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各行业周观点精粹7月26日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各行业周观点精粹7月26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观点 ◆【策略】我们正处于本轮超期周期“四阶段”中的第二— —供给弹性下降阶段 ◆【金工】延续谨慎判断,推荐汽车电力和机械 ◆【通信】中国电信回A获批,关注5G应用 ◆【电新】光伏硅料价格继续松动,奔驰全面转向BEV ◆【汽车】高景气度叠加高估值空间,乘用车行业仍是配置首选 ◆【机械】大挖需求爆发,9-10月旺季工程机械板块有望超预期 ◆【医药】板块震荡,精选赛道良好、中长期估值消化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 ◆【轻工】造纸:箱板纸8月涨价函发布,白卡纸短期仍有下跌压力 ◆【地产】韩正、住建部、央行同日发声,地产政策短期料难松动 ◆【农业】种养殖公司中报业绩分化,重点关注各细分行业优质龙头 ◆【电子】半导体热度再升,mini led Q2成长预期不断提升 ◆【军工】军工业绩将持续证明景气度,看好短期长期行情 ◆【钢铁】抑制出口下,钢材仍有缺口,利润扩张或使钢铁股创造历史 ◆【纺服】中报季紧抓业绩主线,越南疫情背景下关注错杀的供应链企业 01 宏观团队 下半年财政开支的两难处境 ——从年初预算看下半年的财政收支—双紧的概率更大 6月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1.8%与4.5%。整个上半年公共财政收支同比增速均展现出的是收入快于支出的结果。与此同时,上半年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双位数同比增长,政府性基建收、支累计同比增速24.1%与-7.8%,同样复制了公共财政收大于支的趋势。再叠加上半年地方政府发债大幅不及预期,自然会产生下半年财政政策将发力的预期。下半年财政收支空间如何?首先是一个简单的质疑:如果财政还有较大的空间发力,那么为何央行要急于动用降准这种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工具?起码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还未见所谓经济下行压力。 讨论财政的收支,首先要明确我们认为的财政收支是财政的哪一本账。其次是要明确这些账本的收支为何持续收大于支。第三,才是形成对下半年财政收支的预期。 每月发布的财政收入、支出数据,仅指政府公共财政收支,其对应的是财政预算中的一般公共预算。其收入部分主要源于税收与非税收入,另外还有正常赤字(国债、地方一般债)以及政府性基金的调入补充。而政府性基金收支并不包含在每月我们关注的公共财政收支当中,其单独建账,对应年初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其收入主要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与地方专项债收入,支出则主要流向征地补偿、城市与农村基建支出以及部分偿债支出。我们关注的财政支出中的基建开支,实际上主要来自于政府性基金开支。 对应3月财政预算案测算,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万亿,同比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6万亿,同比增长8%。与6月的公共财政收支累计同比21.8%与4.5%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上半年实际上财政是处于超收与超支的状态。下半年财政收支要完成全年预算,7-12月收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应为-7.3%与-0.5%。也就是说下半年公共财政收支,理论上都将压缩。这个怎么理解。公共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而税收中占比较大的是增值税与所得税。增值税属于生产环节征税,生产因基数抬升,同比增速将逐步下降。同理,与之相伴随的增值税也将录得同比增速的递减。反过来看上半年,所谓收大于支,实质上也是去年同期收入弱于支出的结果。绝对数上看,上半年公共财政收支差额为4560亿,比2020年同期少1.5万亿,那么下半年会不会继续通过扩张赤字而扩大开支。从一般公共预算看,全年一般公共财政收支缺口2021年预算为5.2万亿,而2020年为6.3万亿。绝对数上,今年就比去年的收支差额有1.1万亿的大幅压缩。所以,下半年我们可能要面对的就是财政收支均不如去年同期水平的境况。 公共财政收支有没有超出预算的可能?以往年份多数情况均是决算超出预算的结果,但2019年后,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的财政收支压力的加大,决算收支相较于以往均有所收敛。所以,2021年决算低于预算的概率更大。 政府性基金收支根据预算测算。6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9万亿,年初预算为9.45万亿,按照以往经验,土地出让收入很可能再超全年8.4万亿的预算,因此,此处测算将全年决算的预期提升至9.8万亿。由此,7-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则为-4.8%。若政府性基金收入为9.8万亿,那么加上专项债收入再扣减向一般公共预算的调入,则可预期政府性基金2021年的决算支出应为12万亿,7-12月同比增速则应为7.6%。也就是说,所谓财政下半年的宽松,从数据上看,应该是对政府性基金支出扩张的期待。但是,也正因此,下半年财政的政策操作对市场是个两难处境。 ——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带来的两难处境 上半年就财政方面,市场应有两个感受,一是财政支出不大方。二是政府发债不及预期。究其原因,现在也比较明了了,与降低政府杠杆有关。2019年开始真正意义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2020年的疫情影响均是突发性政策应对,指望其形成趋势很不现实。因此,今年上半年财政政策实质上是以“还债”、降风险为主。 财政收支压力究竟有多大,下半年能不能再超预算扩张?一来我们观察公共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二来我们观察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依赖度。从2011年之后的月度对比图不难看出,财政收支差额仅明显好于2019-2020年,但明显差于2011-2016年。财政如同货币,非正常年份的非正常政策应对,迟早需要回归,不然只能是以更大的风险爆发收场。风险从何谈起?看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依赖度。财政运用最为合理的资金即是税收收入,于政府来讲,其不用偿还,且收入合法合规。非税收入除了一般公共预算中的费收入外,还有规模庞大的土地出让收入。其收入可持续性不强,且有被房地产绑架的嫌疑,影响经济结构的转型。因此,如果非税收入依赖度过高,则表明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更为不稳定。从图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本级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下滑。如此,且不论地方隐性债务自身暴雷的风险,仅地方政府收入端这种不可持续性,亦会降低对风险处置的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今年经济向好,财政收支压力下降,财政有宽松的余地。实际上,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地方释放出的仍是难上加难的信号。 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之下,还要期待财政宽松,那么于今年来讲,除了财政支出增加能扩张流动性外,可能还有两个负向影响。一个是前文我们在测算政府性基金支出时留下的一个假设,即专项债全部发完。另一个则是要考虑增加新的税源。 地方政府债今年能否全部发完,一直是困扰市场的一大因素,犹如一个已经挂了弦的地雷,越往后推炸的风险越大,威力似乎也更大。今年6月发债节奏有所加快,7月至24日的总体情况看,虽较去年同期是有明显的净容量扩张,但相较于2020年以来的地方债净融大月,还有差距。我们选取2020年的5月、8月以及今年的6月以5日为间隔进行对比,其发债趋势更像2020年的5月,下周见分晓。今年地方债会不会发完,各有各的逻辑。我的理解是,地方显性债务如果不能发完并使用,势必导致基建投资中隐性债务融资的扩张,而从目前降低政府杠杆要求以及15号文看,持续扩张隐性债务并不可取。除非我们判断基建投资今年全年同比增速将出现大幅负增长,但这也与6月基建投资单月同比负增长迅速缩窄至-0.3%这一趋势相悖。因此,仍认为地方完成发债的概率更大。 两难处境:相比于去年同期,如果地方今年没有完成发债,甚至出现超出5000亿以上的大幅压缩,这虽利好于收益率下行,但同样会导致财政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大幅下滑,导致下半年唯一可期待的财政扩张部分同比负增长。进而将不能再期望下半年财政开支力度加大注入强于去年同期的增量流动性。这或许也是央行提前进行降准的原因之一。 除了发债外,如果用开征新税的角度缓解财政收入压力,最有可能的就是已经被反复讨论的房地产税。但即便其加快推出,以其部分试点的方式,今年也难依靠其筹集可观的税收。 袁野 15810801367 02 策略团队 我们正处于本轮超期周期“四阶段”中的第二— —供给弹性下降阶段 市场判断:上周上证指数维持震荡走高,且周期、成长均跑出相对收益,符合我们预期及配置建议。展望本周,影响市场情绪的或有两件事:一是三季度首个重要经济指标,7月制造业PMI数据;二是美联储议息。 前者代表基本面,我们基于:1)社会用电需求增速7.6%,远胜于疫情前4.5%水平;2)用电利用小时数0.5%,连续2个月CAGR为正,亦扭转了疫情前-0.9%和去年-1.8%的下滑态势;3)Q2产能利用率高达78.4%,甚至超过2017年78%最高水平;4)库存周期上行明显,且库销比下降、PPI中枢上行,企业主动补库行为明显。考虑到该周期截止目前仅持续了7个月,意味着从1~2年周期时间来看,本轮主动补库周期趋势仍将继续,生产或将持续扩张。综上,我们预判7月制造业PMI或环比趋于上升,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将逐步开启“上修”甚至“逐步乐观”的模式。 后者代表流动性,我们基于:全球疫情反复、美国服务业复苏动力偏弱及就业仍未达标等因素,预计7月美联储总体仍偏“鸽派”,TAPER预期的时间窗口或将在9月。故我们判断市场无论基本面、流动性还是情绪面均有望选择“向好”,A股有望维持向上趋势。同时,我们维持下半年A股有望走出普涨行情的观点,静待M1再次掉头回升,最快8月我们或将见证“奇迹”。 风格判断:三季度我们维持主线配置周期&成长风格的观点不变。 一)周期:绕不开经济。我们坚定看多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并认为买周期就是买经济“底部向上”的过程。本轮周期可定义为“超级周期”,本轮国内经济扩张没走完,周期也不会轻易结束。我们将本轮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Step1: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货币超发+疫情制约,导致供需严重错配,第一轮周期行情表现为“量缩,但价格底部上涨”(微观盈利贡献为主); Step2:2021年初至今,全球经济复苏初期,然而疫情局部反复、供应链受阻(配送时间拉长)、摩擦失业及碳中和等因素,导致供给弹性下降,供需错配的逻辑得以延续甚至被强化。事实上,国内全面降准亦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于原材料价格或维持中长期高企的判断。该阶段表现为“量不足,而价格继续涨” (微观盈利贡献为主,估值为辅); Step3:2021年底甚至2022年年初,国内经济加速复苏。当中绕不开近期的一个重要举措全面降准,当解读为“碳排放”的配套举措,一边放上游储备控价+另一方面降低综合成本,从而促使自上而下产业链传导逐步通畅,叠加未来疫情几乎全面控制、摩擦失业逐步消除等,有效供给将逐步回升,与需求相匹配,经济将加速复苏。同时,考虑到货币超发对需求弹性的影响,价格可能回落至中高水平,呈现出“量升,且价偏高”(微观表现为估值扩张为主,盈利贡献为辅); Step4:未来更长时间后,国内经济可能走向过热,超发货币带来的虚假需求,供给加速逐步过剩,呈现为“量开始萎缩,但价格冲顶”(微观盈利正贡献 vs 估值负贡献)。 — —显然,我们正处于供给失去弹性的第二阶段,距离经济过热仍有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因此,当下更应满怀信心的“拥抱”周期! 二)成长: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材料(锂、钴、镍等),实际也是周期。但为什么2月份市场喊贵,现在又开始买了呢?因为近期货币“量升,价跌”,成长估值扩张的逻辑更明显了。下半年怎么看成长? 内地流动性:1) 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空间已较为有限,货币总供给下半年增速有望企稳甚至回升;2)较高的中长期企业贷款增速(50%cagr)将成为潜在市场流动性来源(关注其向M1传导);3)一旦产业链传导通畅,有效供给回升,M1有望掉头回升。 外资流入:本轮美国QE史前最大规模,该国难以通过TAPER消化过剩货币(需求),美国通胀压力下,QE溢出新兴市场将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处于升值周期,仍将受益于经济预期差、跨国利差及购买力平价(美国通胀严峻)综合影响,呈现震荡上行(近期上海拟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试点,亦反映了高层对人民币汇率中枢趋势及吸引力的信心)。 两个讨论的问题:1、全面降准之后,后续会开启全面宽松吗?成长是否会占据主线风格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基于全球通胀因子已成为趋势,意味着即便国内经济放慢,也将是“滞胀组合”,全面宽松可能性极低。有此推断的结论,也必然是因为对此次降准解读的误判。2、成长估值扩张的风险在哪里?1)注意成长中半导体等类周期品,其受摩尔定律影响,周期属性相比大宗品要弱,价格回落风险比较大,可能会出现内部成长细分行业切换PCB板受益。2)经济进入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将再次上行,压制成长表现。自上而下行业启示: (一)周期类,供需错配逻辑不改,叠加H1盈利弹性显现,公墓基金加大配置:1、机械大挖需求或可爆发,9-10月旺季有望超预期。电力需求旺盛,煤炭供不应求,将加大大挖机械需求增长;2、钢铁/焦煤,黑色冶炼产能利用率高达84%,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板材需求旺盛,叠加下半年螺纹钢或受益于基建、地产投资边际改善,总体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另外,碳中和供给确定性压缩,将导致供需错配持续,价格或维持较高水平;其上游焦煤也将受益于钢铁冶炼需求旺盛,供给受限及配送瓶颈等因素。3、有色(稀有金属)包括:锂、镍、钴、稀土等将持续围绕“新能源汽车”获得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量,同时,又将受益于PPI高企,“量价齐升”驱动戴维斯双击;4、化工,油价80美元以下均将受益于全球需求回暖,其中,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电解液等新能源细分赛道景气度持续创新高,尤为吸引;5、光伏,社会用电需求及发电量均明显增长,但供电煤耗率则趋势显著下降,显然,从发电结构来看,新能源比重呈现趋势向上,光伏、风电均持续受益。6、动力煤,国家煤储投放后,秦皇岛动力煤价仍在创2012年以来新高。 (二)成长类,供需错配的周期逻辑或延续至3季度、流动性剩余拐点或越发明显,公墓基金加大配置:1、电子(尤其半导体)MiniLed科技周期承接,H1盈利成长预期不断提升;2、军工,订单充足、业绩确定性高,估值趋于合理;3、网络安全,2G投入或明显增加&2B业务有望加快,板块有望在5G应用下保持快速增长;4、医疗:高增长、低透支,后续仍有估值扩张动力。(三)消费,基金减持,但后续有望伴随居民消费能力、社零数据及CPI回升呈现边际改善:1、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结构占比趋势性提升叠加成本驱动集中度上升,龙头整车车企有望受益;“缺芯”改善叠加消费力回暖,智能化趋势下将保持高景气;估值虽贵,但仍有空间。2、运动服装,越南疫情背景下关注错杀的供应链企业。 风险提示:什么会打破上述逻辑?因素包括:1、降准效果不及预期,有效供给放缓;2、物价上涨超预期;3、中美十年期国债再次双双显著上涨。 张弛13918023419 03 利率债 当前债市超额收益来源于转债机会挖掘 本周利率债大涨,10年国债期货较上周五大涨0.37%,10年国债现券收益率一周下来下跌4BP至2.90%,上涨主要是周二与周五。周二上涨源于北方尤其是河南等地的特大暴雨,市场担心北方地区大暴雨可能对工业生产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周五则因为流动性宽松而上涨。展望后市,目前做多氛围浓厚,但是考虑到现券收益率已经很低,在难以获得超预期利好因素之前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转债方面,市场同样表现较好,万德全A指数较上周五上涨0.71%,中证转债较上周五上涨1.40%,中小票的上涨机会仍然不错,我们继续看好后续转债的进攻机会,推荐精达转债、九典转债、东财转3、旗滨转债、盛虹转债与震安转债。 张河生 13924673955 04 金工团队 延续谨慎判断,推荐汽车电力和机械 最近权重行业的波动较大,我们延续上周的谨慎判断。继续推荐行业市值加权。本周继续推荐钢铁和石油石化行业,新推荐机械、汽车和电力设备行业。 1)行业月度涨跌幅排名: 食品饮料和医药涨跌幅排名位于10%分位数附近,银行和非银大约处于30%分位数附近并有所回升。从涨跌幅排名上看,市场风险较高; 2)行业波动率排名: 多数行业的波动率恢复到50%分位数左右。从波动性上看,市场风险中等; 3)前五名权重行业中:a.食品饮料和医药行业符合急跌特征;b. 非银为相关性多头排列,食品饮料和医药符合相关性空头排列;c.非银医药和电子元器件行业为均线多头排列;从动量特征上看,权重行业还没有集体企稳,市场风险较高; 4)前5名权重行业近期跑输小行业,权重行业弱势,市场风险较高。 徐玉宁18618483697 05 通信团队 中国电信回A获批,关注5G应用 1、中国电信回A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批准。三大募投项目未来三年总投资规模达到人民币1021亿,其中初步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额为人民币544亿元。电信回A可能会参考PB为1定价。 2、新华网联合GSMA、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传媒行业首个5G消息应用标准—《传媒行业应用5G消息业务总体技术要求》。未来的媒体是万物参与,5G网络和信息传媒结合,5G提供了坚强的基础设施。 3、沃达丰英国大力推动NB-IoT部署:已完成98%地理覆盖。通信模组作为行业数字化的关键通信组件。必将成为连接核心和行业应用重点。 建议关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梦网集团、广和通。 李宏涛18910525201 06 电新团队 光伏硅料价格继续松动,奔驰全面转向BEV 新能源车市场,奔驰加速电动化。奔驰近日宣布电动化战略,计划在2025年发布3个BEV专用平台,并且从2025年开始只发布BEV新车型,目标在2030年部分市场全面转向BEV。动力电池方面,奔驰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8个电池工厂,总产能规模将超过200GWh。假设奔驰2030年全球汽车销量~250万辆,BEV占比100%,单车平均电量80kWh,则需要电池200GWh,与当前的电池产能规划基本一致。放眼全球,部分车企正在全方位的追赶特斯拉,包括大众、沃尔沃、奔驰等,汽车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光伏方面, 由于一线硅片厂家持续维持较低的开工水平、硅料采买量有限,硅料厂开始出现库存,本周价格小幅松动。硅片本周整体呈观望态势,电池片166电池随上周硅片相应下调。组件方面,在硅片、电池片价格进入下行趋势后,国内也出现部分订单价格略为松动,以反映近期硅片、电池片的跌价,当前一线垂直整合大厂价格变化并不明显,在下半年预期硅料价格下行幅度不会太大、且四季度仍会迎来一波抢装热潮,以及需求随着大型项目需求转向大尺寸的情况下,使得Q4大尺寸组件价格仅有可能微幅走低。 张文臣18101083535 07 汽车团队 高景气度叠加高估值空间,乘用车行业仍是配置首选 乘用车行业需求健康,虽然供给端仍有一定的缺芯困扰,但是需求端终端上牌量保持稳定增长,七月份前期数据显示终端零售仍保持正增长。整个行业处在供不应求的紧平衡状态,景气度极高。同时长城汽车中报高增长,也一定程度打破了市场对成本端的担忧。随着台积电汽车芯片晶圆产品的持续产能释放,未来缺芯将会持续缓解,不会造成下游整车厂大规模的停产停工,这样的状态有利于行业紧平衡的维持,景气度将会延续较长时间点。智能电动化大背景下,整车企业估值也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太平洋汽车持续推荐乘用车整车“双长”(长城、长安)及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优质乘用车标的。 白宇13683665260 08 机械团队 大挖需求爆发,9-10月旺季工程机械板块有望超预期 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情况,近期大挖需求出现爆发迹象,主要原因是用煤需求大增,煤炭供应吃紧,针对这一情况,各部门要求保供煤炭,确保用煤需求,而大挖约50%用于煤炭开采,各种限制已经消除。今年以来,多地专项债发行快马加鞭,加速推动各类项目建设,补短板、惠民生,稳投资、促发展。另外,今年上半年钢价持续上涨,5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提出后,钢材价格逐渐下降,回归合理区间,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促使各类项目的施工成本降低,提升施工方的开工积极性,加快开工速度,开工需求好转。目前来看,7月份挖机整体销量同比会继续改善,随着基建、房地产等项目落地,9-10月份旺季挖机的需求可能会超预期,我们持乐观态度! 刘国清18601206568 09 医药团队 板块震荡,精选赛道良好、中长期估值消化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 本周医药板块高开低走,受集采政策以及新冠病毒变异等信息影响,器械及疫苗板块表现不佳。本周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39%,跑输沪深300指数2.28pct,跑输创业板指数3.47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大部分子板块下跌,其中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和医疗器械板块下跌较多,分别下跌4.12%、3.22%和3.07%,仅中药饮片和化学制剂有所上涨。 医药板块在前期创下新高后持续震荡,部分核心资产盘整,投资热点切换较快,建议配置估值相对合理、前期积累涨幅相对较小的板块如血制品、药店以及部分消费赛道个股。建议关注天坛生物、长春高新、迈瑞医疗以及药店板块等。 盛丽华15221905129 10 轻工团队 造纸:箱板纸8月涨价函发布,白卡纸短期仍有下跌压力 1)废纸系:本周国废价格小幅上涨,箱瓦纸价小幅下滑。7.25山鹰发布涨价函,8.1起公司箱板纸涨价100元/吨,此次涨价主要考虑废纸、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6月箱板纸进口环比减少2.5%,成品纸进口冲击边际持续减弱,东莞推行煤改气部分小产能关停,伴随消费旺季即将来临,箱瓦纸行业供需优化。考虑成品纸进口、替代纤维(废纸浆、原生浆)均有供应约束,预计国内再生纤维供应整体偏紧,对国废价格形成支撑,短期即使下跌跌幅有限。关注下半年箱瓦纸涨价行情,涨幅与国内消费及出口表现有关。龙头纸企凭借海外废纸浆拥有低价浆、高端纸的双重盈利优势,建议关注具有估值性价比的山鹰国际。 2)木浆系:本周木浆外盘价维稳,针叶浆现货价格小幅上涨、阔叶浆现货价格小幅下滑;成品纸方面,双胶小幅下跌、双铜维稳、白卡持续下跌。整体来看,考虑白卡纸价格前期涨幅较大,且成本端浆价回落,白卡纸行业仍有盈利,预计短期白卡纸价格仍有下跌压力。文化纸企已近盈利低点,预计纸价后续跌幅有限,伴随需求逐步回暖,预计文化纸价格8月下旬有望企稳回升。我们认为当前太阳纸业已近底部,建议关注太阳纸业的布局机会。 庞盈盈18801904361 11 地产团队 韩正、住建部、央行同日发声,地产政策短期料难松动 7月22日,韩正、住建部和央行先后针对房地产表态。三者都强调“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短期内房企融资环境预计难有改善。 韩正副总理首次提出“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后续购地资金对自有资金的认定可能会更加严格,后续房企拿地前融,特别是竞拍保证金融资的操作难度或将进一步增大。 住建部点名表扬北京和长沙,提出“着力建立房地联动机制,推广北京市的做法,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不排除后续会推广其“限房价,控地价”政策,在拍地中为每一块地都设置未来房屋销售指导价格,同时还设置地价的上限,竞拍超过上限后转为竞政府产权比例、竞配建人才公租房面积、投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等环节。 在集中供地和三条红线背景下,民营房企接连爆出债务违约风险,热点城市土拍溢价率较高,房企利润率持续承压,短期内政策也看不到放松的可能,叠加教培行业股价大跌之后市场对政策持续打压的行业板块十分谨慎,地产板块短期内料难有明显机会。。 徐超18311057693 12 农业团队 种养殖公司中报业绩分化,重点关注各细分行业优质龙头 1、种业:龙头公司中报亮眼,予以重点推荐。登海种业预计净利润同比增39.6%-109.4%,隆平预计净利润同比增4.88%-34.77%。短期,良好业绩将带给板块上涨动力。中期,高粮价拉动种子需求总量增长和结构改善,同时连续3年制种面积下降促使种子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行业处于景气上升阶段,种子龙头业绩将持续增长。长期,种业发展处于政策红利期。政策呵护下,行业技术变革有望提速,竞争格局面临重塑。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转基因技术和种质资源储备丰富的公司竞争优势更明显,有望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我们继续维持板块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转基因布局较早,有先发优势的行业龙头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2、养殖产业链:1)生猪养殖:中报业绩低迷,关注优质龙头。多数公司中期业绩预计大幅下滑或亏损,牧原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42%-12.83%,天康净利润预计2.2-2.6亿元,两者业绩预期优于同行,彰显出明显的成本优势。我们认为,猪价3季度仍有继续反弹机会,建议关注成本优势明显的牧原和天康生物。2)肉鸡养殖:白鸡鸡苗等系列产品价格近期调整幅度明显,3季度随着猪价反弹,白鸡产品价格有望反弹。产业链向食品深加工加速下沉,龙头将有估值修复行情,关注圣农发展;3)替抗:重点公司上半年替抗业务同比高速增长,我们持续看好需求刚性,景气持续上行的替抗板块。个股重点推荐溢多利,关注蔚蓝生物。4)动保:受猪价下跌的影响,猪用疫苗促销力度或加大,但需求受影响程度较小,景气上行趋势不改。龙头公司研发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估值偏低,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上半年批签发大幅增长的科前生物。 程晓东18614065768 13 电子团队 半导体热度再升,mini led Q2成长预期不断提升 调整一周半的半导体再次接过了板块冲锋号,全周表现非常强劲,在日常的路演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其实大多数机构对于这轮半导体行情的最大担忧在于是否会像2020年下半年那样,在到达一定热度后出现较大回调。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较小,原因在于这轮半导体板块的上行并非干拔估值,而是由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推动,并且业绩的持续高增在已经发布的二季报预告中亦有体现。坦诚地说,这轮芯片荒的跟结原因并非简单周期波动,而是新能源、疫情、贸易战的综合结果,解锁也需要以上原因的共振,站在Q3的当下来看,这轮半导体行情仍有延续可能,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本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是mini led,在三星与苹果的力拱下,预料下半年在缺料长短脚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后,mini led的产品拉货将转趋积极,显然这个趋势下最为受益的还是类似于三安光电及富采投控这类高端LED芯片供应商,但目前整个下游供应方,包括打件厂、模组设计方、导光膜、PCB基板等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受益,业已形成的板块的热度延续性值得重点关注。 从富士康等各大公司近期的发表会陈述上,可以看到近几周国内的水患对电子板块的整体影响相当有限,虽然市场对这一块有所担忧,但是水患相较于缺料和涨价等因素而言,影响十分短期,投资者无需过于在意。 核心推荐:斯迪克、康强电子、兴森科技、欣旺达、闻泰科技、蓝思科技、兴瑞科技。 王凌涛15657180605 14 军工团队 军工业绩将持续证明景气度,看好短期长期行情 军工处于景气周期开端,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在目前国际环境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军工产品需求旺盛,行业处于五到十年景气周期的开端。军工板块安全性、确定性突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估值来看,目前军工板块市盈率(TTM)达到60,低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均值62,板块目前估值合理,处于新一轮投资机遇期。 军工板块进入价值投资新时代,高壁垒龙头企业强者恒强。在产品、技术和产业段位上具备核心竞争力、治理结构优秀的龙头企业毋庸置疑会在行业快速发展中充分受益。同时,目前军队装备需求旺盛背景下,高壁垒的龙头企业在下游用户中具备更多获取订单能力,扩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提升,技术壁垒不高的新进入企业难以在本次装备需求爆发过程中抢占龙头地位。因此,高壁垒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快速而长期的发展,具备长期价值投资的基础。虽然基于历史惯性,军工板块仍具备较高的β属性,我们认为排除短期的波动扰动,军工龙头企业长期投资价值将被市场逐渐充分认知! 看好订单落地和业绩改善带来的军工半年报行情。随着主机厂半年报陆续披露,我们会看到下游公司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将明显改善,产业链上下游货款兑付与资金流转情况将明显改善,从而带动整个军工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强化军工投资逻辑从主题和事件驱动转为公司订单和业绩驱动! 看好航空、飞行武器、国防信息化、军用材料板块。未来一个阶段,航空(包含发动机)、飞行武器等核心装备研制速度加快,国防信息化和关键材料升级。我们看好看好:航空、飞行武器、军用新材料、国防信息化板块细分领域,精选需求和供给快速增长,重点推荐业绩有长期支撑的宝钛股份等标的。 马捷18010097173 15 钢铁团队 抑制出口下,钢材仍有缺口,利润扩张或使钢铁股创造历史 1、产量下降,限产由预期走向现实,行业利润持续向好。本周钢联数据显示,钢材产量明显下滑,绝对水平处于近5年低位。我们预计随着各地限产政策陆续落实,产量下行乃大势所趋。近日,一份《关于山东省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数据进行确认的函》显示,按照国家开展的“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要求,山东省2021年的粗钢产量不超7650万吨。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粗钢产量4526万吨,下半年产量需控制在3124万吨以内,同比下降1002万吨,降幅达24.3%,环比下降1402万吨,降幅达31%。总的来看,山东省压产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伴随着压产政策的强力推进,原料需求大幅收缩,富宝调研的147家钢厂废钢日耗,自6月下旬的41万吨,降至本周35.8万吨。铁矿石近4周日均疏港量为276万吨,较去年同期305万吨,下降29万吨,降幅达9.5%,港口库存出现五连增,绝对量较去年高出1522万吨,原料供需矛盾逐步累积,价格明显趋弱,本周铁矿石现货下跌9.4%。材强矿(原料)弱格局下,近期钢材利润大幅度爬升,本周现货吨钢利润,螺纹365元,热轧743元,周环比分别扩大235元和182元。钢材期货主力合约吨钢利润再次破千,螺纹达1014元,热轧达1202元。我们认为随着各地限产政策落地,下半年钢价将偏强运行,虽然“保供稳价”政策可能限制钢价上行空间,但无碍钢材利润扩张,限产背景下,原料的需求将持续受到打压,价格重心下移,从而向钢厂让渡利润。 2、钢铁出口关税调整风声再起,限产之下供应缺口或难补齐。近期市场加税传言再起。此前,我国自5月1日起,已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涉及146个商品代码,以2020年出口量计算约占65%。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海外钢价高企,国际市场虹吸效应使得我国钢材出口不降反增,6月份我国出口钢材645.8万吨,环比增118.7万吨,同比增275.7万吨,增长75%。其中热轧出口114.3万吨,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167%。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再次加码调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也符合国家利益。我们假设未来政策导向是让绝大部分钢铁出口回流国内,以配合国家控产减碳相关政策实施,兼顾国内市场保供稳价。近三年(2018-2020年)我国钢材出口均值为6252万吨,政策实施后,预计下半年出口回流约3126万吨。由于我国钢材出口占全球钢材出口贸易较大份额,对国际市场或产生较大冲击,引用“钢铁冶金”的表述“当前美国中西部热轧卷板价较去年已经攀升了近50%,在钢价烫手的同时,钢铁还供不应求,钢厂内没有现货,美国彻底陷入“钢铁荒”。我国作为钢铁出口大国,如今钢铁大批量减产和限制出口,美国、印度、韩国等已经陷入“钢铁荒”的国家恐怕无法在短时间内挣脱这个“钢铁荒”泥潭。”,其实此前俄罗斯越南等国均上调了钢铁出口关税,海外钢材市场恐再大幅提价。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则取决于限产政策的执行力度。山东省今年粗钢产量同比压减4%,减产力度较大,综合考虑其他省市后,假设全国范围全年粗钢压减3000万吨,则下半年粗钢同比下降将达9432万吨,如此限产力度下,即便是考虑了国内需求下滑3%或3000万吨,钢坯和生铁进口增加1300万吨下半年或仍将面临2000万吨左右的供应缺口。当然,无论是压产量还是调出口,均体现出国家对钢铁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和决心,在此政策导向下,未来供给收缩乃大势所趋,因此供应看碳中和需求看制造业,这便是钢铁股的长逻辑。 普钢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叠加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标的有长逻辑,有望获得估值盈利双提升,建议关注下半年受减产影响小的企业,太钢不锈、新钢股份、华菱钢铁、宝钢股份、鞍钢股份、马钢股份、柳钢股份以及甬金股份、南钢股份、重庆钢铁等,同时关注历史高分红标的方大特钢、三钢闽光等。 特钢本周观点:我们依然中长期看好特钢,永兴材料尤其值得关注。 锂盐再次上涨,且上涨持续性预期强,我们重点推荐永兴材料: ① 永兴材料云母提锂实验成本曲线跃迁,有较大α:云母提锂技术获重大突破,对锂盐格局将产生较大影响,云母提锂之前高成本及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获得重大突破。永兴自有矿山、产品质量优异、成本优势显著、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自有已探明矿山储量在100万吨之上,采选冶一体化有明显成本优势,假设按照锂辉石550美金,锂云母850元一吨,锂辉石和锂云母加工费分别为13000元和19000元来计算,永兴电碳成本或仅需要4.3-4.4万元,而锂辉石工艺到电碳需要5.3-5.4万元左右(含税完全成本),所以永兴云母提锂有资源且有成本优势,具备较强的α。 ② 云母锂有望获得下游客户的长期战略配置。云母锂作为国内资源,相对于锂辉石供应安全,在品质合格的情况下有望获得客户的长期战略配置。 ③ 云母提锂成本低,但还能更低,综合利用是锂云母矿的终极归宿。 王介超18701680190 16 纺服团队 中报季紧抓业绩主线,越南疫情背景下关注错杀的供应链企业 近期越南疫情有所加重,部分供应链企业受影响有所调整,建议关注优质供应链龙头申洲国际(行业龙头,业绩稳定),华利集团(北越工厂受影响小,中报预期高增长,耐克订单放量),重点推荐新股浙江自然(越南工厂受影响小,中报及全年预期高增长),户外运动行业增速快,公司产能放量有望超预期,未来三年复合增速30%+,现价对应22年仅20xpe。中报季来临,关注经营周期向上的太平鸟,比音勒芬等品牌。 品牌端受益标的:安踏,李宁,太平鸟,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等。 零售板块,爱美客童颜针上市有望成为爆品,龙头强者恒强,预计中报表现可期。零售板块关注医美板块及化妆品龙头企业,首推爱美客,贝泰妮,化妆品业务快速增长的鲁商发展(瑷尔博士增速快,中报超预期),关注医美新秀奥园美谷,业绩底部反转的拉芳家化等。推荐关注植发龙头雍禾植发,拟港股上市。 郭彬18621965840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重要观点 ◆【策略】我们正处于本轮超期周期“四阶段”中的第二— —供给弹性下降阶段 ◆【金工】延续谨慎判断,推荐汽车电力和机械 ◆【通信】中国电信回A获批,关注5G应用 ◆【电新】光伏硅料价格继续松动,奔驰全面转向BEV ◆【汽车】高景气度叠加高估值空间,乘用车行业仍是配置首选 ◆【机械】大挖需求爆发,9-10月旺季工程机械板块有望超预期 ◆【医药】板块震荡,精选赛道良好、中长期估值消化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 ◆【轻工】造纸:箱板纸8月涨价函发布,白卡纸短期仍有下跌压力 ◆【地产】韩正、住建部、央行同日发声,地产政策短期料难松动 ◆【农业】种养殖公司中报业绩分化,重点关注各细分行业优质龙头 ◆【电子】半导体热度再升,mini led Q2成长预期不断提升 ◆【军工】军工业绩将持续证明景气度,看好短期长期行情 ◆【钢铁】抑制出口下,钢材仍有缺口,利润扩张或使钢铁股创造历史 ◆【纺服】中报季紧抓业绩主线,越南疫情背景下关注错杀的供应链企业 01 宏观团队 下半年财政开支的两难处境 ——从年初预算看下半年的财政收支—双紧的概率更大 6月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1.8%与4.5%。整个上半年公共财政收支同比增速均展现出的是收入快于支出的结果。与此同时,上半年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双位数同比增长,政府性基建收、支累计同比增速24.1%与-7.8%,同样复制了公共财政收大于支的趋势。再叠加上半年地方政府发债大幅不及预期,自然会产生下半年财政政策将发力的预期。下半年财政收支空间如何?首先是一个简单的质疑:如果财政还有较大的空间发力,那么为何央行要急于动用降准这种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工具?起码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还未见所谓经济下行压力。 讨论财政的收支,首先要明确我们认为的财政收支是财政的哪一本账。其次是要明确这些账本的收支为何持续收大于支。第三,才是形成对下半年财政收支的预期。 每月发布的财政收入、支出数据,仅指政府公共财政收支,其对应的是财政预算中的一般公共预算。其收入部分主要源于税收与非税收入,另外还有正常赤字(国债、地方一般债)以及政府性基金的调入补充。而政府性基金收支并不包含在每月我们关注的公共财政收支当中,其单独建账,对应年初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其收入主要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与地方专项债收入,支出则主要流向征地补偿、城市与农村基建支出以及部分偿债支出。我们关注的财政支出中的基建开支,实际上主要来自于政府性基金开支。 对应3月财政预算案测算,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万亿,同比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6万亿,同比增长8%。与6月的公共财政收支累计同比21.8%与4.5%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上半年实际上财政是处于超收与超支的状态。下半年财政收支要完成全年预算,7-12月收支累计同比增速分别应为-7.3%与-0.5%。也就是说下半年公共财政收支,理论上都将压缩。这个怎么理解。公共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而税收中占比较大的是增值税与所得税。增值税属于生产环节征税,生产因基数抬升,同比增速将逐步下降。同理,与之相伴随的增值税也将录得同比增速的递减。反过来看上半年,所谓收大于支,实质上也是去年同期收入弱于支出的结果。绝对数上看,上半年公共财政收支差额为4560亿,比2020年同期少1.5万亿,那么下半年会不会继续通过扩张赤字而扩大开支。从一般公共预算看,全年一般公共财政收支缺口2021年预算为5.2万亿,而2020年为6.3万亿。绝对数上,今年就比去年的收支差额有1.1万亿的大幅压缩。所以,下半年我们可能要面对的就是财政收支均不如去年同期水平的境况。 公共财政收支有没有超出预算的可能?以往年份多数情况均是决算超出预算的结果,但2019年后,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的财政收支压力的加大,决算收支相较于以往均有所收敛。所以,2021年决算低于预算的概率更大。 政府性基金收支根据预算测算。6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9万亿,年初预算为9.45万亿,按照以往经验,土地出让收入很可能再超全年8.4万亿的预算,因此,此处测算将全年决算的预期提升至9.8万亿。由此,7-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则为-4.8%。若政府性基金收入为9.8万亿,那么加上专项债收入再扣减向一般公共预算的调入,则可预期政府性基金2021年的决算支出应为12万亿,7-12月同比增速则应为7.6%。也就是说,所谓财政下半年的宽松,从数据上看,应该是对政府性基金支出扩张的期待。但是,也正因此,下半年财政的政策操作对市场是个两难处境。 ——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带来的两难处境 上半年就财政方面,市场应有两个感受,一是财政支出不大方。二是政府发债不及预期。究其原因,现在也比较明了了,与降低政府杠杆有关。2019年开始真正意义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2020年的疫情影响均是突发性政策应对,指望其形成趋势很不现实。因此,今年上半年财政政策实质上是以“还债”、降风险为主。 财政收支压力究竟有多大,下半年能不能再超预算扩张?一来我们观察公共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二来我们观察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依赖度。从2011年之后的月度对比图不难看出,财政收支差额仅明显好于2019-2020年,但明显差于2011-2016年。财政如同货币,非正常年份的非正常政策应对,迟早需要回归,不然只能是以更大的风险爆发收场。风险从何谈起?看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依赖度。财政运用最为合理的资金即是税收收入,于政府来讲,其不用偿还,且收入合法合规。非税收入除了一般公共预算中的费收入外,还有规模庞大的土地出让收入。其收入可持续性不强,且有被房地产绑架的嫌疑,影响经济结构的转型。因此,如果非税收入依赖度过高,则表明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更为不稳定。从图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本级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下滑。如此,且不论地方隐性债务自身暴雷的风险,仅地方政府收入端这种不可持续性,亦会降低对风险处置的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今年经济向好,财政收支压力下降,财政有宽松的余地。实际上,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地方释放出的仍是难上加难的信号。 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之下,还要期待财政宽松,那么于今年来讲,除了财政支出增加能扩张流动性外,可能还有两个负向影响。一个是前文我们在测算政府性基金支出时留下的一个假设,即专项债全部发完。另一个则是要考虑增加新的税源。 地方政府债今年能否全部发完,一直是困扰市场的一大因素,犹如一个已经挂了弦的地雷,越往后推炸的风险越大,威力似乎也更大。今年6月发债节奏有所加快,7月至24日的总体情况看,虽较去年同期是有明显的净容量扩张,但相较于2020年以来的地方债净融大月,还有差距。我们选取2020年的5月、8月以及今年的6月以5日为间隔进行对比,其发债趋势更像2020年的5月,下周见分晓。今年地方债会不会发完,各有各的逻辑。我的理解是,地方显性债务如果不能发完并使用,势必导致基建投资中隐性债务融资的扩张,而从目前降低政府杠杆要求以及15号文看,持续扩张隐性债务并不可取。除非我们判断基建投资今年全年同比增速将出现大幅负增长,但这也与6月基建投资单月同比负增长迅速缩窄至-0.3%这一趋势相悖。因此,仍认为地方完成发债的概率更大。 两难处境:相比于去年同期,如果地方今年没有完成发债,甚至出现超出5000亿以上的大幅压缩,这虽利好于收益率下行,但同样会导致财政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大幅下滑,导致下半年唯一可期待的财政扩张部分同比负增长。进而将不能再期望下半年财政开支力度加大注入强于去年同期的增量流动性。这或许也是央行提前进行降准的原因之一。 除了发债外,如果用开征新税的角度缓解财政收入压力,最有可能的就是已经被反复讨论的房地产税。但即便其加快推出,以其部分试点的方式,今年也难依靠其筹集可观的税收。 袁野 15810801367 02 策略团队 我们正处于本轮超期周期“四阶段”中的第二— —供给弹性下降阶段 市场判断:上周上证指数维持震荡走高,且周期、成长均跑出相对收益,符合我们预期及配置建议。展望本周,影响市场情绪的或有两件事:一是三季度首个重要经济指标,7月制造业PMI数据;二是美联储议息。 前者代表基本面,我们基于:1)社会用电需求增速7.6%,远胜于疫情前4.5%水平;2)用电利用小时数0.5%,连续2个月CAGR为正,亦扭转了疫情前-0.9%和去年-1.8%的下滑态势;3)Q2产能利用率高达78.4%,甚至超过2017年78%最高水平;4)库存周期上行明显,且库销比下降、PPI中枢上行,企业主动补库行为明显。考虑到该周期截止目前仅持续了7个月,意味着从1~2年周期时间来看,本轮主动补库周期趋势仍将继续,生产或将持续扩张。综上,我们预判7月制造业PMI或环比趋于上升,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将逐步开启“上修”甚至“逐步乐观”的模式。 后者代表流动性,我们基于:全球疫情反复、美国服务业复苏动力偏弱及就业仍未达标等因素,预计7月美联储总体仍偏“鸽派”,TAPER预期的时间窗口或将在9月。故我们判断市场无论基本面、流动性还是情绪面均有望选择“向好”,A股有望维持向上趋势。同时,我们维持下半年A股有望走出普涨行情的观点,静待M1再次掉头回升,最快8月我们或将见证“奇迹”。 风格判断:三季度我们维持主线配置周期&成长风格的观点不变。 一)周期:绕不开经济。我们坚定看多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并认为买周期就是买经济“底部向上”的过程。本轮周期可定义为“超级周期”,本轮国内经济扩张没走完,周期也不会轻易结束。我们将本轮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Step1: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货币超发+疫情制约,导致供需严重错配,第一轮周期行情表现为“量缩,但价格底部上涨”(微观盈利贡献为主); Step2:2021年初至今,全球经济复苏初期,然而疫情局部反复、供应链受阻(配送时间拉长)、摩擦失业及碳中和等因素,导致供给弹性下降,供需错配的逻辑得以延续甚至被强化。事实上,国内全面降准亦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于原材料价格或维持中长期高企的判断。该阶段表现为“量不足,而价格继续涨” (微观盈利贡献为主,估值为辅); Step3:2021年底甚至2022年年初,国内经济加速复苏。当中绕不开近期的一个重要举措全面降准,当解读为“碳排放”的配套举措,一边放上游储备控价+另一方面降低综合成本,从而促使自上而下产业链传导逐步通畅,叠加未来疫情几乎全面控制、摩擦失业逐步消除等,有效供给将逐步回升,与需求相匹配,经济将加速复苏。同时,考虑到货币超发对需求弹性的影响,价格可能回落至中高水平,呈现出“量升,且价偏高”(微观表现为估值扩张为主,盈利贡献为辅); Step4:未来更长时间后,国内经济可能走向过热,超发货币带来的虚假需求,供给加速逐步过剩,呈现为“量开始萎缩,但价格冲顶”(微观盈利正贡献 vs 估值负贡献)。 — —显然,我们正处于供给失去弹性的第二阶段,距离经济过热仍有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因此,当下更应满怀信心的“拥抱”周期! 二)成长: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材料(锂、钴、镍等),实际也是周期。但为什么2月份市场喊贵,现在又开始买了呢?因为近期货币“量升,价跌”,成长估值扩张的逻辑更明显了。下半年怎么看成长? 内地流动性:1) 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空间已较为有限,货币总供给下半年增速有望企稳甚至回升;2)较高的中长期企业贷款增速(50%cagr)将成为潜在市场流动性来源(关注其向M1传导);3)一旦产业链传导通畅,有效供给回升,M1有望掉头回升。 外资流入:本轮美国QE史前最大规模,该国难以通过TAPER消化过剩货币(需求),美国通胀压力下,QE溢出新兴市场将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处于升值周期,仍将受益于经济预期差、跨国利差及购买力平价(美国通胀严峻)综合影响,呈现震荡上行(近期上海拟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试点,亦反映了高层对人民币汇率中枢趋势及吸引力的信心)。 两个讨论的问题:1、全面降准之后,后续会开启全面宽松吗?成长是否会占据主线风格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基于全球通胀因子已成为趋势,意味着即便国内经济放慢,也将是“滞胀组合”,全面宽松可能性极低。有此推断的结论,也必然是因为对此次降准解读的误判。2、成长估值扩张的风险在哪里?1)注意成长中半导体等类周期品,其受摩尔定律影响,周期属性相比大宗品要弱,价格回落风险比较大,可能会出现内部成长细分行业切换PCB板受益。2)经济进入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将再次上行,压制成长表现。自上而下行业启示: (一)周期类,供需错配逻辑不改,叠加H1盈利弹性显现,公墓基金加大配置:1、机械大挖需求或可爆发,9-10月旺季有望超预期。电力需求旺盛,煤炭供不应求,将加大大挖机械需求增长;2、钢铁/焦煤,黑色冶炼产能利用率高达84%,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板材需求旺盛,叠加下半年螺纹钢或受益于基建、地产投资边际改善,总体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另外,碳中和供给确定性压缩,将导致供需错配持续,价格或维持较高水平;其上游焦煤也将受益于钢铁冶炼需求旺盛,供给受限及配送瓶颈等因素。3、有色(稀有金属)包括:锂、镍、钴、稀土等将持续围绕“新能源汽车”获得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量,同时,又将受益于PPI高企,“量价齐升”驱动戴维斯双击;4、化工,油价80美元以下均将受益于全球需求回暖,其中,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电解液等新能源细分赛道景气度持续创新高,尤为吸引;5、光伏,社会用电需求及发电量均明显增长,但供电煤耗率则趋势显著下降,显然,从发电结构来看,新能源比重呈现趋势向上,光伏、风电均持续受益。6、动力煤,国家煤储投放后,秦皇岛动力煤价仍在创2012年以来新高。 (二)成长类,供需错配的周期逻辑或延续至3季度、流动性剩余拐点或越发明显,公墓基金加大配置:1、电子(尤其半导体)MiniLed科技周期承接,H1盈利成长预期不断提升;2、军工,订单充足、业绩确定性高,估值趋于合理;3、网络安全,2G投入或明显增加&2B业务有望加快,板块有望在5G应用下保持快速增长;4、医疗:高增长、低透支,后续仍有估值扩张动力。(三)消费,基金减持,但后续有望伴随居民消费能力、社零数据及CPI回升呈现边际改善:1、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结构占比趋势性提升叠加成本驱动集中度上升,龙头整车车企有望受益;“缺芯”改善叠加消费力回暖,智能化趋势下将保持高景气;估值虽贵,但仍有空间。2、运动服装,越南疫情背景下关注错杀的供应链企业。 风险提示:什么会打破上述逻辑?因素包括:1、降准效果不及预期,有效供给放缓;2、物价上涨超预期;3、中美十年期国债再次双双显著上涨。 张弛13918023419 03 利率债 当前债市超额收益来源于转债机会挖掘 本周利率债大涨,10年国债期货较上周五大涨0.37%,10年国债现券收益率一周下来下跌4BP至2.90%,上涨主要是周二与周五。周二上涨源于北方尤其是河南等地的特大暴雨,市场担心北方地区大暴雨可能对工业生产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周五则因为流动性宽松而上涨。展望后市,目前做多氛围浓厚,但是考虑到现券收益率已经很低,在难以获得超预期利好因素之前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转债方面,市场同样表现较好,万德全A指数较上周五上涨0.71%,中证转债较上周五上涨1.40%,中小票的上涨机会仍然不错,我们继续看好后续转债的进攻机会,推荐精达转债、九典转债、东财转3、旗滨转债、盛虹转债与震安转债。 张河生 13924673955 04 金工团队 延续谨慎判断,推荐汽车电力和机械 最近权重行业的波动较大,我们延续上周的谨慎判断。继续推荐行业市值加权。本周继续推荐钢铁和石油石化行业,新推荐机械、汽车和电力设备行业。 1)行业月度涨跌幅排名: 食品饮料和医药涨跌幅排名位于10%分位数附近,银行和非银大约处于30%分位数附近并有所回升。从涨跌幅排名上看,市场风险较高; 2)行业波动率排名: 多数行业的波动率恢复到50%分位数左右。从波动性上看,市场风险中等; 3)前五名权重行业中:a.食品饮料和医药行业符合急跌特征;b. 非银为相关性多头排列,食品饮料和医药符合相关性空头排列;c.非银医药和电子元器件行业为均线多头排列;从动量特征上看,权重行业还没有集体企稳,市场风险较高; 4)前5名权重行业近期跑输小行业,权重行业弱势,市场风险较高。 徐玉宁18618483697 05 通信团队 中国电信回A获批,关注5G应用 1、中国电信回A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批准。三大募投项目未来三年总投资规模达到人民币1021亿,其中初步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额为人民币544亿元。电信回A可能会参考PB为1定价。 2、新华网联合GSMA、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传媒行业首个5G消息应用标准—《传媒行业应用5G消息业务总体技术要求》。未来的媒体是万物参与,5G网络和信息传媒结合,5G提供了坚强的基础设施。 3、沃达丰英国大力推动NB-IoT部署:已完成98%地理覆盖。通信模组作为行业数字化的关键通信组件。必将成为连接核心和行业应用重点。 建议关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梦网集团、广和通。 李宏涛18910525201 06 电新团队 光伏硅料价格继续松动,奔驰全面转向BEV 新能源车市场,奔驰加速电动化。奔驰近日宣布电动化战略,计划在2025年发布3个BEV专用平台,并且从2025年开始只发布BEV新车型,目标在2030年部分市场全面转向BEV。动力电池方面,奔驰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8个电池工厂,总产能规模将超过200GWh。假设奔驰2030年全球汽车销量~250万辆,BEV占比100%,单车平均电量80kWh,则需要电池200GWh,与当前的电池产能规划基本一致。放眼全球,部分车企正在全方位的追赶特斯拉,包括大众、沃尔沃、奔驰等,汽车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光伏方面, 由于一线硅片厂家持续维持较低的开工水平、硅料采买量有限,硅料厂开始出现库存,本周价格小幅松动。硅片本周整体呈观望态势,电池片166电池随上周硅片相应下调。组件方面,在硅片、电池片价格进入下行趋势后,国内也出现部分订单价格略为松动,以反映近期硅片、电池片的跌价,当前一线垂直整合大厂价格变化并不明显,在下半年预期硅料价格下行幅度不会太大、且四季度仍会迎来一波抢装热潮,以及需求随着大型项目需求转向大尺寸的情况下,使得Q4大尺寸组件价格仅有可能微幅走低。 张文臣18101083535 07 汽车团队 高景气度叠加高估值空间,乘用车行业仍是配置首选 乘用车行业需求健康,虽然供给端仍有一定的缺芯困扰,但是需求端终端上牌量保持稳定增长,七月份前期数据显示终端零售仍保持正增长。整个行业处在供不应求的紧平衡状态,景气度极高。同时长城汽车中报高增长,也一定程度打破了市场对成本端的担忧。随着台积电汽车芯片晶圆产品的持续产能释放,未来缺芯将会持续缓解,不会造成下游整车厂大规模的停产停工,这样的状态有利于行业紧平衡的维持,景气度将会延续较长时间点。智能电动化大背景下,整车企业估值也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太平洋汽车持续推荐乘用车整车“双长”(长城、长安)及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优质乘用车标的。 白宇13683665260 08 机械团队 大挖需求爆发,9-10月旺季工程机械板块有望超预期 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情况,近期大挖需求出现爆发迹象,主要原因是用煤需求大增,煤炭供应吃紧,针对这一情况,各部门要求保供煤炭,确保用煤需求,而大挖约50%用于煤炭开采,各种限制已经消除。今年以来,多地专项债发行快马加鞭,加速推动各类项目建设,补短板、惠民生,稳投资、促发展。另外,今年上半年钢价持续上涨,5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提出后,钢材价格逐渐下降,回归合理区间,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促使各类项目的施工成本降低,提升施工方的开工积极性,加快开工速度,开工需求好转。目前来看,7月份挖机整体销量同比会继续改善,随着基建、房地产等项目落地,9-10月份旺季挖机的需求可能会超预期,我们持乐观态度! 刘国清18601206568 09 医药团队 板块震荡,精选赛道良好、中长期估值消化确定性强的核心资产 本周医药板块高开低走,受集采政策以及新冠病毒变异等信息影响,器械及疫苗板块表现不佳。本周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39%,跑输沪深300指数2.28pct,跑输创业板指数3.47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大部分子板块下跌,其中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和医疗器械板块下跌较多,分别下跌4.12%、3.22%和3.07%,仅中药饮片和化学制剂有所上涨。 医药板块在前期创下新高后持续震荡,部分核心资产盘整,投资热点切换较快,建议配置估值相对合理、前期积累涨幅相对较小的板块如血制品、药店以及部分消费赛道个股。建议关注天坛生物、长春高新、迈瑞医疗以及药店板块等。 盛丽华15221905129 10 轻工团队 造纸:箱板纸8月涨价函发布,白卡纸短期仍有下跌压力 1)废纸系:本周国废价格小幅上涨,箱瓦纸价小幅下滑。7.25山鹰发布涨价函,8.1起公司箱板纸涨价100元/吨,此次涨价主要考虑废纸、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6月箱板纸进口环比减少2.5%,成品纸进口冲击边际持续减弱,东莞推行煤改气部分小产能关停,伴随消费旺季即将来临,箱瓦纸行业供需优化。考虑成品纸进口、替代纤维(废纸浆、原生浆)均有供应约束,预计国内再生纤维供应整体偏紧,对国废价格形成支撑,短期即使下跌跌幅有限。关注下半年箱瓦纸涨价行情,涨幅与国内消费及出口表现有关。龙头纸企凭借海外废纸浆拥有低价浆、高端纸的双重盈利优势,建议关注具有估值性价比的山鹰国际。 2)木浆系:本周木浆外盘价维稳,针叶浆现货价格小幅上涨、阔叶浆现货价格小幅下滑;成品纸方面,双胶小幅下跌、双铜维稳、白卡持续下跌。整体来看,考虑白卡纸价格前期涨幅较大,且成本端浆价回落,白卡纸行业仍有盈利,预计短期白卡纸价格仍有下跌压力。文化纸企已近盈利低点,预计纸价后续跌幅有限,伴随需求逐步回暖,预计文化纸价格8月下旬有望企稳回升。我们认为当前太阳纸业已近底部,建议关注太阳纸业的布局机会。 庞盈盈18801904361 11 地产团队 韩正、住建部、央行同日发声,地产政策短期料难松动 7月22日,韩正、住建部和央行先后针对房地产表态。三者都强调“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短期内房企融资环境预计难有改善。 韩正副总理首次提出“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后续购地资金对自有资金的认定可能会更加严格,后续房企拿地前融,特别是竞拍保证金融资的操作难度或将进一步增大。 住建部点名表扬北京和长沙,提出“着力建立房地联动机制,推广北京市的做法,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不排除后续会推广其“限房价,控地价”政策,在拍地中为每一块地都设置未来房屋销售指导价格,同时还设置地价的上限,竞拍超过上限后转为竞政府产权比例、竞配建人才公租房面积、投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等环节。 在集中供地和三条红线背景下,民营房企接连爆出债务违约风险,热点城市土拍溢价率较高,房企利润率持续承压,短期内政策也看不到放松的可能,叠加教培行业股价大跌之后市场对政策持续打压的行业板块十分谨慎,地产板块短期内料难有明显机会。。 徐超18311057693 12 农业团队 种养殖公司中报业绩分化,重点关注各细分行业优质龙头 1、种业:龙头公司中报亮眼,予以重点推荐。登海种业预计净利润同比增39.6%-109.4%,隆平预计净利润同比增4.88%-34.77%。短期,良好业绩将带给板块上涨动力。中期,高粮价拉动种子需求总量增长和结构改善,同时连续3年制种面积下降促使种子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行业处于景气上升阶段,种子龙头业绩将持续增长。长期,种业发展处于政策红利期。政策呵护下,行业技术变革有望提速,竞争格局面临重塑。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转基因技术和种质资源储备丰富的公司竞争优势更明显,有望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我们继续维持板块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转基因布局较早,有先发优势的行业龙头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2、养殖产业链:1)生猪养殖:中报业绩低迷,关注优质龙头。多数公司中期业绩预计大幅下滑或亏损,牧原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42%-12.83%,天康净利润预计2.2-2.6亿元,两者业绩预期优于同行,彰显出明显的成本优势。我们认为,猪价3季度仍有继续反弹机会,建议关注成本优势明显的牧原和天康生物。2)肉鸡养殖:白鸡鸡苗等系列产品价格近期调整幅度明显,3季度随着猪价反弹,白鸡产品价格有望反弹。产业链向食品深加工加速下沉,龙头将有估值修复行情,关注圣农发展;3)替抗:重点公司上半年替抗业务同比高速增长,我们持续看好需求刚性,景气持续上行的替抗板块。个股重点推荐溢多利,关注蔚蓝生物。4)动保:受猪价下跌的影响,猪用疫苗促销力度或加大,但需求受影响程度较小,景气上行趋势不改。龙头公司研发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估值偏低,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上半年批签发大幅增长的科前生物。 程晓东18614065768 13 电子团队 半导体热度再升,mini led Q2成长预期不断提升 调整一周半的半导体再次接过了板块冲锋号,全周表现非常强劲,在日常的路演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其实大多数机构对于这轮半导体行情的最大担忧在于是否会像2020年下半年那样,在到达一定热度后出现较大回调。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较小,原因在于这轮半导体板块的上行并非干拔估值,而是由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推动,并且业绩的持续高增在已经发布的二季报预告中亦有体现。坦诚地说,这轮芯片荒的跟结原因并非简单周期波动,而是新能源、疫情、贸易战的综合结果,解锁也需要以上原因的共振,站在Q3的当下来看,这轮半导体行情仍有延续可能,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本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是mini led,在三星与苹果的力拱下,预料下半年在缺料长短脚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后,mini led的产品拉货将转趋积极,显然这个趋势下最为受益的还是类似于三安光电及富采投控这类高端LED芯片供应商,但目前整个下游供应方,包括打件厂、模组设计方、导光膜、PCB基板等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受益,业已形成的板块的热度延续性值得重点关注。 从富士康等各大公司近期的发表会陈述上,可以看到近几周国内的水患对电子板块的整体影响相当有限,虽然市场对这一块有所担忧,但是水患相较于缺料和涨价等因素而言,影响十分短期,投资者无需过于在意。 核心推荐:斯迪克、康强电子、兴森科技、欣旺达、闻泰科技、蓝思科技、兴瑞科技。 王凌涛15657180605 14 军工团队 军工业绩将持续证明景气度,看好短期长期行情 军工处于景气周期开端,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在目前国际环境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军工产品需求旺盛,行业处于五到十年景气周期的开端。军工板块安全性、确定性突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估值来看,目前军工板块市盈率(TTM)达到60,低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均值62,板块目前估值合理,处于新一轮投资机遇期。 军工板块进入价值投资新时代,高壁垒龙头企业强者恒强。在产品、技术和产业段位上具备核心竞争力、治理结构优秀的龙头企业毋庸置疑会在行业快速发展中充分受益。同时,目前军队装备需求旺盛背景下,高壁垒的龙头企业在下游用户中具备更多获取订单能力,扩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提升,技术壁垒不高的新进入企业难以在本次装备需求爆发过程中抢占龙头地位。因此,高壁垒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快速而长期的发展,具备长期价值投资的基础。虽然基于历史惯性,军工板块仍具备较高的β属性,我们认为排除短期的波动扰动,军工龙头企业长期投资价值将被市场逐渐充分认知! 看好订单落地和业绩改善带来的军工半年报行情。随着主机厂半年报陆续披露,我们会看到下游公司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将明显改善,产业链上下游货款兑付与资金流转情况将明显改善,从而带动整个军工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强化军工投资逻辑从主题和事件驱动转为公司订单和业绩驱动! 看好航空、飞行武器、国防信息化、军用材料板块。未来一个阶段,航空(包含发动机)、飞行武器等核心装备研制速度加快,国防信息化和关键材料升级。我们看好看好:航空、飞行武器、军用新材料、国防信息化板块细分领域,精选需求和供给快速增长,重点推荐业绩有长期支撑的宝钛股份等标的。 马捷18010097173 15 钢铁团队 抑制出口下,钢材仍有缺口,利润扩张或使钢铁股创造历史 1、产量下降,限产由预期走向现实,行业利润持续向好。本周钢联数据显示,钢材产量明显下滑,绝对水平处于近5年低位。我们预计随着各地限产政策陆续落实,产量下行乃大势所趋。近日,一份《关于山东省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数据进行确认的函》显示,按照国家开展的“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要求,山东省2021年的粗钢产量不超7650万吨。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粗钢产量4526万吨,下半年产量需控制在3124万吨以内,同比下降1002万吨,降幅达24.3%,环比下降1402万吨,降幅达31%。总的来看,山东省压产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伴随着压产政策的强力推进,原料需求大幅收缩,富宝调研的147家钢厂废钢日耗,自6月下旬的41万吨,降至本周35.8万吨。铁矿石近4周日均疏港量为276万吨,较去年同期305万吨,下降29万吨,降幅达9.5%,港口库存出现五连增,绝对量较去年高出1522万吨,原料供需矛盾逐步累积,价格明显趋弱,本周铁矿石现货下跌9.4%。材强矿(原料)弱格局下,近期钢材利润大幅度爬升,本周现货吨钢利润,螺纹365元,热轧743元,周环比分别扩大235元和182元。钢材期货主力合约吨钢利润再次破千,螺纹达1014元,热轧达1202元。我们认为随着各地限产政策落地,下半年钢价将偏强运行,虽然“保供稳价”政策可能限制钢价上行空间,但无碍钢材利润扩张,限产背景下,原料的需求将持续受到打压,价格重心下移,从而向钢厂让渡利润。 2、钢铁出口关税调整风声再起,限产之下供应缺口或难补齐。近期市场加税传言再起。此前,我国自5月1日起,已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涉及146个商品代码,以2020年出口量计算约占65%。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海外钢价高企,国际市场虹吸效应使得我国钢材出口不降反增,6月份我国出口钢材645.8万吨,环比增118.7万吨,同比增275.7万吨,增长75%。其中热轧出口114.3万吨,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167%。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再次加码调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也符合国家利益。我们假设未来政策导向是让绝大部分钢铁出口回流国内,以配合国家控产减碳相关政策实施,兼顾国内市场保供稳价。近三年(2018-2020年)我国钢材出口均值为6252万吨,政策实施后,预计下半年出口回流约3126万吨。由于我国钢材出口占全球钢材出口贸易较大份额,对国际市场或产生较大冲击,引用“钢铁冶金”的表述“当前美国中西部热轧卷板价较去年已经攀升了近50%,在钢价烫手的同时,钢铁还供不应求,钢厂内没有现货,美国彻底陷入“钢铁荒”。我国作为钢铁出口大国,如今钢铁大批量减产和限制出口,美国、印度、韩国等已经陷入“钢铁荒”的国家恐怕无法在短时间内挣脱这个“钢铁荒”泥潭。”,其实此前俄罗斯越南等国均上调了钢铁出口关税,海外钢材市场恐再大幅提价。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则取决于限产政策的执行力度。山东省今年粗钢产量同比压减4%,减产力度较大,综合考虑其他省市后,假设全国范围全年粗钢压减3000万吨,则下半年粗钢同比下降将达9432万吨,如此限产力度下,即便是考虑了国内需求下滑3%或3000万吨,钢坯和生铁进口增加1300万吨下半年或仍将面临2000万吨左右的供应缺口。当然,无论是压产量还是调出口,均体现出国家对钢铁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和决心,在此政策导向下,未来供给收缩乃大势所趋,因此供应看碳中和需求看制造业,这便是钢铁股的长逻辑。 普钢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叠加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标的有长逻辑,有望获得估值盈利双提升,建议关注下半年受减产影响小的企业,太钢不锈、新钢股份、华菱钢铁、宝钢股份、鞍钢股份、马钢股份、柳钢股份以及甬金股份、南钢股份、重庆钢铁等,同时关注历史高分红标的方大特钢、三钢闽光等。 特钢本周观点:我们依然中长期看好特钢,永兴材料尤其值得关注。 锂盐再次上涨,且上涨持续性预期强,我们重点推荐永兴材料: ① 永兴材料云母提锂实验成本曲线跃迁,有较大α:云母提锂技术获重大突破,对锂盐格局将产生较大影响,云母提锂之前高成本及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获得重大突破。永兴自有矿山、产品质量优异、成本优势显著、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自有已探明矿山储量在100万吨之上,采选冶一体化有明显成本优势,假设按照锂辉石550美金,锂云母850元一吨,锂辉石和锂云母加工费分别为13000元和19000元来计算,永兴电碳成本或仅需要4.3-4.4万元,而锂辉石工艺到电碳需要5.3-5.4万元左右(含税完全成本),所以永兴云母提锂有资源且有成本优势,具备较强的α。 ② 云母锂有望获得下游客户的长期战略配置。云母锂作为国内资源,相对于锂辉石供应安全,在品质合格的情况下有望获得客户的长期战略配置。 ③ 云母提锂成本低,但还能更低,综合利用是锂云母矿的终极归宿。 王介超18701680190 16 纺服团队 中报季紧抓业绩主线,越南疫情背景下关注错杀的供应链企业 近期越南疫情有所加重,部分供应链企业受影响有所调整,建议关注优质供应链龙头申洲国际(行业龙头,业绩稳定),华利集团(北越工厂受影响小,中报预期高增长,耐克订单放量),重点推荐新股浙江自然(越南工厂受影响小,中报及全年预期高增长),户外运动行业增速快,公司产能放量有望超预期,未来三年复合增速30%+,现价对应22年仅20xpe。中报季来临,关注经营周期向上的太平鸟,比音勒芬等品牌。 品牌端受益标的:安踏,李宁,太平鸟,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等。 零售板块,爱美客童颜针上市有望成为爆品,龙头强者恒强,预计中报表现可期。零售板块关注医美板块及化妆品龙头企业,首推爱美客,贝泰妮,化妆品业务快速增长的鲁商发展(瑷尔博士增速快,中报超预期),关注医美新秀奥园美谷,业绩底部反转的拉芳家化等。推荐关注植发龙头雍禾植发,拟港股上市。 郭彬18621965840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