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海运运价与通胀:相关性还是因果性?|宏观+环保公用+汽车(20210707)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海运运价与通胀:相关性还是因果性?|宏观+环保公用+汽车(20210707)》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707.mp3 00:00 02:47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1/07/05 前言:自疫情发生后至今,海运价格快速上涨,市场已在担忧其是否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但要论证这点并不容易。理论上,分析海运价格是否会对通胀产生影响,应在逻辑链和证据链的基础上从微观一步步推导至宏观,但其中的逻辑链条太长、干扰因素众多,比如进口商和出口商议价能力的强弱、不同货物的运费计价方式不同、不同货值的商品对运输成本的价格弹性不同、产业链涨价的传导能力等。基于此,此次我们简单做一个统计复盘,对运价和物价指数的长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来对运价和通胀的走势形成一个初步认知。 从全球产业链分工到贸易航线与运价 开头先做一个小铺垫,以便未过多接触贸易的读者更好地了解海运和运价。 首先,全球产业链分工决定全球贸易流向。按各国或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大概可分为三类:资源国、制造国和消费国。产业链分工基本决定了全球贸易流向。其次,全球贸易流向决定全球主要航运线路。根据商品贸易流向,全球主要海运航线也可分为三类:集装箱贸易航线(主要运输工业制成品及半成品)、干散货贸易航线(主要运输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原油贸易航线(主要运输原油、成品油等)。最后,不同的贸易类型有不同的代表性运价指数。在关注运价时,需要“有的放矢”。 海运运价与中美两国通胀的相关性检验 在贸易流向、主要航线及代表性运价指数基本明确后,我们从制造国和消费国中各选择一个代表性国家去观察海运运价对进口国通胀的影响。制造国代表选择中国,消费国代表选择美国。 1)各类海运价格与我国通胀的相关性检验。领先1期的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与我国PPI同比的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为0.854;当期的中国进口油轮运价指数(CFTI)同比、波罗的海原油运输指数同比与我国CPI同比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394;领先4期的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与核心CPI同比也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61。其余运价指数与我国物价指数的相关性很弱甚至不相关。 2)各类海运价格与美国通胀的相关性检验:海运价格与美国CPI和核心CPI同比走势的相关性非常弱,领先2期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与美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49;领先3期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同比与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不含燃料)同比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5。 如何理解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关系? 经过对各类海运运价与中美两国通胀关系的初步统计复盘,我们倾向于认为,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关系更多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我们发现,集装箱运价指数与通胀的相关性很弱甚至基本不相关,只有运输原材料的干散货和原油海运运价与通胀的相关性比较强,而这可能是由于大宗价格走势导致的。 大宗价格会从需求端影响海运运价,而大宗品也是重要的输入性通胀来源。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将大宗品价格的影响从海运运价与通胀的相关性走势中剥离出来,并且从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与PPI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海运运价与通胀走势的相关性较强,大概率是因二者都受大宗品价格涨跌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关系更多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可能无法从二者的相关性走势中推导出海运运价会对通胀产生明显影响的结论。 以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与PPI为例。领先1个月的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与我国PPI同比的相关系数达到0.854,简单地用OLS方法做线性回归模型,领先1个月的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对PPI同比的解释力度达到0.73,且系数也十分显著。但是当控制了煤、油、钢等大宗品价格后,领先1个月的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的系数已经十分接近于0,并且也不显著了。这个简单的例子或许可以说明海运运价与通胀之间更多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海运运价上涨可能会对特定贸易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虽然整体上可能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因果性不强,但海运运价对某些特定商品的产销可能会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该类商品价格因结构性的地区供需失衡而进行调整。微观上看,相较于运输成本占售价比较低的贸易品,运输成本占售价较高的贸易品的运输成本供给弹性可能更大,尤其是那些卖方议价能力较低的“薄利多销”的低货值贸易品。在海运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需承担运费的出口企业可能会减少接单,而需要承担运费的进口商也可能减少进口,从而扰乱现有的贸易流向,造成某类贸易品在地区层面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进而影响其价格。 风险提示:海运运价大幅上涨;统计方法偏误。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海运运价与通胀:相关性还是因果性?》 华创环保公用 2021/07/06 一周国内碳市场回顾。本周国内碳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共成交配额260.24万吨,较上周下跌46.78%,增长主要由广东碳交易市场贡献,总成交金额为9534.35万元,较上周下跌12.08%,成交均价为34.69元,较上周上涨3.94%。成交均价最高的为北京碳交易试点,价格为72.05元/吨,较上周上升20.87%;成交均价最低的为深圳碳交易试点,价格为18.21元,较上周上涨1.79%。成交量最高的为广东碳交易试点,过去一周成交164.43万吨,最低的重庆为6112吨;成交额最高的也是深圳碳交易试点,金额为6760.13万人民币,最低的重庆为19.98万人民币。 一周国际碳市场回顾。6月28日、29日和7月1日,欧洲能源交易所(EEX)举行了三次EUA拍卖,拍卖成交价格分别为55.06欧元/吨、55.06欧元/吨和58.01欧元/吨,平均成交价格较上周上涨5.35%;三次拍卖量分别为328.85万吨、329.00万吨和328.85万吨,成交量较上周上涨0.02%。现货方面,EEX的EUA现货本周成交69.6万吨,是上周的11.41倍,本周五收盘价为57.24欧元/吨,较上周上涨4.17%。碳期货方面,本周EEX21年12月份交割的EUA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为383.1万吨,较上周上涨0.74%;本周五结算价为57.35欧元/吨,较上周上涨4.18%。 气候变化指标追踪。2021年7月4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417.64ppm,较2020年7月4日上升0.66%。本周内,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平均值为418.08ppm,较去年同期增长0.56%,较2011年同期增长6.22%。截至5月31日,中国2021年共排放二氧化碳46.24亿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5.75%;世界共排放二氧化碳146.39亿吨,中国占31.59%。 行业要闻。2021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磅发布了新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取代2018年《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依据该方案,自7月1日(第三季度)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每季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小专题研究: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碳价较试点时期必有提升。但碳价的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配额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形势以及各行业的减排成本。根据Refinitive预测,在基准情景下,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碳价将会在40元/吨而2030年碳达峰前,碳价将会上升到161元/吨;如果政府加大推进力度,对减排力度要求更为严格,碳价有望在2030年前达到313元/吨,与为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值接近。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双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环保公用】碳中和追踪周报(2021年第3期):金融助力“双碳”目标:银行业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实施》 华创汽车 2021/07/06 事项: 公司发布2021年6月销量快报: 1)汽车销量5.1万辆,同比+51%、环比+10%; 2)新能源车销量4.1万辆,同比+192%、环比+26%; 3)燃油车销量1.0万辆,同比-51%、环比-28%; 4)电池装机总量2.8GWH,同比+227%、环比+11%。 评论: 6月销量维持高景气,DM-i产能加速释放。6月总销量环比上升,结构上:BEV稳定略增/环比+7%、DM加速上行/环比+55%、燃油车逐步被混动替代/环比-28%。6月比亚迪汉EV/DM交付达8,386辆,DM-i三款车型合计销量预计在1.7-1.8万辆附近,秦Plus DM-i交付最多。当前DM-i平台累计订单已超过12万台、交付周期超过3个月,终端维持高热度、交付能力持续爬升。 秦、宋家族是销量主力,看好10-20万元市场的卡位。6月秦、宋家族销量分别为1.6万辆/环比+48%、1.4万辆/环比+4%。秦Plus纯电及混动版本6月销量大幅提升,产品凭借优秀的性价比卡位10-15万元家轿市场,在外观、动力性能、配置上较同级别合资、自主车型亮点突出。宋Plus则在15-20万元SUV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此外,6月29日广东省开展了2021年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单车补贴超过1万元,比亚迪众多车型在目录中。我们看好下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产品在10-20万元市场的卡位,预计全年销量达到55万辆。 基本面强劲,2H21有望维持高景气。短期,公司DM-i交付节奏良好,销量上行动力充足,表现优于行业。中长期,盈利的压力有望被新产品的上量、供应链的调整/布局和成本及费用的管控所消化,优秀的公司更应注重核心能力的长期成长。公司正处在上行的通道中: 1)整车:汉凭借“安全”特点巩固高端份额、DM-i凭借性价比快速上量; 2)电池:1H21累计装机12.8GWh,全年有望30GWh,大幅改善产能利用率; 3)其他:电子业务多元化进展顺利、半导体上市或引行业高度关注。 2H21无论是销量、电池装机量还是子公司业务拓展,都有望迎来超预期。 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步伐加快,比亚迪作为国内电动车企龙头成长加速。短期,汉和DM-i平台有望成为销量增长支柱,新一代纯电平台及高端品牌将开启智能电动新篇章。中长期,电池、半导体的外供持续突破,有望成为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7亿元、65亿元和101亿元,对应EPS 1.66元、2.28元和3.54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汉或DM-i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持续时长或幅度超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汽车】比亚迪(002594)2021年6月销量点评:符合预期,DM-i混动交付加速》 总量研究 【华创固收】标票陆续到期,票据利率触底反弹——Q2票据市场季报 行业研究 【华创通信】通信行业周报(20210628-20210702):中国移动开启5G通用模组集中采集,加速5G终端生态繁荣 公司研究 【华创建筑建材】鸿路钢构(002541)2021H1经营数据点评:Q2新签订单增速放缓,大额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华创商社】中国中免(601888)2021H1业绩快报点评:淡季不淡,行稳致远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707.mp3 00:00 02:47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1/07/05 前言:自疫情发生后至今,海运价格快速上涨,市场已在担忧其是否会对通胀产生影响,但要论证这点并不容易。理论上,分析海运价格是否会对通胀产生影响,应在逻辑链和证据链的基础上从微观一步步推导至宏观,但其中的逻辑链条太长、干扰因素众多,比如进口商和出口商议价能力的强弱、不同货物的运费计价方式不同、不同货值的商品对运输成本的价格弹性不同、产业链涨价的传导能力等。基于此,此次我们简单做一个统计复盘,对运价和物价指数的长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来对运价和通胀的走势形成一个初步认知。 从全球产业链分工到贸易航线与运价 开头先做一个小铺垫,以便未过多接触贸易的读者更好地了解海运和运价。 首先,全球产业链分工决定全球贸易流向。按各国或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大概可分为三类:资源国、制造国和消费国。产业链分工基本决定了全球贸易流向。其次,全球贸易流向决定全球主要航运线路。根据商品贸易流向,全球主要海运航线也可分为三类:集装箱贸易航线(主要运输工业制成品及半成品)、干散货贸易航线(主要运输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原油贸易航线(主要运输原油、成品油等)。最后,不同的贸易类型有不同的代表性运价指数。在关注运价时,需要“有的放矢”。 海运运价与中美两国通胀的相关性检验 在贸易流向、主要航线及代表性运价指数基本明确后,我们从制造国和消费国中各选择一个代表性国家去观察海运运价对进口国通胀的影响。制造国代表选择中国,消费国代表选择美国。 1)各类海运价格与我国通胀的相关性检验。领先1期的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与我国PPI同比的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为0.854;当期的中国进口油轮运价指数(CFTI)同比、波罗的海原油运输指数同比与我国CPI同比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394;领先4期的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与核心CPI同比也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61。其余运价指数与我国物价指数的相关性很弱甚至不相关。 2)各类海运价格与美国通胀的相关性检验:海运价格与美国CPI和核心CPI同比走势的相关性非常弱,领先2期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与美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49;领先3期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同比与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不含燃料)同比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5。 如何理解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关系? 经过对各类海运运价与中美两国通胀关系的初步统计复盘,我们倾向于认为,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关系更多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我们发现,集装箱运价指数与通胀的相关性很弱甚至基本不相关,只有运输原材料的干散货和原油海运运价与通胀的相关性比较强,而这可能是由于大宗价格走势导致的。 大宗价格会从需求端影响海运运价,而大宗品也是重要的输入性通胀来源。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将大宗品价格的影响从海运运价与通胀的相关性走势中剥离出来,并且从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与PPI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海运运价与通胀走势的相关性较强,大概率是因二者都受大宗品价格涨跌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关系更多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可能无法从二者的相关性走势中推导出海运运价会对通胀产生明显影响的结论。 以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与PPI为例。领先1个月的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与我国PPI同比的相关系数达到0.854,简单地用OLS方法做线性回归模型,领先1个月的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对PPI同比的解释力度达到0.73,且系数也十分显著。但是当控制了煤、油、钢等大宗品价格后,领先1个月的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同比的系数已经十分接近于0,并且也不显著了。这个简单的例子或许可以说明海运运价与通胀之间更多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海运运价上涨可能会对特定贸易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虽然整体上可能海运运价与通胀的因果性不强,但海运运价对某些特定商品的产销可能会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该类商品价格因结构性的地区供需失衡而进行调整。微观上看,相较于运输成本占售价比较低的贸易品,运输成本占售价较高的贸易品的运输成本供给弹性可能更大,尤其是那些卖方议价能力较低的“薄利多销”的低货值贸易品。在海运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需承担运费的出口企业可能会减少接单,而需要承担运费的进口商也可能减少进口,从而扰乱现有的贸易流向,造成某类贸易品在地区层面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进而影响其价格。 风险提示:海运运价大幅上涨;统计方法偏误。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海运运价与通胀:相关性还是因果性?》 华创环保公用 2021/07/06 一周国内碳市场回顾。本周国内碳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共成交配额260.24万吨,较上周下跌46.78%,增长主要由广东碳交易市场贡献,总成交金额为9534.35万元,较上周下跌12.08%,成交均价为34.69元,较上周上涨3.94%。成交均价最高的为北京碳交易试点,价格为72.05元/吨,较上周上升20.87%;成交均价最低的为深圳碳交易试点,价格为18.21元,较上周上涨1.79%。成交量最高的为广东碳交易试点,过去一周成交164.43万吨,最低的重庆为6112吨;成交额最高的也是深圳碳交易试点,金额为6760.13万人民币,最低的重庆为19.98万人民币。 一周国际碳市场回顾。6月28日、29日和7月1日,欧洲能源交易所(EEX)举行了三次EUA拍卖,拍卖成交价格分别为55.06欧元/吨、55.06欧元/吨和58.01欧元/吨,平均成交价格较上周上涨5.35%;三次拍卖量分别为328.85万吨、329.00万吨和328.85万吨,成交量较上周上涨0.02%。现货方面,EEX的EUA现货本周成交69.6万吨,是上周的11.41倍,本周五收盘价为57.24欧元/吨,较上周上涨4.17%。碳期货方面,本周EEX21年12月份交割的EUA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为383.1万吨,较上周上涨0.74%;本周五结算价为57.35欧元/吨,较上周上涨4.18%。 气候变化指标追踪。2021年7月4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417.64ppm,较2020年7月4日上升0.66%。本周内,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平均值为418.08ppm,较去年同期增长0.56%,较2011年同期增长6.22%。截至5月31日,中国2021年共排放二氧化碳46.24亿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5.75%;世界共排放二氧化碳146.39亿吨,中国占31.59%。 行业要闻。2021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磅发布了新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取代2018年《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依据该方案,自7月1日(第三季度)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每季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小专题研究: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碳价较试点时期必有提升。但碳价的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配额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形势以及各行业的减排成本。根据Refinitive预测,在基准情景下,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碳价将会在40元/吨而2030年碳达峰前,碳价将会上升到161元/吨;如果政府加大推进力度,对减排力度要求更为严格,碳价有望在2030年前达到313元/吨,与为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值接近。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双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环保公用】碳中和追踪周报(2021年第3期):金融助力“双碳”目标:银行业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实施》 华创汽车 2021/07/06 事项: 公司发布2021年6月销量快报: 1)汽车销量5.1万辆,同比+51%、环比+10%; 2)新能源车销量4.1万辆,同比+192%、环比+26%; 3)燃油车销量1.0万辆,同比-51%、环比-28%; 4)电池装机总量2.8GWH,同比+227%、环比+11%。 评论: 6月销量维持高景气,DM-i产能加速释放。6月总销量环比上升,结构上:BEV稳定略增/环比+7%、DM加速上行/环比+55%、燃油车逐步被混动替代/环比-28%。6月比亚迪汉EV/DM交付达8,386辆,DM-i三款车型合计销量预计在1.7-1.8万辆附近,秦Plus DM-i交付最多。当前DM-i平台累计订单已超过12万台、交付周期超过3个月,终端维持高热度、交付能力持续爬升。 秦、宋家族是销量主力,看好10-20万元市场的卡位。6月秦、宋家族销量分别为1.6万辆/环比+48%、1.4万辆/环比+4%。秦Plus纯电及混动版本6月销量大幅提升,产品凭借优秀的性价比卡位10-15万元家轿市场,在外观、动力性能、配置上较同级别合资、自主车型亮点突出。宋Plus则在15-20万元SUV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此外,6月29日广东省开展了2021年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单车补贴超过1万元,比亚迪众多车型在目录中。我们看好下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产品在10-20万元市场的卡位,预计全年销量达到55万辆。 基本面强劲,2H21有望维持高景气。短期,公司DM-i交付节奏良好,销量上行动力充足,表现优于行业。中长期,盈利的压力有望被新产品的上量、供应链的调整/布局和成本及费用的管控所消化,优秀的公司更应注重核心能力的长期成长。公司正处在上行的通道中: 1)整车:汉凭借“安全”特点巩固高端份额、DM-i凭借性价比快速上量; 2)电池:1H21累计装机12.8GWh,全年有望30GWh,大幅改善产能利用率; 3)其他:电子业务多元化进展顺利、半导体上市或引行业高度关注。 2H21无论是销量、电池装机量还是子公司业务拓展,都有望迎来超预期。 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步伐加快,比亚迪作为国内电动车企龙头成长加速。短期,汉和DM-i平台有望成为销量增长支柱,新一代纯电平台及高端品牌将开启智能电动新篇章。中长期,电池、半导体的外供持续突破,有望成为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7亿元、65亿元和101亿元,对应EPS 1.66元、2.28元和3.54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汉或DM-i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持续时长或幅度超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汽车】比亚迪(002594)2021年6月销量点评:符合预期,DM-i混动交付加速》 总量研究 【华创固收】标票陆续到期,票据利率触底反弹——Q2票据市场季报 行业研究 【华创通信】通信行业周报(20210628-20210702):中国移动开启5G通用模组集中采集,加速5G终端生态繁荣 公司研究 【华创建筑建材】鸿路钢构(002541)2021H1经营数据点评:Q2新签订单增速放缓,大额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华创商社】中国中免(601888)2021H1业绩快报点评:淡季不淡,行稳致远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