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预览:周期业绩释放,盈利持续改善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报预览:周期业绩释放,盈利持续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 周期板块带动主板业绩全面提升,全A盈利维持强劲韧性。 风险提示:海外流动性超预期紧缩,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周期业绩释放,盈利持续改善 业绩预告显示中报全A盈利仍将维持高增,主板预喜率显著提升。截至7月16日,两市共约1705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或快报,披露比率为38.8%,其中创业板披露322家,披露率为32.7%,科创板披露97家,披露率为31.3%,主板披露1286家,披露率为41.5%。本次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整体呈现高增长,全部披露公司预喜率(预增、续盈、扭亏、略增)近70%,大幅高于预忧率。其中主板预喜率为68.4%,创业板、科创板预喜率分别为78.3%、63.9%,虽然相较基数效应显著的一季报预喜率有所下行,但相较去年同期各板块的预喜比率均出现显著提升,显示出在后疫情时期,全A盈利仍具有较强的修复动能。分板块来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预喜率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1pcts/21pcts/15pcts,较一季报下降-7pcts /-11 pcts /-23pcts,中报预告显示主板二季度业绩改善程度最为明显。 预计年内全A盈利将维持较强韧性。我们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上限和下限的中值近似代表其2021年中报的归母净利润,可比口径下全A/非金融石化A股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201.6%/131.6%,考虑2020年基数效应,以2019年中报为基准的全A/非金融石化A股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8.7%/45.6%,相较2020年年报及基于2019Q1的一季报两年复合增速也均有了显著提升。基于中报预报可比口径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两年复合增速35.1%/37.2%/95.1%,相较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无论从两年复合增速还是相较去年同期的改善幅度来看,二季报创业板业绩提升幅度弱于主板。但由于当前预报披露率有限,增速计算与实际值或存在较大偏差。基于我们对于全A的预判模型,结合最新的工业企业利润来看,A股中报盈利增速(以19年同期为基数的复合增速)仍将维持中枢上行的趋势,盈利韧性强劲。 横向比较下,传统周期行业二季度盈利增速改善最为显著。行业角度来看,披露率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钢铁、休闲服务、化工、电子、采掘、有色,其中钢铁、休闲服务、化工、电子行业的披露率超过50%。披露率较高的几个行业内,钢铁、有色、化工等顺周期行业预喜率较高,农林牧渔、休闲服务、计算机行业预喜率垫底。以预告中值计算的可比口径行业增速来看,二季报上游行业(有色、化工、钢铁)盈利增速同比改善幅度最大,其他增速较高的行业包括纺服、轻工、电子等,增速较低的行业有地产、农林牧渔、 休闲服务(剔除中免)、商贸、公用事业等。 纵向比较,周期行业二季报业绩提升幅度普遍居前。由于基于中报预告计算的增速偏差较大,我们对比了去年同期(2020年中报)、上一报告期(2021年一季报)以及本期(2021年中报)各行业预告的预喜率情况,发现除农林牧渔外多数行业的预喜率情况均显著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交运、采掘、有色、钢铁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预喜率提升幅度位居前列,这些行业的预喜率情况相较一季报也均基本保持持平状态;相较之下,农林牧渔、医药、家电等消费类行业相较一季报业绩动能边际减弱。 当前周期股盈利预期显著改善而估值提升滞后。我们在周报《成长的泡沫行情与周期的价值回归》 中提出,二季度以来市场定价因子逐步从前期的盈利稳定性向盈利高增长及确定性倾斜,在盈利普 遍性改善的复苏中后期,业绩高增长的超预期及持续性成为市场追逐的主要方向。从这点出发,我们看到二季度以来,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热门赛道以其高增长的稳定性成为”茅”资产瓦解后市场资金选择的主要方向,配置资金的涌入使得这类新兴成长板块估值快速提升。我们以一季报后和当前为两个观测时点,观察市场对与各个行业的盈利预期变化情况,我们发现相较 4 月末,当前传统周期行业盈利预期的提升幅度远高于其他板块,而无论从 PE 还是 PB 估值分位来看,传统周期行业相对估值水平却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新兴成长板块,传统周期板块的盈利估值性价比开始凸显。 涨价带来的盈利高增能否持续?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大致窥探出中报盈利的基本脉络:首先,全 A 盈利维持高位韧性,剔除基数效应的两年复合增速仍处于缓慢上升阶段;而与此前不同的是,上半年资源品价格上行带来传统周期行业盈利的大幅改善,有色、钢铁、采掘、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无论从预喜率还是盈利增速均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市场抱团的必须消费板块盈利弹性劣势有所显现,而今年以来获得增量资金的部分新兴成长板块虽然相较去年同期仍处于高景气水平,但盈利持续超预期的动能有所衰减。当前市场对于周期股中报业绩高增的持续性存在较大质疑,我们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位韧性和温和的流动性环境将成为周期股下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基于我们在中期策略《重估大周期》中的判断,我们认为,下半年海外需求的修复将会为资源品价格带来动力,商品价格高位延续,而中美流动性环境年内难有较大紧缩风险,温和的流动性环境与商品价格的持续上行将成为年内周期股重估的重要条件。 风险提示 海外流动性超预期紧缩,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会议预告:7月18日晚19:30 END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分析师撰写并向特定客户发布。 本报告发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 基金、保险、QFII、QDII 等能够充分理解证券研究报告,具备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客户;2)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其可参考使用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可能以本报告为基础,整合形成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建议或产品,提供给接受其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客户。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以任何方式或渠道向除上述特定客户外的公司个人客户提供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个人客户从任何外部渠道获得本报告的,亦不应直接依据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决策;需充分咨询证券投资顾问意见,独立作出投资决策。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及损失等。 本报告内含保密信息,仅供收件人使用。阁下作为收件人,不得出于任何目的直接或间接复制、派发或转发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予任何其他人,或将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发表。如发现本研究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转发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及时采取维权措施,追究有关媒体或者机构的责任。所有本报告内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统称“中银国际集团”)的商标、服务标记、注册商标或注册服务标记。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票据的要约或邀请,亦不构成任何合约或承诺的基础。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确保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中银国际集团的客户。阁下收到或阅读本报告须在承诺购买任何报告中所指之投资产品之前,就该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包括阁下的特殊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其特别需要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证券分析师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撰写本报告的证券分析师或中银国际集团的任何成员及其董事、高管、员工或其他任何个人(包括其关联方)都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中银国际集团任何成员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对其中所包含的或讨论的信息或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阁下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本报告时的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中银国际集团成员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有可能采取与本报告观点不同的投资策略。为免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集团成员的立场。 本报告可能附载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本报告可能涉及到中银国际集团本身网站以外的资料,中银国际集团未有参阅有关网站,也不对它们的内容负责。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包括连接到中银国际集团网站的地址及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为了阁下的方便及参考,连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阁下须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风险。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基于现状,不构成任何保证,可随时更改,毋须提前通知。本报告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或保证任何投资或策略适用于阁下个别情况。本报告不能作为阁下私人投资的建议。 过往的表现不能被视作将来表现的指示或保证,也不能代表或对将来表现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障。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只是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本报告所载日期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本报告中涉及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能出现上升或下跌。 部分投资可能不会轻易变现,可能在出售或变现投资时存在难度。同样,阁下获得有关投资的价值或风险的可靠信息也存在困难。本报告中包含或涉及的投资及服务可能未必适合阁下。如上所述,阁下须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包括买卖本报告涉及的任何证券,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欢迎关注 太平桥策略随笔 公众号:PBSSTR
核心结论 周期板块带动主板业绩全面提升,全A盈利维持强劲韧性。 风险提示:海外流动性超预期紧缩,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周期业绩释放,盈利持续改善 业绩预告显示中报全A盈利仍将维持高增,主板预喜率显著提升。截至7月16日,两市共约1705家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或快报,披露比率为38.8%,其中创业板披露322家,披露率为32.7%,科创板披露97家,披露率为31.3%,主板披露1286家,披露率为41.5%。本次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整体呈现高增长,全部披露公司预喜率(预增、续盈、扭亏、略增)近70%,大幅高于预忧率。其中主板预喜率为68.4%,创业板、科创板预喜率分别为78.3%、63.9%,虽然相较基数效应显著的一季报预喜率有所下行,但相较去年同期各板块的预喜比率均出现显著提升,显示出在后疫情时期,全A盈利仍具有较强的修复动能。分板块来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预喜率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1pcts/21pcts/15pcts,较一季报下降-7pcts /-11 pcts /-23pcts,中报预告显示主板二季度业绩改善程度最为明显。 预计年内全A盈利将维持较强韧性。我们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上限和下限的中值近似代表其2021年中报的归母净利润,可比口径下全A/非金融石化A股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201.6%/131.6%,考虑2020年基数效应,以2019年中报为基准的全A/非金融石化A股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8.7%/45.6%,相较2020年年报及基于2019Q1的一季报两年复合增速也均有了显著提升。基于中报预报可比口径下,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两年复合增速35.1%/37.2%/95.1%,相较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无论从两年复合增速还是相较去年同期的改善幅度来看,二季报创业板业绩提升幅度弱于主板。但由于当前预报披露率有限,增速计算与实际值或存在较大偏差。基于我们对于全A的预判模型,结合最新的工业企业利润来看,A股中报盈利增速(以19年同期为基数的复合增速)仍将维持中枢上行的趋势,盈利韧性强劲。 横向比较下,传统周期行业二季度盈利增速改善最为显著。行业角度来看,披露率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钢铁、休闲服务、化工、电子、采掘、有色,其中钢铁、休闲服务、化工、电子行业的披露率超过50%。披露率较高的几个行业内,钢铁、有色、化工等顺周期行业预喜率较高,农林牧渔、休闲服务、计算机行业预喜率垫底。以预告中值计算的可比口径行业增速来看,二季报上游行业(有色、化工、钢铁)盈利增速同比改善幅度最大,其他增速较高的行业包括纺服、轻工、电子等,增速较低的行业有地产、农林牧渔、 休闲服务(剔除中免)、商贸、公用事业等。 纵向比较,周期行业二季报业绩提升幅度普遍居前。由于基于中报预告计算的增速偏差较大,我们对比了去年同期(2020年中报)、上一报告期(2021年一季报)以及本期(2021年中报)各行业预告的预喜率情况,发现除农林牧渔外多数行业的预喜率情况均显著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交运、采掘、有色、钢铁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预喜率提升幅度位居前列,这些行业的预喜率情况相较一季报也均基本保持持平状态;相较之下,农林牧渔、医药、家电等消费类行业相较一季报业绩动能边际减弱。 当前周期股盈利预期显著改善而估值提升滞后。我们在周报《成长的泡沫行情与周期的价值回归》 中提出,二季度以来市场定价因子逐步从前期的盈利稳定性向盈利高增长及确定性倾斜,在盈利普 遍性改善的复苏中后期,业绩高增长的超预期及持续性成为市场追逐的主要方向。从这点出发,我们看到二季度以来,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热门赛道以其高增长的稳定性成为”茅”资产瓦解后市场资金选择的主要方向,配置资金的涌入使得这类新兴成长板块估值快速提升。我们以一季报后和当前为两个观测时点,观察市场对与各个行业的盈利预期变化情况,我们发现相较 4 月末,当前传统周期行业盈利预期的提升幅度远高于其他板块,而无论从 PE 还是 PB 估值分位来看,传统周期行业相对估值水平却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新兴成长板块,传统周期板块的盈利估值性价比开始凸显。 涨价带来的盈利高增能否持续?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大致窥探出中报盈利的基本脉络:首先,全 A 盈利维持高位韧性,剔除基数效应的两年复合增速仍处于缓慢上升阶段;而与此前不同的是,上半年资源品价格上行带来传统周期行业盈利的大幅改善,有色、钢铁、采掘、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无论从预喜率还是盈利增速均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市场抱团的必须消费板块盈利弹性劣势有所显现,而今年以来获得增量资金的部分新兴成长板块虽然相较去年同期仍处于高景气水平,但盈利持续超预期的动能有所衰减。当前市场对于周期股中报业绩高增的持续性存在较大质疑,我们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位韧性和温和的流动性环境将成为周期股下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基于我们在中期策略《重估大周期》中的判断,我们认为,下半年海外需求的修复将会为资源品价格带来动力,商品价格高位延续,而中美流动性环境年内难有较大紧缩风险,温和的流动性环境与商品价格的持续上行将成为年内周期股重估的重要条件。 风险提示 海外流动性超预期紧缩,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会议预告:7月18日晚19:30 END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分析师撰写并向特定客户发布。 本报告发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 基金、保险、QFII、QDII 等能够充分理解证券研究报告,具备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客户;2)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其可参考使用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可能以本报告为基础,整合形成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建议或产品,提供给接受其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客户。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以任何方式或渠道向除上述特定客户外的公司个人客户提供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个人客户从任何外部渠道获得本报告的,亦不应直接依据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决策;需充分咨询证券投资顾问意见,独立作出投资决策。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及损失等。 本报告内含保密信息,仅供收件人使用。阁下作为收件人,不得出于任何目的直接或间接复制、派发或转发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予任何其他人,或将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发表。如发现本研究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转发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及时采取维权措施,追究有关媒体或者机构的责任。所有本报告内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统称“中银国际集团”)的商标、服务标记、注册商标或注册服务标记。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票据的要约或邀请,亦不构成任何合约或承诺的基础。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确保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中银国际集团的客户。阁下收到或阅读本报告须在承诺购买任何报告中所指之投资产品之前,就该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包括阁下的特殊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其特别需要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证券分析师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撰写本报告的证券分析师或中银国际集团的任何成员及其董事、高管、员工或其他任何个人(包括其关联方)都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中银国际集团任何成员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对其中所包含的或讨论的信息或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阁下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本报告时的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中银国际集团成员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有可能采取与本报告观点不同的投资策略。为免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集团成员的立场。 本报告可能附载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本报告可能涉及到中银国际集团本身网站以外的资料,中银国际集团未有参阅有关网站,也不对它们的内容负责。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包括连接到中银国际集团网站的地址及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为了阁下的方便及参考,连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阁下须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风险。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基于现状,不构成任何保证,可随时更改,毋须提前通知。本报告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或保证任何投资或策略适用于阁下个别情况。本报告不能作为阁下私人投资的建议。 过往的表现不能被视作将来表现的指示或保证,也不能代表或对将来表现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障。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只是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本报告所载日期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本报告中涉及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能出现上升或下跌。 部分投资可能不会轻易变现,可能在出售或变现投资时存在难度。同样,阁下获得有关投资的价值或风险的可靠信息也存在困难。本报告中包含或涉及的投资及服务可能未必适合阁下。如上所述,阁下须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包括买卖本报告涉及的任何证券,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欢迎关注 太平桥策略随笔 公众号:PBSSTR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