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赢论坛 | 关注顶层设计:在结构分化中潜心寻找细分领域的成长品种!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聚赢论坛 | 关注顶层设计:在结构分化中潜心寻找细分领域的成长品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迎接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新技术的应用仍需在良性数据生态环境中落地! 主题事件触发因素分析 1)7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公开征求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实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点评:7月份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发布了《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应对网络安全,而前期"滴滴"等网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些拟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将提振行业景气度,将增加重点行业网安投入,将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实力,将多重驱动夯实中长期发展动能。 此次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对电信等重点行业的网络安全投入设定了比例要求,网络安全的投入要达到信息化投入的10%。同时还对网络安全的市场规模和增速提出了发展目标,要求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网络安全新兴领域增速尤为突出,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云安全等网络安全新兴领域预计在未来将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关注网络安全高景气度细分领域及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标的。 2)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 7月20日,以"携手应对数据安全威胁挑战"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中国网络安全年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主办。 点评:今年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能力持续提升,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深入推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安全防护要聚焦重点,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新技术应用快速发展,在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做好新阶段网络安全工作,一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网络空间发展新格局,统筹做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工作。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担当,切实承担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社会责任。三是要加强协同共治,夯实网络安全防护基础,构建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四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壮大网络安全产业,为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提速,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从传输通道全面升级为数字化赋能的承载基石,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强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为推动网络安全能力再上新台阶,要加快构建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联防联控能力,促进融合领域的安全应用,并加强开放合作。 顶层设计: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其中,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中明确指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栏9"数字化应用场景" 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指出,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加快推进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基础性立法,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评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新个体经济管理规范,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事项,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健全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提升安全防护和维护政治安全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审查。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升网络安全威胁发现、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攻击溯源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以联合国宪章为基本原则制定数字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资源治理机制。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推动全球网络安全保障合作机制建设,构建保护数据要素、处置网络安全事件、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向欠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设备、服务等数字援助,使各国共享数字时代红利。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将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正式:催生新风口,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6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包括《数据安全法》在内的多项法案及两项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将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保护对象,已经获得立法上的认可。《数据安全法》提出,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这标志着数据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总体安全观层面,与国家安全挂钩。 此前,《网络安全法》已从2017年6月1日起执行,而2021年9月1日即将执行的《数据安全法》已具备一定"域外效力",为反制国外相关法律的"长臂管辖"提供了法理依据。与《网络安全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相比,《数据安全法》更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开展数据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今,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早已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如欧盟的GDPR已极大扩展了其域外数据安全管辖权范围。GDPR更注重效果原则,只要在客观效果上构成对本国或本地区自然人个人数据的处理,就受GDPR管辖。《数据安全法》引入"域外效力"对保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公民个人权利意义十分重大。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正在高速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 30%,2020 年产业规模超过了 1 万亿元人民币。数据安全将很快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风口。《数据安全法》给安全行业带来了空前机遇,也给企业带来更高要求。安全企业需为客户尽快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和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尤其在身份安全、零信任、行为审计、数据敏感地图等领域加速技术创新。《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将成为继《网络安全法》实施后,网络安全行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势必驱动政府、机构和企业增加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投资,用以完善安全防护体系,从而促进网络安全行业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产品加快创新步伐,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国内网络安全占信息化的投入比例约为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在10%以上,部分超过15%。因此国内网络安全预算投入有望持续提升。预计新预算投入在网安新技术、新场景及安全服务,包括云安全、大数据安全、隐私合规,新技术包括apt、态势感知等。从地区看,上海计划在十四五网络安全规划中把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在网络安全的投入比例提升到10%以上。提前布局新技术及服务的综合型网安厂商。 网络安全迎政策利好,数据安全成关键词,新技术的应用仍需在良性数据生态环境中落地。 工信部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先进水平;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 数据安全成为今年网络安全行业的重要"关键词"和"主旋律",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面临提速,长期市场规模有望显著放大。隐私安全是隐私计算的前提,新技术的应用仍需在良性数据生态环境中落地。随着重点行业正在步入数字化转型进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2021-2023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因此,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因此,网络安全市场将进入稳健增长期,头部企业具备规模和资源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随着电信运营商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大网络安全投入,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需求将增加,到2023年,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需关注重点领域网络安全供给。参考 IDC 数据,我国网络安全投入在整个信息化中的比例约为 2%,远低于美国 4.8%左右的比例水平。电信等重点行业一直是我国网络安全投入的主体,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到 10%,预计将对其他细分行业的网络安全投入产生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显著放大长期市场规模。近期网络安全迎重磅政策利好,继续重点关注投资机会,关注中报业绩、3季报高增长主线。 受益标的 中科创达(300496) 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2-2.79亿元,同比增加50%-60%,受益于三大业务所在行业景气度,H1业绩稳健提高,多渠道合作关系有利于从多方位得到业绩增长,持续注重研发与创新,形成核心技术优势。 金山办公(688111) 2021年Q1实现营收7.73亿元,同比增长107.74%,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长178.65%,经营性现金流同比高增,规模化效应持续强化,持续发力"云和协作"生态战略带动订阅服务增长,信创当期采购力度加大,带动授权业务高增。 星网锐捷(002396) 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元—3.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亿元—2.40亿元,同比增长200%—350%。需求恢复超预期,利润率逆势提升,数据流量高增长,云物联网需求大幅提升。 恒生电子(600570) 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5至21亿元,同比预增14.23%至29.67%,资本市场改革红利远未结束,行业有望持续受益。新产品储备充分,产品更替周期有望加速。国内金融IT领先企业,金融IT行业前景广阔,公司产业线多元化布局,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广联达(002410) 预计21H1公司归母净利为2.3-3.0亿元,同比增长77%-131%。云化成功标志净利润释放,设计软件有望逐步顺利落地,业务空间逐步抬升,云化提升盈利能力。 中兴通讯(000063) 半年度业绩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至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60%至131.52%,成本下降,抢装放缓,运营商侧毛利率周期性提升,中后期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及建设重点转变为软件侧扩容、完善等工作,相关业务边际利润大幅度提高。 华测导航(300627) 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10亿元,同比增长90.63%-105.59%,公司GNSS智能装备、监测集成等业务板块均在本报告期实现了快速增长,推动公司2021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新基建加码北斗精准时空技术融合应用需求,推动测绘装备市场和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快速发展。 纳思达(002180) 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0,000万元至5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5%至39.31%,本报告期内,公司打印机业务硬件销量与收入企稳回升,芯片与通用打印耗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公司已通过开展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业务,以对冲各业务模块因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业绩波动。 浪潮信息(000977) 中报净利润约71000万元~87200万元,变动幅度为:75%~115%,公司持续研发技术创新,积极把握云计算和AI变革发展机遇,完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产品布局,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渠道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综合成本不断下降,生产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紫光股份(000938) 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18.95亿元,同比增长2.78%,新华三保持较快增长,紫光数码、紫光软件业绩稳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云—网—边—端—芯"全产业链。企业网市场保持优势,运营商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聚赢论坛市场表现回顾(截止2021年7月21日) · 点击可查看清晰大图 · 财富管理总部产品研发团队 杨明,执业编号:S0870611030002 叶海,执业编号:S0870614030004 产品简介:聚赢主题论坛精选短期市场主题热点和行业,为客户传递市场最新热点点评、行业分析、重点个股推荐。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适合具有自主投资决策能力的投资者;敬请关注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产品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数据,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咨询服务风险提示 ▲请您上下滑动查看▼ 尊敬的投资者: 上海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是为提高客户体验,向您提供的增值服务。您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了解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风险,并根据适当性管理规定,合理接受我公司提供的投资咨询服务。我公司投资咨询服务的主要风险如下。 一、公司投资咨询服务是基于公司员工的个人专业能力,在公开信息基础上开发的服务产品,相关内容和建议不承诺收益保障,仅为投资参考,您在使用时需做出理性判断。 二、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对所有投资者适用,也不能保证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均有效。 三、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均依据公开获得的证券研究报告和投资信息,我公司不承担上述信息的真实性。 四、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将根据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进行调整,并将充分告知,可能影响服务产品的持续性。 五、公司郑重提醒您证券公司员工不得对您的账户进行操作、不得约定分享收益或共担风险,您需要妥善保管好账户密码并自行进行证券买卖操作。如您发现公司员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利益冲突情形,应及时进行投诉。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请您切记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七年六月
迎接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新技术的应用仍需在良性数据生态环境中落地! 主题事件触发因素分析 1)7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公开征求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实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点评:7月份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发布了《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应对网络安全,而前期"滴滴"等网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些拟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将提振行业景气度,将增加重点行业网安投入,将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实力,将多重驱动夯实中长期发展动能。 此次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对电信等重点行业的网络安全投入设定了比例要求,网络安全的投入要达到信息化投入的10%。同时还对网络安全的市场规模和增速提出了发展目标,要求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网络安全新兴领域增速尤为突出,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云安全等网络安全新兴领域预计在未来将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关注网络安全高景气度细分领域及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标的。 2)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 7月20日,以"携手应对数据安全威胁挑战"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中国网络安全年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主办。 点评:今年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能力持续提升,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深入推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安全防护要聚焦重点,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新技术应用快速发展,在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做好新阶段网络安全工作,一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网络空间发展新格局,统筹做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工作。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担当,切实承担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社会责任。三是要加强协同共治,夯实网络安全防护基础,构建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四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壮大网络安全产业,为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提速,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从传输通道全面升级为数字化赋能的承载基石,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强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为推动网络安全能力再上新台阶,要加快构建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联防联控能力,促进融合领域的安全应用,并加强开放合作。 顶层设计: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其中,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中明确指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栏9"数字化应用场景" 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指出,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加快推进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基础性立法,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评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新个体经济管理规范,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事项,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健全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提升安全防护和维护政治安全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审查。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升网络安全威胁发现、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攻击溯源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以联合国宪章为基本原则制定数字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资源治理机制。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推动全球网络安全保障合作机制建设,构建保护数据要素、处置网络安全事件、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向欠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设备、服务等数字援助,使各国共享数字时代红利。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将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正式:催生新风口,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6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包括《数据安全法》在内的多项法案及两项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将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保护对象,已经获得立法上的认可。《数据安全法》提出,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这标志着数据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总体安全观层面,与国家安全挂钩。 此前,《网络安全法》已从2017年6月1日起执行,而2021年9月1日即将执行的《数据安全法》已具备一定"域外效力",为反制国外相关法律的"长臂管辖"提供了法理依据。与《网络安全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相比,《数据安全法》更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开展数据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今,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早已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如欧盟的GDPR已极大扩展了其域外数据安全管辖权范围。GDPR更注重效果原则,只要在客观效果上构成对本国或本地区自然人个人数据的处理,就受GDPR管辖。《数据安全法》引入"域外效力"对保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公民个人权利意义十分重大。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正在高速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 30%,2020 年产业规模超过了 1 万亿元人民币。数据安全将很快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风口。《数据安全法》给安全行业带来了空前机遇,也给企业带来更高要求。安全企业需为客户尽快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和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尤其在身份安全、零信任、行为审计、数据敏感地图等领域加速技术创新。《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将成为继《网络安全法》实施后,网络安全行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势必驱动政府、机构和企业增加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投资,用以完善安全防护体系,从而促进网络安全行业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产品加快创新步伐,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国内网络安全占信息化的投入比例约为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在10%以上,部分超过15%。因此国内网络安全预算投入有望持续提升。预计新预算投入在网安新技术、新场景及安全服务,包括云安全、大数据安全、隐私合规,新技术包括apt、态势感知等。从地区看,上海计划在十四五网络安全规划中把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在网络安全的投入比例提升到10%以上。提前布局新技术及服务的综合型网安厂商。 网络安全迎政策利好,数据安全成关键词,新技术的应用仍需在良性数据生态环境中落地。 工信部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先进水平;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 数据安全成为今年网络安全行业的重要"关键词"和"主旋律",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面临提速,长期市场规模有望显著放大。隐私安全是隐私计算的前提,新技术的应用仍需在良性数据生态环境中落地。随着重点行业正在步入数字化转型进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2021-2023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因此,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因此,网络安全市场将进入稳健增长期,头部企业具备规模和资源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随着电信运营商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大网络安全投入,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需求将增加,到2023年,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需关注重点领域网络安全供给。参考 IDC 数据,我国网络安全投入在整个信息化中的比例约为 2%,远低于美国 4.8%左右的比例水平。电信等重点行业一直是我国网络安全投入的主体,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到 10%,预计将对其他细分行业的网络安全投入产生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显著放大长期市场规模。近期网络安全迎重磅政策利好,继续重点关注投资机会,关注中报业绩、3季报高增长主线。 受益标的 中科创达(300496) 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2-2.79亿元,同比增加50%-60%,受益于三大业务所在行业景气度,H1业绩稳健提高,多渠道合作关系有利于从多方位得到业绩增长,持续注重研发与创新,形成核心技术优势。 金山办公(688111) 2021年Q1实现营收7.73亿元,同比增长107.74%,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长178.65%,经营性现金流同比高增,规模化效应持续强化,持续发力"云和协作"生态战略带动订阅服务增长,信创当期采购力度加大,带动授权业务高增。 星网锐捷(002396) 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元—3.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亿元—2.40亿元,同比增长200%—350%。需求恢复超预期,利润率逆势提升,数据流量高增长,云物联网需求大幅提升。 恒生电子(600570) 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5至21亿元,同比预增14.23%至29.67%,资本市场改革红利远未结束,行业有望持续受益。新产品储备充分,产品更替周期有望加速。国内金融IT领先企业,金融IT行业前景广阔,公司产业线多元化布局,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广联达(002410) 预计21H1公司归母净利为2.3-3.0亿元,同比增长77%-131%。云化成功标志净利润释放,设计软件有望逐步顺利落地,业务空间逐步抬升,云化提升盈利能力。 中兴通讯(000063) 半年度业绩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至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60%至131.52%,成本下降,抢装放缓,运营商侧毛利率周期性提升,中后期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及建设重点转变为软件侧扩容、完善等工作,相关业务边际利润大幅度提高。 华测导航(300627) 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10亿元,同比增长90.63%-105.59%,公司GNSS智能装备、监测集成等业务板块均在本报告期实现了快速增长,推动公司2021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新基建加码北斗精准时空技术融合应用需求,推动测绘装备市场和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快速发展。 纳思达(002180) 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0,000万元至5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5%至39.31%,本报告期内,公司打印机业务硬件销量与收入企稳回升,芯片与通用打印耗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公司已通过开展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业务,以对冲各业务模块因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业绩波动。 浪潮信息(000977) 中报净利润约71000万元~87200万元,变动幅度为:75%~115%,公司持续研发技术创新,积极把握云计算和AI变革发展机遇,完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产品布局,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渠道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综合成本不断下降,生产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紫光股份(000938) 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18.95亿元,同比增长2.78%,新华三保持较快增长,紫光数码、紫光软件业绩稳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云—网—边—端—芯"全产业链。企业网市场保持优势,运营商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聚赢论坛市场表现回顾(截止2021年7月21日) · 点击可查看清晰大图 · 财富管理总部产品研发团队 杨明,执业编号:S0870611030002 叶海,执业编号:S0870614030004 产品简介:聚赢主题论坛精选短期市场主题热点和行业,为客户传递市场最新热点点评、行业分析、重点个股推荐。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适合具有自主投资决策能力的投资者;敬请关注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产品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数据,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咨询服务风险提示 ▲请您上下滑动查看▼ 尊敬的投资者: 上海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是为提高客户体验,向您提供的增值服务。您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了解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风险,并根据适当性管理规定,合理接受我公司提供的投资咨询服务。我公司投资咨询服务的主要风险如下。 一、公司投资咨询服务是基于公司员工的个人专业能力,在公开信息基础上开发的服务产品,相关内容和建议不承诺收益保障,仅为投资参考,您在使用时需做出理性判断。 二、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对所有投资者适用,也不能保证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均有效。 三、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均依据公开获得的证券研究报告和投资信息,我公司不承担上述信息的真实性。 四、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将根据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进行调整,并将充分告知,可能影响服务产品的持续性。 五、公司郑重提醒您证券公司员工不得对您的账户进行操作、不得约定分享收益或共担风险,您需要妥善保管好账户密码并自行进行证券买卖操作。如您发现公司员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利益冲突情形,应及时进行投诉。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请您切记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七年六月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