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塑料(一)

【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塑料(一)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期货微服务】/ 发布时间:2021-07-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期货《【新书推荐之《能化期货》】塑料(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1 A 塑料期货保驾护航实体企业 老杨是一家农膜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其生产加工的主要原料是LLDPE。由于这个企业是订单式生产,订单谈妥时,价格也就确定了。这让老杨反而犯难了,因为他是小本经营,客户谈订单时也未全额付款,只是交了部分订金。在成品价格锁定后,如果遇到原料价格合适,他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一次性买够原料;如果陆续采买,遇到价格上涨,其利润就会受到挤压,有时候控制不好原料成本就会亏损。究竟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巧的是,老杨的儿子小杨正好接触了期货,就给老爸支了一招,利用塑料期货锁定成本。 老杨在2016年9月初接到2016年12月的农膜订单,当时LLDPE现货价格为9000元/吨。老杨凭借多年经验并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当时原材料的价格比较合理,但是接下来是农膜的订单旺季,原料价格可能会上涨。为了规避原料大幅上涨农膜利润压缩的不利情况,老杨接受小杨的建议,决定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保操作。2016年9月22日,企业以8600元/吨的价格买入L1701合约40手(200吨)。按照生产计划,产品安排在11月投料生产,企业从贸易商手里以9800元/吨的价格买入LLDPE现货200吨,同时以9750元/吨的价格对冲平仓L1701合约40手,完成了此次套期保值交易(见表1)。 表1 LLDPE买入套期保值操作策略 从以上交易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不进行期货操作,在购买原料现货时,价格比两个月前高了1000元/吨,成本支出多了20万元。但由于进行期货买入套保操作,期货价格上涨使得期货账户盈利23万元,除了弥补成本端的亏损20万元以外,整体还略有利润。也就是说,通过此次买入套期保值操作,该企业不仅成功锁定了原材料成本,还获取了额外收益,相当于以8650元/吨的价格购买LLDPE原材料。 B 无处不“膜”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对于老杨来说,他对塑料再熟悉不过,凭借在塑料行业的多年打拼,对行情判断也相当老道,在做期货套保时得心应手。但是,对于行业外的一般人,虽然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塑料,但深究其所以然并不知道多少。因此,有必要详细了解塑料的来龙去脉,这样在以后的行情分析中将会受益匪浅。 塑料,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接触到,小到塑料袋、奶瓶、饮料瓶、饭盒、保鲜膜,大到农膜、家具、电器、3D打印,甚至火箭、导弹,塑料无处不在。我们一生中,甚至每一天,究竟接触了多少种不同的塑料?还是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活跃在期货市场中的这些塑料家族的核心成员。目前来看,塑料家族主要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三兄弟,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 1.撞出来的PE和崭露头角的LLDPE 说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晦涩,但生活中处处存在,比如保鲜膜等。它是聚乙烯(PE)大家族的一部分,话说聚乙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大萧条,化工公司急需新的“拳头产品”推向市场,以便摆脱经济困境。同时,科技新发现像雨后春笋,比比皆是,但很多发现都是“撞”上的。很多公司的实验室都是四处撒网,希望捕到“大鱼”,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也不例外。1933年3月24日,帝国化学公司的两个化学家E.W.Fawcett和R.O.Gibson共同开展了几十个实验,把可能的基本有机物质放在一起,设定各种反应条件,尤其是高温高压,希望“撞上”一个重大发现。其中一个容器里是乙烯气体和苯甲醛,压力是1700个大气压,温度是170℃。过了几天,预期的反应没有发生,但是容器底部有一些白色的蜡状粉末。这些蜡状粉末就是乙烯的聚合物,聚乙烯就这样意外地诞生了。第二次乙烯聚合到1935年才实现,尽管实验器材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泄漏,实验还是获取了少量聚乙烯。这期间,科学家们发现,聚乙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防水、无异味、耐酸、耐碱,尤其出色的是其绝缘性。 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欧洲上空。聚乙烯出色的绝缘性能被寄予很大希望,尤其是用于潜艇通信设备或雷达的电缆绝缘,聚乙烯的性质和生产也成了机密。帝国化学公司根据实验室里合成的8克聚乙烯,毅然决定建立一个年产100吨的聚乙烯厂,产量就是根据潜艇部队的需要确定的。1939年9月1日,该公司的聚乙烯厂投产。同一天,德国入侵波兰。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潜艇没有用上聚乙烯,但聚乙烯绝缘用于反潜飞机的机载雷达,在大西洋海战中,为猎获德国潜艇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聚乙烯开创了现代塑料工业。 聚乙烯(PE)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产量占世界通用树脂总产量的40%以上,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进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国,这一点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塑料产品就不难得知。聚乙烯主要分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大类。 LLDPE在20世纪70年代由Union Carbide公司工业化,它代表了聚乙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使聚乙烯的产品范围显著扩大。LLDPE用配位催化剂代替自由基引发剂,以及用较低成本的低压气相聚合取代成本较高的高压反应器,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便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在许多领域替代了LDPE。目前LLDPE几乎渗透到所有的传统聚乙烯市场,包括薄膜、模塑、管材和电线电缆。LLDPE产品无毒、无味、无臭,呈乳白色颗粒,与LDPE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2.LLDPE来源多样化 生活中各处充斥的这些薄膜和管材制品都来自哪里呢?我们首先从统计数据上来了解一下。单就国内市场来看,2019年聚乙烯产能达到1915万吨,年产量1800万吨以上,开工率95%左右。从生产企业来看,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集团,油化工产能占比约70%;还有部分煤化工与地方企业的产能。从产能分布地区看,广东地区产能占总产能的16.3%,东北地区占19.6%,华东地区占14.7%,华北地区占12.0%,西北地区占28.2%。其中,西北地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制烯烃为生产工艺。 我国的LLDPE生产主要采用的是美国联碳公司气相法和BP公司气相法工艺。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改造,我国的LLDPE生产技术有所提高,但产品仍是通用的多,专用的少;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但是,我国开发出了煤制烯烃的工艺路线,其利润空间较大。有利润的地方就有生产,所以这种工艺出现以后,很快就获得市场的认可。大西北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自然而然也就成为LLDPE的主要产区。 放眼全球,聚乙烯的产能扩大速度也是不容小觑的。2010年世界聚乙烯产能约9828万吨,2019年达到13814万吨,年均增速4%左右。世界LLDPE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西欧和中东地区。其中,中东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国家看,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中国和新加坡位居世界产能的前5名,这5个国家产能之和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0%(见图1)。 图1 2016年世界主要地区LLDPE 产能比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转自公众号:中期协发布,本文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若本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或内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