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钢联:资讯龙头,电商巨人(深度)| 国君计算机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上海钢联:资讯龙头,电商巨人(深度)| 国君计算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她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歌 陈小熊 - 之外 公司深度系列 — 作者:李沐华,朱丽江 — 1. 上海钢联:交易规模稳健增长,资讯业务快速发展的大宗商品B2B领军 上海钢联是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B2B平台厂商,通过内生发展及投资并购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钢铁咨询业务起家,推出了我的钢铁网;2008年公司成立钢银电商子公司,开始涉足电商交易业务;2010年我的有色及能源网上线,公司开启大宗商品全品种服务之路;2011年上海钢联在创业板上市,亮相二级市场;2014年钢联物联网子公司成立,开启智能仓储业务,完善供应链服务;2015年Mysteel新加坡公司成立,迈出国际化坚实的一步;同年钢银电商平台获准在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充实资本;2017年公司投资公布山东隆众,完善在能源化工咨询领域的布局;2018年公司控股中联钢,进一步强化在黑色金属咨询领域的优势。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交易规模最大的钢铁B2B电商平台,同时也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宗商品资讯服务机构之一,与普氏能源资讯、阿格斯、英国金属导报并列国际四大商品指数服务商。 公司业务以资讯服务及电商交易为核心。上海钢联的资讯服务优势非常明显,主要通过我的钢铁网、我的有色网等提供相关大宗商品资讯服务,同时“钢联数据”PC终端以大宗商品行业数据为核心,涵盖了黑色、有色、能源化工、农产品、建材等、纺织、期货等13大板块共计50个数据库,以上咨询服务均采用标准化的年费订阅SaaS模式;公司还基于钢联大数据,编制了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等多项指数,在业界被广泛使用。钢银电商作为钢铁在线交易平台,主要通过寄售交易和供应链服务的模式提供服务,并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仓储、物流、加工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在寄售交易模式下,平台上游对接钢厂和贸易商提供服务,下游直接对接平台终端用钢企业或次终端贸易商,帮助上游钢厂和贸易商拓宽销售渠道;供应链服务模式下,钢银电商主要提供“任你花”、“帮你采”和“订单融”等赊销类和预付类业务,通过钢材产品买卖价差实现获利,价差中包含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资源匹配、货物结算、物流配送以及线上营销等多种增值服务。 钢银电商平台寄售模式结算量稳健增长,2020年收入下滑主要因为会计准则调整。自钢银电商平台正式上线以来,通过其平台的寄售模式进行销售的钢铁结算量实现了稳健增长,推动公司寄售服务收入不断提高。2016至2019年间钢银电商寄售模式年结算量从1800万吨提高至3719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27.37%,同时公司寄售服务收入从355.37亿元提高至826.2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2.48%。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钢银电商平台寄售结算量仍然同比增长17.19%至4358万吨,体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但公司从未来发展战略考虑,为进一步明确其在钢铁电商产业链中的服务商地位,降低公司在寄售业务中承受的风险,将一般寄售业务协议进行更新,其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也从全额法转为净额法,因而寄售服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94.78%至43.12亿元,往后看随着会计口径的一致,公司寄售服务收入将重返增长通道。随着公司供应链服务的持续创新,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了更多客户的需求,公司供应链服务收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6至2020年间营收自55.54亿元增长至536.61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6.3%,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年付费用户数不断增长,公司资讯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由于公司在钢铁、有色、能源化工等垂直行业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及资讯服务,公司资讯业务付费用户数不断增长,2016至2020年间公司PC+移动端年付费用户从4.27万人增长至17.66万人,年复合增速达到42.61%。付费用户的快速增长带动资讯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6至2020年间公司资讯业务营收从1.81亿元提高至4.66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6.65%,其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会务培训、咨询服务都因为线下活动受限而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资讯业务整体同比增速仅有10.78%。我们认为未来资讯业务付费用户数及ARPU值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伴随着疫情负面影响的缓解,公司资讯业务营收将重回较高的增长通道。 电商交易业务毛利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资讯业务毛利率开始回升。随着交易规模和线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在钢铁电商交易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供应链服务及寄售交易服务毛利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由于一般寄售业务收入确认法则的更改,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步减少,毛利不变,因而寄售业务毛利率有大幅提升,推动交易业务整体毛利率提高至1.44%,同比增长0. 94个百分点,后续预计将恢复至稳步提升的状态。公司资讯业务经过连续多年投入,也逐渐迎来拐点,2020年公司除信息服务外其他业务毛利率均出现拐点,推动整体资讯业务毛利率提高1.58个百分点至65.01%,后续有望继续延续回暖趋势。 股权激励指引资讯业务收入高景气增长。2021年2月4日公司发布2021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在2月26日向激励对象完成首次授予。此次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包括总经理在内的847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及核心基础人员,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值为以2020年信息服务业务(资讯业务)板块收入为基础,2021至2023年的信息服务业板块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以及以2020年公司净利润为基础,2021至2023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不低于5%。此次股权激励以资讯业务为核心考察点,充分反映了公司对资讯业务的重视及发展信心,指引未来资讯业务收入的高景气增长。 2. 大宗线上交易渗透率低,资讯业务处于发展早期 我国大宗商品种类超千余种,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大宗商品是指具有实体,可进入流通领域,但并非在零售环节进行销售,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资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中,大宗商品也通常作为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标的来交易,具有金融属性。在能源化工、金属及农副产品业中,大宗商品主要包括了上游的煤炭、原油、铁矿石、大豆等以及中游的橡胶、化纤、钢铁、合金、成品油等,构成了我国各个产业的基础。 大宗商品企业的发展经常面临产业链条臃肿与信息流通不畅的两大痛点。对于下游的需求端来说,传统的大宗商品产业链流通链条层级多、交易环节繁杂、效率低下、层层加价、交易成本高昂。对于上游的生产端来说,多数企业数字化程度不高,各种信息系统相互孤立,信息效率损耗大,行业数据的收集因此具有高门槛和来源分散的特征,尚未建立统一、发达、完善、畅通的信息收集系统和数据库体系,外部价格波动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且经常快速传导至生产企业,容易对企业生产秩序造成伤害。因而建立精简高效的产业链条以及透明可靠的价格、信息传输机制,实现流通环节扁平化,消除产业信息不对称显得尤为重要,大宗商品B2B电商以及高质量的大宗资讯服务恰好是目前解决以上两大痛点的有效手段。 钢铁行业属于线上交易渗透率较高的大宗商品行业,但2020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的渗透率也仅有8.1%,未来提升空间依旧巨大。相较其他大宗商品,钢铁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上游供应商相对分散但又保持一定集中度,下游长尾客户众多,因而适合发展线上交易,在我国属于线上交易渗透率较高的大宗商品行业。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约为1.85亿吨,同比增长14.2%,2015至2020年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1%,钢铁线上交易量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到2020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的市场渗透率仍只有8.1%,未来提升空间巨大。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测算,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我国钢铁企业销售量上分销渠道占比约为40%,其他为直供、零售、企业分支机构,通常来说分销渠道需要经过三级左右经销商;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我国钢铁产量约为13.25亿吨,由此可测算2020年我国钢铁交易量约为23.85亿吨,以及我国钢铁线上交易的渗透率约为1.85/23.85=7.8%,与艾瑞咨询2020年渗透率基本基本接近,二者可以相互验证。根据艾瑞咨询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29亿吨,线上渗透率将提升至16.2%,未来五年钢铁线上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0.9%,行业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而受益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价格回暖,钢铁电商龙头有望实现更快增长。 对标海外巨头,我国龙头大宗商品资讯企业业务体量依旧偏小,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海外大宗商品资讯服务业起步远早于我国,其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成立。从业务体量来看,成立于1909年的全球大宗商品资讯龙头之一的普氏能源资讯(Platts)2020年实现营收8.78亿美元,按照2020年平均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60.6亿元,远高于上海钢联的资讯业务营收。普氏能源咨询从石油资讯出发,现在已经覆盖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电力、煤炭、船运、石化、金属和农业等行业,为客户提供实时市场数据分析、市场分析报告、会务活动以及最核心的估价与指数服务,每天发布超过8500个价格和远期曲线,服务每天数十亿美元的大宗商品期货及现货交易。普氏能源的收入主要由订阅收入(数据订阅服务)、数据特许使用权收入(指数定制收入等)以及其他非订阅收入(会议服务等项目制收入)构成,其中订阅收入贡献绝对主力,2020年订阅收入占比达到92.14%,收入具有很强的持续性。1923年成立于英国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同样专注于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化工行业的资讯服务,2020年公司营收为6.42亿美元,远高于国内厂商。对标海外巨头,我国龙头大宗商品资讯企业业务体量依旧偏小,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3. 交易规模奠定数据基础,资讯业务前景广阔 钢银电商是国内交易规模最大的钢铁电商平台,为公司的“交易”+“咨讯”生态闭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客群基础和数据入口。我国钢铁电商形成钢银电商、欧冶云商、找钢网三强争霸的局面,但过去几年钢银电商市占率一直维持住了行业领军的地位。我们只统计可以为各电商平台带来实际收入的结算量(例如钢银电商不统计撮合交易量),结合艾瑞咨询的线上交易总量数据可以测算,2017年以来钢银电商在我国钢铁电商中市占率维持在23%左右,稳居第一;欧冶云商市占率快速爬坡,在2018年完成对找钢网的反超;而找钢网发展则出现降速;未来随着钢铁电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钢银电商增速有望持续高于行业增速。公司通过钢银电商交易平台,积累了最庞大的钢铁上下游采购及市场人员信息,为其后续开展资讯业务,做好数据采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钢银电商上海量的采购、成交数据也成为了公司资讯业务的优质数据来源。 资讯业务志在掌握定价权,从而一定程度上反哺交易业务。我们回顾普氏能源等大宗资讯巨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行业地位的崛起与美国厂商上世纪作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耗大户且对产品价格有较大影响的时间点密切相关,作为美国厂商其数据采集相对便捷,从而在数据采集量、精准度上有所保障,最后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定价的基准。当前我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消耗的大户,每年大宗商品的生产量、进口量、消费量都较多,大宗商品常年占据我国总进口额的三分之一,铁矿石、原油等对外依存度都较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可能会对我国广大中下游行业形成冲击,因而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为16.58亿吨,其中中国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占全球贸易量的70.6%;2019年中国铁矿石表观消费量占全球之比为56%。中国的需求对全球铁矿石价格影响显著,公司基于钢联平台庞大数据量之上推出的价格指数已经获得了海内外厂商的认可,由于中国庞大的铁矿石消耗量,全球四大铁矿石厂商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福蒂斯丘都已经正式采用Mysteel铁矿石价格指数作为其长协合约的结算依据;由于钢银电商在国内钢材线上交易的强势市场地位,国内80%的螺纹钢现货贸易采用Mysteel钢材价格指数进行贸易结算,避免了钢厂之间的互相博弈,促进了钢铁交易的有序发展;国内外两大现货平台北铁中心和GlobalORE也开始采用Mysteel指数进行定价。未来公司有望继续凭借中国厂商强大的“购买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公司部分资讯业务具备标准的SaaS化服务特征,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咨询巨头的订阅业务收入占比可达到90%以上,目前公司订阅收入占比还不够高,资讯业务中的会务服务、咨询、广告网页链接等都已项目制为主,但公司从产品侧已经提供了基于移动端、PC端及Web端的标准SaaS会员订阅服务,开通相应会员后,可以浏览该板块实时价格、研究报告、资讯等全部内容。从客户留存来看,公司依靠自身高质量的数据服务实现了90%以上的用户续费率,客户粘性较强。从价格来看,Web端“我的xx网”包含9个频道的45种细分会员,订阅价格区间为1200-6000元/年,以3000元档最为常见;移动端“我的钢铁APP”包含五个频道,订阅价格为1200元/年,每个频道下设若干子频道,订阅价格为300元/年;PC端“钢联数据终端”包含14个零售板块,钢铁板块订阅价格达到3.8万元/年,煤焦矿板块价格为3万元/年,其余板块价格位于0.5-2万元/年,14个板块打包购买的价格为7.8万元/年。根据公司年报,2020年公司PC端注册用户数达到439.95万人,活跃用户数达到28.8万人,其中付费用户数为7.48万人,ARPU值为4724元,基本处于PC端订阅价格区间的中位数水平;移动端付费用户数达到10.18万人,但ARPU值仅为345.95元,远低于“我的钢铁APP”的频道价格,这主要是因为“隆众数据APP”订阅价格价低,拉低了移动端整体ARPU值。未来公司可以通过横向继续拓展品类,提供更多订阅服务,纵向打磨产品细节,提高数据质量,推动用户付费率的提升以及ARPU值的提升,共同提高资讯订阅业务的天花板。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她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歌 陈小熊 - 之外 公司深度系列 — 作者:李沐华,朱丽江 — 1. 上海钢联:交易规模稳健增长,资讯业务快速发展的大宗商品B2B领军 上海钢联是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B2B平台厂商,通过内生发展及投资并购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钢铁咨询业务起家,推出了我的钢铁网;2008年公司成立钢银电商子公司,开始涉足电商交易业务;2010年我的有色及能源网上线,公司开启大宗商品全品种服务之路;2011年上海钢联在创业板上市,亮相二级市场;2014年钢联物联网子公司成立,开启智能仓储业务,完善供应链服务;2015年Mysteel新加坡公司成立,迈出国际化坚实的一步;同年钢银电商平台获准在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充实资本;2017年公司投资公布山东隆众,完善在能源化工咨询领域的布局;2018年公司控股中联钢,进一步强化在黑色金属咨询领域的优势。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交易规模最大的钢铁B2B电商平台,同时也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宗商品资讯服务机构之一,与普氏能源资讯、阿格斯、英国金属导报并列国际四大商品指数服务商。 公司业务以资讯服务及电商交易为核心。上海钢联的资讯服务优势非常明显,主要通过我的钢铁网、我的有色网等提供相关大宗商品资讯服务,同时“钢联数据”PC终端以大宗商品行业数据为核心,涵盖了黑色、有色、能源化工、农产品、建材等、纺织、期货等13大板块共计50个数据库,以上咨询服务均采用标准化的年费订阅SaaS模式;公司还基于钢联大数据,编制了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等多项指数,在业界被广泛使用。钢银电商作为钢铁在线交易平台,主要通过寄售交易和供应链服务的模式提供服务,并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仓储、物流、加工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在寄售交易模式下,平台上游对接钢厂和贸易商提供服务,下游直接对接平台终端用钢企业或次终端贸易商,帮助上游钢厂和贸易商拓宽销售渠道;供应链服务模式下,钢银电商主要提供“任你花”、“帮你采”和“订单融”等赊销类和预付类业务,通过钢材产品买卖价差实现获利,价差中包含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资源匹配、货物结算、物流配送以及线上营销等多种增值服务。 钢银电商平台寄售模式结算量稳健增长,2020年收入下滑主要因为会计准则调整。自钢银电商平台正式上线以来,通过其平台的寄售模式进行销售的钢铁结算量实现了稳健增长,推动公司寄售服务收入不断提高。2016至2019年间钢银电商寄售模式年结算量从1800万吨提高至3719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27.37%,同时公司寄售服务收入从355.37亿元提高至826.2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2.48%。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钢银电商平台寄售结算量仍然同比增长17.19%至4358万吨,体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但公司从未来发展战略考虑,为进一步明确其在钢铁电商产业链中的服务商地位,降低公司在寄售业务中承受的风险,将一般寄售业务协议进行更新,其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也从全额法转为净额法,因而寄售服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94.78%至43.12亿元,往后看随着会计口径的一致,公司寄售服务收入将重返增长通道。随着公司供应链服务的持续创新,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了更多客户的需求,公司供应链服务收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6至2020年间营收自55.54亿元增长至536.61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76.3%,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年付费用户数不断增长,公司资讯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由于公司在钢铁、有色、能源化工等垂直行业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及资讯服务,公司资讯业务付费用户数不断增长,2016至2020年间公司PC+移动端年付费用户从4.27万人增长至17.66万人,年复合增速达到42.61%。付费用户的快速增长带动资讯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6至2020年间公司资讯业务营收从1.81亿元提高至4.66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6.65%,其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会务培训、咨询服务都因为线下活动受限而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资讯业务整体同比增速仅有10.78%。我们认为未来资讯业务付费用户数及ARPU值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伴随着疫情负面影响的缓解,公司资讯业务营收将重回较高的增长通道。 电商交易业务毛利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资讯业务毛利率开始回升。随着交易规模和线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在钢铁电商交易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供应链服务及寄售交易服务毛利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由于一般寄售业务收入确认法则的更改,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步减少,毛利不变,因而寄售业务毛利率有大幅提升,推动交易业务整体毛利率提高至1.44%,同比增长0. 94个百分点,后续预计将恢复至稳步提升的状态。公司资讯业务经过连续多年投入,也逐渐迎来拐点,2020年公司除信息服务外其他业务毛利率均出现拐点,推动整体资讯业务毛利率提高1.58个百分点至65.01%,后续有望继续延续回暖趋势。 股权激励指引资讯业务收入高景气增长。2021年2月4日公司发布2021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在2月26日向激励对象完成首次授予。此次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包括总经理在内的847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及核心基础人员,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值为以2020年信息服务业务(资讯业务)板块收入为基础,2021至2023年的信息服务业板块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以及以2020年公司净利润为基础,2021至2023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不低于5%。此次股权激励以资讯业务为核心考察点,充分反映了公司对资讯业务的重视及发展信心,指引未来资讯业务收入的高景气增长。 2. 大宗线上交易渗透率低,资讯业务处于发展早期 我国大宗商品种类超千余种,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大宗商品是指具有实体,可进入流通领域,但并非在零售环节进行销售,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资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中,大宗商品也通常作为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标的来交易,具有金融属性。在能源化工、金属及农副产品业中,大宗商品主要包括了上游的煤炭、原油、铁矿石、大豆等以及中游的橡胶、化纤、钢铁、合金、成品油等,构成了我国各个产业的基础。 大宗商品企业的发展经常面临产业链条臃肿与信息流通不畅的两大痛点。对于下游的需求端来说,传统的大宗商品产业链流通链条层级多、交易环节繁杂、效率低下、层层加价、交易成本高昂。对于上游的生产端来说,多数企业数字化程度不高,各种信息系统相互孤立,信息效率损耗大,行业数据的收集因此具有高门槛和来源分散的特征,尚未建立统一、发达、完善、畅通的信息收集系统和数据库体系,外部价格波动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且经常快速传导至生产企业,容易对企业生产秩序造成伤害。因而建立精简高效的产业链条以及透明可靠的价格、信息传输机制,实现流通环节扁平化,消除产业信息不对称显得尤为重要,大宗商品B2B电商以及高质量的大宗资讯服务恰好是目前解决以上两大痛点的有效手段。 钢铁行业属于线上交易渗透率较高的大宗商品行业,但2020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的渗透率也仅有8.1%,未来提升空间依旧巨大。相较其他大宗商品,钢铁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上游供应商相对分散但又保持一定集中度,下游长尾客户众多,因而适合发展线上交易,在我国属于线上交易渗透率较高的大宗商品行业。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约为1.85亿吨,同比增长14.2%,2015至2020年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1%,钢铁线上交易量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到2020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的市场渗透率仍只有8.1%,未来提升空间巨大。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测算,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我国钢铁企业销售量上分销渠道占比约为40%,其他为直供、零售、企业分支机构,通常来说分销渠道需要经过三级左右经销商;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我国钢铁产量约为13.25亿吨,由此可测算2020年我国钢铁交易量约为23.85亿吨,以及我国钢铁线上交易的渗透率约为1.85/23.85=7.8%,与艾瑞咨询2020年渗透率基本基本接近,二者可以相互验证。根据艾瑞咨询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29亿吨,线上渗透率将提升至16.2%,未来五年钢铁线上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0.9%,行业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而受益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价格回暖,钢铁电商龙头有望实现更快增长。 对标海外巨头,我国龙头大宗商品资讯企业业务体量依旧偏小,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海外大宗商品资讯服务业起步远早于我国,其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成立。从业务体量来看,成立于1909年的全球大宗商品资讯龙头之一的普氏能源资讯(Platts)2020年实现营收8.78亿美元,按照2020年平均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60.6亿元,远高于上海钢联的资讯业务营收。普氏能源咨询从石油资讯出发,现在已经覆盖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电力、煤炭、船运、石化、金属和农业等行业,为客户提供实时市场数据分析、市场分析报告、会务活动以及最核心的估价与指数服务,每天发布超过8500个价格和远期曲线,服务每天数十亿美元的大宗商品期货及现货交易。普氏能源的收入主要由订阅收入(数据订阅服务)、数据特许使用权收入(指数定制收入等)以及其他非订阅收入(会议服务等项目制收入)构成,其中订阅收入贡献绝对主力,2020年订阅收入占比达到92.14%,收入具有很强的持续性。1923年成立于英国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同样专注于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化工行业的资讯服务,2020年公司营收为6.42亿美元,远高于国内厂商。对标海外巨头,我国龙头大宗商品资讯企业业务体量依旧偏小,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3. 交易规模奠定数据基础,资讯业务前景广阔 钢银电商是国内交易规模最大的钢铁电商平台,为公司的“交易”+“咨讯”生态闭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客群基础和数据入口。我国钢铁电商形成钢银电商、欧冶云商、找钢网三强争霸的局面,但过去几年钢银电商市占率一直维持住了行业领军的地位。我们只统计可以为各电商平台带来实际收入的结算量(例如钢银电商不统计撮合交易量),结合艾瑞咨询的线上交易总量数据可以测算,2017年以来钢银电商在我国钢铁电商中市占率维持在23%左右,稳居第一;欧冶云商市占率快速爬坡,在2018年完成对找钢网的反超;而找钢网发展则出现降速;未来随着钢铁电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钢银电商增速有望持续高于行业增速。公司通过钢银电商交易平台,积累了最庞大的钢铁上下游采购及市场人员信息,为其后续开展资讯业务,做好数据采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钢银电商上海量的采购、成交数据也成为了公司资讯业务的优质数据来源。 资讯业务志在掌握定价权,从而一定程度上反哺交易业务。我们回顾普氏能源等大宗资讯巨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行业地位的崛起与美国厂商上世纪作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耗大户且对产品价格有较大影响的时间点密切相关,作为美国厂商其数据采集相对便捷,从而在数据采集量、精准度上有所保障,最后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定价的基准。当前我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消耗的大户,每年大宗商品的生产量、进口量、消费量都较多,大宗商品常年占据我国总进口额的三分之一,铁矿石、原油等对外依存度都较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可能会对我国广大中下游行业形成冲击,因而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为16.58亿吨,其中中国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占全球贸易量的70.6%;2019年中国铁矿石表观消费量占全球之比为56%。中国的需求对全球铁矿石价格影响显著,公司基于钢联平台庞大数据量之上推出的价格指数已经获得了海内外厂商的认可,由于中国庞大的铁矿石消耗量,全球四大铁矿石厂商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福蒂斯丘都已经正式采用Mysteel铁矿石价格指数作为其长协合约的结算依据;由于钢银电商在国内钢材线上交易的强势市场地位,国内80%的螺纹钢现货贸易采用Mysteel钢材价格指数进行贸易结算,避免了钢厂之间的互相博弈,促进了钢铁交易的有序发展;国内外两大现货平台北铁中心和GlobalORE也开始采用Mysteel指数进行定价。未来公司有望继续凭借中国厂商强大的“购买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公司部分资讯业务具备标准的SaaS化服务特征,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咨询巨头的订阅业务收入占比可达到90%以上,目前公司订阅收入占比还不够高,资讯业务中的会务服务、咨询、广告网页链接等都已项目制为主,但公司从产品侧已经提供了基于移动端、PC端及Web端的标准SaaS会员订阅服务,开通相应会员后,可以浏览该板块实时价格、研究报告、资讯等全部内容。从客户留存来看,公司依靠自身高质量的数据服务实现了90%以上的用户续费率,客户粘性较强。从价格来看,Web端“我的xx网”包含9个频道的45种细分会员,订阅价格区间为1200-6000元/年,以3000元档最为常见;移动端“我的钢铁APP”包含五个频道,订阅价格为1200元/年,每个频道下设若干子频道,订阅价格为300元/年;PC端“钢联数据终端”包含14个零售板块,钢铁板块订阅价格达到3.8万元/年,煤焦矿板块价格为3万元/年,其余板块价格位于0.5-2万元/年,14个板块打包购买的价格为7.8万元/年。根据公司年报,2020年公司PC端注册用户数达到439.95万人,活跃用户数达到28.8万人,其中付费用户数为7.48万人,ARPU值为4724元,基本处于PC端订阅价格区间的中位数水平;移动端付费用户数达到10.18万人,但ARPU值仅为345.95元,远低于“我的钢铁APP”的频道价格,这主要是因为“隆众数据APP”订阅价格价低,拉低了移动端整体ARPU值。未来公司可以通过横向继续拓展品类,提供更多订阅服务,纵向打磨产品细节,提高数据质量,推动用户付费率的提升以及ARPU值的提升,共同提高资讯订阅业务的天花板。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