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还剩多少投资价值?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光伏行业还剩多少投资价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顾问:王苇 浙江分公司杭州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1010021 近期,锂电池、科技与光伏常常被投资者们挂在嘴边。然而随着科技股的走弱与锂电池板块的分化,光伏渐渐脱颖而出。目前,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市场预期2021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160GW附近。随着光伏平价时代到来,行业2025年前复合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那么具体来讲,光伏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从行业生命周期角度 目前光伏行业处于成长期,并且在未来3-5年内会处于爆发式成长期。任何行业都存在某种周期性,这种周期性不是指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周期性行业,而是指行业从幼稚、成长、成熟到衰退的四个生命周期性阶段。 通常能够通过行业中的一些特定指标: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来判断该行业处于的生命周期。成长期企业典型特点是行业目前处于扩大再生产阶段。判断其成长能力可以从以从产品需求弹性、行业生产技术、产品市场容量与潜力来验证。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增长非常迅猛,部分优势企业会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投资处于成长期行业优秀企业的投资者大概率会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以政府政策引导,供需关系通过行业完全竞争而得到充分释放,龙头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多样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从政治政策角度 政策的先进性、指导性、延续性能够逐步落实,为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指明发展的方向。光伏行业的最终落足点是有效利用光电效应形成的直流电转交流电供企业、居民日常使用。好的政策需要结合工作的实践性成果来验证,通过查看国家能源局2020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电力规划工作启动中着重强调“注重提升电力系统整体效率,推动电力绿色转型升级,重点在高度重视节能增效、全面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全面加快电能替代、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做研究。” 从本条电力规划中看出,国家能源局将在2020年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效率,减少传输损耗,推进原有通过燃煤发电转换成更加清洁的电能替代能源,如风、光、氢能等方面。 那么站在2021年回看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用电量可以发现,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51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12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较2019年增长近9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同比增长分别为3.4%、2.4%、34.6%和24.1%。数据证明在政策的帮扶引导及十四五规划的逐步推进落地下,新能源行业正处于稳步推进及大力发展期限。 从供需关系角度 光伏发电平价并网呼之欲出,保持良性发展,替代传统发电势不可挡。从用户端考虑电价一定是平衡供需关系的最大问题。那么光伏发电的成本和目前主流的火力发电成本孰低需要通过引入度电成本来比较。 度电成本的计算公式: 度电成本=(初期投资-生命周期内因折旧导致的税费减免的现值+生命周期内因项目运营导致的成本的现值-固定资产残值的现值)/(生命周期内发电量的现值)。另外科普一个常识1度电是一个能量单位,1度电=1千瓦时(kWh),也就是1千瓦(kW)的机器工作1小时(h)消耗的能量。通俗的讲,发电项目单位上网电量所发生的成本,固定资产折旧、项目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财务费用及税金等。根据中国光伏协会CPIA的数据,2020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99元/W左右,较19年下降12.3%。 截止到2021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地面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可降至3.81元/W。2020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38元/W,2021年预计降至3.24元/W。近年来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的下降也推动了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目前火力发电的度电成本0.25-0.3元/度,1000公里输电每度电成本增加约0.03-0.05元/度。随着光伏发电上下游规模的逐步铺开,发电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光伏发电替代传统能源供电将成为大势所趋,也将作为中国“3060”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 从市场企业形态角度 531新政后光伏行业通过充分竞争,落后产能退出历史舞台,优质的龙头企业凭借成本领先策略实现规模经济,并逐步向一体化行业上下游延申,可根据行业市场形势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前根据证监会及Wind行业交叉划分筛选,A股光伏行业相关企业共60家(详细名单见下图),从最早上市的南玻A(19920228)到最近上市的海优新材(20210122),从市值最大的隆基股份(4474亿元)到市值最小的德力股份(26亿元),从近52周累计跌幅54%的高测股份到涨幅超过607%的阳光电源,整个光伏行业近10年来成本下降速度较快,上下游竞争也十分激烈。 期间不得不提到“531新政”(2018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家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因为文件落款时间为5月31日,故被称之为“531光伏新政”。)531新政后国内需求和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跌,价格的下跌导致行业部分落后产能遭到淘汰被迫出局,行业各环节产能利用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分化明显,产生了竞争力超强的龙头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开始,光伏平价上网已成大概率事件,兼并与重组事件频发,光伏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前、后项一体化趋势转型。 光伏产业链介绍 多晶硅 据了解目前国内头部厂商可将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4万元/吨左右。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已经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目前行业头部为东方希望、大全新能源及通威股份,后续国内小厂及国外老牌企业大概率退出竞争市场。截止到2021年6月底通威、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东方希望、亚洲硅业等前6家企业产量占比均在80%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公告显示,隆基股份已提前锁定硅料供应环节,隆基与OCI、通威、大全、特变都已签订硅料采购协议,国内主要硅料企业与海外OCI等一并成为隆基主要的硅料供应商。 (隆基股份公告) 硅片 根据申港证券提供数据显示目前隆基、中环市场份额已占据75%左右,逐步形成双寡头垄断市场。 电池片 通威股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之一。爱旭股份电池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隆基第三,目前前5家企业市占率30%,但与上游硅料、硅片环节相比,电池环节市场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目前仍然处于充分竞争阶段。 组件 目前光伏产业中晶科、晶澳和隆基在硅片、电池、组件3个环节已经基本完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整合,提前占领市场份额及合理资源配置。光伏企业一体化优势明显兼具品牌与成本领先,可以逐年稳固市场占有率,组件行业市场份额的逐步日升也在巩固这些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虽然整体看光伏产业的产品相对多样化,但目前主流将光伏产业链分为3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这3个环节1GW的投资成本是差不多大概在2、3亿,投资上游硅料硅片的毛利润会好于中下游。但是硅料硅片的营业收入会少于中下游,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目前全行业各环节相近。假如企业有9个亿,企业可以每个环节投资1GW那这个企业的产能就是1GW(赚3个环节的钱)。如果企业全部投资在组件上,那么该企业的产能就是3GW,在需求旺盛期跑量就可以比全产业链公司多出2GW组件,今年的情况是上游端涨价比较厉害,那多全产业链公司的影响就比较小,而对下游公司就影响比较大。 结论 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与逐步实施,新生人口大概率增加,医疗技术的迭代发展人口寿命大概率延长,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均耗电量增加,未来新能源汽车占比增加,用电需求暴增以呈箭在弦上之势,传统能源发电消耗殆尽。然后新能能源有着清洁可持续性,储能的存在又解决了当年新能源不稳定并网的问题,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先自用后并网成为主流趋势,又会正向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目前光伏产业再次开启新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自然条件占优,无高楼遮挡光源,安装光伏电池板位置可选择性较强 2.农村居民用电峰谷差值不大,作息规律夜晚睡觉早,不舍得用电。相同面积发电供自用较少,较城市相比,发电盈余并网概率大,可实现农民年收入增加,推进光伏设备安装人为阻力较小。 3.从农村发电供周边县城用电传输半径小,实现发电用电效用最大化。从企业角度看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全产业链企业,可以通过市场需求自由调配自身产能,在获得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可以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先于竞争对手达到最优产能配置。所以光伏产业正在向全产业链方向延伸变革。 光伏行业正在新一轮的头部企业扩张期,由于整个光伏行业正处于成长期,暂未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但是无论从企业自身协调资源配置的能力、向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及规模经济产生的成本领先战略,随着光伏新装机量的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普及会促进新的技术迭代,正向促进行业向更高效率发展,逐步由成长期到成熟期迈进,光伏+储能依然是值得投资者引起高度关注的行业。 名人堂 | 投资工具 | 基金 股票组合 | 风险关注 | 投资策略 更多推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投资顾问:王苇 浙江分公司杭州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1010021 近期,锂电池、科技与光伏常常被投资者们挂在嘴边。然而随着科技股的走弱与锂电池板块的分化,光伏渐渐脱颖而出。目前,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市场预期2021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160GW附近。随着光伏平价时代到来,行业2025年前复合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那么具体来讲,光伏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从行业生命周期角度 目前光伏行业处于成长期,并且在未来3-5年内会处于爆发式成长期。任何行业都存在某种周期性,这种周期性不是指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周期性行业,而是指行业从幼稚、成长、成熟到衰退的四个生命周期性阶段。 通常能够通过行业中的一些特定指标: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来判断该行业处于的生命周期。成长期企业典型特点是行业目前处于扩大再生产阶段。判断其成长能力可以从以从产品需求弹性、行业生产技术、产品市场容量与潜力来验证。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增长非常迅猛,部分优势企业会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投资处于成长期行业优秀企业的投资者大概率会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以政府政策引导,供需关系通过行业完全竞争而得到充分释放,龙头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多样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从政治政策角度 政策的先进性、指导性、延续性能够逐步落实,为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指明发展的方向。光伏行业的最终落足点是有效利用光电效应形成的直流电转交流电供企业、居民日常使用。好的政策需要结合工作的实践性成果来验证,通过查看国家能源局2020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电力规划工作启动中着重强调“注重提升电力系统整体效率,推动电力绿色转型升级,重点在高度重视节能增效、全面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全面加快电能替代、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做研究。” 从本条电力规划中看出,国家能源局将在2020年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效率,减少传输损耗,推进原有通过燃煤发电转换成更加清洁的电能替代能源,如风、光、氢能等方面。 那么站在2021年回看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用电量可以发现,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512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12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较2019年增长近9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同比增长分别为3.4%、2.4%、34.6%和24.1%。数据证明在政策的帮扶引导及十四五规划的逐步推进落地下,新能源行业正处于稳步推进及大力发展期限。 从供需关系角度 光伏发电平价并网呼之欲出,保持良性发展,替代传统发电势不可挡。从用户端考虑电价一定是平衡供需关系的最大问题。那么光伏发电的成本和目前主流的火力发电成本孰低需要通过引入度电成本来比较。 度电成本的计算公式: 度电成本=(初期投资-生命周期内因折旧导致的税费减免的现值+生命周期内因项目运营导致的成本的现值-固定资产残值的现值)/(生命周期内发电量的现值)。另外科普一个常识1度电是一个能量单位,1度电=1千瓦时(kWh),也就是1千瓦(kW)的机器工作1小时(h)消耗的能量。通俗的讲,发电项目单位上网电量所发生的成本,固定资产折旧、项目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财务费用及税金等。根据中国光伏协会CPIA的数据,2020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99元/W左右,较19年下降12.3%。 截止到2021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地面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可降至3.81元/W。2020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为3.38元/W,2021年预计降至3.24元/W。近年来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的下降也推动了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目前火力发电的度电成本0.25-0.3元/度,1000公里输电每度电成本增加约0.03-0.05元/度。随着光伏发电上下游规模的逐步铺开,发电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光伏发电替代传统能源供电将成为大势所趋,也将作为中国“3060”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 从市场企业形态角度 531新政后光伏行业通过充分竞争,落后产能退出历史舞台,优质的龙头企业凭借成本领先策略实现规模经济,并逐步向一体化行业上下游延申,可根据行业市场形势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前根据证监会及Wind行业交叉划分筛选,A股光伏行业相关企业共60家(详细名单见下图),从最早上市的南玻A(19920228)到最近上市的海优新材(20210122),从市值最大的隆基股份(4474亿元)到市值最小的德力股份(26亿元),从近52周累计跌幅54%的高测股份到涨幅超过607%的阳光电源,整个光伏行业近10年来成本下降速度较快,上下游竞争也十分激烈。 期间不得不提到“531新政”(2018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家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因为文件落款时间为5月31日,故被称之为“531光伏新政”。)531新政后国内需求和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跌,价格的下跌导致行业部分落后产能遭到淘汰被迫出局,行业各环节产能利用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分化明显,产生了竞争力超强的龙头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开始,光伏平价上网已成大概率事件,兼并与重组事件频发,光伏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前、后项一体化趋势转型。 光伏产业链介绍 多晶硅 据了解目前国内头部厂商可将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4万元/吨左右。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已经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目前行业头部为东方希望、大全新能源及通威股份,后续国内小厂及国外老牌企业大概率退出竞争市场。截止到2021年6月底通威、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东方希望、亚洲硅业等前6家企业产量占比均在80%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公告显示,隆基股份已提前锁定硅料供应环节,隆基与OCI、通威、大全、特变都已签订硅料采购协议,国内主要硅料企业与海外OCI等一并成为隆基主要的硅料供应商。 (隆基股份公告) 硅片 根据申港证券提供数据显示目前隆基、中环市场份额已占据75%左右,逐步形成双寡头垄断市场。 电池片 通威股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之一。爱旭股份电池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隆基第三,目前前5家企业市占率30%,但与上游硅料、硅片环节相比,电池环节市场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目前仍然处于充分竞争阶段。 组件 目前光伏产业中晶科、晶澳和隆基在硅片、电池、组件3个环节已经基本完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整合,提前占领市场份额及合理资源配置。光伏企业一体化优势明显兼具品牌与成本领先,可以逐年稳固市场占有率,组件行业市场份额的逐步日升也在巩固这些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虽然整体看光伏产业的产品相对多样化,但目前主流将光伏产业链分为3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这3个环节1GW的投资成本是差不多大概在2、3亿,投资上游硅料硅片的毛利润会好于中下游。但是硅料硅片的营业收入会少于中下游,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目前全行业各环节相近。假如企业有9个亿,企业可以每个环节投资1GW那这个企业的产能就是1GW(赚3个环节的钱)。如果企业全部投资在组件上,那么该企业的产能就是3GW,在需求旺盛期跑量就可以比全产业链公司多出2GW组件,今年的情况是上游端涨价比较厉害,那多全产业链公司的影响就比较小,而对下游公司就影响比较大。 结论 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与逐步实施,新生人口大概率增加,医疗技术的迭代发展人口寿命大概率延长,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均耗电量增加,未来新能源汽车占比增加,用电需求暴增以呈箭在弦上之势,传统能源发电消耗殆尽。然后新能能源有着清洁可持续性,储能的存在又解决了当年新能源不稳定并网的问题,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先自用后并网成为主流趋势,又会正向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目前光伏产业再次开启新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自然条件占优,无高楼遮挡光源,安装光伏电池板位置可选择性较强 2.农村居民用电峰谷差值不大,作息规律夜晚睡觉早,不舍得用电。相同面积发电供自用较少,较城市相比,发电盈余并网概率大,可实现农民年收入增加,推进光伏设备安装人为阻力较小。 3.从农村发电供周边县城用电传输半径小,实现发电用电效用最大化。从企业角度看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全产业链企业,可以通过市场需求自由调配自身产能,在获得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可以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先于竞争对手达到最优产能配置。所以光伏产业正在向全产业链方向延伸变革。 光伏行业正在新一轮的头部企业扩张期,由于整个光伏行业正处于成长期,暂未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但是无论从企业自身协调资源配置的能力、向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及规模经济产生的成本领先战略,随着光伏新装机量的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普及会促进新的技术迭代,正向促进行业向更高效率发展,逐步由成长期到成熟期迈进,光伏+储能依然是值得投资者引起高度关注的行业。 名人堂 | 投资工具 | 基金 股票组合 | 风险关注 | 投资策略 更多推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