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大行其道的聚氯乙烯(PVC)(一)

【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大行其道的聚氯乙烯(PVC)(一)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期货微服务】/ 发布时间:2021-08-0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期货《【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大行其道的聚氯乙烯(PVC)(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1 01 作为多元替代品的PVC 既然PVC期货在产业中这么受欢迎,有必要了解PVC产业链的整体情况,希望能为读者更好地参与PVC期货提供帮助。 当前,人工合成材料大行其道,就连引领全球时尚界的LV包也在采用PVC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对万千女士热衷的名牌包材料进行揭秘,看看其中的门道。世界著名品牌的包之所以贵,除了品牌知名度外,其采用的是特殊的材料。例如LV,大多是用PVC加其他特殊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比人工合成的包耐用且更漂亮,比真皮好打理。 1912年,德国化学家Fritz Klatte无意中合成了聚氯乙烯——也就是PVC。遗憾的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这种新材料的用途,虽然他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直到1925年专利过期,也仍然没有想出任何商业化妙用。一年后,美国化学家Semon又一次独立地发明了PVC,而且发现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隔水性能,非常适合做浴帘。于是,PVC开始被大量生产。今天,PVC早已不仅用作浴帘,而且广泛应用于服装、手袋、鞋、饰物、手套、保鲜膜、玩具、家具、建材、广告牌、电缆光缆、医疗用品等无数行业。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特点,PVC已成为应用领域最广泛的塑料品种之一,在工业、建筑、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 聚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它的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基于上述特点,PVC主要用于生产型材、异型材、管材管件、板材、片材、电缆护套、硬质或软质管、输血器材和薄膜等领域。 PVC是五大塑料中唯一不推荐接触食品的塑料,因为其中含有氯。它也是五大塑料中唯一必须使用增塑剂的材料,这使得它的状态可以在软而弹到硬和脆之间变化。这种增塑剂正是媒体报道中的“塑化剂”,是饱受诟病的食品中的一种材料,其实PVC最有价值的用途不是食品行业。PVC既然可以呈现软而弹的一面,也就可以模拟橡胶或皮革的一些用途,比如日系车的内饰大量使用的人造革、一次性检查手套、地板、桌布和塑胶鞋等,主要因为PVC价格比天然橡胶和聚氨酯人造革低得多。 02 PVC生产的中国特色 中国是富煤少油的国家,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电石法生产PVC提供天然优势。国内主要以电石法生产为主,占比82%,而国外以乙烯法(包括乙烯单体、氯乙烯单体、二氯乙烷)生产为主(见图1、图2)。 图1 氯碱行业整体产业结构图 图2 PVC产业链 注:①产生链层次:上游到下游依次为Ⅰ、Ⅱ、Ⅲ、Ⅳ和Ⅴ; ②未完全框起的均为加工中间产品,很少贸易流通。 从PVC产能分布情况看,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以及西南地区PVC产能相对较大,但在氯碱工业产业政策指导下,PVC产能由华东地区向西北地区转移(见图3)。从PVC生产产地看,截至2015年,有2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PVC生产企业,其中,西北地区是国内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44%。 图3 2019年中国PVC产能区域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国氯碱协会。 在PVC产能方面,2014年我国PVC总产能首次下降了3.50%,而且2015年产能继续下降,由2389万吨下降为2244万吨,去产能显现成效。由于供给侧改革,我国产能在2015~2016年继续减少,2016~2019年随着房地产和基建的复苏,需求的提速很快,PVC由产能过剩转为供需平衡或供需略紧,行业开工率处于80%以上。2019年我国PVC产量约为1944.26万吨,较2018年的1940.28万吨同比增加0.21%,自给率约为99.2%,在五大通用树脂中自给率居首位。2019 年,我国PVC产能增长率达到7%,产量增长率0.18%,是五大合成树脂中增速较慢的品种(见图4、图5)。 图4 2003~2019年中国PVC产量增长 资料来源:Wind。 图5 2003~2019年中国PVC产能及开工率 资料来源:Wind。 目前,我国PVC行业粉和糊总产能2588万吨/年,PVC粉产能2438.5万吨,PVC糊产能149.5万吨。按生产工艺分,电石法产能1199万吨,占比81.97%;乙烯法产能439.5万吨,占比18.0%。其中,有27家自备电石厂PVC企业的产能达到1350万吨,也就是说,有67.5%的电石法PVC企业是配套电石生产的。 全球PVC生产主要在北美、中国、日韩等。2003~2012年,全球PVC产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3年开始增速明显放缓。2015年年底全球产能达到5830万吨,较2003年的3274.6万吨增长了78.04%。其中亚洲地区产能增幅最大,占比超过60%,中国的产能份额占全球比例超过38%,其次是北美的18%左右和西欧的14%左右。 03 软硬通吃的PVC消费 聚氯乙烯是农业、工业、建筑、能源、交通运输、家电、包装及公用事业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和PVC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的引领下,中国氯碱行业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消费国。 据统计,2019年我国PVC表观消费量为1 960万吨,产量1944.26万吨。我国聚氯乙烯消费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剂等产品为主的软制品;另一类是以门窗、各种型材和管材、硬片、瓶等产品为代表的硬制品。近几年,我国PVC消费构成变化较大,硬制品比例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硬制品比例已近66%,这和全球PVC硬制品59.83%的消费比例大致相当(见图6)。 图6 各种PVC制品 从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仍是PVC的主要消费区,2015年广东、福建、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共计消费量占国内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 2015年全球PVC市场需求总量超过4200万吨,较2015年增长了2.41%。产能的大幅增长,使中国PVC开工率明显低于全球平均值,北美由于缺少主要产能的增加,PVC开工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值,约为9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转自公众号:中期协发布,本文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若本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或内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