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固收 | 利率:降准有理,但不要加戏——债券策略周报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 | 利率:降准有理,但不要加戏——债券策略周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降准后政策取向处于“混沌期”。降准不代表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启,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预调微调并赢得主动权,不要过度解读。降准还是量层面的政策,降息等价格层面政策才更具信号意义,短期还会“珍惜子弹”,OMO、MLF如多数投资者预期未动,LPR下调概率也难高估。考虑到四季度资金缺口明显,不排除进一步降准可能,碳减排再贷款值得期待,降息取决于经济走势,中美政策周期错位是制约。银保监会15号文等严监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债市上半年把握结构性机会,下半年转向β机会,目前债市风险不大,重回窄幅震荡概率高,组合攻守兼备,警惕过度乐观信号。 降准的原因和信号作用不要想多 本次降准的原因不可过度解读,央行在降准公告中已经明确指出,本次降准释放的一万亿的资金将用于对冲税期以及替换7月到期MLF,这是此次降准最直接原因。此外,降准还展现了央行“以我为主”的姿态,在应对经济潜在下行压力和应对美联储QE退出时赢得主动。降准的信号意义也无需多想,降准总体上是量层面的政策,价格政策才更具政策信号意义。后续降准仍有空间,四季度同样是MLF到期量比较高的阶段,如果美联储QE退出制约还没有到来,经济开始面临小压力,再次降准的概率不能排除。 降准也并非因为经济不佳 市场之前担忧,监管是看到了比较悲观的数据才作出了降准的决定。但事实上,6月及上半年经济数据依旧靓丽,二季度经济数据+进出口数据+社融数据+央行调查问卷都显示经济并不弱。我们认为降准与6月各项数据表现较好之间并不矛盾,降准意在为中长期经济平稳增长“预调微调”。前瞻地看,房地产+基建(隐性债务)+外需都存在逐步弱化压力,而且经济的结构不平衡问题也不容忽视,包括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经营困难,青年结构性就业压力较为突出。而且从时机来看,当前处于“美联储尚未讨论退出QE+通胀交易有所降温”的时间窗口,是降准的较好时机。 对LPR下调不能太乐观,四季度仍有降准可能,碳减排再贷款有期待 在博弈MLF/OMO降息落空后,市场的下一个博弈点是20日LPR报价是否下调。我们认为,5年期LPR由于涉及房地产贷款,因此不动的概率较大,1年期LPR会否调整存在争议,我们认为有一定下调概率,但即使银行不下调也有充分的理由。此外,对于后续货币政策我们判断,四季度存在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主要考虑2.45万亿MLF到期,资金缺口明显;下半年碳减排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将会适时推出;未来降息与否的根本还是看宏观经济走势,降息需要有经济下行作为触发剂。 除了货币政策,严监管政策更值得关注 未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约束将进一步加强。针对近期城投重磅文件,由于文件的细节和如何执行还存在较大争议,市场包括我们还无法预判影响程度,但对债市的冲击路径是明确的,包括:社融冲击,涉及隐性债务城投流贷等被限制后,银行信贷和保险非标等都将受到冲击;缺资产与欠配冲击,银行表内信贷需求弱化,保险非标业务短期冲击很大;以及城投尾部风险冲击,限制流贷+交易所严控弱资质主体发债等导致城投尾部风险明显增大。 张继强 执业编号: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仇文竹 执业编号: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执业编号:S0570119080165 联系人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免责声明:本资讯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力求资讯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资讯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资讯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资讯严禁他人或其它机构传播或做商业用途使用。如发现有关机构和个人违规使用本刊物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本资讯版权归华泰证券所有。未获得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资讯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资讯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资讯而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风险提示:部分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平台无法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涨乐财富通公众号转载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华泰证券任何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您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 在看」 和大家一起看
降准后政策取向处于“混沌期”。降准不代表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启,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预调微调并赢得主动权,不要过度解读。降准还是量层面的政策,降息等价格层面政策才更具信号意义,短期还会“珍惜子弹”,OMO、MLF如多数投资者预期未动,LPR下调概率也难高估。考虑到四季度资金缺口明显,不排除进一步降准可能,碳减排再贷款值得期待,降息取决于经济走势,中美政策周期错位是制约。银保监会15号文等严监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债市上半年把握结构性机会,下半年转向β机会,目前债市风险不大,重回窄幅震荡概率高,组合攻守兼备,警惕过度乐观信号。 降准的原因和信号作用不要想多 本次降准的原因不可过度解读,央行在降准公告中已经明确指出,本次降准释放的一万亿的资金将用于对冲税期以及替换7月到期MLF,这是此次降准最直接原因。此外,降准还展现了央行“以我为主”的姿态,在应对经济潜在下行压力和应对美联储QE退出时赢得主动。降准的信号意义也无需多想,降准总体上是量层面的政策,价格政策才更具政策信号意义。后续降准仍有空间,四季度同样是MLF到期量比较高的阶段,如果美联储QE退出制约还没有到来,经济开始面临小压力,再次降准的概率不能排除。 降准也并非因为经济不佳 市场之前担忧,监管是看到了比较悲观的数据才作出了降准的决定。但事实上,6月及上半年经济数据依旧靓丽,二季度经济数据+进出口数据+社融数据+央行调查问卷都显示经济并不弱。我们认为降准与6月各项数据表现较好之间并不矛盾,降准意在为中长期经济平稳增长“预调微调”。前瞻地看,房地产+基建(隐性债务)+外需都存在逐步弱化压力,而且经济的结构不平衡问题也不容忽视,包括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经营困难,青年结构性就业压力较为突出。而且从时机来看,当前处于“美联储尚未讨论退出QE+通胀交易有所降温”的时间窗口,是降准的较好时机。 对LPR下调不能太乐观,四季度仍有降准可能,碳减排再贷款有期待 在博弈MLF/OMO降息落空后,市场的下一个博弈点是20日LPR报价是否下调。我们认为,5年期LPR由于涉及房地产贷款,因此不动的概率较大,1年期LPR会否调整存在争议,我们认为有一定下调概率,但即使银行不下调也有充分的理由。此外,对于后续货币政策我们判断,四季度存在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主要考虑2.45万亿MLF到期,资金缺口明显;下半年碳减排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将会适时推出;未来降息与否的根本还是看宏观经济走势,降息需要有经济下行作为触发剂。 除了货币政策,严监管政策更值得关注 未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约束将进一步加强。针对近期城投重磅文件,由于文件的细节和如何执行还存在较大争议,市场包括我们还无法预判影响程度,但对债市的冲击路径是明确的,包括:社融冲击,涉及隐性债务城投流贷等被限制后,银行信贷和保险非标等都将受到冲击;缺资产与欠配冲击,银行表内信贷需求弱化,保险非标业务短期冲击很大;以及城投尾部风险冲击,限制流贷+交易所严控弱资质主体发债等导致城投尾部风险明显增大。 张继强 执业编号: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仇文竹 执业编号: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执业编号:S0570119080165 联系人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免责声明:本资讯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力求资讯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资讯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资讯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资讯严禁他人或其它机构传播或做商业用途使用。如发现有关机构和个人违规使用本刊物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本资讯版权归华泰证券所有。未获得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资讯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资讯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资讯而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风险提示:部分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平台无法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涨乐财富通公众号转载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华泰证券任何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您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 在看」 和大家一起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