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太难了!中国平安终于涨了,低估蓝筹大爆发!4500亿汾酒力压金龙鱼,超越中芯国际!

太难了!中国平安终于涨了,低估蓝筹大爆发!4500亿汾酒力压金龙鱼,超越中芯国际!

作者:微信公众号【海通赣新财富v新余营业部】/ 发布时间:2021-07-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太难了!中国平安终于涨了,低估蓝筹大爆发!4500亿汾酒力压金龙鱼,超越中芯国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 全面降准首日银行 、 保险等大金融发力 , 中国太保大涨近6% , 招商银行 、 邮储银行涨超4% , 中国平安涨超3%。但个股跌多涨少 , 呈普跌格局。 01 平安万科要翻身?茅台招行护大盘 2600多股在下跌 午后,上证50涨幅扩大至2%,创5月25日以来盘中最大涨幅。其中,银行板块涨幅持续扩大,招商银行大涨超5%,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等多股涨逾4%。 市场资金依旧非常火爆,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1个交易日突破一万亿元。截止发稿,北向资金净流入达120亿元。 中国平安发力,止跌反转大涨近4%。万科A也涨超1%,海螺水泥涨超2%。 02 金融白酒股走强 锂电等热门赛道赛道崩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今天,白酒股也嗨起来了,舍得酒业、水井坊双双涨停,青青稞酒涨超6%,伊力特涨超5%,山西汾酒、酒鬼酒、金徽酒等跟随冲高,五粮液、贵州茅台涨超1%。 其中山西汾酒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4500亿。市值力压金龙鱼,超越科创板的中芯国际。 继酒鬼酒之后,本周山西汾酒、舍得酒业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舍得酒业业绩大增约350%,山西汾酒业绩增长也超100%。此外,近期北向资金开始大举买入白酒龙头,近7个交易日内,五粮液、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分别获北向资金加仓20亿、13亿、8.8亿。 另一方面,此前一直涨势如虹的新能源车、锂电还在回调。约7000亿市值的比亚迪盘中又大跌超6%,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也一度大跌超5%。 有机构认为,引发新能源车板块调整的原因可能与一份流传于市场的数据有关。中汽协发布7月上旬产销快报11家重点企业汽车生产38.9万辆,同比下降37.5%。其中,乘用车生产同比下降36.2%。 03 72%的私募上半年赚钱, 108只产品业绩翻倍 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3.4%,深成指上涨4.78%,创业板指表现最为亮眼,上半年大涨17.22%,沪深300则表现最差,仅上涨0.24%,勉强收红。 在这样的行情下,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纳入统计的22597只成立满6个月的私募基金,年内整体收益为7.25%,中位数为4.47%,其中72.52%的私募基金实现正收益,首尾业绩相差630.60%。 值得注意的是,正收益产品中108只私募基金收益翻倍,另外285只私募基金收益介于100%-50%之间,最高收益达544.68%。负收益产品中,15只私募基金年内下跌超过50%,另有326只下跌在20%-50%之间,最低收益为-85.92%。 (图片来源:券商中国) 此外,市场分化巨大。一方面是传统蓝筹白马大跌,过去几年收益极佳的“龙头躺赢”策略失效,不少重仓地产、银行、保险等大蓝筹的私募表现不佳,甚至出现负收益;另一方面,中小市值股票表现明显强于大票,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半导体等成长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百亿级私募机构的业绩出现了显著分化。收益率排名前三的百亿级私募,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4.08%、22.59%和22.24%;倒数前三的百亿级私募,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别为-3.65%、-3.13%和-2.99%。 那么,下半年该如何操作?有基金经理认为:过去两年市场对头部的白马公司的追逐是比较集中的 , 大家都去追逐大市值的白马公司 , 导致它的估值有很高的溢价 , 相应的中小市值的公司就可能会有一些折价 。 在这类中小市值公司中 , 大部分是平庸的 , 但仍然有5%-10%的公司是比较优质的 , 是能够从小长到大的 , 现在只是因为它规模小 , 很多人还没有关注到它 , 或者对它的行业或者领域还没有形成很强的共识 , 被大家忽视了。 04 后市该怎么操作? 央妈: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市场分化巨大”是今年的股民讨论重点,不断感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在今日平安万科崛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回调的时候,还有超2600只个股下跌,一些股票正在遭遇无止尽的下行。比如克明面业因业绩大幅下降,开盘闪崩跌停。中公教育股价大跌,今年以来已跌超56%,位列传统大白马回调前列。 后市会怎么走?至少央妈这边传来了资金面竟不松的信号,同时还派出了流动性工具“天团”! 今年的第一次降准于今日正式实施,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集中释放。央行同时还开展了1000亿元MLF操作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一天,实施全面降准+麻辣粉操作+逆回购交易,这在以往极其少见。 据了解,7月共4000亿元MLF于15日到期,同时还有1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此前有市场观点认为,此次降准力度大,可起到置换MLF的作用,故央行可能不会开展7月MLF操作。 央行实际的操作方式和力度超出一些市场人士的预判,也再次表明了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坚持开展MLF操作和逆回购操作,一是可进一步对冲税期高峰因素影响,提升流动性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消除资金面不确定性。 二是坚持了MLF和逆回购的常态化操作,保持了常规操作的连续性,持续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释放利率调控信号的作用。 *来源:雪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