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804】【策略】【行业】电新、机械设备【个股】锦浪科技、富满电子、英维克

【东吴晨报0804】【策略】【行业】电新、机械设备【个股】锦浪科技、富满电子、英维克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08-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804】【策略】【行业】电新、机械设备【个股】锦浪科技、富满电子、英维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804 00:00 03:1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东吴证券月度策略及金股组合 误解可能会加深,但误解终究是误解 投资要点: 现象:近期A股市场波动较大,有较大规模外资撤出A/H市场。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有较大规模海外资本撤离港股市场,A股市场上沪港通深港通内也持续净卖出。部分行业的监管政策出台,给部分海外及国内投资者造成预期紊乱,风险偏好下降。 误解:投资者担心针对教育行业的监管政策会不会蔓延到其他行业。投资者当前最大的焦虑是,针对教育行业的监管政策会不会蔓延到医疗、白酒、游戏、互联网等其他行业。我们认为,除了教育和互联网,政策不会蔓延。实际上针对教育的监管政策在6个月以前就有高层领导提到,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期和各类吹风会,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要看监管政策会不会蔓延到其他行业,就要看其他行业有没有在3个月、6个月之前就有类似的表态,如果没有,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行业监管的重点方向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及反垄断。投资者要思考,哪些行业处于这些重点方向上,哪些行业不是。 误解或许会加深。部分海外投资者由于不了解政策内涵,而考虑调整资产配置中的国家风险。离开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的资金短期也许不会回流。有关互联网方面的监管政策可能继续出台,影响部分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 误解终究是误解,误解终将过去。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逐渐了解政策出台的范围和影响,误解可能会慢慢消散。少量无序发展的服务业行业是监管的重点,制造业还是政策支持的方向。投资者应该把重心放在行业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前瞻判断上。历史证明,股票价格的顶部和底部都发生在距离行业景气度高点和低点不远的地方。配置上继续偏向受到政策支持的广义制造业,包括不限于新能源、机械设备、工控自动化、半导体等。 本月十大金股:用友网络、中兴通讯、中国化学、英科再生、迈为股份、奥普特、药明康德、天坛生物、阳光电源、宁德时代。 风险提示: 通胀上行超预期造成流动性收紧;海外市场风险冲击。 (分析师 陈李、姚佩、侯宾、柳强、袁理、周尔双、朱国广、曾朵红) 监管政策引发担忧,外资转为净流出 ——东吴策略·市场温度计 股市流动性:最近一周市场情绪降温,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7亿元,前值749亿元。 监管政策引发市场担忧,外资转为净流出: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教育“双减”政策,引发海外投资者对监管政策蔓延的担忧,7月26、27日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128、42亿元,上证综指分别下跌2.3%、2.5%。整体来看,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入-24亿元,前值118亿元。行业上外资主要加仓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行业;对非银金融、化工、通信相对谨慎。 误解终究是误解:投资者当前最大的焦虑是,针对教育行业的监管政策会不会蔓延到其他行业。我们认为政策落地需要较长的酝酿期,因此判断监管政策是否会蔓延需要跟踪行业近期是否有过相关表态,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除了教育和互联网,政策不会蔓延。 政策取向与定力:梳理近一年来深改委会议,往后跟踪未出台政策落地节奏应集中于碳中和、医疗服务改革、智能制造试点、粮食种业安全、文化企业导向、中西部高教支持等政策。 风险提示:资金入市规模为大致估算,仅供投资者参考;疫情二次爆发造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 姚佩) 行业 电新: 高镍未来已来,龙头涅盘见云开 动力电池追求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镍化为当前最成熟的技术进步方向。能量密度方面,高镍化使得电池可反应电子数增多,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电芯能量密度有望达300wh/kg+,系统达200wh/kg+,较当前提升30%+,且可通过提高镍含量、改善其他电池材料、提高成组效率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成本方面,高镍化可解决钴金属储量少、价格高的痛点,且随着印尼镍冶炼产能的释放及电池循环回收体系的完善,高镍正极成本有望下降至10-12万元/吨,下降空间大,此外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减少了其他电池材料用量,20年622电池成本预计0.68元/wh左右,我们预计高镍电池远期成本将达到0.5元/wh以内,将趋近铁锂电池。 产业链加速高镍布局,高镍未来已来。车企端,特斯拉为高镍引领者,18年起搭载镍含量80%+的21700电池,高镍已经过两年以上装机验证,国内高镍装机车型21年1-5月累计销量占比22%, 21年1-5月除特斯拉外累计销量占比相较20年由11%提升至14%,提升趋势明显,此外大众、戴姆勒、宝马等海外车企21-22年大量高镍新车型落地。电池端,头部电池厂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宁德、蜂巢等高镍电池陆续量产,2021年1-5月累计高镍装机占三元装机比例从20年的25%提升至27%,其中5月达到32%;海外松下绑定特斯拉,LG、SK 9系高镍电池即将落地,我们预计22年大规模上量。正极端,以容百为代表的高镍正极厂商扩产激进,国内巴莫、贝特瑞等均加大高镍产能布局,海外浦项、ECOPRO BM等均与下游客户签订高镍正极供货合同,电池厂指引超预期。我们预计2021年高镍装机110gwh、对应全球高镍正极需求17万吨,25年高镍电池装机量达832gwh,占比近70%,对应高镍正极需求约124万吨,五年CAGR65%+。 高镍技术壁垒较高,电池、三元正极及前驱体行业格局优化,碳纳米管、LIFSI等加速渗透。宁德的技术迭代是引领行业,技术迭代使得优势持续扩大,除LG-特斯拉外,宁德为国内唯一大批量出货高镍电池的厂商,二线厂更多的可能性在于跟随突破;正极行业分产品结构看,高镍技术难度高,随着技术迭代,行业格局存在明显集中趋势,2020年523型CR2为16.9%,622型CR2为45%,811型CR2合计为82.2%,容百、巴莫优势明显。前驱体对正极品质影响较大,高镍化加深技术壁垒,且高镍强化镍资源布局重要性,龙头布局镍冶炼强化成本优势,龙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高镍化增加电池对LIFSI、碳纳米管添加需求,高镍化趋势下超越行业增速,龙头公司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全面看好锂电中游和上游锂资源龙头,明年隔膜、铜箔、石墨化偏紧,锂价格可能超预期,高镍、碳纳米管需求加速,我们继续强烈推荐三条主线:一是特斯拉及欧洲美国电动车供应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璞泰来、天赐材料、中伟股份、新宙邦、科达利、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欣旺达);二是供需格局扭转/改善而具备价格弹性(天赐材料、华友钴业、永兴材料,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天际股份,及二线锂资源公司,融捷股份、江特电机、天华超净等);三是国内需求恢复、量利双升的国内产业链龙头(比亚迪、德方纳米、天奈科技、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关注中科电气、嘉元科技、国轩高科、孚能科技)。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投资增速下滑。 (分析师 曾朵红) 机械设备: 锂电设备行业深度 关注海外扩产加速+头部设备商产能稀缺性 看好各环节设备龙头 锂电设备行业是黄金成长赛道,持续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大趋势。我们对行业做出以下预判:①全球动力电池进入新的产能周期,7家龙头电池厂规划未来3年扩产1008GWh;②我们判断2021年海外电池厂扩产进入加速期:2020年海外二次疫情导致海外电池厂扩产进展滞后,但扩产计划不会取消,因此我们判断在目前海外疫情得到控制的背景下,2021年海外电池厂扩产将明显提速。③我们判断动力电池迈入扩产高峰,龙头设备商稀缺性将逐步显现。目前,动力电池以及电动车行业龙头均在用不同方式锁定上下游资源,其中设备公司竞争者较少,具备稀缺性估值溢价,将随着扩产高峰到达逐渐显现。④模组线+PACK线自动化率正处于由低到高的拐点:全球电动需求爆发,电池厂规划产能翻倍增长,低自动化率产线招工难度暴增,因此亟需“机器换人”提升产线自动化率。⑤未来设备采购形式为分段采购和整线总包共存,未来客户为电池厂和整车厂共存。 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趋势下,设备公司具备早周期性最先受益。重点推荐具备整线供应能力的整线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海外疫情结束后扩产最受益的后道设备龙头【杭可科技】,深耕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受益于 PACK 自动化率提升的【先惠技术】,建议关注:【利元亨】【联赢激光】【海目星】【斯莱克】。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分析师 周尔双) 电新: 海外电动车6月销量点评 季末冲量,上半年销量略超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6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8.48万辆,环比增加24%,季末冲量略超市场预期。根据Marklines统计,6月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52.55万辆,同比升151%,环比升21%。其中,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4.07万,同比升162%,环比升18%。海外销量符合预期,6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8.48万辆,同比增143%,环比增加24%,其中EV销量17.73万辆,同比增159%,环比增28%,占比62%;PHEV销量10.75万辆,同比增加121%,环比增加19%,占比38%。 欧洲6月销量同环比高增,渗透率环比提升至13.4%。6月欧洲共销售21.4万辆,同环比+133%/+37%,电动车渗透率13.37%,同比增7.16pct,环比增1.87pct;1-6月共销售91.4万辆,同比+130%。其中德国6月销售6.37万辆,同比大增196%,环比升20%,占欧洲销量比重30%,是欧洲市场主要增量来源,电动车渗透率增至23.22%;1-6月共销售30.45万辆,同比+179%。法国6月销3.76万辆,同环比+79%/+53%,补贴退坡前抢装效应显著,渗透率提升至15.27%;1-6月共销售14.54万辆,同比+118%。英国6月销3.44万辆,同环比+157%/+43%,渗透率增至15.59%;1-6月共销售13.84万辆,同比增183%。 特斯拉6月全球销8.69万辆,欧洲市场贡献主要增量。6月特斯拉全球共销售8.69万辆,同环比+142%/17%,1-6月累计销售38.1万辆,同比增144%。美国市场6月销售2.29万辆,同环比+105%/-21%,占比26%,1-6月累计销量13.76万辆,同比增68%。中国市场6月销3.32万辆,占比38%,销量同环比+122%/-1%;1-6月累计销量16.17万辆,同比升445%。欧洲6月特斯拉销售2.55万辆,同环比+210%/190%,占比29%;1-6月累计销量6.67万辆,同比增79%。 分车企来看,海外市场大众居首位,特斯拉紧随其后,现代-起亚超越Stellantis位列第三。大众6月海外销量6.27万辆,同环比+258%/+21%,ID系列车型表现强劲,1-6月累计销售25.81万辆,同比增206%。特斯拉6月海外销量5.18万辆,同环比+148%/+30%,1-6月累计销售21.63万辆,同比增71%。现代-起亚6月销售2.92万辆,同环比+126%/+33%,主要系IONIQ 5开始起量;1-6月累计销售11.62万辆,同比+83%。Stellantis6月销售2.76万辆,环比26%;1-6月累计销售12.86万辆。宝马集团6月销售2.15万辆,同环比+120%/+24%;1-6月累计销售10.9万辆,同比+114%。雷诺-日产6月销售2.1万辆,同环比+44%/+43%;1-6月累计销售8.9万辆,同比+38%。戴姆勒6月销售1.57万辆,同环比+68%/+2%;1-6月累计销售10万辆,同比+150%。 海外装机同比上升130%,环比上升12%。6月海外电池装机电量13.18Gwh,同比上升130%,环比上升12%。其中,LG6月装机3.7Gwh,同环比+43%/-4%。松下6月装机6.78Gwh,同环比+244%/+16%;三星6月装机电量为0.94Gwh,同环比+53%/+6%。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三条主线:一是特斯拉及欧洲电动车供应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科达利、天赐材料、璞泰来、新宙邦、中伟股份、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欣旺达);二是供需格局扭转/改善而具备价格弹性(天赐材料、华友钴业,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天际股份,及二线锂资源龙头融捷股份、天华超净等);三是国内需求恢复、量利双升的国内产业链龙头(比亚迪、德方纳米、天奈科技、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关注中科电气、嘉元科技、国轩高科、孚能科技)。 风险提示:政策及销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 个股 锦浪科技(300763) 境内户用逆变器龙头地位稳固,储能业务高增 投资要点 2021H1公司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101.26%,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99.80%;实现利润总额2.56亿元,同比增长84.0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101.26%。其中2021Q2,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87.65%,环比增长35.6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20.79%,环比增长24.52%。 逆变器出货高增,21年出货规划大:公司逆变器出货33.83万台,按照20年报单台功率18kW测算,出货量约6.1GW,同增150%,其中Q2出货19万台左右,测算约3.3-3.7GW。21H1并网逆变器整体毛利率约26.73%,同比下降约9.55pct,主要原因在于会计政策调整、境内占比提升、芯片紧张成本上涨所致。21年全年看,我们预计公司出货16GW+,同增约80%,出货规划大。 21H1分布式成为境内装机主力,公司出货高增:21年1-6月户用装机5.9GW,同增181%,占总装机量45%,大超市场预期;我们预计今年户用新增装机将达18GW+,同增78%+,打开逆变器中长期发展空间,明年虽然户用补贴退坡但组件价格下降有所对冲,我们预计明年户用25GW+,公司作为龙一持续受益。 境外高增需求向好,公司持续受益:据海关总署,2021年1-6月组件出口金额108.97亿美元,同增41.3%;21年1-6月逆变器出口金额21.45亿美元,同增61%,单6月出口金额4.38亿美元,同环比+63%/+29%;出口数据同比均大增,印证境外需求向好,同时逆变器出口金额增速显著快于组件,境内逆变器龙头加速出海逻辑持续验证,我们预计21年逆变器板块将继续受益出口高增长。 储能优质赛道,公司重点发力:境内看,分时电价机制政策落地+25年新增装机30GW的目标,打开储能长期空间。21年公司重点发力储能方向,21H1公司储能业务销售收入0.66亿元,同比增长642.26%,但环比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芯片+产能紧张优先供货境内并网户用,同时船期紧张影响所致,储能毛利率约45%。 费控优秀,期间费用率下降3.27个百分点至9.50%:公司2021H1费用同比增长48.73%至1.38亿元,期间费用率下降3.27个百分点至9.50%。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上升13.89%、上升67.02%、上升101.81%、上升236.02%至0.69亿元、1.22亿元、0.64亿元、0.12亿元。 经营现金流表现亮眼,同比+124.15%:2021H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47亿元,同比增长62.17%,其中Q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1亿元;销售商品取得现金10.48亿元,同比增长79.5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光伏高景气度,我们维持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6.1/9.1/12.8亿元,同比+91.7%/+49.4%/+39.9%,对应2021-2023年EPS为2.46/3.68/5.15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 118/79/5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光伏政策超预期变化。 (分析师 曾朵红、陈瑶) 富满电子(300671) 2021年半年报点评: 平台化布局持续推进,业绩高速增长 事件: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239.31 %,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1190.55%。 投资要点 新品成果显现,业绩高速增长: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yoy+239.31%,归母净利润3.16亿元,yoy+1190.55%,扣非归母净利润3.04亿元,yoy+1601.87%。2021H1,公司新产品成果显现,加之多项终端应用需求上涨,相关产品供不应求,PMIC、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动能强劲,市占率持续提升,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21H1,公司毛利率51.99%,yoy+27.27pct,净利率37.01%,yoy+27.44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PD芯片、小间距&Mini LED驱动芯片等盈利能力较好的产品线持续增长,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较大贡献。2021H1,公司研发费用6754.83万元,yoy+213.04%,公司总部南山分公司、云矽、凌矽、台慧微、上海赢矽等多个研发中心前瞻布局多个研发项目,未来有望持续拓展业务版图,并通过新品布局巩固高盈利能力。 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构建平台型竞争优势:LED驱动芯片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公司小间距&Mini LED显示驱动芯片凭借先发和性价比优势迅速占领市场,相关产品量价齐升,并且,公司LED驱动芯片已完成8寸升级12寸制造,提升产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公司预计2022年整体产能实现翻倍,充足的产能配套有力强化了公司在本轮芯片缺货潮中的优势供应地位;公司PD芯片、同步整流、电荷泵等产品供不应求,缺货行情也加速了公司的新品导入,下半年65W AC-DC、同步整流等芯片即将起量;公司已具备5G射频开关成熟产品,并大力布局PA、滤波器、射频模组、WiFi FEM等产品,部分射频芯片已量产且产能配套有保障;此外,公司针对电子烟、电动牙刷等开发的MCU产品快速起量,目前,公司8位基于RISC核、8051核的MCU2上半年累计出货量超1亿颗,公司预计2021H2量产32位Flash MCU。 市场竞争力不断强化,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公司芯片设计实力强劲,新品研发对标海外大厂优势产品,产品线丰富且持续扩充优化,推进国产替代;公司与晶圆厂具备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2021H1,公司向晶圆厂预付1.14亿货款,确保新品及时推向市场;公司较早建立封装产线,确保产能供应和交付品质,市场竞争力显著。公司逐步由单一芯片提供商转变为模拟IC综合方案服务商,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高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0.11/14.09/18.2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30/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分析师 王平阳) 英维克(002837) 2021年半年报点评 上半年业绩表现优秀,储能温控业务快速发展 投资要点 事件:8月2日,英维克公布2021上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46.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40.81%,。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39亿元,同比+40.94%,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15.88%。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符合我们预期。 业绩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小幅下降: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上升46.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上升40.81%。公司机房温控和储能温控项目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其中机房温控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5.30亿元,同比上升75.67%,机柜温控业务受益储能温控出货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2.92亿元,同比上升61.68%。盈利能力来看,机房温控受原材料上升等因素影响,毛利率有小幅下滑,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31.43%,环比下降3.55pct,考虑到未来成本端的稳定和储能等高毛利业务份额上升,公司毛利率有望企稳。 储能业务快速增长,有望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提升:据CNESA统计,截止2020年末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为14.2GW,至2025年仅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55GW,对应储能温控设备市场规模30-4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元。英维克前瞻布局储能温控业务,目前已成为全球储能温控领域的龙头供应商,市场份额较高。随着未来储能温控设备需求持续向好,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均有望实现提升。 环境温控核心研发能力持续加强,不断扩宽下游市场:我们认为,英维克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基于环境温控的底层研发能力,不断拓宽下游市场,从而实现业绩的持续稳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0.63亿元,同比上升50.84%,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达到6.47%,同比上升0.19pct,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除储能业务外,公司还前瞻布局电子散热、充电桩温控、空气环境机等新业务,未来有望给公司业绩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全球数据流量的上升和能源变革带来全球人为发热量的不断提升,我们持续看好环境温控市场需求和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由于储能业务快速发展,我们将2021年-2023年EPS预测从0.70/0.94/1.25元上调至0.75/1.01/1.26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估值为34/25/20X,考虑到公司在环境温控领域的持续深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优秀人才资源获得及保持风险;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分析师 侯宾) 八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