119小时,其中火电同比增加231小时。 2. 焦炭-钢铁-机械产业链 7月钢铁需求仍然处于淡季,工信部政策要求下,钢厂大幅减产,铁矿石和焦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而钢价则大幅上涨,吨毛利明显回升。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纠正运动时“减碳”,后续限产情况可能会有变化,预计钢价8月份将回调。 2.1焦煤焦炭:7月焦煤上涨焦炭下跌 6月焦煤上涨焦炭下跌。截至7月23日,焦煤坑口价较6月底持平,车板价上涨400元/吨车板价不变,分别为1180元/吨及2570元/吨。截止7月30日,一级冶金焦车板价较6月底下跌240元/吨,平仓价(含税)较6月底下跌120元/吨,分别至2660元/吨及2850元/吨。下游库存方面,110家钢厂炼焦煤库存7月底为713.12万吨,较6月底下降74.88万吨,焦炭库存合计428.65万吨,较6月底下降10.6万吨,焦煤库存同比下降8.3%,焦炭库存同比下降14.6%。 2.2 钢铁:限产致7月钢价大幅上涨,吨毛利明显回升 截至7月30日,螺纹钢价格由6月底的4940元/吨上涨至5440元/吨,螺纹钢RB2109合约期货价格由5147元/吨上涨至5737元/吨。7月钢价普遍大幅上涨,螺纹钢价格上涨500元/吨,线材上涨290元/吨,中厚板上涨500元/吨,热卷上涨540元/吨,冷轧上涨450元/吨。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铁矿石较6月底下跌128元/吨,焦炭下跌240元/吨、主焦煤上涨180元/吨,喷吹煤上涨100元/吨,废钢上涨90元/吨。期货价格同步上涨,螺纹和热卷期货价格分别上涨590元和741元,螺纹升水297元,热卷贴水159元。 7月钢材库存小幅下降,钢厂产量下降明显,但预计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将使得钢价8月份回调。截止7月末,社会库存环比增加45.92万吨至1526.09万吨,环比增幅3.10%,同比减少2.3%;钢厂库存减少62.66万吨至610.92万吨,环比降幅9.3%,同比降幅8.3%。7月钢材需求平淡,同时钢厂受工信部限产政策影响,产量下降明显,因此库存反而略有下降,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4.1%。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纠正运动时“减碳”,后续限产情况可能会有变化,预计钢价8月份将回调。 7月平均吨毛利整体明显回升。7月螺纹钢、线材、中厚板、热卷和冷轧平均吨毛利分别为339元/吨、698元/吨、506元/吨、707元/吨和701元/吨,较6月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204元/吨、-28元/吨、+83元/吨、+251元/吨和+135元/吨。吨毛利整体明显回升,主要因为受工信部限产政策影响,钢厂减产力度较大,铁矿石和焦炭大幅下跌,而钢铁供需相对较好,限产预期下价格大幅上涨,吨毛利回升明显。 7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3.1%,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需求方面,7月新订单指数36.8%,较6月提高2.0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低于荣枯线,新出口订单为30.8%,较6月下降11.5个百分点。供给方面,7月生产指数43.1%,环比6月下降7.6个百分点。PMI数据显示,7月需求仍然一般,但产量大幅下降。 2.3工程机械:6月挖掘机销量同比下降6.2% 6月挖掘机销量23100台,同比下降6.2%。其中国内销量16965台,同比下降21.9%,出口销量6135台,同比增长111.5%。大、中、小挖销量分别为2493/4908/9564台,同比分别-25.5%/-12.5%/-25.1%。6月大中小型挖机销量同比均下降,中挖降幅相对较小,虽然有去年基数高和今年旺季提前而导致淡季也相应提前的原因,但仍然反映出下游需求扩张速度放缓。出口需求仍然强劲。 3. 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产业链 7月上半月,OPEC+取消部长级会议,EIA原油与汽油库存超预期减少,油价继续上涨。下半月沙特和阿联酋达成增产协议,油价短期回调,但之后在需求支撑下止跌回升,较上月末仍然格震荡上涨。石化产品方面,虽然需求仍然处于淡季,但在成本支撑下多数仍然上涨;煤化工产品方面,供给端限电和煤价强势继续支撑产品价格上行。 3.1石油化工:需求一般,但原油继续强势上涨,价格多数先跌后涨 7月上半月,OPEC+取消部长级会议,EIA原油与汽油库存超预期减少,油价继续上涨。下半月沙特和阿联酋达成增产协议,油价短期回调,但之后在需求支撑下止跌回升,较上月末仍然格震荡上涨。截止7月30日,Brent原油收于76.33美元/桶,环比上涨1.6%;WTI原油收于73.95美元/桶,环比上涨0.7%。全美原油和石油产品(包括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小幅下降,截止7月23日当周,EIA报告的原油库存较6月底减少1063万桶至18.90亿桶,降幅0.56%。 炼化:7月山东地炼平均开工率为69.56%,环比下降1.46个百分点。纯苯均价环比上涨423.86元/吨,上涨5.3%,主要因前半月油价上涨,港口库存年内低位,但是之后随着油价及下游苯乙烯下跌,纯苯价格有所回落;乙烯均价环比上涨61.19美元/吨,上涨6.6%;丙烯均价环比下跌163.64元/吨,下跌2.1%,月中部分下游装置受雷电天气影响而停车,下游拿货积极性减弱,丙烯价格小幅下跌。7月国内成品油零售指导价下调,整体汽油上调30元/吨,柴油上调30元/吨。 通用塑料:7月聚乙烯PE均价环比上涨214.29元/吨,上涨2.6%,聚丙烯PP均价环比上涨51.67元/吨,上涨0.6%。7月通用塑料需求平稳,部分装置检修叠加油价震荡上行,通用塑料价格走势略偏强。 工程塑料:7月聚苯乙烯PS均价环比下跌381.17元/吨,跌幅3.1%;ABS均价环比下跌61.15元/吨,跌幅0.3%;聚碳酸酯PC均价环比下跌564.07元/吨,跌幅2.1%。7月工程塑料需求传统淡季,虽然上游成本有所上涨并且央行降准对市场情绪有一定提振,但工程塑料价格仍然整体震荡下跌。 合成橡胶:7月丁苯橡胶均价上涨819.41元/吨,上涨7.6%;顺丁橡胶大涨1582.68元/吨,上涨13.2%。7月丁二烯价格急速反弹至历史高位,虽然下游对高价货存抵触情绪,但成本支撑坚挺,合成橡胶价格大幅上涨。 化纤:7月PX均价环比上涨55.60美元/吨,上涨6.5%;PTA均价上涨414.63元/吨,上涨8.7%;涤纶长丝(POY)均价上涨703.73元/吨,上涨8.2%。7月涤纶产业链,油价继续震荡上行,PX生产仍然小幅亏损,被动提价,PTA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价格走高,下游涤纶长丝集中补仓,需求尚可,长丝价格也跟随成本上行。 3.2煤化工:煤价托底,需求决定价格涨幅 甲醇:7月甲醇均价环比上涨49.65元/吨,上涨2.3%。7月部分下游甲醇持续外采,部分装置停车,煤价继续上行,甲醇价格震荡走强。 氯碱:7月电石均价环比上涨477.08元/吨,上涨9.8%;PVC均价环比上涨54.82元/吨,上涨0.6%。7月内蒙古限电严重,电石供给受限,价格多次调涨,下游PVC有所减产,虽然下游需求一般,但价格后期仍有所上涨。 纯碱:7月纯碱均价环比上涨158.00元/吨,涨幅8.3%。7月纯碱继续受限电、天气、装置故障和原料不足等供给端因素影响,价格继续上涨。 化肥:7月尿素均价环比上涨117.4元/吨,涨幅4.4%。7月尿素继续受“印标”刺激,价格淡季逆势上涨,再创新高。 4. 有色金属板块:有色金属价格普涨,波动加剧 7月伦铜价格上涨,沪铝价格微跌,沪铅价格上涨,沪锌价格微涨。库存方面,伦铜库存上升11.2%、沪铝库存减少11.3%、沪铅库存增加42.0%、沪锌库存增加2.6%。 伦铜:伦铜价格震荡上行,库存有所增长。7月LME铜价上涨4.2%,铜价从9406涨至9775美元/吨。伦铜库存增加,从211,525吨上涨至239,650吨,较月初上涨11.2%。LME铜价在5月创下10,72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复苏下需求端预期加强。5月以来受政策面预期波动影响,全球铜价有所调整。7月海外通胀再超预期,铜价延续震荡上行。 沪铝:沪铝价格上涨,库存继续下降。沪铝价格上涨4.0%,铜价从18810元/吨涨至19880元/吨。近期铝价高位运行,利多因素包括成本端价格支撑及供应收紧。成本端,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供给端,西南地区的限电政策升级,云南、广西等地的电解铝产能释放受限;短期内铝价有一定支撑。沪铝库存继续下降,沪铝月末库存为256,214吨,较月初下跌11.3%。 沪铅:7月沪铅维持震荡行情,价格微涨,库存大幅增加。7月沪铅价格震荡区间为15520元/吨至16190元/吨,月末价格较月初上涨0.9%。铅价维持震荡行情,7月基本面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原料端维持紧平衡,铅精矿加工费保持低位,供给端压力仍然较大,下游铅蓄企业出货好转。沪铅库存延续增加且上行幅度较大,上涨至168,421吨,较月初上涨42.0%。 沪锌:沪锌价格微涨,库存反弹上升。短期内锌价维持震荡运行,7月沪锌价格区间为21965元/吨至22395元/吨,月末价格较月初上涨1.3%。沪锌库存上行,由35314吨增长至36224吨,较月初下跌2.6%。 5. 建材建筑-地产基建产业链 7月建筑业PMI57.5,环比下降2.6。水泥需求仍在淡季,价格下跌4.04%,6月水泥产量同比负增长。地产销售面积当月同比负增长,可售面积微增1.0%,土地成交溢价率回升。 5.1建筑建材:建筑业PMI创历史同期新低 7月建筑业PMI 57.5,环比下降2.6,为历史同期最低。2020年建筑业PMI同期水平为60.5,同比下降3.0,较2019年同期减少0.7。其中,新订单PMI指数50.0,较6月下降1.26,业务活动预期指数64.0,环比上升0.8,销售价格为52.9,环比提高0.9,从业人员指数52.1,环比提高5.4。 7月末全国水泥价格环比下跌4.04%。截止7月29日,全国水泥价格较6月末下跌4.04%至417.10元/吨。具体来看: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水泥价格环比分别+0.33%、-1.05%、-7.75%、-4.36%、-3.07%和-4.32%。分省份看,西藏和吉林水泥价格表现较强,较上月底分别上涨+2.88%和+0.99%;福建、上海和陕西水泥价格表现较弱,较上月分别下跌14.88%、10.62%和8.20%。2021年7月水泥产量2.24亿吨,同比下降2.9%。7月水泥需求仍然处于淡季,各地雨水天气较多,需求较差。 5.2地产:7月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减少14.5%,可售面积同比负增长 32城市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减少14.5%,累计增长42.5%。7月,一线城市销售当月同比增长8.1%,累计同比增长59.5%;二线发达城市当月同比下降10.5%,累计同比增长33.9%;二线其他城市当月同比增长15.5%,累计同比增长+49.2%;三线城市当月同比下降50.6%,累计同比增长4.6%。 百城住宅价格指数同环比均上涨。7月百城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81%,增速较6月回落0.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5%,增速较6月回落0.01个百分点。其中86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个城市住宅价格持平,13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下降。 2021年7月底13城可售面积同比上升1.0%,增速较6月底增加1.3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可售面积同比下降5.7%,降幅较6月底扩大0.1个百分点;二线发达城市可售面积同比下降5.2%,降幅较6月底收窄4.0个百分点;二线其他城市可售面积同比增长10.8%,增速较6月底提高1.3个百分点。从去化速度来看,13城7月去化速度为8.15个月,较6月增加0.19个月。一线城市去化速度提高,二三线城市去化速度放缓。 7月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63.5%。全国100大中城市7月住宅类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2499.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5%。其中,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分别同比-100%、-86.9%和-35.9%。 7月全国住宅土地成交溢价率提升。7月全国100大中城市住宅类成交土地溢价率为15.39%,较6月提升4.81个百分点。其中二线城市溢价率27.83%,环比提高16.64个百分点。 6. 下游需求板块:汽车-家电-交运-零售消费 6月汽车、家电销量整体同比下滑,其中汽车主要是基数原因,产销量水平仍然高于2019年,但家电内销弱于外销,6月空调销量较强。6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8.4,环比下跌3.1%。对应到CPI来看,预计7月CPI食品环比维持负增,但非食品部分偏强,预计7月份CPI同比在0.6%附近。 6.1汽车产销因基数原因同比下滑,家电内销弱于外销 6月中汽协汽车产销量同比负增长。2021年6月中汽协数据显示汽车销量当月增速为-12.44%,汽车产量当月增速为-16.51%。具体品种来看,各品种汽车同比增速相比上月增速均有一定下滑。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速-11.03%,商用车销量增速-16.76%,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46.94%。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优化、一线城市相关政策持续利好,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实现较快增长。2021年6月库存系数为1.48,环比5月下降0.03。 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好于批发。从乘联会乘用车日均销量数据来看,6月零售和批发日均销量(过去4周平均)分别为4.74万辆和4.52万辆,均高于5月水平。 家电方面,6月空调、冰箱、洗衣机销量同比分别变动-3.9%、-8.9%和7.5%。考虑到2020年基数因素,今年1-6月空调销量强于2019年同期,两年同比增速为8.7%;冰箱、洗衣机的两年同比销量增幅仅为1.5%、3.8%,家电下游增速依然偏弱。 6.2 交通运输:国内货运总量增速回调 2021年6月全国货运总量同比增长10.3%,较上月进一步回调。6月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21%、12.8%、4.8%和10.6%。从增速变化上看,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货运增速均下降。6月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9%;6月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线上消费增速保持平稳。 海外方面,干散货价格维持震荡态势,其中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由3383降低至3292;巴拿马型运费指数由4119降低至3304;好望角运费指数由3931升至4306。SCFI(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自3月高位小幅回调后继续上涨。 6.3 零售消费:食品价格继续走弱,预计7月CPI同比在0.6%附近 食品方面:7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9.56,环比下跌1.4%(前值4.8%),环比降幅明显收窄。其中,食品类价格走势维持偏弱,猪肉价格环比降幅收窄至4.4%(前值15.6%),蔬菜价格环比微涨0.5%,水果价格环比降幅基本持平于上月报7.1%。对应到CPI来看,预计7月CPI食品环比维持负增,但非食品部分偏强,预计7月份CPI同比在0.6%附近。 轻工商品方面:7月义乌中国小商品景气指数为1144.95,较4月边际上行0.25%,其中规模指数及信心指数继续小幅回落,效益指数有所回升,7月义务小商品景气指数边际企稳,整体仍处高位,对应我国制造业景气整体维持韧性。 7. 利率债&产业债投资策略 7月商品价格仍然表现偏强,煤炭和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国内需求虽然仍在淡季,但在成本支撑下仍然多数先跌后涨。7月底政治局会议可能会对近期因供给原因大涨的商品形成一定压制,但原油在沙特和阿联酋达成增产协议仍然继续上涨,反映外需仍然较强。利率债,我们维持对下半年偏谨慎的观点不变。从7月7日至今,债市走势强于我们预期,当前继续维持对下半年大势看调整的关注不变,短期继续关注疫情、资金等走势。产业债,当前信用利差低位但分化极大,产业债超额利差历史高位,不建议持有利差上行风险较大的中高等级长久期品种。今年政策对债务问题格外重视,各地政府纷纷表态确保地方国企债券兑付,而非国企近几年经营较好并且资本开支平稳,债务风险可控,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信用市场整体违约率较低,可适度下沉收益率较高且基本面较好的短久期产业债。“碳中和”战略下,钢铁行业一方面基本面将继续夯实,另一方面长期资本开支有望下降,目前利差较高,风险较小,性价比最高。煤炭行业优选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主体。下半年经济韧性对中游制造业形成利好,并且整体利差较高,可适当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