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银河晨报】7.12丨走在经济转向之前,央行释放长期资金

【银河晨报】7.12丨走在经济转向之前,央行释放长期资金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晨报】7.12丨走在经济转向之前,央行释放长期资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银河晨报 2021.7.12 ◆ 宏观丨走在经济转向之前,央行释放长期资金—7月降准点评 ◆ 宏观丨企业信贷需求旺盛,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稳增长—6月金融数据点评 ◆ 策略丨趋势不改,配置景气度高的行业—降准历史回顾 ◆ 科创丨科创50成分调整,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 汽车丨6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回落 新能源车增速保持强势 ◆ 食品饮料丨6月消费市场延续恢复,食品饮料板块下跌 ◆ 计算机丨滴滴相关25款App再遭下架,数据安全持续加码 /// 银河观点 /// 宏观:走在经济转向之前 央行释放长期资金—7月降准点评 许冬石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15030003 核心观点 全面降准力度较大 2021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超出率处于低位,银行资金仍然较为紧张。本次降准力度较大,预计释放资金1万亿左右,为银行节约成本约130亿元。与以往降准相比,本次降准释放资金量最大。降准同时下调了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存准率,主要是因为大型金融机构在资金成本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压力。 降准的目的 (1)为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调整央行资产结构,为商行释放中长期资金;(3)降低利率。 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降准的首要目的仍然是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合理稳定。我国工业生产高峰已过,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压制了下游企业的生产能力。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央行开启降准。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央行国外资产在央行总资产中的占比在持续下滑,给降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央行有意调整存款准备金和MLF政策工具使用的比例。这样操作:(1)增加商业银行的长期资金。(2)降低商业银行成本。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给与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资金,给商业银行让利,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把成本降低传递下去,促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央行框架调整:更趋向先行指标 可以说央行本次降准提前于经济同步指标,更加去向跟踪经济先行指标,走在了经济拐头之前。2020年5月份我国仍然受到疫情干扰时,央行主动减弱了货币政策支持,随后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而2020年4季度我国经济快速上行。可以说央行的决策在当时已经提前于经济走势,带有更多的预判性。我国央行的经济政策框架现阶段可能更多的以先行判断为主。 货币政策微调:稳增长为先 无论增加银行长期资本,支持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融资利率下降,终极目标是为了稳增长而服务。在稳定杠杆、防风险的目标上,货币政策目标微调为稳增长为先。 流动性是否持续宽松:仍需观察之后动作 本次降准是否代表之后货币政策宽松,仍然要观察央行的后续政策。由于7月份之后到期的MLF较多,释放准备金资金对冲MLF,会使得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收缩。而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下商业银行的扩表就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2、3季度MLF到期量分别达到1.7万亿和2.45万亿,流动性是否持续宽松需要观察央行后续动作。在大量MLF将要到期的基础上,4季度可能会再次降准。 宏观:企业信贷需求旺盛 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稳增长—6月金融数据点评 许冬石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15030003 核心观点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6月份社融小幅回升 6月份社融数量回升,贷款增速同时上行,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继续走低,社融数据显示,表内的信贷仍然较为旺盛,可能有部分表外转表内。 中小企业的贷款和再贷款展期量再次回升 6月份信贷小幅回升,金融机构新增信贷额度6月份同比上行。 影子银行贷款快速下滑,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贷款继续走低 企业资金来源进一步压缩。我国预防金融风险,对房地产行业加强调控,同时控制杠杆率,影子银行规模继续下滑。 债券发行平稳 企业债券融资恢复正常,债券市场有所恢复。企业债券到期量增加,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6月份继续增长。6月份低信用企业债发行利差仍然较高,信用分层仍然较为明显。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与上年持平,下半年债券发行量可能有所加快。6月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7475亿元,地方政府融资额度不及预期反应了债券发行的谨慎。 我国社融增速6月份小幅回升,下半年社融增速可能保持平稳或者小幅回升 (1)企业融资需求仍在;(2)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下半年发行节奏加快;(3)信托贷款下滑可能暂缓;(4)由于中小银行的贷款风险和债券违约风险并存,过度的收缩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预计3季度开始我国社融增速会趋于平缓。 企业活期资金稍显紧张,M2回升说明社会资金供应稍有好转 M1和M2出现分化,6月份央行仍然是正常的货币操作。M1减少显示企业的存款下滑,企业资金有一定程度的紧张,企业业务有一定的收缩。居民和企业定存上行可以解释M2的上行。 2021年社融增速可能在下半年平稳 随着2021年下半年货币正常化展开,同时7月份降准展现了央行保增长的意图,我国社融相对下滑趋势就已经开始趋缓。尤其是紧信用如果在下半年有所放松,房地产信贷的收紧稍有缓和,那么经济增速可能更加平稳,社融增速下行暂缓。下半年经济动能回落,经济可能处于下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下半年社融和信贷增速下滑告一段落。 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稳增长 6月份社融和M2的增速差继续回落,社融代表了对资金的需求,而M2代表了资金的供给,银行对非房地产信贷仍然较为宽容。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出现缓和的迹象,下半年社融可能会平稳回升。 策略:趋势不改,配置景气度高的行业—降准历史回顾 曾万平丨策略分析师 S0130519110001 核心观点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次降准进行“预告”,提出将“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7月9日,年内首次降准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降准原因分析 此次降准较为直接,落地速度较快,是全面降准而非定向降准,表明了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决心,我们认为降准主要有几点原因:1.近日披露的CPI和PPI数据显示,PPI和CPI剪刀差仍处历史最高位置,上游原材料成本涨价向下游传导受阻,主要是需求端疲软所致,这也使很多中下游尤其是中小企业承压加剧,需要降低融资成本以缓解压力。2.这是跨周期调节的一次尝试,相对一季度,二季度经济逐渐走平,预计下半年下行压力加大,是提前防范风险的举措。3.释放的资金部分用于归还到期的MLF和弥补7月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 降准与A股指数上涨并无必然联系,目前市场处于较高位,尤其是创业板指、科创板和热门赛道,对市场走势不宜过度乐观 1. 降准与市场指数的的上涨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有一定规律。每次降准之时,市场短期走势大概率与市场本来的走向保持一致,不会因降准而改变;2. 央行在震荡市选择降准的概率较大,一般在连续降准几次后,市场中长期趋势会有所改变,市场大概率回归平稳或有所上升。3.本次降准对市场影响偏中性,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走平且有下行压力,但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用周期仍处相对宽松状态,此时降准反映出货币政策的适度、稳健,对市场的影响略偏利好。 降准对各板块影响 1. 复盘近25次央行降准,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电气设备、TMT、国防军工等板块表现较好,降准后短期涨跌幅多次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前。2. 不同的市场阶段下,降准情况下均是当时具有成长性、高景气的板块抗跌性较好或涨幅靠前,如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等2014-2015年均是景气度较高的赛道,当时降准后短期内涨幅在行业内靠前,但2017年后成长性较弱,2017年后降准表现与其他行业相比均不佳,而食品饮料、科技、上游资源股等高景气赛道去年来表现较为突出。 配置建议 1. 新能源车、半导体、有色等景气度高的行业(维持前期战略配置观点);2. 历史降准表现较好板块,如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阶段性观点,非战略配置)。 风险提示 警惕低估值陷阱;警惕政策环境巨变,自下而上投资策略有风险。 科创板:科创50成分调整,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吴砚靖丨科创板分析师 S0130519070001 邹文倩丨科创板分析师 S0130519060003 李璐昕丨科创板分析师 S0130521040001 核心观点 科创50成分股每季度进行一次调整 本次调整主要有:剔除长阳科技、三达膜、山石网科、清溢光电和交控科技;纳入康希诺-U、九号公司-WD、圣湘生物、凯赛生物和芯原股份-U。 新纳入成分业绩优,成长性好 从一季报业绩来看,新纳入个股的平均营收同比增长率为2375%(剔除康希诺的11483%后为98%);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78%,体现了高成长性;平均ROE为2.3,其中康希诺-U和芯原股份-U为负,分别为-0.23和-2.6;考虑到其所处产业生命周期,我们从研发指标去看,康希诺-U的研发费用率为57.7%,芯原股份-U为41.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研发将支撑公司未来业绩进一步增长,体现了其科创属性,看好长期投资价值。 科创50优中选优,业绩优于科创板整体 因科创板公司具有过多异常值,因此我们选取科创50成分和科创板整体的中位值做比较。2021年Q1科创50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ROE中位值分别为71.05%、62.33%、2.15%,远优于科创板整体的56.79%、53.54%、1.89%。科创50的筛选主要考量科创板公司的市值和流动性,我们认为,科创50的每季度调整体现了科创投资风格已经向业绩驱动转换的趋势。中报在即,中报业绩行情值得关注。 根据已发布中报预告数据,科创板披露家数为82家,占总数比例为27%。其中,预增35家,占总发布家数比例为43%;略增10家,占比12%;预减1家;略减2家;续亏22家。科创板已发布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上限的中位数为102.9%,下限的中位数为95.3%,高于创业板的54.4%和56.2%、沪深300的71.5%和50.2%,体现了科创板的高成长性。 科创板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具有配置价值 2019年7月26日至今,科创板估值(PE-TTM,剔除负值)均值为71.18,中位数为71.92。自2020年8月左右达到高点后开始震荡下行,截至6月30日,估值为64.24,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具有配置价值。 配置建议 基于科创板目前低估值、高增长、资金状况,综合考量如下指标:易变现率、隐含PE、资产负债率、ROE、ROA、营收规模和利润增速、所处行业规模、市占率、研发投入,综合考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极米科技、睿创微纳、康希诺、君实生物、昊海生科、杭可科技、海尔生物、安集科技、道通科技、柏楚电子、虹软科技、财富趋势、澜起科技、乐鑫科技、南微医学、心脉医疗、洁特生物、传音控股、嘉必优、威胜信息等公司。 风险提示 解禁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技术迭代较快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汽车:6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回落 新能源车增速保持强势 李泽晗丨汽车行业分析师 S0130518110001 杨策丨汽车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5 核心观点 乘联会发布2021年6月乘用车产销数据:当月零售销量为157.5万辆,同比-5.1%,环比-3.1%;批发销量为153.1万辆,同比-10.2%,环比-4.9%;产量为150.3万辆,同比-13.9%,环比-4.0%。 乘用车销量低于同期,综合原因导致走势偏弱 2021年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20年-5.1%,同比19年-10.8%。6月零售环比-3.1%,低于往期环比增速,稍弱于正常走势,主要由于芯片短缺导致部分车企生产减产损失超出预期,批发端销量骤减,合资车企经销商订单需求匹配和现有库存的不均衡等不利因素向零售终端传导,最终导致总体零售偏弱。1-6月零售累计达994.2万辆,同比+28.9%,处于乘联会2011年以来1-6月同期增速的历史高位。从结构看,(1)豪华车零售25万,同比20年-1%,同比19年+28%,环比-4%,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旺盛;(2)自主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20年+16%,同比19年-6%,环比+2%,比亚迪、红旗、广汽埃安等品牌高速增长;(3)合资品牌零售73万辆,同比20年-18%,同比19年-22%,环比-7%,其中日系份额-2.5个pct,美系份额+0.6个pct,德系品牌仍在调整蓄势。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14%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22.3万辆,同比+169.9%,环比+19.2%;批发销量22.7万辆,同比+165.7%,环比+14.7%,呈现强增长态势。1-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08.7万辆,同比+231.5%;零售100.1万辆,同比+218.9%。6月国内新能源渗透率为14.1%,环比+2.7个pct,1-6月渗透率为10.2%,相较20全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上汽、广汽表现较强。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乘用车;零售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和广汽埃安。从车型看,纯电动批发销量18.6万辆,同比+175.0%;插电混动批发销量4.1万辆,同比+130.4%。6月插电混动的比亚迪销量达20516辆,环比+53%,成为插混增长新亮点。从结构看,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8.4%,豪华车为14.2%,主流合资仅2.2%。6月高端车型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不强,其中A00级批发销量5.95万辆,份额占纯电动32%;A级份额28%,谷底回升;B级4.95万辆,环比+6%,份额占纯电动的27%。 投资建议 头部自主品牌景气度持续向上,我们建议继续关注长安汽车(000625)、长城汽车(601633/2333.HK);零部件行业建议关注综合龙头华域汽车(600741)、照明控制器稀缺标的科博达(603786)、智能驾驶主被动安全供应商均胜电子(600699)。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2、汽车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3、芯片短缺导致的产业链风险。 食品饮料:6月消费市场延续恢复,食品饮料板块下跌 周颖丨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 S0130511090001 核心观点 1-5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7% 5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45 亿元,同比增长12.4%;比2019 年5 月份增长9.3%,两年平均增速为4.5%。1-5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4.3%,比1—4 月份提高0.1 个百分点。 5 月份,节假日等促销带动了消费增长 商品消费需求稳定释放,特别是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服务消费明显复苏,受五一假期的刺激,餐饮和旅游消费向好,此外,线上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线下消费稳中有升。 上游原材料方面,6 月生鲜乳平均价持续走高至4.28 元/升,超过2014 年的高点 牛奶零售价稳中略增至12.47 元/ 升。2020 年4 月内活猪、猪肉、仔猪价格均大幅下行,2020 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已恢复到2017 年末的92.1%,生猪产能持续回升。2021 年6 月,肉类价格持续下降,畜肉类价格下降11.3%,猪肉价格下降23.8%。 食品饮料板块6 月市场排名第21 位 截至2021 年6 月30 日, 食品饮料板块当月下跌(4.36%),在28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2021 年初以来,食品饮料板块累计上涨0.42%,排名19。 投资建议 2021 年6 月SW 食品饮料相对A 股溢价率144.58%,相比3 月低点已回升7.51%,同时相较2 月高点有34.11%回撤。消费有序稳步恢复支持板块中长期价值。从基本面角度,我们看好白酒赛道一线白酒价值,改善明显的成长性个股。 核心组合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的风险、下游需求走弱的风险、行业政策的风险等。 计算机:滴滴相关25款App再遭下架,数据安全持续加码 吴砚靖丨计算机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70001 李璐昕丨计算机行业分析师 S0130521040001 核心观点 继“滴滴出行”被下架整改后,7 月9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再发通报,“滴滴企业版”等25 款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 款App;要求相关运营者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整改;各网站、平台不得为“滴滴出行”和“滴滴企业版”等25 款已在应用商店下架的App 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目前,滴滴等App 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下线,已下载用户仍可正常使用。 滴滴事件再鸣警钟,基础设施安全不容小觑 此次对滴滴实行网络安全审查的主要依据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由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央行等12 个部委联合制定,于2020 年6 月正式实施;其审查对象主要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内容重点主要是对涉及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滴滴作为网约车运营平台,涉及公路运输这一重点行业领域。此外,滴滴供应链侧采购产品与服务可能涉及办法中提及的核心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大型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设备、云计算服务等。因此,滴滴被审查整改不可避免,理应使其数据与设备等安全性符合国家监管要求。 滴滴涉及个人信息数据,提升个人信息数据安全重要性势在必行 滴滴基于其服务性质,涉及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位置信息等较为敏感的个人信息数据。根据网信办通报中提出,“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已经经检测核实。因此,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相关条例,网络运营商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如果网络运营者违反该条款,会面临着罚款、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等处罚。滴滴被停业整顿合法合理。 此外,自今年5 月开始实施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要求各类应用软件(包括小程序)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对所涉及地图导航、网络约车等39 类常见App 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做出了明确界定。《数据安全法》也于今年6 月通过人大常委会,将于9 月开始实施。数据的安全性的保障与提升势在必行,保护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 投资建议 网络安全市场往往受事件和法律法规驱动,此次滴滴事件有望提升网络安全市场的认知度和景气度,加快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落地。基于对网络安全市场未来趋势判断,建议关注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美亚柏科(300188)。 风险提示 法律法规落地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空间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 相关报告 /// 【银河晨报】7.9丨关注政策和行业环境变化,自下而上投资策略面临风险 【银河晨报】7.8丨机械:制造业投资复苏持续,重点看好机器换人及新能源装备两大方向 【银河晨报】7.7丨中国经济缓中趋降,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银河晨报】7.6丨通信:700MHz招标开启,行业景气度提升 更多干货请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微信公众号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10712》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7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责任编辑: 丁文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1020004 丁文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 评级体系及法律申明 ///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回避。 推荐:是指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超越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超越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中性: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与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相当。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回避: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低于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