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百年变局之战,再论新能源之未来

百年变局之战,再论新能源之未来

作者:微信公众号【海通证券e海通财】/ 发布时间:2021-07-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百年变局之战,再论新能源之未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顾问:王静 四川分公司绵阳长虹大道营业部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20080009 去年下半年以来,锂电板块异常火爆。近期板块持续强势,利好频出,从近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看,行业出现井喷似增长(如图1)。 图1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同时欧洲汽车零排放时间表提前。欧洲发布关于汽车排放的新政,根据此前《2030 年气候目标计划》显示,欧盟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汽车的零排放,而此次将整个计划的时间节点从2050年提前到2035年,即在2035年汽车碳排放将从2021年的95g/km下降到2035年的0g/km,此举的意义在于首先是将部分国家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进一步提前到2035年,当然部分国家(例如:挪威)本身时间表就比2035年要早。 另外将加速纯电动汽车的应用,不论是 HEV还是PHEV其本质上都是属于节能减排,而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零排放,因此欧洲纯电动汽车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拉动锂电池的需求。根据此前的目标显示,即到2030碳排放标准要下降到47.5g/km,到2035年下降到0g/km,则对应2030、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约在1000万辆、1600万辆左右,此销量目标将在 2020 年基础上大幅上升(如图2)。 图2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4.8万辆,销量达到25.6万辆,环比增长17.6%,同比增长139.3%,本质上在6月其实是一个去库存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终端销量的良好表现;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 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 而从渗透率的 角度来看 6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2.7%,环比继续提升,上半年累计渗透率达到 9.4%,而2020年全年的渗透率也就在5.8%左右,可以看出整个渗透率的提升还 是非常显著的。 中国锂电池企业全球竞争力增强。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 2021 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 装车量11.1GWh,同比上升136.2%,环比上升13.8%,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9GWh,环比上升13.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1GWh,环比上升13.2%。1-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 52.5GWh,同比累计上升200.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30.2GWh,占总装车量57.5%,同比累计上升139.0%;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2.2GWh,占总装车量 42.3%,同比累计上升 368.5%。 市场集中度方面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 38.1GWh、44.5GWh 和 48.3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2.6%、84.8%和92.0%。全球电池装机方面前五个月全球累计装机量达到 88.4GWH,同比增长163%;其中CATL凭借27.6GWH 的装机位列全球第一,市占率达到31.2%,同比提升近10pct,比排名第二的LG 也高了8pct;此外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企业也分别位列前十,整体份额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再一次反映出行业中国电池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锂资源分布不平衡,产能恢复慢于预期,供需紧张致价格稳步上涨。2022-2025年,锂行业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锂资源开发和全球日益增长的锂电需求的矛盾。 动态的看,新增供给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锂电需求。Capex 周期和产能周期滞后于需求周期。锂电行业需求周期在2020年Q4 启动,中欧电动车的爆发是发令枪,美国政策作接力,各种车型多点开花,锂行业需求预计每年增长35%左右。 但是我们发现锂行业Capex资本开支周期并未开始,或滞后于需求周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主要原因系,锂价刚刚恢复,锂行业企业资产负债表仍未大幅改善,锂盐价格从2020年Q4最低点的3.8万/吨上涨至目前的 9 万/吨,当锂盐价格在3.8万/吨的时候,全行业60%的锂上游资源企业出现亏损,企业没有任何做资本开支的动力,资产负债表恶化。 目前即使锂价恢复到9万/吨,锂公司的盈利大幅度的恢复,但锂资源企业加大Capex 的决策仍严重滞后,一方面有海外锂资源企业职业经理人制的因素影响,一方面有资产负债表未修复的因素限制,导致锂Capex决策保守滞后。对比疫情期间的2020年1到12月的装机量数据(如图3)。 图3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按这个最新提案,2030对应电动化率将达到70%,对应电动车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目前2035年实现100%电动化,较原计划2050年提前20年。如此激进的行业愿景,必然加大行业的供需矛盾。 依据央视的新闻报道,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未来发展还是以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等指标的提升为重点方向,其中上游材料都极为重要的决定了以上目标能否兑现。 首先、由于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突出,加上比亚迪刀片电池对磷酸铁锂工艺优化,还有储能电池等需求增加,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对于碳酸锂需求增大,碳酸铁锂价格率先回升。需求端则包括欧美高端电动车放量,高镍三元特斯拉为代表,带动氢氧化锂的消费需求。小半年比较紧缺的可能是隔膜、铜箔。 其次、稀土作为我国优势品种,我国对全球稀土产业链掌控力强大,是为我国战略金属。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永磁电机对稀土的需求拉动作用逐步增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在稀土中的需求占比达到约10%左右,预计2025年需求占比或可达到25%左右,成为稀土最大下游。稀土变身能源金属。 最后,作为偏上游的化工品,此前也都不缺,生产企业大多利润微薄,但是通过切入新能源的赛道,其价值也将重估。比如PVDF。PVDF相信大部分的化工研究员都接触较小。 虽然其在锂电池中的用量很低,但是其作用却难以被替代,因此下游厂商愿意为其支付高价,这是该行业存在机会的基础之一。随着全球电动车、储能市场的爆发,锂电池需求增长迅速,PVDF作为锂电池正极的粘接剂、隔膜涂覆的主要材料,需求也跟着快速增长。 名人堂 | 投资工具 | 基金 股票组合 | 风险关注 | 投资策略 更多推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