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电新/有色】电新盛世,与锂同行

【国君电新/有色】电新盛世,与锂同行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1-07-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电新/有色】电新盛世,与锂同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电新:国内6月销量超预期、欧洲汽车零排放时间表提前以及价格急剧吸引力的新版ModelY价格,我们继续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调2021年国内销量预期至280万辆,全球销量预期至550万辆+,我们认为供需格局偏紧张的环节接下来都将进入价格上涨周期,同时电池环节尽管面临一定压力但通过规模效应和出海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重点推荐铜箔、负极、隔膜和电池环节,标的: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杉杉股份、星源材质、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宁德时代、中科电气、璞泰来等。 有色:目前整体供需格局变频,此外下半年碳酸锂供给没有增量,同时叠加下游需求向好以及当前低库存行为,随着下游补库行为以及大厂可能存在的提价行为,都将进一步催化碳酸锂价格,看好后续碳酸锂价格上涨。标的:盛新锂能、天华超净、融捷、中矿、永兴、天齐、赣锋、雅化、科达、江特、藏格、西藏矿业。 国君电新 庞钧文/石岩/李子豪/周淼顺 国君有色 邬华宇/汤龑 【电新:国内外利好不断,上调2021年国内销量至280万辆】 上周发布了6月销量的数据,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4.8万辆,销量达到25.6万辆,环比增长17.6%,同比增长139.3%,本质上在6月其实是一个去库存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终端销量的良好表现;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而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6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2.7%,环比继续提升,上半年累计渗透率达到9.4%,而去年全年的渗透率也就在5.8%左右,可以看出整个渗透率的提升还是非常显著的。而从销售端来看五菱宏光MINI、长城黑猫、长安奔奔继续保持在较好的销售水平,宏光MINI销量接近3万辆,Model3和ModelY都是超过万辆水平,合计销量达到2.8万辆以上,同时比亚迪随着其刀片电池产能的陆续释放,DMI系列销量也逐步上升,秦Plus-Dmi销量接近万辆水平;此外国内新势力方面也保持了环比不错的态势,从5月份的24,000升到了6月份的32,00,其中蔚来交付超过8000辆,上半年累计交付达到4.2万辆,已经达到全年全年交付量的96%;小鹏上半年累计交付超过3万辆,已经超过其去年全年的水平;理想上半年累计交付也同样超过3万辆,此前哪吒汽车、领跑等品牌也同样实现了新的突破。 电池环节方面我们看到2021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1.1GWh,同比上升136.2%,环比上升13.8%,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9GWh,环比上升13.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1GWh,环比上升13.2%。1-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52.5GWh,同比累计上升200.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30.2GWh,占总装车量57.5%,同比累计上升139.0%;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2.2GWh,占总装车量42.3%,同比累计上升368.5%。市场集中度方面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8.1GWh、44.5GWh和48.3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2.6%、84.8%和92.0%。全球电池装机方面前五个月全球累计装机量达到88.4GWH,同比增长163%;其中CATL凭借27.6GWH的装机位列全球第一,市占率达到31.2%,同比提升近10pct,比排名第二的LG也高了8pct;此外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企业也分别位列前十,整体份额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再一次反映出行业中国电池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以上就是6月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经营数据情况,上周还比较重要的两个事情就是特斯拉正式发布了其标准续航版本的Model Y,续航里程525km,补贴后售价27.6万元,目前可以下订单,预计8月开始交付。这个定价确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方面原价下降到30万元以内能够享受国家补贴,此外的话即使根据我们判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其续航里程跟标准续航续航的Model3比还是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我们对应后续ModelY的一个销量其实处于非常乐观的态势,那么对于其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及其供应链也值得重点关注。 最后就是欧洲关于汽车排放的新政,根据此前《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显示,欧盟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汽车的零排放,而此次将整个的时间节点从2050年提前到2035年,即在2035年汽车碳排放将从2021年的95g/km下降到2035年的0g/km,我们这个意义在于首先是将部分国家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进一步提前到2035年,当然部分国家例如挪威这些其本身时间表就比2035年要早则不受影响;此外就是将加速纯电动汽车的应用,因为不论是HEV还是PHEV其本质上都是属于节能减排,而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零排放,因此纯电动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拉动电池的需求。那么根据此前的目标显示,即到2030碳排放标准要下降到47.5g/km,到2035年下降到0g/km,则对应2030、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约在1000万辆、1600万辆左右,则将在2020年基础上大幅上升。 落实我们细分环节上面之前我们重点推荐了隔膜和电池环节,现在我们观点依然没有发生变化,此外的话就是近期可能存在涨价的铜箔和负极环节,以及趋势明显的磷酸铁锂产业链。 铜箔环节主要是采用铜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我们看到铜箔其实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有过一波加工费的调整,目前来看6um加工费在3.5-4万元/吨,8um在3.5-4万元/吨,4.5um大概在7万元左右。目前来看龙头企业基本处于打满状态,同时从扩产来看铜箔环节跟隔膜环节一样同样受制于设备的制约,目前铜箔生产核心设备阴极辊主要依赖进口,并且以日韩企业为主,整体设备供给有限,交付周期较长。日韩企业在铜箔设备生产领域具有较为显著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如日本新日铁、日本三船、韩国 PNT 公司等,上述公司的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箔企业生产线的新建及扩建能力。目前全球 70%以上的阴极辊来自日本新日铁、三船等日企,订购相关企业阴极辊需提前进行下单排期,设备的供给紧张导致铜箔的扩产周期增加,根据高工锂电新闻报道目前日本阴极辊制造厂家的交付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没有新的产能以满足国内锂电铜箔扩产需求。那么从新增的产能情况来看2022年新增产能也主要集中在诺德、灵宝华鑫以及嘉元科技等企业,诺德目前拥有4.3万吨,此外新建的2.7万吨(青海1.5万吨,惠州1.2万吨)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投产,考虑调试等因素预计2022年新增的有有效产能在2万吨左右,嘉元科技目前拥有2.1万吨产能,其中新建的1.5万吨产能将于2021年Q4投产,即2022年将新增1.5万吨产能,此外华鑫预计2022年也将新增2万吨产能,根据不完全统计预计2022年铜箔环节新增的有效产能在15万吨左右,按照主流6um的情况来看基本满足210GWH的产能需求,其中对于4.5um和6um的需求尤为紧张。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铜箔加工费或将继续上涨,主要受益标的就是嘉元科技和诺德股份,其中诺德股份目前出货产能最大,同时从盈利弹性上来看也相对较大。 负极环节我们看到近期部分企业报价也出现一定程度上涨,我们看到上周孚能科技与杉杉股份也签订了一个采购合约,其中根据框架协议来看22年的采购量也包含了部分23年的备货,进一步显示出负极需求的向好。目前来看2021年Q2受负极材料石墨化辅材以及石墨化产能紧张影响,负极材料普遍实现环比Q1上涨5-10%价格,展望2021年Q3负极材料供需紧张仍将持续,石墨化产能短缺是负极材料的瓶颈,且石墨化环节持续涨价,预计随着下半年旺季来临,负极材料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负极行业一体化趋势明显,企业不断的向上延伸产业链,负极的扩产壁垒在提升,一体化带来的资金、管理壁垒,以及高能耗石墨化项目的审批壁垒,行业将走向集中,头部企业份额有望提升。受益标的:杉杉股份,璞泰来、贝特瑞、中科电气等。 此外在磷酸铁锂产业链也存在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们看到今年以来磷酸铁锂回暖趋势明显,以及后续我们看到的ModelY、比亚迪DM-i、小鹏等铁锂版本车型的上量,都将会进一步拉动磷酸铁锂产业链需求,那么对于部分小众化学品而言同样存在短缺可能,重点推荐几个环节:1)布局磷酸铁以及绑定优质客户的铁锂企业,标的天赐材料、富临精工、德方纳米等;2)电解液添加剂VC由于在铁锂上使用是三元的三倍,其整体目前依然存在短缺行为,产品价格已经突破40万吨/吨,同时其产能扩张需求一定时间,我们预计价格或将继续上涨,标的新宙邦、天赐材料、永太科技。 此外我们PVDF环节近期关注度也非常高,我们也重点介绍一下该环节的情况: PVDF树脂持续暴涨。锂电辅材中的正极粘结剂90%以上使用PVDF;随着新能源行业锂电进入景气期,PVDF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百川消息,近3个月PVDF粉料、粒料价格从7万元/吨上涨到14万元/吨。锂电用途从11万元/吨上涨到15-20万元/吨。 需求端:锂电粘接剂是高增长需求,需求或5年翻三番。PVDF需求包含光伏、涂料、注塑、水处理膜和锂电等。近年来PVDF锂电需求量持续增长,需求占比从10%提升到当前的20-30%。锂电辅材中的粘结剂可以将活性物质粘结在集流体上,是锂电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辅料。PVDF为最常用的正极粘结剂,占比高达90%以上。我们测算,从2020年到2025年,PVDF需求量有望从4.3万吨提升至12.5万吨,其中电池级PVDF或从0.71万吨提升至7.63万吨,需求持续高增。 供给端:从产能周期看,预计本轮PVDF全产业链景气有望持续2年。草根调研,目前国内总产能约7.1万吨,海外产能约4万吨。新增产能方面,除联创股份0.8万吨/年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产,大多数资本开支规划企业尚在前期环评阶段,新增预计将在明年年底左右和之后逐步释放。根据草根调研,预计2021,2023,2024年新增产能分别为0.8万吨、3万吨和2万吨,未来合计新增产能5.8万吨,2024年国内总产能约12.9万吨。考虑到新增产能多为普通级PVDF(均聚法为主),电池级PVDF新增产能较少,且普通级转产电池级受到技术路径(海外共聚法为主,国内均聚法为主,共聚法产品多用于电池级)、生产配方、反应釜等条件限制,转产难度较高,再加上一定的认证周期,即使考虑海外新增几千吨产能的量,电池级PVDF仍或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成本端:R142b供需未来或更为紧张。上游原料R142b(二氟一氯乙烷)遭遇“终局前的变局”,供不应求价格飙涨。R142b可作为第二代制冷剂,亦可作为原料供应生产。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发达国家已基本停止生产R142b,我国亦不断削减制冷剂生产配额。目前R142b受下游PVDF拉动同样供不应求。根据草根调研,当前国内R142b总产能约15万吨,2022年底之前无新增产能扩张。2022年相较于2020年,PVDF需求增加1.9万吨,对应新增3.1万吨的R142b需求(单耗1.62-1.67,按照1.65进行计算),R142b的供需失衡将持续紧张。那么未来R142b能否扩产?考虑到政策限制,单纯只做R142b的产能或将难以批复,未来往下游端一体化延伸的产能才可以扩张(即做R142b--PVDF全产业链)。考虑到2023年新增PVDF产能或均有R142b配套,供需失衡或将得到缓解。 这个pvdf的逻辑整体大家应该是很有熟悉感的,包括像六氟磷酸锂、EVA胶膜、EVA颗粒,都是类似的逻辑,需求增长带动下供不应求,不同的是PVDF可能是这里较为夸张的一种,皇冠上的明珠,因为成本占比很低,就是个一个添加剂,之前都是进口的,为什么之前不用国产的?因为需求量实在是不大,没有动力换,直到去年底,去年 Q4,锂电池厂商购买国 外 PVDF 困难,才开始跟国内企业合作。从我们的经验看,越是成本占比小,涨价的弹性就越大,所以占比很小,然后又门槛很高,不可或缺,所以价格的弹性是比较大的。而且环保问题、国际公约约束,扩产需要的手续非常多,pvdf、r142b 都需要手续。整个产业链做起来的话,利润非常可观。 总结来看从需求来看, PVDF 去年产量 4.3 万吨,今年 5 万吨。PVDF 的产能没有增加,但是产能利用率 上来了,带动整个原材料的需求是大幅提升的。而原材料的供给的话,开工率是 没有特别大弹性的。一体化企业可以扩,非一体化的企业,受到蒙特利尔协议的 影响,生产配额被卡死,外销的量是固定的,流通量一定的情况下,原材料供应 非常紧张。所以从整个产业链涨价进行看,R142b 涨价幅度是最大的 1.5-1.6 万 /吨的价格,目前市场报价已经 7-8 万/吨。 重点关注具备R142b企业和一体化企业。本轮涨价一体化企业最为受益。由于当前配套R142b的企业和未配套R142b的企业,生产成本差异极大。且未来1-2年R142b供需或更为紧张,我们认为一体化的企业最为受益。 【有色:锂价开启新一轮涨价】 1. 下半年锂价上涨或拉开帷幕。锂电需求环比上半年增长40-50%,但是Q3Q4和Q2供给完全没有增量,库存逐步进入低位,铁锂下半年30万吨,三元20万吨投产,下游产能周期带来的备货补库,是最强的边际增量。锂价看涨,一触即发,就在下周。 2. 未来3-5年,锂价中枢逐步上移。2022-2025年,锂行业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锂资源开发和全球日益增长的锂电需求的矛盾。动态的看,新增供给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锂电需求。Capex周期和产能周期滞后于需求周期。 3. 估值很合适:目前以锂价9w测算,二线锂盐标的明年估值分布在25-35x,都很便宜,如果锂价从9w涨至12w,eps有望增厚60-90%。 4. 标的:盛新锂能、天华超净、融捷、中矿、永兴、天齐、赣锋、雅化、科达、江特、藏格、西藏矿业。 5. 同时看好稀土板块和华友钴业。 一、锂价开启新一轮涨价,一触即发 Q3Q4锂价趋势:看涨,确定性强,就在最近 供给:Q3Q4和Q2持平,基本没有增量。 需求:电动车下游反馈,下半年锂电排产环比上半年增加40-50% 库存:低水平,6月底盐湖库存大量去化 下游产能周期带来的补库:铁锂下半年30万吨投产,三元20万吨投产,7月份都有投产计划 10万吨铁锂, 对应年化2.3万吨碳酸锂,补1-2个月库存,就有3000-4000吨量,这个备货的短期脉冲,会使得供需紧张程度更甚。 催化剂:无锡电子盘要在7月5号,现货价格8.8w,无锡盘价格9.6w(10月合约),反映了市场的对远期锂价乐观的情绪。 企业行为:大厂欲提价 结论:涨,就在最近 锂辉石精矿 Q1锂辉石450-500美元,Q2锂辉石650美元,Q3锂辉石750-800美元。 我们知道,锂辉石精矿是整个锂行业板块最短的短板,由于澳洲和国内冶炼厂都是签订长单,所以锂辉石精矿价格调价较慢,比如5-6月国内部分锂精矿散单已经出现7000-8000人民币/吨的价格(量少)。 一个催化剂:澳洲锂矿Pilbara 7月会对锂精矿在电子平台拍卖,锂精矿价格长单价格外会有散单的市场报价,提振整个市场 二、锂价长期维持高位,未来3-5年,锂价中枢逐步上移 2022-2025年,锂行业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锂资源开发和全球日益增长的锂电需求的矛盾。动态的看,新增供给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锂电需求。Capex周期和产能周期滞后于需求周期。 静态的看,以目前披露的全球锂行业现有项目,2022/2023/2024年供给增量是20/17/10万吨LCE。 我们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供给增量逐年减低,而需求增量逐年抬升是大概率的事情。 说明,即使2022年锂行业略有宽松之后,2023-2024年也会更加紧张。 固然以上的数据是静态的看法,如果未来有更多的capex和新项目的投资,未来的供给增量是需要东台上修的。但是考虑到盐湖产能周期3-5年,矿山产能周期2年,再外加融资等时间,即使是现在去花capex,去快速投资, 新capex对应的供给也很难在2023年之前放量,只能去2024年放量。 上游锂行业资本开支还是太弱,从2020Q4,锂电需求爆发以来,我们见证了下游锂电、隔膜、正极100亿、200亿、300亿甚至更多的Capex,但是对于上游锂资源,作为紧密跟踪行业的我,最近半年,一直没有看到超过10亿rmb规模的在上游锂资源的扩产capex 锂行业资本开支周期严重滞后。锂电行业需求周期在2020Q4启动,中欧电动车的爆发是发令枪,现在美国政策接力,各种车型多点开花,锂行业需求每年增长35%左右。但是我们发现,锂行业Capex资本开支周期并未开始,或滞后于需求周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主要原因系,锂价刚刚恢复,锂行业企业资产负债表仍未大幅改善,锂价从2020Q4最低点的3.8万/吨上涨至目前的9万/元,当锂价在3.8万/吨的时候,全行业60%的锂上游资源企业出现亏损,企业没有任何做资本开支的动力,资产负债表恶化。目前即使锂价恢复到9万/吨,锂公司的盈利大幅度的恢复,但锂资源企业加大Capex的决策仍严重滞后,一方面有海外锂资源企业职业经理人制的因素影响,一方面有资产负债表未修复的因素限制,导致锂Capex决策保守滞后。 跨国别供应链的割裂,也导致本轮Capex力度低于预期。澳洲矿山(供给占比50%)由于目前中澳关系问题,中资对澳矿的投资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会放缓其澳矿融资速度。目前海外待开发待融资的锂矿山进程缓慢,锂矿山(如AVZ、Liontown等等)大部分融资进程只有20%左右,未来融资可能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后矿山建设需要1.5-2年,融资家上矿山建设合计需要三年左右,因此在2023年底之前,新增矿山的产量较大难度提前投放到市场上。 四、标的估值合适 估值很合适:目前以锂价9w测算,二线锂盐标的明年估值分布在22-32x,都很便宜,在整个电新的细分赛道里都很有吸引力。如果锂价从9w涨至12w,eps有望增厚60-90%,明年PE下降至12-20x。 迎接是史诗级别机会:目前A股锂标的中,赣锋2000亿+,天齐1000亿+,其他二线都普遍都是150-300亿。我坚信锂板块在未来是一个史诗级别的机会,行业每年30-35%符合增速,未来所有的标的市值中枢都会不断的上移,200-300亿的标的都会变成400-500亿的公司。 选股思路有两个: 标的:盛新锂能、天华超净、融捷、中矿、永兴、天齐、赣锋、雅化、科达、江特、藏格、西藏矿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