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调研纪要】斯莱克:电池壳技术要求没有易拉罐高,但量仍不够大(20210728)

【调研纪要】斯莱克:电池壳技术要求没有易拉罐高,但量仍不够大(20210728)

作者:微信公众号【掘金调研室】/ 发布时间:2021-07-2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调研纪要】斯莱克:电池壳技术要求没有易拉罐高,但量仍不够大(20210728)》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掘金调研室 关注获取更多调研信息 本文底部获取入群方式 斯莱克(董事长兼总经理:安旭先生 董秘兼副总经理:吴晓燕女士) 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二.投资者问答环节: 1、公司电池壳业务最新的进展? 答:电池壳业务在正常开展中,目前在批量化试生产阶段。 2、新乡、合肥的产值有多少? 答:产值还有不确定性,现在电池壳对比易拉罐尚处于初期阶段,订单方面不够稳定,电池壳也基于特定型号生产,切换不同型号生产需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改进。 3、一条生产线对应的产能有多少?单位产能还能提升吗?单位产能的提升是靠哪些方法? 答:我们目前设计的一条线产能为1000、1200个/分钟,我们设计的产能以整线的配置来实现,配置的整线规模更大,产能速度就越快。单位产能扩张的方法大致上有两个,一个是分工细化,纵向提升,这个是我们主要的模式,把单机变成生产线,跟经济学的分工细化一样的;另一个是用并联的方式扩大产能,总的原则是用纵向提升、分工细化的模式在做。 4、现阶段,易拉罐行业竞争对手来做电池壳能赶上我们公司吗? 答:易拉罐行业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几十家到现在的四家,两家在美国,一家在英国,亚洲我们是唯一一家,其他三家公司存在历史较久,他们主要根据自身之前的经验积累去完善生产线,我们更多的是正向开发,在易拉罐生产领域我们有许多世界领先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转行或者把相关技术移植到电池壳领域,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 5、我们的易拉罐设备在国内市占率有60%,市占率提升的过程是因为在技术上领先还是成本领先? 答:技术成本这两方面都有优势。第一,在生产易拉盖的过程中,我们的速度和精度好于同行业,我们的六通道技术为世界首创,一分钟可以做4500个盖子;第二在易拉罐罐体上,公司的双向双伸拉伸机也实现了世界首创,产出率提高一倍,生产过程中的震动大为减小,能耗也进一步节省;第三个我们研发了迷你数码印罐生产线,相对于传统印罐设备的单图案大批量生产的特性,迷你数码线具有多图案小批量灵活生产的特点,同时优化了罐身图片的印刷质量,降低了传统制罐工艺的生产数量门槛,为终端消费者及下游制罐企业对小批量、多源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提供了设备支持。 6、双向双伸拉伸机的销售价格大概是多少?其他公司的拉伸机有做出来吗?这里面的壁垒在哪里? 答:拉伸机的销售价格一般是300-400万元。目前其他公司没有做出来,壁垒主要在于技术和材料特性。 7、下一代拉伸机功能会更好吗?优化的时间是多久? 答:下一代拉伸机功能会更好,优化的时间不太确定,一年、两年内不太可能。 8、我们的生产流程可以用在海外吗? 答:海外我们也有准备在做,目前已经并购了好几家公司,英国1家,意大利1家,美国1家,但是生产线、生产设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把服务做到位,海外的市场门槛也高,设备本身比较贵,生产效率低了就不行,总的来讲,海外会比国内发展的慢一点。 9、我们用易拉罐的工艺去做电池壳结构件投资要比现有的贵吗?产出产值上有提升吗? 答:投资会比现有的多10倍左右,产出产值也是10倍的提升,简单的说现在行业内常用的日本旭精机约500万元一台,我们一条生产线约5000万元,5000万元比500万元能提高10倍的产能,前提是得有足够的量来支持10倍的产能。 10、方形壳尺寸不标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方形到什么时间能达到批量生产? 答:基于易拉罐的生产方式结合一些柔性化的做法,使我们可以应对一些产量不大的方壳。方壳数量目前开始逐步提升了,我们也开始着手于方壳的研发,考虑结合一些老的方壳生产技术,以生产线的方式实现方壳的生产。我们对方壳批量生产有信心的,达到批量生产时间有不确定性。 11、在公司管理上后面会考虑做成事业部方式或者以部门的形式? 答:公司现在已经成立有事业部了,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有不同的部门。 12、传统业务订单从下单到交付周期要多久? 答:周期比较长,小一点的机子6个月到9个月,大一点的12个月到15个月。 13、对电池壳业务3-5年的规划? 答:未来我们希望能把主营业务切换到电池壳领域。 14、常州项目我们是自己做,没有与其他公司合作? 答:常州有可能与其他公司合作,也有可能自己独资,不管怎样,我们一定是控股。 15、生产易拉罐的技术怎么引申到电池壳上?易拉罐与电池壳的技术异同性有哪些? 答:易拉罐与电池壳都是金属容器,一个装液体,一个装电芯,易拉罐设备是一个基于超薄金属成型技术的生产线和设备制造,超薄金属成型技术在易拉罐领域的应用比较极致,在易拉罐全世界一年消耗几千亿量级的情况下,全世界各生产商都在努力把所有能用到的技术、提高效率的手段都用上,因为在单个易拉罐上有1分钱的改进就能产生几十亿的回报,所以现在这个行业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电池壳制造也属于超薄金属成型,技术要求没有易拉罐高,目前最主要的差别就是电池壳的量不够大。 16、我们与竞争对手相比,电池壳生产优势在哪里?是技术领先还是价格更便宜? 答:主要还是技术领先,由于采用生产线方式生产电池壳,相较于单机生产,能实现高速大量生产,我们更大的优势在于品质方面,高速生产的过程能保证产品质量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而且表面光洁度和材料利用率高于单机生产,生产过程也能实现无人化,达到产品品质和高效生产的有效契合。 17、产线的材料利用率有多少? 答:我们易拉罐领域材料利用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多,电池壳利用率会低于易拉罐,但高于其他单机生产的利用率。 18、传统业务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答:易拉罐毛利率波动有好多因素,主要与产品构成有关系,毛利率高的去年卖的少,毛利率低的卖的多,且受疫情影响,去年的销售费用、服务费用也在进一步增加。 19、我们电池壳生产线的投入有多少?产能有多少?一年的营收有多少? 答:我们现在一条线的投资额度,小一点的钢壳是5000万元左右,铝壳是6000-8000万元左右。设计产能钢壳是1200个/分钟,铝壳是1000个/分钟,具体的要看产品型号。小的钢壳是0.25-0.35元/个,铝壳相对贵一些,小的要0.45-0.55元/个,大的要0.65-0.7元/个,甚至1块钱,主要是根据下游需求差异而不同。 20、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持股比例有多少? 答:我们推行了多次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了核心技术人员,对核心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公司相当重视。 21、生产设备的产能有压力吗?主要是需要招人吗? 答:客观上存在压力,现在订单相对增多,公司也在考虑扩大产能。我们的生产线生产电池壳基本上是无人化的,除了招人也需要相应的场地。 22、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目前进度如何? 答:目前在正常推进中,我们已经披露了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具体进展情况请关注公司的后续公告。 入群方式:关注公众号,回复“入群”,可添加管理员微信,赐名片后,加您入调研室交流群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