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讨论(四十九)|再论继续负增长的新开工

讨论(四十九)|再论继续负增长的新开工

作者:微信公众号【小谢看地产】/ 发布时间:2021-07-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讨论(四十九)|再论继续负增长的新开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新开工短期受房企在手土储影响,中期受过去半年拿地影响,长期受下游销售影响。以2021年情况来看,新开工难有转机。 ① 2018年至2020年的新开工持续超预期,反应的是房企缩表压力下的加速推盘,而这一过程就是新开工,伴随土储的大幅度减少,其对应的新开工力度在2021年开始负增长。 按照每家房企披露的数据,2018年前后,在手土储可供开发年限均在4年左右,也即不拿地、可以持续开发4年,若把通过明股实债出表、和已勾地未确权的土储算上,实际土储可供开发年限应该在5年左右。由于房企每年新增拿地和销售之前的关系大约在1.1~1.3:1,因此这样的土储规模和每年房企新增拿地来看,大概就是4倍以上的关系。所以,新开工的原料部分,最大的就是在手土储,而2018年开始的去杠杆、也就意味着去土储的过程,就构成了新开工的绝对动力。经历4年的去化,预计在2021年年底,房企土储将下降至3年以内,进入到土储“不够”的区间,开始形成新开工的负增长,而这在短期(也即当前)来看,是新开工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②拿地同比负增长,是超市场预期的,这也是接下来新开工仍将保持低位的核心原因,我们此前提到2021年前5月供地面积同比下降22%,而6月单月再次同比下降60%,除非下半年同比增长60%,否则,新开工大概率将维持低位。 尽管供地面积大幅度下滑,但因为地价的上涨,使得最终成交金额基本持平,也即地方政府收入并没有下降,若下半年维持高地价情况下增加土地供给,预计卖地收入将大幅度突破2020年的8万亿规模。然而,由于供地面积的下滑,对于后续新开工、推盘入市、产业链上下游,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③2021~2022年的楼市,将受到土地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上涨、经济后周期带来的储蓄搬家双重影响,有很大的上行压力,但若楼市因为供给原因呈现出量缩价增的情况,对新开工依然是负面冲击。 2021年年初我们判断楼市的量价齐升已经得到验证,这一阶段主要是土地价格大幅度上行带动,而对于2021年下半年~2022年的时间区间,预计会因为商品房供需不匹配和居民储蓄搬家,持续带动楼市上行。但考虑到这一过程,并没有供给总量的释放,最终使得销售的好转、仅仅是价格的表现,对量的带动较为有限。 ④以上从短、中、长期分析了新开工的不利影响,转机主要来自于土地供给在2021年下半年是否有放量的可能,这需要地方政府牺牲地价、大幅度增加供地、削减两集中供地带来的供给恐慌。 当前楼市和地市的症结,并不在于房企和金融机构,仅在于政府是否愿意牺牲价格、增加供给,考虑到政府的调控手段并不能有效预期,因此需要跟踪观察,在此之前,维持新开工全年负增长的判断。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